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软基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doc

高速公路软基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高速公路软基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doc

高速公路软基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

1、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交通运输部相关规程、规范和验标等;

某污水处理厂区附属及配套管网施工组织设计11、我公司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资源、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管理经验。

1、预应力砼管桩采用预应力PHC桩,外直径为40cm,管桩离心砼强度不小于C80,桩顶托班采用C25钢筋砼;

2、管桩采用静压法施工;

3、管桩应采用法兰盘焊接或焊接连接,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方可施打,焊接处的强度不应低于出厂强度;

4、施工过程中按设计要求进入持力层3~4m,并做好单桩记录;

5、管桩施工应从中间往两侧施打,并隔桩跳打,桩体施工完成7d后进行桩体质量检测;应随即选取5%的桩检验桩距和桩径,应随机选取总桩数10%的桩进行低应变试验,检测桩长与施工记录偏差应在20cm以内;每个工点应随即选取0.1%的桩并不少于3根桩进行静载试验,或复合地基试验;

6、管桩施工前应保证有1m以上硬壳层作为管桩施工工作平台,若硬壳层厚度不足1m,则需采用路基填土换填,使硬壳层厚度不小于1m。

三、施工人员、机械及仪器安排

3.1 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队伍安排

3.2 施工机械及仪器安排

4.1.1 技术资料准备

开工前需准备的技术资料有:设计桩位平面图、设计说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施工记录表、施工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等;另外,为便于施工管理,工地现场办公室还应张贴晴雨表、施工桩位图、工程量统计表、工程形象进度图等图表。

1、熟悉和研究工程地质报告,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认真学习和研究,全面熟悉、掌握工程地质情况,对可能遇到的地质现象充分预计,并做出对策。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阐述施工工艺和主要分项的施工方法,劳动力组织和进度安排,编制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收集以前施工的各种经验性资料,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以指导工作。 

3、技术交底。在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阐明设计意图,操作规程和施工方法,应达到的质量标准等,并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和施工中的难点、重点、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施工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设计变更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安全措施交底等。技术交底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项目部全部管理人员、各班组长总体技术交底,班组长接受交底后要组织班组工人学习交底,认真贯彻执行。

4.2 设备及材料准备

预制管桩根据设计桩径和图纸要求,采用静压法施工。开工前由工程项目部组织一次对桩机及其配套设备的全面检查,要求桩机必须安全可靠、性能良好。

根据打桩作业进度和配桩情况,均衡安排预制管桩继续进场;管桩供应即要避免桩机停工待料,又要尽量减少管桩在现场的大量积压,减少管桩的二次倒运量。运入施工现场的管桩必须随带出场合格证及相应的材质证明材料。

1、开工前做好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 

2、对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情况进行调查,完善施工现场排水系统。

3、现场采用那暮互通施工用电,以满足施工和生活用电的需要,现场供水主要满足生活用水,可就近采用当地村民水井作为水源。 

场地清理应包括清表、水田及鱼塘的清淤换填、场地整平(横坡)、开挖临时排水沟。

5.2 测量放样、机具定位

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做到熟悉设计提供的各种资料,根据施工图要求,利用CAD绘制桩位平面布置图,并按行列顺序进行编号,利于施工时记录;根据设计间距用小木桩或竹板柱正确定位,机具定位要保证锤中心与地面定位在同一点上,并用经纬仪观测控制导向架的垂直度。

5.3 预制桩的调运、堆放及验收

预制桩从管桩厂运来卸下时必须有专门的吊车,与现场指挥配合,计算调运桩体的支点,准确起吊,确保桩体结构不发生变形。桩体堆放地点选择要根据打桩的情况和有利于施工的原则进行堆放。堆放场地要求平整,根据地面的坚实情况,可用枕木作支点,进行两点或三点支垫。管桩最高堆放层数三层,根据用桩计划,先用的桩应放在上面,避免翻运桩堆。卸下来的桩,施工员和质检员应严格检查桩身的外观尺寸和外观质量,防止断桩、严重裂缝的桩用于施工,发现不合格的管桩严禁使用,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管桩应有与其数量相对应的产品合格证。

管桩桩头应焊接十字桩尖,焊接采用CO2保护焊,悍好后桩尖采用防腐沥青涂刷。管桩利用桩机滑轮吊运,管桩起吊运输过程中平稳轻放,以免受振动、冲撞,桩尖需对准桩位插入土中。

垂直度控制:调整桩桩尖插入桩位后,先用较小的落距冷锤1~2次,桩入土一定深度,再使桩垂直稳定。用两台经纬仪(在接近90度的夹角方向)双向控制桩的垂直度,条件不具备也可采用两个线锤进行垂直度控制(不得用目测)。通过桩机导架的旋转、滑动进行调整,确保管桩位置和垂直度符合要求后压桩。

1、沉桩顺序应根据现场地形条件、土层情况、桩距的大小、斜桩的方向、桩架移动的方便等综合因素来确定,同时应考虑使桩入土深度相差不多,土壤均匀挤密。一般应从中间分向两边进行。

