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兰渝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加强与气象预测单位联系,预防寒流侵袭。
对施工人员进行冬季施工的教育。
电力线路施工工艺9.7.1.2混凝土拌制和运输的保证措施
冬季来临前,混凝土冬季生产采取保温措施,搭建暖棚将拌合站置于棚内,棚内生火加温或设置蒸气锅炉取暖。
混凝土冬季施工时根据热工计算结果,对水和骨料采取加热措施。以拌合好的混合料温度来控制各种材料的加热温度。
混凝土搅拌时,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和冻结团,搅拌时间延长50%。
混凝土结构物,应加强养生,采用蓄热法养生时不得低于10℃。
混凝土温度的测量:按要求布置测温孔并编号,按规定测量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混凝土养护的初始温度,升温、恒温、降温过程中的混凝土的温度。根据养护测温记录,推算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决定同条件试块试压时间、混凝土拆模时间以及拆模后混凝土外表面的保温措施,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和自然温度之差不能超过20℃。
选定冬季混凝土配合比,掺加防冻剂,经现场试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使用。
冬季养生时间不小于28天,同时拆模时间应适当延长。
9.7.1.3钢筋焊接的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型式、焊接位置和施焊环境,选择适宜的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
每批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同条件下的焊接试验。焊接接头分批按规范进行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每300个同类接头为一批,外观检查每批抽查10%的接头,力学性能试验切取6个试件(3个进行拉伸试验,3个进行弯曲试验)。
9.7.1.4机械设备的冬季施工要求
冬季施工使用的各种机械应全面检查,更换各种润滑系统用油及燃料,对有问题的机械设备及时修理,不得带故障运转。机械在使用前应首先检查传动系统,无冻结情况后方可启动,非专职机电人员严禁动用机械设备。
9.7.2夏期、雨季施工措施
9.7.2.1准备工作
详细调查并掌握洪水资料,检查易于发生水害地段的路基和开挖后基坑的施工安全,做好施工中的临时防护措施。
对职工进行雨季施工和防洪抢险的教育,对施工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增建必要的避雨棚,设置有关的卫生设施等。
对影响路基施工的运输道路,进行必要的改善、整修和加固。
对主要材料工具要估计在雨季期间的储备量,并增建必要的防雨防洪设施。
机电设备及其电闸箱要采取防雨、防潮等措施,并安装接地保护装置。对钢材、木材、粉煤灰、水泥等原材料及半成品要采取防雨措施,须放入棚内或屋内,垫高码放并要通风良好。尤其是水泥库要做好防雨、防潮保护。
雨季来临前,加固、疏通施工现场附近的沟渠及河道等排洪设施,保证其畅通,防止洪水对施工产生影响。
向当地气象部门了解历年的气象资料,并随时掌握施工进度及施工期的气象预报,掌握夏季高温变化情况,准备充足的防暑降温物资,避免高温中暑。
9.7.2.2组织管理保证措施
实行雨季值班制度,与当地气象部门加强联系,遇有雨情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做好预防工作。
岗位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各岗位、工种施工操作责任制,实行包保结合,包保到人。
两检制:各值班人员要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天气情况,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在“雨中”、“雨后”进行检查,并填写“两检”报告,对“雨中”的工作情况做出详细描述。
9.7.2.3基坑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各施工单位要在雨季前做好雨季施工防范,为防止雨水浸泡基坑,在顺线路方向挖排水沟,对全线的截、排水沟和既有排水设施等进行一次全面的疏通工作,并且要经常进行清理,以便大雨或暴雨造成的地面水能迅速排走,保证地面水不流入基坑和现场道路的畅通。
基坑开挖前,多听气象报告,若有雨,且下雨之前不能完成基坑内结构物的施工,则不宜进行基坑开挖。
基坑底两侧的排水沟和集水坑应加大、加深,以适应大体积抽水的需要,尽量做到雨停基坑内无积水。
为隔离地面水,保护钻孔桩孔口,在钻孔前埋设护筒。
基坑回填时,各环节要紧密衔接,且不得填筑非透水性土壤。混凝土浇注前要了解气象情况,尽量避开雨期浇注,并要备有一定数量的塑料薄膜,防止混凝土突遇大雨的冲袭。
9.7.2.4钢筋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雨天施工时,加工钢筋在钢筋棚内进行,正在进行施工的钢筋骨架或已绑扎完准备浇注混凝土的,须用棚布、雨布加以覆盖,并把中间垫高,以利排水,防止雨水腐蚀钢筋。
做好施工场地排水工作,确保沟槽正常排水能力。排水机具和设备要齐全,同时计划好机械的存放和材料的堆放位置。
雨天施工时,电力线要可靠接地,防止雷击造成危险。
9.7.2.5混凝土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在雨季之前,制订必要的防雨、防洪措施,备足水泥、砂、碎石等主要材料,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以达到连续施工,不间断生产。
