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北京地铁5号线某站、某区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定期研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或隐患;
6、组织审批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贯彻实施;
9、主持轻重伤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DB14/T 2164-2020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指南 公共安全领域.pdf,并督促实施。
项目总工程师、注册安全员
1、对本项目安全生产的技术工作负总的责任;
2、在组织编制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健康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3、负责提出改善劳动条件的项目和实施措施,并付诸实现;
4、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5、及时解决施工出现的安全技术问题;
6、参加重大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技术鉴定意见和改正措施。
项目现场施工员、工长、领工员
1、对所管工程的安全生产负有直接责任;
2、组织实施安全技术措施,进行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对施工现场临时设施都要组织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不违章指挥;
3、组织人工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教育工人不违章作业,认真消除事故隐患;
4、发现工伤事故后立即上报,保护现场,参加调查处理。
1、规范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带领本班组安全作业,认真执行安全交底;
2、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3、班前要对所使用的机具设备、防护用具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改进措施;
4、组织班组安全活动日,开好班前安全生产会;
5、发现工伤事故后立即上报,接受调查。
1、项目经理部生产、调度、技术、机电、材料、卫生等职能部门,都应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服务;
2、生产调度部门要合理组织生产,贯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秩序;
3、技术部门要严格遵照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程、标准编制设计、施工、工艺等技术文件,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安全技术规程,负责安全设备、仪表等机具的技术鉴定和安全技术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4、机电部门对所有机电设备,必须配齐安全防护保险装置,加强对机电设备和压力容器的检查、维修、保养,确保安全运转,培训操作人员;
5、材料部门对实现安全技术措施所需材料和劳动保护用品,保证供应;采购材料把好质量关,特种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防护器材必须要有产品合格证,同时定期检查,不合格的要报废更新;
6、协助相关部门处理好各种安全事故。
1、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2、服从现场指挥,严禁野蛮操作;
3、接受安全培训,熟悉安全施工程序;
4、协助安全事故调查。
1.3.2.4坚持特殊工种的持证上岗制度,杜绝无证上岗操作行为。
1.3.2.5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项目经理部安全负责人对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好记录。
1.3.2.6对技术复杂、施工危险性大、多发易发事故的工程项目,编制和实施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安全。
1.3.2.7对施工机械要加强维修与保养,严格选用符合技术和安全规程的施工机具,并坚持安全挂牌制度。
1.3.2.8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基础资料,结合工程实际,本工程拟建立(但不限于)如下安全管理基础资料:
1.3.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和培训
1.3.3.1安全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提高操作者的安全意识和自保互保能力,牢固树立“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
1.3.3.2实行“三工制”,加强工前教育、工中检查、工后讲解,积极开展各项安全活动。
1.3.3.3对所有架子工、钢筋工、提升架各工种要及时进行安全操作规程教育,作好岗前安全培训。
1.3.3.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1.3.4认真执行健康安全检查制度