2、沉桩前应对桩架、桩锤、动力机械、压缩空气管路等主要设备进行检查,如有不妥立即改正处理或更换。开始沉桩应起锤轻压,或轻击数锤,观察桩身、桩架、桩锤的垂直情况,待其一致后即可按要求进入正常沉桩。

3、静压沉桩应严格记录压桩时间和各压力表读数,保持连续压桩并控制压桩速度在1min/m~2min/m。在压桩过程中如超差则必须及时调整,须保证进身不裂,必要时拔出重插,不得采用强拔的方法快速纠偏而将班身拉裂拉断。

接桩一般在地面以上0.8m左右进行,下节桩的桩头处应设导向箍以便上节桩就位,接桩时上下节桩应保持顺直,中心线偏差不宜大于2mm,节点弯曲失高不得大于0. 1%桩长。接桩采用CO2保护焊焊接,由两人同时对称施焊,焊缝应连续、饱满,不得有施工缺陷,焊好后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8min后,采用防腐沥青涂刷,才打入土中。接进完成后现场质检员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打桩施工。

压桩至距填土地面50cm时,使用送桩器,将桩压至设计标高,并适当提高静压力。送桩前,应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好送桩深度,并在送桩器上做好醒目标记。当送桩至距设计标高1m左右时,测量人员指挥桩机操作工减小压桩速度,并跟踪观测送桩情况,直到送桩至设计标高时,发出信号停止送桩。送桩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时,应即时向业主和设计反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当管桩露出地面或未能送到没计桩顶标高时,需要截桩。截桩要求必须用专门的截桩器,严禁用大锤横向敲击、冲撞。

6.1 质量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6.2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组建测量小组,配备计算机、全站仪、水准仪等仪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杜绝换手测量,杜绝测量错误。

2、做好施工机械的选型配套,使其性能满足施工及设计要求。

3、坚持严格的质量评定和验收制度。坚持“三检查”制度,对各道工序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和操作要求交底,质检人员要严格按照技术交底检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或超过技术交底要求。

4、严格质量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每月进行一次质量检查评比。对发现的质量问题,按照“查不出原因不放过,责任不明确不放过,拿不出处理措施不放过,处理结果不验证不放过”的原则进行整改,杜绝同类质量问题重复出现,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6.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施工前应对成品管桩做外观尺寸及外观质量验收,并查看合格证明文件及相关外加剂的含量证明,索要管桩的抗弯、抗裂性能检验报告:接桩用焊条等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并送样复检,压桩用压力表也应进行检查。

2、对于堆放在施工场地内的成品管桩,要加强成品保护,严禁机械碰撞,合理安排管桩堆放场地及进场次序,减少二次倒运,并在二次倒运的过程中平稳、轻放,减少对桩身的振动损伤。

3、场地要平整坚硬,在较软的场地中适当铺设工作层,不能使进机在打桩过程中产生不均匀沉降,静压桩桩机对施工场地要求较高,由于桩机及配重重量较大,为防止桩机下陷而造成桩身倾斜、桩机挤压对桩位的影响,影响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局部回填平整(1.5~2. 0m路基填料压实),提高地基承载力,使其达到静压桩施工要求。

4、桩身垂直度应重点控制第一个桩身的垂直,从十字交叉的两个方向进行观测,及时发现偏差后,拔出管进回填后重新施工,不得强行回扳校正,以免将桩扳裂以致断桩。桩身的不垂直沉入,偏心受力容易将班体压碎裂而降低桩体的承载力。

5、合理选择配桩方案,尽量减少接桩,每个点位接头数量不宜超过2个,接桩宜在桩尖进入硬土层后进行。如有多个接头,相邻桩位应调整配桩方案,将接头高度错开,有条件时尽量不要把接头设置在淤泥层中。

6、接桩焊接质量为管桩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个重点环节。焊接前需清理干净端头板上的铁锈、泥污等,对称、分层焊接,减少焊接变形而引起的节点弯曲,并保证焊缝均匀饱满。焊接结束后,确保足够的冷却停歇时间,一般不应小于8min,然后在把桩头连接部分涂刷防腐沥青。

7、管桩没有沉入到设计位置,需要截桩,既浪费材料,增加额外的桩头处理费用,而且会导致桩身承载力降低。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在满足承载力的要求下尽可能的将管桩沉入到设计标高位置。

8、施工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应从中间往两侧施打,并隔桩跳打、先施工靠近建筑物一侧的管桩后施工远离建筑物的管桩、先施工长桩后施工短桩,减少挤土效应给周围建筑物造成影响。

7.1 安全保证方针和原则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生产的原则如下:

DB51/T 2786-2021 研学旅行基地(营地)设施与服务规范.pdf1、坚持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的原则

2、坚持生产与安全同步实施的原则

3、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优先

7.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本项目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项目工程的安全负全面责任。为了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项目部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本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详见安全管理组织框图。

根据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本项目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为副组长的安全管理小组,具体人员职责:

1、项目经理吴定略负责主持全面工作某建设大厦水暖施工方案,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进行审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