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新建铁路太中银IV标吕梁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根据设计地质资料,采用TSP203地质预报系统、超前钻孔探测等多种手段进行地质预报,并预测开挖工作面前方一定范围内岩溶、暗河情况,防止突水发生。
洞内突水对隧道施工的危害很大,在每个斜井相同工作面间设置报警装置,并组织疏散演练。施工中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水、排水措施。根据涌水量的大小,提前封堵和疏排,同时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发生涌水,迅速排出;以防大量地下水涌入洞内,造成危害。对岩溶地段采用引排水、堵填方法处理。施工中严格遵循分部开挖,及时封闭,衬砌紧跟,加强量测,确保安全的原则。
5.3.5斜井、横通道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斜井井底附近的固定机械、电器设备均设置在专用洞室之内。
正洞与横通道交叉处设钢架支撑郑州市航海路—西三环立交工程第二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在横通道入口处形成框架梁结构。
行走机械和车辆在洞内按规定速度行驶,各种机械和车辆严禁超载,机械必须在规定的作业空间内作业或行驶,防止对临时支撑结构的碰撞和破坏。
斜井、横通道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且至少相距15分钟以上,才准安全检查人员进入工作面,经过检查和处理确认安全后,其他施工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斜井施工通风设施要经常维护,以确保向工作面施工人员供应足够的新鲜空气。
斜井、横通道支护应按规定尽早封闭以利安全,对已成型的支护结构应定期检查,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应立即修整加固。对拱顶下沉和地面沉降进行监测,分析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3.6冬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由专人向当地气象部门索取历年的气象资料,并掌握施工期间的气象预报,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施工,及时做好防护工作。
冬季施工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配备必要的防冻防滑设备。
冬季施工高空作业须穿防滑鞋,大风天气严禁高空作业。
严防机械冻坏,及时清理便道冻冰,防止车辆发生事故。
冬期施工所需物资、材料应有足够的储备,防寒用齐备,生活取暖等易发生火灾,准备好必要的消防器材,对职工进行防火、防冻安全教育。
5.3.7雨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认真贯彻《铁路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细则》,以“预防为主,以消为辅”为指导思想,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部署、落实好各施工项目的防汛安全工作,制定防汛、防洪计划,确保施工期间安全渡汛。
雨季施工前,编制雨季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准。
洪汛期之前,对本单位驻地、工地、料库、料场、弃碴场进行全面检查,了解水情和排水情况,查看有无水害隐患。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现场联合检查,共同确定处理的项目,发现易受水害的隐患,限期解决。
在汛期施工用的机具、材料、设备等,放置在不易被水淹没的高处。因施工需要或地形限制必须设在河滩和低凹地时,采取措施防止被水淹和洪水冲走。
经常对用电线路及用电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防雨护罩,防止漏电事故发生。
本着有备无患的原则,针对本工程防汛重点,准备充足的防汛物资、器具,专库存放,非防洪不准动用。
对隧道施工中可能预到的暗河等地下水通道加强监测,严禁将弃碴倾倒于通道中,保证水流畅通和施工安全。隧道洞口工程及时做好防护,避免滑坡、塌方事故发生。
项目经理部对本工程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层层负责的安全岗位责任体系,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工区主任、安检工程师、专职安全员按相应职责、权限签订安全责任状,确保安全工作得到贯彻落实。
5.4.1项目经理安全管理职责
督促有关部门向甲方驻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提供安全生产情况,落实甲方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安全方面的要求;
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目标”,监督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工程,责令其停工整改,并督促检查处置方案和预防措施;
健全安全奖罚机制,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安全生产工作较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并将施工安全作为考核单位和个人的主要内容。
5.4.2项目副经理安全管理职责
负责制定安全生产奖励办法并检查落实。具体组织技术、安检等人员定期进行安全评比活动;
