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高路基填方路基施工方案(1)填石路堤的石料强度不小于15MPa,填料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
(2)填石路堤的路床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cm,路床底面以下80cm厚的过渡层,填料料粒径应小于15cm,其中小于0.05mm的细粒料含量要不小于30%。
(3)为充分利用超大粒径填料,路床顶面150cm以下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60cm;填料最大粒径均不超过层厚的2/3。
GBT 5023.5-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5部分:软电缆(软线).pdf填石路堤松铺厚度与最大粒径要求示意图
4.4.3、土石混填填料要求
(1)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不得用于路堤填筑。
(2)天然土石混合填料中,石料强度大于20Mpa的中硬、硬质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的2/3;石料强度小于15Mpa的强风化石料或软质石料,其CBR值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中表4.1.2的规定,石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
运料前,填料经试验合格批准后使用,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至填方区。汽车自卸时,安排专人指挥,按每层不大于30cm不小于10cm的松铺厚度计算卸料密度,由远及近进行卸料,一层料卸完后,即停止卸料,进入摊铺和整平阶段。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
4)填方的平整。当填方区一层填料上料完成后,按层厚30cm的松铺厚度、采用大型履带式推土机初步摊平,并在初平后的填料上来回碾压,完成初步压实。每层初步平整完成后,并形成一定的路拱形成排水。对机械无法到达边角处采用人工找平。
5)填方的压实。在经过平整后的填层面上采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或强夯机进行碾压和夯实。压实宽度不应小于设计宽度,便于后面边坡的削坡。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重叠0.4~0.5m,纵向碾压轮迹重叠0.4~0.5m,压路机的行驶速度控制在4km/h之内,初压时采用过静压,然后改为振动压实,其压实遍数均由试验确定。机械无法到达边角处或压实机械不能达到要求的地方,采用强夯处理。
4.5、土方路堤施工工艺
4.5.1、土方路堤施工工艺
(1)路堤填筑时必须根据设计断面水平分层填筑和压实。分层最大松铺厚度应根据试验确定,且不应超过30cm;分层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
(2)性质不同的填料应分段填筑,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填。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应不小50cm。
(3)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
(4)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1:1坡度分层填筑,每层碾压至边缘,逐层收坡,待后填段填筑到位时,再把交界面逐层挖成不小于3m的台阶,分层填筑碾压;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3m。
(5)填方路堤必须按路面平行面分层控制填土高程,为利于排水,填筑时路堤顶面应形成不小于2%横坡,设计纵横坡必须在下路堤范围内形成。
(6)填筑、摊铺、碾压
①路基每层填筑严格执行“划格上土、挂线施工”。
②准备直径3cm、长150cm红白相间(25cm刻度)的花杆,在边线位置每隔20m插一根,依据花杆上的刻度连续挂好线绳,线绳应绷紧,作为机械平整时的依据,保证平整度和松铺厚度。
③运输车按要求卸料后,先用推土机粗平,对含水量进行检查,不合格要洒水或翻拌晾晒,合格后用平地机精平;检查松铺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后方可碾压。
④先稳压,后振动碾压,碾压时压路机遵循从路边向路中、从低侧向高侧的原则;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km/h,错轮宽度对振动压路机不得小于压实轮的1/3,对三轮压路机不得小于后轮的1/2。
(7)路堤填土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不小于30cm,超宽部分压实度必须满足填层压实度要求,不能满足时,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填筑宽度,以保证超宽30cm范围内压实度合格,路基完成后削坡。
(8)当路基填高超过1.5m时,路基顶面边缘应设置不低于30cm、开口间隔不大于30m的挡水埂,开口处设置临时泄水槽至坡脚排水沟;临时泄水槽采用混凝土抹砌;施工中应随时检查挡水埂和临时泄水槽的完好情况,及时修补。
(9)每一个压实层在经过雨雪后,或由于特殊原因没有填筑上一层而致使本层超过10天暴露在外,在填筑上一层时应复压,重新检测压实度。
