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南山办公楼机电安装施工方案7.2.6.2喷头的型号、规格及安装位置,喷头溅水盘的方向、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7.2.6.3喷头的标志应齐全,包括商标、型号、公称动作温度、厂标和生产年月、出厂合格证。
7.2.6.4喷头的外观检查应无加工缺陷和机械损伤墙柱混凝土施工工艺.docx,尤其要注意管螺纹和溅水部分。
7.2.6.5当喷头溅水盘高于附近梁底或高于宽度小于1.2m的通风管道、排管、桥架腹面时,喷头溅水盘高于梁底、通风管道、排管、桥架腹面的最大垂直距离见表一。
喷头与梁、通风管道、排管、桥架的水平距离a(mm)
喷头溅水盘高于梁底、通风管道、排管、桥架腹面的最大距离b(mm)
1200≤a<1500
7.2.6.6喷头安装时,不得对喷头进行拆装、改动,并严禁给喷头附加任何装饰性涂层。
7.2.6.7安装喷头时,应使用专用扳手,安装时严禁使喷头的框架和溅水盘受力,发现有变形时应立即更换。
7.2.6.8容易遭受机械损伤场所或部位的喷头,应加装防护罩。
7.2.6.9当通风管道、排管、桥架宽度大于1.2m时,增设的喷头应安装在其腹面以下部位。
7.2.6.10喷头与不到顶隔断的水平距离和最小垂直距离见表二。
喷头与隔断的水平距离a(mm)
喷头与隔断的最小垂直距离b(mm)
7.2.6.11公称直径小于10mm的喷头,其配水干管或配水管应安装过滤器。
7.2.6.12闭式喷头应进行严密性试验,以无渗漏、无损伤为合格。试样的数量宜从每批供货喷头中抽查1%,但不得少于5只喷头。试验压力应为3MPa,试验中的保压时间不得小于3min,其中有2只以上不合格时,该批喷头不得安装;当其中有1只喷头不合格时,应从同批喷头中再抽查2%,但不得少于10只,重复上述试验,当仍有不合格试样时,该批喷头不得安装。
7.3.1.1安装前熟悉图纸,确定现场结构情况及标高、轴线、预留孔洞、预埋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7.3.1.2根据通风、排烟系统编号,清点检查预制好的风管及配件,并准备好安装用的辅料。
7.3.1.3将根据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制作好的风管支架正确、平直、牢固地固定在墙上,并注意标高。
7.3.1.4按风管中心线找出吊杆的敷设位置,单吊杆在风管中心,双吊杆可按风管中心线对称安装,并用电焊或螺栓固定在楼板、钢筋砼梁和钢梁上。
7.3.1.5风管系统上所有可拆卸的接口,均不得装在墙和楼板内,法兰垫料厚度为3~5mm,垫料不得凸入管内。
7.3.2.1风管支吊架安装
7.3.2.1.1风管支吊架的选型参照标准图集T616,支吊架的安装位置要准确,做到牢固可靠,支吊架的间距按规范执行,风管水平安装直径或长边尺寸小于400mm,间距不应大于4mm,大于或等于400mm,不应大于3mm。
7.3.2.1.2支吊架位置按风管中心线确定,其标高要符合风管安装标高的要求,支吊架位置不得安装在系统风口、风阀、栓视门和测定孔等部位。风管重量不得由通风、空调设备承受。
7.3.2.1.3定位、测量和制作加工指定专人负责,既要符合规范的要求,并与水电管支吊架协调配合,相互妨碍。
7.3.2.2风管安装
7.3.2.2.1风管的组对
将成品运至安装地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复核,再按编号进行排列,风管系统的各部分尺寸和角度确认正确无误后,即开始风管组对工作。
风管各管段之间的连接采用现场法兰螺栓连接,组对式先连接斯角螺栓孔,从四角到中间逐个紧固,所有螺栓长短一致,并朝向气流方向。法兰间采用法兰密封材料防止漏风。
7.3.2.2.2风管吊装
风管吊装可采取分节吊装和整体吊装,整体吊装是将风管在地面(楼面)连成一定长度用倒链提升至吊架上。
水平干管安装时要求风管法兰避开梁,风管贴梁底安装。立管可在水平管安装前进行安装,支架间距不应大于4m,每根立管固定件不应少于二个。风管水平安装,水平度的允许偏差每米不应大于3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风管垂直安装,垂直度的允许偏差每米不应大于2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
与具有转动部件的设备相连的进出风管处设软接头。柔性连接短管应采用不燃或难燃的软性材料制作。
设备吊杆或长边大于1600mm的风管吊杆应采用双锣帽,保温风管横担应垫硬木方以防止发生“冷桥”。
管道穿过防火墙、楼板时,其缝隙采用非燃烧材料紧密填塞。
风管与风机连接时,不得强迫对口。
7.3.3风口、阀件安装
7.3.3.1风口、阀件规格、型号、材质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所有部件应有产品合格证。
7.3.3.2安装前检查产品外观完整,无脱漆、变形或损伤。阀件应启闭灵活,并标明开度指示和安装方向。电动阀门应进行电气绝缘测试和通电试验。
7.3.3.3风口安装应配合装饰施工进行,安装应牢固,并与饰面结合紧密。安装后装饰工程未完成,应贴不粘胶带或塑料簿膜进行保护。
7.3.3.4阀件安装应与风管安装同步进行,安装时要注意气流方向与标示一致,防火阀应单设吊架,所有吊架不得影响阀件操作。
7.3.3.5系统安装完毕后,应在调节阀上注明“开”、“关”字样。在通风、空调设备上标注编号(与施工图系统编号一致)。
7.3.4.1安装前应清点随机配件及文件,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7.3.4.2对风机的规格、型号、叶轮旋转方向、传动方式、风口位置、转速、风量、风压等进行核对。
7.3.4.3检查风机的外观,外壳有无锈蚀和损坏,零部件是否齐全。
7.3.4.4整体安装的风机,搬运和吊装的绳索不得捆缚在转子和机壳或轴承盏的吊环上。皮带传动的通风机和电动机轴的中心线间距和皮带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7.3.4.5检查风机叶轮与吸气短管之间的间隙,其间隙值见下表:
叶轮与吸气短管的间隙值表
7.3.4.6检查叶轮的动静平衡:用手轻轻推动叶轮,叶轮转动到任何位置均能停止,或用手将叶轮拨到任何位置,叶轮均能静止。
