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河南某学校框架实验楼施工组织设计提高强度的目的,采用控制量最大冷拉率的方法(不超过10%)进行质量
控制,冷拉速度不宜过快。
根据钢筋加工配料单大桥施工组织设计定稿,按图纸要求的尺寸使用钢筋切断机切断。
根据料单所附尺寸及大样图,使用钢筋弯曲机将截好的钢筋弯曲成设
(3)打夯要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
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
计要求的形状,按使用部门、规格尺寸分类码放,挂牌标识。
(1)绑扎前应充分熟悉图纸,核对半成品钢筋的规格、级别、形状、
尺寸、数量是否与配料单、标示牌相符,并备好扎丝、绑扎工具和绑扎用
(2)地梁钢筋的绑扎:基础垫层施工完成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划
线,绑扎梁的钢筋、梁主筋如超过一排时,为保证主筋上下间距准确,应
用直径25mm的筋支垫。
(3)底板钢筋的绑扎:根据设计要求弹出钢筋位置线先铺设短向钢筋
再铺设长向钢筋,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
简隔交错八字扣绑扎。底层钢筋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设,垫块厚度等于保
护层厚度,间距1m左右,梅花型布置,底板钢筋两层之间根据施工需要加
(4)剪力墙筋绑扎:在砼板上弹出剪力墙内外边线,调直预留钢筋
志,然后于下部及齐胸部绑两极横筋固定好位置,并在横筋上划好分格线
先绑竖筋,最后绑扎横筋。网片筋交义点四周两行满扎,中间跳点八字绑
扎。双层网片筋间应按设计间距绑拉筋,为保证两层网片的相对距离,宣
采用绑扎定位用的梯形支撑筋,钢筋外皮绑扎砂浆垫块以保证其保护层厚
(5)梁、柱钢筋直径、间距、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与受力筋垂
直,环口沿受力方向错开布置,箍筋弯钩尺寸满足135度,弯钩平直长度
不少于10D。主次梁板筋交叉处,应按照板筋在上,次筋居中,主梁筋在下
的次序布置。柱梁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
合设计要求,梁筋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柱节点边缘50mm处。在主次梁下
部受力筋下、柱纵筋外侧均应垫设垫块,以保证其保护层厚度。
(6)现浇板筋绑扎:先清理板上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
布筋间距,按划好的间距摆放受力主筋及分布筋,预理件、电线管及预留
孔等施工配合安装。板筋绑扎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周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全
部绑扎外,其余各点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负弯矩筋每个
相交点均要绑扎。板筋绑扎完毕,在钢筋下面垫好已制作好的砂浆垫块,
a、板内钢筋搭接,下部钢筋在支座处,上部钢筋应在跨中,搭接长度
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b、板下部钢筋锚入支座,且须伸过梁中心线,四周边界负筋均须锚入
支座,锚固长度应满足要求。
C、板内两个方向的钢筋,短向钢筋放在下层,长向钢筋放在上层。
(7)梁与柱、墙节点钢筋绑扎
现浇钢筋砼结构梁柱节点的钢筋绑扎质量将直接影响结构的抗震性
能,而且该部位又是钢筋加密区,因此应严格控制该部位的施工程序,即:
墙柱、梁板钢筋的接头位置、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和施工
规范要求,钢筋绑扎完成后应固定好垫块和撑铁,以防止出现露筋现象,
司时要控制内外排钢筋之间的间距,防止钢筋保护层过大或过小,浇注砼
时必须安排专人看护钢筋,以确保钢筋绑扎质量。
(8)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互相错开,接头区内受力筋接头允许面积
白分比不大于50%,接头净距,当采用绑扎时不宜小于最小锚固长度。受
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尽量布置在受力较小的位置。各种钢筋的锚固长度均应
剪力墙及现浇板中预留洞施工,当洞口边长或直径小于300mm时,墙
板内钢筋不得截断,应绕过洞口,当边长或直径大于300mm,洞口四周应设
加强筋,梁、墙、板上预留套管四周也应按设计要求加设补强钢筋。
主体结构框架柱、梁主筋的连接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闪光对焊和电渣
玉力焊加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标《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要求。同一截
面内接头钢筋面积不应超过50%,搭接长度为35d,接头数量不得超过总
数1/4。分布筋及其它非受力筋的连接采用搭接绑扎连接。
4、在钢筋工程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儿方面的事项:
(1)钢筋表面应整洁,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
(2)板、主梁、次梁交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间,主
