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大体积砼及主体结构期间混凝土施工方案

基础大体积砼及主体结构期间混凝土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70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基础大体积砼及主体结构期间混凝土施工方案

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应及时养护,保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冬季施工时采用综合蓄热法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混凝土养护采用挂牌制桥梁基础施工方案1,挂牌上标明养护负责人及养护时间。养护人员佩戴明显的养护袖标,专职负责养护。

本工程基础底板为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避免出现有害裂缝: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升温值不宜大于50℃;里表温度不宜大于25℃;总降温差应低于30℃,降温差梯度应大于1.5℃;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差不宜大于20℃。对冬施期间的混凝土温控:控制入模温度及养护期间的温度。

具体详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冬期施工方案》。

每次浇筑混凝土前,将混凝土联系单发给搅拌站后及时交给试验员,根据联系单上的混凝土部位、强度等级、浇筑时间、坍落度要求、方量等开展检验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混凝土坍落度和混凝土外观测试、检查、记录。

按照浇筑部位、时间派专人负责混凝土坍落度的测试工作,每车均需检测。记录每车混凝土的出厂时间、到场时间、开始浇灌时间、浇筑完毕时间和坍落度,认真、准确的填写在混凝土运输单上;对不合格的混凝土立即向总工报告,将混凝土退回进行更换。

混凝土试件的取样及留置

本工程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混凝土施工试验项目包括:抗压强度试验和抗渗等级试验。

混凝土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每组试件所用的拌合物应从同一车混凝土中取出,并在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取样。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的留置

每浇筑100m³的同配比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每一流水段、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并根据工程需要留置确定拆模强度、结构实体检验、判定冬施混凝土临界强度、冬施同条件28天转标养28天等同条件养护试件,试件组数根据工程部位及施工季节留置2~4组不等。

用于结构实体检验的混凝土同条件试件,应选择涉及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留置,具体部位由监理(建设)、施工单位等各方共同选定。

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试验试件,按同一单位工程、同一强度等级、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且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应留置一组,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

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及养护

本工程混凝土试件的成型采用100*100*100试模,在试件成型前先将试模内表面涂上一层脱模用机油。

取样前应先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坍落度符合设计及使用要求时方可进行取样。混凝土装入试模后应放置在混凝土振动台上振捣密实,试件表面用铁抹子抹压平整。

标准养护试件成型后应将试件表面加以覆盖,以防止水分蒸发,并在20±5℃环境下静置一昼夜,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试件应立即放进温度为20±2℃和湿度在95%以上的标养室中进行养护,标养试件间间距应不小于10mm~20mm。

同条件养护试件与其代表的混凝土结构养护条件相同,同条件试件成型拆模后,放入用钢筋焊好的试块专用笼里,放置在其代表的结构构件旁,与结构进行同条件养护。用于结构实体检验的同条件养护试件以常温情况下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600℃天时的龄期为等效养护效龄期,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一般不小于14d,不大于60d。冬施情况下的龄期由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协商而定。

单位工程中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合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一个验收批,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统计、评定。

具体详见《试验施工方案》。

冬季施工混凝土中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综合蓄热法施工。通过热工计算确定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保温材料及其厚度,在混凝土中掺加高效防冻剂,避免混凝土出现早期受冻。

优化运输路线,缩短运输距离;混凝土罐车用保温海绵包裹,外罩胶皮加以固定,尽量减少混凝土运输热量损失。

在运输、浇筑过程中的温度,设专人实地测量,应与热工计算的要求相符。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裸露的混凝土表面及时铺塑料布及保温材料,模板背面挂保温材料,特别柱头、墙顶、梁板端头等伸出钢筋接槎处,不能遗漏。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可使侧模轻轻脱离混凝土后再合上(以免粘模),再继续养护至达到4MPa才能拆除。承重结构、悬臂板、预应力梁拆底模期限按规定须达到设计强度等级100%。

混凝土保温养护需达到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且混凝土冷却到5℃,内外温差小于20℃(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度小于15℃)时才能解除。否则,拆模后仍需采取临时覆盖措施。

具体详见《冬期施工方案》。

现场排水设暗沟集水井,沟坡度不小于1%,现场的排水设施(如潜水泵)提前准备充足,保证正常运转,确保雨后现场内无积水现象。

顶板混凝土浇筑遇小雨时可不间断,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前且表面抹压结束后,应用塑料膜及时覆盖混凝土,并随时清扫塑料膜表面上积水;顶板混凝土浇筑遇大雨时,应即时做好接茬处理,并停止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接茬处按施工缝处理。

