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银川甲醇项目施工组织设计(2)当线路暗配时,钢管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构筑物内的钢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
(3)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钢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
(4)钢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5)钢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线路明配时JT/T 496-2018标准下载,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4倍。
B.当线路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
C.当钢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增设接线盒或拉线盒,且接线盒或拉线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
管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
管长度每超过20m,有一个弯曲。
管长度每超过15m,有二个弯曲。
管长度每超过8m,有三个弯曲。
(1)钢管弯曲处不应出现凹凸和裂缝,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2)钢管弯曲时,焊缝如放在弯曲方向的内侧或外侧,管子容易出现裂缝,当有两个以上弯时,更要注意管子的焊缝位置。
(3)钢管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平整,管口应光滑。
(4)钢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A.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连接后,其螺纹宜外露2~3扣。螺纹表面应光滑、无缺损。
B.钢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钢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应采用螺纹连接或套管紧定螺钉连接。
C.采用紧定螺钉连接时,螺钉应拧紧,在振动的场所,紧定螺钉应有防松动措施。
D.钢管连接处的管内表面应平整、光滑。
3)钢管的接地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镀锌钢管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连接处的两端用的用专用接地线卡固定跨接接地线,接地线为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4mm2。
(2)钢管与柜、台、箱、盘的接地连接,应采用接地跨接线。
1)安装前应对所有灯具进行检查,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灯具及其配件应齐全,无机械损伤、变形、涂层剥落和灯罩破损等缺陷。
2)灯具的安装位置、标高及光源方向,要严格执行施工图纸上的安装方式,并做到牢固可靠,同一室内或场所成排安装的灯具应排列整齐,其中心线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3)灯具不得直接安装在可燃构件上,当灯具表面高温部件离可燃物较近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4)装有白炽灯泡的吸顶灯具,灯泡不应紧贴灯罩,当灯泡与绝缘台之间的距离小于5mm时,灯泡与绝缘台之间应采取隔热措施。
5)投光灯的底座及支架应固定牢固,枢轴应沿需要的光轴方向拧紧固定。
6)根据灯具的安装场所及用途,引向每个灯具的导线线芯最小截面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7)照明系统通电,灯具回路控制应与照明配电箱及回路的标识一致;开关与灯具控制顺序相一致,风扇的转向及调速开关应正常;灯具安装前应以系统进行绝缘测试和检查,灯具安装后进行通电试验。
11.爆炸危险环境内的电气装置的施工
(1)电缆线路在爆炸危险环境内,电缆间不应直接连接,在非正常情况下,必须在相应的防焊接线盒或分线盒内连接或分路。
(2)电缆线路穿过不同危险区域或界壁时,必须采取下列隔离密封措施:
A.在两极区域交界处的电缆沟内,应采取充砂、填阻火堵料或加设防火隔墙。
B.电缆通过与相邻区域公用的隔墙、楼板、地面及易受机械损伤处,均应加以保护;留下的孔洞,应堵塞严密。
C.保护管两端的管口处,应将电缆周围用非然性纤维堵塞严密,在填塞密封胶泥,密封胶泥填塞深度不得小于管子内径,且不得小于40mm。
(3)隔焊电气设备、接线盒的进线口,引入电缆后的密封应符合下列要求:
A.当电缆外护套必须穿过弹性密封圈或密封填料时,必须被弹性密封圈挤紧或被密封填料封固。
B.外径等于或大于20mm的电缆在隔离密封处组装防止电缆拔脱的组件时,应在电缆被拧紧或封固后,再拧紧固定电缆的螺栓。
C.电缆引入装置或设备进线口的密封,应符合下列要求:
a.装置内的弹性密封圈的一个孔,应密封一根电缆;
b.被密封的电缆断面,应近似圆形;
