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建筑技术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91.66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建筑技术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3.1.1开箱检查:设备运到现场后,应组织开箱,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外形尺寸,有无掉漆等现象,仪表部件是否齐全,有无缺损,备品备件,说明书,合格证等有无破损,并作好开箱记录。

3.1.2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

3.1.3火灾报警控制器为落地安装,应采用M14、M12镀锌螺栓固定于型钢或混凝土基础墙体螺杆洞封堵施工方案.doc,基础应高出地面0.1~0.2m。

3.1.4火灾报警控制器应在室内垂直安装,屏立面倾斜度不大于5度。

3.1.5引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a.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靠。

b.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易退色。

c.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

d.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

f.导线引入穿线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

3.1.6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

3.1.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弱电系统联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1Ω,报警设备的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采取保护接地。接地线与电气保护接地干线相连接。

3.2.1预埋配线管采用镀锌钢管进行配管,且弯曲时不得有90°直弯。

3.2.2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3.2.3在管内或线槽内的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穿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

3.2.4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气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3.2.5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

a.管子长度超过30米,无弯曲时

b.管子长度超过20米,有1个弯曲时

c.管子长度超过10米,有2个弯曲时

d.管子长度超过8米,有3个弯曲时

3.2.6在吊顶内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宜采用单独的吊装或支撑物固定。

3.2.7线槽的直线段应每隔1.0~1.5m设置吊点或支点在下列部位应设置吊点或支点:

b.距接线盒0.2m处;

c.线槽走向改变或转角处。

3.2.8导线在穿管或线槽内敷设时不得对导线进行猛力拉伸。

3.2.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Ω。

3.3火灾探测器的安装

3.3.1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

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在宽度小于3M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距离,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3.3.2线型感温探测器必须以连续的、无抽头或分支的连续布线方式安装,并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

3.3.3红外探测器距侧墙距离不应小于0.6m。探测器与墙体及调整螺栓的固定应牢固,保证光轴对准,接收头尽量避开阳光正面直射的位置。

3.3.4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牢靠,其单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3.3.6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5cm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

3.3.7探测器底座的穿孔宜封堵,安装完毕后的探测器底座应采用保护措施。

3.3.8探测器的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3.3.9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3.4声光报警器的安装

声光报警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中心距地面高度1.8m

3.5手动报警按钮安装

3.5.1手动报警按钮应安装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当安装在墙上时,其底部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4米,且有明显标志。

3.5.2手动报警按钮应安装牢固,并不得倾斜。

3.5.3手动报警按钮的连接导线,应留有100m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3.5.4手动报警按钮应尽量靠近消火栓安装。

3.6.1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使用的输入、输出、总线隔离等模块,统一安装在指定模块箱内。少数安装在吊顶的模块应有明显的部位指示和检修孔,且不得安装在管道及其支架、吊架上。

3.6.2模块应安装牢固,应采取防潮、防腐措施。

3.7线型感温探测器的安装及调试

线型感温探测器必须以连续的、无抽头或分支的连续布线方式安装,并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

模拟火灾试验,可以在线型感温探测器终端1m处,采用我公司专门制作的可调长度线型感温探测器实验温箱进行试验,应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20S)以内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模拟火灾试验,可以在距线型感温探测器终端0.5m处,将不少于1m长的线型感温探测器快速放入100°C水中,应在40S以内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模拟开路故障试验,只需把终端电阻拆开或将线型感温探测器任意一端开路就可以进行。

模拟短路故障试验,只需把线型感温探测器任意一端短路就可以进行。

3.8.1电缆线路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施工。

3.8.2电缆在管道内安装时,应按要求加装有一定强度的保护管,管道内部应无积水、且无杂物堵塞,穿电缆时,不应损坏保护层。

3.8.3穿入管中的电缆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内。

3.8.4电缆的直埋式安装其电缆距地面不应小于0.7m,穿入地下或引入建筑物时,要采取保护措施。

3.8.5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和沙层,并在上加砖块保护,其覆盖宽度应大于电缆两侧各50mm。

