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羊场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4.2.1.2.安全教育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组织上场人员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对全体现场职工进行主人翁责任感和安全第一的教育,让每一参建人员树立牢固的安全生产意识。
新工人上岗须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程施工前,负责本项目的技术人员应就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详细说明。工人变换工种须进行新工种的安全技术教育,使每个工人都掌握本工种操作技能,熟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2.1.3.安全检查
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结构拆除施工方案,项目部每月进行评比,使警钟常鸣,常抓不懈。
4.2.1.3.1.开工前的安全检查
主要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有安全措施,施工机械设备是否配齐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要求,施工人员是否经过安全教育和培训,施工安全责任制是否建立,施工中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是否有应急预案等。
4.2.1.3.2.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项目部每月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积极配合上级进行专项和重点检查;施工作业队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并且做到每日进行自检和交接班检查。
4.2.1.3.3.经常性的安全检查
安全工程师、安全员日常巡回安全检查。检查重点:土方开挖施工、施工用电、机械设备、模板工程、高空作业等。
4.2.1.3.4.专业性的安全检查
针对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对施工现场的特种作业安全、现场的施工技术安全、现场大中型设备的使用、运转、维修进行检查。
4.2.1.3.5.季节性、节假日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每逢节假日或冬雨季期间,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4.2.2.安全保障技术措施
4.2.2.1.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现场安全管理瞄准施工的交叉作业、运输、安全用电和消防安全等重点主攻方面,按照铁路施工有关技术安全规则执行。
施工现场平整,经常保持排水畅通,工地内的各种道路平整、坚实,保持畅通,且有照明设施。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安全生产宣传栏。
4.2.2.2.模板工程安全防护措施
模板安装前,搭设好牢靠的脚手架、作业台及上下扶梯。工作人员系好安全带。模板安装时,分段分层自下而上进行,内外均安装牢固支撑。严格按规定程序拆除模板,场内设立禁区标志,拆除模板先拴牢吊具挂钩,再拆除模板。拆下的模板、材料、工具严禁直接向下抛扔。
4.2.2.3.脚手架工程安全防护措施
脚手架搭设前必须经过演算,然后按照通过的方案进行搭设。杆件间距符合规范规定和方案要求,立杆垂直,横杆水平,设剪力撑,确保安全。脚手板材质符合规范要求,按照脚手架的宽度满铺。脚手架的外侧按规定设置密目安全网,遇作业层时,还要在脚手架外侧大横杆与脚手板之间设置防护拦杆和挡脚板,防止作业人员坠落和脚手板上物料滚落。脚手架基础地势较低时,在周围做好排水措施。
4.2.2.4.高空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1)高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安全网,栏杆等安全设施以防止工人、工具或物体、材料坠落。
(2)架子工、结构安装工等高空、悬空作业人员须经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高空作业的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可堆放在临边附近,也不可妨碍通行,传递物料时不能抛掷。
(4)高空作业同其他作业交叉施工时必须有专人负责协调作业顺序,以防发生意外。
(5)高空作业人员必须配带安全用具,并且连接牢靠稳固。
4.2.3.其他安全保障措施
4.2.3.1.安全用电措施
加强现场用电管理。电工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证并有丰富经验的人员担当。设置好断电和消防器材。
4.2.3.2.防大风安全管理措施
本项目应高度重视干热风、大风、沙尘暴、白毛风等对安全作业环境和安全施工的影响。
(1)同当地气象台签订气象情报协议,对大暴雨、大风天气及时掌握气象情况,提前预防。
(2)监听、监视人员在获得有关大风来临的信息后,立即准确将有关信息向项目经理汇报。项目经理接到大风来临的信息后,立即将此信息传达给监理、业主和全体参加施工人员。项目部、各作业队要安排专人值班,及时掌握情况。
(3)大风到来之前,项目部、各作业队要配备好防大风材料、设备、工具、食品、照明器材,并选择好躲避大风袭击的位置。
(4)平时做好防大风各项措施,如,对房屋进行预先加固,混凝土拌合站采用埋地垄、揽风绳预先加固,临时电杆采用粗颗粒土填筑并捣实基坑,确保不存水,防止冻涨、冻拔而造成电杆失稳。
(5)提前编制应急预案,对防止大风袭击采取的措施进行规定,并组织全员进行学习,一旦大风袭击,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
4.2.3.3.防洪防汛安全管理措施
(2)设立气象汛情预报站,负责与当地气象、水文有关部门进行联系,获取有关气象、汛情等情报资料。
(3)合理安排工序,防止汛期洪水影响施工安全。对营区、库房、电线路架设、变配电位置,物料机具摆放、现场道路等设施进行周密的安排布置,要符合防洪、防坍塌滑坡、防雷击的要求。
4.2.3.4.交通配合安全措施
施工时,提前与当地有关部门及村民进行沟通,制定导流方案,修建绕行便道,以方便行人及车辆通过。在施工现场设置路障及醒目标志,以防行人和车辆跌入坑内,确保行人及车辆安全。
