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0 某住宅小区6号楼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0050 某住宅小区6号楼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232.26 KB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0050 某住宅小区6号楼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7)自检:若发现偏心、弯折、镦粗直径及长度不够、压焊面偏移、环向裂纹、钢筋表面严重烧伤、接头金属过烧、未焊合等质量缺陷,应切除接头重焊。

5.2.2电渣压力焊工艺

5.2.2.1施工准备 (1)材料、机具: 1)焊剂:焊剂的性能应符合GB5239的规定,焊剂的型号为HJ401,焊剂存放应 干燥,防止受潮。焊剂应有出厂合格证。2)机具:自动电渣压力焊设备。

(2)作业条件: 1)焊工必须持有有效合格证。 2)设备必须经过安全部门的验收,焊接夹具必须有足够的刚度。 3)电源应符合要求,电压下降不得大于5%。 4)操作场地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具备安全措施。 5.2.2.2操作工艺

1)钢筋端头制备:钢筋安装前,焊接部位和电极钳口接触(150范围)的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应清理干净,钢筋端部若有弯折、扭曲矿棉板吊顶施工工艺,应予以切除。

2)安装焊接夹具,夹具的下钳口应夹紧下钢筋的适当位置,同时确保焊接处的焊剂有足够的掩埋深度。

1)闭合回路、引弧:通过操作杆或操纵盒上的开关,先后接通焊机的焊接电流回路和电源的输入回路,在钢筋端面之间引燃电弧,开始焊接。

2)电弧过程:引燃电弧后,控制电压,借助操纵杆使上下钢筋端面之间的钢筋保持一定的距离,进行电弧过程的延时,使焊剂不断熔化而形成必要深度的渣池。

3)电渣过程:随后逐渐下送钢筋,使上钢筋端部插入渣池,电弧熄灭,进入电渣过程的延时,使钢筋全断面加速熔化。

4)挤压断电:电渣过程结束,迅速下送上钢筋,使其端面与下钢筋端面相互接触,趁热排除熔渣和熔化金属。同时切断电源。5)接头焊毕,应停歇20~30s后,方可回收焊剂和卸下焊接夹具。

5.3绑扎安装及质量要求

(1)本工程钢筋绑扎及节点做法必须满足97G329(一)及规范要求。

(2)钢筋工程绑扎前应先熟悉施工图及规范,核对钢筋配料表和料牌。

(3)绑扎底板基础梁及底板钢筋时,应先研究逐根钢筋的穿插就位顺序,减少绑扎困难,避免返工,加快进度。

(4)绑扎框架梁时必须注意与柱的交叉就位顺序。

(6)面筋绑扎后铺脚手板作为人行通道,不允许直接踩踏钢筋。

(1)成品钢筋: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及时纠正增补。

(2)保护层垫块:钢筋保护层均采用塑料垫块。

(3)墙体定位筋:根据墙体的厚度,算出墙体定位钢筋的尺寸。加工尺寸必须准确,端头用角磨机磨平。使用之前必须经过预检。

墙体钢筋定位梯(地上)墙体钢筋定位梯(地上)

(1)钢筋摆放位置线的标定:每根钢筋摆放位置线用至少两个粉笔点(直筋在两端,箍筋在对角)来标识,但插筋在插入部分的底和顶用红漆标点标识。板筋、梁主筋摆放线分别在每层顶板模板四周和梁底模端部标出。柱、梁箍筋摆放线在对角主筋上标出。墙体水平筋摆放线在竖向钢筋上标出。

绑扎钢丝的下料长度(mm)

(3)抗震构造要求:1)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E(“结施”和“00G101”)详见施工规范。2)钢筋的接头及搭接长度11E详见施工规范。3)搭接接头任一接头中心至1.3laE范围内或焊接接头任一接头中心至35d且≥500

1)外边轴墙体、框架柱插筋弯钩,外侧弯钩向内,内墙柱弯钩应向两边。2)标准层施工,墙体竖向钢筋应距柱边5cm、水平钢筋距地面5cm为第一根起步筋。

5.3.3底板钢筋绑扎

5.3.3.1工艺流程

清理→放线→复线→清理→梁支架搭设→梁下铁钢筋→上铁布筋→穿套子→底板横向下铁钢筋→底板纵向下铁钢筋→垫块→支撑马凳→纵向上铁钢筋→横向上铁钢筋

→交接检→质检→支模→浇筑

5.3.3.2布筋原则

(1)底板下铁下层钢筋沿底板短向布置,上层钢筋沿底板长向布置;上铁钢筋布置原则同下铁。

(2)底板下铁的接头位置在房间跨中1/3范围内,上铁在墙体或房间跨边1/3范围内。

5.3.3.3施工要点

(2)根据钢筋位置线布筋,用自制工具式“卡具”控制、检测钢筋的间距。

(3)底板钢筋保护层控制采用塑料垫块,厚度35mm,按600×600网格分布。

(4)根据底板墙体、暗柱位置线,进行墙体、暗柱插筋施工。为了防止插筋位移, 采取以下措施: 1)将所有插筋与底板钢筋绑扎牢固,并于墙体两侧加设Ф12钢筋限位。 2)暗柱钢筋在两层底板钢筋间设置三道箍筋定位。 3)墙体上口用水平梯形定位筋控制钢筋的保护层及水平间距,墙体钢筋网片间按600mm间距设置钢筋撑铁。

