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乡村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内容要全面,要有针对性,根据施工特点和施工季节等具体情况,提出具体内容,经审批后方可组织实施,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按审批后的安全技术措施组织施工、检查和落实。
8、在布置施工生产任务时,要做好安全技术文字交底,交接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9、公司每月组织一次生产、安全、机械设备等部门参加联合检查,对查出的隐患以书面形式通知项目经理,并限期整改完成。
10、项目经理根据台风、暴雨等灾害性较大的气象预报配电站施工组织设计,不定期地组织检查,及时排除安全上的隐患。
11、施工安全检查根据建设部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进行检查评定,消防、卫生、文明施工根据市有关规定进行检查评定。
安全资料同步到位,公司每月抽查一次。
10.4、安全生产具体要求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2、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设置安全标志和安全纪律牌,现场作业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安全纪律。安全纪律牌与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示牌对称悬挂在工地入口处,其规格为高x宽1.22x2.44米,白底红字。各机械设备上要明挂操作规程和操作人员标牌。
3、执行市建委的规定,保证用电设备“一机一闸一漏电”。
4、坚持做好三级安全教育,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
1)对新招收的临工和实习代培人员由公司质安科进行一级教育,内容主要是安全生产的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公司的规章制度,本行业生产特点,典型事故教训、急救防护知识等,培训后经考试合格方可分配工种上岗。
2)项目经理部进行二级安全教育,内容是结合施工生产性质进行安全规章制度、高处作业、施工安全用电、事故报告等。
3)施工班组进行三级教育,内容是班组安全生产史、安全生产特点、目前安全生产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经常工作地点及环境卫生要求;机械设备工具的性质及安全管理知识预防事故的方法。
4)电工、电焊工、机械操作工等作业人员必须经市劳动局及有关部门进行专门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特证上岗作业。
5)采用新的施工方法、新技术和新型机电设备时,要进行新操作方法和新的岗位安全知识教育,工人换岗工作必须换岗教育。
5、现场内的坑、井、沟、洞和易爆场所、变压器周围要设置围栏、盖板和醒目安全标志,危险处夜间需设红灯示警。
6、水泥砂浆搅拌等场所要采取排污防毒措施,使尘毒标准符合国家规定。
7、施工现场、易燃易爆仓库和木材堆放场地要建立防火管理制度,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经常检查,保持良好。有毒易燃器设专人保管并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8、各种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限位装置必须齐全有效,设备安装后要经公司设备材料和质安科联合检查验收合格并办理验收手续后方可使用。
9、沟槽开挖、场地平整,挖掘机臂长范围内禁止站人。
10、沟槽较深部位应根据实际土质情况放坡开挖;在槽底作业时应时时注意边坡稳定情况,做到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患于未然。
10.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0.5.1确立安全检查制度
由项目经理组织,各职能部门、作业队组管理人员参加,对施工现场每月进行一次联合安全大检查,安全员及作业队组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每班进行一次安全巡查,并填写《安全检查日志》,技术负责人及安全技术人员对设备工艺情况进行不定期的专项检查。施工员在下达生产任务时,必须向施工作业队进行书面安全交底。
10.5.2加强安全教育
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在工程开工前必须接受进场安全教育。作业人员交换工种前进行新工种的安全技术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坚持全员安全教育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自保与互保意识,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各作业班组责任到人。
10.5.3完善安全保护设施
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临时房屋集中布局,布置必须符合消防安全条例的规定及要求,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统一的安全标志。
10.5.4严格控制方案审批程序和落实情况
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必须作出针对性强、内容详尽的施工方案和方案落实执行措施,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方案审批后,及时下达施工技术、安全交底,实施过程中严格监督检查。
10.5.5开展预测、预防工作
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开展预测、预防工作,找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点,并制定出相应的对应措施,防患于未然。
10.5.6专职安全员经常对现场进行巡视检查,纠正安全生产中的各种隐患,发现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员要立即制止,停工整改。