c.弹性密封圈及金属垫,应与电缆的外径匹配;其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允许差值为±1mm;
d.弹性密封圈压紧后,应能将电缆沿圆周均匀得被挤紧。
D.有电缆头腔或密封盒的电气设备进线口,电缆引入后应浇灌固化的密封填料,填塞深度不应小于引入口径的1.5倍,且不得小于40mm。
E.电缆与电气设备连接时,应选用与电缆外经相适应的引入装置,当选用的电设备的引入装置与电缆的外径不相适应时,应采用过渡接线方式,电缆与过渡线必须在相应的防爆接线盒内连接。
(4)电缆配线引入防爆电动机需挠性连接时,可采用挠性连接管,其与防爆电动机接线盒之间,应按防焊要求加以配合。
(5)电缆采用金属密封环式引入时,贯通引入装置的电缆表面,应清洁干燥;对涂有防腐层,应清除干净后再敷设。
(6)在室外和易进水的地方,与设备引入装置相连接的电缆保护管的管口,应严密封堵。
(1)配线钢管,应采用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
(2)钢管与钢管、钢管与电气设备、钢管与钢管附件之间的连接,应采用螺纹连接。不得采用套管焊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螺纹加工应光滑、完整,无锈蚀,在螺纹上应涂以电力复合脂或导电性防锈脂。不得在螺纹上缠麻或绝缘胶带及涂其它油漆。
B.在爆炸性气体环境1区和2区时,螺纹有效齿合扣数:管径为25mm及以下的钢管不应少于5扣;管径为32mm及以上的钢管不应少于6扣。
C.在爆炸性气体环境1区或2区域隔爆型设备连接时,螺纹连接处应有锁紧螺母。
D.管径为50mm及以上的管路在距引入的接线箱450mm以内及每距15m处,应装设一隔离密封件。
E.易积结冷凝水的管路,应在其垂直端的下放装设排水式隔离密封件,排水口应置于下方。
(5)隔离密封件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A.隔离密封件的内壁,应无锈蚀、灰尘、油渍。
B.导线在密封件内不得有接头,且导线之间及与密封件壁之间的距离应均匀。
C.管路通过墙、楼板或地面时,密封件与墙面、楼板或地面的距离不应超过300mm,且此段管路中不得有接头,并应将孔洞堵塞严密。
D.密封件内必须填充水凝性粉剂密封填料。
E.粉剂密封填料的包装必须密封。密封填料的配置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浇灌时间严禁超过其初凝时间,并应一次灌足。凝固后期表面应无龟裂。排水式隔离密封件填充后的表面应光滑,并可自行排水。
(6)钢管配线应在下列各处装设防焊挠性连接管:
B.钢管与电气设备直接连接有困难处。
C.管路通过建筑物的伸缩缝、沉降缝处。
(7)防爆挠性连接管应无裂纹、孔洞、机械损伤、变形等缺陷;其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在不同的使用环境条件下,应采用相应材质的挠性连接管。
B.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5倍。
C.电气设备、接线盒和端子箱上多余的孔,应采用丝堵堵塞严密。当孔内垫有弹性密封圈时,则弹性密封圈的外侧应设钢制堵板,其厚度不应小于2mm,钢制堵板应经压盘或螺母压紧。
(1)灯具的防爆标志、外壳防护等级和温度组别与防爆危险环境相适配;
(2)灯具及开关的外壳完整,无损伤、无凹陷或沟槽,灯罩无裂纹,金属护网无扭曲变形,防焊标志清晰;
(3)灯具的安装位置离开释放源,且不在各种管道的泄压口及排放口上下方安装灯具;
(4)灯具及开关安装牢固可靠,灯具吊管及开关与接线盒螺纹啮合扣数不少于5扣,螺纹加工光滑、完整、无锈蚀,并在螺纹上涂以电力复酯或导电性防锈脂;
(5)开关安装位置便于操作,安装高度1.3m;
(6)灯具及开关的紧固螺栓无松动,密封垫圈完好。
12.火灾报警系统的施工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应按设计图纸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前,应具备设备布置平面图、接线图、安装图、系统图以及其它必要的技术文件。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对导线的种类、电压等级进行检查。
(3)在管内或线槽内的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穿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
(4)不同系统、不同电城市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孔内。
(5)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与接头或纽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6)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7)管子入盒时,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户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
(8)在吊顶内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已采用单独的卡距吊装或支撑物固定。
(9)管线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 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振缝等)处,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