1.3.4.1定期检查:经理部要保证检查制度的落实,规定定期检查日期、参加人员。经理部每周进行一次,工班每天进行一次。每半年对职工进行一次体检。
1.3.4.2非定期检查:对特殊施工部位(如竖井施工、竖井横通道施工、横通道转入正线施工、联络线与正线接口施工、联络线及正线与车站接口施工等)、特殊设备(竖井提升设备、开挖出渣设备、大型起重设备等)、施工危险性大,采取新工艺以及节假日前后等都要进行非定期检查。对传染病的传染的高峰期对食堂、厕所、办公区、宿舍等场所进行不定期的抽检。
1.3.4.3对查出的事故隐患严格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处理。
1.3.4.4健康安全检查工作程序按安全检查网络图进行。(见下图)
1.3.5在施工现场明显位置设置“一图六版”,内容包括现场施工总平面图、总平面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质量控制、材料管理等的规章制度和主要参建单位名称和工程概况等说明。
1.3.5.2“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护身栏杆、脚手架、洞口盖板和加筋、竖井防护栏杆、防护棚、防护网、坡道等。
配备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安全网、绝缘鞋、绝缘手防护口罩和防护衣等安全生产用品。
所有机械设备包括各类电动工具的安全保护措施和接地装置和操作说明。
在主要作业场所设临时安全疏散通道24小时24伏安全照明和必要的警示等以防止各种可能的事故。
1.4现场卫生、医疗站和急救设施
1.4.1定期对现场工人和职工进行体检,发现有任何传染病的人员,立即进行治疗和隔离。食堂操作人员必须经防疫站体检有健康证方能上岗。
1.4.2定期对食堂、厕所、办公区、宿舍等场所进行卫生检查,保证干干净净、整齐、无蚊蝇等,杜绝任何防碍人体健康和传染病的传染源。
1.4.3聘请卫生防疫部门定期到现场和工程进行防疫和卫生的检查和处理,包括定期消灭白蚁、鼠害、蚊蝇和其它有害虫,以防对施工人员、现场现场和永久工程造成危害。
1.4.4在现场设立专门的临时医疗站,配备足够的设施和称职的医务人员,并准备担架和若干急救药物,用于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时对受伤人员的抢救。
2.1防隧道坍塌事故;
2.2防高处坠落事故;
2.3防起重伤害事故;
2.4防机械伤害事故;
2.5防触电、雷击事故;
2.6防机破、交通事故;
3.1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3.1.1施工现场的布置应考虑公众的安全和方便,保护工程及邻近区域的人员,本着健康卫生安全的原则,符合防火、防雷击、防尘、防寒、防触电等全面规定及安全施工的要求,施工现场的道路、围档、防护、照明、警告信号和看守、生产、仓库、材料堆放场、修理间、停车场等应经业主批准的总平面布置图进行统一布置。
3.1.3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要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消防器材专人管理不得乱拿乱动,并组成一个由15~20人的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均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3.1.4各类房屋、库棚、料厂等的消防安全距离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得堆放易燃品,严禁在木工加工厂、料库等处吸烟;现场的易燃杂物随时清除,禁止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
3.1.6氧气瓶不得沾染油脂,乙炔发生器必须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氧气瓶与乙炔发生器要隔离存放。
3.1.8临时用电线路的安装、维修、拆除,均由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电工完成,非电工不准进行电工作业。
3.1.9电缆线路应采用“三相五线”接线方式,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必须绝缘良好,场内架设的电力线路其悬挂高度及线距符合安全规定,并架在专用电柑上。
3.1.10变压器必须设接地保护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变压器设围栏,设门加锁,专人管理,并悬挂“高压电危险,切勿靠近”的警示牌。
3.1.11室内配电柜、配电箱前要有绝缘垫,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3.1.12各类电器开关和设备的金属外客,均设接地或接零保护。
3.1.13防火、防雨配电箱,箱内不得存入杂物并设门加锁,专人管理。
3.1.14移动的电器设备的供电线使用橡胶电缆,穿过场内行车道时,穿管埋地敷设,破损电缆不得使用。
3.1.15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停电作业,电源箱或开关握柄上挂“有人操作、严禁合闸”的示警牌或设专人看管。必须带电作业时经有关部门批准。
3.1.16现场架设的电力线路,不得使用裸导线,临时敷设的电线路,不准挂在钢筋模板和脚手架上,必须安设绝缘支承物。
3.1.17施工现场用的手持照明灯使用36V的安全电压,在潮湿的基坑、洞室掘进用的照明灯则采用12V电压。
3.1.18严禁用其他金属丝代替熔断丝。
3.1.19施工前,根据设计文件复查地下构造物如地下电缆、给排水管道的埋设位置及走向,并采取防护措施。施工中如发现危及到地下构筑物、地面建筑物或有危险品、文物时,立即停止施工,待处理完毕后施工。
3.2施工机械安全控制措施
