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御岭湾三期B标二批次工程测量定位施工方案

中粮御岭湾三期B标二批次工程测量定位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59.07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中粮御岭湾三期B标二批次工程测量定位施工方案

墨斗、墨汁、铅笔、小刀、棉线、建筑线等配备足够

施工前,由项目总工组织项目部技术工程师、测量人员认真学习测量规范、规程,熟悉各种位置的测量、测设方法。并对本工程的测量进行交底,明确测量要求,并对本工程的各部位测量工作作出具体的安排。测量作业的要求如下:

1、严格执行审核原始数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工作步步校核,坚持自检、互检、交叉检的制度,合格后由技术工程师验线。

SY/T 4109-2020 石油天然气钢制管道无损检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2、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

3、测量记录要及时,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清楚、原始依据正确;

4、测量计算的基本要求:依据准确、计算有序、方法科学、步步校核、结果可靠,记录中数字的位数反映观测的精度。

5、测量结果现场标识要统一、明确,确保不让施工现场任何相关人员误解。

6、测量人员必须明确为工程服务的目的,对按图施工和工程进度负责。工作必须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测量人员必须要虚心学习、及时总结经验,发扬开创进取的创新精神。

7、图纸阅读:测量必须以图纸为依据,在测量作业前必须熟悉图纸,对施工图中每一结构的形状、尺寸、位置都要了如指掌。同时,对于工程施工中,由项目部资料员负责将工程的设计变更、洽商及时送测量组,测量人员对变更内容需仔细查对,并将变更内容标识到图纸上,施工现场按变更后的放线。

5.1、基准坐标点的交接

本工程在施工前由甲方提供基准测绘点两个,并办理移交手续,次两个基准点为原一期工程使用,手续齐全,但由于距离我工程现场较远(预计有2KM),需重新引测至场内,并办理现场点的移交记录(已完善),其移交的两个基准点如下:

由于以上两点距离现场过远,施工时我项目部已要求甲方引测至场内,并重新办理移交手续,引测的点位如下:

本工程考虑到楼号多,各楼均需全站仪定位,在与甲方引测基准点时已考虑点位使用周期较长问题,故引测的3个基准点位于场内坚固处,其中JZD1\2位于场内桩板墙上,JDZ3位于场内混凝土桥梁上。具体位置如下图:

5.3.1、楼号定位测量

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施工楼号的先后循序进行定位,且由于在山体施工,定位可能存在多次测设,在各楼号轴线点测设完毕后,应引测至距离建筑物2m开外定点,用木龙门桩固定,以便复合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全站仪测设的准确性。楼号具体测量方法如下:

根据设计院提供的电子版图纸“总平面图”标注出各栋楼的四条轴线交点坐标,标注时注意复合纸质版已有坐标是否与新标注一致,复合无误后再行无标注点的标注。以703#楼为例,做法如下:

在根据基准点JZD1\2\3,架设全站仪,3点复核无误,结合给出的坐标投射建筑轴线交点点位。

轴线点位投设完毕后,用经纬仪引测出土方开挖范围,用龙门桩固定标记。如下图:

±0.00以上平面放样主要困难在轴线的竖向传递,本工程楼层高度较低,采用外控制方法向上传递,具体做法如下:

在地面楼层完成时,将控制线引测至建筑外侧,并向下吊垂直,用墨线弹设,做好标记备用。

施工层砼浇筑完毕后,测量人员在地面层找出原标记部位,根据该基准线,用线锤向上引测,引测至作业面层。

根据传递上来的控制点,用建筑线对拉,此时不得弹设墨线。拉好线后复核直角;可用经纬仪复核两根控制线的夹角是否垂直,且应用钢卷尺复核平行控制线的距离是否准确,复核无误后方可用墨斗弹线。

根据弹设的控制线,用钢卷尺分细线,并再次复核线网,复核无误后,该处平面放线完毕。

5、轴线验线允许误差:

6、作业层轴线、细部线放样

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90°,然后用检定过的50M钢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检查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线。轴线测放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以轴线为依据,依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出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

6.1、布设高程控制网

根据现场甲方提供的JZD1\2高程=576.190\573.095为基准在施工现场附近稳固的地方根据需要设置3个标高控制点,作为施工标高测量的依据点。先采用全站仪将基准标高引测至设置完毕的3个点上,再采用闭合导线法复核。其闭合差小于±6mm(n为测站数)。按测站数成正比例进行闭合差平差调整,使之各点都得出准确的高程数据。具体示意如5.2图所示。

6.2、平面控制点的竖向传递

高程传递采用悬吊钢尺法进行传递。

(2)标高引测时,将钢尺从上部结构悬吊到首层分别在首层及施工层架设水准仪读数。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

(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标高点(最少2个),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以免误差加大。

(4)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如下表:

7.1沉降观测水准点的测设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根据本工程引测的水准点为基准点引测,建筑物和构筑物沉降观测的每一区域,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水准点,并不得少于2个。水准点应考虑永久使用,埋设坚固,水准点埋设示意图。

