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地道工程施工方案

旅客地道工程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89.90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旅客地道工程施工方案

模板采用新购竹胶板,模板必须保证其表面平整,板缝间不漏浆等要求。

模板安装前,在模板表面涂层脱模剂,不得使用易粘在混凝土上或使混凝土变色的油料。

支立模板时为了防止模板移位变形,支立侧模时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涵身的侧模设立对拉杆固定,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JC/T628-2019 纤维增强水泥井管.pdf,按拉杆拔出的要求设计,拉杆外套塑料管,模板拆出后拔出重复利用。

钢筋绑扎完成自检合格后方可报监理工程师检验,模板安装完毕后,为保证位置正确,必须对其平面位置、平整度、垂直度、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自检,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浇筑。

(3)混凝土的浇注及养护

混凝土浇筑分两阶段施工,先浇筑涵洞底板,当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后再浇筑边墙及顶板,底板或顶板混凝土一次性浇注。边墙与底板砼接榫处必须凿毛,清洗干净,先涂刷水泥浆,再浇上部砼。边墙的水平施工缝不应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施工缝接缝进行凿毛处理。浇筑时防止主钢筋的变形,并确保内外层主筋的间距,结构内侧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为45mm,结构外侧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为40mm。

  涵洞混凝土采用工区搅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混凝土输送泵配合浇注。拌和前对各种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砼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运输车运输,输送泵浇筑。砼浇注时,必须对运到施工现场的砼进行严格的检查。如砼坍落度、和易性、入模温度等。

  浇注前先对支架、模板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必须填塞严密。

  混凝土浇注连续进行,因故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初凝时间。

(4)底板、边墙及顶板混凝土浇筑

模板加固完毕后,清理仓内杂物,通过自检、互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

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30~45cm。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时严禁碰撞钢筋和模型。振动器的振动深度一般不超过棒长度2/3~3/4倍,振动时要快插慢拔,不断上下移动振动棒,以便捣实均匀,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10cm,移动间距不超过40cm,与侧模保持5~10cm距离,对每一个振动部位,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即混凝土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出现平坦泛浆。

混凝土的浇筑环境温度局部温度不能高于+40℃,否则采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相应降温措施。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混凝土下落高差大于2.0米时,设串筒或溜槽。

为提高盖板混凝土早期强度,防止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混凝土浇筑完毕,对混凝土面采用刮杠找平,底面采用人工抹子抹平压实,再用铁抹子人工三遍压光出面。并派专人养生。

(5)边墙模板及顶板底模

边墙模板采用竹胶板,模板外设置水平10×10cm方木和竖向15×15cm双拼方木背杠,竖向间距30cm布置,顺涵洞方向间距60cm布置。涵洞两侧边墙间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墙身内外模之间用φ20钢筋和梅花形砼垫块设置支撑杆。墙身外侧设置钢管斜杆支撑,支撑基础需斜撑与背杠、木板之间用楔形木块塞填牢固,并用爪钉固定。

涵洞内采用钢管脚手架满堂搭设支架。

支架搭设的施工方法:钢管脚手架按纵横向间距60cm、步距60cm搭设钢管脚手架,并按涵身的计算高度调整好底座上可调螺帽位置,使螺帽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拼装到顶层立杆后,装上顶层可调天托,并依设计标高将各天托顶面调至设计标高位置。铺设顶层纵向方木,在铺设时注意使其两纵向方木接头处位于天托可调上。

支撑处铺设横向方木,使用水平仪检查标高,使用木楔调整标高,无误后拼装底板模板。横纵向顶层方木交叉处使用扒钉呈梅花状加固。

顶板底模采用挂线立模,满堂脚手架支撑,底座放置在已完成的涵身底板上,脚手架顶托上摆放纵横方木,顶板下层方木为15×15cm,顺线路方向间距60cm布置,上层方木为10×10cm,顺涵洞方向间距30~35cm布置。方木上铺竹胶板,并注意模板拼缝应纵横一条线。模板接缝处要求使用双面胶将其封上。严格控制涵洞各部位标高及尺寸,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