3.2.1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3.2.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3.2.3驾驶室或操作室应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3.2.4用手柄起动机械应注意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加油时要严禁烟火。
3.2.5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夜间应有专人看管。
3.2.6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3.2.7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可让人了望的安全地点并应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
3.2.8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行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或重物时,人员远离钢丝绳。
3.2.10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安装“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3.3高处作业安全措施
3.3.1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按规定戴劳动保护用具,如安全带等安全工具。
3.3.2作业人员不得穿拖鞋、高跟鞋、硬地鞋、易滑鞋和裙子上班进入施工现场。
3.3.3在距竖井边缘1.2m处设置护栏并架设护网。且不低于1.2m高,并要稳固可靠。
3.3.4从事施工的人员要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能上岗。
3.3.6作业用的料具应放置稳妥,小型工具应随时放如工具袋内,上、下传递工具时,严禁抛掷。
3.3.7采用两层或多层上下交叉作业时,上下层之间设置密孔型阻燃型防护网罩保护。
3.3.8脚手架拆除时,应经安全员检查同意后方可拆除,并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禁止将杆、扣件、模板等向下抛掷。
3.3.9基坑周围应悬挂醒目的安全示警牌。夜间施工必须有充足的灯光照明。
3.4隧道暗挖安全措施
3.4.1检查挖土机、运土车准备情况,严禁带病作业。
3.4.2挖土司机、运土司机持证上岗,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进行教育并交底。
3.4.3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照明。
3.4.4挖土机行走时,必须看清前后是否有人或障碍物。机械回转时,必须看清回转半径内是否有人或障碍物。
3.4.5配合机械清土人员必须在挖土机回转禁区以外,严禁在禁区内配合作业。
3.4.6基坑四周搭设安全围档并挂安全网,以防人员及物体坠落,同时设置夜间警示照明,专人24小时巡视。施工人员上下搭设专用爬梯。
3.4.8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4.9专职安全检查员经常对施工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对严重违反施工安全规定的工点,有权下令停工整顿,直至复查合格后方可复工。
3.4.10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坚持安全活动,认真贯彻各项安全制度,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
3.4.11对各种机具设备和劳保用品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试验,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不合格品严禁使用。
3.4.12隧道施工各班组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并做原始记录。
3.4.13所有进入隧道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
3.4.14一旦发生事故,严格按照“三不放过”的办法处理。
3.4.15各种运输设备不得人料混装。
4.突发事故的防范措施
施工监测是暗挖隧道及深基础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及时、准确的施工监测将为制定施工方法和保证施工安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使施工过程完全处于控制中。
施工前加强对管线的物探调查工作,对需要改移的管线会同业主、设计和监理单位共同商定改移方案。对于需要保护的管线,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悬吊等措施。
在未经物探调查的地段,不可进行施工。现场成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抢险小组一经发生管线断裂等事故,及时进行有效处理。
4.2.1坚持以地质为先导的原则,时刻掌握掌子面的地质情况,异常地质要有特殊的超前支护和初期支扩措施。
4.2.2坚持先护顶后开挖的原则组织施工,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措施,在特殊地段采用地面注浆和径向注浆加固地层。通过试验确定注浆的压力、固结范围,做到心中有数,保证注浆能够互相胶接,提高围岩的自稳能力。