负责组织编制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安全生产的施工方案、方法和具体措施,督促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实施;
负责安全记录的检查和审核。
5.4.3项目总工程师(技术主管)安全管理职责
负责组织编制本标段(管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安全生产的施工方案、方法和具体措施。每一分项工程及分部工程施工前,负责提出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方案及措施,进行安全设计并督促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实施。
负责安全技术交底的复核及审批。
5.4.4工区主任安全管理职责
对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负责落实职工的技术培训及安全教育;
督促安检人员落实施工中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始终处在受控状态之中;
建立健全安全奖罚制度,对在安全生产中成绩突出的班组和个人进行奖励,对安全生产工作较差的班组和个人进行处罚。
5.4.5安检工程师(专职安全员)安全管理职责
负责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落实工作;负责现场日常安全工作并配合监理工程师作好安全检查工作;负责安全工作的检查和评比;编报安全记录。
项目经理部和工区将根据安全目标和本标段的工程施工特点,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严格的归类划分,并制订相应经济处罚条款,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安全生产奖罚划分:奖励:
认真执行党和国家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取得显著成绩的个人;
发现事故预兆,采取果断措施,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有关人员;
在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个人;
有毒、有害作业的部门、作业点全部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并能巩固的,对此项工作有贡献的人员;
实现上级和安全部门开展的各项安全活动目标成绩突出的个人;
玩忽职守,导致重大伤亡以上事故发生者;
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伤亡以上事故的致人死亡者;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直接责任者;
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管理规定,在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直接责任者。
对完成项目经理部安全目标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对造成安全生产或人身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据条款予以经济处罚。安全生产对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评比,实行一票否决权。
5.6保证安全生产组织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以严治本,基础取胜”的指导思想,严格按照国家及铁道部颁布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组织施工。思想重视到位,精力投入到位,狠抓落实到位。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预测预防能力,消除事故隐患,使安全生产始终在受控状态之中。
项目经理部和工区将根据安全目标和本标段的工程施工特点,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严格的归类划分,并制订相应经济处罚条款,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对完成项目经理部安全目标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对造成安全生产或人身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据条款予以经济处罚。安全生产对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评比,实行一票否决权。
5.7工程施工应急管理机构
施工期间,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教育全体职工时刻牢记安全,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把不安全因素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为应对工程施工中不可预见的突发性安全事故,项目经理部成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各工区主任任
应急预案督导小分队:安全质量环保部部长任分队长,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检查及监督,应急预案实施中协助项目经理进行现场指挥和协调。
