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端空心高墩专项施工方案

圆端空心高墩专项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64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圆端空心高墩专项施工方案

六工区桥梁工班组织机构框图

圆端空心桥墩每节段施工循环周期表

定型模板(生产厂家:北京东方奥鑫模板有限公司)设计外模采用定型模板,定型模板由50cm、100cm、200cm三种尺寸的模数组成,同时满足所有空心墩尺寸使用,圆端为便于模板调整、安装采用1/4圆弧组成GB/T 39199-2020 聚乙烯(PE)塑料再生料的表征特性及检测方法.pdf,模板之间采用锁紧器、定位螺栓、高强螺栓、Φ22对拉螺栓连接固定。为确保模板的钢度,面板采用δ=6mm厚钢板,肋板厚度不小于δ=3mm,钢支撑采用[10mm槽钢,间距不大于50cm,模板的加工由专业厂家加工制作,模板技术要求满足设计、施工规范要求。

内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拼装,内圈做成可以调整的支撑箍对组合模板实施定位、支撑加固,同时借助外模对拉螺栓进行加固,减少空心墩内脚手架搭设量,降低施工难度。

墩帽为实心段,在进行该实心段混凝土施工时,在墩身内部预埋钢板,焊上牛腿,铺上工字钢、方木和竹胶板作为支架,然后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支架放在墩身内不再取出,外模采用定型模板。

空心高墩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时考虑墩身工程操作方便,配合定型模板拼装,一个塔吊负责三个墩身的施工,塔吊设置在中间的那个墩身正前方紧贴扩大基础外侧分别设置塔吊,塔吊的型号为QTZ56,长臂不小于56m,长臂端头吊重量不小于1.3T,利用塔吊作为安装、拆卸模板和运送钢筋的垂直运输工具。

(2)上下安全通道的设置

墩身施工时,人员上下的安全通道采用门式爬梯,爬梯设置在墩身外侧,为了保持爬梯的稳定,每5米高与墩身加固一次,通过墩身的通气孔或对拉螺栓孔把爬梯固定在墩身上,以利于施工和检查人员上下行走。

3.4.3.基底顶面找平、凿毛

3.4.4.钢筋的制作和绑扎

为了便于绑扎薄壁墩身的钢筋,在薄壁墩身的中间空心处搭设钢管支架,作为存放钢筋的平台,同时在墩身四周的位置及墩身的圆端中间位置预埋6根7.5*7.5的角铁,角铁与中间的钢管支架连成一个整体,作为绑扎钢筋的依托支架,在浇筑混凝土时,把角铁直接浇在墩身中,不再取出。

基本要求:钢筋在加工棚内制作,要保证制作钢筋的精度。为验证钢筋制作的精度,可在弯制少量钢筋后,先在地面平地上进行绑扎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调整弯制方法与尺寸。形状与尺寸已确定的钢筋可采取经常拉尺检查的办法对精度进行有效地控制。钢筋必须严格进料、出库管理,加工好的钢筋分类存放,挂牌标识。标识内容包括规格、型号、安装位置等,对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做好标识,防止误用。钢筋在加工前,首先将钢筋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对弯曲变形的钢筋进行调直。

钢筋采用现场绑扎法: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Φ25mm以上的主筋采用机械接头接长;对直径25mm以下的钢筋采用搭接焊接法,接焊时,I级钢采用T422焊条,Ⅱ级钢筋采用T506以上焊条。机械接头需作破坏试验,焊接接头应做焊接工艺试验。当钢筋竖直长度超过6m时,应将其临时支撑固定在脚手架上,以防钢筋倾斜不垂直。

钢筋安装要求:基础与墩身锚固筋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连接牢固,形成一体;基底预埋钢筋位置准确,满足钢筋保护层的要求,墩身钢筋与预埋钢筋按50%接头错开配置;墩身钢筋规格多、数量大,为确保施工精度和绑扎质量,钢筋绑扎作业在固定胎架上绑扎;内外层钢筋网片间采用马镫筋支撑,确保两层钢筋网之间的间距满足设计要求,马镫筋采用梅花型布置,间距为2m;内外钢筋网与定型模板之间采用定型塑料垫块,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在钢筋的绑扎中,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可用点焊焊牢。部分纵横水平钢筋可预放在绑扎位置,留出下人振捣混凝土的空间,边浇筑混凝土边定位绑扎。

