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江苏溧阳中关村项目创智园北区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1)混凝土浇灌量qn=36(m3/h);
(2)泵车最大排量qmax=60(m3/h);
(3)泵送作业效率ξ=0.6;
(4)搅拌运输车容量Q=7(m3);
JC/T 2269-2014标准下载(5)搅拌运输车车速v=40(km/h);
(6)往返距离l=20(km);
(7)总停车时间t=45.00(min);
(8)配管条件系数ξα=0.9;
(1)混凝土输送泵车需台数N=1(台);
(2)每台输送泵需配备搅拌运输车台数n1=6(台);
(3)共需配备搅拌运输车:6(台);
操作人员:每台泵配备10人,其中五人振捣,三人下料,二人扒料,每班需人员30人,最后抹面时备10人抹面。
管理人员:每班管理人员3人。具体名单见值班表,组织机构如下图:
5大体积砼操作工艺和施工要求
5.1浇筑前应将模板内杂物清除干净,对砼垫层应浇水润湿,但基层表面不应留有积水。
5.2砼配合比和坍落度值由商品砼公司提供,坍落度在现场测试,及时反馈。严禁在现场随意加水以增大坍落度。
泵送砼前,先向料斗内加入与砼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砼。开始泵送时,泵送速度宜放慢,油压变化应在允许值范围内,待泵送顺利时,才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泵送期间,料斗内的砼量应保持不低于缸筒口上100mm,到料斗口下150mm之间为宜,避免吸入效率低,容易吸入空气而造成塞管,太多则反抽时会溢出并加大搅拌轴负荷。砼泵送宜连续作业,当砼供应不及时,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暂时中断时,搅拌不应停止。当叶片被卡死时,需反转排除,再正转、反转一定时间,待正转顺利后可继续泵送。
泵送管道的水平换算距离总和应小于设备的最大泵送距离。
泵送完毕,应立即清洗砼泵,布料机和管道,管道拆卸后按不同规格分类堆放。
采用2台砼泵车泵送,应预先规定各自的输送能力、浇筑区域和浇筑顺序。并应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统一指挥,为避免出现温度收缩裂缝和减轻浇灌强度,底板混凝土浇筑采取分段分层进行。此方法既可方便振捣,又可利用混凝土层面散热,对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升有利。在浇筑过程中为防止混凝土的自然流淌太大及混凝土供应迟缓而形成冷缝,混凝土掺加缓凝剂,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达到5~8小时;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2㎝±2㎝,使混凝土的自然流淌不超过7:1,斜面分层厚度控制在250~300㎜,不宜过厚,保证混凝土在初凝之前被上层混凝土覆盖,振捣手顺混凝土流淌方向赶振。浇筑混凝土时按5米一档分为8~10档,依次进行浇筑,每档均从南向北方向浇筑。因基础埋深较深,防止产生砼离析,应使出料口尽量靠近操作面(离操作面不大于2m)。
在浇筑时,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5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度。同时振捣器应插人下层混凝土5cm,注意整个振捣作业中,不要振模振筋,不得碰撞各种埋件、铁件、止水带等。并且在20~30min左右进行复振,增加砼的密实度和均匀性。为确保砼的密实性,振动棒的操作应做到“快插慢拔”,不漏振,不过振。当砼浇筑到最后离边模板5m左右时,应将布料管转移到边模板处,使砼从边缘向中间浇筑,不使浮浆、砂浆集聚在边模板处。浇筑砼每振捣完一段,应用平板振动器压振一遍,并用长刮尺按标高刮平,用铁抹子拍压,木抹子搓平。
整板基础与地下室砼外墙板的水平施工缝设在距底板平面上口300mm处,并做好钢板止水带的预埋。
浇筑时备用一台水泵,利用电梯井坑及集水坑及时抽掉因振捣产生的泌水,防止砼离析。少量来不及排出的泌水随着浇筑的向前推进,赶至侧模边上,用扫帚清扫出去。
砼浇筑后,初凝前应按标高用长刮杆刮平,砼终凝前应用人工多次抹压,以便减少砼表面收缩龟裂。
浇筑前,按简易测温法,布设预埋钢管测温点,对温度变化进行监控,发现温度变化超标,及时调整保温材料。
地下室底板浇筑完后,采用蓄热法养护。砼振捣完毕并刮平后应在终凝前收平拉毛后二小时左右采用塑料膜密封覆盖,防止砼脱水龟裂,然后加盖保温材料从而有效地控制砼内部和表面的温差,以及砼表面和大气的温差,将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且保持不少于一周湿润养护,防止砼因温差应力而产生的裂缝。保温材料的拆除时间应以砼内部和表面温差以及表面和大气的温差远小于25℃为准。一般砼浇筑完毕,第三、四天为升温的高峰,其后逐渐降温,保温材料的拆除一般为15d以后,但仍应以测温结果和同条件养护试块试压结果为准。降温速度不宜过快,以防降温差应力产生裂缝。
常温下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并经工程部下达拆模通知后方可拆除模板,并及时组织工人修整砼表面边角,剔凿浮浆、浮渣,剔凿施工缝浮浆浮渣,并用水冲洗干净。
混凝土浇筑时,应及时填写施工记录,做好试验试块。
在施工中,要组织木工、钢筋工及时配合混凝土的浇筑以便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正。混凝土浇筑时,如发现钢筋偏位、模板移动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浇筑,及时报告,待处理后再进行浇筑,禁止隐瞒施工。
6.1本工程标准养护试块的留置,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6.2抗裂试块应按500m3不少于两组,每增加500m3时也相应增加两组试块。试块拆模后必须送入标养室进行养护。
6.3同条件养护实体检测试块的留置按<<结构实体检测技术方案>>,拆模后放在构件旁与构件要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养护,作为评定构件在一定龄期时实际强度的依据。
7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工作
