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省电视塔照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1.3配电箱盘上配线整齐,并绑扎成束,在活动部位应用长钉固定。盘面引出及引进的导线应留有适当余度,以便于检修。
1.2.1.4导线剥削处不应损伤线芯或线芯过长,导线接头应牢固可靠,多股导线不应盘圈压接,应加装压接端子(端子为内六角)。
1.2.1.5配电箱盘的盘面上安装的各种闸及自动开关山区征收项目围墙施工组织设计.docx,当处于断路状态时,刀片可动部分不应带电。
1.2.1.36垂直装设的闸及熔断器等电器上端接电源,下端接负荷。横装者左侧接电源,右侧接负荷。
1.2.1.7配电箱盘上的母线应涂有黄、绿、红、淡蓝等颜色,黄绿双色线保护地线。
1.3.1.10配电箱盘上电器仪表应牢固、平正、整洁间距均匀、铜端子无松动,启闭灵活,零部件齐全。其排列间距符合要求。
1.2.1.8配电箱面板较大时应加有衬铁,当宽度超过500mm时,箱门应做双开门。
1.2.1.9弹线定位:根据设计要求找出配电箱盘位置,并按箱盘的外形尺寸进行弹线定位,弹线的目的是对有预埋铁件的可以更准确的找出预埋件。
1.2.2配电箱盘的固定:在墙上固定配电箱时,根据预留孔洞尺寸将箱体找好标高及水平尺寸,并将箱体固定好,然后用水泥砂浆填实周边并抹平,待水泥砂浆凝固后再安装盘面和贴脸。箱底与墙体平齐,在墙体固定金属网后再做墙面抹灰。不得在底板上抹灰。安装盘面要求平整,周边间隙均匀对称,贴脸平正,不歪斜,螺丝垂直受力均匀。
1.2.3绝缘摇测:配电箱(盘)全部电器安装完毕后,用500V兆欧表对线路进行绝缘摇测,摇测项目包括相线与相线之间,相线与零线之间,相线与地线之间,零线与地线之间。两人进行摇测,同时做好记录,做技术资料存档。
1.2.4质量标准
1.2.4.1主控项目:器具的接地(接零)保护措施和其他安全要求必须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范规定。
1.2.4.2一般项目:配电箱安装位置应正确,部件齐全,箱体开孔合适,切口整齐,暗装配电箱箱盖紧贴墙面,零线经汇流排连接,无绞接现象;油漆完整,盘内外清洁,箱盖、开关灵活,回路编号齐全,PE线安装明显牢固。
1.2.4.3导线与器具连接牢固紧密,不伤线芯,压板连接时压紧无松动,螺栓连接时,在同一端子上导线不超过两根,防松垫圈等配件齐全。电气设备、器具和非带电金属部件的接地,支线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连接紧密,牢固,接地接零线选用正确,需防腐的部分涂漆均匀无遗漏。线路走向合理,色标准确,涂刷后不污染设备和建筑物。
1.2.4.4允许偏差项目上:配电箱体高50cm以下,允许1.5mm;配电箱体高50cm以上,允许3mm。
1.2.5成品保护
1.2.5.1配电箱安装后,采取保护措施,避免碰坏、弄脏电气仪表。
2.1二次回路结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2.1.1按图施工,接线正确。
2.1.2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跟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
2.1.3二次回路接地应设专用螺栓。
2.2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及其芯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2.2.1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
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
2.2.2铠装电缆在进入盘、柜后,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并应将钢带接地。
2.2.3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管,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
3.1低压电器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3.2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设备应有铭牌。
3.3低压电器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3.3.1当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时,应按产品技术要求选择螺栓规格;其钻孔直径和埋设深度应与螺栓规格相符。
3.3.2紧固件应采用镀锌制品,螺栓规格应选配适当,电器的固定应牢固、平稳。
3.3.3固定低压电器时,不得使电器内部受额外应力。
3.4电器的外部接线,应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3.5电器的金属外壳、框架的接零或接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3.6低压电器的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的有关规定。
3.7通电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3.7.1操作时动作应灵活、可靠。
3.7.2电磁器件应无异常响声。
4.1材料要求:钢管材质需表面光亮,壁厚均匀,无裂痕、无砂眼、无棱刺及凹扁现象,管材进场必须有厂家检测报告和合格许可证件,管材进场要请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负责人共同核验,填写进场物资报验单及材料检验记录,各方负责人签定认可后方可使用。
钢管敷设 预制加工(冷煨管、切管、套丝) 测定盒、箱位置
稳固盒箱 管路连接(焊接、紧正扣、套接扣压式)
管连接 明管敷设方式(随电视塔的钢架采用抱箍及绑扎方式)
4.2.2明管敷设基本要求:
4.2.2.1根据设计图加工支架、吊架、抱箍等铁件以及各种盒、箱、弯管。明管敷设工艺与暗管敷设工艺相同处请见相关部分。在多粉尘,易爆等场所敷管,应按设计和有关防爆规程施工。
4.2.2.2管弯、支架、吊架预制加工:明配管弯曲半径一般不小于管外径6倍。如有一个弯时,可不小于管外径的4倍。加工方法可采用冷煨法和热煨法,支架、吊架应按设计图要求进行加工。支架、吊架的规格设计无规定时,应不小于以下规定:扁铁支架30mm×3mm;角钢支架25mm×25mm×3mm;埋注支架应有燕尾,埋注深度应不小于120mm。