4)内墙插筋:打底板混凝土时,在暗柱主筋间拉通长白线,派专人监控插筋的定位情况,及时调整插筋位置,确保插筋不发生位置偏移。

5)结构施工时,同时进行汽车坡道的施工。墙体插筋时必须考虑坡道的坡度,底板施工时必须将坡道板的钢筋甩出。

5.3.4梁、柱钢筋绑扎

(1)框架柱工艺流程:

(2)基础梁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3)框架梁主筋接头通长上铁在跨中接头,梁的上下铁在支座处。同时,还应满足抗震锚固要求。

(4)纵横梁同时配合进行,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或梁边缘50mm处,在梁底模板上按图纸划好箍筋的间距,梁端部箍筋加密区,其间距和加密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梁主筋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间净距:上部钢筋不小于30mm或1.5倍钢筋直径,下部钢筋不小于25mm或钢筋直径。

(6)地梁箍筋开口向下并必须错开,框架梁开口向上并必须错开。错开位置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5.3.5.1墙筋构造

地下结构外墙为竖筋在外,水平筋在内,内墙为竖筋在内,水平筋在外;地上结构墙体均为竖筋在内,水平筋在外。墙体水平筋放置在墙体暗柱主筋外,墙体连梁放置在墙筋内。墙体保护层为净保护层。

5.3.5.2墙筋定位

同时,无定位梯处,按@600设置内撑铁。

(2)外拉:采用“S”形拉钩,型号和间距详见上述的“钢筋概况”,呈梅花形布置。拉钩做180°弯钩。对于墙体拉钩长度为3D,梁柱拉钩为10D。

(3)垫块:墙体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塑料垫块,垫块间距800×800,垫块布置起点为距楼板第二步水平筋,呈梅花形布置。

5.3.5.3墙筋绑扎 钢筋的弯钩朝向混凝土内。 (1)工艺流程:

插筋调整→水平定位钢筋→竖向定位钢筋绑扎→墙体钢筋网片绑扎→保护层垫块→验收

1)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可进行楼层放线,弹出墙体位置线,根据墙体位置线调整墙体插筋位置。如有偏移,应按1:6弯成打弯。

2)墙筋绑扎时,竖向筋在内,水平筋在外,搭接长度及位置按上述有关规定执行。顶层剪力墙端柱、暗柱插入梁或墙内长度及剪力墙节点均按结施大样施工。

3)墙体水平起步筋距楼板的距离、墙体纵向钢筋起步筋距暗柱边的距离、梁箍筋起步筋距暗柱边的距离均为50mm;在上述起步筋搭接部位,要求搭接筋贴向楼板、暗柱一侧设置,即与楼板、暗柱的距离不得大于50mm。

4)钢筋绑扎好后,在暗柱和窗下等没有墙体定位筋的部位,按800×800间距梅花形布置卡好保护层垫块。

1)为有效控制钢筋绑扎间距,在绑扎板、墙筋时均要求操作工人先画线后绑扎。

2)在浇筑混凝土前,应详细检查墙体筋和暗柱钢筋的位置是否准确,固定措施是

否牢固,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派专人管理,随时

检查钢筋偏位情况,发现问题应随时处理。

3)通过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卡具控制钢筋排距和纵、横间距。

4)钢筋绑扎后,只有土建和安装质量检查员均确定合格后,经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焊工必须持证上岗,焊接前应做班前焊试件,以确保所调整的焊接工艺参数满足焊接规范的规定。焊接及机械连接接头必须逐一进行外观检查。

6)所有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必须有合格证或检验报告,需送检的原材料按标准程序的规定严格执行,坚决杜绝使用不合格的产品。

7)空调预留穿墙套管必须与板墙上的附加钢筋焊牢,保证其位置准确无误。

8)所有预埋件、电管等的固定不得与主筋焊接,如需焊接,必须附加钢筋。

5.3.6过梁与板钢筋绑扎

5.3.6.1过梁、板钢筋构造

楼板保护层为净保护层,下排钢筋中受力筋在下,分布筋在上;上排钢筋只有在有负弯矩筋的地方才有分布筋。上层弯钩朝下,下层弯钩朝上。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筋在上,次梁筋在中层,主梁筋在下。相同箍筋接头交错布置在两根纵向架立筋上。

纵向受力筋为多层时,层间垫以短钢筋保证其间距。挑板的上部负筋及构造筋不能漏放。

5.3.6.2板筋定位

(1)双层楼板钢筋间距控制采用焊接“马凳铁”。马凳铁采用螺纹钢制作,钢筋直径要求大于12mm;马凳铁间距600mm,设置在上层铁下筋与下层铁上筋之间。且马凳与下铁主筋交点处必须设置塑料垫块,放置方向垂直于负弯距钢筋。