4.3.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关爱生命为前提,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反映机制,确保国家财产和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保证工程施工建设顺利实施。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通过强化日常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查堵各种事故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4.3.3.应急救援预案内容
预案是针对未预测到或已预测到将要发生的地质灾害、机械、用电、火灾、洪水、大风等安全事故,但仍未发生前而制定的抢险预案,是应急救灾措施的总纲,包括救援组织、救援通讯、救援材料、救援方案及自救互救、事故调查及处理等。
4.4.突发事故报告、应急措施及处理
4.4.1.突发事故报告
4.4.1.1.事故报告与报警
4.4.1.2.应急程序
(2)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人员采取积极自救,防止事故扩大,指派专人负责引导指挥人员及各专业队伍进入事故现场。
(3)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了解现场情况及事故的性质,确定警戒区域和事故应急救援具体实施方案,布置各专业救援队任务。
(4)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按照应急救援小组安排,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按各自的分工开展抢险和救援工作。
(5)施工队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
4.4.2.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4.4.2.1.高处坠落应急抢险措施
(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值班人员汇报事故时间、地点、方位、受伤人员情况。
(3)现场急救。对坠落的伤员现场处理十分重要,否则会贻误治疗,而不正确的处理又容易使伤员雪上加霜。
(4)经过伤员现场处理之后,及时送往医院治疗观察。
4.4.2.2.电、火、气体事故急救措施
如遇到电、火及不明气体发生危害,现场人员按以下方法避灾抢救:
(1)发生触电事故立即切断电源。触电人脱离电源后,立即将其抬到新鲜风流处,平放,并解开衣裤,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法急救。
(2)发生火灾时,先正确确定火源位置,火势大小,及时利用现场消防器材灭火,控制火势大小,组织人员撤退出火区。同时及时向所在地公安消防机关报警,寻求帮助。
4.4.2.3.机械伤害事故急救措施
4.4.2.4.交通事故急救措施
施工现场发生交通事故后,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进行事故抢救,利用各种工具,设备将伤员救出,并保护事故现场。根据伤情对伤员进行必要的包扎,伤势严重立即转送至所在地附近医院或急救中心进行抢救。
4.4.2.5.停电事故处理措施
设专人负责发电机日常管理和维修保养。加强施工用电线路的检查和维护,对破损线路必须及时更换,确保线路正常、安全输电。
4.4.2.6.防洪渡汛及不可抗力自然灾害应急措施
当接到可能发生暴雨、洪水警报后,由调度立即通知责任施工队队长、桥梁值班人员。各负责人接到通知后,对各处有地质灾害的危险地段进行普查,并分等级,并安排人员值班。当出现险情时值班人员立即通知附近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向施工队队长汇报,由施工队队长组织技术人员对汇报情况进行分析,并立即采取措施保护施工便道畅通、疏通道路的侧沟、管涵工作。
当接到有自然灾害发生警报时,由项目经理下达发出警报令,进行抢险救灾状态,抢险队及全体人员投入抢险工作;根据分析判断的结果,项目经理组织技术人员定出抢险的方案,调动必要的机具、设备、材料等资源;各抢险组长根据抢险方案,将具体任务下达给各小组成员,各小组成员按要求完成;由调度负责接收媒体或气象部门有关事态后续发展的预测报告,密切跟踪灾害变化,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4.4.3.突发事故的调查及处理
在接到事故单位的报告后,应急救援小组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有关人员积极抢救伤员,采取措施迅速恢复施工,并做好调查工作,确定事故性质和责任。调查有关文件、资料并记录。调查完毕,及时完成事故分析,完成事故分析纪要,然后上报。
5.工期保证体系及措施
5.1.工期保证组织机构
选派经验丰富的现场施工负责人,配备足够的领工员和技术人员。选用施工能力强的专业作业队伍,上足劳力。各种机械设备数量要满足施工生产需要,性能要处于良好状态。保证各种原材料的供应,并作好储备工作。
(1)快速组织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和物资材料进场,按工作内容和进度配齐各项生产要素,保证“三快”,即进场快、安家快、开工快,抓住有利施工季节,实现施工进度良好开端。
(3)精心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组织施工,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各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和机械、劳力配置。
(4)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和生产要素配置,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施工机械化作业程度。
(5)实行工期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计划、检查、考核与奖惩制度:加强施工指挥调度与全面协调工作,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6)重点抓质量、安全,以促进度,确保不出任何安全质量事故,以便工程施工顺利进展。
(8)强化施工调度指挥与协调工作,超前布局谋势,密切监控落实,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搁置延误。重点项目或工序采取垂直管理,横向强制协调的强硬手段,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决策速度和工作效率。