4.2.2.3 测定盒、箱及固定点位置
4.2.2.4根据设计首先测出盒、箱与出线口等的准确位置。测量时最好使用自制尺杆。
4.2.2.5 根据测定的盒、箱位置,把管路的垂直、水平走向弹出线来,按照安装标准规定的固定点间距的尺寸要求,计算确定支架、吊架的具体位置。
4.2.2.7 固定方法:有胀管造,木砖法、预埋铁件焊接法,稳注法、剔注法、抱箍法。
4.2.2.8盒、箱固定:
由地面引出管路至自制明盘、箱时,可直接焊在角钢支架上,采用定型盘、箱,需在盘、箱下侧100~150mm处加稳固支架,将管固定在支架上。盒、箱安装应牢固平整,开孔整齐并与管径相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盒、箱严禁用电气焊开孔。
4.3管路敷设与连接:
4.3.1管路敷设:
水平或垂直敷设明配管允许偏差值,管路在2m以内时,偏差为3mm,全长不应超过管子内径的1/2。
a 检查管路是否畅通,内侧有无毛刺,镀锌层或防锈漆是否完整无损,管子不顺直者应调直。
b 敷管时,先将管卡一端的螺丝拧进一半,然后将管敷设在管卡内,逐个拧牢。使用铁支架时,可将钢管固定在支架上,不许将钢管焊接在其它管道上。
4.3.2管路连接:管路连接应采用丝扣连接,或采用扣压式管连接。
4.4钢管与设备连接:
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内,如不能直接进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4.4.1.在干燥房屋内,可在钢管出口处加保护软管引入设备,管口应包扎严密。
4.4.2在室外或潮湿房间内,可在管口处装设防水弯头,由防水弯头引出的导线应套绝缘保护软管,经弯成防水弧度后再引入设备。
4.4.3管口距地面高度一般不宜低于200mm。
4.4.4埋入土层内的钢管,应刷沥青包缠玻璃丝布后,再刷沥青油。或应采用水泥砂浆全面保护。
4.4.5金属软管引入设备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4.4.6金属软管与钢管或设备连接时,应采用金属软管接头连接,长度不宜超过1m。
4.4.7金属软管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间距不应大于1m。
4.4.8不得利用金属软管作为接地导体。
5.1.1绝缘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5.1.2镀锌铁丝或钢丝顺直无背扣、纽接现象,并具有相应的机械拉力。
5.1.3根据管径的大小选择相应规格的护口。
5.1.4根据导线的根数和总截面选择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和接线帽。
5.1.5焊锡为185―260度低熔点合金,成条状。
5.1.6其他材料有橡胶绝缘带、黑胶布等。
5.2.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相应绝缘导线。
5.2.2相线、零线及保护地线的颜色加以区分,用黄绿双色导线做保护地线,
5.2.3穿带线:带线采用1.2mm的铁丝,先将铁丝的一端弯成不封口的圆圈,再利用穿线器将带线穿入管路内,在管路的两端均应留有10—15cm的余量。在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在管路敷设的同时将带线一并穿好。穿线受阻时用两根铁丝同时搅动,使两根铁丝的端头互相钩绞在一起,然后将带线拉出。
5.2.4将布条两端牢固地绑扎在带线上,来回拉动带线清除管路中的灰尘、泥水等杂物。
5.2.5放线及断线
5.2.5.1放线前根据施工图对导线的规格、型号进行核对。
5.2.5.2导线置于放线车上。
5.2.5.3断线
5.2.5.3.1接线盒、开关盒、插销盒及灯头盒内导线预留长度为15cm。
5.2.5.3.2配电箱内导线的预留长度为配电箱体周长的1/2。
5.2.5.3.3共用导线在分支处,可不剪断直接通过。
5.2.6管内穿线
5.2.6.1穿线前先检查钢管各个管口护口是否齐整,如有遗漏或破损均应补齐和更换。
5.2.6.2当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在穿线时往管内吹入适量化石粉。两人穿线配合协调,一拉一送。
5.2.3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必须穿于同一管内。
5.2.6.4导线在变形缝处,补偿装置活动自如,导线留有一定的余量。
5.2.6.5敷设于垂直管路中的导线,当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在管口处的接线盒中加以固定。
5.2.6.5.1截面积为50mm^2及以下的导线为30m。
5.2.6.5.2截面为70—90mm2的导线20m。
5.2.6.5.3截面在180—245mm之间的导线为18m。
5.2.6.5.4穿入管内的导线,不准接头和局部绝缘破损及死弯。导线外径总截面不应超过管内面积的40%。
5.2.7导线连接
5.2.7.1导线接头不能增加电阻值;受力导线不能降低原机械强度。
5.2.7.2剥削导线4mm^2以下的使用剥削钳,使用刀时不允许采用刀在导线周围转圈剥削绝缘层的方法。
5.2.7.3导线接头,导线并齐合拢,在距绝缘层约12mm(15mm)处用其中一根线芯在其连接端缠绕5―7圈后剪断,把中心线芯并齐折回压在缠绕线上进行涮锡处理。
5.2.7.4套管压接,先把绝缘层剥掉,清除导线氧化膜并涂以电力复合脂。采用圆形套管,要将连接线分别在套管的两端插入,各插到套管的一半处,然后用压接钳和压模压接,压接模数和深度与套管尺寸相对应。
5.2.7.5接线端子压接削去导线绝缘层,不要碰伤线芯,将线芯紧紧地绞在一起,清除套管、接线端子孔内的氧化膜,将线芯插入,用压线钳压紧。导线外露部分应小于1―2mm。
5.2.8铜导线焊接:采用喷灯加热法,将焊锡放在锡勺内,用喷灯加热,焊锡化即可进行焊接。加热时要掌握好温度。焊接完后用布将焊接处的焊剂及其他污物擦干净。
5.2.9导线包扎:首先用橡胶绝缘带从导线接头处始端的完好绝缘层开始,缠绕1―2个绝缘带幅宽度,再以半幅度重叠进行缠绕。在绑扎过程中收紧绝缘带。最后在绝缘层上缠绕1―2圈后,再进行回缠。然后再用黑胶布包扎,导线接头处两端用黑胶布封严密。
5.2.10线路检查及绝缘摇测:接、焊、包全部完后进行自检和互检,检查无误后进行绝缘摇测。绝缘摇测选用500V、量程为0―500MΩ的兆欧表,摇速在120r/min左右,读数采用1min后的读数。
5.2.11质量标准
