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全轻混凝土楼地面保温施工工艺流程.ppt一、全轻混凝土保温建筑地面适用的现行规范二、全轻混凝土保温建筑地面工程技术规程摘录三、材料要求四、全轻混凝土楼地面保温施工工艺流程五、全轻混凝土楼地面保温施工准备工程六、全轻混凝土楼地面保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全轻混凝土保温地面现行使用规范
DN1350的RD管线专项施工方案二、全轻混凝土保温建筑地面工程技术规程摘录
1)硬化全轻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2)用于建筑地面保温工程中的全轻混凝土强度等级可划分为:LC5.0;LC7.5;LC10;LC15
1、全轻混凝土性能特点
3)用于建筑地面保温工程中的全轻混凝土按其干表观密度可划分为八个等级,其干表观密度的变化范围应符合表3.2.4的要求。
4)全轻混凝土在干燥条件下的导热系数、蓄热系数应符合表3.2.5的要求。
5)全轻混凝土吸水率、软化系数、收缩值、燃烧性能和放射性等应符合表3.2.6的规定。
1)全轻混凝土所用水泥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规定。当采用其它品种的水泥时,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2)全轻混凝土所用轻集料应符合《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集料》GB/17431的规定,且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自然级配空隙率不大于40%。
3)全轻混凝土所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应分别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矿物掺合料时,应有充足的技术依据,并应在使用前进行试验验证。4)全轻混凝土所用的外加剂应分别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2076、《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474等的规定。外加剂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5)全轻混凝土拌和用水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3的规定。
1)全轻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主要应满足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密度和稠度的要求。2)全轻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并经试配确定。统计计算时,强度试件组数不应少于25组。3)混全轻混凝土配合比中的轻粗集料宜采用同一品种的轻集料。全轻混凝土及其制品掺入煤(炉)渣轻粗集料时,其掺量不应大于轻粗集料总量的30%,煤(炉)渣含碳量不应大于10%。为改善某些性能而掺入另一品种粗集料时,其合理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4)在全轻混凝土配合比中加入化学外加剂或矿物掺和料时,其品种、掺量和对水泥的适应性,必须通过试验确定。
5)不同试配强度的全轻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按表4.2.5选用,但最高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
6)全轻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水灰比宜以净水灰比表示。当采用总水灰比表示,应加以说明。7)全轻混凝土的净用水量根据坍落度和施工要求,可按表4.2.7选用。
8)采用松散体积法设计配合比时,全轻混凝土的砂率可按表4.2.8选用。
9)当采用松散体积法设计配合比时,粗细集料松散状态的总体积可按表4.2.9选用。
1)当建筑地面保温层采用的全轻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LC15时,保温层与面层之间应设置水泥混凝土保护层,构造做法及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水泥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30mm,层内应设置间距不大于200mm×200mm的6mm钢筋网片。2)当建筑地面保温层采用的全轻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LC15时,保温层与面层之间可不设水泥混凝土保护层。
3)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缝、缩缝和防震缝,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各构造层。4)全轻混凝土用作楼面保温层时,厚度不应小于30mm;用作楼面保温层兼敷管层时,厚度不应小于50mm;用作与地面土壤接触的底层地面保温时,厚度不应小于100mm。
5.1一般要求1)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工程的施工,应在基层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前应清洁基层,润湿后的基层应无明显积水,并对基层进行界面处理。2)全轻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应按干混料和轻集料两个组分采用分开包装方式配套供应到现场;原材料进场后,应按规定抽样送检,复检合格后方可施工,严禁在工程中使用不合格材料。3)原材料进场后应分类堆放,干混料要保持干燥,做好避雨、防潮措施。
4)现场浇筑全轻混凝土时,环境温度及基层表面温度不得低于5℃。5)根据工程需要,轻集料预湿时间可按室外气温和来料的自然含水状态确定,可提前0.5d或1d对轻集料进行淋水或泡水预湿,然后滤干水分进行投料。6)大面积施工前,应在现场采用相同材料、做法和工艺制作样板工程,经有关各方确认后进行施工。7)大面积施工时应设置分隔缝。
1)应对轻粗集料的含水率及其堆积密度进行测定。测定原则宜为:①在批量在批量拌制全轻混凝土拌合物前进行测定;②生产过程中抽查测定;③雨天施工或发现拌合物稠度反常时进行测定;④对预湿处理的轻粗集料,可不测含水率,但应测定其湿堆积密度。
2)全轻混凝土拌合物必须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3)全轻混凝土生产时,配料质量计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3.3的要求。拌合物中的轻集料组分可采用体积计量,但宜按质量进行校核。