(9)严密组织施工,精心安排工序,保证均衡生产,并适时掀起施工高潮。
(10)挖掘内部潜力,广泛开展施工生产劳动竞赛,营造比、学、赶、帮、超和人人争先的氛围,不断掀起施工高潮,确保总工期目标和阶段工期目标的顺利实现。
本工程施工工期需跨越一个冬季,冬休期较长,达4个月。原则上不安排冬季施工,一旦发生冬季施工,采取措施如下:
6.2.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冬季施工前,结合工程进度安排,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冬季施工现场准备方案和在冬期施工阶段中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并进行论证,确保措施可靠、合理、节能降耗。
做好混凝土的试配工作,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有关冬季施工技术、施工规范,掌握具体施工方法和措施。测温人员还要掌握各种测温方法,深刻理解测温的意义和测温数据的重要性。
6.2.2.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冬季来临前,混凝土冬季生产采取保温措施,搭建暖棚将拌合楼置于棚内,棚内加温。砂、石料仓封闭保温,对水泥、掺合料等的罐体进行包裹保温,运输车进行保温处理。
混凝土搅拌时,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和冻结团,水加热,搅拌时间延长50%。
选定冬季混凝土配合比,掺加防冻剂,经现场试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使用。冬季养生时间不小于28天,同时拆模时间应适当延长。
6.2.3.钢筋工程的冬季施工措施
雪天不得在现场施焊,必须焊接时采取有效遮蔽措施,室外风力超过4级,焊接时采取挡风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型式、焊接位置和施焊环境,选择适宜的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每批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同条件下的焊接试验。焊接接头分批按规范进行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
6.2.4.机械设备的冬季养护措施
冬季施工使用的各种机械应全面检查,更换各种润滑系统用油及燃料,对有问题的机械设备及时修理,不得带故障运转。机械在使用前应首先检查传动系统,无冻结情况后方可启动,非专职机电人员严禁动用机械设备。
7.汛期和雨季施工措施
为防止出现汛期给施工带来不利,在施工中特作如下工作:
(1)同气象部门联系,做好汛期预测。
(3)根据汛情预测编制好防汛计划,包括人员、机具、材料的准备。
(4)汛期派专人昼夜值班,相关的人员、机具随时做好准备,一旦出现险情立即行动,按定好的计划实施,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5)备足土料、草袋、块石、木桩、钢管等防汛物资。
浇筑过程中下小雨采取在浇筑面用彩条布搭棚,大雨天气停工,并在雨后及时对表面进行处理,凿除表面松软层。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避免混凝土施工安排在下雨天。水泥仓库注意做好防漏、防潮工作,避免水泥受潮结块。混凝土砂石料场、水泥仓库四周排水畅通,防泥圬,防积水。搞好施工排水措施,防备雨水淹害工地。土方填筑施工雨前及时压实作业面,并做成斜坡状,并在雨后对表面重新翻晒夯实。集土区保持排水沟畅通,避免集土堆中有积水存在。
8.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8.1.文明施工管理标准
文明施工将按照“两通、三齐、四清、五好”的标准进行管理。两通:便道要畅通,通讯正常;三齐:施工机械要停放整齐,材料堆放整齐,设备机具摆放整齐;四清:施工现场要清洁,生活环境要整洁,工完料清,三无盲流人员清退;五好:安全状况良好,工程质量好,与地方关系协调好,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各岗位人员要挂牌持证上岗。
8.2.文明施工保障措施
(1)对进场施工的队伍签订文明施工、保护地下管线和地面设施的协议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把文明施工责任落到实处,提高全体施工人员文明施工的自觉性与责任心。
(3)采用有效措施处理生产、生活废水,不超标排放。并确保施工现场无积水现象,在多雨季节应配足人员和抽水设备。
(4)现场布局合理,材料、机具堆放符合要求,作到工完料清。
(5)施工内业资料齐全、整洁、数据可靠,办公室内按要求布置各类图表,及时反映现场状况及工程进度状况。
(6)加强夜间的安全保卫工作,设夜间巡逻队。
(7)创建美好环境。在工地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每天清扫处理,同时,在生活区周围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科学管理环境。
(9)施工期间,经常对施工机械车辆道路进行维修,确保晴雨畅通,并方便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
(10)车辆在运料过程中,对易飞扬的物料用篷布覆盖严密,且装料适中,不得超限超载;车辆轮胎及车外表用水冲洗干净,保证道路的清洁。
(11)认真进行现场调查,以免破坏地下设施。在施工中发现文物时,及时报告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12)工地内木工加工间、油库、仓库、宿舍、伙房以及木料堆放场等场所,必须配全备足各类相应有效的灭火器材。
(13)加强对施工人员全面管理,所有施工人员要办理暂住证。严禁接收三无盲流人员。做好防盗窃工作,落实防范措施,及时制止各类违法行为和暴力行为,同时报告公安部门,确保在施工地区内,施工人员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尊重所在地区各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主动地争取各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自觉遵守当地各项行政管理制度和规定,搞好社区文明共建工作。
(14)继承和发扬铁军优良传统,开展多种便民、爱民活动,搞好与当地政府、群众之间的关系。