10.5.7多工种作业时,必须设专人负责,统一指挥,相互配合。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等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凡不符合安全规定者,严禁上岗。
10.5.8严禁班前饮酒,进入施工现场不准嘻戏打闹,禁止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
10.5.9土方施工安全保护措施:土方开挖前必须制定内容详尽、针对性强的施工方案和预防措施,特别是对重点部位的土方开挖。严格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并责任到人。加强对重点开挖部位的监测工作,及时记录监测数据并认真分析,力争提前发现问题并制定安全措施。人员经常通过处,应在距槽边2m处设置牢固的1.2m高防护栏杆,并刷醒目标记,夜间设置红色安全标志灯。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中制定的土方边坡支护措施,重点部位重点支护,并重点监察。支护结构必须经过严格计算和验算,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安全性。施工中注意对沟槽边坡的随时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尤其将雨季施工当做重点来抓。
10.5.10对周边建筑及既有管线的安全保护措施:对周边建筑物及地下旧有管线,施工中必须加以保护,施工期间,特别是土方开挖阶段,加强对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观察,及时处理分析监测资料,发现问题立即采取加固措施,将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对旧有管线跨沟槽的情况,应制定详细的支吊方案,按照技术规程、规范严格施工。严禁土方施工中出现超挖现象,缩短工程主体开挖与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周期。
10.6机电、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10.6.1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机械设备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及有关规定,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10.6.2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均须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机械设备专人操作,专人负责。
10.6.3电动机械设备,必须经过安全部门检查合格后并取得合格证方能进入现场投入使用,否则不得送电运转。
10.6.4吊装较大重量物体时,预先应制定吊装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
10.6.5各种专用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维修规程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并作详实记录,确保设备无病态运转。
10.6.6外租机械设备,必须与租赁方签订安全协议书,明确规定租赁双方安全责任,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照统一规定、统一指挥,服从项目安全规定。
10.6.7大型机械设备作业时,应设置专门的指挥人员指挥施工,吊装作业必须设哨工专门指挥,统一操作口令,操作人员严格执行规程作业。
10.7临时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10.7.1用电系统要求
10.7.1.2配电箱必须设漏电保护器,并实行分级漏电保护,配电箱应能防雨、防尘,配电箱的下底距地面不小于1.3m。
电箱内的电器必须完好,禁止使用破损和不合格电器。
10.7.1.3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同一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以上设备。
10.7.1.4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检查和维修一次,检查人员必须是电工,检查维修时必须穿戴安全防护用品,必要时设监护人。
10.7.1.5施工现场停电1小时以上,应将动力开关箱锁上。
10.7.1.6雨季施工过程中,安装电气设备前必须摇测绝缘阻值,并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
10.7.2夯实、电焊机械用电要求
1使用夯土机械时,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应有专人调整电线、电缆。电缆长度不应大于50m,严禁电缆缠绕、扭结和被夯土机械跨越。
2多台夯土机械并列工作时,其间距不应小于5m,串列工作时,其间距不得小于10m。
3夯土机械扶手必须采用绝缘措施。
4使用手扶式电动工具时,工具的外壳、手柄、负荷线、插头开关等必须完好,使用前必须作空载检查,运转正常方可使用。
5水泵的负荷线必须采用YHS型防水橡皮护套线,不得承受任何外力。
6电焊机的一次线长度不大于5m,二次线必须使用专用线缆,多台电焊机同时工作时,禁止使用公用回路。
7施工现场电气设备均设防雨棚。
10.7.3照明用电要求
1井室及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4m的场所,电源电压不应大于36V。
2在潮湿及易触及带电体的场所,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3施工交通道口的红色警示灯必须用不高于36V的电压。
4室外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不得低于2.4m。
5严禁在电线上凉、晒衣物、毛巾等。
10.7.4临电专业人员要求
1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