5.2.11.1导线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规定。
5.2.11.2照明线路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0.5MΩ,动力线路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1MΩ。
5.2.11.3导线截面选用正确、连接牢固。
5.2.11.4盒箱内清洁无杂物,护口、护线套管齐全无脱落,导线排列整齐,并留有适当的余量。导线在管子内无接头,不进入盒、箱的垂直管子上口穿线后密封处理良好,导线连接牢固,包扎严密,绝缘良好,不伤线芯。
5.2.11.5接地(接零)线截面选用正确、连接牢固紧密。
5.2.11.6尺量检查导线截面,导线截面要符合设计要求。
5.2.12做好成品保护、不得污染、损坏其他设施。
6.1施工技术要点:电缆盘搬运、滚动的方向应该与电缆盘标记的方向一致。敷设电缆时应将电缆盘架在专用的电缆盘架上,敷设电缆时牵引的方向应与电缆盘标记的方向相反。电缆在槽架内敷设时,应严格按图纸规定将高低压动力电缆、控制电缆、信号电缆分别敷设在各自的槽架内。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敷设后及时整理,并在适当位置绑扎固定。电缆的末端处理要符合规范。配线前电缆两端必须标明电缆编号。线芯则用线号管标出线号。压接式端子与线芯的连接采用专用的压接钳按规范压接。
6.2、电缆线路施工工艺
6.2.1电缆线路的安装应按经有关单位批准的深化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6.2.2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
6.2.2.1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
6.2.2.2电缆管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A管口应无毛刺和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B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6.2.2.3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应超过2个。
6.2.3电缆支架的安装
6.2.3.1电缆支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托吊支架的固定方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6.2.3.2电缆支架均应有良好的接地。
6.2.4电缆的敷设
6.2.4.1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6.2.4.2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6.2.4.3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
6.2.4.4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入管子时,
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
6.2.4.5直埋电缆埋置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要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6.2.4.6直埋电缆回填土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
6.2.5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
6.2.5.1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制作,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6.2.5.2电缆终端与电气装置的连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6.2.5.3塑料绝缘电缆在制作终端头和接头时,应彻底清除半导电屏蔽层。
7.1.1各种灯具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灯内配线严禁外露,灯具配件齐全,无机械损伤、油漆剥落、灯罩破裂现象。
7.1.2灯具导线:照明灯具使用的导线,其电压等级不低于500V,其最小线芯截面不小于0.5mm^2。
7.1.3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7.1.4塑料台应有足够的强度受力后无弯翘变形现象。
7.1.5支架根据灯的重量选用相应规格的镀锌材料做成。
7.1.6灯卡具不得有裂纹和缺损现象。
7.1.7其他材料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7.2.1工艺流程
检查灯 组装灯具 安装灯具 通电试运行
7.2.2灯具检查:根据灯具安装的场所检查灯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7.2.3灯内配线检查
7.2.3.1灯内配线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
7.2.4灯具安装:根据设计图确定出灯的位置,先用不锈刚支架和抱箍,紧扣住塔架,用螺栓组固定牢固,与塔架接触处挦1t厚胶垫。把灯具固定在不锈钢支架上,在进线孔处套上塑料管以保护导线,灯具导线和灯头盒中甩出的电线于电源连接,并用塑料胶带和黑胶布分层包扎紧密。
7.4.5通电试运行:灯具、配电箱(盘)安装完毕,且各条支路的绝缘电阻摇测合格后,方允许通电试运行。通电后仔细检查和巡视,检查灯具的控制是否灵活、准确;与灯具控制顺序相对应,如发现问题必须先断电,然后查找原因进行修复。
7.3.1灯具的规格、型号及使用场所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
7.3.2灯具、安装牢固端正,位置正确,灯具安装在塑料台中心,器具清洁干净,吊杆垂直。
7.3.3导线进入灯具处的绝缘保护良好,留有适当余量,连接紧密不伤线芯。压板连接时压紧无松动,螺栓连接时,在同一端子上导线不超过两根。
7.4.1灯具进入现场后码放整齐、稳固,并注意防潮,搬运时轻拿轻放,以免碰坏表面的镀锌层、油漆及玻璃罩。
