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乌鞘岭隧道施工组织设计8.左线平导扩挖施工方法
左线平导扩挖采用分段、交叉平行作业,钻爆法施工,光面爆破。采用钻孔台车或简易工作平台风钻钻眼,压顶法扩挖。Ⅱ、Ⅲ级围岩段仰拱开挖超前,不出碴,拱、墙采用压顶法连续扩挖,扩挖50~80m后连续出碴。Ⅳ级围岩段分为两步施工:第一步落地,并施作仰拱;第二步是拱、墙采用压顶法连续扩挖。为加快施工进度,在确保平导超前的情况下,施工平导时,可一次把左线的仰拱开挖到位,利用仰拱抗干扰作业平台先施作仰拱,并浇注部分填充混凝土,为平导扩挖创造条件,在平导扩挖时可全断面扩挖。扩挖时注意保护好风、水、电等临时设施。在扩挖完成后要及时施作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
基坑支护(土钉墙)施工方案.docx隧道内整体道床采用导梁悬吊法施工。
整体道床施工的基本工序为:清洗基底→设置中线控制桩和可调标桩→安设道床钢筋网→吊装轨排→支承块悬挂→轨排组装→调试、联结、精调→安设伸缩缝沥青板→道床混凝土灌注(抹面成型)养生→拆除轨排→进入下个工作循环。
主洞及缓坡斜井,采用ITC312挖掘装载机或短臂铲装机装碴,侧卸装载机配合;陡坡斜井采用正装侧卸装岩机或短臂铲装机装碴;竖井采用抓岩机装碴。
主洞采用有轨或无轨运输均可,缓坡斜井采用无轨运输,陡坡斜井采用有轨运输,竖井采用吊桶和罐笼提升。
施工通风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平导贯通前,各施工作业面均为独立作业,可采用长距离压入式或压入抽出式通风方式;
第二阶段:平导贯通后,可由出口方向向进口方向直接通风排烟或利用竖井及斜井形成巷道式通风。
除出口端左右线主洞为顺坡排水以外,其余16个工作面在平道贯通前,均需要机械排水。采用机械排水时,洞内间隔一定距离设集水坑和泵站接力排至洞外。平导贯通后,从出口方向直接排至洞外。
1.超前地质预报和探测的技术措施
针对本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多变,各种不良地质分布广泛、种类多的情况,采取地质超前预报和探测技术,对于指导施工,确保安全,实现快速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施工中采取长期、短期结合的方法,短期探测30~50m,长期探测200~400m。分别采用超前水平钻孔探测、地质雷达、TSP地质预报系统、利用平导超前探明的地质情况等手段,搞好地质超前预报,并对探测到的地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判断,提出地质预报成果,作为(防坍方、突水、突泥)指导施工和动态设计的依据。
2.中富水地段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中,要认真做好超前探水工作,预测隧道涌水量,根据实际水压及涌水情况分别采用提前钻孔疏排水、小导管超前预注浆、帷幕注浆、径向注浆补注浆、施工支护背后填充注浆的方式处理。
3.高地应力地段施工技术措施
具有高地应力的硬岩地段,由于埋深较大,地应力较高,局部可能发生弱岩爆,施工时可加强防护,开挖后及时施作喷射混凝土,防止落石对施工人员的伤害。
在高地应力区段的软岩中采用短台阶、长锚杆施工,开挖后及时支护,在喷射混凝土中加入纤维等支护加强措施,并预留足够的变形量,埋设变形量监测点,根据变形情况,随时对支护进行补强。
4.通过煤层及有害气体地段施工技术措施
利用超前探孔提前排放,必要时加密探孔;加强施工通风,在通过煤系地层区段时不间断通风;洞内设有害气体监测站,随时监测有害气体浓度使其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进入煤层段施工时,严格按揭煤工艺要求组织施工。
5.软弱破碎围岩地段施工技术措施
采用管棚注浆、帷幕注浆、小导管预注浆支护等超前支护手段;采用台阶法开挖,并及时施作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钢架等支护结构,严格控制进尺;仰拱超前,及时施做二次衬砌,形成闭合环。
6.长大隧道通风技术措施
认真进行风量风压计算,满足各个阶段、最不利状况时的洞内用风要求。配备并配足电动机通风机,采用大直径优质软管,减少风力损失,提高通风效率。增加通风时间,对产生有害气体地段,加强监测,增加通风量,保证洞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根据通风效果,及时调整通风参数。设专人对通风机、管道进行维修保养,发现漏风及时修补。
7.长大隧道反坡排水技术措施
建立洞内反坡排水机械作业线管理机构。根据超前探水预计的出水量,检算排水设施的配备数量,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设专人负责洞内排水工作,确保洞内不积水。
