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大桥引桥墩身施工方案吊车将主筋吊入劲性框架内,与混凝土的预留主筋用镦粗直螺纹套筒连接,镦粗直螺纹连接必须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按设计要求在定位框架上临时固定。
钢筋主筋接长施工应满足,同一断面接头的截面面积不超过总截面面积的50%,且相邻接头断面间距大于35d。
d.水平箍筋、拉勾筋绑扎
节段施工高度5m,自下而上绑扎箍筋、拉勾筋,间隔绑扎呈梅花形中新知识城南起步区三期 全钢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钢筋绑扎间距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e.垫块施工及钢筋检查
侧面净保护层厚度为7.5cm,保护层采用与结构砼同标号的预制砂浆垫块,上下错开按照1.5m×1.5m间距布置,垫块与钢筋位置相碍时,调整垫块位置。
考虑到引桥8个桥墩,左右幅共16个墩身高度不一,且3#,6#墩顶有异。根据墩身设计图纸,拟定墩顶往下5m处(墩头)模板两套,一套用于1#、2#、4#、5#、7#、8#,另一套用于3#、6#。根据16个墩身具体高度,除墩头5m其余部分模板(标准模)2套,每套分上中下三节,每节2.5m,以保证可同时进行两个墩身的翻模施工。高度为1m的模板定为一套,用于第一次浇筑调节段施工。
3.2.4.1、模板设计和计算
3.2.4.2、模板计算
新浇砼产生的侧压力按规范要求采用下列公式计算,取较小值:
F=×γc×H(1)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钢筋混凝土,含筋率小于2%,取25KN/m3;
t0:新浇筑混凝土初凝时间为200/(25+15)=5h;
:混凝土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系数取1.3;
v:混凝土浇筑速度,取2.5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高度,取5m;
F=1.2×25×5=150KN/m2(kpa)
F=0.22×25×5×1.3×1.2×(2.5)1/2=67.83kN/m2
故最大侧压力为67.83kN/m2
选取板区格中三面固结,一面简支的最不利受力情况进行计算:
Lx/Ly=300mm/300mm=1,查表得:
取1mm宽的板条作为计算单元,均布荷载q为:
q=0.068×1=0.068N/mm
截面抗矩W=bh2/6=1×62/6=6mm3
应力:Mmax/W=367.2/6=61.2MPa<[]=215N/mm2
Mx=KMxqL2x=0.0227×0.068×3002=138.924N.mm
My=KMyqL2y=0.0168×0.068×3002=102.816N.mm
钢板的泊松比v=0.3,故需换算为:
Mx(v)=Mx+vMy=138.924+0.3×102.816=169.77N.mm
My(v)=My+vMx=102.816+0.3×138.924=144.49N.mm
应力为:Mmax/W=169.77/6=28.295MPa<[]=215N/mm2,可满足要求。
f=KfqL4/K=0.0016×0.068×3004/41.54×10×5=0.212mm<[f]=L/500=0.6mm
横大肋为双拼[14a,跨中间距为1050mm,边跨间距为400mm,以5个横向的穿拉螺栓作为支承点。
均布荷截q=0.068×1050=71.4N/mm
的截面抗矩W=161×103mm3,截面惯矩I=1128×104mm4;根据
求得最大弯矩Mmax=52.785×105N.mm
Mmax/W=5.2785×106/161×103=32.785MPa<[]=215N/mm2
考虑模板靠结构两端悬臂长度为a=300mm,中间固结长度L=900mm
竖肋采用,间距300mm,支承在横大肋上。
截面抗矩W=bh2/6=25300mm3
截面惯矩I=bh3/12=1010000mm4
P2=25×0.4=10KN/m2
P3=25×1.45=36.25KN/m2
P4=25×2.5=62.5KN/m2
P5=25×3.55=88.75KN/m2
P6=25×4.6=115KN/m2
P7=25×5=125KN/m2
Q1=(P1+P2)/2×0.3=1.5KN/m
Q2=(P2+P3)/2×0.3=6.9KN/m
Q3=(P3+P4)/2×0.3=14.8KN/m
Q4=(P4+P5)/2×0.3=22.69KN/m
Q5=(P5+P6)/2×0.3=30.56KN/m
Q6=(P6+P7)/2×0.3=36KN/m
得最大弯矩28.8×105N.mm。
Mmax/W=28.8×105/25300=113.83MPa<[]=215N/mm2
f=q1L4/8EI=36×4004/8×2.1×105×1010000=0.54mm<400/500=0.8mm
面板与横大肋组合:0.212+0.76=0.972<3mm;
面板与竖肋组合:0.212+0.693=0.905<3mm;
由得到最大反力Rmax=19234.3N。
因4Rmax/π×20×20=61.254<[]=215N/mm2,可满足要求。
3.2.4.3、模板材料统计
模板材料耗用表表3.2.4.3
[140×58×6mm
3.2.5、混凝土工程
3.2.5.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墩身为C40海工耐久性混凝土,采用泵送砼施工工艺。墩身混凝土应具备流动性好、缓凝、早强等特点,其配合比要求如下:
a.混凝土强度40Mpa;
b.混凝土外加剂要具有缓凝、早强、减水作用;
c.塌落度要求:15cm~18cm;
d.初凝时间:大于6h。
3.2.5.2、混凝土外观质量保证措施
为加强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a.选用合适的脱模剂;
b.配置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并且再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由实验室现场微调,保证混凝土质量;
c.现场施工质量按照项目部质量管理有关规定进行控制。
d.成立QC活动小组,研究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
3.2.5.3、浇筑前准备
墩身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施工缝凿毛、清理情况以及墩身模板加固情况、墩身预埋件位置等,还应落实混凝土浇筑材料、机械设备准备情况。
高度在30m以下的墩身用泵车浇筑混凝土;高度大于30m及水上墩身用拖泵浇筑,拖泵管沿墩边爬梯布设。