机电设备应作好遮盖防雨并接好零线和漏电、断电设备。

准备足够防洪器材,设专人负责值班,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及早采取措施。

具体详见《雨期施工方案》。

10、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浇灌部位、强度等级的控制

每车必须挂标识牌,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浇筑部位。

每车必须有小票,注明工程名称、浇筑部位、混凝土强度、配合比、外加剂、坍落度、出机时间温度、运输车号等。现场必须有专人签记小票主要内容,并填写浇筑记录表的各项内容,浇筑记录应随小票一同交工程部门保存备查。

混凝土到场后每车都必须做坍落度检测。等待时间长的应增加复试一次(禁止往混凝土中加水)。

对不合格的车次(如小票标注不清、自行涂改、与本车次对不上的),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要记录车号、退场时间,并存档。

车辆进场后由工程部门派专人(配带标记)指挥调度,并在小票上加盖名章,记录时间,收集小票存档。

为了加强混凝土的密实度,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抗渗、抗裂能力,施工中采用二次振捣,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前结合良好。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初凝前应采用3m长刮杆抹压找平,初凝后、终凝前应再抹压一遍,以防止表面收缩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等过程中任何人不得擅自加水。坍落度损失过大时,可经搅拌站总工授权添加减水剂,添加量应控制在施工配合比总量误差允许值内。

加强混凝土养护和保温,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允许(25℃)范围以内。冬期养护适当延长保温和脱模时间,使混凝土缓慢降温,以防温度骤变,温差过大引起裂缝。

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烂根:浇筑混凝土前,将模板下口找平并对缝隙进行封堵,做到不漏浆。在墙柱底部均匀浇筑约50mm厚与墙柱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同配比减石子混凝土。并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

蜂窝、麻面、孔洞:使用插入式振捣棒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不大于500mm),每振一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准,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分层厚度用标尺杆控制400mm)。柱子振捣时,要采用垂直振捣方法,每一插点振动时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对钢筋密集处混凝土要加强振捣,可采用小直径的振捣棒。既不能过振,也不能漏振,并按规定拆模。混凝土自料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超过2m时必须采用增设串筒的方法。

气泡:使用插入式振捣棒应快插慢拔,把气泡从混凝土中带出。浇筑时严格按400mm一层分层浇注。每层振捣完毕后,用橡皮锤轻轻敲动混凝土浇筑到该层的模板,把气泡从模板内赶出。

漏筋: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保护层垫块不能位移、垫块不能太少更不能漏放。振捣时不能直接冲击钢筋,并设专人调整钢筋位置。振捣时不能漏振。

分层离析、过振:严格按400mm一层浇注,用标尺杆(400mm一步,红白相间)控制。每一插点振捣时间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每浇筑一层后,需间隔30分钟左右,再进行浇筑上层混凝土。混凝土自料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超过2m时必须采用增设串筒的方法。

缝隙、夹层:施工缝或变形缝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浮浆和松动石子,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清除干净。混凝土浇灌高度不能过大。

冷缝:设专人负责控制混凝土接茬处的浇注时间,保证混凝土连续浇注,分层振捣密实,在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

洞口模板位移:模板穿墙螺栓要紧固可靠;浇筑时防止混凝土冲击洞口模板,坚持洞口两侧混凝土对称、均匀下料,均匀浇筑、振捣;洞口模板的内部支撑必须牢固,支撑点设置合理。

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外加剂、掺合料、配合比、坍落度及初凝时间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试配单开盘鉴定和外加剂效果并对搅拌站及料场、料库进行核对。

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混凝土抗压抗渗试验报告。

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需符合规范和设计特点要求,严禁渗漏。

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埋件位置应正确。

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混凝土所用水泥、水、骨料、外加剂、掺合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混凝土强度试块的取样、制作、必须在浇筑地点进行,同条件养护试块必须同条件放置,标养试块必须在标养室养护,试验要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

设计不允许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混凝土使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掺合料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使用前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换算的开盘鉴定、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混凝土试块必须按规定在混凝土入模前取样、制作、同条件养护试块必须同条件放置,标养试块必须在标养室养护和试验。

混凝土振捣密实,墙面及接槎处应平整。不得有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后浇带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混凝土结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

表10.1混凝土结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H/1000、且≤30

浇筑墙体混凝土时,不慎撒落在板面的混凝土必须及时清理。

已浇筑的楼板上表面混凝土应加以保护,堆放物料、设备应符合该层面结构受荷规定。

混凝土浇筑后严格按规范要求拆模,实行拆模申请审批制,严禁过早拆除模板。

墙体接茬处清除浮浆工作在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不得敲打、踩踏钢筋,以免挠动凝固状态中的混凝土。