由设计单位在施工区内布设GPS点、导线控制点以及水准基点,并形成洞外控制网络。由第三方有资质的测量单位复核无误后,交由施工单位进行加密控制。施工单位接桩后,必须进行复测,并与相临标段进行联测,无误后利用全站仪进行加密控制。施工时,必须建立洞内外控制系统,洞内要布设主副导线。测量精度要符合《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的要求。
(二)超前预报及地质素描
1.超前地质预报目的和重点
超前地质预报是勘测设计阶段以后工程地质工作的继续,从超前预报中获取详实可靠的地质信息,如围岩类别、断层带、煤系地层和破裂带位置、性质、规模、富水等,进行信息反馈。为正确地选择施工方法、优化支护设计提供依据,指导施工,对防坍有重要意义。同时,做好平导中的地质工作为右线的隧道顺利施工可以创造良好有利条件。
本工程是特长大遂道地下工程,为确保该工程按期优质建成,地质预报工作十分重要。为此,各单位要成立专职地质组和专职地质管理人员负责该隧道工程的地质工作。施工中配备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分三班轮流值班,进行24小时全过程监控指导,确保各种措施的落实。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采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工作面钻探测孔、工作面地质素描、红外探水为主,结合地质雷达等手段对岩体特征、洞内水文变化情况等作地质超前预报。
利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对掌子面前方200~400m范围内地质状况进行预报。
利用地质素描判定工作面前方短距离范围内的地质状况。每次放炮后对工作面进行地质素描,必要时照相摄影,并绘制地质素描图。地质素描内容主要包括地下水状态(出水点、出水量、水压力、突水情况等),地层岩性(产状、结构、地质构造影响程度等),岩石特征(岩石名称、风化状况、岩石结构、质地、强度),地质结构面(间距、延伸性、粗糙度、张开性等),软弱夹层,贯穿性强的大节理、断层(填充情况、风化程度、开度、渗漏)等。根据地质素描(图)的内容,作出开挖面前方较短距离内的岩体稳定性分析,通过综合分析判断,提出地质预测报告。
采用红外探水技术:由于不良地段危害的主要根原是水,地下水的活动会引起岩体红外辐射场强的变化,因此,用红外探水技术根据红外场强的变化可以预测掌子面前方是否有含水体存在。
3.信息收集、整理及传递
地质预报由专门的地质专业工程师负责,设专职地质组,其它施工、质检人员予以配合,进行资料收集、统计、分析和编制信息预报成果,由主管技术人员予以复核,并报设计、监理单位。为变更设计、修改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不断总结经验,对已披露的实际地质情况与前期地质预报内容相比较,评估预报的准确性,为以后的超前预报工作积累经验。
经分析、整理的地质资料作为施工技术资料存档。
隧道爆破设计原则如下:
1.爆破设计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
2.爆破炮眼深度和循环进尺应满足整个隧道的工序、进度等要求。
3.在设计中采用现今已成熟的隧道爆破成果、施工经验和先进技术。
4.爆破设计的重点是Ⅱ、Ⅲ、Ⅳ级围岩,Ⅴ级围岩略好时采用微震动爆破技术掘进。Ⅱ、Ⅲ、Ⅳ级围岩采用全断面中长进尺掘进、对于岩爆地段或膨胀岩地段及Ⅴ级需爆破的围岩地段采用短进尺爆破。
5.由于掏槽爆破和周边炮眼的光面爆破在隧道爆破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单独进行设计,如有条件要进行爆破试验,使爆破参数更加趋于完善。其它爆破技术根据不同的掘进要求和地质条件在相应部分中进行设计。
(四)量测及信息化施工
监控量测是地下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内容,是监视围岩和支护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是判断设计、施工是否正确合理的主要依据,是监视施工是否安全可靠的眼睛。
及时判断和掌握施工期间隧道的安全,以指导施工,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质量。
对隧道进行全面系统的观测,详细分析、评价观测资料,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支护在各施工阶段的工作状态及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变形动态,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情况和支护结构的可靠性作出准确预报,为工程验收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保证工程安全使用。
监控与改进设计、指导施工相结合,以监控工程安全为主。
监测将侧重地质条件差、结构受力复杂及工程薄弱环节等重点部位,并将各监测项目的测点(线)布设在该部位,设置成重点监测断面。