4.5.2、石方路堤填筑工艺
(1)采用中硬和硬质石料填筑的路堤要进行边坡码砌,边坡码砌要采用强度大于30MPa不易风化的石料,石块形状要规则,最小尺寸不小于30cm;路堤填高≤12m时,码砌厚度不小于2m,路堤填高>12米时,码砌厚度不小于2.5m;边坡码砌要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
(2)填筑的石料如岩性相差较大,特别是岩石强度相差较大时,应进行分层或分段填筑。
(3)当填筑石料级配较差、粒径较大、石块间空隙较大时,必须于每层表面空隙间填入石渣、石屑或中粗砂,使空隙填满为止。
(4)填筑、摊铺、碾压
①填石路基施工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填筑前要划灰格、插杆挂线;
②根据石料粒径大小及组成采用相应摊铺方法:
a、大粒径石料采用渐进式摊铺法铺料,运料汽车在新填的松料上先两侧后中央逐渐向前卸料,大型推土机随时摊铺整平。
b、对细料含量较多的石料宜采取后退法铺料。运料汽车在已压实的层面上后退卸料,形成梅花型密集料堆,采用推土机推铺整平。
③人工铺填粒径25cm以上石料时,应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最后压实。
④填石路基在压实前,应摊铺平整,填料最大粒径要严格控制,超出本书规定的应予以剔除或解小,局部不平整处人工配合机械以细石屑找平。摊铺完成后的石料表面平整,无明显大石料露头,表面无明显孔洞、孔隙。
⑤碾压设备采用机械传动拖式振动压路机或低频高幅垂直式振动压路机,同时激震力要在50T以上。根据试验段获取的碾压遍数碾压,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前后相邻区段纵向应重叠不小于5m碾压。
(5)填石路堤填筑宽度,每侧要宽于填层设计宽度不小于30cm,超宽部分压实质量必须满足填层压实质量要求,不能满足时,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填筑宽度,以保证超宽30cm范围内压实质量合格,路基完成后削坡。
①首先在压实后的路堤上沿着纵向布点,在布好的点位上,用油漆做醒目的标记。用水准仪测量高程,为减少误差,准备一个Φ10cm钢球,放置在测点上。
②用振动压路机作碾压检测(碾压参数:2.0~4.0km/h,频率30Hz,碾压2遍),碾压后应无明显轮迹。然后再用水准仪测定各点高程,各测点在碾压前后的高差,就是测点的压实沉降差。
4.5.3、土石混填路堤施工工艺
1)施工前,应根据土石混合材料的类别分别进行试验段的施工,确定能达到最大压实干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压实度、压实沉降差等参数。
(2)土石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整平应采用大功率推土机辅以人工按填石路堤的方法进行,松铺厚度控制在40cm以内;碾压前应使大粒径石料均匀分散在填料中,石料间孔隙应填充小粒径石料、土和石渣。
(3)碾压采用垂直振动式振动压路机碾压,激振力40T以上。碾压顺序按填石路堤进行。
(4)土石混合材料来自不同料场,其岩性或土石比例相差较大时,必须分层或分段填筑。
(5)填料由土石混合材料变化为其它填料时,土石混合材料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必须小于30cm,该层填料最大粒径小于15cm,压实后,表面必须无孔洞。
(6)中硬、硬质石料的土石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码砌边坡的石料强度、尺寸及码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边坡码砌与路堤填筑同步进行;软质石料土石路堤的边坡按土质路堤边坡处理。
(7)压实后透水性差异大的土石混合材料,必须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允许纵向分幅填筑。
(1)路堤从上至下采用1:1.3+1:1.5+1:1.75的台阶式边坡,以利于压缩坡脚减少占地,级间设3%外倾平台,宽为2m,第一边坡高度8m,第二级边坡高度8m,第三级按1:2填筑至清表处理后的原地面。路面底面以下80cm路床范围要求填筑碎石土填筑,碎石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0cm。填石路基应进行边部码砌。边坡码应采用规则石块,石料强度应大于30MPa,粒径应大于30cm,填方基底压实度≧90%。
(2)分别在ZK126+560,ZK126+760左侧,YK126+600右侧三处设3级边坡检修踏步。
(2)填石路堤施工过程中的每一压实层,可用试验路段确定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控制压实过程,用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指标检测压实质量,并经监理人检验批准,且最后两遍之间的沉降差应为0mm。
(4)填石路堤成型后的外观质量标准:路堤表面无明显孔洞。大粒径石料不松动,铁锹挖动困难。边坡码砌紧贴、密实,无明显孔洞、松动,砌块间承接面向内倾斜,坡面平顺。
4.6.3、土石混填路堤
(1)中硬、硬质石料土石路堤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施工过程中的每一压实层,可用试验路段确定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控制压实过程;用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指标,检测压实质量。