(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Ω。
(1)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探测器至墙壁、两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B.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C.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D.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般。
E.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2)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牢靠,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4)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cm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
(5)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完毕后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6)探测器的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7)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1)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墙上距地(楼)面高度1.5处。
(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牢固,并不得倾斜。
(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0c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1)火灾报警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不应小于1.5m;落地安装时,其底宜高出地平0.1~0.2m。
(2)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3)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A.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靠;
B.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易褪色;
C.端子般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
D.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
F.导线引入线穿线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
(4)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
(5)控制器的接地,应牢固,并有明显标志。
6)消防控制设备的安装
(1)消防控制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功能检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装。
(2)消防控制设备的外接导线,当采用金属软管作套管时,其长度不宜大于2m,且应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0.5m。金属软管与消防控制设备的接线盒(箱),应采用锁母固定,并应根据配管规定接地。
(3)消防控制设备外接导线的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4)消防控制设备盘(柜)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端子,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13.1电气二次回路调整及模拟试验
1)检查接线端子的螺丝,将所有的接线端子螺丝再紧一次。
2)柜、屏、台、箱、盘间线路的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馈电线路必须大于0.5MΩ;二次回路必须大于1.5MΩ。
3)柜、屏、台、箱、盘间二次回路交流工频耐压试验,当绝缘电阻值大于10MΩ时,用2500V兆欧表摇测1min,应无闪络击穿现象;当绝缘电阻值在1~10MΩ时,做1000V工频耐压试验,时间1min,应无认络现象。
4)直流屏试验,应将屏内电子器件从线路上退出,检测主回路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MΩ,直流屏所附蓄电池组的充、放电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整流器的控制调整和输出特性试验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