5.4拌合物运输1)全轻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中应采取措施减少塌落度损失和防止离析。当产生拌合物稠度损失或离析较重时,浇筑前应采取二次拌合,但不得二次加水。2)全轻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卸料起到浇入模板内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45min。若超过45min,应采用其它有效措施确保全轻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5.5拌合物浇筑和成型1)全轻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1.5m。当倾落高度超过1.5m时,应加串筒、斜槽或溜管等辅助工具。2)全轻混凝土拌合物可采用表面振动成型。振捣延续时间宜为10s左右,应严防过震造成离析。3)浇筑成型后,宜采取拍板、刮板、辊子或振动抹子等工具,及时将浮在表面的轻集料颗粒压入混凝土内,使砂浆返上,再作抹面。
5.6养护和缺陷修补1)全轻混凝土浇筑成型后采用自然养护时,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拌制的全轻混凝土,湿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用粉煤灰水泥、火山灰水泥拌制的全轻混凝土及在施工中掺缓凝型外加剂的全轻混凝土,湿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当14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防冻措施。2)全轻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前应防止雨水冲淋、撞击、振动、损坏,应避免人员直接在其上面行走及严禁堆积物品。3)全轻混凝土出现局部空鼓、开裂、表面疏松及表面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修补。
6、质量验收6.1一般规定1)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质量检查、隐蔽工程验收和检验批验收,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分项工程验收。2)应对下列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有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①基层;②被封闭的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层厚度。3)全轻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应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相关规定。4)检验同一批次、同一配合比全轻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应按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不少于1组。当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面积大于1000m2时,每增加1000m2应增做一组试块;小于1000m2按1000m2计算,取样1组。
5)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工程检验批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检验批应按每一层次或每层施工段(或变形缝)划分,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可按每三层(不足三层按三层计)划分;②不同构造做法的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工程应单独划分检验批。6)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分项工程的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检验批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②主控项目应全部合格;③一般项目应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检查点合格率不应小于80%,且其余检查点不得有明显影响使用功能的严重缺陷,且最大偏差值不得超过允许偏差值的50%;凡达不到质量标准时,应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处理;④应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
7)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合格;②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8)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分项工程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资料:①全轻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进场复验报告;②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相关图像资料;③检验批验收记录;④其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重要技术资料。6.2主控项目1)全轻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应按干混料和轻集料两个组分采用分开包装方式配套供应到现场,材料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方法:观察或称重检查;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随机抽取3个试样进行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应按照出厂检验批进行核查。