3.4.5.内、外模板组装

模板之间用Φ22螺栓连接,用[10槽钢支撑拉筋垫板,[10槽钢间距不超过1m,拉筋用Φ22mm的圆钢。在拉筋处的内外模板之间设Φ28mmPVC硬管,以便拉筋抽拔及再次利用。灌注混凝土前在模板顶面按1.5m的间距设临时木或铁支撑,以控制墩身壁厚。内外模板均设模板刚度加强架,以控制模板变形。内外施工平台搭设在内外脚手架上。在内侧施工平台上铺薄钢板,临时存放用运送来的混凝土。在外侧施工平台顶面(脚手架)的周边设立防护栏杆,并牢固地挂立安全网。

根据墩身中心线放出立模边线,立模边线外用砂浆找平,找平层用水平尺抄平。待砂浆硬化后即可立模。

内模采用定型钢模板拼装,模板内部采用可调节的定型支撑箍固定,与外模之间的间距借助于垫块和对拉杆实施定位,辅助加固采用内部搭设的满堂脚手架,模板高度按施工高度6米为一节(根据施工情况可调整浇筑高度,一次浇筑高度控制在2~6米之间为宜);外模板用塔吊吊装,人工辅助就位。先拼装墩身一个面的外模,然后逐次将整个墩身的第一节外模板组拼完毕;然后上拉筋。每节模板安装时,可在两节模板间的缝隙间塞填薄钢板或1cm厚的双面胶带纠偏。

每节模板安装后,用水准仪和全站仪检查模板顶面标高;中心及平面尺寸。若误差超标要调整,直至符合标准。测量时用全站仪对三向中心线(横向、纵向、45°方向)进行测控。每次测量要在一个方向上进行换手多回测量。测量要在无太阳强光照射、无大风、无振动干扰的条件下进行。

(4)在模板支立前,各种预埋件应安装准确、平整,固定要牢固。

3.4.6.混凝土搅拌、运输

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和,施工时采用6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垂直运输用2台输送泵。混凝土浇筑分三阶段进行,墩底实体段、墩身空心薄壁、墩顶部实体段。

(1)浇筑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模板缝隙填塞严密,模板内面涂刷脱模剂;根据搅拌站骨料的含水量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易性和坍落度;支撑加固是否牢固,刚度要求能否满足混凝土冲击力对模板侧压力要求,便于人员与料具上下,并保证施工安全。

(2)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实,振捣前振捣棒应垂直或略有倾斜地插入混凝土中,倾斜适度,否则会减小插入深度而影响振捣效果。插入振捣棒时稍快,提出时略慢,并边提边振,以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洞。振捣棒的移动距离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模板保持5~10cm的距离。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结合质量。

(3)混凝土浇注后随即进行振捣,振捣时间一般控制在30秒以上,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即表明混凝土已振捣密实:

A、混凝土表面停止沉落或沉落不明显;

B、振捣时不再出现显著气泡或振动器周围无气泡冒出;

C、混凝土表面平坦、无气体排出;

D、混凝土已将模板边角部位填满充实。

(4)混凝土的浇注要保持连续进行,若因故必须间断,间断时间要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其初凝时间由试验确定。如果间断时间超过了初凝时间,则需按二次灌注的要求,对施工缝进行如下处理:凿除接缝处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软层,凿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5Mpa以上。在浇注新混凝土前用水将旧混凝土表面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但不能留有积水,并在水平缝的接面上铺一层l~2cm厚的同级水泥砂浆。根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采用相应尺寸的垫块,垫块数量按底模5~7个/m2、侧模3~5个/m2放置。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75%以上时即可拆模。进行不少于7天的标准养护,养护采用洒水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墩身截面突变处不设施工缝。对于工作缝,周边应预埋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筋或其他铁件,埋入与露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间距不应大于直径的20倍。