机械物资供应小分队:机械物资部部长任分队长,负责抢险机械、物资的供应,成员为机械物资部全体成员。
后勤保障小分队:经理部办公室主任任分队长,负责抢险期间抢险人员的饮食及现场保卫,引导、疏散无关人员,成员为全体食堂人员及驻工民警、所有现场巡守人员。
现场抢救小分队:项目副经理任分队长,负责积极处置和抢救人员、设备,成员为医务人员、各工区工班全体人员。
5.8工程施工应急预案
施工中特别是施工前期,经常组织进行专门抢险培训和抢险演练,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组织有力,行动迅速,遇险不慌不乱。应急预案试验或演练以后,若发现应急预案不能有效控制和避免事故的发生或扩大时及时修订。
备齐专门抢险设备物资,专人看管,定期检查,不得挪做他用。
隧道施工中如突遇停电,备用发电机立即投入使用,保证隧道通风等设备的正常运转,施工人员确保安全撤离。
坍塌事故发生后,先清点人数,其次清点主要机具设备。抢救小分队迅速进入现场,先观察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采取必要的措施后抢救被困、被压、被砸人员,抢救主要设备,然后清方、支护、强化安全措施。
有突水、突泥预报时采取帷幕注浆、超前注浆和管道引排减少水量,降低水压。突水、突泥事故发生后,在保证抢险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尽快以钢管、型钢为骨架,填充草袋、木板等堵口,然后喷混凝土封闭、加固洞身周围,并对该地段加强监控。在可能发生涌水、突水地段及岩溶发育地段雨季施工时,备足抽排水设备,保证电力供应,专人27小时值班。
高坠事故发生后,立即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在工地医院医务人员的陪护下,转到当地医院抢救,同时确认脚手架、防护网等设施安全状态,必要时进行加固处理。
见“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5.9.1治安消防措施
认真贯彻国家计委、公安部《关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工作的八项基本要求的通知》和《消防法》,本着“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经理部常驻公安干警,工区设专职保安员,负责消防、治安、安全保卫工作,实行分片包干,协同作战。在施工中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公安机关联系,配合解决好路地纠纷、施工干扰、消防、治安防范等工作。
治安消防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确保重点、打击犯罪”和“预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指导思想,保证铁路建设过程的安全。
在工程区域内所发生的各类案件,及时报告现场保卫机构和当地公安机关,并积极配合,认真处理。
对施工现场的贵重物资、器材、火工品和大型设备,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设置防护设施和报警设备,防止物资被哄抢、盗窃或破坏。
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和“四防”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群众保卫工程建设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驻地、施工现场和关键部位,按规定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保证器材处于完好状态。
每月定期进行以防火、防盗、防爆为中心的安全检查,堵塞漏洞,发现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5.9.2火灾预防措施
火灾防护坚持“以防为主,消防结合”的原则,加强防火管理,加强对易燃易爆品、电源、出入隧道的车辆、施工通风、电线路和施工机械的管理和监控,加强消防措施和火险应急措施。
(1)建立组织,建全规章制度,设专职检查员,组建救援队及维修
组,明确分工,建立管理和工作制度。
(2)制定工程防火应急方案,针对不同电源,火情及不同位置,制定相应防火应急预案,以便对症实施。
(5)工地设备用发电机,确保停大电时能够维持正常通风、照明和排水。
(6)合理架设动力线路,保持线路完好,电工值班人员作好电线检查、维修,防止漏电。
(7)保持洞内、斜井的安全救援通道净空,方便人员撤离。明显位置处标示撤离方向。
(8)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演习,考核,做到持证上岗。
5.10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审批
开工前制订好安全生产保证计划,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方案的安全可靠性。
对于爆破工程、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施工用电等安全重点防范工程,结合现场和实际情况,单独编制安全技术方案。
6、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本工程施工处吕梁山区,环境保护是新建太中银铁路建设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各标段要高度重视并与当地环保部门联合协作,针对当地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特点,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保护环境,严格控制施工污染,合理处置废渣、废液、废气,减少空气粉尘及噪声污染,控制水土流失,限制由其施工作业引起的噪音和其他后果对公众和财产造成的损害和伤害。确保其产生的气体排放、地面排水及排污等,不超过要求规定的数值,同时严格按照国家、山西省、地方政府、环保部门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定及办法,切实抓好施工期间的环境与生态保护工作。