2使用设备前穿戴好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并检查漏电装置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行。
3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4负责保护所有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搬迁移动电气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好妥善处理后进行。
10.7.5大型设备用电要求
1搅拌机和电锯应由专人操作。
2使用完毕后及时切断电源,清理维护,以备下次使用。
成本的降低应建立在质量的基础上。在施工过程中,要树立向质量要成本的原则,其具体措施如下:
1、合理施工,安排流水交叉作业,使劳动力的利用率达到最高,避免窝工。
3、尽量使用机械化施工,降低劳动强度。
4、各种工程把好质量关,做到一次合格,避免返工,造成劳动力的重复使用。
5、采取质量与报酬挂钩方式,采取市场经济管理方式,承包到个人,提高各种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1、严格按照ISO9002体系,对材料供应商进行评审,承包到个人,提高各种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2、严格进场材料的计量复核高度,并做好材料的入库登记。
3、按设计图纸结合预算计算材料用量作为各工种的基准用量,采取材料节约按比例奖给个人,材料浪费按比例向个人摊派的原则,提高各个工种施工人员节约材料的意识。
4、加强对各种材料的贮存与使用管理,提高周转材料利用率。
11.3工程预决算管理
1、在工程施工前,应详细按图纸各分项工程所需的材料用量,向材料股提供详细、准确的材料计划。
2、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总结各分项工程的材料、人工用量,分析节约或浪费的原因,并向项目经理汇报,以便及时作出有效的节约人工和材料的措施。
3、施工完毕后应及时做好施工决算,做到不漏算、少算。
1、水、电能源要注意节约,杜绝长流水和不必要的长明灯现象,动力用电线路经常检查,防止跑、漏电现象。
2、机械设备经常维修保养,提高完好率和使用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努力降低成本开支。
3、加强警卫,防止材料被盗。
第十二章施工现场消防保卫措施
12.1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12.1.1施工现场必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定项目经理部安全保卫工作。建立完善的消防保卫体制体系,并由项目经理指定专人负责。
12.1.2成立专门的义务消防队,设专职保卫人员。(专职保卫人员经必要的业务培训后,方可上岗)。
12.1.3制定消防保卫措施条例,定期组织保卫、防火工作检查,建立保卫、防火工作档案,发现隐患及时纠正。
12.1.4生活区内设置的消火栓,标志应明显、齐全,不允许挤压、破坏,并定期按照要求更新。
12.1.5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做到布局合理,经常维护保养。
12.1.6电工、焊工从事电气设备安装和电、气焊切割作业,有上岗操作证和用火证。
12.1.7使用电气设备和易燃易爆物品,严格实施防火措施。指定防火责任人,配备灭火器材,材料库严禁吸烟,发现违反条例者予以处罚。
12.1.8对民工队组严格管理,并签订消防协议书。
12.1.9保卫工作要求:
1)、施工现场要建立门卫和巡逻制度,守卫人员佩带值勤标志。
2)、制定成品保卫工作制度具体措施,严防被盗、破坏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
3)、加强对民工队伍的管理,掌握人员基本情况,签订治安协议。非施工人员不得住在施工现场,特殊情况应经过保卫工作负责人批准。
12.2施工现场料具管理措施
12.2.1施工现场的料具按施工平面图指定的位置码放整齐。
12.2.2水泥入库保管,分类码放,设有明显的标识,做好防潮工作。
12.2.3木材、钢筋、型钢、模板等应码放整齐,下垫100mmx100mm方木,码放高度不超过1.5m,用后及时清运,不可长期堆放在现场。
12.2.4砖的码放要成丁成行,高度不超过1.5m,砂石成堆,做到不混不串,清底使用。
12.2.5运至施工现场的混凝土管道应按照施工地点排放,不能及时用完的管道应码放至制定地点,由项目部质检人员检验,并标识。
12.3突发事故处理措施
12.3.1突发停电事故处理
为保证施工现场在出现突发停电事故后能正常作业,减少因停电造成的各种意外,保证施工现场正常供电,应该采取停电事故处理预案,制定方案。
12.3.1.1施工现场全过程配备1台100kw发电机作为备用,一旦出现突发停电事故,立即启动备用发电机提供临时施工用电。
12.3.1.2设专人负责发电机的日常维修保养,保证发电机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12.3.1.3加强施工用电线路的检查、维护,对老化线路必须及时更新,确保线路正常、安全输电。
12.3.1.4施工现场的配电房,配电箱,均应设置防雨、防风遮挡,防止意外造成停电。
12.3.2突发火灾的处理
12.3.2.1施工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保证消防器材的完好性。
12.3.2.2专人负责消防安全的管理,定期组织消防演练,以备不时之需。
12.3.2.3消防器材的放置,应涵盖施工现场、生活区、各类材料库房、加工厂,平时严禁挪做他用。
1、将成品保护工作实行包干制,纳入施工队工作成果的考核范围,因保护不当引起的返工,不予验工计价,予以罚款处理。
2、结构施工完毕后,抓紧报验,抓紧回填。
3、施工区域内禁止闲杂人员、社会车辆入场,防止人为破坏情况发生。
4、专业队伍进场施工时,派专人负责指挥,让其了解现场情况,避免破坏成型结构。
5、施工前应熟悉图纸,如发现结构位置冲突,提前制定变更方案,并征得有关部门认可,防止后道工序破坏工序成果。
6、对所有人员进行成品保护教育,制定成品保证责任制,划分责任区。
7、施工管理人员要加强监督和检查,如有问题及时解决。
8、施工管理人员要合理安排工序,各工种减少交叉作业,杜绝各工种相互损坏。
9、对于一些重要部位部件要提前作好防护工作,避免发生损坏。
10、对于已安装完毕的标志标牌,防止重物坠落损坏管道的抹带,要用草垫铺在管外。
11、下班时管道两端要进行封堵,以防杂物进入管内。要对已完成管道的接口进行保护,防止意外损坏。
保证在本标段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全面、彻底履行合同义务。
