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洛阳至南阳高速公路下穿某铁路立交工程施工方案h、作业时电器部位一定要有接地装置,防止漏电。井下照明必须使用安全电压。
a、桩身材料。严格按设计混凝土标号控制好配合比,混凝土原材料要符合技术规范要求。钢筋直径、间距、接头等均要符合《铁路桥涵施工规范》的要求。
清孔:一是凿除护壁突出的部位,防止侵入钢筋骨架范围。二是用带压水冲洗护壁和平二校学生厕所施工组织设计,清除护壁上的杂物。
确定灌注方法:当井孔渗水量较小时,采用普通混凝土直接灌注法。当井孔渗水量较大时,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法。
钢筋骨架按设计尺寸、要求在现场分节制作,吊装就位。在骨架上端根据骨架长度、直径大小,均匀设置吊环或固定杆,在外侧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耳环。骨架就位后要与护壁上的铁蹬或预埋铁件焊接牢固,防止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骨架上升。
凝土现场搅拌,用导管灌注。灌注速度要尽可能加快。桩顶2m以下依靠混凝土自由坠落捣实,2m以上使用振捣器人工捣实。混凝土一次连续灌注完毕。附: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框架涵顶进施工工艺流程:先施工框架涵顶进部分,再施工出入口翼墙及引道。
A、根据设计和现场条件,选择工作坑位置。工作坑顶进端及侧边边坡均采用1:1.25,后背端边坡采用1:1,顶进端坑顶距既有线中心距离3.3m。
B、工作坑平面尺寸按以下原则确定。
长度=前端空顶长度+顶进框构长+顶镐长度+后背梁厚度+后背厚度+后端工作面
宽度=顶进框构全宽+两侧工作面宽度+两侧集水井和排水沟宽度。
C、工作坑四周挖排水沟。
D、工作抗开挖好后,应检查承载力是否满足顶进涵的要求,若土质松软,或基本承载力小于150Kpa,应用级配砂石夯实以防不均匀下沉,底面还应结合滑板制造,做成沿顶进方向头高尾低的仰坡,以便在顶进出现“扎头”时调整到预期位置。
⑵、修筑滑板及设置润滑层
滑板采用C15号混凝土灌筑,厚20cm。滑板修筑前在其下部地基上夯填10cm厚的碎石层。为增加抗滑力,滑板下每3米设地锚梁一道,与滑板一同浇灌。地锚梁上底40cm,下底30cm,高40cm。地锚梁直接挖槽浇注,不需支撑。
滑板混凝土要求振捣密实,表面平整度在2米长度范围内凹凸差不超过3mm。施工时采用方格网控制高程法:用直径16mm钢筋头埋入基坑内,分成2×2m方格网,在灌筑混凝土时按点找平,以控制滑板面高程,待混凝土初凝后,顶面用厚度不大于2cm的M10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其平整度力求最佳。再在其上涂刷1-2mm厚的机油滑石粉或喷涂2mm厚的石蜡,要求表面光洁平滑。在预制框构之前,再铺一层塑料布,以防止框构底板与滑板粘连,减少启动阻力。
润滑隔离层由润滑层和塑料薄膜组成,其作法是:待滑板顶面干燥后,浇一层石蜡油,厚约2mm。浇洒时沿滑板长度方向每米挂一道铁丝,作为石蜡厚度的浇洒标准,每浇完一格,用刨光的直木板马上刮平,铁丝拆除后的槽痕用喷灯烤熔整平。石蜡油凝固后,撒一层0.5mm厚的滑石粉,继着铺一层塑料薄膜,薄膜接缝处压茬20cm并使茬口朝路基方向。为防止绑扎钢筋时破坏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上铺一层2—3cm厚与框架同标号的水泥砂浆。
A、顶力计算{按桥规第2-386条(2-132)式}:
P=K[N1f1+(N1+N2)f2+2Ef3]