砼浇筑后,采用保温麻袋覆盖蓄热养护,在终凝前收平拉毛后2小时左右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薄膜搭接15cm,上盖一层麻布。在养护时,观察薄膜表面水珠,若水珠过少,或砼表面出现白板时,应浇热水进行补水养护,水温为60℃左右为宜。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和养护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体内外温差产生的拉压应力、温度应力会造成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和贯穿裂缝,形成隐患,所以在底板混凝土施工和浇筑完2周内必须对其进行养护和内外温差的监测;本工程筏板施工预计正处于夏秋交换之际,白天温度较高,夜间温度偏低,混凝土表面散热很快,如监测、养护不及时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本基础工程将在浇筑完成后一段时间内连续跟踪混凝土内部和表面及大气温度,全程掌握混凝土温度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控制裂缝的产生,确保底板砼的质量。
测温方案根据温度场的变化原理、建筑特点和混凝土的浇筑顺序等因素制定。拟沿南、北轴呈“一”字形南北侧布设4条测线,每间距5m设置一个测温点,每个测温点位置埋设的Φ48薄皮钢管,梅花型布设,具体长度如下图,一端用铁板密封焊牢,以防混凝土进入。
监测设备采用工业用温度计,温度计经厂家严格标定,量程为0~100℃。
7.3温度监测频率和报表
为了全面反应砼在温度场的变化情况,应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埋设薄皮钢管。测温度的位置必须具有代表性,按浇筑高度断面,应包括底面、中心和表面三种情况,本工程在底板厚度为1.6m的底板中薄皮钢管的上面300mm处设一测点,在离上表面800mm处(中心)设一测点,在离底表面300㎜处(底部)设一测点。测温记录要求:
设置专用测温记录本,由项目部一名质检员专门负责测温工作的记录及归档。采用水银温度计进行测量。
第1天~第2天每2h测温一次;
第3天~第6天每4h测温一次;
记录砼温度的同时记录好内外温度。砼表面与内部温度差不能超过25℃。及时将测温结果反馈到工程部,实行信息化施工,以便调整砼养护时间及次数。
监测报表每周交建设方、监理一份;如温度差超标,则及时将测温结果和应对预案补送一份给建设方和监理。、
8.1浇捣时不得将混凝土泵送管支设在钢筋、模板或预埋件上,并保证泵送管与上述各构件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8.2振捣混凝土时,振动棒不得碰到钢筋、模板或预埋件,个别部位钢筋或预埋件处还应用人工仔细喂料,人工振捣密实。
8.3上一层混凝土必须在下一层混凝土的初凝之前浇捣完成(10小时之内)。
8.4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必须连续进行,如有间断,间断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如因紧急情况无法连续浇筑时,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底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宜用木板或钢丝网挡牢,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水泥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经常复核预埋件的位置,如发现倾斜或位移,应及时纠正。
9混凝土自约束裂缝控制计算书
9.1计算原理(依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由于水化热的作用,中心温度高,与外界接触的表面温度低,当混凝土表面受外界气温影响急剧冷却收缩时,外部混凝土质点与混凝土内部各质点之间相互约束,使表面产生拉应力,内部降温慢受到自约束产生压应力。则由于温差产生的最
大拉应力和压应力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σt、σc──分别为混凝土的拉应力和压应力(N/mm2);
E(t)──混凝土的弹性模量(N/mm2);
α──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1/℃)
△T1──混凝土截面中心与表面之间的温差(℃),其中心温度按下式计算
计算所得中心温度为:47.00度
η──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5-0.20。
由上式计算的σt如果小于该龄期内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值,则不会出现表面裂缝,否则则有可能出现裂缝,同时由上式知采取措施控制温差△T1就有可有效的控制表面裂缝的出现。
大体积混凝一般允许温差宜控制在20℃-25℃范围内。
1)混凝土在3d龄期的弹性模量,由公式:
计算得:E(3)=0.79×104N/mm2
2)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由式:
计算得:σt=1.06N/mm2
3)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由式:
计算得:σc=0.53N/mm2
4)3d龄期的抗拉强度由式:
计算得:ft(3)=1.49N/mm2
结论:因内部温差引起的拉应力不大于该龄期内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值,所以不会出现表面裂缝。
10混凝土浇筑前裂缝控制计算书
10.1计算原理(依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或结构(厚度大于1m)贯穿性或深进的裂缝,主要是由于平均降温差和收缩差引起过大的温度收缩应力而造成的。混凝土因外约束引起的温度(包括收缩)应力(二维时),一般用约束系数法来计算约束应力,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式中σ──混凝土的温度(包括收缩)应力(N/mm2);
E(t)──混凝土从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弹性模量(N/mm2),一般取平均值;
△T──混凝土的最大综合温差(℃)绝对值,如为降温取负值;当大体积混凝土基础长期裸露在室外,且未回填土时,△T值按混凝土水化热最高温升值(包括浇筑入模温度)与当月平均最低温度之差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为负值,则
