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火车站施工组织设计8.3主要物资投入计划
8.4主要周转材料计划
第九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香格里拉酒店机电安装施工组织设计-DOC9.1施工图纸会审管理办法
(1)进场后,即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学习、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同时找出问题与矛盾。
(2)由项目部技术部门组织图纸自审,组织各专业共同核对图纸,提出问题及不详处,协商施工配合事宜,形成自审纪要后提交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
(3)在图纸自审的基础上组织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图纸会审时会同总承包、设计单位、监理及分包单位有关人员共同进行。形成纪要后经各方确认并盖章后组织实施。
(4)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图纸会审可分阶段进行。
9.2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1)设计变更应由提出单位办理技术核定单,并经设计单位、总承包、监理和建设单位共同签字认可。
(2)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材料代用,施工做法改变或施工条件变化而需要修改,提出单位应办理技术核定单。
(3)对发生设计变更,要及时传达到项目部有关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9.3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
(1)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并经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2)各专业分包必须提供相应专业的施工组织设计。
(3)施工组织设计要对项目部全体成员进行交底。
(4)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调整,实行动态管理。当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调整方案,报原审批人审批后执行。
(1)工程开工前,由项目部总工程师对整体工程进行技术交底。
(2)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分部工程的技术交底。
(3)分项工程开始前,由施工员或专业技术负责人要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4)分部和分项交底的内容应包括施工工艺、操作规程、质量标准、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等。对关键部位施工要点和质量要求要仔细交待。
(5)各项技术交底均要做好书面记录。
(1)项目部每周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工程质量检查,通过现场黑板报和简报公布检查结果,奖优罚劣,调动现场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2)项目部专职质量管理人员要将主要精力放在作业面的巡视检查。项目部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对施工操作质量进行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跟班或追踪检查。
(3)现场质量检查方法可采用目测法(手段为看、摸、敲、照),实测法(手段为靠、吊、量、套)和试验检查。
9.6隐蔽工程验收与技术复核
(1)对具备覆盖、掩盖的部位的隐蔽工程验收分项,在自行检查合格的前提下,提前通知有关方面进行验收,未经监理复核审定不得进入下道工序。并应及时办理检查记录,签字齐全。
(2)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按部位、按工序进行技术复核,未经检查验收的分项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3)工程竣工前,由总承包单位组织初验,严格执行建设部关于建筑安装工程竣工验收五条标准(工程项目按设计、规范要求全部完工;建筑物窗明地净,水通灯亮;设备试运转达到设计、规范要求,数据准确有效;建筑物四周2M之内场地全部清理完毕,质量保证和技术资料齐全,符合标准。)确认达到竣工要求后,进行正式的竣工验收。
9.7三级检查和工序交接检查
(1)三级检查制度,即班组自检、施工员复检、专职质量员专检。
(2)工序交接检查,即由下道工序操作人员对上道工序进行检查。上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下道工序不得插入。
(3)对不合格工序、部位坚决予以返工,并将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制定予控和防范措施,杜绝发生同样质量问题。
9.8分项(工序)样板制
(1)在分项(工序)施工前,由项目部专业责任人,依据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现行的国家规范,标准要求,组织配属队伍的责任班长进行分项(工序)样板施工。
(2)在施工部位挂牌注明工序名称,施工责任人,操作班长,施工日期等,等样板施工完成后,填写分项(工序)样板施工记录,报项目部复查合格后,再请监理、建设单位验收,如合格则组织本工序专业班组人员实地学习,然后全面施工。
(3)分项(工序)大面积施工时,以样板的质量标准进行质量控制与验收。
(1)要求优化施工顺序,防止上道工序施工污染下道工序。所有成品、半成品一定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防止污染,在涂刷内墙面和平顶涂料施工前,应对地面、窗盘和踢脚线等部位先遮盖塑料薄膜等物。
(2)加工定货,如铝合金窗制品、细木制品、灯具、配电柜等材料,要求厂必须有可靠的包装保护措施。
(3)塑钢门窗外侧塑料保护膜不得撕掉、碰坏、凡缺少保护膜的在抹灰关应补好,与埋件焊接时窗脚周围用石棉布遮挡,防止烧坏。
(4)楼地面施工时,应用旧报纸或水泥纸将四周墙面保护好,防止污染,对地漏排水栓等应用编织布木塞堵口和低标号砂浆封闭,避免堵塞。
(5)刚完成的楼地面24h内严禁上人,在已完成的楼地面上作业时,必须用废车外胎包裹车脚、梯脚等。
(6)楼梯抹灰完成后,应装设护棱木板,以防踩掉棱角。
(7)板块楼地面完成后,应铺锯木保护。
(8)室内装饰、门窗、水电等工程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干净,关闭好门窗,不准闲人入内。
