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杭长高速某预应力变截面连续箱梁挂蓝施工组织设计2m直尺:检查竖直、水平两个方向,每侧面每10m梁长测1处
由于箱梁在悬臂浇筑施工时受砼自重、日照、温度变化、墩柱压缩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竖向挠度,砼自身还存在收缩、徐变等因素,也会使悬臂段发生变化,为使合拢后的桥梁线型及应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达到合拢高程误差控制在15mm以内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使实际的状态(应力与线型)与设计的相接近,必须对各悬臂施工的节段以挠度与应力为控制目的进行观测,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调整有关的标高参数,为下节的模板安装提供数据预报,确定下节段合适的模板标高。挠度控制采用以往同类桥梁施工所验证准确可靠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计算机软件进行。施工时建立施工控制网络,以自适应法及灰色预测辨别法等理论为模型进行施工控制,确保合拢精度。观测内容如下:
挂篮模板安装就位后的挠度观测;
对已完成各节段在荷载作用下及温度、徐变收缩引起的挠度进行观测、计算;
新广武至原平高速雁门关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合拢段合拢前的温度修正;
应力观测(通过在控制截面内预埋测试仪器搜集数据);
连续钢构悬臂梁施工时必须进行有效的施工控制以保证成桥后的梁体线型及受力状态与设计尽量吻合,施工控制的以主梁挠度与应力为控制对象,控制原则为:
施工过程中主梁截面应力在允许范围内;
悬臂合拢段相对高差在15mm内,轴线偏位误差在10mm内。
桥面线型调整引起的桥面铺装层厚度增减平均值符合设计要求;
桥梁预拱度满足二期恒载、1/2活载作用和设计混凝土徐变年限内的徐变变形要求,该值通过计算确定;
XX大桥主梁施工控制的具体方法是采取参数识别法与灰色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形成施工、测量、识别、修正、误差预测、调整、施工的循环过程。
选择施工的i段前端点作为相对坐标系的原点,此坐标是相对会移动的,此坐标系中的第i+1段坐标是固定不变的,可据此进行第i+1段立模或确定第i+1段节段标高。
在悬臂端第i段施工完成后,选择一天中的合适时间(一般在日出前)准确测量出第i段的标高控制点高程hi0,在进行第i+1段节段立模、确定i+1段标高或进行随机检测时,先测量出第i节段标高控制点标高hi1。
当第i段标高控制点标高hi0是在挂篮仍未推出时所测量,则第i+1段节段立模标高为hi+1 为:
Hsji+1——第i+1节段设计标高;
Δhgl i+1——在第i+1节段梁体等荷载作用下挂蓝弹性变形值;
Ygd i+1——第i+1节段的设计预拱度。
施工控制中进行各项试验检测,如混凝土容重、混凝土各龄期弹性模量、预应力管道摩阻损失、梁体控制截面的应力情况,进行立模、砼浇筑前、砼浇筑后、张拉前、张拉后阶段的挠度检测。根据设计参数及控制参数,建立结构分析模型进行超前分析,得到各阶段的内力、挠度及成桥状态的内力、挠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反算得到以成桥状态下的各阶段预抛高值。在施工中按照参数识别、灰色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施工控制网络。
施工控制测点布置:在梁段端部左右腹板中间、箱梁横向中部及翼缘板边缘位置分别埋设短钢筋(Φ16,顶部打磨光滑,标高比本梁段测点处的施工立模标高高出5mm~8mm)作为固定观测点。
观测时间:根据以前施工中积累的数据分析,温度影响主要是日照影响立模放样和日常测量,因此放样与日常测量宜安排在早晨7点以前,否则必须进行修正,并且每天将已浇完的梁段控制点进行复测后进行数据汇总,观察变化,分析原因,并及时调整立模标高。
为保证成桥后大桥的中线、标高准确无误,减小附加应力对连续钢构的不利影响,确保中跨顺利合拢,必须制定周到、合理的施工控制方案,以测量作为搜集数据的外业手段并严格执行控制方案。具体如下:
线形控制是悬臂浇筑过程中对各梁段线形的动态控制过程,准确地定位施工中梁体顶面、底面标高和纵横向位置,并将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找出偏差值后对偏差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找出修正值,指导下一梁段施工。从而使连续梁顶底面线形平顺,各部的高程误差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悬灌施工时梁体线形变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若测控不及时、数据丢失或失效,将无法通过二次施工或测量予以补救。因此,在施工前就要对测量的方法、时间、布点、位置、次数和精度等内容的实案进行认真研究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
第一种方法是将仪器置于梁上,以0号段上所设的水准点为准进行测制。从理论上讲,此法会受到两个墩身压缩下沉不等的影响,此下沉值一般较小,不会超过合拢允许值,并可在合龙前提前4个节段联测时进行调整消除。此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速度快、不受地形限制,在任何条件下都可采用。