4.2.3采用合理的开挖方式,人防密闭门段采用侧洞方法开挖,将大跨断面变为小跨断面,标准段采用短台阶法预留核心土开挖。
4.2.4严格控制每循环进尺,开挖成型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确保工序衔接,尽早施作抑制封闭成环,以改善受力条件,对特殊地段缩小钢格栅间距,加密超前小导管,以加强初期支护。
4.2.5加强对开挖面的量测:开挖初期支护后,量测拱顶下沉及拱腰、拱脚、墙腰的收敛,隧道隆起测量,格栅钢架的内力量测,对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发现异常情况立刻作加强措施,如采用迈式中空锚杆注浆加固、挂双层钢筋网、复喷混凝土等措施,增加初期支护刚度,防止围岩局部突起引起牵引塌方。
4.2.6区间两个隧道掌子面的错工施工距离大于50cm以上,尽量减小应力相互迭加。
4.3地表和地下水防污染措施
4.3.1在施工期间派专人对各分段工程的地面排水沟进行检查,随时疏通排水沟,保证地面积水不流入基坑。
4.3.2隧道内的积水由专人负责用抽水机排至地面排水沟,并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4.3.3机械维修的油污不得直接排入排水沟排放,改用专用槽车抽排输至规定的排放处,经处理后方可排放。
在暴雨季节来临前,增加地面的排水系统、排水能力和抽水设备。为防止地面的雨水涌入竖井及明挖基坑,在竖井及基坑边用砖砌300mm高的围堰,拦截基坑外的雨水。
在坑内加大排水沟的断面,增加集水井和抽水设备,并保证三班制抽水。当土方开挖和结构同时施工时,在结构和土方开挖分界处另增加一道防洪围堰,防止雨水将泥土带入结构施工段。在围堰与未开挖土之间设集水井,将水抽至地面的沉淀池内。为确保安全,暴雨来临时,土方开挖和结构施工均停止作业。
施工现场和经理部临时用电线路应经常进行检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与业主及电业部门取得联系,掌握停电时间。经理部配备发电机,在突然停电时能及时使用,不耽误正常生产。隐蔽施工区域内,在重要位置及个别地段安设应急灯。
第十七章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1.加强施工管理,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开工前由专职环保员到当地环保局进行排污申报,并获取当地环保局的有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北京市的环境法律法规确定项目经理部适用的法律法规,并遵照执行。
2.实行封闭、半封闭管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的管理
4.加强监控量测,确保环境安全
施工及生活区域内的排水设施完善,施工场地出入口设冲洗槽,离开施工场地的车辆必须经过冲洗后方可进入市区,洗车的泥水、施工排水,生活污水必须经处理及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排水系统。未经处理和沉淀,禁止外排。定期对地下水进行水质监测,确保地下水不被污染。确保城市公共设施的安全,妥善保护各类地下管线。施工前应首先探明各种地下管线,施工方法和保护措施必须报业主审批后方可实施。控制施工噪声,不使用噪音大、振动超标的施工机械,工程确实需要使用这类机械时,应事先办理审批手续,加强管理,集中使用,缩短使用时间,以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施工噪音应控制在80分贝以下。
5.1土方开挖及运输过程中的噪声控制措施
5.1.1施工现场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制定降噪制度。
5.1.2所有挖土机及运输车辆必须进行入场前检查,对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噪声大的施工机械不准入场。
5.1.3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机动车辆的维护和保养,保持技术性能良好,防止环境噪声污染。
5.1.4车辆进入现场后应减慢行驶,禁止鸣笛。
5.1.5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教育,杜绝人为敲打、叫嚷、野蛮装卸噪声等现象,最大限度的减少噪声扰民。
5.1.6对施工机械设备严格执行相应作业指导书和设备检验规程,选用技术过硬的工人执证上岗,禁止违规操作。
5.1.7定期对施工场地与周边环境交界部位进行噪音监测和测量,并在噪音产生集中的时间和夜间进行监测。
5.1.8如噪声敏感区噪声测量值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32—90)中限值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通过在噪声超标场界部位设置隔声屏等措施使噪声排放控制在限值以内。
5.2现场场容保证措施
5.2.1施工现场临时道路采用沥青砼进行硬化处理,以减少道路扬尘及防止雨期产生泥泞。
5.2.2现场配备一辆洒水车对场内运输道路进行洒水除尘。
5.2.3进入现场的运输车辆注意保持车容整洁,不得有滴、漏油现象,尾气排放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5.2.4土方运输车装土后进行封闭、覆盖、包扎、避免沿途泄露、遗撒,防止扬尘。
5.2.5运输车辆不得超载,运输土方最高点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50mm,边沿低于槽帮上沿10mm。
5.2.6现场运输道路上派专人负责清扫,配备洒水车及自制洒水车等,配备橡胶水管对路面进行不定期冲洗,保持现场道路清洁。
5.3土方外运环境保护措施
5.3.1在现场内距出口10至15m处设拍土架,安排专人对出场运输车辆进行拍土,同时将车身及轮胎清理干净,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放行。