(2)软质石料填筑的土石路堤,应符合规范(JTGF10-2006)4.2.2条的规定。
(3)土石路堤的外观质量标准:路基表面无明显孔洞;大粒径填石无松动,铁锹挖动困难;中硬、硬质石料土石路基边坡码砌紧贴、密实,无明显孔洞、松动,砌块间承接面应向内倾斜,坡面平顺。
4.7.1、土方路堤检测:
采用灌砂法进行检测,路堤填筑前,每种填料按试验规范要求取样进行土工试验,确定土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4.7.2、石方路堤和土石混填路堤:
采用压实沉降差和水袋法检测孔隙率。
各填层所测得的压实度必须符合路基填筑压实度规范要求,否则要继续进行碾压,或对填料进行含水量分析,看是否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之内,若偏大或偏少,则分别采取翻松晾晒和洒水湿润等措施进行处理后重新进行碾压,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4.8、高填方路堤的质量控制
施工控制要点:高填方路堤应优先安排施工,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预留路堤高度与宽度,填筑至设计标高后要按要求进行超载预压。
施工前应人工挖十字沟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施工而造成损坏。
4.8.1、沉降和位移观测
(1)高填方路堤施工过程中和预压期内必须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以监测路堤变形情况,控制填筑速率,指导施工;并根据实测资料推算评估工后沉降,指导后续工程施工。
(2)沉降通过地表型沉降计(沉降板或桩)、位移通过地表水平位移桩(边桩)进行检测;必要时设地下水平位移计(测斜管)对地下土体分层水平位移量进行监测。
(3)观测点的位置、数量及埋设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或合同文件的要求执行。
(4)沉降和位移观测要遵循“五固定”原则: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点点位要固定;仪器、设备要固定;观测人员要固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固定;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5)施工中严格按要求的观测方法和频率对沉降和位移进行跟踪观测,观测资料必须及时进行整理和汇总分析,及时指导施工和提供给相关单位作为评估依据,并作为质量资料归档。
(6)当路堤中心沉降速率大于1.0cm/d或坡脚水平位移速率大于0.5cm/d时,立即停止填筑,增加观测频率,待观测值恢复到限界值以下时恢复填筑。
施工前,在离路基沉降区范围以外的稳定区域埋置2至3个观测点,用全站仪及水准仪精确定出基点的标高及基线的方位;在路基两侧的路堤坡脚处、坡脚以外2m和4m处每隔200m分别对称埋置3个测点,测点用15x15x150cm的钢筋混凝土桩制成。在路基填筑前根据基点的标高及基线的方位用全站仪观测出测点的初始位置,并做好记录;在路基填筑过程中,每天对测点进行一次观测(测点位移变化不大时,可3天一次或7天一次),并记录观测数据。当测点的水平和竖向位移超出规范要求的值时,地基沉降处于不稳定状态,这时必须立即停止填筑,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待路基稳定后方可继续填筑。
4.8.2、路堤边坡休整
(1)、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
(2)、在休整需要加固的坡面时,预留出加固位置,对填土不足或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的地段,采取边坡挖台阶,分层填补,仔细夯实的方法处理。
(3)、路基两侧超填的宽度予以切除,边坡缺土时,要挖成台阶,分层填补夯实。
(4)、挂线进行边沟休整,路基整修完毕后,堆于路基范围的废弃土料弃置指定的弃土场。
4.8.3、高填方路堤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及管理措施
(1)路堤整体下沉或局部沉降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施工时高填方路基要早开工,避免填筑速度过快,路基填筑完成后进行超载预压,使高填方路基有充分的沉降;
②严格控制填料质量,施工中做好排水,防止局部积水;
③在软弱地基上进行高填方路基施工时,除按设计对软基进行处理外,从原地面以上1~2m高度范围内不得填筑细粒土,应填筑硬质石料,并用小碎石、石屑等材料嵌缝、整平、压实。
④视情况采取补救措施,延长预压时间,按规范补宽和补高。
(2)路堤滑动或边坡坍塌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填料来源不同,性质相差较大时,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应纵向分幅填筑。
②必须按要求超宽填筑、超宽碾压,每侧超设计宽度不少于50cm,并保证压实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
③基底处于斜坡地带时,必须严格按要求开挖台阶;
④施工中做好防排水工作,工序衔接紧凑,防护工程如急流槽等应及时修筑。
⑤全部返工,对基底处理合格后重新按要求分层填筑压实。
4.8.4、土方路堤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及管理措施
(1)中线偏位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加固保护导线点至交工验收;