(5)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观察所设置的预埋螺栓、预留孔、预埋支座的位置是否移动,若发现移位时及时校正;预留孔的成型设备及时抽拔或松动;在灌注过程中注意模板、支架等支撑情况,设专人检查,如有变形,移位或沉陷立即校正并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浇筑。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洒水并用塑料薄膜包裹养护。

(6)墩身下实体段、空心段、上实体段混凝土施工时,特别注意实体段与空心墩身连接处的混凝土质量和外观。特别在实体段,由于一次浇筑混凝土体积过大,采取和扩大基础及承台相同措施降低水化热。

(7)混凝土输送泵的管道依托塔吊搭设和固定。

(8)混凝土浇至支座垫石顶面时注意抹平压实,并特别注意梁板支座锚栓孔的预留。如果支座高度与设计预留的高度有变化,则要注意根据支座中心处的梁底标高调整支座垫石的高度,支座垫石的标高在负误差控制。

墩台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立即拆模,拆模时要轻敲轻打,以免损伤主体混凝土的棱角或在混凝土表面造成伤痕。

3.4.8.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终凝后就开始洒水养护,墩台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保持湿润,养护期内向薄膜内喷水,保持其湿度。当气温偏低时采用草帘包裹,内外加塑料薄膜。

3.5.1.安装内脚手架

为兼顾钢筋绑扎与混凝土灌注两方面的因素,内平台与待灌节段的混凝土顶面基本平齐,外平台与待绑扎钢筋的顶部基本平齐。脚手架安装完毕后安装防护栏杆和安全网,搭设内外作业平台。

3.5.2.钢筋绑扎与检查

按设计要求绑扎钢筋后进行检查。绑扎中注意随时检查钢筋网的尺寸,以保证模板安装顺利。由于模板高度6m,因此每次钢筋绑扎的最低高度不小于6m加钢筋搭接长度。若钢筋绑扎长度大于6m,则需将钢筋的中上部支撑在脚手架上,以防钢筋倾斜。

3.5.3.混凝土浇筑

模板安装并检查合格后,在内外模板和钢筋之间安装L混凝土灌注漏斗,混凝土经混凝土输送泵送至内施工平台土,通过漏斗由人工配合入模。混凝土采用水平分层灌注,每层厚度30cm左右,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不要漏捣和过度振捣。灌注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生。待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用高压水冲洗接缝混凝土表面。

3.5.4.重复如上步骤,灌注第二节混凝土

灌注混凝土中要按要求制作试件,待第一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可进行第三节钢筋、模板施工,拆除第一节混凝土模板,并为施工第三节混凝土做准备。如此循环,直至墩顶。

当模板翻升至墩顶实心段底部时,拆除墩身内施工平台和脚手架,搭设外侧施工平台和安装防护栏杆与安全网,并在墩身内侧安装封闭段托架和模板。然后绑扎钢筋、安装外模板、灌注混凝土、养生。墩柱施工高度至墩柱截面变化的底面处。封闭段托架采用横桥向布设7根I20b工字钢,工字钢间距为60厘米,工字钢上铺方木,方木上铺设模板,模板采用木模。

3.7.支承垫石和锚栓孔

支承垫石浇注采用定制钢模板,保证模板刚度和周转规定次数后不发生变形。板缝焊接严密平整,表面平整光滑。尺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稳定性,且拆装方便,接缝严密不漏浆。

垫石的标高采取全桥联测和跟踪测量的方法,精确控制各墩支承垫石顶面相对和绝对标高满足设计要求。预留孔洞定位准确,固定牢固,施工时跟踪测量,施工完适时拆除模具,清理空洞,检查位置、深度,进行二次处理。预留孔洞当年不能实现架梁,需要越冬时,必须采取封闭措施,确保孔内不积水,避免冰涨破坏。