8.3.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8.3.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目标
8.3.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体系
8.3.3.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综合措施
8.3.3.1.接受当地环保、水土保持部门组织监督
8.3.3.2.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水土保持意识
施工前认真组织全体参战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当地有关环保、水土保持等条例规定的知识,执行国家及当地环保、水土保持部门的有关规定,经常进行宣传教育工作。
8.3.3.3.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确保环保、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
施工过程中落实自检制度,项目经理部组织各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联合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落实经济奖罚制度,对违反环保、水土保持规定的单位、个人进行经济处罚。
8.3.4.施工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8.3.4.1.林木、植被保护措施
(1)对施工人员加强保护自然资源及野生动植物的教育,严禁偷猎和随意砍伐树木。
(2)施工中要注意保护好既有植被,严禁超范围砍伐及破坏。
(3)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彻底清理,并按设计要求采用植被覆盖或其它处理措施。
8.3.4.2.水环境保护
施工期的水污染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及施工过程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三部分,根据三部分废水性质,将其分开进行独立处理的方案。
施工机械设备清洗的含油废水的泥水。两部分生产废水分别进行处理,含油废水用隔油池去除油污,经根据生物滤池和接触氧化法的原理制成的生物氧化塔处理后排放到水体中。
8.3.4.3.大气环境保护
施工期主要的大气污染源有:由开挖、装卸、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散落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扬尘,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气等。主要措施有:
(1)采用湿法除尘。对开挖作业区适当喷水保证地面具有一定的湿度,减少粉尘产生。及时将开挖出的碎石、砂土清运出现场;临时堆放场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2)机械车辆使用过程中,加强维修和保养,防止汽油、柴油、机油的泄露,保证进气、排气系统畅通。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3)运输散货的车辆,配备两边和尾部挡板,用防水布遮盖好。场内施工道路保持路面平整,排水通畅,并安排专人每天定期检查、维修及保养清扫,晴天洒水除尘。
(4)便道上与既有公路交叉位置设一段混凝土路面,防止现场的车辆把碎屑及粉尘等类似物体带到公共道路路面上。
(5)不在施工区内焚烧会产生有毒或恶臭气体的物质。
8.3.4.4.降低噪音措施
(1)对使用的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安装消声器并加强维修保养,降低噪音。
(2)机械车辆途经居住场所时应减速慢行,不鸣喇叭。
(3)在比较固定的机械设备附近,修建临时隔音屏障,减少噪音传播。
(4)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出入频率,夜间施工不得安排噪音很大的机械。
8.3.4.5.弃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
(1)施工弃碴和固体废弃物按要求送至指定弃碴场。做好弃碴场的综合治理,按照弃碴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碴,完善碴场地表截排水规划措施。
8.3.5.水土保持具体措施
(1)施工活动中严格采取设置截排水沟和完善排水系统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禁止滥采或破坏植被和其它环境资源。
(2)优化施工场地、营地选址,尽量少占地和少占好地;在山坡上开辟临时场地后,及时平整压实,并对开挖坡面进行防护或植被绿化,防止形成水土流失源。
(3)施工完毕清理场地,场地进行原貌恢复,并进行复垦或绿化
8.3.6.大气环境的保护措施
(1)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污染设备,并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
(2)在运输水泥等易飞扬物料时用篷布覆盖严密,并装量适中,不得超限运输。
(3)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
(4)对汽油等易挥发品的存放要密闭,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
9.标准化管理措施及其他管理措施
9.1.1管理制度标准化
根据作业专业队性质和承担的施工任务,建立施工图核对制度,技术交底制度,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材料设备及配件管理制度,检验批、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制度,工程质量验收检查制度,成品保护制度,人员教育培训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安全检查制度,职业健康、劳动保护与社会保险制度等,确保施工有规范、操作按程序、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
9.1.2人员配备标准化
为安全、优质、按期完成建设任务,按标准化要求配备现场管理人员,包括人员配置数量、职责、任职要求及劳务管理。
9.1.3现场管理标准化