③亏坡的一侧按照规范要求开台阶补填,多余的一侧进行削坡处理。对现场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监理人员进行相应处罚。
(2)翻浆、“弹簧”现象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避免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的土作为路基填料。
②土的实际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时,采取翻拌晾晒、加白灰或换填适宜的填料,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压实;
③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3)路基边缘压实度不够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路基施工必须按要求进行超宽填筑;
②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不低于行车带。
③返工至符合压实度要求的层次。
(4)起皮、松散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起皮:严禁薄层贴补;低液限粉土填筑路基时,碾压过程中应适量洒水;
②松散:适当洒水后重新碾压;冬季施工时填筑层碾压完毕后及时封土保温。
(5)路基边坡冲刷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削坡后及时进行边坡防护工程;
②按要求设挡水埂和临时泄水槽,且随时保证完好并发挥作用;
③雨水冲刷后应及时修补路基;
④路基必须按要求超宽填筑、超宽碾压;亏坡整修严禁贴补;
⑤排水沟边缘距路基坡脚不小于2m。
2、建立工地实验室,严把原材料进场关,不合格原材料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进场材料分开堆放、储存,标识正确、明显,做到防雨、防潮、防污染等。
3、编制下发实施性单项工程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及时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明确交代工程技术、质量标准及工艺程序。
4、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履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纠正和预防一切不符合质量管理要求的蛮干行为。
5、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同时根据本工程特点进行质量重点教育。实行奖优罚劣制度,将施工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工程质量挂钩,对在施工中质量较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重奖;否则进行重罚,甚至行政处分,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6、项目部监理健全技术质量管理体系。项目部设工程部、安质部,配备相应的专业工程师;施工队设技术室,配技术主管1名、专业工程师2~4名。
7、服从并遵照业主指令严格施工生产质量管理,支持、协助和服从监理开展质量监督工作。
8、严格控制填层厚度和填筑宽度。每层初平完成后,对填层厚度进行检查,确保每层填筑的厚度控制在30cm之内,发现超厚现象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减薄。推土机在初铺时,摊铺的宽度比设计宽度加大50cm,以保证路基边部压实。
9、路堤填筑时,做到工地现场随时有施工员值班,对路堤填筑实行全过程指挥,使填层厚度、平整度、压实度等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保证填筑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10、严格控制填层土质,选择经试验合格的填料进行填筑,含有有害杂质未经处理得劣质土不得使用。当填料为不同土质时,采取不同土质分别填筑的方式,每种填料连续填筑层累计厚度不小于50cm。将强度较小、透水性差的土填在下层,强度较大、土质较好的优良土填于上层。
11、严格进行压实度的试验检测。每填完一层由试验室负责进行检测,试验室经常性地对压实薄弱环节进行抽检,发现压实度不合格的情况,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必要时采用强夯处理,确保路基的填筑压实符合规范要求。
12、结合永久排水做好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工作。每层填筑时,在填层面做成2%~4%的横向排水坡,并在路基两侧边坡处每隔10~20m交错设置临时排水沟,以保持路基面不积水,且使雨水临时排水沟排入边坡坡脚,不致冲刷边缘;路堤坡脚及时做好临时或永久性排水沟,保证路基边坡排水通畅。
13、严格控制路堤渗水部分的填筑材料,选取水稳性高及渗水性好的填料进行填筑,防止渗透动水压破坏路堤边坡的稳定。
满足总工期和阶段性工期要求,安排时要考虑各种对工期的不利因素,留有余地,使工期有效可控。实际工期将根据业主总体要求及业主审定的实施性施工组织安排随时调整。确保按业主要求完成施工任务。
