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电施工方案

强电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8.97 KB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强电施工方案

施工前专业工长应熟悉设计图纸及设计意图,班组成员认真领会各自的施工内容。由工长有针对性的对图纸的重点部分进行技术交底和讲解施工方案。如发现图纸中有疑问,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办理手续后,方可按更改后的图纸或方案施工,做到心中有数,不盲目施工。

工长应根据施工现场用料的先后,组织材料设备进场,材料部门应根据工长所提计划密切配合施工进度保证材料供应。

⑶ 施工机具及劳动力准备:

工长应根据工期计划及施工进度提出劳动力需求计划,合理搭配班组人员及技术骨干,配备好所需的小型电动工具等。

泥浆护壁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电气安装施工程序见下页框图

开工前,下列资料应齐备并进行技术交底。

A 已会审的施工图和指定采用的标准图籍。

B 已审批的施工方案,以及所采用的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

A 主材应到齐,辅材应满足连续施工需要。

B 常用机具应齐备。大型机械在施工时应能进入施工现场。

品出厂合格证明、技术文件、名牌、型号规格应和设计相符合,

⑵ 高低压箱、盘、柜安装

② 配电屏(柜)安装

A 安装条件:电气设备安装应在土建墙面、楼板、室内地沟和地面等项工作完成后进行,应对预埋件、预留孔进行检查并符合设计要求。

B设备开箱检查

● 设备和器材到达现场后,安装单位与建设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共同进行开箱验收检查,包装及密封应良好,制造厂的技术文件应齐全,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

● 屏(柜)本体外观应无损伤及变形,油漆完整无损,屏(柜)内部电器装置及文件,绝缘瓷件齐全,无损伤及裂纹等缺陷。

C 屏(柜)二次搬运:

● 屏(柜)垂直吊装方案另详设备吊装方案

● 屏(柜)的水平运输,应根据设备重量及形体尺寸,结合作业场地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搬运方法,所用起吊器具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水平运输时,可用硬杂木跳板和滚杆(加厚钢管,直径≥φ50)铺设成滚筒,将设备起吊平稳地座落在滚筒上,然后用3吨倒链及导向滑轮牵引,地锚应牢固,设备牵引速度宜控制在2m/min。

● 设备在搬运时,应采取防倾斜,防震、防框架变形以及漆面损伤的安全技术措施。

D压配电屏组立:

基础型钢安装的允许偏差 表1

注:按设计要求成排布置。

● 压配电屏安装后垂直度、水平度偏差以及屏面偏差见表2。

盘、柜安装的允许偏差 表2

E屏(柜)安装完毕,应按规范要求作好屏(柜)的接地连接。

F屏(柜)二次回路结线的技术要求。

● 按设计及产品技术文件要求,接线正确。

● 屏(柜)内的导线芯线应无损伤,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控制电缆芯线及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不易脱色。

● 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不得超过两根导线接头,插接式端子上不应有不同规格的导线并接在同一端子上,当接有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

● 导线与电器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时,均应牢固可靠。

● 导线应按接线位置有规律地排列,并用尼龙带扣梆扎固定;分支线从线束引出时,应依次弯成慢弯,当导线需穿金属板时,应加绝缘保护管。

● 引入屏(柜)内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端子排受力。

⑶ 动力配电箱(盘)安装

① 明装配电箱应在土建抹面工作结束后进行,暗装配电箱应配合土建墙体施工进行箱体预埋,箱体是否突出墙面,应根据面板安装方式及墙面抹灰厚度来确定,配电箱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 配电箱安装时均应找平找正,并安装固定,配电箱其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mm。暗设的配电箱,其箱体四周应用水泥砂浆填满,四周应无空隙,因箱体预埋和进行箱内盘面安装接线的间隔周期较长,箱体和箱盖(门)及盘面在解体后须作好标记和妥善保管,待后期安装时对号入座。

③ 管路与配电箱连接

A箱体顶(底)板开孔时,应按配管管径及管路数,并考虑安装管口锁母间的间隙或明管管卡间距。采用金属开孔器进行开孔。箱体严禁开长孔和用电气焊割孔。

B 管子顺直进入箱内,钢管与配电箱进行丝扣连接时,应先将管口套丝,拧入锁紧螺母,然后垂直进行箱体内,再拧上锁紧螺母,并露出2~4扣。

C 管路与配电箱连接完毕,应按规范要求作好管与管,管与箱体的接地连接。

D 箱(盘)内布线及连接

● 盘面布线应在盘面上电器元件安装后进行,特别是预埋的箱体应先清除箱内杂物,布线时应根据电气回路上电器元件的位置,理顺引入箱内的导线,排列应整齐,回路编号齐全,正确。并用尼龙带扣扎卡固定。

● 导线与器具或端子相连接,同一端子上导线不应超过两根,截面超过2.4mm2的多股铜芯线应焊接或压接端子后再与电气器具的端子连接,接零及保护接地线不得混接.箱内总开关电源进线端多根导线并压(接)不能满足安装要求时,应采取过渡接线等方式。

