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里县5号安置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龙里县5号安置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89.12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龙里县5号安置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收集并学习相关图集、规程、规范、标准及参考书等。

注:结构封顶后可将部分机具先退场。

施工前,按施工图进行各型号钢筋下料单,计算各层各部位钢筋用量。

本工程采用自拌混凝土,现场配备一台混凝土搅拌机保证混凝土的供应,混凝土的垂直及水平运输采用塔吊。

JB/T 13587.1-2019 高速五轴联动定梁龙门加工中心 第1部分:精度检验.pdf水泥:水泥的品种、标号、厂别及牌号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试验报告。

砂(机制):砂的粒径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砂中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含泥量≤3%;混凝土强度等级

石子(机制):石子的粒径、级配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1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15时,应≤25%。石子的含泥量(小于0.8mm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15时,应≤2%;当对混凝土有抗冻、抗渗要求时,应≤1%。石子的泥块含量(大于5mm的纯泥):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0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

水:宜采用饮用水。其它水,其水质必须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外加剂:所用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生产厂家及牌号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外加剂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使用说明,并应有有关指标的进场试验报告。国家规定要求认证的产品,还应有准用证件。外加剂必须有掺量试验。

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先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计量设备采用磅秤。水计量可采用流量计、时间继电器控制的流量计或水箱水位管标志计量器。上料设备有双轮手推车.现场试验器具,如坍落度测试设备、试模等。

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通知单,并将其转换为每盘实际使用的施工配合比,并公布于搅拌配料地点的标牌上。

所有的原材料经检查,全部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所提出的要求。

搅拌机及其配套的设备应运转灵活、安全可靠。电源及配电系统符合要求,安全可靠。

(1)每台班开始前,对搅拌机及上料设备进行检查并试运转;对所用计量器具进行检查并定磅;校对施工配合比;对所用原材料的规格、品种、产地、牌号及质量进行检查,并与施工配合比进行核对;对砂、石的含水率进行检查,如有变化,及时通知试验人员调整用水量。一切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盘拌制混凝土。

砂、石计量:用手推车上料时,必须车车过磅,卸多补少。砂、石计量的允许偏差应≤±3%。

水泥计量:搅拌时采用袋装水泥,对每批进场的水泥应抽查10袋的重量,并计量每袋的平均实际重量。小于标定重量的要开袋补足,或以每袋的实际水泥重量为准,调整砂、石、水及其它材料用量,按配合比的比例重新确定每盘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搅拌时采用散装水泥的,应每盘精确计量。水泥计量的允许偏差应≤±2%。

外加剂及混合料计量:对于粉状的外加剂和混合料,应按施工配合比每盘的用料,预先在外加剂和混合料存放的仓库中进行计量,并以小包装运到搅拌地点备用。液态外加剂要随用随搅拌,并用比重计检查其浓度,用量桶计量。外加剂、混合料的计量允许偏差应≤±2%。

水计量:水必须盘盘计量,其允许偏差应≤±2%。

上料:现场拌制混凝土,一般是计量好的原材料先汇集在上料斗中,经上料斗进入搅拌筒。水及液态外加剂经计量后,在往搅拌筒中进料的同时,直接进入搅拌筒。原材料汇集入上料斗的顺序如下:

当无外加剂、混合料时,依次进入上料斗的顺序为石子、水泥、砂。

当掺混合料时,其顺序为石子、水泥、混合料、砂。

当掺干粉状外加剂时,其顺序为石子、外加剂、水泥、砂成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外加剂。

(3)第一盘混凝土拌制的操作:

每次上班拌制第一盘混凝土时,先加水使搅拌筒空转数分钟,搅拌筒被充分湿润后,将剩余积水倒净。搅拌第一盘时,由于砂浆粘筒壁而损失,因此,石子的用量应按配合比减半。从第二盘开始,按给定的配合比投料。