6.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目标
认真落实《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护法》,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测控制项目与控制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要求。
6.2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和保证体系
6.2.1建立专职的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
根据本标段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应成立专职的环保组织机构,加大工作力度,作好环境保护工作。项目经理部将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环境保护体系,下设安全环保部,项目经理部配备专职环保工程师,另外邀请环保专家深入现场作技术指导,各施工队配环保监察员,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工作,按照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甲方的规定和要求,坚持“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原则,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使施工现场环境与生态保护工作满足国家和各级环保部门的标准。详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6.2.2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强化环保管理
建立健全环保体系,制定环境与生态保护的管理办法和措施,贯
彻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坚持施工过程中对环保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不定期地召开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研究项目环境保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使环保工作常抓不懈。
6.3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对施工人员进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教育,树立环保意识,自觉遵守“环保”、“水土保持”规定。
坚持环境保护工作“三同时”的原则,与设计、施工统筹规划、同步运作。
严格按照吕梁山隧道设计文件等组织施工,并与设计单位一起优化施工方案。
在编制施工方案的同时,制定与施工方案相应的环境保护方案,提出具体可行的恢复性措施,经业主批准后执行。
认真学习贯彻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甲方、监理工程师及合同条款有关环保法规及规定,明确本标段的环保要求,健全环境保护体系,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施工管理内容,制定和落实环境保护措施,修建环保设施,处理好施工与环保的关系。
采取合理措施,避免因施工方法不当而引起的粉尘、有害气体污染、噪声和其它原因造成对居民生活环境的伤害或妨碍、以及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注意保养机械和正常操作,尽量使机械噪声维持其最低声级水平。采取措施防止机械、车辆停放、维修以及油品存放时油品泄漏。
在布置施工驻地、临时道路、水电管线、施工场地等临时工程时,采取管理措施,保证原有交通的正常进行和维持沿线村民饮水、灌溉、生产、生活用电及通讯管线的正常使用。
施工完毕的取弃土场及时平整绿化,并做必要的防护,防止水土流失。
6.4噪声、光污染控制
严格遵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有关规定,施工前,首先向环保局申报并了解周围单位居民工作生活情况,施工作业严格限定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
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周围单位、居民产生影响的施工工序,均安排在白天或规定时间进行,空压机、发电机等高噪声作业,严格限定作业时间,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施工运输车辆慢速行驶,不鸣喇叭。
在比较固定的机械设备附近,修建临时隔音屏障,减少噪音传播。
施工照明灯的悬挂高度和方向合理设置,晚间不进行露天电焊作业,不影响居民夜间休息,减少或避免光污染。
根据地形、工程分布及施工部署,在施工准备阶段制定防污染规划及实施方案,并在编制前后与水利有关部门取得联系,使之符合国家、铁道部及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
施工前作好施工驻地、施工场地的布置和临时排水设施,保证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不污染水源、不堵塞既有排水设施,保证现有水源不受污染。