3.8.6电缆引入装置和各设备的进线口应按规定要求作好密封。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弱电系统联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不大于1Ω,报警设备的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采取保护接地。接地线与电气保护接地干线相连接。

3.10消防控制和监控设备的安装

3.10.1消防控制和监控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功能检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装。消防控制设备的外接导线,当采用金属软管或防爆绕形连接管作套管时,其长度不宜大于2m,且应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间距不应大于0.5m。金属软管与消防控制设备的接线盒(箱),应采用锁母固定,并应根据配管规定接地。

3.10.2消防控制和监控设备外接导线的端部,应有明显标志。消防控制和监控设备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端子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3.10.3消防控制和监控设备均应与消防电源直连接装。

十五、室外给排水工程施工

1.1施工用人、材、机已准备齐全,材料、机具检验、试验合格,人员经安全技术教育符合施工要求;

1.2施工方案经监理批准,准予实施;

1.3需开挖的部位开挖时应办理动土证,并经监理确认后方可开挖;

2.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放线与测量前完成定位和高程的测量布点工作,并对基准点采用保护措施,应作出明显标记;施工测量应沿管道线路设置于观测的临时水准点和管道轴线控制桩,应采取保护措施,在管道线路与原有地下管道、电缆及其他构筑物交叉处的地面上设置明显标记;

2.2管沟开挖深度按设计图管线标高的要求,塑料管深度应超出管底200mm,其他管挖至管底标高;沟槽深度的控制:当挖土深度接近沟槽底标高时,应在沟槽壁上距设计底标高300~500mm处,用水准仪布设水平标桩,间距不大于10m,最后挖土时,操作人员可椐其拉水平线,用300~500mm样棒作为清底找平,铲除脚泥的标准。

2.3管道沟底开挖宽度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BH=Dh+2(b1+b2)

BH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mm

Dh管道结构的外缘宽试,mm

b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可按下表选用,mm

b2管道一侧的支撑厚度,取150~200mm

本工程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情况按以下方法开挖:对成排管(间距1米内)根据各自的深度可以整体开挖,单根管可参照上述公式开挖,本工程的管底深度均在三米以内,土质大部分为粘土,开挖后可在易坍塌的局部设置支撑,并在有地下水的管沟内设置排水沟,管道连接工作部分可在地面进行,在管沟适当位置设置工作坑,而不必全部设置工作面,因此管沟的开挖宽度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

表1(管道一侧工作面宽度):单位:mm

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Dh

500<Dh≤1000

2.4本工程地管沟槽深度在1.25米以内可不设置边坡,深度超过1.25米可设置1:0.33(高:宽)的边坡;

2.5沟槽每侧临时堆土或施加其他载荷时,不得影响建筑物、各种管道和其他设施的安全;堆土或材料的高度不宜超过1.5米,距沟槽边缘宜不小于0.8米,堆土不得掩埋测量标志、消防栓、阀门、雨水口等设施;

2.6压力管道水压试验前,除接口外,应回填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的土方,水压试验合格后,及时回填其余土方;无压力管道敷设后,除接口外及时回填土;混凝土管的无压力管道,应在闭水试验合格后,再加回填沟槽;

2.7土回填时,沟槽内应无积水、无杂物,且回填土料含水率不得过高;槽底至管顶以上0.5米范围内,回填土料不得含有机物、冻土以及大于50mm砖、石等硬块。

3.1阀门井、仪表井、消火栓井室内装拆部件与井壁和井底的距离宜不小于300mm。

3.2穿过井壁的管子与井壁应严密、不漏水;井室穿壁的钢套管应按照设计要求制作。

3.3砖砌井室应符合以下要求:

3.3.1砌筑用砖宜采用机制普通砖,其强度不应低于GB5101的MU10;

3.3.2砖缝砂浆应饱满,抹面应压光,不得有裂纹、空鼓等缺陷;

3.3.3井梯、踏步安装前应做好防腐,随砌随安装。

4、现浇混凝土井室应符合以下要求:

4.1管道敷设前施工井室时,应严格控制井底和预留口标高,以及预留口的方位和坡度;管道敷设后施工时,井底标高应按已安装管道控制,穿井壁套管应与管子同轴,且固定牢固;

4.2井底和井壁混凝土宜采取一次浇筑法,当分两次浇筑时,相接处应按施工缝处理;

4.3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表面平整、光滑,不得有裂缝、蜂窝、麻面等缺陷。

4.4砖砌井室或现浇混凝土井室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要求:

4.4.1井身长度、宽度或直径:±20mm;

4.4.2井底标高:±10mm;

4.4.3路面井盖标高:mm;

4.4.4非路面井盖标高:±20mm;

4.4.4轴线及管管口方位:±10mm;

4.4.6有密封性要求的排水检查井,应进行管道、井体的联合闭水试验,土方应在隐蔽验收合格后回填;井室砌筑完成后应及时安装井圈和井盖。

5.1管道在组装前须将内部清理干净,敷设后,在管沟内不得有应力弯曲现象;管道敷设中断时,应将管口临时封堵。

5.2管道敷设的顺序:先排水管后给水管,先深管后浅管,先大管后小管;

5.3管道穿基础时,应设预留孔或预埋套管,预留孔或套管内的管段不得有接口。

5.4排水管道敷设的深度和坡度应设计图纸要求,雨水口的深度为1米,与检查口连接的管坡度为2%;

5.5.1本工程的塑料管在敷设时,管底部垫150mm厚5~40mm碎石,再垫50mm厚细砂,并用细砂填至半管处,夯实,再用素土回填至地面;

5.5.2本工程主要有HDPE(高密度聚乙烯)管和HDPE双波纹管,HDPE管采用热熔连接,HDPE双波纹管采用橡胶圈承插连接;

5.5.3HDPE管热熔连接时,应根据材料特性进行试验,确工艺参数,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宜进行电热熔接头施工;主要步骤如下:

用干净的布清除两管端的污物。将管材置于机架卡瓦内,使两端伸出的长度相当(在满足铣削和加热的要求情况下应尽可能短,通常为25~30mm)。若必要,管材机架以外的部分用支撑物托起,使管材轴线与机架中心线处于同一高度,然后用卡瓦紧固好。

置入铣刀,先打开铣刀电源开关,然后缓慢合拢两管材焊接端,并加以适当的压力,直到两端均有连续的切屑出现,撤掉压力,略筹片刻,再退出活动架,关掉铣刀电源。切屑厚度应为0.5~1.0mm,通过调节铣刀片的高度可调节切屑厚度。

取出铣刀,合拢两管端,检查两端对齐情况。管材两端的错位量不应超过管壁厚的10%或1mm中的较大值,通过调整管材直线度和松紧卡瓦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矫正;合拢时管材两端面间没有明显缝隙,缝隙宽度最大不能超过:0.3mm(de<225mm)、0.5mm(225mm<de≤400mm)或1.0mm(de>400mm)。如不满足上述要求,应再次铣削,直到满足上述要求。

测量拖拉力(移动夹具的摩擦阻力),这个压力应叠加到工艺参数压力上,得到实行使用压力。并检查加热板温度是否达到设定值。

加热板温度达到设定值后,放入机架,施加规定的压力,直到两边最小卷边达到规定宽度时压力减小到规定值(使管端面与加热板之间刚好保持接触),进行吸热。

时间达到后,退开活动架,迅速取出加热板,然后合拢两管端,其切换时间应尽可能短,不能超过规定值。冷却到规定的时间后,卸压,松开卡瓦,取出连接完成的管材。

5.5.4HDPE双波纹管承插连接采用丁腈橡胶圈密封,插口时应保持管道轴线平直,一次插入,如插装时阻力过大,不得强行插入,应将插管拨出,查明原因后重新插装;接口应采用胶泥或砂浆水泥封口。

5.6.1各种阀门、消火栓、计量表(计量表应经校验合格)等安装前,应按设计文件要求核对型号、规格;

5.6.2蝶阀宜在微开状态下安装,球阀宜在全开状态下安装,其他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进行安装;

