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市政配套工程桥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建议抗压强度为12.0MPa
建议抗压强度为70.0MPa
根据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及场地周边条件、土层特点等水库供水工程配水管网施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1.doc,确定本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三级”。
根据大量基坑工程的成功实践经验,在周边环境保护要求各异,且开挖深度相近的这类基坑工程中,考虑“安全、经济、施工方便”的原则。适合本场地基坑围护的支护型式有放坡挂网喷浆。详见各基坑支护剖面图。
(3)先在迎水面采用围堰夯实后再开完基坑,围堰区域详平面图。
(4)基坑降水:由于地下发育强透水层粉砂、卵石层,地下水埋深2.00m,因此有必要对此基坑进行基坑截水处理,基坑截水的方法:在基坑顶、底四周设置排水沟,角上设置集水井采用污水泵抽排。
1、根据现场测量地形情况及规范要求,通过对临时围堰施工经济性、安全性及可行性等几方面进行计算、比较、分析,采用双排钢管桩加板围堰。
(1)基坑定位放线,围堰施工,开挖第一层。边坡支护随土方开挖及时跟进施工
(2)降水施工,运行。
(3)继续开挖土方。边坡支护随土方开挖及时跟进施工。
(4)桥台基础施工,具备条件后及时进行基坑回填。
(1)、根据确定的方案,利用φ48钢管桩做双排钢管桩内侧填土作堰体,围堰钢管桩选用排距为2.5米(中到中)、间距为0.5米(中到中)的φ48钢管桩。Φ48钢管桩进入持力层2米,河床表层1米土层由于对钢管桩的作用力较小,为安全起见不予考虑,同时围堰要高出施工时的水位1米,因此,确定围堰φ48钢管桩长度为6米。为提高围堰的整体结构,露出水面的每排φ48钢管桩全部采用[160槽钢(两道)背带连接,两排φ48钢管桩再用∠50╳50╳5角钢(间距500mm)对拉,形成比较稳定的围堰结构。
(2)、双排钢管桩内侧布置模板及木方(间距500mm),用铁丝固定于钢管桩内侧,底部直到沟渠底表面,而后在围堰中间填筑不透水粘土,从而形成封闭的隔水围堰。
河道及沟渠区域内围墙结构物施工的主要工序是:河道及沟渠围堰→堰体抽水及去污→基坑开挖→基础施工→围墙施工→河道及沟渠清淤→围堰拆除。
河道及沟渠围堰成型的主要施工工序是:河道及沟渠围堰位置放样→钢管桩打设→围檩加固及模板、木方→堰体内填土压实。
河道及沟渠围堰拆除的主要施工工序是:围檩及模板、木方拆除→钢管桩拔除→堰体内填土挖除。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插打钢管桩和堰体内填土是整个基坑围堰施工的关键工序,不仅需要吊车、长臂挖机、导向架等设备和人员的配合,更决定了围堰的成败。因此,以下主要叙述钢管桩的插打和拔除堰体内填土施工。
(1)、第一根钢管桩插打
确定围堰整体布置,先进行辅助导向桩的插打施工。先根据第一根钢管桩的位置对辅助导向桩进行放样,按放样位置将两根辅助导向桩打入地下。辅助导向桩插打完成后设置导向架,导向架用型钢焊制而成,高度2m。最后用吊车吊起第一根钢管桩,插入导向架,启动挖机电动振动桩锤,将其打入河道,顶面标高控制在常水位+1.0m。完成第一根钢管桩的插打施工。
(2)、第二根钢管桩插打
放样后重新插打辅助导向桩,设置横向导向横梁,采用与第一根钢管桩同样的起吊方式吊起第二根钢管桩,在导向横梁上焊接临时导向卡,启动挖机电动振动桩锤,将其打入河道,顶面标高控制在河道常水位+1.0m。完成第二根钢管桩的插打施工。
(3)、第二根钢管桩施工完毕后,解除临时导向卡,按第二根桩的施工方法进行其余钢管桩的插打施工,直至全部钢管桩插打完毕。
钢管桩插打完成后,露出水面的每排φ48钢管桩全部采用[160槽钢(两道)背带连接,两排φ48钢管桩再用∠50╳50╳5角钢对拉(间距0.5m),将两排钢管桩连成整体。主要对拉水平槽钢围懔和钢管桩。
4、铺设模板木方、堰体填土
围堰骨架成型后,紧贴内外钢管桩铺设芯墙两侧木方及模板,防止河水冲刷围堰内泥土。并同步采用挖机,分层填筑粘土芯墙,填出水面后应压实。待围堰沉实后,再围堰范围内整体填实。并将外排钢管桩每隔3米用23.5mm的钢丝绳向岸边拉牢,防止围堰向河心倾倒。
待围墙上部结构施工结束后,清除围堰内残留物,拆除围堰。
先解除连接,由下往上拆除内支撑,拆除围檩和螺栓,直到围堰内支撑全部拆除完,方可进行拔桩。然后由汽车吊吊起转场。
(1)挂网钉的施工顺序为: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分段、分层开挖工作面,修整坡面(平整度允许偏差±20mm)→安设挂网钉→安设连接件→绑扎钢筋网→喷射砼→设置排水系统。
(2)挂网钉选用1Φ48*3钢管,梅花型或矩形布置,击入式。
(3)基坑坡面采用挂网喷浆处理,钢筋网片及土钉由4Φ12(HRB335)井字形钢筋固定(纵向通长)。
(5)喷射砼应采用强度等级为C20细石砼,其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1:2:2:0.5,水泥用强度等级为42.5,碎石最大粒径应小于15mm。
(6)喷射压力为0.3~0.5MPa,喷射作业应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身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射砼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宜为3~7d。
(1)土方开挖要求采用分段分层,土方开挖“分层分段、留土护壁、限时开挖原则”。
(2)挖土施工单位应编制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经设计认可后方可实施,挖土顺序应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
(3)不得超挖,开挖面的高差应控制在1.0m以内,特别是分界处,并宜按1:2放坡。
(4)基坑边严禁大量堆载。
