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钢结构焊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焊工应按劳动部门颁发的有关规定和各部门的具体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如工作服、帽、手套及绝缘鞋等。
7.焊接预热工件时,应有石棉布或挡板等隔热措施。
8.清除焊渣、采用电弧气刨清根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面罩,以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9.多台焊机在一起集中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JC/T 805-2013标准下载,并应设隔光板。
10.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工作。
11.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必须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施焊时,应经有关部门检试许可后,方可施焊。消防工具要齐全,动火区域要安放灭火器,并定期检查。工作结束,应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操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1做好防暑降温、防风、防雨、防台风和职工劳动保护工作。
1.废料要及时清理,并在指定地点堆放,保证施工场地的清洁和施工道路的畅通。
做好成品的外观及形体保护,减少污染。
3.应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选择焊条、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
4.焊接时,引弧应在垫板、帮条或形成焊缝的部位进行,不得烧伤主筋。
5.焊接地线与钢筋应接触紧密。
6.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应光滑,焊缝余高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7.应选用合适的电流,避免电流过大、电弧拉得过长,控制好焊条的角度和运弧的方法。
8.严禁在焊缝区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在坡口内起弧的局部面积应熔焊一次,不得留下弧坑。
9.焊条应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焙,焊接区域必须清理干净,焊接过程中,可适当加大焊接电流,降低焊接速度,以使熔池中的气体完全逸出。
10.熔槽帮条焊注意事项
钢筋端头应加工平整,两钢筋端面的间隙应为10mm~16mm。从接缝处垫板引弧后应连续施焊,并应使钢筋端部熔合,防止未焊透、气孔或夹渣。焊接过程中应停焊清渣一次;焊平后,再进行焊缝余高的焊接,其高度不得大于3mm。钢筋与角钢垫板之间应加焊侧面焊缝1~3层,焊缝应饱满,表面应平整。
(1)坡口面应平顺,切口边缘不得有裂纹、钝边和缺棱。钢筋根部间隙:坡口平焊时宜为4mm~6mm;立焊时宜为3mm~5mm;其最大间隙均不宜超过10mm。
(2)焊缝根部、坡口端面以及钢筋与钢垫板之间均应熔合良好。焊接过程中应经常清渣。钢筋与钢垫板之间应加焊2~3层侧面焊缝。
(3)用几个接头轮流进行施焊。
(4)焊缝的宽度应大于V形坡口的边缘2mm~3mm,焊缝余高不得大于3mm,并宜平缓过渡至钢筋表面。
(5)当发现接头中有弧坑、气孔及咬边等缺陷时,应立即补焊。
(1)钢筋端面应平整,从焊缝根部引弧应连续进行焊接,左、右来回运弧。在钢筋端面处电弧应少许停留,并使其熔合;当焊至端面间隙的4/5高度后,焊缝应逐渐扩宽。当熔池过大时,应改连续焊为断续焊,避免过热。
(2)应采用具备自动调节功能的焊接设备进行焊接,并采用独立的电源供电。
13.焊件坡口形式的选择
要考虑在施焊和坡口加工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减少焊接变形,节省焊条,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一般主要根据板厚选择[见《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985)]。