混凝土浇注后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养护和保温。

浇筑混凝土时,布料机支腿不能支撑在绑扎好的顶板钢筋上,应用单腿马凳支起。泵管架设在钢管架上,不能直接铺于钢筋上,以防压弯和移动钢筋。

混凝土浇筑、振捣至最后完工时,要保持甩出钢筋的位置正确,最后一道搓抹时,应由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进行,同时派人进行钢筋调整。预留洞口、预埋件及水电预埋管、盒等均应保护好。

为避免上层结构混凝土施工时污染下层结构,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人对下层墙柱各部位进行检查。发现漏浆及时封堵,并清理干净,落地灰及时回收利用。

施工中不能用重物冲击模板,不能蹬踩梁或踏步模板吊梆,应搭设跳板,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拆除墙体模板时,注意模板不能碰撞墙体,防止模板损坏。防止破坏棱角,影响外观质量。

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墙体、柱的阳角,门、窗洞口两侧,均应进行防护。用15厚竹胶板包裹阳角,高度为1.2米,包裹宽度不得少于150mm,用14#铁丝,通过穿墙螺栓孔将竹胶板捆牢,连成整体。(窗台为通长防护)如下图所示。

顶板拆模均以同条件试块为依据,避免早拆粘模或影响结构质量。

混凝土浇筑完好,混凝土表面待结硬后方可上人放线施工,对于刚浇筑完的部位应作标识和围挡,不得在其上堆放重物和走人。已浇混凝土必须待其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可在上面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用的支架和模板。

在楼板上堆放材料料时应垫设方木,分散堆放。

待顶板可以上人作业时,应将后浇带外露钢筋表面的浮浆清理干净,盖上竹胶板,竹胶板应用14#铁丝固定在顶板钢筋上。基础底板后浇带应将里面的积水,杂物清理干净,将钢筋表面的浮浆清理干净,再盖上竹胶板进行防护。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配戴安全防护用品。不得酒后作业。

混凝土振捣人员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停机后,要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电动振捣器须使用按钮开关,不得用插头开关;振捣器的扶手,必须套上绝缘胶皮管。雨天进行作业时,必须将振捣器加以遮盖。电器设备的安装、拆修,必须由电工负责,其他人员一律不准乱动。振动器不准在初凝混凝土、地板、脚手架、道路和干硬的地方试振。移动振动器时,要切断电源后进行。各种振动器,在做好保护接零的基础上,还要安装漏电保护器。严禁用振动器撬拨钢筋和模板,或将振动器当大锤使用。

地泵等电动机具有接地、接零保护措施,非电工禁止随意接电。

塔吊吊运物料时,必须由信号工指挥,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配备专门的看模人员,发现支撑有松动,及时处理以防胀模和伤人。

浇灌2m以上高度的混凝土应搭设操作平台,不得站在模板或支撑上作业,不得直接在钢筋上踩踏、行走。操作平台脚手架上部满铺脚手板,两端用铅丝绑紧,不得有探头板及飞跳板。其周围要有不低于1.2m的防护栏杆。

夜间施工时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和警示灯。

振捣临边构件时,要有防护措施,防止坠落。

施工用电线,电箱均应架空保护,不得直接铺在钢筋、钢管上。非电工不得私自拆、接线,非专业人员不得动用机电设备。

混凝土泵应按要求搭设安全防护棚,挂上安全操作规程标牌。泵车司机必须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混凝土地泵必须严格按操作规定进行操作,严禁违章操作。加强地泵的保养和维修,坚持一班三检制度,即:班前检查、泵送中的检查、工作完成后的检查修理。

输送管道的接头处要严密可靠不漏浆,安全阀完好,管路的架子要搭设牢固,检修时卸压。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泵的支腿应完全伸出,并插好安全销。

布料杆支设要严格按照交底施工,根部全面加固,严禁减少支腿。非使用状态时调整配重。工作面上泵管支架宽度要大于支架高度的1.5倍,防止管线倒塌伤人。

排除堵塞、重新泵送或清洗混凝土泵时,布料设备的出口应朝安全方向,以防堵塞物或废浆高速飞出伤人。

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四周边坡的观测,若发现位移现象或其它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各部位施工时,工长根据工艺要求并针对现场具体情况作书面安全交底。