将重点监测断面与一般监测断面、临时监测断面相结合,以重点监测断面为主。
使用稳定、可靠、新型、先进的观测仪器设备。
所选择的监测项目应具有代表性和可信性,获得的观测资料能够满足反馈施工设施、综合评价工程的工作状态、预报和控制工程安全等要求。
监测项目的选择将以工程设计为依据,针对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的制约因素和优化工程设计的需要,合理地选择监测项目。本隧道施工中拟将进行以下观测项目。
(1)洞内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目测及地质罗盘);
(2)洞内周边位移观测(隧道多功能无尺量测系统);
(3)地表下沉量测(高精度水平仪);
(4)围岩松驰范围观测(声波测试仪或多点位移计);
(5)爆破振动监测(随机信号振动测试仪);
(6)锚杆抗拔力检测(锚杆拉拔仪);
(7)围岩应力量测(压力盒);
(8)外水压力观测(水压计)。
4.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及指导施工
根据量测所获得的信息资料,通过处理加工来分析判断围岩、支护的稳定性,并及时反馈到设计、施工中,优化设计(修正支护设计的形式和参数),指导施工(变更施工的方法和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信息反馈,用以判断围岩和支护的稳定性标准的确定,通过对围岩和支护变形速率的分析和最终位移的预测来实现。而信息化施工则要求以监测结果来评价施工方法和工程质量,进而确定施工技术措施。
各施工单位要有满足施工需要的工地试验室,试验室按照承担的工程试验任务配备足够的人员和仪器设备。
2.主要试验项目及方法
①水泥:主要作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主要试验设备如搅拌机、稠度仪、煮沸箱、雷氏夹等应符合国际要求。
②钢筋:主要作物化指标、拉伸屈服点、破断、伸长率、冷弯、松弛度以及焊接接头等试验。抽样方法按试验规程办理。
③砂石:主要作级配、含泥量、云母含量、细度模数、堆积和紧密度、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针片状含量、含水及吸水率以及抗压强度压碎指标等试验。抽样方法与不合格品判定按试验规程执行。
④砼:主要作立方体抗压、轴心抗压、弹性模量、耐久性、劈裂抗拉、抗折等强度试验。
砼拌合物应作塌落度、容重、含气量、水灰比分析试验。
⑤砂浆:主要作颗粒级配、稠度、密度、分层度、凝结时间、立方体抗压弹性模量、抗冻及收缩等试验。。
(2)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评定
①水泥:取样方法按GB12573进行。
经检验,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或烧失量中的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或混合材料掺加量超过最大限度和强度低于商品标号规定的指标时定为不合格品。
②钢筋:检查和验收按国标GB2101的规定进行。
③砂石:从自然风干或烘干的试样中,筛选10~16mm的标准试样3份,每份质量3kg。针状颗粒和片状颗粒的质量分别不大于试样质量的5%。
试验结果的评定按铁道部标准有关规定执行。
④混凝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应以三个试件为一组。每组试件所用的拌合物根据不同要求从同一盘搅拌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或在试验室用机械或人工单独拌制。
试验结果评定:当混凝土强度能分别满足国标要求,则该批混凝土强度评定为合格;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则评为不合格。
⑤砂浆:施工中取样进行砂浆试验时,其取样方法和原则按相应的施工验收规范执行。应在使用地点的砂浆槽、砂浆运送车或搅拌机出料口,至少从三个不同部位集取,所取试样的数量应多于试验用料的1~2倍。
试验结果分析评定按铁道部标准执行。
(3)检验试验设备配置
检验试验设备的配置应满足担负工程任务的需要。
(六)预防坍方的施工措施
1.隧道施工预防坍方,选择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措施至关重要。在掘进到地质不良围岩破碎地段,应采取“先排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勤量测”的施工方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2.加强坍方预测。为了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及时发现坍方的可能性及征兆,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及控制坍方的措施,必须在施工阶段进行坍方预测。预测坍方有下列方法:①观察法。包括地质超前预测预报;工作面钻孔探察;定期不定期观察洞内围岩的受力及变形状态;检查支护结构是否发生了较大变形;观察岩层的层理、节理裂隙是否变大;喷混凝土是否发生脱落等。②一般量测法。按时量测观测点的位移、应力,及时发现不正常的受力、位移状态及有可能导致坍方的情况。