14.C02气瓶内气体不可全部用尽,应留有余压0.1~0.2MPa。
15.气瓶不得靠近热源,不要曝晒,打开阀门时不宜操作过快。
16.焊缝和热影响区在高温停留时间较长,易产生晶粒粗大和过热组织,焊接接头冲击韧性较差。一般焊后应进行正火和回火热处理。
17.熔嘴电渣焊的熔嘴外涂药皮与母材坡口绝缘,因而坡口间隙可以减小到比熔嘴处只增大4mm~6mm,不会发生短路。
18.焊接结束时,如果突然停止,渣池温度将陡降,易产生裂纹和缩孔等缺陷。一般要求逐渐降低焊接电流和电压,或加设引出板。
19.由于熔焊栓钉机在已安装完毕的压型板上施工作业,移动频繁,因此应铺设专用的交通马道,供熔焊栓钉机转移工位之用。
20.当温度低于0℃进行栓钉焊接时,要求每100枚取2根作打弯试验,2根不合格再加1根,若仍不合格需停业作业。低温焊接不准立即清渣,以缓冷却。
21.由于熔焊栓钉机的用电量很大,为保证焊接质量和其他用电设备的安全,必须单独设置电源。为保证其他用电设备的安全用电和正常使用,应尽量安排在其他设备不使用的时候施工(如夜间施工)。
2每个焊钉都要带有一个瓷环来保护电弧的热量以及稳定电弧。电弧保护瓷环要保持干燥,如果表面有露水和雨水痕迹则应烘干后使用。
23.收集焊剂不要用毛刷,只用钢丝刷,特别是焊接区尚热时本措施更重要。
24.性能要求高的焊缝与接头,每层焊接厚度不宜大于4mm。焊缝在焊接头每边的覆盖宽度不小于2mm~4mm。
25.坡口底层焊道宜采用不大于φ3.2mm的焊条,底层根部焊道的最小尺寸应适宜,以防产生裂纹。
26.在承受动载荷情况下,焊接接头的焊缝余高h应趋于零;在其他工作条件下,h值可在0mm~3mm范围内选取。
27.施焊前,焊工应复核焊接件的接头质量和焊接区域的坡口、间隙、钝边等的处理情况。当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应修整合格后方可施焊。
28.厚度12mm以下板材,可不开坡口,采用双面焊。正面焊电流稍大,溶深达65%~70%,反面达40%~55%。厚度大于12mm~20mm的板材,单面焊后,背面清根,再进行焊接。厚度较大板,开坡口焊,一般采用手工打底焊。
29.多层焊时,一般每层焊高为4mm~5mm,每层焊缝的接头要错开,不可重叠。多道焊时,焊丝离坡口面3mm~4mm处焊接。
30.填充层总厚度低于母材表面1mm~2mm,稍凹,不得熔化坡口边。
31.埋弧焊每道焊缝熔敷金属横截面的成型系数(宽度:深度)应大于1。
3生产制造过程应严格按工艺评定的有关参数和要求进行,通过跟踪检测,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重新进行工艺评定:
(1)发现按照工艺评定规范生产质量不稳定;
(2)熔嘴截面积变化大于30%,熔嘴牌号的变换,焊丝直径的变化,焊剂型号的变换;
(3)焊接电流值变化超过20%或送丝速度变化超过40%,垂直行进速度变化超过20%;
(4)焊剂装入量变化超过30%;
(5)成型立冷滑块与挡板的变换。
7、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在钢结构焊接施工中,常出现以下质量通病:
在组装好的构件上施焊,应严格按焊接工艺规定的参数以及焊接顺序进行,以控制焊后构件变形。
长度方向每米焊缝0.7;
宽度方向每个接口1.0
断面高≤1000且板厚<25
四条纵焊缝每米共缩0.6,焊透梁高收缩
1.0,每对加劲焊缝,梁的长度收缩0.3
断面高≤1000且板厚>25
四条纵焊缝每米共缩1.4,焊透梁高收缩
1.0,每对加劲焊缝,梁的长度收缩0.7
断面高>1000的各种板厚
四条纵焊缝每米共缩0.2,焊透梁高收缩
1.0,每对加劲焊缝,梁的长度收缩0.5
屋架、托架、支架等轻型桁架
接头焊缝每个接口为1.0;
搭接贴角焊缝每米0.5
搭接贴角焊缝每米0。25
直焊缝每个接口周长收缩1.0;
环焊缝每个接口周长收缩1.0
直焊缝每个接口周长收缩0;
环焊缝每个接口周长收缩0
在约束焊道上施焊,应连续进行。如因故中断,再焊时应对已焊的焊缝局部做预热处理。
3.采用多层焊时,应将前一道焊缝表面清理干净后再继续施焊。
4.对于对接接头、T形接头和十字接头坡口焊接,在工件放置条件允许或易于翻身的情况下,宜采用双面坡口对称顺序焊接;对于有对称截面的构件,宜采用对称于构件中和轴的顺序焊接。
5.对双面非对称坡口焊接,宜采用先焊深坡口侧部分焊缝、后焊浅坡口侧、最后焊完深坡口侧焊缝的顺序。
6.对长焊缝宜采用分段退焊法或与多人对称焊接法同时运用。
7.宜采用跳焊法,避免工件局部加热集中。
8.对一般构件可用定位焊固定同时限制变形;对大型、厚板构件宜用刚性固定法增加结构焊接时的刚性。