5.6.3消火栓、计量表宜在管道系统试验合格,并经冲洗后安装;提前安装的,管道系统试压、冲洗时应采取隔离措施。

5.7.1管道安装完毕后须进行试验:所有给水管道做强度压力试验;排水管道做密闭试验;

5.7.2管道试验前,所有管道的焊接工作已结束,混凝土部件的养护期已符合要求;

5.7.3管道上水应从低点处缓慢灌入,试验管段的高点及末端应设排气阀,使管内气体排放尽;

5.7.4埋地管道试验、防腐检查验收后,应进行竣工复测,填写测量记录与隐蔽工程记录,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及时回填并夯实;

5.7.5强度压力及严密性试验:

A.所有给水管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均采用水压试验,试验压力:生产、生活、循环水管道的强度试验压力为1.0MPa,消防水及脱盐水焊管强度试验压力为1.2MPa,脱盐水不锈钢管强度试验压力为3.9MPa,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

B.压力试验时,与管道相连的设备、仪表部件、消防部件等应予以隔离;

C.试压用压力表应不少于2块,压力表应在校验周期内,其精度等级应不低于1.5级,表盘直径不小于150mm,量程宜为试验压力的1.3倍至1.5倍;

D.管道进行强度压力试验时,应分级升压(10%,50%),每一级应检查管端堵板、后背支撑、支墩、管身及接口,当无异常时,再继续升压,水压升至试验压力后,保压10min,检查接口、管身无破损、无漏水为强度试验合格;

E.管道强度压力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严密性压力试验,将压力降至设计压力,保压10min,压降不大于0.05MPa为合格;

A.试验管段闭水试验应在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后进行,且沟内无积水,不得有造成存水的折弯及影响水流的异物,两端封堵牢固且不得渗水;

B.管道闭水试验水头以坡度高端检查井处设计水头加2m计,当超出高端检查口时,以井口高度为准;检查管段灌满水浸泡时间不应少于24h,在不断补水保持试验水头恒定的条件下,观测时间不少于30min,然后实测渗水量;

C.闭水试验时,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且按公式(1)实测渗水量小于或等于按公式(2)、(3)计算的允许渗水量时,闭水试验为合格;[公式(2)为混凝土管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计算公式,公式(3)为塑料管、铸铁管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计算公式]

qS=W0/(T0×L0)…………………………(1)

Q=1.25(Di)1/2……………………………………(2)

Q=0.0046Di………………………………………(3)

qS……………实测渗水量,L/min*m;

Q……………允许渗水量,m3/d.km(d以24h计)

Di……………管道内径,mm;

L0……………试验管段长度,m;

T0……………实测渗水量的观测时间,min;

W0……………补水量,L;

5.7.7所有地管在试验前另行编制管道试验系统图(含进水点、压力表点、盲板点、排气点、放水点等);

5.7.8给水管道系统冲洗应在试压合格后进行,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配合进行;水冲洗应连续进行,流速应不小于1.0m/s,以目测排出口的水色和透明度与进口水一致为合格。

机械挖土至场站标高→压实处理→石灰土基层→附属工程→混凝土面层→人行道工程。

1.1清除青苗、杂物,整理地基:先进行测量放样,放出道路红线,清除场站范围内的青苗、杂物,及有机物残渣等,清除后外运至指定地点,不得随意乱放。

1.3在基底以外两侧开挖深度大于80厘米的排水沟并沟通水系,以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表含水量,保证雨后路基范围内不积水。

1.4填土场站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压实,分层厚度要与压实机械功能相适应。

1.5场站挖方,开挖时应注意不使表层耕植土混入,挖方应根据设计图纸所示的断面进行,避免超挖。

场站填料除利用挖方外,采用外购土方,购土前做好有关土工实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压实度按压实标准执行,为保证均匀压实,一定要注意压实顺序,执行《城市道路路基施工及验收规范》,为保证压实质量,必须经常检查土的含水量及压实度。