7.3.4.7在风管中安装轴流式通风机,首先应将风机支架分别采用埋设、抱箍、焊接等方法固定在砧墙、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的柱或墙上。
7.3.4.8风机支架安装前,应复核支架上的螺孔是否与风机上的安装螺孔相符。支架上每个螺孔均应垫橡皮垫。
7.3.4.9安装时要注意气流方向和风机叶轮转向,叶轮不可倒转,找平找正,上紧螺栓。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方案
7.4.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按设计图纸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7.4.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前,应具备设备布置平面图、接线图、系统图以及其它必要的技术文件。
7.4.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竣工时,提交下列文件:
7.4.1.3.1竣工图;
7.4.1.3.2设计变更文字记录;
7.4.1.3.3施工记录(包括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4.1.3.4检验记录(包括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的测试记录);
7.4.1.3.5竣工报告。
7.4.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7.4.2.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布线时,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对导线的种类,电压等级进行检查。
7.4.2.3管内或线槽的穿线,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穿线前,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
7.4.2.4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能穿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7.4.2.5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7.4.2.6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作密封处理。
7.4.2.7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
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时;
管子长度每超过20m,有一个弯曲时;
管子长度每超过15m,有二个弯曲时;
管子长度每超过8m,有三个弯曲时。
7.4.2.8管子入盒时,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
7.4.2.9在吊顶内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宜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
7.4.2.10线槽的直线段每隔1.0~1.5m设置吊点或支点,在下列部位也设置吊点或支点:
线槽走向改变或转角处。
7.4.2.11吊装线槽的吊杆直径,不应小于6mm。
7.4.2.12管线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处,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
7.4.2.13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Ω。
7.4.3火灾探测器的安装
7.4.3.1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如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7.4.3.2线型火灾探测器和可燃气体探测器等有特殊安装要求的探测器,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7.4.3.3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牢靠,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7.4.3.5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cm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
7.4.3.6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完毕后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7.4.3.7探测器的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7.4.3.8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7.4.4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安装
7.4.4.1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墙上距地(楼)面高度1.5m。
7.4.4.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牢固,并不得倾斜。
7.4.4.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0c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7.4.5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