第二种方法是:将水准点置于地面上,以地面上的水准点为准进行测量,此法可保证高程准确,但由于受到地形限制,距离一般较远,极可能超出规范规定的最大视线距离(150m),且前后视离无法保持基本相等,瞄准误差和测量误差都较大。另外,地面上的水准点高程不变,而墩柱高程是变化的(尽管很小),当仪器在梁上时,以不变的点为准来测量变化的建筑,是无法测得其相对变化值的。结合经验,我部拟选第一种方法用于梁体测量。
(1)对每套挂篮都要进行预加载来消除其非弹性变形,测出其弹性变形值,为确定立模高程提供基本依据。
(2)严格控制混凝土容重,尽量使梁段混凝土各龄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技术指标与计算采用值接近,减少实际值与计算采用值之间的误差。
(3)严格控制预应力筋张拉力的准确度和张拉时混凝土的龄期要求(龄期达到3天以上且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
(4)在每个承台和0号段上布设基础沉降观测点和墩身压缩观测点,定期测量基础沉降和墩身压缩变形情况,并将结果反应在合拢前4个梁段和边跨段的高程中。
(5)定期观测温度对T构悬臂端挠度的影响,通常在早晨进行初测,在下午5点后后进行复测,以消除温度影响。观测后将成果图表进行分析,从而为全桥的立模标高和线形调整提供依据。
(6)从合拢段前4个梁段起,对全桥各梁段的标高和线形进行联测,并在这4个梁段内逐步调整,以控制合拢精度。
(7)保证挂篮预留孔位置准确。防止因预留孔位置偏差较大,挂篮不好调甚至调整不到中线位置,要求预留孔PVC管用钢筋网固定于纵向主筋之上。
(8)一般情况下,施工时对挂篮本身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都能比较重视地考虑。但大都对挂篮与轨道之间、轨道道与钢枕之间、钢枕与梁顶混凝土之间的非弹性变形重视不够甚至忽视了。根据以往经验,这方原因造成的挂篮前端沉降高达5~8mm。所以,施工时必须对此予以重视并加强观测,准确控制,消除影响。
(9)在T构悬臂灌注施工期间,梁顶面所放材料、机具设备的数量和位置应符合线形控制软件计算模式的要求。在悬灌即将结束时,梁体悬臂最大,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荷载的对称,并对墩的变形加强观测。
(10)线形控制观测点要有明显标记,并在施工中妥善保护,避免碰撞后弯折变形。用Φ16直径的钢筋棒作观测点,钢筋露出混凝土面5mm左右为宜,并将钢筋顶磨圆。
为使本工程施工达到创“精品工程”的目标,项目部按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保证体系。实行全员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把质量作为我方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
项目经理部与各施工队共同制定全部工程创优规划,制定目标,提出要求,明确任务落到实处。各施工队制定分项工程创优措施和分期实施计划,落实任务,找准关键,选定课题,成立QC小组,积极开展活动,确保质量全优。各施工作业班组,要根据自己的创优任务拟订项目工程具体的实施计划,责任到人、严格要求、全员保证、精益求精。
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的总负责人,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工程质量负完全责任,对业主负责;及时贯彻设计和监理工程师制定的技术管理文件,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和有效运用;按质量保证体系规定的和业主作出的承诺去落实;加强内部的行动统一和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质量第一的方针;主持安全包保签状、质量奖罚工作。
主持技术、质检试验、测量的日常工作;主持图纸审核、方案编制、工艺制定、技术交底工作;对施工质量全面负责,接受质保部门监督与评定。
对质量保证计划的贯彻执行定期检查和监督;组织项目部进行创优规划、质保措施的制定;
审查指导各单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规范标准和技术说明书的要求;在现场执行质量一票否决权;
主持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主持和研究审定处理方案;收集文件,整理质量保证记录资科;
收集文件,整理质量动态分析;
内部质量评价,质量动态分析;
配合甲方和监理工程师进行质量管理,负责与监理工程师联系,组织隐蔽工程、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抽查验收;
对质检工程师提出质检结果报告进行复核、检查,对试验、测量及施工队伍的施工质量及原材料进行检查、鉴定和抽查。对监理工程师发出的指令,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具体落实拟定的质量保证措施、质量计划;负责施工队制定完善的保证计划,在监察工程师指导下开展质检工作,贯彻上级的质量指标和要求;
进行质量交底,主持内部质检工作,在达到规范要求后,呈报监理工程师,协同复检;对质量保证计划的贯彻执行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
审查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规范标准和技术细则的要求;
负责质量事故的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下发质量问题通知单,并对技术部门提出的处理方案进行审核;