式中:P-最大顶力(t)
K-系数,取K=1.2
N1-涵顶上荷载(t)。由于采用架空顶进,故该项为0;
f1-涵顶部表面与顶部荷重之间的摩阻系数,取f1=0.3。
N2-框构自重(t)。N2=QL+10(t),式中Q为单位长度涵身自重(t/m),L为顶进涵长(m),10(t)为机具、人群、刃角以及未能及时运走的土重等施工荷重。
f2-框构底板与基底土摩阻系数,取f2=0.8。
E-框构两侧土压力(t)。箱顶土压e1=ξγH1,箱底土压e2=ξγH2,式中ξ=0.3,γ=1.9t/m3,H1为轨底至箱顶高度,取H1=1,H2为轨底至箱底高度,H2=H1+框构全高=1+H。
E=(e1+e2)HL/2=0.285(2+H)HL(t)
f3-侧面摩阻系数,取f3=0.8。
后背组成为后背梁、后背桩(43kg/m,每米5根钢轨桩)和后背填土三部分,后背梁为C25钢筋混凝土,在挖好工作坑后与滑板一起施工。为使千斤顶顶力通过后背梁均匀传至后背桩上,在后背梁与后背桩之间浇注C20号豆石混凝土垫层,厚15cm。并在豆混凝土与背桩之间垫两层油毛毡,以便顶进就位后拔桩。后背桩为钢轨桩,为43型旧轨,采用打入法施工。后背填土根据后背尺寸设计,尽量利用工作坑后侧边坡的原状土,不足部分借土填筑。
后背桩是顶进的主要受力结构,虽系施工临时建筑物,但其作用很重要,必须安全可靠,故施工质量一定要保证。特别是打入深度不能马虎。
在工作坑底板润滑隔离层上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构,首先要做好测量定位工作,使箱身中心线、工作坑底板中心线和顶涵中心线三者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框构预制的施工程序是:安装底板模板──绑扎底板钢筋──灌筑底板混凝土──养护──安装侧墙内模──绑扎侧墙钢筋──安装外模──灌筑侧墙混凝土──养护──安装顶板内模──绑扎顶板钢筋──灌筑顶板混凝土──养护──拆模──作箱身防水层及润滑设施。
框构外模采用组合钢模板,内模采用大面积钢模板。外侧模板用方木和钢管支撑,内模用碗扣式满堂脚手架支撑。
为了减少顶进时的阻力,模板支立应直顺平整,不得出现鼓肚、错茬现象。在框构身两侧墙前端(靠路基端)3米范围内的外模,向外放宽1厘米,使前端保持正误差,尾部为负误差,形成倒楔形。不能出现箱身前窄后宽的楔形现象。
所有主筋必须按要求采用闪光对焊,并且将接头进行纵向打磨加工;为了便于混凝土的振捣,框构身侧墙部位的水平钢筋先间隔绑扎,随混凝土灌筑再逐一绑上。焊接框构底板钢筋时,在施焊地点铺设一块为0.5m2的石棉板,随焊接位置移动,以免烧坏塑料薄膜隔离层。
混凝土采用机械搅拌,人工分灰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灌筑前要详细检查各部位的预埋件数量及安装位置是否正确无误。
框构身混凝土分三个阶段施工,先灌筑箱身底板(包括下梗肋),当底板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再绑扎上部钢筋,灌筑两侧边墙至约3/4高度,最后再灌筑上部剩余边墙及顶板(包括上硬肋)。两侧边墙施工接缝处预埋连接短钢筋,同时两边墙施工缝相互错开,使之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以利于框构承受剪力。
为防止箱身产生裂纹,施工时应采取预防措施。可选掺外加剂。
为防止顶进时出现“扎头”现象,预制框构时其底板前端50cm范围内作1:20的船头坡(如下图所示),船头坡在底板混凝土灌筑前用土坯制成。
线路加固采用便梁,行车限速45km/h。便梁两端采用挖孔桩灌筑混凝土支承墩作为支点。顶进时清除涵顶以上全部填土及道碴,使线路完全架空。其作业方法及步骤为:
第一步:按设计方案,在路肩上放样定出支承墩的位置,用人工挖孔到设计标高后灌筑混凝土支承墩。
第二步:纵梁就位。先将一片纵梁按设计位置就位,另一片纵梁垫高出枕木面20cm,以便换枕木。待纵梁垫稳撑牢后,安装联结板及牛腿。
第三步:安装横梁。安装横梁位置与枕木位置一致,所以事先应将枕木间距适当调整。为防止轨道短路,每次需在两股钢轨中的1股下面垫上大块绝缘橡胶板,再塞入1根横梁。塞入横梁时要对准主梁联结板并定位,同时上好扣件,垫好橡胶轨垫。
第四步:将垫高的一片纵梁降落就位,并联结横梁。
第五步:逐段扒出道碴,安装斜杆和所有的联结系统。组装过程中,联结板及牛腿上应上满螺栓,并注意不得漏装弹垫圈。
千斤顶的布置以箱体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为防止箱底板因直接承受顶力而压碎,在顶镐与箱底板尾部接触处设置一块20mm厚的承压钢板,承压钢板下端焊接钢板托盘,千斤顶放置在钢板托盘上,以避免千斤顶与底板接触造成刮板现象。
顶铁用钢板和旧钢轨焊接制成,长度规格分10/15/20/25/30/40cm,每种规格的顶铁按每台千斤顶2套配备,另准备若干0.5/1/2/3cm的补空铁垫板以填充顶铁间的空隔。
顶柱用旧钢轨和钢板焊制成,长度规格分1/2/4m三种,每台千斤顶配置数量与顶铁相同,总共需配备数量分别为6/10/10套。
用两根155a型钢和钢板条组焊而成。顶柱间横梁长度5米,按每隔3米顶柱长设置一道,共需3套;后背横梁按最大后背长度6.4米制作,数量一套。
⑻、开顶前的准备工作:
A、安设和调试顶进设备:
箱身和后背建成后即可安装顶进设备。将各种传力设备和液压系统油管电路按设计和说明书安装联结好,检查无误后开动千斤顶空顶进退一次进行调试,发现问题即时检修。
开顶前必须对线路加固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内容为:加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加固部件有无侵入限界的情况,加固扣件是否有松动脱落,钢横梁与既有线钢轨接触处的绝缘是否良好等。
C、框构外表的润滑处理:
框构外表涂以机油石蜡(1:4)熬制而成的润滑剂。熬制温度为120-150℃,乘热涂刷。
E、故障处理措施及材料准备:
开顶前应做好各种故障处理方案,对作业人员交待清楚。另外,还需要准备足够的故障处理材料,主要包括顶进故障处理,如出现“扎头”加固土壤的短木桩、换填土壤用的砂夹碎石、片石和线路防护抢险的道碴、草袋、枕木等。
检查与框构同条件养护的压强试件,只有当框构混凝土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方可顶进。
在框构后方离后背稍远距离处设立观测站以观测框构顶进时的中线和水平偏差。在框构洞内四个角上进行高程测量,顶进方向偏差的观测在框构一侧的前后端各用环氧树脂粘设一个标尺进行,另外,为了观测顶进中后背的变形情况,在后背梁两端设立标尺,进行后背变形观测。
落实防护人员和防护信号工具、防护标志牌,驻车站联络员与工地间的通讯情况,以及与铁路行车单位的联系和安全协议签订情况,工务部门派驻现场的施工配合人员等。
试顶的目的是继续检查一下顶进设备是否正常,顶力是否均匀,后背、滑板及箱体有无异状,并使框构与滑板分离。
试顶时,油泵应逐渐加压,每次升压后还要稳定10分钟,并对设备及滑板、后背梁等发生的裂缝情况进行检查。油泵升压大小及间隔时间按下表。
设计起动顶力(%)30507090
累计时间(分钟)20405060
顶进工作的过程是:当前方角处挖土完成一个顶程后,即开动高压油泵,使千斤顶产生顶力,通过传力设备,借助于后背的反作用力,推动框构前进。框构前进后,回镐使千斤顶复原,然后在空档处填放顶铁,以待下次开镐。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框构就位。顶进时注意以下几点:
a、框构起动后,开始为不切土的空顶,但此时需要注意控制好框构顶进的方向,切不可麻痹大意,以免产生较大的偏差,造成纠正困难。
b、框构沿正确方向入土后,至框构入土1/2长度前,是顶进孔道定型阶段,此时要严格控制中线偏移和水平高差,经常观测,及时进行纠偏的调整水平。
c、框构入土超过1/2长度后,孔道已基本成型,除继续掌握水平外,纠偏摆动要小,注意防止框构“扎头”,框沟底板需吃土顶进。
f、顶进过程中要对中线、高程、油表读数、千斤顶开动台数、顶力、顶进时间、顶进距离等勤观测、勤记录,以供分析和为下一次挖土顶进时采取纠偏措施提供依据。
b、挖土边坡不大于1:0.8,挖土时应掌握坡度的平整,由上向下开挖,严禁掏洞取土或出现倒坡,以利安全。
d、挖土工作利用列车通过间隔进行,当有列车通过时,应停止挖土,人员离开工作面。发现机械设备有故障不能顶进时,亦应立即停止挖土。
e、挖土工作必须与观测工作密切配合,根据偏差分析,决定挖土方法。
运土接长车道采用活动架空车道。活动车道采用枕木架空,上铺枕木作为路面。枕木前端搭在框构底板尾部的枕木垛上,枕木垛随框构一同前进,后端搭在顶柱枕木垛上。当每前进一定距离,枕木离开枕木垛后,拆除路面枕木,继续在顶柱上往前搭设枕木垛,再搭上路面。
框架涵顶进到位后,在框架涵全长范围内箱两侧设盲沟,盲沟出口和在通过正面铺砌部分时留Ф20泄水孔。
框架涵顶进到位后,及时拆除线路加固,补充道碴,找平轨面,拨正方向,按规定时间进行养护,然后会同工务部门共同检查验收,并办理撤消要点计划。
⑾、翼墙及引道施工:顶进完成后再进行翼墙及引道的施工,施工时需对既有线路路基坡进行防护。
在按照设计施工的同时,力争与原路面自然顺接。挖填后铺砌,均应保证基底侧面帮土密实。
端墙以上的坡面应拍夯密实,兼顾坡面结构八字墙顶,使坡面平顺利。
B、端翼墙及附属工程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端、翼墙距设计中心线距离20测量检查不少于4处
2出入口流水面高程±20
DL 5190.3-2019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3部分:汽轮机组 3砌体墙体表面平整度20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
结构尺寸+500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3、倒虹吸施工工艺流程:首先预制内模管,在内模管达到设计强度后,再施工外套管及竖井部分,最后施工出入口附属工程。(倒虹吸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⑴、预制内模管:采用场外定型模预制沟亭河特大桥(首件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总结,离心式捣固。严格按照桥涵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中的内容及要求进行施工作业,保证内模管质量。
线路加固采用便梁,行车限速45km/h。由于涵管开挖宽度为1.5m,开挖深度为2.16m,且开挖基坑期间设挡板防护,而采用的D型便梁跨度为12米,经检算在梁两端采用短挖孔桩为支点,就可满足线路安全需要。基坑开挖时清除涵顶以上全部填土及道碴,使线路完全架空。其作业方法及步骤为:
第一步:按设计方案,在路肩上放样定出挖孔桩的位置,按照挖孔桩施工工艺及方法进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