7.4.5.1火灾报警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不应小于1.5m,落地安装时,其底宜高出地坪0.1~0.2m。
7.4.5.2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当其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7.4.5.3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靠;
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子,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易褪色;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两根;
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
导线引入穿线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
7.4.5.4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非消防专用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
7.4.5.5控制器的接地应牢固,并有明显标志。
7.4.6消防控制设备的安装
7.4.6.1消防控制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功能检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装。
7.4.6.2消防控制设备的外接导线,当采用金属软管作套管时,其长度不宜大于1m,并应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0.5m。金属软管与消防控制设备的接线盒(箱),应采用锁母固定,并应根据配管规定接地。
7.4.6.3消防控制设备外接导线的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7.4.6.4消防控制设备盘(柜)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端子,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施工图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对施工完成部分要做好成品保护。管槽施工必须横平竖直。吊线、格墨、打平水、拉直线(预埋管线除外)。
8.2线、管、槽施工工艺要求:
垂直敷设的线槽必须按底架安装,水平部分用支架固定。固定支点之间的距离要根据线槽具体的负载量在1.5至2米之间。在进入接线盒、箱柜、转弯和变形缝两端及丁字接头不大于0.5米。线槽固定支点间距离偏差小于50毫米。底板离终点50MM处均应固定。
不同电压、不同回路、不同频率的强电线应分槽敷设,或加隔离板放在同一槽内。
线槽与各种模块底座连接时,底座应压住槽板头。
线槽两个固定点之间的接口只允许有一个,所有接口跨接处均装上接地铜线或片,每层保证可靠的重复接地。
线槽交叉、转弯、丁字连接要求:平整无扭曲,接缝紧密平直无刺无缝隙,接口位置准确,角度适宜。
槽板应紧贴建筑墙面,排列整齐。
导线不得在线槽内进行接头,接线在接线盒内进行。
管线槽架内穿线宜在建筑物的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配线施工之前,将线槽内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
电缆桥架必须根据图纸走向及现场建筑特性设计弯头、马鞍、长度等。
电缆桥架安装必须横平竖直。
电缆桥架安装必须根据桥架大小,精确计算出承托点受力情况。要求均匀、整齐美观及牢固可靠。
桥架角弯必须有充分的弧度,防止将电缆拆散。
电缆桥架必须至少将两端加接地保护.
根据设计图要求,分别选用PE管、电线管和SC管作线缆保护,保护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金属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
塑料管厚薄均匀,无裂缝等缺陷。
金属管连接应牢固,密封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金属管外径的2.2倍,管接头处应以铜线作可靠连接,以保证电气接地的连续,金属管连接不宜采取直接对焊的方式。金属管进入接线盒后,可用缩紧螺母或带丝扣管帽固定,露出缩紧螺母的丝扣为2~4扣。或者采用铜杯臣与梳结来连接金属管与接线盒。但都应保证接线盒内露出的长度要小于5MM。
金属管暗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敷设在混凝土、水泥里的金属管,其地基应坚实平整;
金属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水和泥浆渗入,管道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金属管应用卡子固定,支持点间的间距不应超过3米。在距接线盒0.3米处,要用管卡将管子固定。在弯头的地方,两边也要固定。
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暗管内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敷设在子管内,使光缆和电缆分开布放,保护管的外径应为光缆外径的2.5倍。
当弱电管道与强电管道平行布设时,应尽量使两者有一定的间距,以13CM左右为宜。
当线路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4倍。
水平线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保护管,其水平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确良1/2。