5)不间断电源的输入、输出各级保护系统和输出的电压稳定性、波形畸变系数、频率、相位、静态开关的动作等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试验调整必须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不间断电源装置间连接的线间、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MΩ。
6)小母线在断开所有其它并联支路时,不应小于10MΩ;
7)二次回路的每一支路和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操动机构的电源回路等,均不应小于1MΩ。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可不小于0.5MΩ。
8)二次线回路如有晶体管,集成电路、电子元件时,该部位的检查不能使用摇表和试铃测试,使用万用表测试回路是否接通。
9)根据原理图,分别检查电压、电流、控制、保护、信号、计量等回路的接线是否正确。
10)接通临时的控制电源和操作电源;将柜(盘)内的控制、操作电源回路熔断器上端相线拆掉,接上临时电源。
11)模拟径试验:按原理图要求,分别模拟试验电压、电流、控制、保护、信号、计量等回路动作情况,应符合原理图的要求,正确无误,灵敏可靠。
12)拆除临时电源,将被拆除的电源线复位。
13)回路中有电子元器件设备的,试验时应将插件拔出或将其两端短接。
13.2电力变压器试验
使用QJ32单双臂电桥进行测量,1600KVA以上的变压器,各相线圈直流电阻互相差别均应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线间差别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1600KVA以下的变压器各相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线间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测量时,可操纵有载调压装置换档,对每个分接头进行测量,非测量线圈应开路不得短路,因变压器属感性负载,电流稳定所需时间较长,要有足够的充电时间,稳定后再接通检流计开关,调测读取数值,断开试验电源时,先断开检流计开关,再断开测量电源,并记录测量温度,电桥引线不能过长(一般1.5~2.5m,截面不小于2.5mm2)。
用QJ35变比电桥进行测量或双电压表法进行测量,并在每个分接头上进行测量,测时值与制造厂出厂数据比较应无明显差别。
3)检查三相变压器的组别
可用双电压表法,在两对应端子上分别测量,为了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测量时,应先接通测量回路,后接通电源回路,电源接通后不要立刻拉开(因接通时如是正值,拉开时则是负值,避免混淆),测量完将记录与名牌比较应无差异。
4)测量线圈和套管一起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测量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出厂试验数据的70%(换算到同一温度下比较)。测试时,高压部分使用2500V摇表,500V以下使用500V摇表,需以120转/分的速度,使摇表的指针上升到最大刻度后,方可对被试设备进行测量,并在10~30度时测量R60/R15值,不应低于1.3,测量读取读数后,应先断开摇表与被测量设备的连接,后停止摇摇表。
5)测量线圈连同套管一起的正切值
被试物额定电压(KV)
6)测量线圈连同套管一起的直流泄漏电流
额定电压在35KV以上且容量为3150KVA及以上变压器进行此项试验。试验电压,当被试物电压为20~35KV者为20KV,被试物电压为35KV以上者为40KV。试验时微安表尽可能接在高压端,以免影响测量准确度。
电压在110KV以下且容量在8000KVA以下的变压器进行此项试验。
8)绝缘油的击穿试验规定见表
试验电压平均值(KV)
试验方法为交流工频电压,试验次数为六次,每次之间停留5分钟,试验完毕后,取后五次平均值,取油样要注意干净、防潮,油倒入油杯后,静止15分钟,油杯容量不小于500毫升。
9)额定电压下冲击合闸试验
试验前必须检查出厂试验记录,交接试验记录,确认绝缘无缺陷时,方可进行。冲击试验分为5次,每次间隔5分钟,冲击合闸后,要等变压器稳定下来才可分闸,并注意冲击表计的指示情况。
13.3电动机的检查接线及调试
(1)盘动转子应灵活,不得有碰卡声。
(2)润滑脂的情况正常,无变色、变质及变硬等现象。其性能应符合电动机的工作条件。
(3)电动机的引出线鼻子焊接或压接应良好,编号齐全,裸露带电部分的电气间隙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
(1)测量定子绕阻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在接近运行温度时,定子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1兆欧/KV,吸收比R60/R15不应小于1.2(用2500V兆欧表测量),中性点可拆开的应分相测量。转子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兆欧/KV(用1000V兆欧表测量)。
(2)测量定子、转子线圈的直流电阻:在冷状态下测量,各绕组测得值相互间差别应不超出其最小值的2%。中性点未引出的电动机可测量线间直流电阻,其相互间差别应不超出其最小值的1%。