3.加强初期支护,控制坍方:当开挖出工作面后,应及时有效地完成喷锚支护或喷锚网联合支护,并应考虑采用早强喷射混凝土、早强锚杆和钢支撑支护措施等,必要时采用超前管棚配合小导管预注浆进行先护后挖。这些措施对防止局部坍塌,提高隧道整体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七)确保隧道不渗、不漏、不裂的技术措施
为确保隧道不渗、不漏、不裂,施工时,在中等富水带,采取“以堵为主、适量排放、多道防线、层层设防、刚柔给合、综合整治”的原则,在其它弱富水及贫水地段,则采取“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施工中,从以下七道防线预防和根治隧道衬砌的渗漏水。第一道防线,注浆堵水;第二道防线,初期支护湿喷防水砼防水;第三道防线,衬砌前对洞身地下水渗漏较严重部位补充注浆堵水;第四道防线,软式透水管排水;第五道防线,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设防水隔离层防水;第六道防线:二次衬砌防水混凝土防水;第七道防线,施工缝、变形缝防水。
并且要特别注意对洞身与横通道、附属洞室接口处等薄弱部位的防水施工工艺处理。
(1)第一道防线:注浆堵水
对于中等富水带,按照设计要求,采用Ф80钢导管帷幕注浆堵水并加固围岩,洞身其余Ⅴ级围岩地段采用Ф42小导管超前注浆止水并支护。
(2)第二道防线:初期支护湿喷防水砼防水
初期支护喷射砼是承担施工阶段地层荷载的主要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抗渗性。保证喷射砼的厚度,提高喷射砼的密实性,减少它的收缩变形裂缝,是湿喷混凝土防渗漏的关键。
为了达到喷射砼防裂抗渗的目的,施工中必须设计好湿喷防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砂:选用品质、级配良好的中砂;碎石:质地坚硬,级配良好,最大粒径控制在12mm之内;水泥:优先选用旱强型硅酸盐水泥,并以细度大的水泥为宜;外加剂:选用市场优质的速凝剂和防水剂。
选择合适的水灰比、灰砂比和灰石比:一般情况下水灰比控制在0.35~0.45,灰砂比固定在1:2~1:2.5,灰石比控制在1:2~1:3时,喷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较好。
(3)第三道防线:衬砌前对洞身地下水渗漏较严重部位补充注浆堵水
隧道开挖后,防水板施工前,对隧道仍有严重渗漏水地段采用小导管补充注浆堵水,堵住水源,减少地下水渗漏的压力和流量。
在已开挖及初期支护后的洞身工作面周边将小导管打入地层中(喷射砼时在有水地段预埋注浆管),借助注浆泵的压力,使浆液通过小导管渗透、扩散到地层孔隙或裂隙中,达到止水的目的。
(4)第四道防线:软式透水管排水
对于注浆和湿喷砼末能防住的地下水,通过拱、墙系统设置的环向软式透水管和纵向软式排水管,将地下水引排至洞内排水侧沟排出。
软式透水管安装施工必须严格按设计进行,软式透水管的安装定位必须准确,转角园顺,排水畅通,对富水及水压力较大的地段,适当增加软式透水管,使水排向水沟,减少二次衬砌防水混凝土防水压力,保证建成后的隧道边墙、拱部不会因水压力过大出现渗漏现象。
(5)第五道防线:防水隔离层防水
本隧道按设计要求全断面设置防水隔离层,密闭的防水板,是保证结构防水质量的关键。
(6)第六道防线:二次衬砌防水混凝土防水
衬砌防水砼是提高结构自防水的具体形式。因此,防水砼防渗漏施工在实施前应列入质量计划的重要内容,单独编制作业指导书和工艺标准,依据作业指导书和工艺标准认真施工,以达到混凝土自身防渗漏的目的。
作好防水砼的设计和施工是控制结构防渗漏的首要措施。施工时,将根据防水砼的特点、防水要求来搞好施工控制。确保模筑砼衬砌的抗渗能力不小于P8。
(7)第七道防线:施工缝、变形缝防水
施工缝按要求设置止水条,变形缝按要求设置好橡胶止水带。施工时责任到人并有专人旁站指导、检查止水构件的施工,确保施工质量。此部份的施工操作工艺要求相当高,必须质检人员全过程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此外,为了达到防渗止水的目的,衬砌应以下几项技术措施:采用衬砌台车全断面施工,拱、墙一次灌注,从而消除了拱墙接缝;衬砌台车长达14米,以减少施工接缝;衬砌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衬砌混凝土连续灌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加强捣固,确保衬砌混凝土的密实度;洞内施工布设管线临时固定铁件时,埋入深度不得超过10cm或按施工图纸要求严格进行。
2.防衬砌开裂的技术措施