钢管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平整、管口应光滑。
薄壁电线管的连接必须采用丝扣连接,管道套丝长度不应小于接头长度的1/2,在管接头两端应加跨接地线(不小于4平方毫米铜芯电线)。砼楼板、墙及砖结构内暗装的各种信息点接线盒 与管连接应采用迫母固定。
当电线管与设备直接连接时,应将管敷设到设备的接线盒内;当钢管与设备间接连接时,应增设电线保护软管或可挠金属保护管(金属软管)连接;选用软管接头时,不得利用金属软管作为接地体。
镀锌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的跨接接地线,宜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
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的间距应均匀,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管线穿过建筑物伸缩缝时,应在伸缩缝两端留接线盒和接地螺栓。
8.7.1分部分项工程:经自检合格报监理单位复查;
8.7.2系统运行调试运行无误后行系统运行验收;
8.7.3最后将工程资料、文件、图表等整理成册与其他分部工程资料汇总。
9.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9.1.开工前的检查,即检查本工程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保证工程质量。
9.2.工序交接时的质量检测,即对本工程重要的工序,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质量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
9.3.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测验收,凡是属于隐蔽工程的均应检查认证后方能掩盖。
9.4.子分部、分部工程质量检测,即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每子分部分部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9.6.项目成品保护检查,即检查成品有无保护措施,或对其保护措施是否可靠。
给排水:本工程给排水工程的质量控制重点为薄壁不锈钢管安装,薄壁不锈钢管道属于新型管材,对水质不产生二次污染。双挤压结构属于新型连接方式,不产生漏水,耐冲击、耐高压,但所有连接管件均属于一次性管件,要求技术含量高,安装必须一次成型。施工班组缺乏薄壁不锈钢管双挤压安装经验,因此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加强现场管理人员对现场安装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并组织施工班组进行培训。
电气:专业施工员熟悉设计施工图纸、规范规程、质量评定标准,并组织班组作业人员学习图纸、规范、规程及质量验评标准,对班组进行全面详细、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交底;根据设计意图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绘出预留、预埋线管图,经建设方代表及监理代表审定后,作为班组预留、预埋工作的依据;选择有经验、责任心强、技术等级高的工作班组担任预留、预埋工作;预埋用的管材,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土建拆模后,立即对预埋管线、盒进行清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暖通:风管接口应做到严密,漏光和漏风率符合规范要求,保温时应在保温管道与支架之间采取有效隔冷热措施,避免出现“冷桥”现象,凝结水安装严格控制排水坡度,不得出现倒返水现象。
消防:消防联动调试应编制详细的调试方案,落实经验丰富的班组进行,调试过程中应模拟各类火灾情况对系统进行调试,并做好相关记录。
9.8原材料或半成品的质量控制措施
对进场的设备和材料按设计要求的规格、型号进行检查和验收,符合要求的设备及材料方可进行使用在工程指定部位。
对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外表检查,表面无破损、裂纹、凹陷、变形等缺陷方可进场使用。同时,也应对进场材料的壁厚、长度、外形尺寸、材质等进行检查,对一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的材料不允许在现场使用。
设备及材料的进场验收应由甲方、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方代表共同验收合格后,并办好设备和材料的报验手续。要求做功能性试验的设备和材料,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各项试验(如阀门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以保证进场材料和设备符合设计要求。同时,也应对进行设备的进行试运行,检测设备的噪声、转向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在试运转过程中有严重异常声响的设备,通知厂家退回。进场的材料和设备必须有合格证、材质证明书、检测报告、准用证等,如供应商不能提供以上证件,施工单位有权拒绝收货。设备和材料进场后,应放在安全的地方,以防高空落物而损坏设备或材料。并防止日晒雨淋而导致材料或设备生锈,影响使用功能。对于有防水要求的材料(如保温材料等),进场后应堆放在干燥的地方保管,以防受潮变形,影响日后的保温效果。
9.9安装工程观感质量的控制
9.9.1管道专业的观感质量
主要是对管道位置、坡度、支吊架、阀门、设备和保温进行控制。
管道位置坡度:管道位置坡度严格按设计要求、规范要求施工,不得随意更改。