高层或超高层钢柱,构件大,刚性强,无法用人工反变形时,可在柱安装时人为预留偏差值。钢柱之间焊缝焊接过程发现钢柱偏向一方,可用两个焊工以不同焊接速度和焊接顺序来调整变形。
9.为防止焊接在钢梁内产生残余应力和防止梁端焊缝收缩将钢柱拉偏,可采取跳焊的焊接顺序,梁一端焊接,另一端自由,由内向外焊接。
10.收缩量最大的焊缝必须先焊,因为先焊的焊缝收缩时阻力小,变形就小。
1/1500且不大于5,梁不准下挠
H/250且不大于5.0
当牛腿长度≤1000时为2
当牛腿长度>1000时为3
1.接头形式为坡口对接,根部焊道,一般拘束度;
热输入约为15~25kJ/cm;
3.采用低氢型焊条,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甘油法):E4315、4316不大于8ml/100g;E5015、E5016、E5515、E5516不大于6ml/100g;E6015、E6016不大于4ml/100g;
4.一般拘束度,指一般角焊缝和坡口焊缝的接头未施加限制收缩变形的刚性固定,也未处于结构最终封闭安装或局部返修焊接条件下而具有一定自由度;
6.焊接接头板厚不同时,应按厚板确定预热温度;焊接接头材质不同时,按高强度、高碳当量的钢材确定预热温度。
实际工程结构施焊时的预热温度,尚应满足下列规定:
1.根据焊接接头的坡口形式和实际尺寸、板厚及构件拘束条件确定预热温度。焊接坡口角度及间隙增大时,应相应提高预热温度。
(1)根据熔敷金属的扩散氢含量确定预热温度。扩散氢含量高时应适当提高预热温度。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超低氢型焊条打底预热温度可降低25℃~50℃。
(2)根据焊接时热输人的大小确定预热温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热输入5kJ/cm,预热温度可降低25℃~50℃。
(3)根据接头热传导条件选择预热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T形接头应比对接接头的预热温度高25℃~50℃。但T形接头两侧角焊缝同时施焊时应按对接接头确定预热温度。
(4)根据施焊环境温度确定预热温度。操作地点环境温度低于常温时(高于0℃),应提高预热温度15℃~25℃。
预热方法及层间温度控制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前预热及层间温度的保持宜采用电加热器、火焰加热器等加热,并采用专用的测温仪器测量。
(2)预热的加热区域应在焊接坡口两侧,宽度应各为焊件施焊处厚度的1.5倍以上,且不小于100mm;常用的预热温度,当普通碳素结构钢板厚≥50mm,低合金结构钢板厚≥36mm时,预热及层间温度应控制在70℃~100℃(环境温度0℃以上)。低合金结构钢的后热处理温度为200℃~300℃时,预热温度宜在焊件反面测量,测温点应在离电弧经过前的焊接点各方向不小于75mm处;当用火焰加热器预热时正面测温应在加热停止后进行。
3.当要求进行焊后消氢处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消氢处理的加热温度应为200℃~250℃,保温时间应依据工件板厚按每25mm板厚不小于0.5h、且总保温时间不得小于1h确定。达到保温时间后应缓冷至常温。
4.Ⅲ、Ⅳ类钢材的预热温度、层间温度及后热处理应遵守钢厂提供的指导性参数要求。
在高层及超高层钢结构中,大量采用厚板焊接。由于钢板存在微裂纹等缺陷,Z向力学性能差,因此厚板焊接,特别是大于40mm钢板焊接时,易导致层状撕裂。
7.4.1选择合理的焊接节点连接形式
7.4.2焊材及母材的选择
1.对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可用Z向延性性能好的钢材。
在满足受力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屈服强度低的焊条。
7.4.3使用涂层和垫层
7.4.4防止层状撕裂的工艺措施
厚板焊接时,可采用低氢型、超低氢型焊条或气体保护焊施焊,并适当地提高预热温度。
4.对大尺寸熔透焊,可采用窄焊道焊接技术,并选择合理的焊接次序,以控制收缩变形。焊接过程中,应用锤击法来消除焊缝残余应力。
5.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向:
先焊收缩量较大的焊缝,使焊缝能较自由地收缩;
先焊错开的短焊缝,后焊直通长焊缝;
先焊工作时受力较大的焊缝,使内应力合理分布。
6.采取反变形降低局部刚性。
7.当焊缝金属冷却时,锤击焊缝区。.