布置大型临时设施时,不压缩河道,不破坏既有水利设施,保证排水畅通。弃碴场按设计位置、标高及防护方案进行施工,防止任意堆弃造成降低河道行洪能力和影响其他承包人的施工及下游居民安全。
为了防止隧道施工中可能造成的地下水严重流失、地表塌陷、水源枯竭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做好地表水、出水点及地表塌陷的观测工作,必要时进行地表处理,同时在岩溶发育地段,维系溶洞水的既有通道,使地下水尽可能保持原有水位。
隧道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废泥浆,在排放前先沉淀过滤,废泥浆和淤泥使用专门的车辆运弃,防止遗洒,污染路面,防止污染水源。
施工中对弃碴场地按设计进行防护,随弃碴随防护,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
隧道附近有高于设计高程的水源、灌溉渠、水井等农田灌溉、水利设施时,优化施工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工艺和防渗漏措施,责任到人,并派专人在上述设施周围进行日常观测,切实有效地保护好水资源。
岩溶注浆工程距地下水通道等水源较近时,施工中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参数,并派专人对施工现场周围地形地貌、附近水源及异常情况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停工,确保周围水源不受污染和流失。
施工生产、生活区域裸露场地、运输道路,经常洒水除尘。
装卸、运输、储存易产生粉尘、扬尘的材料时,采用专用车辆、采取覆盖措施;对易产生粉尘、扬尘的作业,优化施工工艺,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措施,不得超运输。
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污染型设备,并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达标工作,减少机械废气、排烟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使用清洁能源,生产、生活所用能源,以煤气、天然气和电为主,降低煤炭使用比重,减少SO2排放量,对汽油等易挥发品的存放密闭,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尽量使用新能源,如浴池使用太阳能供热等。
施工弃碴按设计或当地政府环保部门要求运至指定地点堆弃,随弃土、随平整、碾压,同时作好防护,保证不因大风、下雨污染环境。
隧道附近有农田灌溉、水利设施时,优化施工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工艺和防渗漏措施,责任到人,并派专人在上述设施周围进行日常观测,切实有效地保护好水资源。
施工中,积极主动与城市规划、建设、环保等有关部门联系,商订工程弃土的有效利用途径,减少和避免对生态环境的有害影响。
隧道工程施工的弃土(碴)场边坡按设计防护方案随施工随防护,对弃土(碴)场裸露面,按国家水土保持法或设计进行整治和绿化,并作好排水设施,确保排水畅通,为复耕或其它用途创造条件。
6.9临时工程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临时工程必须按照批准的施组设计规划、甲方要求和当地施工环保的要求进行实施。
合理布置施工便道,尽量减少施工便道数量。
临时工程设施修建不切割、阻挡地表径流的排泄,不在临时工程附近形成新的积水洼地或负地形。
弃碴场按设计要求对坡脚进行工程挡护,碴顶平整,用表层土恢复植被,并做好排水。
生产、生活房屋的四周设通畅的排水系统,并对空地进行绿化,同时混凝土拌合站、料场、料库采用15cm厚的C15混凝土进行场地硬化,减少水土流失。
污水处理,主要指拌合站及隧道施工产生的废水,采用多级沉淀池过滤沉淀,处理达标后排入河道。
废碴主要包括冲洗拌合站及沉淀池中的废碴,处理方案为:集中弃往设计指定的弃碴场,完工后统一对弃碴场进行复耕或绿化。
严格在设计核准的用地界和工程监理批准的临时用地范围内开展施工作业活动,绝不随意开挖、碾压界外土地。合理规划施工便道,尽量减少便道数量。
生活区内场地平整、环境整洁,设有规则的人行、车辆通道,其余空旷地段保持原有地貌,不得损坏原有植被。
建生活房屋前,小心地取走地表植被并集中加以养护,待竣工清场后,将植被移回原处。生活房屋建在避风、向阳的安全地带;生活区集中建造,周围设置安全围护墙。
临时工程用地尽力选择在植被稀少地段或基岩出露的平缓山坡;严禁选择地表植被覆盖良好的地段。临时用地使用完后必须恢复至原有的地形地貌。
7、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7.1建立劳动卫生保障组织
针对本标段工程情况,从多层次、多方位建立健全劳动卫生保障组织,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健康和劳动卫生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监督检查劳动卫生安全设施,制定劳动卫生措施计划,针对不同的作业场所,根据国家规定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劳动卫生保障会议,研究项目劳动卫生保障工作,对施工生产存在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及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充分体现施工生产“以人为本”的原则。
7.2劳动医疗卫生设施
狠抓职工食堂卫生管理,食堂配备冰箱或冰柜、烤箱、消毒柜及清洗机等,生熟食物分仓存储,变质变味食物坚决弃之不用并妥善处置,经常保持各个施工、生活区域的清洁卫生,防止蚊蝇孳生和疾病传播。食堂灶台、洗涤台、案板台、售饭窗口内外窗台应铺贴瓷砖,保持清洁,厨房人员均须穿白工作服、戴白工作帽和口罩。食堂内应消毒、灭蝇、防尘、防腐措施。工作人员应经医院体检。并每半年一次体检,体检健康证复印件挂在厨房内,持证上岗,以备监督检查。