垫石混凝土采用C50混凝土,混凝土的生产按拌和站施工控制手册执行。

混凝土通过泵送或吊装入模,一次浇注完成。

垫石混凝土浇筑采用小型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棒距离模板不小于10cm,振捣密实标准具体以混凝土不再沉陷、气泡均匀、表面泛浆为度。钢筋特别密集的部位用钢筋辅助插捣密实,保证混凝土内实外美。初凝前,对垫石顶平面进行人工抹平收面,确保表面平整度不大于2mm(1m靠尺检查)。

垫石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垫石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

每片砼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高差

每孔砼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高差

3.8.墩身沉降观测标、接地端子的设置

3.8.1.沉降观测标

每个墩身安装2个沉降观测标,分别布置在墩底圆端中部,距离承台50cm。

施工时,先预埋B、C预埋件,预埋位置在地面线以上50cm,预埋时紧靠在模板上,A部件在拆除墩身模板后及时安装。

墩底沉降观测标正面位置图

在每个桥墩共设置3个接地端子,其中墩帽处设2个接地端子;在每个桥墩垂直于线路方向的大里程侧面、原地面以下30cm处,设接地端子。

施工时接地钢筋优先利用结构钢筋,尽量不增加专用接地钢筋。

墩底接地端子正面位置图

在承台或基础浇注完混凝土后,利用护桩恢复墩中心,并从大桥控制网对其校核,准确放出墩身大样,然后立模、施工墩身实心段混凝土。实心段混凝土施工完后,在桥墩中心处设置直径为40cm、高40cm的钢筋混凝土圆台,将墩中心准确地定位在预埋的钢筋头土。每提升1次模板根据墩身不同高度,利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对四边的模板进行检查调整。施工中要检查模板对角线,将误差控制在5mm以内,以保证墩身线形。检查模板时,已灌混凝土的模板上每个方向作2个方向点,防止大雾天气不能检查模时,可以拉线与经纬仪互为校核,不影响施工。检查模板时间在每天上午9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避免日照对墩身的影响;墩身上的后视点要尽量靠近承台,每次检查前校核各个方向点是否在一条直线土,如有偏差,按墩高比例向相反方向调整。

4.1.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施工措施

(1)工程所在地区冬季寒冷,根据其特殊的环境条件,优选混凝土配合比,并严格按配合比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控制施工。

(2)混凝土全部采用自动计量装置的拌合站集中拌制,拌和时按重量比准确控制拌和料用量、控制水灰比,拌和时间符合桥梁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3)混凝土用罐车运输,运到现场的混凝土满足混凝土和易性要求。

(4)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本身的密实性、不产生离析现象、均匀填充模板不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现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施工措施为如下:

混凝土浇筑的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否则采取滑槽、减速串筒等设备,使混凝土在规定降落高度内均匀降落。

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厚度由振捣类型和结构物性质决定。必须选用经验丰富的捣固工进行捣固,保证混凝土密实。

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尽可能连续浇筑,允许间歇时间以混凝土尚未初凝或振捣器能顺利插入为准。

(5)为减少混凝土硬化和干燥收缩引起的裂缝,按期达到设计强度,在浇筑后一定时间内使混凝土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润状态,混凝土终凝后就开始养护。当周围大气温度与养护中的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超过20℃时,混凝土必须覆盖保湿。

(6)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模,拆模期限和要求:非承重模板在混凝土强度大于250N/cm2或棱角不因拆模而损伤时方可拆模;承重模板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才可拆模;拆模时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且不得使混凝土受到振动。

(7)钢筋进场后进行验收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的根数、直径、长度、编号排列、位置等都要符合设计的要求。钢筋接长采用闪光对焊并进行纵向打磨加工,当纵向打磨加工有困难时采用双面搭接电弧焊,钢筋接头的位置符合施工规范规定的同一截面不超过总面积50%的要求。钢筋焊接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且经验丰富的焊工操作,每个焊缝必须经严密的质量检验,确保完全合格。为确保焊接质量,施焊前,要做焊接试验,合格后方可成批焊接。

(8)埋件系统预埋的位置要求准确,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由专人再次复核其位置,确保误差不大于1mm。