(5)机械进出口通道应铺设路基扩散压力,或局部加固地基。
(6)开挖最下一层土方时,混凝土垫层应随挖随浇,无垫层坑底面积最大暴露面积不得大于200m2,暴露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混凝土垫层需直接浇捣至围护桩内侧面。
(1)开挖后如基坑变形较大且不能收敛,放坡开挖段可适当增加土钉;原河道部位如开挖后有淤泥层,可增设钢板桩进行支护。
(2)如基坑变形急剧增加且坑外出现滑裂面,可先回填,待变形稳定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加固措施。
基坑监测包括对周边环境的保护监测和对本围护体系的安全监测,及时预报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信息反馈法指导施工,根据监测资料及时控制和调整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法。
基坑边坡顶端水平位移及沉降,西侧原有厂房变形监测。
测量水平位移,采用水准仪测量沉降。
在坑边四角设四个稳定的观察点,测得初读数,安排专人每天测量,一旦发现变化,及时报告项目部。
对于西侧厂房的变形,以同样方法进行监测。
要求由项目部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监测,在围护结构施工前,须测得初读数。
在基坑开挖期间,须做到一日一测。在基坑施工期间,可视测得的位移及内力变化情况加密或减少。测得的数据应及时上报业主及围护设计单位。四、成品保护
1.开挖时注意保护测量控制定位桩、轴线桩、水准基桩,防止被挖土和运土机械设备碰撞、行驶破坏。
2.基坑四周设排水沟、集水井,场地设置一定坡度,以防雨水浸泡基坑和场地。
1.施工前做好专项方案的安全技术交底及专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建立作业人员名单,经教育后才能上岗,中途不得随意更换人员,禁止夜间施工。
2、配备现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开挖施工时必须在现场看管。
3、基坑四周必须设置双排钢管围栏(上高为1.2米,下高为0.6米),并设置警示标牌。同时设置作业人员上下阶梯,保证人员上下通行安全。
4、边坡土方,严禁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基坑边原则上不予堆土,如少量土方需备用,堆土必须在基坑边1.5米以外,堆土高度不能超过2米。
5、机械行驶道路保持平整、坚实;底部应铺设道板垫道,保证行驶安全。
6、机械挖土分层进行,合理放坡,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机械倾翻、淹埋等事故。用推土机回填,铲刀不得超出坡沿,以防倾覆。陡坡地段堆土设专人指挥,严禁在陡坡上转弯。推土机陷车时,用钢丝绳缓缓拖出,不得用另一台推土机直接推出。
7、多台挖掘机在同一作业面机械开挖,挖掘机间距应大于10m;多台挖掘机械在不同台阶同时开挖,应验算边坡稳定,上下台阶挖掘机前后应相距30m以上,挖掘机离下部边坡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造成翻车事故。
8、机械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人场地内。挖掘机工作回转半径内不得站人或进行其他作业。挖掘机、装载机卸土,应待整机停稳后进行,不得将铲斗从运输汽车驾驶室顶部越过;装土时人都不得停留在装土车上。
9、挖掘机操作和汽车装土行驶要听从现场指挥;所有车辆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开行路线行驶,防止撞车。
10、挖掘机行走和自卸汽车卸土时,必须注意上空电线,不得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工作;如在架空输电线一侧工作时,垂直与水平距离分别不得小于2.5m与4~6m(110~22OKV时)。
2、避免由于施工造成水土流失;加强对噪声的治理。
4、凡进入现场的材料、设备必须放置有序,防止任意堆放器材、杂物阻塞工作场地周围的通道或影响环境。
坍塌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机关每年进行一次按坍塌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2)施工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2、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1)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单架、跌打损伤药品、包扎纱布。
(2)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了并加强日常管理。
开挖前准备足够优质木桩和脚手板,装土袋,以备护坡(打桩护坡法),为防止管涌、坡体渗水,准备2台抽水泵,随时应急。
(1)、防坍塌事故发生,项目部成立义务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生产负责人及安全员,各专业工长为组员,主要负责紧急事故发生时有条有理的进行抢救或处理,外包队管理人员及后勤人员,协助项目经理做相关辅助工作。
北京某33层大厦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事故后处理工作
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
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向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JJF 1238-2022标准下载,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