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庄运河特大桥钻孔桩施工工艺性试验方案

韩庄运河特大桥钻孔桩施工工艺性试验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68.53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韩庄运河特大桥钻孔桩施工工艺性试验方案

待钻机就位准确后开始钻进,初始钻进时,先在孔内注水,加粘土,小冲程制浆,进尺适当控制,在护筒刃脚处小冲程、高频率反复冲砸,使刃脚处有坚实的泥浆护壁,钻至刃脚下1m后正常钻进。钻孔作业时,注意地质变化,在变化处取渣样,编号保存。

冲击一段时间后,将冲锤提起,掏渣筒掏渣。在开孔阶段,为使钻渣挤入孔壁,待钻进4~5m后再掏渣。进入基岩后适当减少冲程。正常钻进时根据地质资料掌握土层变化,及时捞取钻渣取样,判断土层,记入钻孔记录表,并与地质资料进行核对,根据核对判定的土层调整冲程。钻进时连续进行,不随意中途停钻。钻进进程中和掏渣后严格控制和保持孔内水头稳定,并注意观察,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如实填写钻孔原始记录。孔内水头始终保持在地下水位线以上2m,以加强护壁,防止塌孔。升降钻头时平稳,不碰撞护筒或孔壁。在钻进过程中,勤检孔、勤抽碴、勤检查钻具。如发现孔偏、孔斜,用片石回填至偏、斜上方0.3~0.5m处重新冲砸造孔;遇到孤石时,用高低冲程交替冲击,将大孤石击碎或击入孔壁。

在钻进过程中,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2m左右,同时控制泥浆比重,在砂粘土地层钻进时,泥浆比重控制在1.05~1.15之间,既能获得较高的钻进速度,又能作到不塌孔;在易塌地层中钻进时,泥浆比重提高到1.2左右,适当降低成孔钻速,必要时添加外加剂如CMC、纯碱等,以确保孔壁稳定。

桩孔钻至设计标高后,对成孔的孔径、孔深和倾斜度等进行检查,满足要求后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钢结构日光温室大棚施工组织设计,为清孔做好准备。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调整泥浆比重,具体见下表。

2)渣样留存和地质记录

渣样抽取频率最低满足0.5m取样一次、地层地质变化点进行加密取样,不得缺漏。渣样装于密封的塑料袋内,在防水纸条上用碳素墨水书写注明工程名称、墩号、桩号、深度、岩性初步判断、取样人、取样时间等内容。对地质变化点深度要仔细量测,力求准确。渣样抽取后,钻孔过程中要存放于现场,采用条形木盒,按取样时间(深度)分隔存放,并于木盒显著位置注明“渣样盒”等字样。相应的桩施工完成后,要将渣样放于专门地点,统一保存,保存期限至该经桩检测合格止(如有更高要求按更高标准执行)。留有必要的照片等影像资料。

施工过程中及时与设计地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地质情况出入较大者,及时与监理、设计等单位联系,采取措施。特别是桩底地质情况、嵌岩深度要仔细核查。在自检的基础上,灌注前及时邀请监理单位对地质情况进行检查,设计单位对代表性桩的地质情况进行现场确认

5.2.3钻孔中注意事项

坍孔的表面特征是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细密的水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原因有泥浆比重不够或泥浆其它性能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护壁泥皮,孔壁渗漏;孔内水头高度不足,支护孔壁压力不够;护筒埋置太浅,下端孔口漏水、坍塌或孔口附近地面受水浸湿泡软或钻机装置在护筒上由于振动使孔口坍塌、护展或较大坍孔;清孔后泥浆比重、粘度等指标降低;起落钻头时碰撞孔壁。预防及处理原则是保证钻孔时泥浆质量的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保证钻孔时有足够的水头高度,在不同土层中选用不同的进尺;起落钻头时对准钻孔中心插入;回填砂和粘土的混合物到坍孔处以上1~2m重钻。

2)防止钻孔偏斜和缩孔

偏斜缩孔原因有钻孔中遇有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方;在有倾斜度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石倾斜处或者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夹卵石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均;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在软地层中钻进过快,水头压力差小。预防和处理方法是在安装钻机时使底座水平,起重滑轮、钻头中心和孔位中心三者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采取减压低速钻进;钻杆、接头逐个检查,及时调整。遇有斜孔、偏孔时,用检孔器检查探明偏斜和缩孔的位置情况,在偏孔、缩孔处反复扫孔;偏孔、缩孔严重时回填粘性土重钻。

钻进时强提强扭、钻头接头不良或疲劳破坏易使钻头掉入孔中,另外由于操作不当,也易使孔上铁件等杂物掉入孔内。小铁件用电磁铁打捞,钻头的打捞视具体情况而定,主要采用打捞叉、打捞钩、打捞活套、偏钩和钻锥平钩等。