● 当截面为10 mm2及以下的单铜芯线可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① 电缆桥架、各类弯头、三通、四通,支架及附件规格应结合工程布置条件进行现场测绘后制作并全部配套供应。

② 桥架垂直敷设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2m,水平敷设时,固定点间距为1.5~3m,在始、末端0.2m处及走向改变或转变处,应加装固定点。

③ 垂直处从最下端逐渐向上,水平处从起端到终端逐渐沿支架固定走向依次将桥架组对安装,并校平校直固定。

④ 桥架安装完毕,应使每个自然段桥架至少有一点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桥架与接地干线用6平方毫米黄绿双色接地铜芯软线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

A 暗配管应符合规范要求,弯曲倍数及埋设深度应作重点保证,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与土建配合敷设管路时,必须将管路设置于结构保护钢筋内侧间。埋设在混凝土樑内或穿墙引上的管路(端)必须与上、下层建筑隔墙相对应,并保证将管路敷设在墙体内。按施工图完整无误配合,不得有遗漏,埋设完成后工长及监理现场代表核对无误后办理隐蔽记录,经各有关方签字认可,方行使浇注隐蔽工作,以确保工程质量。

B暗配管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管与管的对口科应位于套管的中心,套管焊接连接时,焊缝应牢固严密。

C 明配管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其螺纹宜外露2~3扣,螺纹表面应光滑,无缺损。

D 明配或暗配的镀锌钢管与盒(箱)连接应采用锁紧螺母或护圈帽固定,用锁紧螺母固定的管端螺纹宜外露锁紧螺母2~3扣。管路进入盒体必须垂直入盒,不得斜插。

E 钢管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

F 钢管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

G 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

H 管路应作接地跨接,暗配管采用导管焊接连接,明配管采用卡箍用黄绿双色接地铜芯软线跨接。

I 外电缆进户套管在防火结构中预埋时,应加焊防火钢板,钢管两端应做成啦叭口,电缆敷设完毕将套管内用油浸黄麻填实。

② 防爆金属软管敷设

A金属软管不应退绞,松散,中间不应有接头,与设备器具连接时,应采用专用接头,连接科应密封可靠。

B 金属软管长度应控制在1m内,长度大于1m加管卡固定。

C 金属软管应可靠接地,且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

A 按图纸设计绘制电缆敷设排列图表,再按电缆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

B 电缆敷设前,应核对电缆型号、电压、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1KV以下的电缆应用500V兆欧表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其电阻值应在10兆欧以上,并做好记录。

C 电缆敷设时,应检查电缆不得有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清除的机械损伤,根据现场条件,合理采用人力传放或机械牵引拖放等敷设方式,当采用机械牵引时,其牵引速度不宜超过15m/min。

D 电缆敷设最小弯曲半径应为电缆外径的10倍。

E 电缆沿桥架敷设时,应单层敷设,且敷设一根整理和卡固一根,垂直敷设的电缆,每隔1.5~2.5m处应加以固定,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两端处,每隔5~10m处加以固定。电缆在桥架内应排列整齐,不应交叉和扭曲,拐弯处的电缆其弯曲半径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半径为准。

F 电缆穿保护管敷设,管道内应无积水,且无杂物堵塞,穿电缆时,不应损伤电缆护层。

G 电缆在终端头和接头附件应留有备用长度。

H 在电缆终端头、接头、拐弯处、夹层内两端等地方,应设置回路标志牌,标志牌上有注明线路编号,当无编号时,应写明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迄地点,字迹清晰,不易脱落。

I 电缆进入电缆沟、建筑物、盘(柜)以及穿管子时,出入口应用防火材料密实封堵。

J 电缆终端头制作,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严格遵照制作工艺规程,制作程序与方法,可参照国标《93D165》内容进行。

② 爆炸危险环境内的电缆线路敷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电缆线路在爆炸危险环境内,电缆间不应直接连接。在非正常情况下,必须在相应的防爆接线盒内连接或分线盒内连接或分路。

B 防爆电气设备、接线盒的进线口,引入电缆后的密封应符合下列要求:

● 防爆电气设备、接线盒的进线口,引入电缆后的密封填料时,必须被弹性密封圈挤紧或被密封填料封固。

● 外径等于或大于20mm的电缆教学楼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在隔离密封处组装防止电缆拔脱的组件时,应在电缆被拧紧或封固后,再拧紧固定电缆的螺栓。

● 电缆引入装置或设备进线口的密封,应符合下列要求:

○ 装置内的弹性密封圈的一个孔,应密封一根电缆;

○ 被密封的电缆断面厂房工程(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应近似圆形;

○ 弹性蜜蜂圈及金属垫,应与电缆的外径匹配;其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允许值为±1mm;

○ 弹性密封圈压紧后,应能将电缆沿圆周均匀地被挤紧。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