(4)搅拌时间控制:按钢筋混凝土结构验收规范要求控制

(5)出料:出料时,先少许出料,目测拌合物的外观质量,如目测合格方可出料。每盘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出尽。

4、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检查:

检查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一个工作班至少两次。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混凝土拌合物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不泌水、不离析。不符合要求时,应查找原因,及时调整。在每一工作班内,当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有变动时(如下雨或原材料有变化),应及时检查。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按以下规定留置试块: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对现浇混凝土结构,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应按规定留置抗渗试块。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可根据技术交底的要求确定。为保证留置的试块有代表性,应在第三盘以后至搅拌结束前30min之间取样。

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搅拌:

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拌制应采取冬施措施,并应及时采取气温突然下降的防冻措施。配制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冬期施工宜使用无氯盐类防冻剂,对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宜使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如掺用氯盐类防冻剂,应严格控制掺量,并严格执行有关掺用氯盐类防冻剂的规定。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到100℃,但水泥不应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投料顺序为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然后再投入水泥。混凝土试块的留置除应符合3.8.5条的规定外,尚应增设不少于两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分别用于检验受冻前的混凝土强度和转入常温养护28d的混凝土强度。

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墙、柱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加串筒措施。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

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大不超过500m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问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问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问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上初凝前修整完毕。

柱、墙浇筑前,或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

柱墙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循环推进,连续进行。

浇筑墙体洞口时,要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大体一致。混凝土振捣要均匀密实,特别是墙厚较小,门窗洞口结构加筋与连接交错钢筋较密的部位,应采用Φ25振动棒,其它墙梁部位采用Φ50振动棒,考虑到墙窗洞下墙体位混凝土封模后无法直接振捣,可事先将窗洞下口留成活口,待混凝土浇至该位置并振捣密实后再行封模和加固。振捣时,振动棒应距洞边300mm以上,并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振捣。

构造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mm。

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先将梁分层浇筑成阶梯,当达到楼板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

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注意不断用移动标志或插杆检查以控制混凝土板厚度。振捣完毕,用刮尺或拖板抹平表面。

在浇筑与柱、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小时,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施工缝设置:宜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1/3范围内,施工缝表面应与次梁轴线或板面垂直。单向板的施工缝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施工缝用木板、钢丝网挡牢。

施工缝处须待已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少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应凿毛,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排除积水后,先浇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由于楼梯踏步采用封闭式模板,故在踏步面开门子洞。底板混凝土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

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成。

施工缝位置:根据结构情况可留设于楼梯平台板跨中或楼梯段1/3范围内。

浇筑粱板混凝土时,墙、柱节点区同按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分界面在墙柱边500处。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小于14天。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施工振动。柱、墙带模养护2天以上,拆模后,用麻布包住,浇水在麻布上养护,以确保立面结构表面保持湿润状态。

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湿状态。

混凝土强度不足或强度不均匀,强度离差大,是常发生的质量问题,是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防止这一质量问题需要综合治理,除了在混凝土运输、浇筑、养护等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外,在混凝土拌制阶段要特别注意。要控制好各种原材料的质量。要认真执行配合比,严格原材料的配料计量。

混凝土裂缝是常发生的质量问题。造成的原因很多。在拌制阶段,如果砂、石含泥量大、用水量大、使用过期水泥或水泥用量过多等,都可能造成混凝土收缩裂缝。因此在拌制阶段,仍要严格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认真执行配合比,严格计量。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差,坍落度不符合要求。造成这类质量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水灰比影响最大;第二是石子的级配差,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第三是搅拌时间过短或太长等。解决的办法应从以上三方面着手。

冬期施工混凝土易发生冻害。解决的办法是认真执行冬施的有关规定,在拌制阶段注意骨料及水的加热温度,保证混凝厂的出机温度。

要注意水泥、外加剂、混合料的存放保管。水泥应有水泥库,防止雨淋和受潮;出厂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应复试。外加剂、混合料要防止受潮和变质,要分规格、品种分别存放,以防止错用。