根据生活区内人员情况,设置厕所及沐浴室。生活区内水沟应派专人定时清理,确保畅通。厕所设有化粪池和冲洗设备,每天有人值班清扫。
现场及生活区内有充足开水供应,严禁饮用生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在高温下作业,除确保工地现场开水供应外,还应因地制宜增加盐水及降温消暑饮用品。
工地调度要合理安排高温季节和严寒季节的作业时间和作业项目,采取降温或保暖措施,工会组织要按规定发放防暑降温用品和冬季防寒用品,保护员工健康。
建设工程竣工后,按要求及时拆除工地围栏和安全防护设施,恢复至业主满意的程度,并将工地及四周环境清理整洁。
7.3劳动卫生保障制度
根据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并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制定施工中劳动卫生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建立劳动卫生保障档案制度、劳动卫生及有害气体的监测和检查制度、劳动卫生防护用品定期发放制度、劳动保护投入制度、有害气体的检查措施,救援措施、严格限定劳动卫生保障劳动强度及教育培训制度。
7.4建立劳动卫生保障档案
施工前,由上级单位安全监察部门会同本项目安全检查人员对本单位可能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职工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建立调查档案,详细记录接触职业危害人员的原始情况。根据本标段工程实际及拟定采用的施工工艺,接触职业危害人员主要包括:电焊工、混凝土工、发电机司机及隧道施工作业人员等。
7.5劳动卫生的监测和检查
职工就业前和就业后持有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发给的健康检查合格证,定期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进行身体检查。
对其工作环境进行监测,针对有害气体和粉尘浓度,应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采取合理通风方案,控制有害气体和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有害气体的场所,应备有防毒救护用具。加强隧道通风和采用湿喷技术,降低洞内粉尘含量;噪声不得超过最高分贝数;加工车间设置饮水和洗手设备;易燃易爆等危险作业场所应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对容易产生有毒气体的场所设立有害气体监测仪,当空气中有害气体超出标准值时发出警报,进行人员撤离,对于出现身体异常人员,立即停止相关工种作业,进行治疗。
7.6有害气体的检查措施,救援措施
首先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使了解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防护用具使用方法,如发现有害气体中毒人员后,立即报警,并停止工作疏散人员,同时立即报告业主,通知现场医务人员先进行现场紧急救治的同时于当地医疗机构取得联系,使中毒人员能够得到急时有效的救治。
7.7隧道洞内施工环境标准
粉尘容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不得超过2mg;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下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矿物性粉尘不得超过4mg。
7.7.2一氧化碳(CO)浓度
一氧化碳(CO)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在特殊情况下,施工人员必须进入工作面时,浓度可以100mg/m3,但工作时间不得大于30min。
7.7.3氮氧化物(NO2)浓度
氮氧化合物不得超过0.00025%,质量浓度不超过5mg/m3。
7.7.4洞内空气成份(按体积计)
空气中的氧气(O2)的含量不低于20%,二氧化碳(CO2)的含量不得大于0.5%。
7.7.6洞内风量要求
洞内施工作业每人每分钟供应新空气不应小于3m3,柴油设备每千瓦/分钟需要新鲜空气不应小于3m3。
隧道内噪声不得大于90分贝。
7.7.8洞内风速要求
全断面开挖时洞内风速不小于0.15m/s,在分部开挖的坑道内不应小于0.25m/s,但均不应大于6m/s。
7.8定期发放劳动卫生防护用品、保障劳动卫生投入
作业场所备有必要的急救处理设施和药品,备有防火、防爆设施,有应急个人防护用品。
对在有危害健康的气体或者粉尘的场所操作的工人,应提供适用的口罩、防护眼镜和防毒面具等;对在有噪声、强光、幅射热的飞溅火花、碎片、刨屑的场所操作的工人,应分别提供护耳器、防护眼镜、面具和帽盔等;对经常站在有水或液体地面上操作的工人。应提供防水靴或防水鞋等;对参加双液注浆等接触危险化学物品的作业人员配备护目镜、专用工作服、专用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对电气操作工人,应提供绝缘鞋、绝缘手套等;对经常在露天工作的工人,应提供防晒、防雨的用具。
7.9严格限定接触职业危害人员劳动强度、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严格遵守《劳动法》、《工会法》等国家及地方关于劳动卫生的法律和法规。严格限定接触职业危害人员劳动强度及劳动时间。