涵洞考虑1.5cm预留拱度,在浇筑过程中,测量组和技术人员应加强模板系统监控,并按设计进行沉降观测。

模板加强和背杠方木应平直,无油节,扭曲变形、有油节和腐烂的方木严禁用于涵洞模型加固。

所有模板均顺涵洞方向横向设置,涵身上部及顶部立模时上部第1层模板应向外延伸10cm,包已浇混凝土,并用在其下边10cm内均匀涂抹一层0.5~1.0mm厚干净黄油,防止上部混凝土浇筑时串浆污染下部已浇筑混凝土。

立模时要保证沉降缝的位置准确,严格按涵洞分段设置,一道沉降缝为3cm宽,要求沉降缝竖向贯穿整个涵洞横断面。

立模前需对模板表面进行仔细清理,并在浇混凝土前均匀涂刷脱模剂,严格控制模板平整度。模板质量控制标准见下表所示:

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

待顶板底模加固安装检验合格后,进行顶板钢筋的安装绑扎,要求其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同时安装固定顶板中的预埋件、预埋钢筋,封闭端模。

边墙浇筑高度大于2米时,应在浇筑时设串筒或溜槽,两侧边墙浇筑要水平、对称浇筑。顶板浇筑完毕后,采用以人工抹子抹平压实,再用铁抹子人工三遍压光出面。为了防止混凝土温缩及通风产生的裂缝,用塑料或草袋进行遮盖,并派专人养生,确保立面结构表面保持湿润状态。

砼振捣密实后表面抹平,在不大于6小时内立即覆盖一层薄膜保护,喷淋养生,养生时间内应保持砼表面湿润,普通硅酸盐水泥控制养护时间不小于7d,掺加缓凝剂及高渗剂砼不小于14d。

当砼强度达到2.5Mpa时,其表面和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便可拆侧模和端模,拆模按立模顺序逆向而行。解除拉筋,应对称位置同时解除。

检查砼表面有无蜂窝、麻面、孔洞、裂纹、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出入口端翼墙墙身施工参照主体涵身施工。

端翼墙基础施工:采用新购竹胶板模板支模,混凝土由工区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溜槽入模。

模板支立:基础检验合格后测量放出基础中心和出入口中心,测出模板边线及中心线。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其结构及各部位尺寸符合规范要求,模板四周支护牢固,防止浇筑过程中模板胀模跑模。

沉降缝设置:涵洞基础沉降缝采用3cm厚经沥青浸制的木板设置,并固定在模板上。

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工区拌和站集中搅拌,用混凝土运输车输送。浇筑时在基础平面内水平分层进行,浇筑层厚控制在30cm以内,用插入式振捣棒呈梅花型振捣,移动间距不超过30㎝,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振动30s左右,观察混凝土面不再下沉,气泡不再上冒,表面被水泥浆覆盖,便表明混凝土已振实。每一处振捣完毕后徐徐提出振动器,不得漏振和过振。

当混凝土初凝后,立即撒水养护,用湿稻草覆盖,使混凝土表面一直处于潮湿状态,以免产生干缩裂纹。养护时间不少于7d。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可以拆模,拆模时注意避免碰撞混凝土表面和棱角。同时检查混凝土外观质量,到达设计强度后及时进行基坑回填。

6.10.沉降缝及防水层

沉降缝中埋橡胶止水带,止水带两侧填塞聚苯乙烯泡沫板,涵身内侧填塞M10水泥砂浆,涵身外侧涂一层甲种防水带宽50㎝。填塞后保证缝宽均匀,缝身竖直,环向贯通,填塞密实,外表光洁。

当构筑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后,便可用A组填料进行基坑回填。每层厚度小于25cm,用立式冲击夯夯实,每层夯实经检验Evd≥30Mpa后,转入上层施工,直至原地面。

6.12.浆砌石工程施工

浆砌片石圬工的石料采用色泽均匀、结构密实、不易风化、无裂缝的硬质石料;石料中部厚度不小于15㎝,镶面片石选用表面较平整及尺寸较大者,且边缘厚度不小于15㎝,并严禁大面立砌。

所用砂浆的强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号,所用水泥、砂、水应符合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砂用中、粗砂,砂的粒径不能大于5㎜。砂浆应随拌随用,保持适当的稠度,在运输过程中或在储存器中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砌筑前重新拌合,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浆砌片石采用挤浆法施工,砂浆饱满,上下层片石砌筑互相错开,距离不小于8㎝,杜绝通缝、瞎缝等质量通病。施工时挂线作业,大面平顺。砌筑用的石料要清洗干净。