8.1接地装置的安装应按以批准的深化设计进行施工。
8.2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8.3接地装置的敷设
8.3.1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
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作防腐处理。
8.3.2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有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8.3.3明敷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便于检查。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
B支持件间的距离,再水平直线部分宜为0.5~1.5m;垂直部分宜为1.5~3m;转弯部分宜为0.3~0.5m。
C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距离宜为250~300mm;接地线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为10~15mm。
8.4接地体的连接
8.4.1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采用镀锌螺栓连接;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可采用螺栓连接。
8.4.2接地体(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A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B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
C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九、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管理措施
本项目在质量管理方面实行“项目质量管理和公司专检”相结合的模式。按照公司实行的“谁主管、谁负责”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的质量责任原则,项目
2.1.1机构准备
项目经理、项目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工程师)由公司经理任命。项目经理负责组建总承包部,任命计划、调度、技术、质量、物资、经营、安全、设备等专业负责人。
项目经理、负责施工任务的分配。施工工长负责组织分项工程的施工。
2.1.2技术准备
技术总负责人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配备施工标准、规范、图样和有关技术文件、资料;根据项目要求,任命技术组长。
项目技术总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业主组织的综合性设计交底,技术组长负责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专业设计交底。
技术组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图纸汇审,并填写图纸汇审记录;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在查阅合同文件或在合同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现有关工程设计、技术规范、图纸或其他资料中的任何差错、遗漏或缺陷后,及时书面通知监理工程师。
对现场施工人员加强质量教育,强化质量意识,开工的技术交底,进行应知应会教育,严格执行规范,严格操作规程,由专业技术人员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方案的交底,并填写技术交底记录。
项目技术总负责人确定工程攻关项目,并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确立攻关方案。
2.1.3检验准备
项目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工)组织编制质量检验规划,根据项目要求,任命质量控制工程师。
项目部质量控制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质量检验方案,并向质检人员交底。
2.1.4材料准备及控制
物资装备处按《物资采购护制程序》、《顾客提供产品控制程序》做好物资供血准备。
材料员按《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组织对物资进行检验和试验。
检验和试验的方法及内容依据: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和技术义件;设计图
样;采购计划及合同。
到货后,由现场材料责任工程师组织现场临时仓库质量检查员、保管员、基层施工单位材料员验收,如需委托试验,亦由材料工程师负责检验委托单。验收完成后,由保管员填写进货验收记录,并入临时库保管。
保管员对入库材料根据其检验试验状态分开保管,并做好标识。
在检验过程中发现有问题的材料,由材料工程师负责《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整个过程中,业主如要求参加,也由材料工程师负责联络。
急需、来不及检验或试验就投入使用的材料,由基层施工单位材料员填写紧急放行审批单,经项目经理部专业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方能放行。基层施工单位材料员对放行材料作出明确标识和详细记录,以便一旦发现不符合要求时,能立即追回或更换,对不能追回或更换的材料,一律不准启用紧急放行程序。
2.1.5其他准备
计划员根据合同、图样和设计文件要求,划分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编制施工生产计划。
预算员负责编制工程预算。
项目施工管理部负责现场规划,组织开工准备工作。