2)地面节能工程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处理,使其达到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检查方法:对照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3)建筑地面保温使用的全轻混凝土,其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方法:核查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数量:全数核查。4)建筑地面保温使用的全轻混凝土,应对其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进行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检查方法:随机抽样送检,核查复验报告。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品种的产品,当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20000m2以下时各抽查不少于3组;当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20000m2以上时各抽查不少于6组。5)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构造做法以及保温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施工方案施工。检查方法:对照设计和施工方案观察检查;尺量检查。检查数量:观察检查为全数检查。
6)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与其下一层应结合牢固,不应有空鼓。当出现空鼓时,空鼓面积不应大于400cm2,且每自然间或标准间不应多于两处。检查方法:小锤轻击检查。检查数量:按本规程第6.1.6条规定的检验批检查。7)保温层的表面防潮层、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施工方案施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6.3一般项目1)采用地面辐射采暖的工程,其地面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的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2)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表面应密实,不得有起砂、蜂窝和裂缝等缺陷。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3) 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3.3的规定
4)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值的85%。检验方法:针测检查。检查数量:按本规程第6.1.6条规定的检验批检查。
2、用于保温楼地面施工的所有原材料必须将各种原材料合格证、形式检验报告、复检报告、质量证明文件等资料提供齐全,经审查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3、用于保温楼地面是个的全轻混凝土应根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8.2.3条要求对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燃烧性能等机械能随机抽样复检,复检应为见证取样。
全轻混凝土粉料:(水泥、胶合剂)
四、全轻混凝土保温楼面施工工艺流程
五、全轻混凝土楼面施工准备工作
1、楼面外露安全防护用的钢筋、预留的锚环等割除,清理干净。2、阳楼台等部位给排水管道的撑补到位,厨房烟道、卫生间排气管道根部撑补到位。
楼地面施工前,应全面对电气安装预留管线进行排堵,避免地面是个后进行二次排堵,对成品造成破坏。
3、结构板内安装预埋电器线管排堵完成,开槽部位用同标号细石混凝土修补完成。
4、楼面基层凿(抓)毛处理采用楼面专用凿毛机进行凿毛处理,然后利用人工将楼层打扫干净,抓毛不能刮伤墙面,墙根等机械死角,应采用人工剔除的方式进行清理。
5、根据墙面结构1m控制线,并结合整体面层设计厚度,确定好统一楼层建筑楼面标高,从1m控制线向下的统一高度,并确保面层厚度在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备注:同一楼层不能统一时,应确保同一套房间应统一高度)班组需根据建筑楼面控制高度贴灰饼(50*50见方水泥砂浆);贴灰饼前应检查楼层净高,如结构施工的误差不能在地坪浇筑时补救,需对楼面或天棚进行处理后再施工楼层整体面层。地坪因有保温节能要求,保温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对结构板超厚位置应进行剔打处理。
6、灰饼的纵横间距按不大于2m控制,斜向间距不大于2.5m控制,确保赶平收面时2.5m长的尺方能放在两个灰饼上面,室内过道两侧均应贴灰饼,阳台、露台应按设计坡度并坡向地漏进行贴灰饼。
8、楼面关水湿润时,对楼面裂缝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标记,然后根据裂缝宽度和裂缝性质进行(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涂料或环氧树脂等方法)修补,修补后进行再次关水检查,确保修补效果。
六、全轻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要点
1、基层处理楼面在布料前,先根据楼面积水情况,铺撒适量干水泥,并采用大扫帚来回扫浆,确保基层水泥浆均匀,成活后成粘稠状,并清理掉表面多余积水,水泥浆结合层随扫随浇。
2、布料:全轻混凝土布料要准备及时,布料时严格按照灰饼的高度控制摊铺厚度,布料时先用铁铲铺开。
3、刮杠初平及第一次收平混凝土布料厚,用2.5m刮杠,依灰饼高度赶平混凝土,然后用铁板进行初平和收平。
4、滚压提浆及二次收平在铺全轻混凝土初凝后(面层上人有脚印但不下馅时)采气一厂冬季施工方案,用铁滚筒纵横交错来回滚压,直至表面反浆为止,然后用铁板收平,并将多余浮浆清理干净,收平时应注意将面层上的凹坑、砂眼和脚印用铁板压平。
5、表面刻痕处理收平压光方向应退步进行,避免踩踏。达到一定强度后(踩踏无脚印)进行刻痕处理.刻痕时用力均匀,每次刻痕的长度、方向应保持一致。
6、表面刻痕效果沿房间墙体四周根部预留一块铝合金尺枋的宽度不做刻痕处理,便于在今后刷踢脚线时做翻边处理。卫生间门洞口、厨房门洞口、推拉门等门洞口不做刻痕处理。
7、养护全轻混凝土面层浇筑完成后,应在10h内覆盖或浇水养护某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养护时间不少于7d:浇水次数应保持全轻混凝土面层足够湿润,宜采取闭水养护。
8、切缝:室内全轻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应对卧室、书房靠过道一侧平墙面锯分格假缝防止面层开裂,缝的宽度按5mm控制,其深度宜为面层厚度的1/3,切割分割假缝时,切割机要贴近靠尺匀速切割向前推进,保证线条顺直。
9、成品保护在养护期间和面层强度为到达5Mpa前,不得上人行走或插入后续工序施工,涂料安装工程使用的高凳的应采用橡皮将高凳的底包裹,在地坪施工完成的房间进行腻子施工时应满铺彩条布遮盖处理,避免污染地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