3.2.5.4、混凝土浇筑
墩身混凝土由2座75m3/h的混凝土搅拌站生产。混凝土浇筑时,根据砂石料的含水率,实验室人员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随时调整用水量和砂、石用量,混凝土拌制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混凝土塌落度,严格控制搅拌时间。
每节段混凝土浇筑方量约41m3,用2~4台8m3混凝土运输车运输。
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后,经拖泵或泵车泵送,通过溜筒入仓。混凝土浇筑对称下料、分层振捣,分层高度一般30cm左右。混凝土振捣应密实,无漏振、过振现象,严格控制棒头插入砼混凝土的间距、深度与作用时间,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甚至空洞等缺陷。一般振动棒作用半径为30cm~40cm;上层混凝土的振捣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并且应插入下层5cm左右;每个振动点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秒。
混凝土浇筑期间,派专人检查模板,防止出现暴模、漏浆等现象;专人检查预埋钢筋和其它预埋件的稳固情况,对松动、变形、移位等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顶部混凝土初凝前,对表层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并压实抹平。
3.2.5.5、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及修饰
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15MPa以上时,可拆除墩身模板。模板拆除后应对模板表面进行清理。
墩身混凝土的养护采用在墩身表层涂刷养护剂,对预留孔等进行修饰处理,用塑料薄膜将已浇节段包起来,防止二次污染。
3.2.5.6、接合面处理
墩身每一节段浇筑完毕3小时左右,在砼面上喷一层木钙溶液,待砼初凝后用压力水冲毛。每次浇筑前,上一节段砼表面应洒水湿润,确保接合面处砼质量。
第四章、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4.1、脚手架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4.1.1必须按照规定设置安全网、安全护栏;
4.1.2设置防电、避雷装置;
4.1.3脚手架上禁止过多堆放材料或多人挤在一起;
4.1.4六级以上大风,大雾、大雨、大雪天应暂停高空作业,雨雪天在脚手架上操作,必须有防滑设置。
4.2模板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4.2.1等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系统的对拉杆;
4.2.2每次模板安装前,应通知测量测放相应施工节段的模板底标高;
4.2.3模板按测量所放理论位置安装到位后,应及时通知测量复核;
4.2.4应确保模板下口与已浇节段砼的结合严密。同时应保证模板间接缝严密;
4.2.5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观察模板的变形及偏位情况,并及时处理。
4.3、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技术措施
4.3.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利用“双掺”技术掺加粉煤灰和外加剂;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粉煤灰及添加剂的质量规格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选择同一处料场,墩身混凝土配合比一致,确保混凝土表面色泽一致。
4.3.2混凝土施工、养护
混凝土施工时,振捣应密实,防止漏振、欠振而产生的不良现象。
高温和低温季节,加强对混凝土养护和防护。防止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和收缩裂缝。
4.3.3模板安装与拆除
严格控制模板加工及拼装精度,且保持模板在整个施工中光洁、平整,模板安装牢靠且与结构设计尺寸的误差应满足设计要求。控制拆模时间,防止因混凝土未达到强度拆模,而造成混凝土表面损伤。拆除时应小心操作,不得碰伤混凝土的表面;模板拆除后应及时对模板进行修整、除污,并涂刷脱模剂保养。
4.3.4钢筋绑扎和保护层
钢筋绑扎时,应保证受力主筋钢筋位置的准确性和有足够的混凝土保护层,墩身主筋是靠劲性骨架上的定位框精密定位,逐根就位连接,然后绑扎箍筋、拉筋。绑扎必须牢固,保护层垫块采用弧形沙浆垫块。
墩身表面尽量少设施工预埋件。受力小的预埋件采用预埋螺栓,受力大的预埋件均埋入混凝土内,并离表面3cm左右。暴露时间较长的预埋件应定期涂防锈漆。待施工完成后,表面焊接金属网,再用混凝土抹面。
4.3.6拉杆及预埋孔处理
墩身拉杆采用PVC管穿孔方法,PVC管端头与模板面接触处套一厚1cm方形橡胶垫避免露浆。拉杆孔和预埋孔在施工完后,用掺一定量粘胶的砂浆填塞封堵。砂浆的配比由试验室提供,并由专人进行调配,以确保砂浆的颜色与混凝土颜色一致。
采用人工凿毛的方法。其中立模前凿毛清理至露石后,用高压气冲洗,满足规范要求。
防止混凝土浇筑、压浆及养护时对已浇混凝土表面的污染,若被污染时及时用清水冲洗,同时对易被污染的部位进行保护。
第五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创优质工程光荣,出劣质工程可耻”的思想,全面贯彻落实质量方针目标。
2、贯彻“谁施工谁负责质量”的原则,坚持“三检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处理。
3、根据施工方案在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各个环节,首先进行分析研究,实现有效的控制。
4、加强施工图纸、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以等文件的学习,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对每道工序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定,并严格处理质量事故。