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砌块时,如基底为岩层,先将基底子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如基底为土质,可直接坐浆砌筑。

砌体分层分段砌筑,但两相邻工作段的砌筑差一般不宜超过1.2m;分段位置宜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分层应以2~3层砌块组成一工作层,每一作业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各工作层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

外圈定位和转角石应选择形状及尺寸较大的片石,并长短相间地与里层砌块咬成一体,上下层石块也交错排列,避免竖缝重合,砌缝小于40㎜。

较大的砌块使用于下层,安砌时选用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砌块,尖锐突出部分凿除。竖缝较宽时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不得在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支垫。

砌片石时设置拉结石,并均匀分布,相互错开,每0.7m墙面设置一块。砌体中的石块大小搭配、相互错迭、咬接密实,并备有各种小石块用于挤浆填缝,挤浆时用小锤将小石块轻轻敲入缝隙中。

砌体表面的勾缝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在砌体砌筑时留出2cm深的空缝。宜用原砌体砂浆勾缝,勾缝可采用凹缝或平缝。勾缝所用砂浆强度不得小于砌体砂浆强度。在勾缝砂浆终凝后及时养生7~14天,养生期间避免碰撞、振动和承重,确保砌体圬工质量。

涵洞出入口根据地形,出入口与既有道路顺接,保证道路通畅且满足公路要求。

6.13.施工工艺流程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铁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指导施工,坚决执行“三个必须”的技术管理制度,即设计图纸必须详细审核,未经审核的设计图纸不得交付施工;方案必须批准,未经批准的方案不准用于施工;技术必须交底,特别是在施工前要详细进行交底,把施工要点、质量标准通过各种形式写出来,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加强单位工程测量复测工作,及时将复测报告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进行施工定位测量和定位复测工作,并将施工放线报验单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

机械设备进场后,对其规格、型号、数量情况,技术状况等进行自检和保养,并将自检合格的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对测量试验设备,除检查以上项目外,还要到国家认证的检校机构进行检校,标定合格。

根据开工需要,测试设备已全部进场,机械分批进场。

加强原材料的检测工作,水泥、钢材等厂供材料有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并控制其质量规格符合施工要求。对砂、石料等地材进行材质、强度试验,严格控制其粒径及含泥量等不超过设计规范要求。做到来历不明的材料不用,过期变质的材料不用,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材料不用,消除外来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对钢材、水泥、砂、碎石等材料实行招标制,选择业绩好、产量大、质量稳定的厂家为供应商。

7.4.克服质量通病的针对性措施

提高工艺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工艺质量,通过以往同类工程的总结,对各分项工程进行认真细致的通病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见表7.4.。

表7.4.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表

1、对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必须清除;

2、钢筋除锈后仍留有麻点者,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3、进场后加强保管,堆放处要下垫上盖。

2.钢筋接头数量和连接方法及布置不符合要求

技术交底不细、工艺控制有误、标准不清、把关不严

1、严格技术交底及工艺控制;

2、合理配料,防止接头集中;

3、正确理解规范中规定的同一截面的含义。

3.钢筋位置不对及产生变形

1.认真按要求施工,加强检验;

2.控制砼的浇灌、振捣成型方法。

1、按照设计图的规定进行检查;

2、图上无标注和要求时,检查焊件尺寸,焊缝宽度不小于0.7d,;焊缝厚度不小于0.3d。

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质检人员检验不及时

1、焊条受潮、药皮开裂、剥落以及焊芯锈蚀的焊条均不准使用;

3、适当加大焊接电流,降低焊接速度;

4、雨雪天不准在露天作业。

6.闪光对焊接头未焊透,接头处有横向裂纹

1、直径较小钢筋不宜采用闪光对焊;

2、重视预热作用,掌握预热操作技术要点,扩大加热区域,减小温度梯度;

3、选择合适的对焊参数和烧化留量,采用“慢→快→更快”的加速烧化速度。

建立由工区经理负责,安质部具体实施的专职安检机构,负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监督、检查、指导。

依据安全技术规程,把安全工作细化,对重点部位、重要工序、关键环节指定专人负责,进行施工安全跟踪控制。安全员须监控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安全。做到下情上达,发现隐患要立即上报,并在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图8.1.1专职安检组织机构框图