(3)检查定子绕组的极性及其连接的正确性(中性点未引出的可不检查极性)。
(4)电动机的空载转动检查和空载电流测量。
(5)电动机试运行应在土建工程全部结束,现场清理完毕的情况下进行。同时,电动机的保护、控制、测量、联锁信号等动作正常;电机的引出线相位正确、牢固,连接紧密;绝缘、接地良好。电动机空载转动检查的运行时间为2h,当电机与其连接的机械部分不易拆开时,可连在一起进行检查。运行时,应检查电机的旋转方向,三相电流平衡,温度、振动等项应符合规定要求,并做好试车记录。
3)电动机试运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1)土建工程全部结束,现场清扫整理完毕;
(2)电机本体安装检查结束,起动前应进行的试验项目已按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试验合格。
(3)电机的保护、控制、测量、信号、励磁等回路调试完毕,动作正常;
(4)测定电机定子绕组、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要求;
(5)盘动电机转子时应转动灵活,无碰卡现象;
(6)电机引出线应相位正确,固定牢固,连接紧密;
(7)电机外壳油漆完整,接地良好;
(8)照明、通讯、消防装置应齐全。
4)电机在试动行中应进行下列检查:
(1)电机的旋转方向符合要求,无杂声;
(2)检查电机温度,不应有过热现象;
(3)电机的振动(双振幅值)应不大于下表的规定:
同步转速(r/min)
(4)滑动轴承温升不应超过45℃,滚动轴承温升不应超过60℃。
(5)交流电动机的带负荷连续起动次数,应按产品规定,无规定时,可按下列规定:
A.在冷态时,可连续起动两次;
B.在热态时,可连续起动一次;
(6)电动机的第一次启动一般在空载情况下进行,空载运行时间为2h,并记录电机的空载电流。当电动机与其机械部分的连接不易拆开时,可连在一起进行空载转动检查试验。
(7)电机试动行接通电源后,如发现电动机不能起动和起动时转速很低或声音不正常等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检查原因。
(8)起动多台电动机时,应按容量从大到小逐台起动,不能同时起动。
(9)电动执行机构的动作方向及指示,应与工艺装置的设计要求保持一致。
5)电机试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1)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是否符合要求。交流电动机反向时,任意交换两根电动机接线即可。
(2)注意监视电源电压的变化。电压变化范围不应超过或低于额定电压的10%,如低于该范围,应适当减轻负荷运行。同时,三相电压不平衡也不能过大。任意两相电压的差数不应超过5%,否则都会使电动机发热过快。
(3)监视电动机的运行电源。在正常情况下运行应不超过铭牌上的额定值,同时还要注意三相电流是否平衡,任意两线间的电流差值不应大约定电流的10%,否则说明电动机有故障。特别要注意是否有缺相运行(单相或两相运行)。容量较大的电动机应装设电流表监视运行电流,容量较小的电动机也应随时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线电流。
(4)监视电动机的温度。温升不应超过电动机铭牌上允许的限度。主要采取温度计法、手摸等方法。
(5)监视电动机在运行中的声音、振动和气味。正常运行,声音均匀,运转平稳,无绝缘漆气味和焦臭味。
(6)监视传动装置的工作情况。要随时注意皮带轮或联轴节是否松动,传送皮带有无打滑现象,皮带接头是否完好。
(7)监视轴承的工作情况。注意轴承的发热和声响情况。当用温度计法测量时,滚动轴承发热温度不许超过95℃,滑动轴承发热温度不许超过80℃。轴承声音不正常和过热,是轴承润滑不良、磨损严重所致。
(8)监视熔丝工作情况,应随时注意是否有一相熔丝熔断的情况山东济宁市某110kv变电站电气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以免造成缺相运行使电动机过热。
按系统容量大小选出所有开关、设备、表计按要求接线(一般在断路器出口一次通入大电流)。合上开关送入大电流(为额定值的一半),看盘上、现场电流表的指示值应一致,在电流继电器回路串入电流表,应指示正确,正常后将电流继续升大,直至DL或GL继电器按整定值动作为止(看动作值与整定值应相符),如:发现不正常可检查回路的接线螺栓(包括一、二次)试验端子的接触是否良好,有无松动等。
根据电压回路、电压、高低(将试验系统与系统外的连线拆除)送入所需电压、查看盘上电压表的指示,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与整定值是否相同,如不正常可检查电压回路的保险,开关接触情况接线的正确性,也可用标准电压表分别测量各处电压直至合格为止。
(1)先将断路器、电线、电缆、各电器元件分别测量绝缘电阻,确认正常后,拆除本系统与系统外不必要的连线,接好试验线路分别送入试验电压、电流,同时送入所需直流电源,配电盘上的电流表、电压表应指示正确,电度表应转动计数,正常后慢慢降回试验电压、电流至零值。
(2)将系统的操作电源、合闸电源、信号电源投入,分别在盘前、现场操作控制开关看系统分、合是否正常DB11/T 1372-2016 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类预警信息发布流程,信号指示应正确。
(3)按继电保护调定值,分别送入电压、电流做事故分闸试验,应动作正常,表计指示正确,信号、音响准确(做大电流试验时动作要快,尽量减少通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