(1)开挖后,衬砌前,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对围岩和支护结构进行监控量测,及时反馈量测信息,不断优化支护和衬砌结构参数,确保支护和衬砌结构的受力条件与该地段的地质条件相适应,并根据量测信息,指导二次模筑砼衬砌的施作时间。
(2)对于复合式衬砌地段,喷、锚、网为主的初期支护体系是主要承载结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初期支护,必须保证初期支护的施工质量,避免模筑混凝土衬砌承受过大松驰压力而开裂。
(3)隧道衬砌前采用隧道限界检测仪检测隧道断面,确保支护结构和混凝土衬砌具有设计所需的断面厚度及受力性能。
(4)隧道衬砌前,必须将隧道底部和墙脚的虚碴、浮碴清除干净,确保仰拱、铺底以及隧道的拱墙衬砌置于坚实的基础上,避免衬砌不均匀下沉开裂。
(5)衬砌前要对防水层的铺设质量进行检查,确认防水层与初期支护基面密贴,拱部防水层有一定的富余量,避免混凝土灌注到拱部时,因防水层张紧形成外模,导致衬砌与基面不密贴,影响结构受力性能。
(6)加强混凝土品质的过程控制,确保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①合理选用水泥品种和水泥用量及水灰比,为满足混凝土抗裂防渗要求,优先选用泌水性低、水化热低而且干缩小的转窑生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②优选砼骨料。对使用碎石的粒径要严格控制,若粒径过大,砼产生的裂缝相对也大,粒径过小,水泥用量则增多,对抗渗不利,粗骨料的粒径不宜大于40mm。选用中砂对增加砼的和易性,减少收缩裂纹,提高抗渗性非常有利。同时采用合适的灰砂比和砂率也是使砼获得最佳抗渗效果的有效途径,取值范围必须经过试验比选确定。
③良好的砂石级配是配制良好的防水砼的关键,是使砼更密实,更可靠的保证,因此防水砼经试验确定后,在砼生产过程中,必须派人对现场用料经常抽检,对拌制过程进行质量监控。
④采用掺合粉煤灰和外加剂技术。在砼中掺入粉煤灰,既能降低砼硬化过程中的水化热,又能大大提高砼的密实度,增强抗渗能力。
⑤掺用减水剂,控制水泥用量,改善砼的和易性,减少砼干缩变形,同时视其情况,掺用膨胀剂,抵消砼收缩。
⑥合理选择水灰比。砼拌合物的水灰比对砼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水灰比过小,施工困难,影响砼的密实度,水灰比过大,砼将产生过大的收缩而开裂,同时水泥用量过大则砼的干缩量显著增加。
⑦采用泵送砼工艺,浇注前认真检修砼施工设备,周密组织砼运输,最大限度地缩减砼运输时间和浇注间歇时间,确保砼能连续灌注,以防形成隐形施工缝。
⑧随时抽检砼的坍落度和温度,避免坍落度过大或过小,测量砼入模温度,控制砼的入模速度,混凝土均匀灌注,水化热均匀散发,避免混凝土与环境温度差过大产生温度应力而开裂。冬季混凝土施工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
⑨加强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捣固,确保混凝土捣固质量,保证衬砌混凝土的密实度。
⑩当洞内温度、湿度不具备标准养护条件时,派专人喷雾养护砼。
(7)衬砌完毕后,采用地质雷达等检测手段,对衬砌质量进行无损检测,确保衬砌结构的受力性能。
(1)隧道施工洞内设专人指挥调度,三管两线设专人管理,保证照明、通风、排水设施良好,道路平顺畅通、灯光明亮。设置好运输线路安全信号标志,确保洞内运输安全。
(2)专职安全人员上岗必须佩戴安全人员袖标,凡进洞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3)重视洞口的稳定和排水,做好截水沟、边沟,经常检查洞顶边坡的稳定情况。
(4)把软弱围岩作为重点和防范对象,注重围岩监测和观察,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对目测观察予以足够的重视,随时注意围岩的岩质和分布情况变化,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掌子面填充物的性质、涌水量,锚杆是否挖断,喷混凝土是否产生裂隙,拱架是否压弯。当围岩变形量无变缓趋势或喷射混凝土产生较大的剪切状态时立即停止开挖,采取辅助加固措施。
(5)高压电线及风管通过衬砌台车时,设置绝缘活动装置和风管分节安装,防止挂断电缆和弄坏分路。
(6)为保证隧道施工人员进行正常的安全生产,由工地安全员随时检测洞内气温,当隧道内气温超过28℃时,采取通风与洒水相结合的降温措施。
(7)可能发生岩爆地段施工时,除采取技术措施确保正常施工外,加强个人防护工作,配发钢盔等个人防护用品。
(8)瓦斯地段施工安全措施:
①按照《煤矿安全规程》,《铁路瓦斯隧道施工技术暂行规定》,《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细则》进行指导施工。
③创造一个良好的通风环境,加强通风。
④加强地质预测预报,加强施工通风和瓦斯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9)爆破施工安全措施:
①在进行爆破作业之前,取得当地公安部门的批准,并向公安局申请购买、运输、贮存及使用爆炸品的许可证。
③爆破施工,爆破工持证上岗,装药过程中不得抽烟,放炮前要对炮眼联线进行逐孔检查,点炮前要由专职安全员检查人员及机械设备是否撤至安全地带。炮响30分钟后,才准许安全员进入工作面检查,确定无危险其他施工人员才能进入作业面施工。
3.斜井施工的安全措施
(1)斜井施工应严格按设计进行开挖支护。井口地段、井底调车场、躲避洞、作业洞室、不良地质或渗水的井身地段,施工时应加强临时支护,必要时应做二次衬砌。
(2)斜井地下水的排出直接影响到施工安全及工程进度,施工中要进行地质超前预测预报,做好地下水的预测和引排。施工阶段必须采用机械排水,结合地下水的出露情况布设集水井和抽水机,及时把水排出洞外。
(3)斜井不论在建井还是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安全工作。由于斜井长度较长,所以施工中要高度重视洞内通风排烟工作。洞内通风设备要有专人管理,专人负责。
(4)有轨运输的斜井,井内运输轨道必须有防爬措施,每根钢轨应装两组防爬设备。
(5)运输轨道与两侧管道、电力线之间的安全距离(有人行道的另计),不得小于20cm,采用胶带输送机时不得小于40cm。
(6)斜井运输除运输车辆升降的最大速度不得大于设计规定外,还应遵守以下规定:①提升绞车应设置深度指示器自动示警,并应设有防卷装置;②钢丝绳要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并上油保养;③运输斗车之间,斗车与钢丝绳之间应有可靠的连接装置,并应加装保险绳;④井口必须设置挡车器并经常关闭,放车时方可打开。车辆行驶时井内严禁人员通行;⑤绞车与井口、井底均应有联系信号,并有专人执守;⑥运输钢轨和其他长件材料时,必须有长件材料装卸及进出斜井的安全措施;⑦斜井要有运送人员的专门设施,严禁人员坐斗车上下,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工作、运输场地。
(7)线路要经常进行维修,确保线路处于良好状态,保证列车运行不脱轨、不断钩。维修线路安排在非出碴作业期间完成,线路维修时应设置专门安全员防护。机车、梭式矿车的维修必须在洞外维修线路上进行,严禁在井内或隧道内线路上进行,以免影响相邻线路作业和危及作业人员安全。
4.竖井施工的安全措施
(1)井口的锁口圈应在井身掘进前完成,并配备井盖。在升降人员或物料时,井盖方可开启。井口锁口高度应高出地面1.0m左右,并设环形排水沟,使井内排水顺利排走,做好地面排水设施,防止突降暴雨,洪水倒灌入井。
(2)竖井的井口段、马门头、地质较差地段宜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应分节自下而上进行,并按需要设置壁座。在涌水量较大时,采用分级抽水。
(3)竖井开挖过程中,应对井内有害气体进行检测,超标时应进行机械通风,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4)使用吊桶升降人员与其它物料时,运送人员速度不得超过5m/s,无稳绳地段不得超过1m/s;运输石碴和其它材料时不得超过8m/s,无稳绳地段不得超过2m/s;运输爆破器材时不得超过1m/s。吊桶必须沿钢丝绳罐道升降,在吊桶上方设保护伞。人员不得在吊桶边缘坐立,身体任何部位不得超出吊桶外。
(5)竖井运输要符合下列要求:①提升机械不能超负荷运行,并应有深度指示器和防止过卷、过速等保护装置以及限速器和松绳信号等。②吊桶提升所用的钩头连接装置应牢固,不得自动脱钩,并应有缓转器。罐笼提升应设置安全可靠的防坠器。③工作吊盘的载重不应大于吊盘的设计载重能力。④提升所用的钢丝绳和各种悬挂使用的多钩、链、环、螺栓等连接装置,应具有规定的安全系数,使用前应进行拉力试验,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中要设专人负责检查、维修和更换。⑤井口应设安全栅栏和安全门,通向井口的轨道应设阻车器。
(6)作业面与环架间设安全软梯,便于人员上下,建立可靠联系信号,在井下发生涌水或重要事故时,保证人员设备安全。钻眼结束,将钻架提升至安全高度,防止爆破损坏环形钻架,凿岩机具,风水管路。
5.确保既有线安全措施
(1)严格执行铁道部《关于加强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规定》(铁办[2001]14号文)、部颁《铁路行车线上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及兰州局各项施工安全的规定,严密组织施工。
(2)隧道出口段下穿既有线,要严格按设计正确制定施工方案,防护措施、封锁要点及限速条件,报兰州局批准后据以施工。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措施和责任,减少对行车的影响,确保行车安全。
(3)在行车线上或紧靠既有线施工,为确保行车和施工安全,必须按规定设置施工安全防护。其防护内容按铁道部规定的防护办法组织实施(如防护距离、防护信号等),并不得擅自变更。一切危及行车安全的爆破,均应在封锁线路时间内进行;在线路轨下近旁作业时,要张挂安全网或其它挡护设施。以防列车震动落物伤人。