5、落实专人负责施工质量,其质量监控效果直接与经济效益挂钩,以经济杠杆促进质量管理。
6、钢筋制作前检查原材料的外观及有关质量证明书,按规定抽检原材料,合格后方可使用。
7、钢筋绑扎时应经常进行校核,及时纠偏,确保钢筋位置正确;钢筋加工、制作的数量、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钢筋安装、绑扎按规范进行,误差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8、受力钢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不大于50%。钢筋表面无铁锈及焊渣,钢筋骨架有足够的施工刚度。
9、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模板加工按设计图进行,尺寸误差、表面平整度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模板安装前要除锈、涂刷脱模剂;模板固定前应测量校核其位置,满足要求后进行固定
10、墩身砼应保证连续浇注不中断,并注意预埋箱梁钢筋,保证位置牢固可靠,不得遗漏、偏移。
1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粉煤灰及外加剂的质量规格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混凝土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混凝土表面平整,施工缝平顺,蜂窝麻面面积不超过规范规定。
墩身质量标准控制表5.11
用垂线每墩纵、横向各检查2处
用经纬仪定出轴线检查4处
第六章、施工安全及环境保证措施
6.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安全管理机构组织结构图
6.2.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对安全工作负第一责任,执行“谁管生产,谁管安全”的原则。
的安全作业,保证施工生产的安全运行。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管理办法,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起重工、电工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6.2.3、行安全预控,优化施工方案,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提出安全生产的具体要求。
6.2.4、建立安全奖励制度,教育职工,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和严格管理个人安全用品。对违反安全规章制度,违反个人安全用品使用要求的人员,部门和班组,
严肃处理;大力表彰奖励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和个人。
6.2.5、加强现场治安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6.2.6、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熟悉机械设备性能,掌握机械设备的作用和维护性能,杜绝重大机损、机械伤人事故的发生。
6.2.7、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坚持进入施工现场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带安全带,杜绝酒后上高空作业。
6.2.8、对事故易发部位进行重点控制,防患于未然。
6.2.9、在模板拼装时,各种起重吊具、索具配置合理可靠,并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6.2.10、在操作平台四周安装直立工密目网,在操作平台底部挂设安全网,形成封闭作业区域。
6.2.11、模板的安装、拆除必须由专人统一指挥,有序进行。
6.2.12、对临时构件的设计,安全系数必须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
6.2.13、在不良气候条件下,如暴雨、风力达6级以上时,则停止施工。
6.3.2、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更换的零、配件应及时回收;废油、废水等进行回收处理。
6.3.3砼搅拌站水泥、粉煤灰、砂石料以及运输车辆道路粉尘控制;经常洒水。冲洗废水废油回收处理,掩埋;
第七章、施工进度和设备材料计划
7.1、墩身施工进度计划
计划墩身施工开始于2012年8月7日结束于2013年3月6日,平均每月完成2.5个墩身。
(1)建立指挥系统,全面、及时掌握并迅速、准确地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对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扰应加强指挥与协调,对重大关键问题要超前研究,制订措施,坚决行使项目经理指挥决定权,及时调整工序和调动人、财、物、机,保证工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2)实施短期网络计划控制,根据项目全过程的网络计划,编制分阶段和月度网络计划,及时进行关键工序的转化,确定阶段工作重点,运用微机进行网络计划管理,及时掌握进度,分析调整,使项目实施处于受控状态。
(3)强化施工管理DB31/T 915-2019 氨冷库安全生产规范,严明劳动纪律,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优化组合,使施工作业专业化、正规化。
(4)切实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工作,配齐维修人员,配足常用配件,确保机械正常运转。
(5)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充足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并采取各项措施,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素质和工作效率。
第八章、人员、机械设备和材料统计
8.1、机械设备需求计划
XJJ 111-2019标准下载8.3、墩身材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