如遇暴雨或大雨则停止砼施工。雨后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要测定砂、石含水量并据此调整水灰比,保证混凝土质量。
雨天施工时,增加检测次数。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始终注意坍落度,如与原定的不符,立即纠正。
9.7.2.6路基施工保证措施
进入雨季前做好雨季施工的各项施工准备,编制雨季施工项目的施工组织计划,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软土路基等受雨季影响较大的工点避开雨季施工。雨季填筑路堤时,挖、运、填、压连续进行,每层填土表面构成4%的横坡并在雨前和收工前将铺填的松土碾压密实;雨前筑好挡水梗,疏通排水边沟,做好路基防护。
雨季路基施工采用短区段、快循环,土方填筑路堤时要特别注意填料含水量的控制,如填料过湿,则要将其晾晒后再用,保证填料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填筑。雨天过后路基表面须经晾干处理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填筑路堤要做到填料随挖、随运、随铺、随整平和压实。路堤边坡随时保持平整,不留凹坑,收工前必须将当天铺筑的松土碾压完毕。
备足雨季施工的工程用料。准备充足的防洪材料、机具和必要的遮雨设施。
9.7.2.7隧道工程施工保证措施
隧道施工前,先做好地面排水设施,对洞顶的洞穴、深坑要进行填实,天沟、截水沟几何尺寸要满足排水要求,同时距开挖边坡线不小于5m。
在隧道开挖时,洞内设排水沟、集水坑,备足抽排水设备;反坡开挖要防止雨水倒灌。
加强边仰坡支护工作,防止边仰坡滑坍。
机械设备、物资材料要做好防雨措施。
9.7.2.8轨道工程施工保证措施
风、雨天气钢轨焊接时,应采取防风、防雨措施,中雨、大雨和风力大于4级时不应进行焊接作业。
9.7.2.9防洪措施
本工程开工前,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各施工单位要编制实施性的防洪抢险计划,提交审查批准后实施。
担负抗洪抢险任务的机械设备和车辆要由思想进步、技术全面、过硬、身体健康的人员驾驶。
各施工单位要有计划的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车辆,确保设备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随时准备抗洪抢险工作。
各施工单位要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抗洪抢险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积极完成生产任务,紧急情况下,必须听从调动,奔赴抢险,完成抢险任务。
联络通信工具要保持畅通,同时配置必要的抢险物资和人员,做好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工作。
做好施工防范及各种临时防排设施,保持排水沟渠的畅通。
详细调查并掌握洪水资料,检查易发生水害地段的施工安全,做好施工中的临时防护措施。对影响施工的运输道路,要及时进行改善、整修和加固;对常用的主要材料、工具要在雨季之前备足,并增建必要的防雨防洪措施;对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材料库、活动房屋及机械设备等应设在洪水位以上。
认真贯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铁道部及当地政府对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提高自觉保护文物意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各项规定,杜绝任何违反《文物保护法》的的事情发生。
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制度,把文物保护措施落实到各施工单位和每个工班及文物保护责任人,签订文物保护包保责任状,实行奖罚制度。
开工前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文物保护措施和文物保护预案。积极主动和地方文物保护部门进行联系,深入群众做好施工调查,对地上、地下是否有文物初步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超前、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遵守国家和各省有关文物考古、勘探、发掘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对文物的破坏或造成文物的流失等。
施工单位在文物保护区或建设控制带施工时,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现场作出标志说明,并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管理。
施工时如发现文物古迹等有研究价值的物品,应立即停止施工,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文物及有关部门报告。不得移动和收藏,防止文物流失,待文物管理部门作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土方工程以及其他需要取土、弃土时,对现有的或规划的保护文物遗址,承包人应采取避让的原则进行地点的选择。
9.9.1文明施工内容
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建立管理体系。构建由公司统一组织管理、监理单位日常监督、施工单位具体落实的文明施工管理控制体系。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文明工地创建活动的有关规定,健全内部管理控制体系。