(1)汛期施工,设立气象汛情预测站,负责每天向当地气象局“三防办”等有关部门取得密切联系,获取有关气象、汛情等情报资料,并作出科学的预测、分析,为防洪工作的决策、实施提供充分依据。
(3)健全通讯系统,保证施工工区与项目部及外界之间联络畅通,在事故易发点设专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1)消除一切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根源,严格控制火源、易燃物和助燃物的贮放。
(2)生活区及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并同当地消防部门联系,加强工程安全防范措施工作。
(3)在生活区及工地重要电器设施周围,要设置接地或避雷装置,防止雷击起火引起火灾。
(4)对职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杜绝职工燃电炉,乱仍烟头的不良习俗。
(5)对工地及生活区的照明系统要派人随时检查维修养护,防止漏电失火引起火灾。
2.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和措施
(1)开工前进行中线、水平基桩闭合复测,记录清楚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施工中加强隧道控制桩点的复核和保护工作,主要桩点必须做好护桩,绘好标示图,并随时校正测量仪器的误差,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
(2)采用新奥法原理指导施工,充分利用围岩的自稳条件,周边眼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减少超欠挖、减少围岩扰动。
(3)对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地质现象,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措施,制定针对性施工方法,备足相应的设备和材料,对围岩变形进行检测,及时反馈,以便分析处理,采取补救措施。
(4)为保证混凝土衬砌内实外光,采用全断面液压钢模衬砌台车,配足钢模板,保证尺寸准确,质量优良。
(5)严格喷混凝土质量管理和质量检查制度,指派专人负责石料、水泥、掺加剂的检验,对喷射混凝土的凝结效果、早期强度及不同龄期的强度定期检查,对喷射混凝土的厚度随时抽查。
(1)超前谋划,精心准备
要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每项工作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对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要超前准备,在实际施工中要争取主动。
(2)投入专业化的施工队伍,组织快速施工
为了确保隧道的施工工期,各施工单位要选派长大隧道施工经验丰富、有专业特长的骨干人员,组成精干务实的项目经理部;抽调技术熟练、曾经施工过多座铁路、公路长大隧道的专业化队伍投入施工。
(3)采用大型、高效、成龙配套、性能优良的设备,以施工机械化保障施工快速化
隧道施工采用钻、爆、装、运、支护、衬砌机械化一条龙作业。
(4)做好物资供应,保障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施工中提前做好物资供应计划,确保施工物资及时到位,保证钢材、水泥、大堆料等材料的供应,满足施工需要,确保施工进度。
2.技术措施及手段保证
(1)统筹合理安排,施工准备充分,尽快掀起施工生产高潮,保持稳产、高产
认真审核设计图纸,紧密结合工程特点,制定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高标准修建临时工程设施,重点抓住通路、通电、通水及生产和生活房屋建设,同时做好征地拆迁工作,为主体工程施工全面开展和顺利进行做好充分准备,打好基础。明确工期目标,应用网络技术,编制施工计划及施工作业指导书,配足生产要素,尽早掀起施工生产高潮,实现均衡连续高产,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2)运用成熟工艺、先进的技术手段,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确保施工进度
①运用成熟工艺,实现均衡高产
②大力推应用信息化施工技术,确保施工生产快速、有序
③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序,确保快速施工