场站接合部填土分层仔细压实,虚铺厚度不得大于20cm;路床顶下2.5m以内采用6%石灰土,压实度不低于填土路基压实度。

2.1在施工灰土底基层前,先用12t~15t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检查土基。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面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用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然后进行准确测量放样,并做出相应标记。

2.2施工放样:(1)在路基上恢复中线;(2)进行水平测量,在道路两侧设置标高。

2.4试铺30米试验段,确定石灰土的松铺系数。

2.5运土,用推土机将土均匀的摊铺在场站上,然后用带旋耕的拖拉机打碎土的颗粒。

2.6集料拌和:先用旋耕机拌和,后用铧犁将底部“素土”翻起,再用旋耕机拌和两遍,铧犁将底部再翻起,并随时检查调整翻犁的深度,使稳定土层全部翻透。将混合料拌和至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水分合适均匀。集料拌和结束,即取样,检查石灰剂量。

2.7人工过筛:用人工将拌和好的石灰土过10mm的方孔筛。

2.10做好接缝处理,搭接部分采用对接形式。

2.11摊铺、碾压完成后,应保持在潮湿状态下养生一周,除洒水设备外,其表面不得通车。

2.12检查验收:(1)自检;(2)向监理工程师申请验收;(3)验收合格后,进入二灰碎石基层施工。

2.13石灰土工艺流程见下图

3.1道面砼人工摊铺方法

模板采用钢模板和木模板两种,用于站坪处。

支模前,首先对水泥碎石基层的高程和平整度做检查,不合格者不可支模,修整检验合格后支立模板。其次还要对模板的规格、平直状况、接头以及钢模的附件进行仔细检查,不合格不得使用。

支模时,应根据混凝土分格图的平面位置与高程,将模板支立准确,连接紧密、平顺,不得有离缝,前后错位和高低不平的现象。

模板支立后,用钉在水泥碎石基层里的钢钎固定,并用预制的混凝土块顶撑,模板的加强处更应加强,模板的支护装置布在模板的外侧,并低于模板顶面约2cm,以便于施工操作。

模板与水泥碎石基层接触面不得有缝隙,如有应堵严,以防漏浆,模板内侧涂刷隔离剂,以利拆模。模板支完后,应洒石屑粉找平并洒水密实。

人工摊铺道面砼,板厚超过25cm时采用分层摊铺,砼由自卸车卸入模板仓,按板边、边角、板中的顺序进行布料。周边应翻锹扣料,因为砼板边、板角是受力最不利部位,是板与板之间传力结合部,翻锹扣料的目的,就是通过人工送料,使边角部位能得到和易性好、水泥浆多的砼,避免在进料时,自卸车卸料将过多的粗骨料集中的边角部位和企口以下,从而影响质量。

摊铺过程中不得抛掷及使用耧耙,以免大骨料集中于面层或造成砼离析。每班铺剩的砼不得铺在未浇筑模板仓内垫底,应按要求制成预制构件。为防止砼剩余过多,临收工前,前后台负责人更应加强联系,做到计划供料。

3.1.3传力杆拉杆的安设

单传力杆、拉杆间距要依据图纸准确布置。

人工摊铺砼以插入式捣动器和平板振捣器配合来完成砼振捣。振捣时间以混凝土面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并泛水泥浆为主,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间以20s~30s为宜,平板振捣器以30s~40s为宜;时间也不宜过长,防止过振,产生离析。

振捣时,大面积使用平板振捣器,边角及企口部位宜用插入式振捣器,平板振捣器的振捣,应逐板逐行顺序进行,每次移位应纵横重叠5cm~10cm,以免模板受振捣移位;插入式振捣器的振捣时,要快插慢拨,特别是拨出振捣器时不能太快,以免使边角留孔洞,间距40cm~50cm,梅花桩式顺序进行。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钢筋、传力杆。

分层摊铺砼,应分层振捣;上层振捣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上层时,应插入下层5cm左右。

振捣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有无松动,上升或沉降,如有要及时纠正;还应随时观察电机运转情况,发现电机过热时,应停一段时间或更换电机。