锤击时温度应维持在100℃~150℃之间或在400℃以上,避免在200℃~300℃之间进行。
多层焊时,除第一层和最后一层焊缝外,每层都要锤击。
7.5焊后消除应力处理
设计文件对焊后消除应力有要求时,根据构件的尺寸,工厂制作宜采用加热炉整体退火或电加热器局部退火对焊件消除应力;仅为稳定结构尺寸时可采用振动法消除应力;工地安装焊缝宜采用锤击法消除应力。
用锤击法消除中间焊层应力时,应使用圆头手锤或小型振动工具进行,不应对根部焊缝、盖面焊缝或焊缝坡口边缘的母材进行锤击。用振动法消除应力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JB/T)。
焊后热处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焊后热处理方法》(GB/T)的规定。当采用电加热器对焊接构件进行局部消除应力热处理时,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使用配有温度自动控制仪的加热设备,其加热、测温、控温性能应符合使用要求;
构件焊缝每侧面加热板(带)的宽度至少为钢板厚度的3倍,且应不小于200mm;
3.加热板(带)以外构件两侧宜用保温材料适当覆盖。
焊缝表面缺陷超过本章3节规定的质量验收标准时,对气孔、夹渣、焊瘤、余高过大等缺陷应用砂轮打磨、铲凿、钻、铣等方法去除,必要时应进行焊补;对焊缝尺寸不足、咬边、弧坑未填满等缺陷应进行焊补。经无损检测确定焊缝内部存在超标缺陷时应进行返修,返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返修前应由施工企业编写返修方案。
应根据无损检测确定的缺陷位置、深度,用砂轮打磨或碳弧气刨清除缺陷。缺陷为裂纹时,碳弧气刨前应在裂纹两端钻止裂孔并清除裂纹及其两端各50mm的焊缝或母材。
3.清除缺陷时应将刨槽加工成四侧边斜面角大于100。的坡口,并应修整表面,磨除气刨渗碳层,必要时应用渗透探伤或磁粉探伤方法确定裂纹是否彻底清除。
4.焊补时应在坡口内引弧,熄弧时应填满弧坑。多层焊的焊层之间接头应错开,焊缝长度应不小于l00mm;当焊缝长度超过500mm时,应采用分段退焊法。
5.返修部位应连续焊成。如中断焊接时,应采取后热、保温措施,防止产生裂纹。再次焊接前宜用磁粉或渗透探伤方法检查,确认无裂纹后方可继续补焊。
6.焊接修补的预热温度应比相同条件下正常焊接的预热温度高,并应根据工程节点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采用超低氢型焊条焊接或进行焊后消氢处理。
7.焊缝正、反面各作为一个部位,同一部位返修不宜超过两次。
8.对两次返修后仍不合格的部位应重新制订返修方案,经工程技术负责人审批并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执行。
9.返修焊接应填报返修施工记录及返修前后的无损检测报告,作为工程验收及存档资料。
多层焊接应连续施焊,其中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如发现有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必须清除后再焊。
尺寸偏差大(焊缝长度、宽度、厚度不足,中心线偏移、弯折等)应严格控制焊接部位的相对位置,焊接时要精心操作,不得马虎。
为防止裂纹产生应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和次序,应该一头焊完再焊另一头。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申报焊接技术负责人查清原因,订出修补措施后,方可处理。低合金结构钢在同一处的返修不得超过两次。
要求焊成凹面的贴角焊缝,必须采取措施使焊缝金属与母材平缓过渡。如需加工成凹面的焊缝,不得在其表面留下切痕。
应选用合适的电流,避免电流过大、电弧拉得过长,控制好焊条的角度和运弧的方法。
焊条按规定温度和时间进行烘焙,焊接区域必须清理干净,焊接过程中,可适当加大焊接电流,降低焊接速度,以使熔池中的气体完全逸出。
8、质量记录及内容要求
1、焊条、焊丝、焊剂、电渣熔嘴等焊接材料出厂合格证明文件及检验报告