开山工、喷砼工等从事职业危害作业职工受到职业危害,检查住院期间享受职业病待遇,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定期进行检查,改善劳动条件,严格限定职业危害人员劳动强度,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作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7.10加强劳动卫生知识教育培训、提高自身保护能力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时对作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教育,提高自身保护能力,促进作业场所劳动条件的改善。实现企业环境与职业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持续改进。
7.11积极推行“四新”技术、改善作业条件和环境
通过技术革新,改进生产设备,作业方法或变更生产工艺,消除或减少扬尘,同时对职工进行宣传教育,使之养成搞好防尘工作的自觉性。
建立健全各种施工生产毒物作业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依靠技术进步、逐步实现无害化,全程序安全施工。用无毒工艺材料,代替有毒工艺材料,从而改善作业条件和环境。
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等危险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报警装置、通讯装置、安全标志以及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抢救和安全疏散的设备;易燃易爆物质仓库必须符合防爆要求。
8、文明施工、文物保护
文明施工是一个施工企业综合素质的缩影。将坚持文明施工,并把文明施工作为强化企业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素质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
8.1.1文明施工目标
做到“一通、二无、三整齐、四清洁、五不漏”的标准。现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物流有序,标识醒目,标牌规范。
一通:交通道路凭证畅通,标志明显规范。
三整齐:钢材、水泥、砂石料等材料按规格、型号、品种堆放整齐;构件、模板、方木、脚手架堆放整齐;机械设备、车辆摆置整齐。
四清洁:施工现场清洁,道路环境清洁,机具设备清洁,现场办公室、休息室、仓库内外清洁。
五不漏:不漏油,不漏水,不漏风,不漏气,不漏点。
8.1.2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有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文明施工管理体系。按照国家、铁道部、甲方的规定和要求,建立文明施工管理制度,落实文明施工责任制。详见“文明施工管理体系框图”。
8.1.3文明施工措施
8.1.3.2制定责任明确、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
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项目经理部及各工区文明施工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并制定系统的、完善的、具有较强执行力的管理制度。施工前制定文明施工管理细则和各工序作业规程,标准工作程序。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严格遵照执行。工程项目开工前做好详细的实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统一规划管理,统一设置各类公告、标志等标牌,达到文明施工的目的落实现场文明施工责任区,制定相应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质量控制制度、施工安全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现场管理制度、职工管理制度等。确保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有章可循。
8.1.3.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开展文明施工宣传活动,统一思想,使全体员工认识到文明施工是企业形象、队伍素质的反映,是安全生产的保证,是工程优质快速施工的前提,增强全员文明施工意识。
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签订文明
施工责任书,把文明施工责任落到实处,提高全体施工人员文明施工的自觉性,增强文明施工意识,树立企业文明施工形象。
施工期间,认真了解、切实尊重当地群众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习惯,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积极主动搞好民族团结。积极开展便民活动。
8.1.3.4文明施工技术措施
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签订文明施工责任书,把文明施工责任落到实处,提高全体施工人员文明施工的自觉性,增强文明施工意识,树立企业文明施工形象。
施工期间,认真了解、切实尊重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习惯,积极主动搞好民族团结。积极开展便民爱民活动。
8.1.3.4.1施工现场场地管理措施
(1)工程施工应当在批准的施工场地内组织进行。需临时租用施工场地和临时占用道路的,应依法办理报批手续,先批后用。根据施工现场实际需要和环境保护的要求,采取隔离网或隔离围墙等措施与外界隔离围蔽施工。