5.3.2雨天作业在距现场出口处10m左右设一洗车台,洗车台内设置4个钢筋格栅,格栅用工14工字钢与φ32钢筋焊接成,长10m,宽1m,格栅钢筋间距100mm,洗车后污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排至现场雨水井内。洗车台在非雨期施工时用作拍除运输车辆出场前车轮上所粘泥土使用。
5.3.3在出场口处铺苫布,长30m左右,并派专人在门口处对车进行清洁处理,防止车轮带土上路。
5.3.4配备清土车辆人员,专职负责,沿运土路线检查,发现遗洒及时清理,尤其最后一车要跟踪检查,发现有遗洒及时清理干净。
因为该工程地处某,属于北京老城,在工程施工期间发掘出的所有化石、硬币、有价值的物品或文物建筑结构以及具有地质或考古价值的其它遗迹或物品,一旦发现,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并报告通知监理工程师和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协助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并执行监理工程师关于处理上述物品的指示。
7.粉尘与有害气体的综合防治
隧道施工的各工作环节,如凿岩、装碴运输、锚喷支护等都会产生粉尘。粉尘中含有游离二氧化硅,游离状态的SiO2是引起矽肺病的主要原因。粉尘中的小颗粒多,比表面积大,化学活性大,溶解、吸附力强,易于浮在空中和被人体吸收。粉尘能被水浸润,粉尘荷电后,易沉降和被捕捉。有些矿物粉尘如硫尘、煤尘在空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能在外界明火、电火花引燃下发生爆炸。
7.1针对粉尘的这些特性,采取以下措施:
7.1.1严格遵守湿式凿岩,喷射混凝土工艺。坚持喷雾,洒水及其它降尘措施。作好个人防护。坚持“四化”,即湿式凿岩标准化、机械通风经常化、喷雾洒水正规化、个人防护普遍化。
7.1.2湿式凿岩时保证足够的供水量,产尘量和供水量的比例控制在1:10~1:20。凿岩供水中避免压气或空气混入,影响降尘效果。
7.1.3水压适当。严格先开水后开风的操作制度。保持钎头锋利和足够的风压,以有效地冲洗孔底,减少产尘量。
7.1.4加强洒水,以加速浮尘下降,防止落尘飞扬。
7.1.5加强通风,控制风速防止落尘飞扬。
7.1.6加强个人防护。对施工人员佩带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定期体检。以及建立浴室等。
7.2施工通风系统的管理。施工通风效果的好坏,与设备安装质量,维护管理的好坏,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应做到:
定期测试通风量、风压、风速,检查通风设备的供风能力和动力消耗。
如发现风管、风门封闭的通道等处漏风,立即进行堵塞。
通风巷道中避免停放闲置的斗车,规程料具和废渣,以减少阻力。
7.3定期测试粉尘的浓度,使坑道内含尘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不超过2mg/m3,为下一步隧道施工控制粉尘采取有效的措施提供依据。
第十八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文明施工的组织管理
本工程现场文明施工设计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现场文明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现场围栏设计;现场工程标志牌的设计;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场地硬化、道路等单体设计;现场污水处理及排放设计;粉尘、噪音控制措施;施工区域内现有市政管网及周围建筑物、构造物的保护;现场卫生及安全保卫措施等。
2.1总平面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本工程现场施工作业、生产及生活临时设施的布置均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及施工图指定的区域进行。主要生活设施拟设置于施工场地外,对需租用的场地,我们将提前向有关部门申请,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先批后用。
2.2严格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置各项生产及生活临时设施,堆放各种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具设备,不得侵占原有道路及安全防护设施。材料堆放要整齐,做到横成排、竖成行,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6m。
2.3在施工现场明显位置设置“一图六版”,内容包括现场施工总平面图、总平面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质量控制、材料管理等。的规章制度和主要参建单位名称和工程概况等说明。按文明施工要求的有关规定标明各项内容,并用玻璃橱窗加以保护。施工现场主要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必须佩戴身份证明卡或地铁工程“工地出入证”。
2.4施工及生活场地、出入口及场内主要运输道路必须按要求进行场地硬化,其厚度和强度应满足施工和行车要求。地面施工及生活场地周边及地下施工作业面按要求设置排水沟,保证排水系统处于良好状态,排水顺畅。排水沟用砖砌,流水面用M5水泥砂浆抹面。
2.6污水的处理和排放严格按有关要求进行。施工及生活场地内设沉淀池、冲洗池、化粪池,所有生产、生活或其他污水必须经处理、检测达到有关标准要求后方可排入市政排水系统,不得任意排放。