支吊架:管道的支吊架的型式、规格、位置、间距及固定,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设在焊口、阀门及检视门处;管道间的衬垫符合施工规范规定;支吊架与管道接触紧密,吊杆垂直;支吊上孔眼应采用机械开孔。
阀门的设置:位置、方向正确,连接严密、紧固,操作方便灵活;阀板与手柄方向一致,阀的外壳上有“开和关”的标记,启闭灵活,排列整齐美观;设备表面要清洗干净,不得有污物、油漆脱落等现象的发生。
保温和油漆:保温层厚度、油漆的漆膜要均匀,油漆的品种、颜色要符合设计要求,对碳钢要先刷防锈漆再刷面漆。
9.9.2电气专业的观感质量
主要是对灯具安装、支吊架、配电箱、桥架安装及电线、电缆的敷设等方面进行控制。
灯具的安装:安装位置应正确,外露部分平整;灯具中的格、孔间距一致,边框平直整齐,同一房间内的灯具要在一条线上且排列整齐,外露部分光滑、美观。
支吊架安装:支、托、吊架的型式、规格、位置、间距及固定,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吊杆要垂直,钻孔要用电钻开孔,不得使用氧、乙炔气进行开孔。
配电箱安装:配电箱表面要打扫干净,不得有污物、油漆脱落等现象;箱内电气元件排列整齐,连接线绑扎整齐、牢固,不得松动。
桥架安装:桥架安装牢固,位置、标高和走向符合设计要求;桥架内电缆、电线排列整齐,跨接线连接牢固不松动;连接螺栓方向一致;桥架的来回弯制作和开孔不得使用氧、乙炔气进行。
9.10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
各类技术资料应与安装工程施工同步进行。在进行安装工程隐蔽验收时,应有各类隐蔽资料,并在甲方或监理代表验收合格后,签好字作为技术资料保存好。
安装工程各分项的自互检记录,在安装各分项完成后,根据评定表上的内容进行质量评定,并把评定结果填入表内,并请有关参与评定的技术员、工长、班组长签好字,作为安装工程评定等级的依据。
安装工程所需的各类材料、设备等,必须具有合格证件或质量证明,有特殊要求的材料或设备必须有相应的证件(如消防产品必须有备案登记证),,认真收集并粘贴好。
各分项工程的设计变更、技术洽商单等,盖章和签字齐全,方可作为技术资料保存。各类技术资料应采用有规范的表格,书写时字迹应清楚、端正,并一律采用碳素笔书写。资料的装订应满足城建档案馆的要求。
9.11安装工程成品保护措施
管道在施工过程中,穿越结构孔洞时,严禁私自破坏结构板或梁内钢筋,确需割断钢筋时应征得设计、总包、甲方和监理现场工程师的同意后,方可施工,防止影响土建结构。
所有管道材料进场时,应堆放在干燥无积水的地方,管道材料表面的塑料薄膜包装,暂时不要拆除,待安装完毕后竣工验收前再拆除,以防止管道表面受损。
无表面包装的管道安装完毕后,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好,防止被土建施工时表面受污染。管道安装完毕,交工验收前进行刷漆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对土建已完墙面的保护,防止管道在刷漆时污染土建墙面。
所有管道在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管口封堵,防止杂物掉入管口内造成日后管道堵塞。
所有给水设备如水泵、气压罐等,安装结束后应及时对设备用房上锁,非施工人员不得入内,防止设备受损。
管道上阀门在施工完毕后,应派专人拆除阀门手轮,待竣工验收前再装上,防止丢失。
所有仪器、仪表、水龙头等物,待竣工验收前装上,防止受损。
给水系统通水调试时,应根据系统逐一进行检查,确认无漏水现象后,方可进行送水,防止在送水过程中跑水,对已完装饰工程造成破坏。
在管道安装过程中,如发现破坏了电线管,应及时通知电气专业人员进行修复,防止日后线管被堵。
电气设备进场时,应把设备放在干燥无积水的地方,并做好防潮措施,特别重要的设备,应派人进行看护,防止零配件丢失。
管内穿线工作应在装饰工程墙面刷漆前进行,以防止在穿线过程中,污染装饰墙面。
灯具、面板安装前,所有办公用房应上锁,防止安装完后有丢失现象发生。
配电箱、母线槽在安装前,应确认结构已不漏水,防止配电箱元件受潮影响绝缘电阻,影响日后送电安全。
10.相关专业配合协调
CJT245-2007标准下载作为专业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调好各专业队伍之间作业时间,安排作业工序。施工前,要根据业主单位对总工期目标的要求制定本专业施工部署,安排各工种、各专业的穿插作业计划,并在施工中定期召开协调会,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中标后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进行图纸交底工作,并落实施工管理技术人员进行熟悉图纸,重点核查管线、设备交叉交错时的标高、位置,如空调风管系统与消防系统大多布置于梁板底,有时会因为位置,空间的“争夺”而产生一些安装协调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设计单位反映,在设计单位的认可下进行施工。
建立工程协调会制度:通过与各相关单位的协调、沟通,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要明确下步工作安排。
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本专业的材料和施工质量严格把关,及时收集和整理有关工程技术资料,竣工前交总包单位统一进行汇总并呈送业主。
加强工序施工过程的监控Q/CR 807-2020标准下载,确定预埋、预留位置,在公共部位施工过程中协调各专业的技术人员,确定管线的布置,以空调风管为主,小口径管道让大口径管道的原则进行管线布置。对布置过程中发现的管线冲突及时联系业主、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施工工期和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加强对各班组的交底是保证合理施工的关键,对交底记录要仔细检查,必要时应抽查一下,以防交底流于形式。如砌体内管道与土建配合的交底,砌体管道预埋,管线的走向、开槽、孔深宽度都必须详细交底于各安装专业班组。以防止对墙体结构造成破坏,产生裂缝及墙体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