成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对孔深、孔径、孔壁、垂直度等进行检查,不合格时采取措施处理。成孔检查方法根据孔径的情况来定,当钻孔为干孔时,可用重锤将孔内的虚土夯实,采用直接用测绳及测孔器测,若孔内存在地下水,可采用泵吸反循环抽浆的方法清孔,则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施工的方法进行钻孔的测孔工作,清孔时合理控制泥浆的粘度与含砂率。

将沉淀物清出孔位。要求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柱桩不大于5cm,摩擦桩不大于20cm。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用高压水吹底翻渣,进一步减少桩底沉碴厚度。

5.5钢筋笼加工及吊放

钢筋笼骨架在制作场内采用胎具成型法一次性制作,用槽钢和钢板焊成组合胎具。将加劲箍筋就位于每道胎具的同侧,按胎模的凹槽摆焊主筋和箍筋,全部焊完后,拆下上横梁、立梁,滚出钢筋骨架,然后吊起骨架搁于支架上,套入盘筋,按设计位置布置好螺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点焊牢固,最后安装和固定声测管。根据客运专线施工要求,按照设计图纸布设接地钢筋。

2)钢筋骨架保护层的设置

绑扎混凝土预制块:混凝土预制块为15cm×20cm×8cm,靠孔壁的一面制成弧面,靠骨架的一面制成平面,并有十字槽。纵向为直槽,横向为曲槽,其曲率与箍筋的曲率相同,槽的宽度和深度以能容纳主筋和箍筋为度。在纵槽两旁对称的埋设两根备绑扎用的U型12号铁丝。垫块在钢筋骨架上的布置以钻孔土层变化而定,在松软土层内垫块应布置较密。一般沿钻孔竖向每隔2m设置一道,每道沿圆周对称的设置4块。

焊接钢筋“耳朵”:钢筋“耳朵”用断头钢筋(直径不小于10mm)弯制而成,长度不小于15cm,高度不小于8cm,焊在骨架主筋外侧。沿钻孔竖向每隔2m设置一道,每道沿圆周对称的设置4个“耳朵”。

3)钢筋骨架的存放、运输与现场吊装

钢筋骨架临时存放的场地必须保证平整、干燥。存放时,每个加劲筋与地面接触处都垫上等高的方木,以免受潮或沾上泥土。每个钢筋笼制作好后要挂上标志牌,便于使用时按桩号装车运出。

钢筋骨架在转运至墩位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骨架不变形。采用汽车运输时要保证在每个加劲筋处设支承点,各支承点高度相等。

钢筋笼入孔时,由25t吊车吊装。在安装钢筋笼时,采用两点起吊。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之一点之间。应采取措施对起吊点予以加强,以保证钢筋笼在起吊时不致变形。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径,保持垂直,轻放、慢放入孔,入孔后应徐徐下放,不宜左右旋转,严禁摆动碰撞孔壁。若遇阻碍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提猛落和强制下放。

骨架最上端的定位,必须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为防止钢筋笼掉笼或在灌注过程中浮笼,钢筋笼的定位采用螺纹钢筋悬挂在钢护筒上。钢筋笼中心与设计桩中心位置对正,反复核对无误后再焊接定位于钢护筒上,完成钢筋笼的安装。钢筋笼定位后,在6h内浇注混凝土,防止塌孔。

声测管的布置及数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与钢筋笼一起吊放。声测管要求全封闭(下口封闭、上端加盖),管内无异物,水下混凝土施工时严禁漏浆进管内。声测管间连接采用套管丝扣连接,管口高出设计桩顶30cm,每个声测管高度保持一致。

钢筋笼下放到位固定后,立即安放导管。导管采用钢管制成,接头为快速螺纹接头。导管使用前做水密承压及接头抗拉试验,试压压力不低于孔底压力的1.5倍,然后用汽车吊逐段吊装接长、下放,导管下端距孔底的距离为500mm。

混凝土导管安放完后,若孔底沉碴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使沉碴厚度、孔内泥浆等指标满足《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要求,桩底沉碴厚度小于5cm。清孔时及时向护筒内补充优质泥浆,确保护筒内水头,并取样检测,经监理工程师现场检验合格后,立即拆除吸泥弯头,开始浇筑水下混凝土。

5.7.1混凝土原材料

(2)骨料:料源为业主指定的当地砂石料生产厂生产的骨料。对含有活性成分的骨料进行专门试验论证,并经监理批准后方可使用。

细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在2.3~3.0之间。

粗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三级配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粗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其极限抗压强度与所采用的混凝土标号之比不小于1.5,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0%。

(3)粉煤灰:应采用Ⅰ级粉煤灰,其指标满足设计或有关规范要求。

(4)外加剂:用于混凝土中的外加剂为高效缓凝型减水剂,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的规定。根据混凝土配比的选择,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的掺量,并经监理人审批后实施。

(5)水:拌和用水采用施工现场地表水和地下水,但必须经过水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7.2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前按施工图要求,通过室内试验成果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报送监理人审批。