(3)对于板的上部负筋特别是雨篷、挑檐等悬挑板都必须采用蹬筋支
撑,并在施工时不得随意践踏以保证负筋位置的准确性。
(4)梁柱节点处由于受荷较大,柱箍筋属于加密区且主筋较密,较难
施工。在主梁钢筋绑扎完后,必须按设计图纸的规格、间距将箍筋按规定
要求绑扎,不得遗漏。
5、钢筋成品及半成品的管理
钢筋半成品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现场钢筋绑扎的质量与进度,施工
中应抓好半成品管理,半成品的加工按现场的施工流向和进度加工,加工
好的半成品按绑扎顺序挂牌堆放,并实行发料、领料登记制度,以便查询
钢筋成品亦要加强管理,墙柱钢筋严禁攀爬、蹬踩,板筋(尤其是直
径较小的负筋)要加以保护,保证钢筋儿何形状,不得使其变形。
为保证主体结构的质量目标的实现,使主体结构砼达到清水砼效果,
根据结构布置情况,本工程将采用如下模板体系:结构框架柱、墙体与楼
板砼分开浇筑,墙体模板采用定型大钢模板体系;框架梁柱模采用组合钢
模;板采用胶合大模板,模板支撑采用快拆支撑体系。
2、配模原则及施工段划分
柱、墙体及梁板模配模原则;力求为方便施工,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
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模板的周转使用次数,降低模板费用。
主楼:柱、梁、板模:根据施工需要,配制三层梁板柱模,周转使用
楼梯模板配置二套,周转使用。
柱模采用组合定型钢模施工。施工前,按柱子截面尺寸进行模板的制
作加工,按轴线位置进行编号,红漆标注,施工时,用塔吊将其吊装就位
或吊装至上层对应部位,柱子四面模板与连接角模、柱箍安装完毕,应严
格校正其轴线位移、垂直偏差、截面尺寸和对角线,并做斜向及水平支撑
为防止胀模,每对模板之间采用固定螺栓连接,沿柱高每60cm设置
梁模采用组合钢模板,现浇板采用胶合大模板体系施工。
梁模板就位安装施工要点:在柱子砼上弹出梁的轴线及水平线(梁底
标高引测用)并复核,无误后在专用支柱下脚铺设通长脚手板,支柱采用
或梁卡具。支柱中间和下方加横杆或斜杆,立杆加可调底座(即采用快拆
支撑体系)。在支柱上调整预留梁底模板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拉线安
装梁底模板并找直,底模上应拼装连接角模。在底模上绑扎钢筋,验收合
格后,清除杂物,安装梁侧模板。将两侧模板与底模连接,角模用U型卡
连接,并安装上下锁口楞及外竖楞,附以斜撑,间距一般为75CM,当梁高
超过60cm时,需加腰楞,并穿对拉螺栓加固。梁侧模上口要拉线找直,检
查梁模尺寸,与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
板模支架的早拆冀托支柱从边跨一侧开始,依次逐排安装,同时安装
华应认真检查其牢固与稳定性,根据水平调节,将木楞找平并安装平模。
(3)梁柱接头模板支设
传统的梁柱接头支模方法,由于模板横向、竖向不合模数的部位集中
于梁柱接头处引起使用未模的现象,而木模与钢模间固定件不好处理,故
而会出现梁柱接头砼“变形”、“缩颈”、“胀模”等现象。本工程我们将在
梁柱接头处改变传统工艺,采用新工艺,杜绝梁柱接头的变形现象。
a、沿柱子高度方向采取自上而下排模的方法。
根据框架梁的高度,确定梁柱接头处定型钢模的型号,然后自砼板底
向下排模,使定型钢模超过框架梁底部。然后,在框架梁的下部采用特制
的小型钢模,与定型钢模的下端处于同一标高,从此标高向下排柱模,将
不合模板的部位留在柱子根部用木模补齐。
b、根据框架梁两侧柱子数据的情况,采取特制的75mm×50mm异型角
模的方法,弥补由于定型钢模无25mm的模数所造成的缝隙。
c、沿框架梁长度方向不合模的情况,采用自梁柱接头处向跨中排模的
方式方法,将“破活”留在跨中(在跨中使用木模,由于两侧固定,所以
固定得较牢固,保证梁柱接头的施工质量,此方法也可以用于主次梁接头
内墙砌筑及内墙装修均采用马凳活动脚手架,外墙砌筑及外装装修均
采用落地式双排脚手架,脚手架纵距1.5米,横距1.2米,步距1.7米,
连墙杆水平方向4.5米,竖直方向5.1米,剪刀撑间净距≤15m,每道剪力
撑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外双排架基底应原土分层夯实,垫层上
设50厚通长垫板,以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
外脚手架采用密眼安全网全封闭施工,在施工操作面上,搭设防护安
全网,内脚手架在施工的操作面上,搭设防护立网和平网。活动架上全面
(1)拌制泵送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2)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泵送高度在50m以下时,对碎
粗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
验方法》的规定。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
(3)细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
法》的规定。细骨料宜采用中砂,通过C.315mm筛孔的砂,不应少于15%
(4)拌制泵送混凝土所用的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
(5)泵送混凝土掺用的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混凝土泵送剂》和《预拌混凝土》的有
(6)泵送混凝土宜掺适量粉煤灰,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用于水泥
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和《预