8.2.涵洞施工安全措施

基坑开挖前先熟悉周围的环境,了解地下管线,光、电缆的径路走向。在基坑开挖前三天通知安质科用仪器探明清楚。

涵洞基础为膨胀土,严禁有积水,先将积水排尽,并按设计要求做好软基处理。

基坑开挖后,当有光、电缆穿过时,开工前通知征迁部门,由安征迁部门与相关单位部门联系,并严格按照通信、电务、电信等部门要求进行处理。施工完时立即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恢复既有线路基边坡。

雨季施工时做好防水围堰,对路基边坡稳定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施工材料、机具的管理,不得侵入限界,以防造成行车和施工安全。

8.3涵洞风险卡控要点

涵洞风险因素和风险处理措施见表3

基坑坍塌造成行车及人身安全事故

未按设计要求防护、开挖

严格按设计要求对既有线边坡进行防护;现场配备必要的救援物资;对坍塌基坑进行现场加固修复,保证行车安全。

机械、人员上运营线造成安全事故

未按临近既有线要求施工

严格按临近既有线施工要求组织施工,保征行车安全。

8.4.施工异常安全应急预案

当发生紧急情况,危及行车安全时,按《铁路技能术管理规程》的规定设置行车防护,并立即通知车站封锁行车,启动抢险应急预案,对行车线路和铁路行车设备实施应急防护。

副组长:范平江、康大平

组员:王轶、李凌峰、吕涛、赵小峰

⑵现场根据实际地形、施工环境、防护措施等条件组织配备相应抢险物资。详见“应急救援物资、设施、设备配备表8.3.1”。

负责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保证应急人力、设备、财力配置,协调各应急小组处理应急问题

18778671807

负责事故现场安全保卫、管理和疏导工作,及时报警,组织营救遇难人员,立即疏散、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18677677101

提供各类应急设备和救险物资,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18778670569

抢险工作由工区经理任总体指挥,安全总监、总工协同铁路相关部门指挥抢险,对救援队现场指挥,合理调配备机械设备、设施,充分利用应急物资,确保高效救援,尽快恢复现场。

事故区边界警戒线为黄黑带,警戒哨佩带臂章,用扩音喇叭警告,警戒哨人员负责阻止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

9.施工环保及水保措施

在本工程施工中,将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不留尾巴、不留后患,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保护现场内外的环境,确保环保目标圆满实现。

施工过程中对水的污染主要是施工产生的污水所含的悬浮物、油类物质、石屑及石粉。

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筑产生的污染,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污染,劳动力高度集中产生的污染以及其它相关配套设施产生的污染等均将对水源产生较大影响,在施工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源不受污染。

⑴施工及生活废水的排放遵循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原则,各种施工废油、废液集中储积,集中处理;施工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对污水受纳水体实施有效保护。

⑵现场存放油料的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如采用防渗混凝土地面、铺防油毡等措施。在使用过程中,要采取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的措施,防止土壤受到污染。

⑶施工队营区的临时食堂,污水排放设置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

⑷工地临时厕所的化粪池采取防渗措施,并尽可能利用既有建筑物内的水冲式厕所,同时做好防蝇、灭蛆工作。

⑸化学用品、外加剂、防水材料等材料应库内存放,妥善保管,防止污染环境。

⑹施工物料堆放应严格管理,防止在雨季中暴雨将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及附近水域造成污染。

⑺加强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的监测,配合当地环境监测部门搞好舆论宣传和监督工作,加强对沿线施工废水的控制,发现新的污染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防止水质恶化。

工程施工期间,吊车、砼运输车为大功率的设备,车辆设备在行驶和作业过程中会扬起尘土,在场内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以及为避免对当地人员和房屋、树木、农作物等造成损害,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施工现场的空气污染进行防治。

⑴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设备,使用清洁能源,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污染设备,并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

⑵对施工机械车辆加强维护,以减少废气排量;对汽油等易挥发物品要密闭存放,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

⑶车辆进出工地不得超限运输,防止沿途撒、漏。

⑷严禁在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及有毒废料(废机油、废塑料等)。生活营地使用清洁能源,保证炉灶烟尘符合标准。

⑸配备专用的洒水车,每天定时对施工现场、纵向便道、施工主便道经常进行清扫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