分公司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生产,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作业计划,做好劳动力、机具设备的配备,根据需要组建施工队,并提出工程用料计划。
明确各级工程质量保证人员岗位职责和奖罚规定,做到责、权、利明确,充分调动广大施工人员的积极性,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保证施工质量。
分项施工的现场应实行标示牌管理,写明作业内容和质量要求,要认真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验制度,要根据合同的规定切实作好隐蔽了程的检查工作。
2.2.1技术质量控制
专业技术人员按施工技术方案指导作业人员施工,并符合《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专业技术人员做好工程技术服务,及时解决现场突发性技术问题,重大技术问题及时向项目征术总负责人汇报。
施工技术文件未经批准,不得用于施上。施工过程中,经批限的技术文件不得擅自修改,需要修改时,按原审批程序进行审批。图样修改以设计变更单和施工联系单为依据,图纸持有人在图纸上作出更改标记(包括设计变变单或施工联系单号、更改日期、更改人签字)。分项工程开工前必须按执行先试验再铺开的程序,开工前必须按技术规范规定向监理工程师报送试验报告(包括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准备、质保安全措施等)经监理工程师审该批准后方能铺开施工。
质检员负责组织工序中间交接和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实施工序交接制度,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填写《质量问题通知单》,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材料员负责组织设备开箱检验,并做好开箱检验记录。要加强质量监控,确保
规范规定的检验、抽检频率,现场质检的原始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可靠,不得追记,接受质量检查时必须出示原始资料。
2.2.2检验质量控制
质检员按施工技术方案、设计图样及施工标准、规范对检、试验报告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并填写质量检合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检验班组和施工班组进行处理,并跟踪验证。做好工程质量的预前控制和施工过程质量检查及验收,执行《工程施工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2.2.3施工质量控制
作业人员应严格按设计图样、施工技术方案及标准、规范施工。
作业人员应对施工的每道上序进行自检,并做好自检记录,交质检人员确认。
在施工全过程中,执行质量否决权,对不合格的工序,必须返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施工员和质检员在施工班组自检的基础上,必须对工序质量进行检查确认,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执行《设备管理控制程序》,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
确保施工现场所用机具、设备能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址,由质检人员监督检查。
2.2.4其他质量控制
计划员于每月底编制下月项目生产计划,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发至有关部门和施工队,并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统计和消项,对变更项目进行计划安排,执行《施工生产计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为确保工程在预定工期内竣工,在每一个月对工程进度计划进行一次修订,并于当月的25日前提交监理工程帅。修改后的工程进度计划,仍应保证本合同工程在合向规定的工期内完成。
项目施工管理部负责组织施工单位完成生产任务,调配机具设备和劳动力。每周主持召开生产调度会,协调、解决施工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调度会纪要”的内容进行落实,执行《生产凋度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项目安全员负责安全教育与安全检查,监督作业人员严格遵守每个操作规程;执行《安十生产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并填写安全检查记录。
项目部预算员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核算成本,执行《预算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项目部设备员组织对施工现场机具、设备的使用与运转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所用设备完好广东省通用安装工程综合定额(2018) 第七册 通风空调工程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项目部供应组织负责工程用料计划管理,及时了解缺料情况,做好物资平衡。
建立质量奖罚制度,对质量事故要严肃处理,坚持三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明不放过,不分清责任不放过,没有改进措施不放过。
2.3工程中间交接
2.3.1工程中间交接执行《工程中间交接控制程序》。
2.3.2工程中交后,按合同和有关规定要求,项目技术总负责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按标准、规范以及业主或监理的要求整理交工技术文件,移交建设单位。
2.3.3施工主要质量控制点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内容及特点,确定工程施工的质量主要控制点。根据各控制点的重要程度LY/T 2983-2018标准下载,将质量控制点主要分为停止点、见证点、审查点、内部控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