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操作规程,并按施工组织要求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临时用电容量在50KW以上者,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电源进线、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的位置和线路走向,进行负荷计等算,选择变压器容量和导线截面,绘制电气平面图、立面图和接线系统图,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3.2现场办公、生活措施、卫生管理
3.2.1施工作业区和生活区分别设置,并用围墙隔离。
3.2.2生活区内应做好通风和采光工作。
3.2.3办公及生活设施均采用砖混结构,屋面使用铁皮材料并加设隔热层,集体宿舍室内高度不得小于2.5m,人均面积不小于2.5m2。
3.2.4施工现场设立卫生间,并按规定进行设计和布置,采用水冲式厕所并设简易化粪池,定期喷药,便槽贴面砖,墙面刷白。
3.2.5食堂灶面及灶台周围贴瓷砖,高度不小于0.6m,其余墙面的用白浆刷白。
3.3.1加强防火安全教育,制定施工现场的消防制度,建立健全消防管理机构,绘制消防平面图,明确各区域消防责任人。
3.3.2按施工作业面和生活区的实际面积和需要,根据有关规定在施工现场油料储存区、易燃物品堆放区、生活住房区及施工机械、车辆上配备足够而有效的灭火器材和消防蓄水池。
3.3.3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挑选年富力强的人员组成义务消防队,对其进行必要的消防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消防业务,做到训练有素。消防队员名单应上墙并建立消防档案。
3.3.4与当地消防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必要时请求予以协助。
3.3.5在现场配备足够的必要的临时消防和紧急疏散设施,如灭火器、水龙带、灭火桶、灭火铲、灭火斧临时消灭栓,消防水管,阀门,临时消防水箱和紧随工作面不超过一层的临时疏散楼梯。
3.3.6在现场储有或正在使用易燃或可燃材料时或有明火施工的工序实行严格的“用火证”管理。
3.4.1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工作是文明施工的一个重点,也是使工程施工能够正常进行的保证。
3.4.3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工作卡,工作卡分为两种颜色,管理人员为红卡,作业人员佩戴白卡。工作卡的格式内容包括工程名称、证号,持有人姓名、性别、职务、所属公司和持有人照片等内容,并加盖印章和做塑封。
3.4.4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一律要戴安全帽,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
3.4.5施工现场生产及生活区大门设值班门卫,建立来访制度和严格的经监理工程师审批的现场出入制度,车辆的出入须有出入审批制度,并设专人负责管理。施工现场不准留宿家属及闲杂人员。
3.4.6经常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遵法守纪和加强文明意识的教育。
3.4.7建立来访制度,未经批准不得进入现场参观。为参观现场的人员准备足够数量的标明为参观人员的安全帽,在大门口准备一个参观人员登记本登记参观现场人员的姓名、参观目的和参观时间等内容。
3.5.1根据政府有关规定及企业的CIS标识建立现场的临时围墙和大门,材料符合相关机构的要求。并派专人对其进行日常维护。
3.5.2围墙和大门的表面均进行处理并刷上至少两遍防水涂料或油漆,其表面处理均按企业的CIS标识进行。
3.5.3表面的维护设专人进行,时间长了及时进行修补和重新刷漆,严禁乱涂乱画和招贴广告。
3.5.4在临时围墙和出入大门处设照明。
CJT465-2015标准下载3.6协调内外关系、争创文明工地
在施工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与交通相互干扰问题。如何在施工顺序的安排、接口施工和测量控制等方面搞好与相邻承包商的配合与协调,将对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此,我们拟采取以下措施搞好与相邻承包商的配合。
3.6.1服从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统一指挥,以大局为重,在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统一协调和指挥下,实现与相邻承包商的密切配合,确保顺利完成工程项目的施工。
3.6.1本工程两端分别与相邻标段相接,端头的施工顺序安排、土方的开挖、运输,施工接口及结构施工方案、施工时间等应在业主及监理的统一协调下,妥善予以安排。交通疏解及场内运输道路的布置须考虑与相邻标段的协调性。
YS∕T 5203-2018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规程.pdf3.6.2本工程与相邻标段的水准控制点,平面导线控制点应相互联测,相互闭合,精度应符合要求。各接口部位的接口施工时,必须以双方的测量资料进行校核,避免造成接口处结构定位的误差。
3.6.3相邻标段施工接口如:施工降水,地表沉降、土体变形、水位监测等监控量测资料,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位置和尺寸应经常互通信息,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接口地段的结构安全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