根据工期要求,隧道各阶段、各种地质条件下的进度指标,是建立在科学的施工方法、合理的工序安排的基础上的。Ⅱ、Ⅲ、Ⅳ级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快速掘进,为赢得时间创造条件。Ⅴ级围岩地段采取正台阶法施工,洞口Ⅵ级围岩地段采取上半断面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施工,断层破碎带力求稳妥、稳中求快。
3.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效率
(1)实行岗位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强化管理,加强考核,使利益与进度、质量、安全三挂钩,贯彻实施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以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2)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方案,各施工单位应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及时调整施工方法,采用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尤其是对断层破碎带、岩爆、涌水施工要制定稳妥可行的施工预案,配置相应的机电设备。
(3)抓质量、保安全、促进度、确保不出现任何安全质量事故,隧道施工做到不坍不塌,在不良地质地段要加强支护和围岩监控量测,稳步推进,保证施工按计划进行。
(4)严密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量安排平行流水作业。加强工序衔接,提前做好工序转换前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做好开挖、支护、衬砌各施工环节间的协调、配合,将各工序间的干扰减小到最低程度。
(5)建立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收集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施工进度、生产要素、工序质量控制和施工安全等方面的信息,综合分析、判定施工运行状态,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施工过程有序、可控。
(6)对施工进度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当地气候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根据各项工程的进度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要素,保证全线均衡生产,稳产高产,以日进度保月进度,以月进度保年进度,以年进度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7)建立指挥部到施工现场的调度指挥系统,加强日常调度指挥工作,建立动态管理网络,全面及时掌握施工动态,迅速、准确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
(8)加强隧道作业循环的调查分析研究,从压缩各工序时间,加强工序衔接管理入手,减少每一循环时间,增加月循环作业次数,加快隧道进度。
(9)各施工单位要严密注视隧道各工序的进展情况,对各工序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停、窝工现象的发生,保证各工序施工的准时性。强化施工调度指挥与协调工作,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跟班作业DB11/T 1764.18-2020 用水定额 第18部分:水泥.pdf,靠前指挥,超前布局谋策,加强监控落实,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搁置延误,提高决策速度和工作效率。
(10)坚持实行施工进度快报制度,坚持各工序每天一报进展情况,每5天一报隧道整体的实际进度,并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11)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布置队伍,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机械化作业程度,为工程赢得时间。
(12)本隧道施工难度大,工期紧张,必须确保供电、供水、通风系统保持在良好状态,以免导致工期延误。
4.搞好外部协调安全生产施工方案,争取良好施工环境
加强各施工单位之间以及与监理、设计院的联系沟通,特别注重与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搞好路地关系,争取良好的外部施工环境,减少施工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