(2)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平面布置图,认真搞好施工现场规划,施工中按平面布置图实施,施工现场内所有物品,严格按图定位。做到布局合理,井然有序,尽量少占或不占农田,对施工中破坏的植被,施工完后予以恢复。及早修建排水设施,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建设文明工地。
8.1.3.4.2临时设施管理
临时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布置,应便于组织生产和方便生活,临时设施一般不得占据在建工程位置,符合消防安全和工地卫生的规定。生活区与施工区要有明确划分。
(1)主要施工场区和临时施工运输便道及道路采用砼硬化,施工中专人负责运输便道的维修保养,路面不得有坑洼积水,应保持平顺畅通。经常洒水养护,防止扬尘。
(2)临时房屋的布置要符合防火安全和工地卫生的规定,修建前应报建设单位及监理部门审批同意。
(3)临时给排水:修建临时给水工程解决施工期间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的需要。用水量应根据工地实际情况计算确定,临时给水水源由当地给水管道供接口或现场打井取水。
(4)临时供电:临时用电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电源进线、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的位置及线路定向,进行负荷计算,选择变压器容量和导线截面、绘制电气平面图、立面图和接线系统图,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临时用电施工时应严格按此实施。
(5)施工场地内各种材料要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图指定的区域范围分类堆放整齐,散体材料要筑围墙堆放,杆料要立杆设栏堆放,块料要起堆交错叠放。并挂设标牌,标明材料规格、产地等,不同材料避免混放。各级负责人及施工人员一律挂胸卡上岗。
(7)施工机动车辆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在国道或地方道路上行驶,遵守地方政府及交警部门的管理规定,遵守公安部《交通管理条例》,自觉维护交通秩序,文明驾驶,礼让三先,保证运输畅通。
(8)施工机动车辆在学校、医院、居民区、厂矿等附近道路上慢速行驶,根据现场情况设置隔离墙实行全封闭防护或设专人防护。运输易产生扬尘的物料用蓬布覆盖,车辆上路前冲洗干净,行驶道路经常维修和撒水养护,保证道路清洁,方便居民生产生活。
(9)大型机械施工、爆破作业等噪音较大的施工场所,限定作业时间,保证居民有良好的休息环境。爆破作业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设置警戒范围和防飞石措施,以警报警示爆破的开始和结束。
(11)工程完工后,及时清理好施工场地,周转材料及时返库。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洁
8.1.3.4.3施工秩序管理措施
(1)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的要求及在投标时的承诺,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部门批准后认真组织实施,重大变更需征得建设单位、设计与监理同意。
(2)工程开工实行开工报告制度,项目开工前,提出开工报告,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执行,各分部工程开工前,向驻地监理提出开工申请,批准后执行。各分项工程开工,实行内部审核制度。
(3)施工阶段应实施计划管理,按计划组织施工,对施工进程全面控制。指定专人随时收集有关施工信息,与计划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调整、实施调度,消除障碍,加强薄弱环节,使施工生产按原定计划有序进行。
(4)认真实施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检验验收,进行检查验收和检验评定的工序或以验收为不合格的工序,按规定进行处置,处置结果应验证,并记录。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准开工。
(5)认真贯彻实施隐藏工程签证制度,各道工序自检合格后报驻地理检查签证,未经检签证同意或检查不合格的隐藏工程,均不得擅自隐瞒。对“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施工时,施工单位应落实拟定的措施并加强控制,同时质检工程师要跟班监督、检查、指导,否则不允许施工。
(6)认真按上级主管部门和监理部门的有关技术法规和规章制度组织施工,杜绝一切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的现象DBJ/T15-99-2014标准下载,确保工程质量。
8.1.3.5环境卫生管理
食堂申办卫生许可证,生、熟食分开操作,熟食设防蝇罩,炊事员持有效的健康证明上岗。
8.2.1文物保护主要技术措施
施工中发现文物或有考古、地质研究价值的物品时,立即对现场进行保护,并尽快通知业主,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并迅速向当地文物主管部门报告,不擅作主张,等候有关专家处理。提供一切方便条件,积极主动配合文物管理部门进行文物探查或挖掘工作。在施工工地发掘的所有化石、钱币、有价值的物品或文物、古建筑结构以及有地质或考古价值的其他遗物等均为国家财产。
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文物保护法》,便于施工人员认识到所有文物属国家所有,任何人无权将出土文物据为已有。
利用图片、板报、音像资料等向职工宣传文物法规,教会大家辨别文物的基本方法YS/T 5425-2014标准下载,树立起自觉保护文物的意识,并了解文物保护的基本操作程序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