收集文件,整理质量检查记录资料;制定质量保证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对有关部门及人员进行培训;
内部质量评价,质量动态分析;对不满足质量要求的工作采取行动,包括停工并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
负责与监理工程师联系,组织隐蔽工程、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检查和质量评定;对监理工程师发出的指令及时作出反应,并将处理意见报安质科;
负责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审查,现场进材料的测试工作;对班组提出的质检结果进行复检,对试验、测量及施工原材料进行复验、鉴定。
主要负责专业技术指导和保证施工质量,并监督检查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同时做好施工原始记录和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
主要负责对施工原材料的采购,严格把好质量关。
配合质量检查,提供可靠的各项数据。
组织学习项目部下发质量控制交底书及其它质量保证措施,负责施工队的质量教育培训上作;
对本队所负责的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检查;
发现施工不符合质量要求时有权停工并向班组长及项目部质量检查室汇报工作;
进行各项工序的自检工作,填报自检表并在合格后呈报监理工程师,上报项目部质量检查工程师,会同项目部质量检查工程师配合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
及时将项目部质检工程师及监理工程师质量意见反馈至施工现场并监督实施。
落实制定工序质量控制要点和内控标准,并督促正确执行;
发生无法执行或执行失误时向队质检员汇报工作并求得解决;
在工序操作完成时负责自检并在自检合格后通知队质检员。
3.1组织、制度保证措施
根据质量目标,提高质量意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从组织上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机构。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制度、管理程序。
建立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制度
建立“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者试验不合格者不使用;上道工序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工序实行严格的“三检”,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建立严格的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班、队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应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复检,检查结果填入验收表格,由双方签字。
建立测量计算资料换手复核制度
测量资料须经换手复核,最后交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现场测量基线、水准点及有关标志均须进行定期复测检验。
建立施工过程质量检测制度
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是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的具体实施,通过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达到质量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的目的,以便为验收时的质量检验打下良好基础。
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按三级进行,即“跟踪检测”、“复测”、“抽检”。
建立严格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现场验收制度
对采购进场的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要由质检工程师组织进行验收。参加验收的人员由质量、技术、物资部门及施工队的有关人员组成。
建立健全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管理制度
检查合格,同意进场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要分类、分批堆放,并设立标志和帐卡,坚持归口保管、发放,不得混杂。对易受潮的物品要做好防雨、防潮工作。
原材料采购须制定采购计划。采购由计划部门或技术部门提出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制定。
建立仪器设备的标定制度
测量仪器、试验设备、仪器仪表、计量器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标定。新购置的和正在使用的计量器具仪表均须进行标定,取得合格证书后方能使用。工地设专人负责计量工作,设立帐卡档案,监督和检查。
建立严格的施工资料管理制度
杜绝重大因工死亡事故,年因工死亡率控制在0.12%0以下,重伤率和负伤率分别控制在0.4%0和12%0以下.