平板振捣器振捣后,砼大体找平,局部起伏采用安装附着式振捣器的行夯往返振平板面。

行夯由长方木制成,一般为白松,上安附着式振动器,两端有扶手,操作时由两人扶把手,紧贴模板顶面,缓慢匀速前进,赶出表面气泡,使表面进一步泛浆。在行进过程中,观察板面是否平整,当行夯紧贴模板前进时,夯底有透亮孔隙,说明砼偏低,需马上用细料进行填补;若行进中,将行夯顶起(两端不能紧贴模板),说明砼太高,要铲出高出部分砼。处理后的砼表面要重新振实,并揉出浆来。

在行夯和滚筒过后,即对模板的高程进行复测,如模板变动较大,补平时,必须再用行夯振平,滚筒提浆,重新进行检查。

做面工具主要使用木抹、塑料抹及抹面机。手工抹面一般以3遍为宜。第一遍以柔压泛浆、压下露石、消除明显凹凸为主;第二遍以挤出气泡、将砂子压入板面、消除砂眼、使板面密实为主,同时用找平尺或挂线找平,检查平整度;第三遍着重于消除板面残留的各种平印痕,同时还能加快板面水分蒸发,便于提早拉毛。木抹和塑料抹的规格一般为:长50cm,宽14cm,厚2cm(塑料抹为1cm)。

整平、做面的步骤如下所示:

为防止混凝土板面发生不正常的收缩裂纹,保证铺筑完毕的混凝土板具有适宜的硬化条件而使强度正常增长,应及时养护。

当混凝土板拉毛完毕,混凝土表面开始凝结时(手指按压无痕迹),防止风吹混凝土的表面,水份散失过快,产生树枝状的裂隙。

初期养护完成后,可采用盖草袋养护的方法。盖草袋子养护,应首先将未使用过的草袋浸泡,清除有害物质,覆盖时,袋与袋的搭接保在5cm以上,并应将混凝土板的侧壁盖好。

拆模时,应清除模板周边的灰浆、石子等杂物,拨去钢钎或其他支撑物,要平行向外拆移,不能硬敲、应砸或向上提模板,防止因风吹、日晒、雨淋而产生翘曲变形。

拆模时间。当混凝土强度能保证边角企口不会因拆模而损伤时,方可拆模。拆模时间过早会损坏混凝土边角;拆模时间过迟会影响模板的周转使用。一般为24小时左右。

拆模前要先调直拉杆,将模板孔眼空隙里的杂物清除干净。

拆模时某县城滨水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清除模板周边的灰浆、石子等杂物,拔去钢钎或其他支撑物,要平行向外拆移,不能硬敲、应砸或向上提模板,防止损坏混凝土板企口或边角以及砸坏模板。

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除粘浆和检查维修,提高利用率。防止因风吹、日晒、雨淋而产生翘曲变形。

锯缝用专门的锯缝机锯缝。先在要切割的混凝土板上用墨线标出切缝位置,再用锯缝机锯缝。操作时要使用锯缝机的刀片、指针、导向轮成一直线与切缝墨线重合,边锯缝时边浇水,可防止起灰尘并降低刀片的温度,并能起一定的润滑作用。保证切缝质量的关键。

3.1.9养护期满后,需对道面进行清洗,并用草绳将锯缝处封上,等待协助其他单位灌缝。

混凝土的浇筑遵循着“浇一行、空一行”或“浇一行、空三行”的分仓方式GB/T 25066-2020标准下载,然后将后筑仓填满。采用砼分仓浇筑,需将模板做成企口的形式,企口宽高度为0.2h(h为模板高)。

对于先筑的浇筑,就依照前面的顺序进行,后筑的混合料摊铺之前,应将先筑底部的漏浆及其它杂物清除干净;并将先筑仓侧壁的蜂窝、麻面填补处理,泥土清除干净,然后涂抹一层废机油。对于先筑板已裂开的假缝,宜采取隔离处理,防止后筑板在切缝前产生不规则断裂,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可进行混凝土的摊铺了,在摊铺时,应注意对先筑板的边部及表面进行防护,防止损坏、粘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