1、Ø20圆钢筋;2、C20混凝土;3、C10细石混凝土;4、埋设深度应根据地质条件决定

7.2、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1、墙体或混凝土结构;2、固定胶;3、Ø20圆钢

2)、沉降观测点应有良好的通视条件。

3)、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①观测点的布置,应按能全面查明建筑物和构筑物基础沉降的要求,由设计单位根据地基的工程地质资料及建筑结构的特点确定。

②一般可沿建筑的长度每隔8~12m设置一个,建筑物沉降缝的两侧也应设置观测点。

③还应在设计要求的部分柱基上安设观测点。观测点应沿纵、横轴和基础(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周边设置。

④沉降观测点具体布置位置,应由设计单位负责确定。对设计末作规定而按有关规定需作沉降观测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其沉降观测点布置位置则由施工企业技术部门负责确定。

⑤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的比例一般为1:100~1:500,所有观测点应有编号,以便观测记录。

1、沉降观测时,应特别注意观测点的首次高程测定,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进行比较的根据,如初测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不仅无法补测,而且会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现象,因此必须提高初测精度,每个沉降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进行两次观测后确定。

2、沉降观测的次数、时间,应按设计要求,一般第一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设稳固后及时进行。每加高一层应观测1次。工程竣工后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建筑物变形观测直至稳定。

7.4、沉降观测注意事项

1、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2、沉降观测采用环形或往返闭合的方法进行,其使用的仪器应符合相应规定的要求。

3、沉降观测时,前后视距离宜相等,视线长度不宜超过50m,前后视应使用同一根水准尺,并应尽可能做到观测人员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和水准尺固定,观测方法固定,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4、每次沉降观测的数据,应先填入水准测量记录本中,经过严格校对无误后,方能填入沉降观测记录表中,己填入的数字,不得任意涂改。

5、当建筑物或构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除应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1次的连续观测和对裂缝进行观测外,尚应立即向施工技术负责部门和设计部门汇报异常情况。

1、每层的控制导线放出后,用经纬仪采取角度交汇法检测控制导线之间的关系,再用钢卷尺检查平行的两条控制导线之间的距离,检测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轴线及细部施工控制线的放样。

2、轴线及细部施工控制线放样采用不同人员,不同仪器或钢卷尺进行复核,复核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交于下到工序施工。

3、本工程由于铺开面积较大,为了有效的控制施工时高程的准确性,要认做好高程引测后的复核工作。首先从基坑边设置的高程控制点引测到各栋楼的竖向钢筋上,每栋楼视面积大小引测2~3个水准点到楼层内,每次引测完后再由另外一个测量人员进行复核,复核符合规范要求后交由工区测量人员进行细部施工高程的测量,细部施工用的高程施测时以30平方米一个点为宜,细部施工用的高程施测完后先由工区测量人员进行自检,然后再由测量组进行复核,复核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用来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为了检查主体结构的细部放样的准确性,在每栋楼的四大角把墙、柱的边线引到外墙上,每层楼的细部线放样后就把四大角的墙、柱的边线引测到外墙上,然后用线锤吊到下一层与上次引测的墙、柱的边线进行复核,复核符合规范要求后把两点间弹一条墨线,以便下次施工放样后进行复核。

5、应注意的事项:为了保证建筑物角点精度,保证建筑物总体垂直度,在±0.00以上各层轴线投测检验符合精度要求后,利用经纬仪方向线法将建筑物角点与主轴线投测到墙体或柱体的外立面,并弹墨线标记。每层允许轴线偏差不超过2mm,并保证每个立面投测的轴线至少3条。

a.支模架钢管、楼板模板高度复核;

b.浇砼时设板面+1米标高线复核;

c.浇砼时采用钢十字控制浇砼厚度。

1、各项测量施工完成后,测量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落实“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原则,确认合格后,提请项目主管工程师进行验线。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各工序的施工。

2、各项资料应从工程施工开始,就有次序,一次不漏地积累做好各项资料,并由主管人员和各相关人员签字认可,使之符合技术资料整理的要求。

3、严格审核图纸尺寸TBT2403-2010 铁道货车用合成闸瓦,按图放线,明确树立为工程施工负责的态度,确保工程施工进度。

4、测量放线过程中,应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先高级后低级的工作程序。

5、施工测量中,严格审核依据点的正确性,测量记录应原始、正确、完整、工整,计算依据正确,步步校核。

6、积极配合施工,尽量利用施工间隙放线,为施工创造条件。

7、到现场放样前,必须先熟悉图纸,对图纸及变更设计中的有关尺寸进行计算、复核,制定具体的方案后方可进行放样。

8、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控制点的布置及现场的实际位置外墙涂料特殊部位施工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5),并经常巡视控制点的保护情况,提醒附近施工人员注意对控制点进行保护。

9、经常与总工和工区技术员保持联系,及时掌握图纸变更部位及尺寸,并及时将变更内容反映到图纸上。

10、爱护仪器,经常进行擦拭,保持仪器的清洁,灵敏,并定期进行自检。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