4.2.保证桥梁结构几何的施工技术措施

(1)测量工作始终贯穿施工全过程,确保桥梁各部位尺寸、标高符合设计和现行的桥梁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减少人为错误,换手复测、校核。

(2)模板尽可能采用特别加工的分节拼装式钢模板。为保证结构尺寸和外观平整,模板采取经过考察有资质证书的钢结构构件加工厂加工制造,出厂时要严格进行检查,不符合规范规定标准的不予验收。设计模板时,要保证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以免浇筑混凝土时跑模、走样,保证墩台各部形状、尺寸准确。为了保证模板不漏浆,接缝处打磨平整、光洁,缝隙处用海绵条夹塞,分节处用高强螺丝拧紧,保证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必须按施工设计要求进行安装,不得任意变动,对拉螺栓及各受力支撑的实际安装位置与模板施工设计规定相差不得超过50mm,否则应进行验算。模板采用多方位斜拉固定方式固定,确保浇注混凝土时钢模不能移位。

4.3.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措施

墩身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问题十分突出,其内部最高温升,夏季可达70~80℃,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水化热、防止混凝土开裂,为此,我们拟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1)优化配合比设计,加强混凝土生产及施工控制

选用低水化热水泥;采用中粗砂和连续级配碎石,严格控制粗细骨料质量;运用双掺技术在混凝土中掺加复合型外加剂和优质粉煤灰,减少绝对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可泵性,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推迟混凝土温升峰值的出现,同时使温升期延长,降低水化热峰值。

混凝土拌和阶段通过采用通风、遮阳、喷水降温的方法降低材料温度、改进搅拌机投料顺序等措施来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

浇筑阶段通过降低运输容器温度,适当选择浇筑时间,采用连续薄层斜面推移的浇筑方法等技术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2)排出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加强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避免水化热产生过大的内外温差,经过计算在必要时在结构内部预埋冷却水管,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冷却水管采用Dg50镀锌铁管,实施过程中,根据实测混凝土芯部温度,确定冷却水管的水平布设间距、竖向间距及管内流速,确保混凝土芯部温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养护阶段通过内部降温或外部升温、保温、提高养生水温等措施,使混凝土的核心温度、表面温度、外界温度差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3)进行温度监测,控制内、表温差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及时进行修整、抹平,等定浆后再抹第二遍进行压光。利用泵送水上墩的方法养生,混凝土浇筑完后即时覆盖塑料薄,根据天气状况随时调整洒水时间和洒水频率,以墩身表面混凝土湿润为度。

洒水要有专人负责,并做好洒水记录。

养护用水为饮用水,不得使用污水,洒水覆盖养生不少于14天。

4.5.高墩线形控制措施

高墩施工中的线形控制至关重要,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高墩线形,将施工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确保高墩的施工质量。

控测网布设:根据设计院交桩,考虑地形、通视条件,使用全站仪并采用等精度平差计算布设双层大地四边形控测网,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控制点设在山脊不易破坏处,用混凝土包桩。

控制测量:控制网定测及复测严格按规定时间进行,以减少不利因素影响。在完成大桥的中线及高墩控测网定测后,将两台激光铅直仪安放在墩身底部的两个圆心上,并与控制测量网点进行符合,精确对中后,向上打点,根据两条激光点迹进行施工放样、校模和校正平台。施工中应用全站仪与激光铅直仪配合使用技术,墩身每升高6m用全站仪控测点对激光铅直仪投射点进行复核,以确保墩身线形。

对本项工程建立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设立专职安全员,确保工程安全进行。

5.2.施工机械安全措施

(1)项目保障部对工地所有机械统一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不安全的因素。

(2)各种机械设备均要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认真检查落实情况。

(3)机动车严禁无证驾驶。施工人员需持操作证操作机械。

(4)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和安全指示装置,以确保以上两种装置的齐全、灵敏、可靠。

(5)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施工人员的正确指挥,精心操作。但对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和可能引起危险事故的指挥,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工地负责人反映。