第十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安全第一、尊章守纪规范行为,预防为主、消除隐患万无一失。全面实施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文明施工,施工现场无重大人身伤亡与设备安全事故,现场安全管理确保达到“州安全文明施工现场”。
为了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达到“文明施工安全标准化现场”的目的,现场建立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体系,高起点、严要求地做好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各项工作,建立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2、正确使用“三宝”(指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进入工地必须带好安全帽。加强“四口”防护,除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外,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并经常检查整修。所有洞口、临边的安全设施在解除前,应征得安全员的同意。
3、施工用电编制专题方案。施工用电线路实行三相五线制,安装触电保护器,实行三级保护。电箱应符合标准要求,上设防雨措施,有门有锁。现场施工用的机电设备均应有良好的二级防护装置。电动机械及工具应严格按一机一闸制接线,并设安全漏电开关。
4、所有机电设备均有安全防护设施和专人管理操作,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操作合格证,否则不准上岗作业。现场机电维修人员应该经常检查设备触电漏电保护是否完好有效。
5、配备专职用电管理员全面负责施工用电的管理,制定用电制度,规范设置用电线路及设施,定期进行用电线路及设备的检查。电线不得乱拖、乱拉。材料运输、堆放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电线,防止碰砸电线,造成电线包皮破碎剥落,一经发现有电线露芯或电线包皮破损要及时修调。
6、塔吊、脚手架等搭设、拆除前制定专题施工方案。
7、塔吊等起重机械必须配备专业指挥人员,无指挥人员不得作业。
8、脚手架搭拆前要编制专题施工方案,并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脚手架严格按方案搭设,其立杆间距、大横杆步距、防护栏杆、剪刀撑、拉墙杆的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脚手架规程。操作使用的脚手,在施工范围及高度均应铺设好底芭和栏杆。外脚手架分层、分段进行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
9、严格执行工程多机多监护制度(操作证、动火证、灭火证、监护人)和1~3级动火界限审批手续。
10、模板钢管支承架拆除前,必须由技术人员确定混凝土养护时间,并视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还需要留设一部分临时支撑,然后由技术负责人签署拆除命令。
11、长钢筋运送过程中要有统一指挥,搬运工人动作要一致,防止砸伤事故发生。施工人员不得用抛运方式传送小件材料,杜绝高空坠落事故发生。
12、夜间施工必须配备足够的照明灯光。
第十一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建筑物四周立面用2.5M高围档进行封闭,外围随主体结构楼层的上升用密目式安全网围护,围护要保证整齐、美观和严密。
制定《门卫制度》,建立《工地进出人员登记制度》与《区域卫生包干制度》,利用场内空地进行绿化。
制定《材料堆放制度》及各班组的《施工场地清洁制度》与《区域卫生包干制度》。
本工地临时道路全部用C15混凝土硬化地坪,保证平坦、整洁。在施工现场的排水组织中,利用场内的排水管网,在建筑物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将工地内雨水、废水排入集水井中,项目部派专人对排水管网定时检查、疏通,保证有效、有组织的排水。
材料堆放的原则是:整齐合理堆放,既保证使用的方便,又保证现场的整洁美观,即保证使用的安全,又保证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便于“先进先用”。
必须按现场平面布置图堆放材料,材料分类、分批、分规格堆放整齐、清洁、安全。
钢筋加工棚、木工加工棚等均搭棚作业;砂、石料堆场全部利用混凝土地面,并设置砖砌围栏;脚手脚、模板等周转材料堆放整齐。
在预留洞口、坑井口、通道口边、危险机械等区域设置明显的禁令标志牌与防护栏,要配电室、电焊气割场所设置明显的禁令标志牌与防火设施。
本工程所用的所有机械设备均做做到一机二牌制(即操作规程牌与验收合格牌),配置一机、一漏、一闸、一箱、一锁。
第十二章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根据多年施工总结,认为当前建筑工程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房屋质量通病的防治工作能否到位。目前主要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包括:外墙面渗水、屋面渗水、管道渗水、楼地面砼面层空鼓、建筑物墙体裂缝、楼地面裂缝、下水管堵塞等。通过对许多工程上的实践,从以下几方面强调落实,能有效解决质量通病。
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粘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重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
预防措施:浇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6、墙柱底部缺陷(烂脚)
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
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注混凝土前先浇足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
7、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殷,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预防措施: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9、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
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