混凝土配比遵循以下原则:混凝土的含砂率宜为40%~50%;坍落度宜为180~220mm,在可能与水接触的最初浇筑阶段坍落度可适当减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350kg/m3,水泥或胶凝材料的初凝时间不宜小于2h;水灰比宜为0.5~0.6。

在混凝土浇筑前,提交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给监理工程师审阅。

5.7.3混凝土拌制和运输

混凝土拌和采用两台JS2000H强制式拌和机,配料采用PLD800自动配料系统。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8m3搅拌运输车由现场拌和站运至各桩浇筑点直接入仓进行浇筑。

本工程采用泥浆下直升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

开浇采用隔水胶球法。在导管开浇前,预备好足够数量的混凝土(考虑导管内容积及封埋导管1.0m深的方量)后方可进行开浇。开浇前,导管内放置略小于导管内径的隔离胶球作为隔离体,隔离泥浆与混凝土。

灌注混凝土一旦开浇后,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浇筑过程中,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小于2.0m,亦不宜大于6m,以便起拔并严禁将导管拔出混凝土面。

每隔30min测量一次桩孔内混凝土面深度(浇筑后期和浅孔缩短间隔时间至5~15min),并及时填绘混凝土浇筑指示图及混凝土浇筑量随深度的理论曲线和实际变化曲线,指导导管的拆卸工作。当浇筑方量与混凝土顶面位置不相符时,应及时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及时处理。

浇注过程中,密切注意孔口情况,若发现钢筋笼上浮,应稍作停浇,同时,在钢筋笼上面加压重物,在不超过规定的中断时间内继续浇注。

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混凝土严禁浇入导管内,防止入管的混凝土将空气压入导管内,另外,孔口应设置盖板,避免混凝土散落孔内。

混凝土面上升速度控制在2m/h以上,事故中断处理应快速,不超过相应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灌注时,混凝土置换出的泥浆通过泥浆排污水沟排到其它正在施工的桩孔中或沉淀池,以防止泥浆溢出污染环境。

混凝土连续灌注,灌注的桩顶标高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1.0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多余部分在承台混凝土施工前凿除,桩头无松散层。

处于地面或桩顶以下的井口整体式钢护筒,在灌注混凝土后立即拔出

4)灌注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除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外,还要防止混凝土中混入异物造成泵管堵塞。一旦堵塞,及时组织力时进行检查和疏通,以确保灌注的连续性。若耽搁的时间较长,利用汽车吊上下抖动导管,防止导管活动困难影响灌注。当漏斗或导管内的混凝土下落困难时可采用相同的方法处理,或适当减少导管的埋深。

(2)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上段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缓慢灌入,防止在导管内成高压气囊

(3)随时用测锤测量混凝土面的高度,以提供拆除导管的依据。由于混凝土面不平整,进行多点测量。提升导管时保持导管轴线坚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拆、装导管要快,导管接头要清洗,漏斗和导管要上紧。

⑷、混凝土面到达钢筋笼时可能产生钢筋笼上浮的现象,为避免上浮,采用下列措施:

施工必须紧揍,检查必须仔细,同时根据当天的外部条件(如风、雨、高、低温等)做出相应的安排。

孔口固定,可用钢管垂直地卡压住钢筋笼,钢管点焊在孔口上,也可用短钢盘焊在孔口护筒上,但须注意位置的垂直,否则使管架变形。

灌注接近结束,取样检查混凝土的质量确定最终的灌注高度,桩顶超出设计标高1.0m,以保证桩头部位混凝土的质量。

接近结束时导管内的混凝土柱高度减小水利水电工程粘土心墙坝施工组织设计(投标),外侧的泥浆密度加大、沉淀增加,常发生混凝土上升困难的现象。可向孔内加水并掏除沉淀物或增加漏斗高度。拔最后一节导管时要慢,防止泥浆挤入产生泥心。

本次试验完成后及时对试验资料进行整理并分析,提交试验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根据监理审批意见改进桩基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作为本工区后续桩基施工的指导依据。

桩基是一种深入地下的隐蔽工程,其质量不能直接进行外观检查,在施工全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灌注桩质量完全满足设计要求。桩基质量控制点包括桩位、桩径、桩斜、桩长、桩底沉渣厚度、桩顶浮渣厚度、桩的结构、混凝土强度和匀质性、钢筋笼等内容。

为确保桩位质量,采取精密测量方法,即用全站仪定位,护筒埋设完,再次进行复测。采用焊制的坐标架校正护筒中心同桩位中心,保持一致。

对相邻已施工的桩的桩身倾斜情况必须事先掌握;当已完成的灌注桩存在桩身倾斜的情况时,特别是两侧桩都已浇筑完成的情况,由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共同确定未施工桩的开孔位置,以保证此桩施工不破坏两侧桩体。

埋设护筒采用护筒内径上下两端十字交叉法定心某公园园路施工组织设计,通过两中心点,能确保护筒垂直。

钻进中及时测定孔斜,保证孔斜率小于1%。发现孔斜过大,立即采取纠斜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