(6)塔吊等特种机械设备必须经地方安检部门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无安检手续的特种机械严禁投入施工使用。

(7)塔吊、吊车等设备起吊重量严禁超出在臂长、倾角范围内规定的额定重量。

5.3.施工现场及施工人员安全措施

(1)加强现场治安保卫工作,成立安全保卫小组,负责物资、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保卫工作。

(2)施工现场设置的照明灯具、护栏、围栏、警告标志经常维修,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3)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得堆放易燃品;严禁在木材加工场、料库等处吸烟;现场的易燃杂物,随时清除,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附近堆放。

(4)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证畅通,危险地点悬挂规定的标牌。

(5)模板吊升必须在昼间进行。

(6)模板上的脚手架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平台跳板必须与脚手架捆绑牢固,跳板尽量不要求出现悬挑的现象,若需要时,必须按设计要求或规定的标准搭设跳板。

5.4.高处作业保护措施

(1)高处作业的含义和级别划分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3608—83)的规定。

(2)悬空高处作业必须设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3)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要定期或随时体检,发现有不宜登高的病症,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严禁酒后登高作业。

(4)高处作业人员不得穿拖鞋或硬底鞋。所需材料要事先准备齐全,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

(6)高处作业与地面联系,应有专人负责或配有通讯设备。

(7)作业高度处风力达到5级及以上时,或遇有雷雨等天气时,必须立即停止任何作业。

(8)严禁在悬臂模板架上堆放重物,悬臂模板架主平台设计荷载3kN/㎡,上平台及吊平台为0.75kN/㎡。

6.环境保护、绿化及水土保持措施

根据本工程的特殊性,要对全体施工人员广泛进行教育,严格执行《环保法》和当地政府对环保和水保有关规定。

施工便道要避开不良地质地点,路面的宽度满足本工程施工需要。

根据地型设置挡水堰或排水沟等防排水措施,以利排水。

施工便道指定专人负责维修、养护。

施工车辆和施工机械应严格按规定线路行驶,不得随意碾压便道以外的农田、草坪等。

施工完成后,对施工便道两侧的施工遗弃物进行清理,平整便道两侧的地面,对周围环境进行必要的恢复。

6.1.2.临时生活区

施工营地要合理布置安排,其生活污水不得随意排放。严禁将生活污水直接排至河流中。

施工宿舍应设在避风、向阳处,采取保暖措施;生活区周围定期采取消毒、杀虫、灭鼠措施,同时对施工营地进行绿化。

施工生活区要保持环境整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植物的破坏;生活区相对集中布置,周围设置围栏;采用的锅炉配置消烟除尘设备,并达到当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功能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1)施工中按照上级要求做好防汛排水工作,防止洪水淹没、毁坏农田、建筑物及施工临时设施。施工中必须保证现有道路、河流、沟渠的安全畅通,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状态,修建一些临时排水渠道,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连接,且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

(2)施工期间的废水、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农田、耕地、灌溉渠和水库,不得排入饮用水源,须澄清达标后排放。

(3)当施工、生活用水取于当地村民生活水源时,必须用清洁水具运水,保持地方水源不受污染。

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4)施工期间的所有泥浆池的开挖及泥浆的排放不得随意进行,严禁将泥浆直接排入河流。

(5)应对当地丰富水资源进行保护,对施工含油废水及机械废水、废油、泥浆应采取有效措施,设隔油池进行集中处理,不要使废水乱流或排入河流。

(6)根据设计要求修筑改河等工程时,防止开挖的土石材料,对河流、水道、灌溉渠或排水系统产生淤积或堵塞。

(7)施工期间,施工物料如沥青、水泥、油料、化学品等应堆放管理严格,防止在雨季或暴雨将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及附近水域造成污染。

6.3.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方案

住宅楼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案(1)施工期间不随意占用施工道路、堆放物料、搭设建筑物。

施工前,组织职工进行绿化工作的宣传教育,熟悉施工工艺,做好绿化工作;施工中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坚决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合理规划施工便道、施工场地、固定行车路线。填筑施工便道时,尽可能不破坏地表植被。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