13、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混凝土施工时,现场要派专人进行撒水降尘,对遗撒在道路上的混凝土要及时清扫干净。

进入现场的机械车辆做到少发动、少鸣笛,以减少噪声。

施工操作人员不得大声喧哗,操作时不得出现刺耳的敲击、撞击声。

混凝土浇灌需连续作业时,必须办理夜间施工证,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严格控制噪声污染,认真做好噪声监测工作。地泵统一采用隔音棚;夜间严禁使用强噪声机械;混凝土振捣采用环保型振捣棒或其它降噪措施;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控制夜间施工噪声值在55分贝以下。

现场设置沉淀池,出场混凝土泵车必须经过清洗,避免将尘土、泥浆、砂浆带到场外。清洗泵车和混凝土罐车的水必须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管线。

施工完工后,要求把机械设备清理干净保养好,以备再用。

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吸烟。

施工中,现场要清理整齐,对不用的料和散混凝土,要安排专人及时清理,集中到堆料场。

建立奖罚制度以加强对各参施队伍的管理。

每次混凝土浇筑之前由混凝土工长负责混凝土浇筑量的计算,保证混凝土申请量的准确。

混凝土浇筑时工长与搅拌站随时保持联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进场数量,以免浇筑后期搅拌站盲目供货,造成浪费。

每次混凝土浇筑时搅拌站需有驻现场协调人员,以配合工长控制混凝土的进场速度和进场数量。

小截面构件混凝土浇筑时下料口需根据需要设置挡板(使用废旧竹胶版)配合下料,以防混凝土溢洒。

模板支设必须按模板方案进行,支撑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以防胀模造成浪费。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工现场负责看模,确保模板不移位,发现松扣及时紧固。

合理组织施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合理安排用餐时间,不能因用餐造成混凝土浇筑的长时间停顿;交接班间隙时间尽量短,尽量减少停顿次数和每次停顿时间,以免停顿造成泵管内混凝土静置时间太长,造成堵管。

严格执行混凝土坍落度检测制度,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坚决退场,以免因坍落度损失太大造成堵管。

根据现场混凝土进度控制混凝土进场速度,不能因混凝土供货不及时而使泵管内混凝土静置时间太长,造成堵管;也不能因罐车现场滞留时间太长造成坍落度损失太大而引起堵管。

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认真做好泵管的清洗工作,以免因清洗不到位而使附着在管内的混凝土硬化,泵管再次使用时产生太大的摩擦力造成堵管。

因堵管拆管而溢洒的混凝土和落地灰要及时清理、收集、转移,以做它用。

砂浆入模前先将砂浆卸料在模板上口预先搭设好的卸料平台上,再用铁锹均匀入模。不能将砂浆集中入模,造成施工缝处砂浆铺浆厚度不均。

15、混凝土泵送压力计算

本工程选用HBT80型地泵,其主要性能参数见下表:

最大输出压力(MPa)

最大输出量(m3/h)

验算混凝土输送管水平长度:

混凝土泵的最大水平输送距离根据混凝土泵的最大出口压力、配管情况、混凝土性能指标和输出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299.84(3)

=399.84(4)

其中——混凝土泵的最大水平输送距离(m);

——混凝土泵的最大出口压力(Pa);HBT80型地泵最大出口压力为13MPa;

——混凝土在水平输送管内流动每米产生的压力损失(Pa/m);

——混凝土输送管半径(m);本工程选用Ф125泵管,即取0.125m。

——粘着系数(Pa);

——速度系数(Pa/m/s);

——混凝土坍落度;取0.16m;

——混凝土泵分配阀切换时间与活塞推压混凝土时间比。一般取0.3;

——混凝土拌合物在输送管内的平均流速(m/s);

取1.81m/s,即80/(3.14×0.1252/4)/3600;

——径向压力与轴向压力之比恩施市施州大道夜景观照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对混凝土取0.90。

将以上数值代入(2)式:

得=0.017865MPa

混凝土输送管道的配管整体水平换算长度根据现场计算,以12层混凝土浇筑时的配管实际情况为例计算。本工程地泵布置在自然地坪上,地泵出料口距结构约10m,12层屋顶距自然地坪约60m,根据地泵布置图得在屋顶泵管布置最远水平距离为80m。配管整体水平换算长度及压力损失计算如下表:

=727m>=394m,符合要求。

=13MPa>=10.09MPaDB4403/T 20-2019 电动汽车车载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检测方法,符合要求。

备注:以上所用计算公式参照《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JGJ/T10—2011

16.1混凝土施工平面布置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