完善管理制度。根据《铁道部关于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的通知》(铁劳〔1996〕85号)要求,建立全线文明标准化工地考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段的日常检查和公司组织的定期检查,对全线各标段的文明施工进行综合考评和奖励。
9.9.2文明施工措施
施工单位应建立文明施工管理机构,健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所有工程项目的实施,都按照现场文明施工的标准执行。按照文明工地创建活动的有关规定,积极争创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做到:
A.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修建生产和生活设施,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四周设置排水沟,及时完成“三通一平”,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建设文明工地。施工现场内加工场地、预制场地、材料堆放场地采用砼硬化。水电管线按照规范架设,生产、生活区分开布置。施工现场四周采用半封闭围蔽,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进出隧道严格登记。
B.施工现场悬挂“四牌三标”,悬挂时要齐全、美观、整齐、按照规定的材料、式样、颜色、内容等标准格式统一加工制作。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划定的位置堆放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所有材料分类存放、堆码整齐,并悬挂标识牌。
C.建立工地现场挂牌制度,设置鲜明周正的标示牌:责任划分牌(工程名称、施工单位、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试验员、质检员、安全员),形象进度图(隧道工程数量、工程简介及进度计划、工期安排和实际完成数量及进度指标),配合比牌(灌注部位、混凝土标号及施工配合比)。
D.施工现场办公室或值班室,墙面悬挂(张贴)现场总平面布置图、施工形象进度图,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
E.施工作业人员应统一着装,佩戴安全帽。各种岗位人员佩戴胸卡,施工负责人、质量、安全检查人员佩戴红色袖标。施工作业人员进入隧道施工必须挂牌进洞,坚守岗位,职责清楚。
F.开工前,编制车辆与机械设备文明驾驶守则,制定各种车辆、机械的操作规程,加强车辆与机械的维修与保养。车辆与机械不得带故障上路,不得违规违章行驶,杜绝机械和车辆事故。
G.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正确处理好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搞好工地文明建设。
兰渝铁路公司采用铁道部统一开发应用的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使各参建单位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数据、管理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快速传递和无纸化管理的要求,并通过数据分析,对计划调度、工程进度、投资控制、安全质量、施工技术、物资设备及合同管理等方面达到真实、快捷、优质、高效地进行建设管理的目的。设计、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在建设单位的统一安排下完成兰渝铁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使用、管理工作。
9.10.1信息系统的构成
兰渝铁路公司采用三级管理模式,即兰渝铁路公司总部、两个指挥部、若干个施工标段等,管理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兰渝铁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包括两部分内容: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通过构建兰渝铁路公司到各建设指挥部、施工标段的网络,利用有线通信手段,实现工程建设管理和图像的传输。
9.10.2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兰渝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包括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
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根据项目总体目标的要求,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服务于铁道部、建设单位、设计、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以建设单位为主体,以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为核心。涵盖的业务包括铁道部、业主(建设单位)、设计、咨询、监理、施工、供应商等单位的主要管理业务。
系统主要功能在兰渝公司和工程指挥部(项目部)层次主要是满足各参建单位的管理需要。所有功能由项目规划管理、投资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合同管理、验工计价、调度管理等16个功能模块和一个WEB信息发布/查询系统来实现。
视频会议系统基于网络平台实现先进的视频会议与多媒体数据交互功能。可以实现全线施工标段以上单位同时进行会议;可以进行视频会议,实现多方语音、视频、数据会议功能;提供有效、丰富、安全的远程培训手段,满足跨地域各级机构之间高效率召开日常会议、学习培训、技术交流、应急指挥等活动的需要。会议视频轮循功能,可以将各会场的视频图像轮流显示。用户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设置主会场、分会场以及其他流动会场。