标准化工地现场管理应以“科学规划、规范整齐、环保达标、整体和谐”为原则,根据现场管理要求,制定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特殊季节与夜间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现场防火措施,交通安全措施等措施,确保施工现场满足环保、安全等要求。
9.1.4过程控制标准化
按照过程控制标准化的管理要求,结合工程实际及现场情况,分专业、分工序制定施工作业的基本操作流程、控制要点,包括有关作业制度、人员配备、施工作业标准、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等有关工艺工序要求,并督促作业队、现场作业工班严格执行,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投资、进度、环保等有序可控。
9.2.夜间施工保证措施
(2)必须在夜间施工的项目由施工技术部制定夜间施工保证具体实施措施。
(3)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安全标识牌、警示牌、警戒灯等标志,标识牌具备夜间荧光功能。保证施工机械和人员的施工安全。
(4)施工现场要布置足够的夜间施工照明设备,保证施工照明强度要求,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9.3.少数民族地区施工管理措施
施工过程中,采用以下具体措施:
(1)项目经理部综合办公室负责与当地政府和人民的联系,取得他们对本工程施工的支持,积极配合好施工征地及拆迁工作。
(2)对于老路拓宽、乡村机耕道改建地段,施工前与当地政府签订安全施工协议,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申报施工实施计划。
(3)对于工程的临时用地,施工前与村庄签订用地协议,归还后签署用地终止协议。
(4)加强与地方公安部门的联系,确保工地和营区的治安安全,为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
(5)加强与地方交通部门的联系,协调交通运输管理事宜,办理车辆行驶的相关手续,为材料运输创造便利条件。
(6)自觉遵守当地的规则、法令和村庄民俗,做到尊重当地的各级政务人员和人民,尽量协助地方做好治安、助民及环保工作。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遵守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有关文物考古、勘探、发掘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沟通、主动
把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联系,与当地政府联合进行文物保护配合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文物不被破坏或流失。
10.1.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教育
全体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要利用图片、录像、文字资料等方法学会简单的文物辨别知识,加强文物保护方面的教育,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使施工人员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文物保护工作的自觉性。
开工动员中向施工人员讲明历史文化遗址、文物的重要意义,使每个职工明白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严格执行国家文物管理局有关古迹文物、动植物化石保护法规。
组织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学习文物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管理,树立文物保护的观念,提高对文物保护的认识。
10.2.制定保护预案
开工前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文物保护措施和文物保护预案。首先向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咨询施工范围内的文物情况,如有文物,该区域施工时实施全过程监控,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10.3.发现文物及时报告
施工中如发现有价值的物品或文物、古建筑结构以及有地质或考古价值的其他遗物等时,立即停止施工、封闭现场,及时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并与监理取得联系。在未查明文物真相前,禁止破坏性施工,不得移动和收藏。必要时请当地公安部门担任现场警戒,防止文物流失,待文物管理部门作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在文物管理部门到达现场处理过程中,积极配合并提供帮助。
对施工中挖出的有价值的文物、化石以及矿藏要及时送交文物单位,以求得妥善处理,不得私自处理、收藏、破坏和非法买卖。
10.4.古墓葬保护措施
管段所处地区地下古墓处于隐藏状态。施工前采用调查和钻探、物探等方法,探明墓葬,但是由于其隐蔽性强,很难全部查明所有古墓葬,施工中加强观察和观测,发现迹象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对已落实为文物保护区的工地,重新编制该区段的施工方案,现场作出标志说明,并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管理。施工时严禁大型机械施工,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施工的办法DB34/T 1859-2020标准下载,以防文物受到破坏。
10.5.积极配合文物保护工作
积极配合文物保护单位搞好文物的保护工作。教育职工不私自占有文物,一经发现私自占有文物的单位和个人,除给予行政处分外还要交当地有关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附表1: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附表2:本工程分批进场劳动力表
某土钉墙施工方案-secret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附表1:羊场沟特大桥横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