安全教育要经常化、制度化
开工前进行系统安全教育,开工后抓好“三工”教育和定期培训。通过安全竞赛、现场安全标语、图片等宣传形式,增强全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时时处处注意安全,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严格安全监督,完善安全检查制度
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和工艺流程科学组织施工严格工序衔接、操作规程,严禁各种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的发生。
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持证上岗制度,所有施工设备和机具在使用前均必须由专职人员负责进行检查、维修、保养,确保状况良好。架子工、起重工、电工、电焊工、驾驶员等主要工种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取得合格证,方可持证上岗操作,杜绝违章作业。
夜间施工要有良好的照明设备,危险地段设危险标识。
3.2.1挂蓝悬臂施工
悬臂施工的挂篮必须由专业的有资质的单位设计,挂篮加工件须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制作,挂篮在现场拼装好后必须按1.2倍设计荷载进行静载试验,以策安全。
挂篮下降、提升、走行时必须按照相应操作规程进行,且须保证每个动作到位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动作,切忌盲目求快。
挂篮下方两个节段范围内挂设密目式安全网,操作人员在进行钢筋、模板砼等工序的操作时须拴好安全带。
挂篮双伸悬臂施工到一定阶段时,在临界风速以上会发生危险抖振,故必须根据天气预报,在规定大风来临前将抗抖振设施安装完毕。
主梁施工时材料、机具的吊装按照吊装机具的操作规程进行。
跨越XX的主梁悬臂施工时,要和航运部门取得联系,做好防护,当有船只通过时,暂停施工。
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凡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和其他不适应高处作业的人不得从事架子工工作;
高处作业必须拴安全带,行走时安全带要绑在身上,严禁拖着行走。跳板必须绑扎牢固,严禁搭探头跳;
高处作业时将袖口和裤脚口扎好,穿软底防滑鞋,六级以上大风、暴雨、雷电天气停止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时使用的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防止掉落;
开工前要认真检查脚手架、机械和电器设备,特别是起重和防护设备要认真检查,要确认符合安全要求;
所有零星构件,采用袋装或桶装,尤其是螺栓、卡子等钢构件;
当暂时性不可避免坠落的项目进行时,派专人看守,限时段通行,防止行人进入作业区域。
3.2.4现浇支架安装与拆除
各类脚手架料具使用前应进行检查选料,不合要求的料具,不得使用。
脚手板铺设宽度不小于1.2m,并必须铺满,铺设不允许有空隙,脚手板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不短于20cm;对接时需用木块钉牢。
搭设支架时,边缘立柱应用钢管连接两角,防止失稳。
支架四周应形成八字形支撑,防止倾覆。
支架上的操作平台需铺设木板,并设置安全网进行防护。
搭设支架完毕后,必须挂安全网,防止人、物坠落。
在拆除脚手架之前,要在周围一定距离有范围内设置警戒标志,并设专人警戒,任何人不允许进入警戒区。
拆除时GBT50658-2011标准下载,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做到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拆除脚手架联系杆、剪力撑时,先拆中间扣,再拆两头扣,
由中间操作人员往下拆杆子。
拆除下来的脚手杆、脚手板、钢管、扣件等材料,向下传递或用绳吊下,不允许往下投扔,并及时清理,运送到指定地点存放,带钉子的木料要先拔除或打平,防止钉子扎脚事故。
荷载试验严格按理论重量计算施加临时荷载的数量。
荷载试验前在各受力杆件部位设置沉降观测点,严密监控其变形。
荷载试验必须按严格程序化执行,每级荷载加上后需要静置一段时间,观测变形。
荷载试验过程中,支架下面尽量减少人员行走元墩遂道施工组织设计,吊装加载人员需挂设安全绳。
拆除荷载也需要小分量吊装,逐渐拆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