预防措施:某础混凝土是属厚大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浇注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必要时二次浇筑。
10、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
产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
预防措施: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
产生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12、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
产生原因: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沉置钢筋笼时冲力过大。
预防措施: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上人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铁丝增强;垫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第十三章季节性施工措施
1、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时,要根据雨期施工的特点,不宜在雨期施工的分项工程提前或拖后安排。对必须大雨期施工的工程制定有效的防雨措施。
2、合理进行施工安排,做到睛天抓紧室外工作,雨天安排室内工作,尽量缩天雨天室外工作面及作业时间。
3、做好现场排水工作:施工现场的道路、设施必须做到排水畅通。
4、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防雨。水泥应放在室内,坚持“先收先用”“后收后用”的原则,避免长久放置受潮而影响水泥的活性。其它材料也应注意防雨及材料四周的排水。
5、准备适量的塑料布,油毡等防雨材料。
针对夏季施工气温高、时间长、易疲劳、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特点,重点作好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和防暑降温等工作。
1、加强用电管理,严防火灾危害,夏季温度高同时又是用电高峰。专职安全员和电工应对施工和生活用电设备进行检查,配足灭火设备,预防火灾发生。
2、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运输、使用管理,采取防晒、防漏措施,杜绝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3、高温季节应根据进度计划和职工人数,合理安排生产班次和劳动作息时间,对在特殊环境的(烈日、封闭空间等)施工工人员应采取遮阳、通风、缩短工作时间、利用早晚时间施工等方法防止中暑、昏迷等事故发生。
5、夏季气候多变,常有暴雨、大风。安全员要经常对施工现场脚手架、临时用电、高大的临时设施、施工机械等进行检查防止大风暴雨造成事故。
13.3.1冬季施工准备
1、进入冬季后,及时安排资料员进行气温检测并做好记录,与气象部门预先联系,以便在寒流的突然袭击之时能及时做出相应对策。
2、在进入冬季施工前,编制详细的冬期施工方案并组织人员学习冬季的施工程序及方法。
3、在严寒来临前,由材料员负责将保温用品采购入库。
4、预先通知冬季施工混凝土的配合比,提前两周送监理审批。
15.3.2冬期混凝土施工
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11月中旬前做好冬期施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以保证冬期施工的顺利进行。本节下面的内容,仅作一些原则性和方向性的规定。制定冬期施工方案要因时、因地、因工程制宜,既要技术上可靠,又要经济合理,且热源和材料有可靠的来源,减少能源消耗。
主要采取蓄热养护及加复合抗冻早强剂方法。
(2)设专人负责测温工作及检查冬季施工措施。
(3)通过对水加热的方法混凝土入模前有足够的温度。
(4)以草帘为主,对梁、柱模进行保温,施工不得有停歇现象,保证外加剂掺量准确。
(5)混凝土的浇筑,原则上不留施工缝,浇筑前应清除模板、钢管上的冰雪和污垢,浇筑时,梁底、梁侧要注意捣实,楼板混凝土振捣后抹平,经真空吸水后,加铺保温材料。
(1)冬期施工使用的砂浆温度,不应低于+5℃,施工中砖与灰浆的温差可控制在20℃左右,但最大不超过+30℃。
(2)冬施红砖浇水困难,可增加砂浆的稠度来解决红砖含水率不足而产生砌体抗剪强度下降的不利因素,但砂浆的最大稠度不应超过去时13CM。
(3)严格控制砖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及竖向灰缝的厚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少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砖墙的全部灰缝均应填满砂浆,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低于80%。
(4)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其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除转角处外,其它临时间隔处,留斜槎有困难时,也可留直槎,但必须做成阴槎,并加设拉结筋。每12CM墙厚入一根直径6MM的钢筋。抗震设防地区建筑的临时间断处不得留直槎。
(1)为提高砂浆温度,可加热水,水的温度不超过80℃。
(2)抹灰砂浆必须在室内搅拌,手工抹灰时砂浆温度不低于+10℃,喷涂抹灰时,砂浆温度不低于+8℃。
(3)冬期暖法抹灰操作方法与常温抹灰相同冬季施工措施施工方案,抹完灰后在15天内应保持+10℃,喷涂抹灰时,砂浆温度不低于+8℃。
(4)冬期暖法抹灰操作方法与常温抹灰相同,抹完灰后在15天内应保持在+10℃的室温,抹灰层湿度降低于8%以前保持0℃以上。
(5)质量标准:抹灰层表面不得开裂、脱落、起鼓、起砂、酥松等现象。
13.3.3冬季施工的安全与防火
1、冬季施工时,施工现场的周边道路应有防滑措施。
2、雪后应即时进行检查,必须将脚手架上的积雪扫干净,并检查卸料平台,如有松动现象,应及时处理。
3、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对施工现场的木工棚,仓库应加强管理,尤其要加强防火管理。
4、晚上加班,因天气寒冷,职工容易点火取暖,项目部必须指派专人进行值班检查。
5、电源开关,控制箱等设施要加锁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2009.05.30发送,并设专人负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