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
2、泵送混凝土配合比
(1)泵送混凝土配合比,除必须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
外,尚应使混凝土满足可泵性要求。
(2)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
标准》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并应根据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运
输距离、混凝土泵与混凝土输送管径、泵送距离、气温等具体施工条件试
配。必要时,应通过试泵送确定泵送混凝土配合比。
(3)混凝土的可泵性,可用压力泌水试验结合施工经验进行控制。
股10s时的相对压力泌水率S10不宜超过40%。
(4)泵送混凝土的落度应符合要求。
(7)泵送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宜为300Kg/m3。
(8)泵送混凝土应掺加适量外加剂,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
(9)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宜由试验确定,不得任意使用。掺用引气剂
型外加剂的泵送混凝土的含气量不宜大于4%。
(10)掺粉煤灰的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经过试配确定,并应
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混凝土外
加剂应用技术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等有关规定。
3、泵送混凝土的拌制
(1)拌制泵送混凝土的搅拌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搅拌站
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采用的搅拌机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搅拌
机技术条件》的规定。
(2)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并应根据原材
科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配合比。
(3)拌制泵送混凝土,应严格按设计配合比对各种原材料进行计量,
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4)混凝土搅拌时其投料次序,除应符合有关规定外,粉煤灰宜与水
泥同步,外加剂的添加应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且宜滞后于水和水泥。
(5)泵送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预拌混凝土》
(6)每种配合比的泵送混凝土全部拌制完毕后,应将混凝土搅拌装置
清洗干净,并排尽积水。
4、混凝土泵送设备及管道的选择与布置
(1)混凝土泵的选型和布置
a、混凝土泵的选型,应根据混凝土工程特点、要求的最大输送距离、
最大输出量及混凝土浇筑计划确定。
b、弯管的弯曲角度小于90度时,需将表列数值乘以该角度与90度角
C、向下垂直管,其水平换算长度等于其自身长度:
d、斜向配管时,根据其水平及垂直投影长度,分别按水平、垂直配管
(2)混凝土泵的最大水平输送距离,可按下列方法之一确定;
b、根据混凝土泵的最大出口压力、配管情况、混凝土性能指标和输出
量,按有关规定计算;
C、也可参照产品的性能表(曲线)确定;
(3)混凝土泵的泵送能力,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可按下列方法之一进行
验算,同时应符合产品说明中的有关规定。
a、按上表计算的配管整体水平换算长度,应不超过由本规程确定的最
b、按换算的总压力损失,应小于混凝土泵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出口压力
(4)混凝土泵的台数,可根据混凝土浇筑数量、单机的实际平均输出
量和施工作业时间,按下式计算:
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泵送施工,混凝土泵的所需台数,除根据计算确定
外,宜有一定的备用台数。
(5)混凝土泵设置处,应场地平整坚实,道路畅通,供料方便,距离
浇筑地点近,使于配管,接近排水设施和供水、供电方使。在混凝土泵的
作业范围内,不得有高压线等障碍物。
(6)混凝土泵转移运输时的安全要求,应符合产品说明及有关标准的
(1)混凝土输送管,应根据工程和施工场地特点、混凝土浇筑方案进
行配管。宜缩短管线长度,少用弯管和软管。输送管的铺设应保证安全施
工,便于清洗管道、排除故障和装拆维修。
(2)在同一条管线中GB/T 51311-2018标准下载,应采用相同管径的混凝土输送管;同时采用新、
日管段时,应将新管布置在泵送压力较大处;管线宜布置得横平竖直。应
绘制布管简图,列出各种管件、管连接环、弯管等的规格和数量,提出备
(3)混凝土输送管应根据粗骨料最大粒径、混凝土泵型号、混凝土输
出量和输送距离、以及输送难易程度等进行选择。输送管应具有与泵送条
件相适应的强度,应使用无龟裂、无回凸损伤和无弯折的管段。输送管的
接头应严密,有足够强度,并能快速装拆。
(4)垂直向上配管时桥梁高空作业专项安全施工方案01,地面水平管长度不宜小于垂直管长度的四分之
一,且不宜小于15m;或遵守产品说明书中的规定。在混凝土泵机Y形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