以技术资料、工程量清单提供的工程数量和计划投入的资源(装备、劳动力、材料、资金等)为依据,以招标文件要工期为前提,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各分项工程施工进度。
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挖掘机械设备潜力,突出专业化生产。
以组织均衡法施工为基本方法,抓住有利季节,减少雨季和冬期施工影响,采取平行、流水、平衡的作业方法,积极谋划,超前运作。
围绕业主的总工期要求,上道工序及时为后序工作创造条件和作业面,保证各分项工程施工作业安排与进度计划相协调的原则。
1、项目经理部合理安排施工流程,除不可抗力因素外,确保昼夜连续进行,现场自备发电机组。
2、施工中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施工水平,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合格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确保施工工期。
3、项目经理部队施工人员实行生产与经济责任挂钩制度,体现多劳多得原则,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与劳动生产率。
4、要注意各工序的相互衔接,配备工程需要的各种机具设备,以保证工期的顺利进行。
5、材料供应要及时,并有一定的准备时间进行原材料的检测,原材料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6、各班组必须密切配合,及时协调,做到环环相扣,紧接有序。
7、项目经理部可根据施工进度情况,适时增加施工所需要的人员和机械设备,确保施工工期。
2、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条文和地方环保法规,制定和下发可行性规章制度,并严格监督落实执行。
3、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加强检查和监督控制,不乱倒一车土,不乱挖一个坑,不乱砍一棵树,不乱占一分地。
4、对施工现场及生活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排污及弃土均妥善处理,做到不污染大气、土地、水源等自然环境。
5、尽可能地减少声音污染降低施工噪音。
6、工程区严禁吸烟烧火,做好“三防”工作,即防火、防电、防雷击。
7、临时用地使用完毕后,及时进行复垦,防止土地废弃、荒芜和水土流失。
8、施工期间工程破坏植被的面积予以严格控制,除了不可避免的工程占地、砍伐以外,不发生任何形式的人为破坏。
9、遵照国家《水土保护法》和本合同段水土保持的要求,制定本项目水土保护计划,并贯彻到整个施工活动中,严格执行水土保护的各项规定。
10、合理设置弃渣场,各种机具设备、模板、钢管等杂物,应对方整齐有序,严禁乱堆、乱放、乱丢。
12、尽量减少工作面的开挖,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13、严禁采用明火取暖。
14、在噪声敏感区域施工,须采取降噪措施,并给予公示。尽量避免夜间施工。
15、使用满足照明要求又不刺眼的新型灯具,并采取遮挡措施,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以及对自然界趋光性动物的影响。
16、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文明施工教育。
高填方路堤应优先安排施工,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预留路堤高度与宽度,填筑至设计标高后要按要求进行超载预压。
施工前应人工挖十字沟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施工而造成损坏。
1、路堤填筑时,做到工地现场随时有施工员值班,对路堤填筑实行全过程指挥,使填层厚度、平整度、压实度等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保证填筑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2、严格进行压实度的试验检测。每填完一层由试验室负责进行检测,试验室经常性地对压实薄弱环节进行抽检,发现压实度不合格的情况,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必要时采用强夯处理,确保路基的填筑压实符合规范要求。
3、结合永久排水做好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工作。每层填筑时,在填层面做成2%~4%的横向排水坡,并在路基两侧边坡处每隔10~20m交错设置临时排水沟,以保持路基面不积水,且使雨水临时排水沟排入边坡坡脚,不致冲刷边缘;路堤坡脚及时做好临时或永久性排水沟,保证路基边坡排水通畅。
4、严格控制路堤渗水部分的填筑材料,选取水稳性高及渗水性好的填料进行填筑,防止渗透动水压破坏路堤边坡的稳定。
(1)路堤填筑时必须根据设计断面水平分层填筑和压实。分层最大松铺厚度应根据试验确定,且不应超过30cm;分层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
(2)严格控制填层土质,选择经试验合格的填料进行填筑,含有有害杂质未经处理得劣质土不得使用。当填料为不同土质时,采取不同土质分别填筑的方式,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填。每种填料连续填筑层累计厚度不小于50cm。将强度较小、透水性差的土填在下层,强度较大、土质较好的优良土填于上层。
(3)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
