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1)、清除已经验收过的路床表面上的浮土和积水,并在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前把作业面表面洒水湿润。
(3)、为保证底基层宽度,同时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内外侧采用支槽钢的方式对底基层两侧进行围挡。
(4)、定出松铺系数控制点见(附表1),并测出其高程H1。
(5)、料场已由业主备料近10万吨某截面悬链线空腹式石拱桥施工组织设计,并经检测合格,可用于底基层施工。
(6)、两台水稳拌和站都经过了计量标定,且均已进行试机,运转情况良好。
(7)、根据室内配合比,对拌和站进行调试,直到所拌混合料符合级配要求为止,然后进行掺水泥后的试拌,检验水泥剂量与含水量的控制情况,直到符合规范要求。
把符合要求的集料和水泥分别装入下料设备中(水泥与集料按重量比例掺配,并以重量比加水,对加水时间和加水量进行记录),对材料的用量进行调试,直到符合要求,含水量根据气温状况和运输距离予以适当提高,以补偿水分损失。
a、每天开始搅拌前,检查场内各种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配合比,外加水与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
b、每天开始搅拌之后,出料时要取样检查是否符合设计的配合比,进行正式生产之后,每1~2小时检查一次拌和情况,抽检其配比、含水量是否变化。早晚与中午的含水量要有区别,要按温度变化及时调整。
c、拌和机出料由漏斗出料直接装车运输,装车时车辆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
a、运输车辆在每天开工前,要检验其完好情况,装料前应将车厢清洗干净。运输车辆数量要满足拌和出料与摊铺需要。
b、经检验合格的混合料用自卸汽车运输至工地,加盖帆布以防水分蒸发,同时装载高度均匀一致以防止离析。
c、在每辆车的发料单上,应注明出场时间,以备运输车在途中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对其所运的混合料做出正确评价。
d、在车辆倒车准备摊铺时,必须服从指挥,避免撞击摊铺机,以保证混合料摊铺的平整度。
(3)、混合料的摊铺:
a、摊铺前检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调整好传感器臂与导向控制线的关系,试铺时松铺系数暂时以1.3进行控制。
b、施工时摊铺机两侧架设钢丝绳,摊铺时采用一台ABG423摊铺机和一台RP951半幅一次进行摊铺,两台摊铺机的前后距离保持在10米左右,混合料均匀地摊铺在要求的宽度上。摊铺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0.5~1%,以补偿摊铺和碾压过程中水分的损失。
c、摊铺机的螺旋面料器应有三分之二埋入混合料中。
d、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e、在碾压之前,用水准仪测出松铺系数控制点位置处的高程H2。
(4)、混合料的碾压: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初步确定以下两种碾压方案进行试验段碾压:
④、一台XP261胶轮压路机碾压2遍。
④、一台XP261胶轮压路机碾压2遍。
a、在摊铺机后面,紧跟静压压路机,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一次碾压长度一般不超过50m。碾压段落层次分明,设置明显的标志。
b、稳压要充分,振压不起浪花、不推移。压实时,先稳定(遍数适中,压实度达到90%),然后开始轻振动碾压,再强振动碾压,最后胶轮收面,压至无轮迹为止。碾压完成后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
c、压路机碾压时轮迹应重叠50㎝,在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路段内,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
d、压路机倒车换挡要轻且平顺,不要拉动底基层,在第一遍静压时,倒车后尽量原路返回,换挡位置应在已压好的段落上,在未碾压的一头换挡倒车位置错开,形成齿状(见图一),出现个别拥包时,配工人进行铲平处理。当进行下一段的碾压时,应先消除已压实部分与未碾压段落的齿状接头部分(见图二)。
e、碾压要在水泥初凝前及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为保证底基层边缘强度,两侧应多压2~3遍。
f、碾压结束后,试验人员立即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是否合格,同时,测量人员用水准仪测出松铺控制点位置处的高程H3,并计算出松铺系数:
松铺系数=(H2-H1)/(H3-H1)
结束摊铺时应设横向接缝。在摊铺混合料的末端,用挂线方法将剩余混合料人工找平,经压实后,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横向(与路中心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
横缝应与路面车道中心线垂直设置,其设置方法:
a、人工将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末端整理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
b、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米长,其高度略高出方木。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c、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或方木撤除,并将作业面顶面清扫干净。
d、摊铺机返回到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
a、碾压成型后立即采用土工布覆盖在碾压完成的底基层顶面,覆盖2小时后,再用洒水车洒水,在7天内要保持底基层处于湿润状态,28天内正常养护。
b、养生期不少于7天,养生期内封闭交通,禁止车辆在上行驶,。
(7)、施工注意事项:
a、严密组织施工,尽量缩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时间,此时间不应超过2-3小时,并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
b、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进行找平,每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为10cm。
c、应避免纵向工作缝,减少横向工作缝。工作接缝应采用与路表面垂直的平接缝,严禁采用斜接缝。
六、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灌砂法:每200米每车道4处
3米直尺:每200米测2处×10尺
水准仪:每20米测1个断面
每处3点,路中及边缘任选挖坑丈量
水准仪:每100米测3个断面
以规定条件养生试件进行评定
见附表2: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厂拌)施工工艺流程图
本项目安全目标确定为“三无一杜绝一创建”,“三无”即:无工伤死亡事故;无交通死亡事故;无火灾、洪灾事故;“一杜绝”即:杜绝重伤事故;“一创建”即:创建文明工地。
1、加强施工安全教育:
针对工程特点,对所有从事管理和生产的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未经安全教育的人员不准上岗。通过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掌握基本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提高职工遵守施工安全纪律的自觉性,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定,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达到提高职工整体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经理部要保证检查制度的落实,要规定检查日期及参加检查的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制定整改措施。
现场文明施工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为保证工程施工文明有序,拟采取如下措施:
1、料场内砌筑排水沟,形成排水系统,保证料场内不积水。
2、现场文明施工由一名副经理分管。对施工便道定时洒水,保持便道湿润,使产生的灰尘减至最低程度。运输底基层混合料车辆要加盖帆布。
4、现场施工应注意使工作面尽量平整,各种料具堆放整齐,工程完成后应对现场进行清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资料
三、试验段施工的时间、段落及目的:
六、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松铺系数测点平面布置图
K169+750○○○○
K169+760○○○○
某新时代广场电照及给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K169+770○○○○
K169+780○○○○
K169+790○○○○
K169+800○○○○
K169+810○○○○
K169+820○○○○
K169+820○○○○
K169+840○○○○
Q/GDW 11475-2015 互联电网联络线功率控制技术规范.pdf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