10.科研及技术创新
兰渝线目前是我国在建铁路工程中,隧道累计长度最长的一条铁路。沿线地质情况复杂多变,生态敏感脆弱,穿越了多个地质断裂带,泥石流、滑坡、岩溶、瓦斯、软弱围岩等不良地质和黄土、软土等特殊岩土分布广泛。线路跨越了黄河、长江流域众多水系,因此桥隧密集,成段相连,工程建设难度极高。为了使兰渝线早日建成,全线控制性工程西秦岭隧道采用了TBM进行施工,TBM一次掘进长度达到15公里,设备的技术保障、开挖与衬砌同步组织的难度很高。加之兰渝线经过了引发“5.12”地震断裂带的支断裂带,加强抗震、防灾等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提高兰渝线工程建设质量,提升科技创新的水平,兰渝公司结合本线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围绕工程施工、运营防灾救援等方面拟开展以下四个方面共十八个课题的研究。
西秦岭隧道TBM施工技术研究
子课题一:TBM施工隧道支护方式、掘进参数与地质条件的适应性研究
子课题二:TBM施工配连续皮带机出碴系统的衬砌同步技术研究
子课题三:TBM施工技术、经济研究分析
木寨岭隧道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研究
子课题一:木寨岭隧道工程地质环境研究
子课题二:木寨岭隧道炭质板岩段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研究
子课题三:高早强喷射混凝土技术在木寨岭隧道施工中的试验研究
长段落隧道群运营舒适性及对策研究
隧道群地段防灾救援系统研究
岩土控制变形分析法在双线大断面软岩隧道中的应用研究
高烈度地震区隧道洞门及衬砌结构研究
兰渝铁路黄土隧道安全监控与快速施工优化技术研究
复杂气候和地质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研究
高墩大跨结构抗震设计研究
大跨度劲性骨架拱桥设计研究
大吨位球型钢支座抗震研究
新井口嘉陵江双线特大桥混凝土矮塔斜拉桥关键技术研究
兰渝铁路滑坡稳定性评价、预测与防治研究
兰渝铁路软质岩路堑边坡防护、自然保护区边坡防护
兰渝铁路高烈度地震区岩质坡面危岩落石防护试验研究
兰渝线光通话柱实验研究及应用
兰渝线长大隧道信号系统方案研究
11.1管理制度标准化
兰渝公司按照铁道部《铁路建设管理办法》等有关建设管理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指南(试行)》,结合项目特点,制订了《兰渝铁路建项目管理办法》,以实现兰渝铁路管理制度的标准化。各参建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均应以此为标准,进一步制定和细化各单位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构建出结构清晰、职责分明、内容稳定、体现“六位一体”管理要求的管理制度。
11.2人员配备标准化
施工、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工程投标文件,结合工程专业类别,配备、配足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并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管理及专业新知识,切实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标准化管理的认识和实施标准化管理的能力。
11.3现场管理标准化
各施工单位要依据《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按照兰渝公司《施工现场管理办法》中有关的规定,建立本标段工地建设标准;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依据《铁路技术资料管理规程》和公司管理制度的要求,建立内业资料管理标准;依据《关于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制定相应的劳务用工管理标准,依据《工地实验室建设标准》等制定试验管理标准。
施工单位应根据有关施工规范、标准、指南的要求,在建设单位的指导和要求下,采用成熟工艺、工法,编制各单位的施工作业指导书,通过指导书落实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重点和要求,按照质量要求规范现场操作方法、质量检查方法,达到指导和规范现场作业的目的,并通过试验不断优化。
11.4过程控制标准化
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应按照目标管理、分级管理和封闭管理的方式,始终加强过程控制,注重抓源头、抓基础、抓环节、抓落实,制定相关的管理标准和实施方法,确保建设工期、质量、安全、投资、环保等各项管理处于可控状态。
12.下阶段需要进一步重点研究和重视的问题
12.1本阶段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是依据2008年9月报审的初步设计文件,需要结合修改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进一步完善和修改。
12.2木寨岭隧道穿越炭质板岩段落长达7公里左右,且围岩属于高地力,施工时产生大变形的可能性很大,需要在施工期间针对炭质板岩的特性进一步研究适宜的施工工艺。同时为提高处于工期关键线路的斜井工作效率,建议将大坪斜井、鹿扎斜井为改为双车道斜井。其他单车道无轨斜井为满足正洞四个工作面实现独立通风的需要,建议适当加大斜井断面。
12.3胡麻岭隧、黑山隧道为兰广段夏官营至木寨岭隧道间控制性工程,而且紧邻该段铺架起点。其中胡麻岭隧道道全长13608m,围岩全部为Ⅳ、Ⅴ级围岩。黑山隧道进口至吕家滩斜井(1号斜井)距离长5760m,且围岩较差,有大段落湿陷性黄土及破碎带,为黑山隧道关键线路,施工风险较大,为确保兰州东至西秦岭隧道段铺架工期,建议将胡麻岭隧道的东古路斜井和黑山隧道的吕家滩斜井改为双车道斜井,以提高胡麻岭隧道施工效率和降低黑山隧道工期风险,为按期铺架创造条件。