表示降温,按下式计算:
计算所得,综合温差△T=34.99度
T0──混凝土的浇筑入模温度(℃);
T(t)──浇筑完一段时间t,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按下式计算:
计算所得,绝热温升值T(t)=23.75度
Ty(t)──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按下式计算:
Th──混凝土浇筑完后达到的稳定时的温度,一般根据历年气象资料取当年平均气
R──混凝土的外约束系数,当为岩石地基时,R=1;当为可滑动垫层时,R=0,
ηc──混凝土的泊松比。
1)混凝土3d的弹性模量由式:
计算得:E(3)=0.79×104
2)最大综合温差△T=34.99℃
3)基础混凝土最大降温收缩应力,由式:
计算得:σ=0.00N/mm2
4)不同龄期的抗拉强度由式:
计算得:ft(3)=1.49N/mm2
11保温法温度控制计算书
11.1计算公式依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保温材料所需厚度计算公式:
(1)混凝土的导热系数λ0=2.3(W/m.k);
(2)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λi=0.05(W/m.K);
(3)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厚度h=1.60(m);
(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Tb=30.00(℃);
(5)混凝土浇筑体内的最高温度Tmax=50.00(℃);
(6)混凝土达到最高温度时,大气平均温度Tq=25.00(℃);
(7)转热系数修正值Kb=1.30。
保温材料所需厚度δ=0.01(m)。
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养护。
12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2.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产生的升温较高、降温幅度大、速度块,使混凝土产生较大的温度和收缩应力是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施工前应进行计算分析,采取措施控制温度裂缝。
(1)控制内约束温度裂缝的措施
1)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表面与外界温差,防止混凝土表面急剧冷却,采用混凝土表面保温措施或蓄水养护措施;
(2)控制外约束温度裂缝的措施
1)从采取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温升、减少温差等方面,以及改善施工操作工艺、改
2)采用低热水泥,如优先选择矿渣硅酸盐水泥;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用R60或R90替代R28作为设计强度;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高效减水剂或缓凝剂等;
3)掺入膨胀剂,在最初14d潮湿养护中,使混凝土体积微膨胀,补偿混凝土早期失水收缩产生的收缩裂缝;
4)改善骨料级配,如大体积基础混凝土可掺加15%块石;
5)采用拌和水掺冰降低水温度,对砂石骨料喷遮阳防晒或凉水冷却,散装水泥提前储备,避免新出厂水泥温度过高等措施,来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
6)合理安排施工工序进行薄层浇捣,均匀上升,以便于散热;
7)大体积基础混凝土施工,可在基础内埋设冷却水管,使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C;
8)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对比较长的结构应设置后浇带;对基岩或老混凝土垫层,在表面铺设50~100mm砂垫层,以消除基岩约束和嵌固作用;
9)适当配置温度钢筋,减少混凝土温度应力;
10)加强混凝土的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和拆模时间,使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
JC/T 459-2018 水泥工业用环链斗式提升机12.2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2.2.1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疏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造成水泥浆流失。防治措施: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堵塞严密,浇灌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料脖子”。处理方法: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洗刷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灌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12.2.2麻面(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1)模板表面黏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补粘坏。(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3)模板拼缝不严密,局部漏浆。(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黏结造成麻面。(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防治措施: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选用长效的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处理方法: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12.2.3孔洞(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惩跑浆又未进行振捣。