14.2.1认真学习合同文件、工程图纸等文件,按照合同要求及北京市有关规定加强施工管理,增强履约能力。在工程施工中,项目经理部组织全体施工管理人员系统学习工程监理程序,保证在履约自保体系、执行监理指令、资料与报表、合同价款使用、采购合同结算、施工组织、现场管理、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等全面达到业主的要求。
14.2.2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本工程的管理,项目总工程师全面负责与监理、设计工程师的对口工作。项目总工程师下设专职技术员、质控员、试验员、计量员等。上述人员全部具有相应资质,在工程开工后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和项目法人。同时,选派具有资质、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工长以及工程所需的各类技术与非技术工人进行工程施工。并设置专职安全员负责工程安全。
14.2.3及时按监理程序进行计量确认工作,保证计量支付体系顺利进行,为工程的有序开展创造条件。
14.2.4工程竣工交验后,我单位将定期走访用户,征求用户意见,对工程保修期内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补,并达到用户的满意。
组员:项目各部门负责人、各专业工长、各作业队队长
15.2环境因素识别、评价
1、项目根据项目特点及全部现场作业活动、办公活动、生活活动和分包方、供应商能够控制或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按照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六个方面进行识别,形成项目环境因素台帐。
2、对确定的《项目环境因素台帐》和上级下发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组织确认、评价后形成项目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3、实施中设计、施工工艺等变化导致涉及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变化时,及时修改、更新环境因素台帐、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对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中所列环境因素进行控制。
1)沿施工现场周围指定位置设置硬质围挡,将可能发生的施工扬尘控制在围挡范围之内。
2)为降低施工现场扬尘发生和现浇混凝土对地面的污染,尽量利用已有的道路,部分地段采用铺碎石子,每天设专人清扫并用洒水车随时进行洒水压尘。
3)施工场区内的空地均采用绿植覆盖(或采用防尘密目网覆盖),避免黄土露天而产生扬尘,以防泥泞或扬尘。
4)临时堆料场、通道及施工区域每天清扫,经常洒水降尘。
5)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装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和装卸时防止遗撒和飞扬,以减少扬尘。石灰的熟化和灰土施工时要适当配合洒水,以避免扬尘。
8)现场区域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工完场清,以免刮风时将灰尘吹入空气中。
1)根据环保噪声标准(分贝)日夜要求的不同,合理协调安排施工分项的施工时间,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采用低噪音振动器,降低噪音污染。
2)夜间模板施工时,严格控制产生过大声响。所有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后禁止鸣笛,以减少噪音。
3)手持电动工具或切割器具应尽量在封闭的区域内使用,夜间使用时,应选择在远离周边居民住宅的区域,并使临界噪音达标。
4)提倡文明施工,加强人为噪声的管理。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5)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音污染,加强对全体职工的环保教育,防止不必要的噪音产生。
1)施工现场临建阶段,统一规划排水管线。
2)生活区的生活污水通过现场埋设的排水管道,向指定污水井排放。平时加强管理,防止污染。
3)为防止水污染,现场采用移动式厕所,定期清淘,更换。
1)严格保证使用的工程材料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2)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包括砂、石、砖、水泥、商品混凝土、预制构件和新型墙体材料等厂区道路施工方案,其内照、外放射性指标限量≤1.0。
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扬尘污染后,应立即停止扬尘源头的操作,并迅速洒水降尘。如扬尘升腾过高,应在扬尘源头洒水降尘,待扬尘得到根本控制,方可继续施工。
发生水污染后,应立即停止污水、废水的排放,检查沉淀池、隔油池是否正常使用,如沉淀池、隔油池无法满足现场污水、废水的排放要求,应立即增设沉淀池或隔油池,避免污水、废水随地排放或直接排入市政管线。
当施工噪声的分贝超过限制,应立即查找噪声来源,如属人为噪声,要做好施工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减小人为噪声的发生。如属机械噪声,尽量将各种机械的作业时间错开,避免强噪声机械同时工作,或为机械加装消声设备,设置封闭机械棚,减少噪声的扩散。
4)传染病及食物中毒应急措施
工地发生法定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时,要采取“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救治”的紧急措施,并及时向卫生防疫和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防止病情扩散。
高架桥下部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2、拟投入本合同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