出厂合格证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工程名称、委托单位、合格证编号、焊条或焊丝及焊药型号、供货总量、加工及出厂日期、构件名称及编号、数量、防腐状况及使用部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填表人签字及单位盖章等内容。各证要填写齐全,不得漏填或错填。数据真实,结论正确,符合标准要求。
2、焊条、焊剂等烘焙记录
烘焙记录反映焊条、焊剂及焊药的烘焙情况,凡采用低氢型碱性焊条及酸性焊条,受潮时均应进行烘焙。其内容包括:烘焙方法、时间、烘焙鉴定及烘焙测温人的签字。焊剂烘干的温度为250℃~300℃,烘焙时间一般1~2h。
内容包括:规格、机械性能、化学成分及抗裂性。产品商标上如有技术指标可作为合格证存档。焊接母材的钢号与使用的焊条型号必须一致,否则影响焊接质量,并注明使用。
4、施工单位首次焊接材料的焊接工艺试验报告
对于施工首次应用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1)焊接工艺试验是制定工艺技术文件的依据,以下情况应进行工艺试验:
2)焊条、焊丝、焊剂的型号有改变;
3)焊接方法改变,或由于焊接设备的改变而引起焊接参数改变;
a.双面对焊改为单面焊;
b.单面对接电弧焊增加或去掉垫板,埋弧焊的单面焊反面成型;
c.坡口型式改变,变更钢板厚度,要求焊透的T形接头。
5)需要预热、后热或焊后要做热处理。
(2)工艺试验的钢材与焊接材料应与工程上所用材料相同。
(3)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以拉伸和冷弯为主,冲击试验按设计要求确定。
(4)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试验的合格标准:
1)拉伸试验:接头焊缝的强度不低于母材强度的最低保证值;
2)冷弯试验:冷弯试验达到合格角度时,焊缝受拉面上裂纹或缺陷长度不得大于3.0mm,如超过3.0mm,应补做一件,重新评定。
5、无损检测报告和x射线底片
承受拉力或压力的一、二级焊缝无损检测,必须经市有关部门审定合格的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超声波或x射线探伤检验报告记录,要求与母材等强度的焊缝,必须经超声波或x射线探伤试验。项目部技术及有关人员根据钢结构工程的规模、形式,按照规范要求取样送检,其结论必须合格后方能进入档案。
(1)隐蔽工程项目施工完毕后,隐蔽工程检查工作应及时进行。施工单位应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申报建设(监理)单位汇同施工单位共同对隐蔽工程项目进行检查验收。
(2)现场检查应根据隐蔽工程检查项目和内容的要求认真进行,不得漏项,检查记录表的内容应根据规范要求填写,要齐全、清楚、准确。
(3)对于在施工中,由于客观条件所限DB31/T 1211-2020 集中式空调系统能效在线监测技术规范,安装项目不符合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但不影响该工程的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且已办理洽商的情况,应在隐检内容栏中说明清楚。
(4)当检查无问题时,复查结论栏不应填写。
1)除签字栏必须亲笔签字外,其余项目栏均须打印;
编号为7位数,前二位数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中附录B里划分的分部工程代码序号进行填写1’三、四位数依据资料类别进行编写,后三位数为顺序号。
其中顺序号填写时应注意由于隐蔽工程涉及到多个子分部工程,所以顺序号应根据子分部工程的不同,按各检查项目分别从001开始连续编号;
3)表格中凡需填空的地方,且实际已发生的,应如实填写;未发生的,则应在空白处划“/”;
4)对于选择框,有此项内容,在选择框处划“√”,若无此项内容,可空着,不必划“×”。
DB12T 1003—2020标准下载7、钢结构制作(安装)焊接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