(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动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防治措施: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高一标号的细石了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黏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及时清除干净。处理方法:将孔洞周围的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12.2.4露筋(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1)浇灌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5)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黏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防治措施:浇灌混凝土,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并有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用用刀片或振动棒进行振捣;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直修正;保护层混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胎换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处理方法: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在表面抹或1:2.5水泥砂浆,将充满露筋部位抹平;露筋较深: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12.2.5缝隙、夹层(混凝土内成层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2)施工缝处锯悄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3)混凝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筒、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防治措施:认真按有关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先浇50~100mm厚减半石子混凝土,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处理方法: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商业部去,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强力填嵌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强力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12.2.6缺棱掉角(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2)施工时气温低且过早拆降侧面非承重模板。(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隔离剂涂刷不均。防治措施: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具有1.2Mpa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材料保护好,以免碰损。处理方法: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12.2.7表面不平整(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平,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3)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全面出现陷不平或印痕。严格按施工要求操作,灌筑混凝土后,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并防浸水,以保证不发后下沉;在浇灌混凝土时,加强检查;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12.2.8强度不够,均质性差(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1)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3)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和不匀。(4)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冻。(5)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防治措施:水泥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冬期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强度达到30%以上,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40%以上,始可遭受冻结,按施工规定要求认真制作混凝土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处理方法: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相对加固或补强措施。
13雨期施工及预防措施
13.1掌握天气预报,避免在下大雨、暴雨时施工.