(4)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1:1坡度分层填筑,每层碾压至边缘,逐层收坡,待后填段填筑到位时,再把交界面逐层挖成不小于3m的台阶,分层填筑碾压;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3m。
(5)填方路堤必须按路面平行面分层控制填土高程,为利于排水,填筑时路堤顶面应形成不小于2%横坡,设计纵横坡必须在下路堤范围内形成。
土方路基填筑施工工序图
(6)填筑、摊铺、碾压
①路基每层填筑严格执行“划格上土、挂线施工”。
②准备直径3cm、长150cm红白相间(25cm刻度)的花杆,在边线位置每隔20m插一根,依据花杆上的刻度连续挂好线绳,线绳应绷紧,作为机械平整时的依据,保证平整度和松铺厚度。
③运输车按要求卸料后,先用推土机粗平,对含水量进行检查,不合格要洒水或翻拌晾晒,合格后用平地机精平;检查松铺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后方可碾压。
④先稳压,后振动碾压,碾压时压路机遵循从路边向路中、从低侧向高侧的原则;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km/h,错轮宽度对振动压路机不得小于压实轮的1/3,对三轮压路机不得小于后轮的1/2。
(7)路堤填土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不小于30cm,超宽部分压实度必须满足填层压实度要求,不能满足时,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填筑宽度,以保证超宽30cm范围内压实度合格,路基完成后削坡。
(8)当路基填高超过1.5m时,路基顶面边缘应设置不低于30cm、开口间隔不大于30m的挡水埂,开口处设置临时泄水槽至坡脚排水沟;临时泄水槽采用混凝土抹砌;施工中应随时检查挡水埂和临时泄水槽的完好情况,及时修补。
(9)每一个压实层在经过雨雪后,或由于特殊原因没有填筑上一层而致使本层超过10天暴露在外,在填筑上一层时应复压,重新检测压实度。
(1)采用中硬和硬质石料填筑的路堤要进行边坡码砌,边坡码砌要采用强度大于30MPa不易风化的石料,石块形状要规则,最小尺寸不小于30cm;路堤填高≤12m时,码砌厚度不小于2m,路堤填高>12米时,码砌厚度不小于2.5m;边坡码砌要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
(2)填筑的石料如岩性相差较大,特别是岩石强度相差较大时,应进行分层或分段填筑。
(3)当填筑石料级配较差、粒径较大、石块间空隙较大时,必须于每层表面空隙间填入石渣、石屑或中粗砂,使空隙填满为止。
(4)填筑、摊铺、碾压
①填石路基施工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填筑前要划灰格、插杆挂线;
②根据石料粒径大小及组成采用相应摊铺方法:
a大粒径石料采用渐进式摊铺法铺料,运料汽车在新填的松料上先两侧后中央逐渐向前卸料,大型推土机(D85型)随时摊铺整平
b对细料含量较多的石料宜采取后退法铺料。运料汽车在已压实的层面上后退卸料,形成梅花型密集料堆,采用推土机推铺整平。
③人工铺填粒径25cm以上石料时,应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最后压实。
④填石路基在压实前,应摊铺平整,填料最大粒径要严格控制,超出本书规定的应予以剔除或解小,局部不平整处人工配合机械以细石屑找平。摊铺完成后的石料表面平整,无明显大石料露头,表面无明显孔洞、孔隙。
⑤碾压设备采用机械传动拖式振动压路机或低频高幅垂直式振动压路机,同时激震力要在50T以上。根据试验段获取的碾压遍数碾压,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前后相邻区段纵向应重叠不小于5m碾压。
填石路堤填筑宽度,每侧要宽于填层设计宽度不小于30cm,超宽部分压实质量必须满足填层压实质量要求,不能满足时,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填筑宽度,以保证超宽30cm范围内压实质量合格,路基完成后削坡。
填石路堤填筑施工工序图
①首先在压实后的路堤上沿着纵向布点,在布好的点位上,用油漆做醒目的标记。用水准仪测量高程,为减少误差,准备一个Φ10cm钢球,放置在测点上。
②用振动压路机作碾压检测(碾压参数:2.0~4.0km/h,频率30Hz,碾压2遍),碾压后应无明显轮迹。然后再用水准仪测定各点高程,各测点在碾压前后的高差,就是测点的压实沉降差。
1)施工前,应根据土石混合材料的类别分别进行试验段的施工,确定能达到最大压实干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压实度、压实沉降差等参数。
(2)土石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整平应采用大功率推土机辅以人工按填石路堤的方法进行,松铺厚度控制在40cm以内;碾压前应使大粒径石料均匀分散在填料中,石料间孔隙应填充小粒径石料、土和石渣。
(3)碾压采用垂直振动式振动压路机碾压,激振力40T以上。碾压顺序按填石路堤进行。
(4)土石混合材料来自不同料场,其岩性或土石比例相差较大时,必须分层或分段填筑。
(5)填料由土石混合材料变化为其它填料时,土石混合材料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必须小于30cm,该层填料最大粒径小于15cm,压实后,表面必须无孔洞。
(6)中硬、硬质石料的土石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码砌边坡的石料强度、尺寸及码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边坡码砌与路堤填筑同步进行;软质石料土石路堤的边坡按土质路堤边坡处理。