5.3.6.3绑扎方法

(1)顶板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2)板钢筋从距墙或梁边5cm开始配置;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至墙或梁的中心线,且不应小于5d(d为受力钢筋直径)。板下部钢筋在支座处搭接,上部钢筋在跨中1/3处搭接。

(3)板筋绑扎:先清除模板上刨花、碎木、电线管头等杂物,并办完模板预检手续。

在楼板上弹出轴线、墙体位置线。用粉笔在模板上画好主筋、分布筋间距。按画好的间距,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钢筋搭接长度、位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绑扎负弯距钢筋,每个扣均要绑扎。最后在主筋下垫PVC垫块。

(4)梁箍筋:从距墙或梁边5cm开始配置;箍筋间距及肢数见图纸。

(5)梁下部钢筋在支座处搭接,上部钢筋在跨中1/3处搭接。

(6)顶板筋施工时,应先绑扎下层铁,待设备预埋管线后,再绑扎上层铁。两层钢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保证上部钢筋的位置。马凳应放在下铁上,不得直接接触模板。

(7)施工中设钢筋凳(Φ25)上铺脚手板作为人行通道,防止上筋被踩变形。钢筋凳高度应高于板顶标高150mm以上。

(8)施工缝的钢筋处理:施工缝处应将配筋预埋甩出,甩出的钢筋最小长度应大于1000mm,并大于搭接长度,接头位置错开应符合有关构造要求。

5.3.7地下一层预应力钢筋

支板底模板→绑扎板暗梁、板下铁→定东西向预应力筋间距→铺设东西向预应力筋,预应力筋调整、绑扎、固定→东西向预应力筋张拉端固定端组件安装、固定,切开张拉端钢绞线护套,位置在承压板面处→定南北向预应力筋间距→铺设南北向预应力筋,预应力筋调整、绑扎、固定→南北向预应力筋张拉端、固定端组件安装、固定,切开张拉端钢绞线护套,位置在承压板面处→板内管线、预埋件、预留洞口→绑扎板上铁

→预应力筋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调整)→浇筑混凝土。

(2)预应力其他部分另行编制专项方案。

(1)成型钢筋按20个/捆捆牢,堆放到箍筋堆放棚区内,支垫好,防锈蚀。挂好标识牌及填写好尺寸、规格、部位。

(2)加工好的半成品,按指定地点堆放,地面用钢管搭设存放架,距地面300mm高,并标明规格、尺寸、简图、部位,堆放整齐。

(3)严禁随意私自割断钢筋。

(4)绑扎完的梁、板钢筋要设钢筋凳,上铺脚手板作为人行通道,防止板负弯矩筋被下移以及受力构件配筋位置变化而改变受力构件。

(5)绑扎完的墙、柱钢筋,人员上下要经过脚手架,禁止攀爬钢筋。

(6)浇筑混凝土时,地泵管应用钢筋凳架起并放置在跳板上,不允许直接铺放在绑好的钢筋上,以免泵管振动将结构钢筋振动移位。

(7)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对竖向插筋加套管或进行围挡保护,以防止钢筋被污染。

(8)严格控制各加密区段的钢筋量,不得漏缺。

(9)钢筋绑扎完后,严禁施工机械的油污等污染钢筋,如果钢筋被油污污染可采用适当浓度的洗涤液进行清洗,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10)钢筋绑扎成形后,认真执行三检制度,对钢筋的规格、数量、锚固长度、预留洞口的加固筋、构造加强筋等都要逐一检查核对,骨架的轴线、位置、垂直度都必须实测检查,经质检员检验合格后报请监理公司验收,做好隐蔽验收记录,质量达到优良水平。

5.5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要求

钢管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点5.5.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及要求

5.5.1.1钢筋原材质量控制

1)进场热轧圆盘条钢筋必须符合《热轧光圆钢筋》、《普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要求;进场热轧带肋钢筋必须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的规定。每次进场钢筋必须具有原材质量证明书。

2)进场钢筋表面必须清洁无损伤,不得带有颗粒状或片状铁锈、裂纹、结疤、折叠、油渍和漆污等。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以垫木,离地面不宜少于20cm,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

(2)钢筋原材复试: 1)热轧带肋钢筋:

(A)取样: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同冶炼方法的钢筋每不大于60t为一验收批。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冶炼方法而不同炉号组成的混合批的钢筋不大于30t可作为一批,但每批应不大于6个炉号、每炉号含碳量之差应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应不大于0.15%,否则应按炉号分别取样。每一验收批取一组试件(拉伸、弯曲各两个)。

(B)必试项目:拉伸试验(σs、σb、δ5)、弯曲试验。 2)热轧圆盘条:

(A)取样:在上述条件下取一组试件(拉伸一个、弯曲二个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2111—2019)宣贯--桥涵、隧道、路线交叉(2019年4月),取自不同盘)。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