13.2如遇小雨施工时,搅拌站应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性。
13.3雨期施工前准备足够防护材料如塑料薄膜等防止新浇筑混凝土遭受雨淋。
14.1进入施工现场要正确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正确系安全带。现场严禁吸烟。14.2严禁施工现场上下抛掷物品。14.3泵车后台及泵臂下严禁站人,按要求操作,泵管支撑牢固。14.4振捣和拉线人员必须穿胶鞋戴绝缘手套,以防触电。14.5在混凝土泵出口的水平管道上安装止逆阀,防止泵送突然中断而产生混凝土反向冲击。14.6泵送系统受压力时,不得开启任何输送管道和液压管道。液压系统的安全阀不得任意调整,蓄能器只能充入氮气。14.7作业后,必须将料斗内和管道内混凝土全部输出,然后对泵机、料斗、管道进行清洗。14.8用压缩空气冲洗管道时地下室基础砼防水施工方案,管道出口端前方10M内不得站人,并用金属网篮等收集冲出的泡沫橡胶及砂石粒。14.9严禁用压缩空气冲洗布料杆配管。布料杆的折叠收缩按顺序进行。将两侧活塞运转到清洗室,并涂上润滑油。14.10作业后,各部位操纵开关、调整手柄、手轮、旋塞等复回零位。液压系统卸荷。14.11混凝土振捣器使用安全要求。(1)作业前,检查电源线路无破损漏电,漏电保护装置灵活可靠,机具各部件连接紧固,旋转方向正确。(2)振捣器不得放在初凝的混凝土、楼板、脚手架、道路和干硬的地面上进行试振。如检修或作业间断时,必须切断电源。(3)插入式振捣器软轴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CM,并不得多于两个弯;操作时振捣棒自然垂直地插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硬插、斜推或使钢筋夹住棒头,也不得全部插入混凝土中。(4)振捣器保持清洁,不得有混凝土黏结在电动机外壳上妨碍散热,发现温度过高时,停歇降温后方可使用。(5)作业转移时,电动机的电源线保持有足够的长度和松度,严禁用电源线拖拉振捣器。(6)电源线路要悬空移动,注意避免电源线与地面和钢筋相磨擦及车辆的辗压。经常检查电源线的完好情况,发现破损立即进行处理。(7)用绳拉平板振捣器时,拉绳干燥绝缘,移动或转向不得用脚踢电动机。(8)振捣器与平板保持紧固,电源线必须固定在平板上,电器开关装在把手上。(9)人员必须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10)作业后,必须切断电源,做好清洗、保养工作。振捣器要放在干燥处,并有防雨措施。14.12混凝土泵送设备使用安全要求。(1)泵送设备放置离基坑边缘保持一定距离。在布料杆动作范围内无障碍物,无高压线,设置布料杆动作的地方必须具有足够的支承力。(2)水平泵送的管道敷设线路接近直线,少弯曲,管道及管道支撑必须牢固可靠,且能承受输送过程所产生的水平推力;管道接头处密封可靠。(3)严禁将垂直管道直接装接在泵的输出口上,在垂直管架设的前端装接长度不小于10m的水平管,水平管近泵处装逆止阀。敷设向下倾斜的管道时,下端装接一段水平管,其长度至少为倾斜高低差的5倍,否则采用弯管等办法,增大阻力。如倾斜度较大,必要时,在坡道上端装置排气活阀,以利排气。(4)砂石粒径、水泥标号及配合比按原厂规定满足泵机可泵性的要求。(5)天气炎热时使用湿麻袋、湿草包等遮盖管道。(6)泵车的停车制动和锁紧制动同时使用,轮胎楔紧,水源供应正常和水箱储满清水料斗内无杂物,各润滑点润滑正常。(7)泵送设备的各部螺栓紧固,管道接头紧固密封,防护装置齐全可靠。(8)各部位操纵开关、调整手柄、手轮、控制杆、旋塞等均在正确位置。液压系统正常无泄漏。(9)准备好清洗管、清洗用品、接球器及有关装置。作业前,必须先用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润滑管道。无关人员必须离开管道。(10)布料杆支腿全部伸出并支固,未支固前不得启动布料杆。布料杆升离支架后方可回转。布料杆伸出时,按顺序进行,严禁用布料杆起吊或拖拉物件。(11)当布料杆处于全伸状态时,严禁移动车身。布料杆不得使用超过规定直径的配管,装接的软管系防脱安全绳带。(12)随时监视各种仪表和指示灯,发现不正常及时调整或处理。如出现输送管道堵塞时,进行逆向运转(反轴)使混凝土返回料斗,必要时拆管排除堵塞。(13)泵送工作连续作业,必须暂停时每隔5~10min泵送一次。若停止较长时间后泵送,先逆向运转一至两个行程,然后顺向泵送。泵送时料斗保持一定量的混凝土,不得吸空。
15.1混凝土振捣采用低频振捣棒,振捣时不得碰到钢筋或模板;罐车在现场等候时必须熄火,以减少噪声扰民。必须作业或进行夜间施工时,要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并得到社区的认可和谅解,严格控制噪声作业超标。对强噪声设备(如混凝土地泵),采取全封闭措施加设隔声棚遮挡。15.2现场设置洗车池和沉淀池,罐车在出场前均要用水冲洗,以保证市政交通道路的清洁,减少粉尘污染。沉淀后的清水应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