(7)压实后透水性差异大的土石混合材料,必须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允许纵向分幅填筑。
1、强夯施工场地应平整并能承受夯击机械荷载,施工前必须清除所有障碍物及地下管线。
2、强夯机械必须符合夯锤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要求,并设置安全装置。
3、强夯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控制。夯击深度应用水准仪测量控制。
4、每夯击一遍后,应测量场地平均下沉量,然后用土将夯坑整平,方可进行下一遍夯实,施工平均下沉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强夯时,首先应检查夯锤是否处于中心,若有偏心时,应采取在夯锤边焊钢板或增减混凝土等办法使其平衡,防止夯坑倾斜。
6、夯击时,落锤应保持平稳,夯位正确。如错位或坑底倾斜度过大,应及时用砂土将坑整平,予以补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7、淤泥及淤泥质土地基强夯,采用开挖排水盲沟,盲沟的开挖深度、间距、方向等技术参数根据现场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或在夯坑内回填粗骨料,进行置换强夯。
8、强夯时会对地基及周围建筑物产生一定振动,夯击点宜距现有建筑物15m以上,如间距不足,在夯点与建筑物之间开挖隔振沟带,其沟深要超过建筑物的基础深度,并有足够的长度,或吧强夯场地包围起来。
9、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打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满足下列条件:
(1)最后两击的夯沉差不大于5CM;
(2)夯坑周围地面隆起不大于1/4夯沉量体积;
(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10、两边夯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或根据地基土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3~4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9.1、安全、文明施工
施工作业前,对现场土方挖运班组、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进行交底,交底后方可进行该段作业。
对各类机械作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杜绝违章操作现象。
安全员每天现场监督检查,施工管理人员坚守现场,加强现场指挥,防止机械设备相互碰撞、倾覆和伤人事故的发生。
高填路段在填筑时,两边宽度超宽至少50cm以上,以保证碾压到边;碾压时,对边口的填土。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夜间施工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并在危险区设立红灯示警。
加强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9.2、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障措施
2、贯彻落实“安全第一某引道道路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指导方针。委派素质较高、责任心强的安全员负责协调及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3、制定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关键部位要设置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标语;严格实行“三工”制度,即工前布置、工中检查和工后总结。
4、及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安全管理台账,做好安全记录,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5、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安全活动,形成人人懂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生产氛围。
6、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与各级安全员签订安全责任状,明确其责、权、利,并责任到人。
7、施工前及时与电信、电力部门取得联系,密切配合,确保地下管线和空中电缆的安全。
8、施工过程中配备专业电工,严格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的要求,电线接头必须使用防水加布包扎,严禁有漏电现象发生。
9、实行上下班交接制度SJG 27-2021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工程技术规程.pdf,上一班组的工作人员须对下一班组的人员进行工作的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