混凝土所用水泥、骨料、外加剂、混合料的规格、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原材料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单。

混凝土的强度评定应符合要求。

检查方法:检查混凝土试块强度试压报告及强度评定资料。

混凝土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符合要求。

检查方法:现场测定及检查施工记录。

冬期施工时,水、骨料加热温度及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应符合要求。

检查方法:现场测定及检查施工记录。

五、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2.1.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各个工序施工前,要对操作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对操作顺序、操作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向操作班组交待清楚。

(2)班组操作时,专业施工工长应加强跟班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各个工序应按操作班组自检→专业施工工长复检→项目质检员检查→外部主管部门或甲方代表、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的程序进行。

(4)每一工序未经过外部主管部门或甲方代表、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项目质检员对各个分项的检查应做好检查记录。对不合格的,应及时通知专业施工工长,由专业施工工长安排操作班组立即返修,合格后才能交外部验收。

2.2.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1)由生产厂家或销售商提供随货出厂合格证或检验证明书。

(2)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成品、半成品,要经过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质安员、专业工长和现场试验员进行外观质量检测,在外观质量检测合格的基础上,由甲方现场代表、监理工程师和试验员现场随机取样复检。

(3)进场材料须经过复检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上。

(4)进场材料应进行标识,并分类别、分规格、分检验状态存放,做好标识,以免误用。

(5)作防雨设施的,应做好防护措施。

3.2.结合工程实际,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安全制度,要求制度上墙,让所有操作和管理人员时该铭记于心。

3.3.切实落实“安全第一”的方针,组织班组学习安全生产,消防管理等有关法规。

3.4.项目部要按规定购买和发放合格的劳防用品,并有购买和发放记录。

3.5.定期组织职工体检,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3.6.特殊部位施工应做好技术复核C35砼水泥路面施工方案,并由专职安全员、质检员、技术负责人共同检查。

3.7.设安全警示标志,避免行人误入而受到伤害。

3.8.现场设置保卫,严禁与施工无关的人员及车辆进出现场,与施工相关人员不戴好安全帽或酒后,也一律不准进入现场。

3.9.严禁施工人员穿喇叭裤和拖鞋上班。

3.10.施工现场建立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严明奖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管理生产。

3.11.进场工人应身体健康,无疾病和恐高症。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后方可进行作业,作业时严禁穿拖鞋和酒后作业。

3.12.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每个孔的用电必须分闸使用,严禁一闸多用,孔内用36V低电压,孔内电缆、电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照明应使用100W防水带罩灯。

3.13.孔桩施工钢筋笼吊放应搭设简易钢管架,钢管架应牢固。当钢筋笼大于12米时,应分节制作,下节吊入孔内后,用钢管固定在孔口,在架子上绑扎上节钢筋笼。钢筋笼绑扎好后,用绳索绑在定位箍筋上慢慢放入孔内。

1、项目部每15天进行1次安全生产会议,共同研究评价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考虑识别危险的三种时态及三种状态,确定危险源的大小、类别。通过定量评价分析危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2、针对工程的特点,对施工现场作业区危险部位进行识别。识别出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填入清单,并制定应对方方案。 3、临时施工用电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不当时,易造成触电事故和火灾,操作者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按标准架设,埋入地下匹配合理中建新疆钢筋施工方案(33P)-.doc,严禁乱接乱拉以防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现场做好准备进行演习。 4、孔桩内土方吊运、混凝土浇筑,钢筋作业区、电锯、切断机、弯曲机、调直机、电焊机以及使用的电动工具等这些都是容易出现事故的危险源,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现场和管理人员,按部颁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认真检查落实。 5、在施工现场工作中,针对作业条件不足的各部位,按支持性文件识别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做好施工现场易发生事故的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6.对发生重大事故后,按《建设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文件要求,保护现场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对轻伤人员,在施工现场项目部医疗室进行包扎,并及时上报管理部门。事故后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处理原则。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