施工噪声主要包括施工现场机械作业和车辆运输时产生的噪声。

为减少噪声影响,机械设备选型配套时优先考虑低噪声设备,尽可能采取液压设备和摩擦设备代替振动式设备,并采取消声、隔音、安装防震底座等措施。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确保施工噪声达到环境保护标准要求。

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车辆少鸣笛、不急刹、不带故障运行,减少噪声。机械车辆途经居住区域时减速慢行,禁鸣喇叭。

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在高噪音区和低噪音区的作业时间,并配备劳保用品。

于村庄附近的涵洞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减少对村民的影响。

制定噪音管理规章制度,对随意造成噪音损害和影响的单位、个人进行经济处罚。

9.4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工地厕所派专人清理打扫,并定期对周围喷药消毒,以防蚊蝇滋生、病毒传播。

对于施工中废弃的零碎配件、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及时收集清理并搞好现场卫生,保护自然环境与景观不受破坏。

对红线内的植被、树木等在不影响施工的前提下尽量维持原状。

严格控制临时用地数量,尽量少用、少占红线外用地,减少对原地区植被的破坏。临时用地严格遵守审批制度,征得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部门、所有者和甲方的批示或同意,严禁超范围砍伐。

对施工区域外的树木、植被制定防护措施,严禁损害。

本地区降雨多集中在6~8月,为避免因降雨造成工程损失和延误工期,在施工中进行统筹安排,尽量减少雨季对正常施工的影响,制定具体措施如下:

与当地气象部门保持经常的联系,做好近、中期天气预报接收工作,提前做好防雨准备,并在雨天安排专人值班,负责基坑和作业场所的排水、遮盖材料及施工设备机具及以施工作业面保护等工作;

做好地面排水系统,疏通排水沟道,及时将地面积水排出施工场地;

开工前搭设好砼、砂浆拌制棚和操作台上的防雨篷,做好电气设备的防雨设施和雷电保护;

临时设施充分考虑防雨要求,施工便道排水系统安排专人维护,指派专人负责,降雨前后巡逻检查,及时排险和采取防滑措施,并在危险地段设立明显标志;

雨季前,对施工场地、材料堆放、生活驻地、运输道路及设备的防洪、防雨、排涝等设施进行全面详细检查,对不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

现场施工用高低压设备及线路按规范要求安装和架设,不使用破损或绝缘性能不良的电线,所有电线采用架杆挂线,作到电线不随意布设,所有电闸箱有门有锁并加设防雨罩、设危险标志。

11.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严格按铁路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和《南宁铁路局普速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落实各项措施SYT 4108-2019 油气输送管道同沟敷设光缆(硅芯管)设计及施工规范(附条文说明).pdf,确保既有线行车和设备安全。

搞好施工方案编制,加强施工安全控制。施工前根据运营情况及施工需要编制科学严密的施工方案,制定安全措施。施工方案必须经过铁路局相关处室批准后方可实施。

与铁路局有关的设备管理单位分别签订施工安全协议书。安全协议书要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施工责任地段与期限、安全防范内容与措施、结合部安全分工与责任、发生责任行车事故的处罚办法、安全监督配合费用等。填报“铁路既有线施工安全审批表”,办理铁路临近既有线施工许可证,报铁路局主管部门审批。

施工前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备管理单位及行车组织单位建立联系,沟通情况,提报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地段地下的管、线、电缆设施的准确位置及既有的设备情况,防止施工时造成破坏,保证铁路行车安全,避免影响或中断既有线运营。

当有光、电缆穿过时,开工前通知安质部,由安质部与相关单位部门联系,并严格按照通信、信号、铁通等部门要求进行处理。施工完时立即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恢复既有线路基边坡。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既有线的行车安全,严格执行“既有线十不准”的有关规定。施工中合理安排劳力,指挥明确有序,严禁超挖,严禁不按批准方案和施工计划施工,严禁擅自扩大施工范围。

雨季施工时做好防水围堰,对路基边坡稳定采取有效措施,对既有基坑边坡覆盖彩条布,或抹3cm厚砂浆,必要时还要打钢板桩或挖孔桩对既有线路基边坡进行防护,备足应急材料。加强对施工材料、机具的管理,不得侵入限界,以防造成行车和施工安全。

临近既有线施工时必须安全防护员跟班作业GBT50939-2013 急救中心建筑设计规范.pdf,且防护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严禁施工人员破坏既有线防护网,严禁施工人员及机具侵入既有线。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