12.4兰州枢纽、重庆枢纽的铺架工程因与既有线施工改造相关,需要进一步组织好各标段的铺架实施方案。
12.5兰渝铁路建设与襄渝、达成等在建铁路和遂渝二线、兰成、西成、渝利等拟建的铁路存在同时建设的问题,实施期间的施工方案应充分衔接相关铁路的建设。
12.6重庆北铺架基地利用了渝利线的既有铺架基地,重庆北至渭沱的铺架施工需考虑与渝利线的铺架工程相结合。
12.7兰广段沿线属于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南段沙石料等地方材料现有的产量较小,施工前应作充分调查,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好材料供应。
12.8西秦岭隧道TBM施工同步衬砌施工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技术,需要进一步开展有关研究和试验,确保隧道衬砌施工进度满足工期。
12.9长寿山隧道内线路为货车线,为满足兰州枢纽建设工期,建议该隧道相应增加斜井
12.10桃树坪、白家坪隧道属于兰渝线引入枢纽正线工程,需与兰州枢纽同步完成,为满足兰州枢纽工期要求,建议每座隧道相应增加斜井。
12.11渭沱至重庆北段人和场、龙凤隧道需增加斜井等施工辅助坑道,以满足工期要求。
附表1施工组织设计依据的文件清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建筑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关于印发《客运专线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南》的通知〉工管工〔2007〕72号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铁建设〔2006〕179号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铁道部令第25号
《铁路建设管理办法》(铁道部2003第11号令)
《铁路建设项目物资设备管理办法》铁建设〔2006〕83号
《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7〕186号)
《铁路建设项目变更设计管理办法》铁建设〔2005〕146号
《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办法》铁建设〔2008〕23号
《铁路建设项目竣工文件编制移交办法》部办档(2002)8号
《铁道部关于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标段划分的指导意见》铁建设函〔2006〕180号
《铁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通知》铁建设函〔2006〕340号
〈关于印发《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铁建设〔2007〕102号
〈关于印发《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07〕8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安全工作的通知》铁建设函〔2007〕1007号
〈关于印发《铁路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07〕176号
<关于印发《铁路建设项目甲供甲控物资设备目录》的通知>铁建设〔2008〕179
《关于铁路隧道施工机械配置的指导意见》铁建设函〔2008〕777号
规范、规程、技术指南、验标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2003第29号令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285号
《新建铁路路基工程设计、施工质量补充规定》(铁建设[2003]97号)
《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铁路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法技术指南》铁建设〔2007〕176号
《铁路隧道超前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
《铁路大断面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作业指南》经轨标准〔2007〕119号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
《铁路架桥机架梁暂行规程》铁建设〔2006〕181号
《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铁建设函〔2007〕76号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
全域美丽乡村规划.pdf附表6分年度完成主要工程数量表
附表8主要施工装备及检测设备数量表
附表9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劳动力配置数量表
附表10分年度完成投资表
附图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3总体施工组织形象进度图
附图4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924.混凝土灌注桩开放式后注浆施工工艺(摘录自山西建筑07年12期第108-109页)附图5控制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网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