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回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污水回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5.5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污水回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当短时阵雨时,在已浇注混凝土终凝前,雨停后继续浇注时,要在接茬处先铺与混凝土同强度的砂浆,如雨期较长,超过终凝时间,应注意养护,待已浇注混凝土达到10Mpa以上时,先将接茬凿毛,然后铺砂浆,再继续浇注。

9.1.4雨季施工时,要尽量缩小工作面,加快工序的周转速度,做到完成一件,确保一件。

9.1.5雨后要及时排除和清理施工现场的积水,做临时施工路的养护工作。

9.1.6 进入雨季前,应对全体职工做好雨季施工的安全注意事项的专题教育DL T2348-2021发电厂风机泵类电机变频器节能评估试验导则.pdf,尤其要提醒施工人员雷雨天气不要在高压线杆、大树等易遭雷击物体下面避雨。

9.1.7 施工现场的所有电气设备必须设置防雨罩具及漏电保护装置,设专人进行巡视。

12.机械设备计划

纪庄子污水回用工程(中水工程)施工场区内依据《地质勘测报告》所述内容强调指出:该场区大部分地段为大坑,于2011年新近填垫,坑深面大,一般为5.5~6.5米左右,最深处达7.8米,场地南部及北部局部地段填土中分布有泥+/浆,土质极软。坑底淤泥分布不稳定,厚度在0.3~2.3米,土质极软。

14.1.1在场区南侧存有大面积淤泥,系为原填坑挤淤时所形成。其表面积如图(一)坑A阴影部分所示,表面积约为9300m2,深度8米左右,分布断面如图(二)所示。

14.1.2场区北部,如图(一)坑B阴影部分所示,有淤泥层,其表面积为1350m2左右,深在1.5米左右。

14.1.3场区西侧有拆房土带,如图(一)坑C阴影部分所示,土带面积3500 m2左右,深2.9米左右。

14.2处理办法及施工布置

根据设计要求,所有淤泥应全部清除,回填素土分层碾实;因构、建筑物需进行灌注桩施工,为保证钻机成孔,必须将拆房土层全部清除后回填素土碾实。

14.2.2.1淤泥清挖

由于淤泥坑A坑深面大,考虑到工期要求,采用六台挖掘机同时作业,其具体步骤为:先将淤泥坑按面积分为两个作业区域,两台挖掘机先挖后垫(挖坑内淤泥,垫坑C挖出的拆房土)驶入两个作业区中心,利用淤泥流性挖泥至作业半径外,另两台挖掘机二倒至坑边装车外运。待淤泥坑挖至硬底且不在流动时,四台挖掘机分四块挖垫(挖坑内淤泥,垫坑C挖出的拆房土)清淤外运。

由于工期紧迫,淤泥又需在晚上外运(依据环卫要求,即白天不允许清淤车辆上路),故作一淤泥周转厂,位置设在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干化塘,面积为1600m2,白天由淤泥坑向周转厂运送淤泥,夜间装车运至弃地,为确保工期六台挖掘机同时昼夜作业。

根据现场情况,干化塘内可消化淤泥量为10000m3左右,而淤泥坑A共计挖出约65000 m3淤泥,预计二倒淤泥量为20100 m3 左右,直接外运淤泥35000m3 左右。

14.2.2.2淤泥坑A回填

为保证本清淤回填工程工程质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采用大流水的方法进行施工,即分ABCD四部回填且在分块清淤完成A部后,回填同时进行。回填时需分层用120型推土机碾实, 直至场地标高,分层厚度不能大于40cm,碾实横、纵各三遍。

素土来源为A/O生物池挖槽素土。由于施工现场17#建筑物北侧只可存放6000 m3 左右素虚土,而坑A挖泥量为65000 m3 ,坑B挖泥量为2025 m3 ,坑C挖土量为10150 m3,总回填土量在80000 m3 左右,故需在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周边地区设一回填土周转站(运距在8公里左右),先将A/O生物池挖槽素土运至周转站,待淤泥坑、拆房土坑回填时,再往回运。

14.2.2.3拆房土坑C及淤泥坑B的清挖

拆房土全部挖出后存放于坡边,以备两个淤泥坑随时使用,淤泥坑B的清挖同淤泥坑A。

14.2.2.4拆房土坑C及淤泥坑B的回填

拆房土坑和淤泥B待挖清后用120型推土机分层碾实,直至场地标高,分层厚度不大于40cm,推土机碾压横、纵各三遍。

1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各建筑物均作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所有不带电金属外壳以及各户内三孔插座的保护地线必须分别接至接地装置上,不得串接。

16.2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措施

16.2.1配电箱安装接线

16.2.1.1配电箱安装箱安装采用水泥砂浆稳固法。

16.2.1.2铁质配电箱采用液压开孔器开孔,开孔直径必须与配电管外径相吻合,周围缝隙不得大于2mm,严禁使用电焊开孔。

16.2.1.3配电箱内不能串接,在与专线联接时,接线端子的两条螺丝必须同时压紧线芯,接地螺丝应加平弹垫以防松动。

根据 电器安装工程质量标准规定:配电管路中穿塑料导线必须分色,相线及电相线至开关的导线必须使用红色,保护零线必须使用黄绿双色线,工作零线及开关到灯具的接线单位工程统一依次采用黑色,绿色,白色,蓝色等标志颜色导线,但严禁使用红色或黄,绿,双色线。

16.2.3铜芯线连接

16.2.3.1 10mm2及以上多股铜芯线连接,采用Ⅰ型铜套压接,绝缘恢复采用高压橡胶带和黑色胶布包缠。

16.2.3.2单芯铜线连接,采用YMT型压线帽压接,该产品由浙江省温州市磁化电器厂和莲池电器厂以莲池牌商标定型生产,该产品具有导线连接牢固,简便快捷,不再另行恢复绝缘等优点。

施工工艺程序如下:

施工准备—剥切导线绝缘层—按规定长度留取线芯—选择适当规格的压帽线—回折填充线芯—套入压线帽内—专用压线钳接地—质量检查—收尾。

16.2.4暗配管施工

16.2.4.1钢管暗配

16.2.4.1.1直径为25及以下的钢管必须采用丝接,直径为25以上的钢管可采用套管焊接。

16.2.4.1.2埋于砼内壁应做防腐处理,埋于地下墙体内的钢管,内外壁均应做防腐处理。

16.2.4.2 PVC管暗配

该工程照明系统采用PVC管暗配。

16.2.4.2.1 PVC管和套管,接头等附件的连接,必须采用配套的附件及PVC粘接剂粘接。

16.2.4.2.2 PVC管敷设时,应和结构筋用铅丝绑扎牢固,特别是接头,转弯及入箱盒处理更应注意,并有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

16.2.4.2.3 暗配的保护管,尽量敷设于墙体现浇板内。必要时可敷设于梁内,板孔内。

16.2.4.2.4暗配管应随墙立管,严禁剔槽后敷设。

16.2.5开关,插座,灯头盒安装

16.2.5.1墙体上开关,插座盒的安装

16.2.5.1.1采用M10砂浆稳固法。

16.2.5.1.2盒口应和墙面平齐。

16.2.5.1.3门口处开关必须距门框0.2—0.3m。

该工程每建筑物做保护接地,埋深0.8m接地极采用2L50×50×5,共计4组,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16.2.6.1接地极应垂直安装,焊接牢固,除尽焊渣药皮,焊完刷两道沥青防腐。

16.2.6.3根据 电力局规程要求,进户中性线尚需重复接地,由电力局自行设置,与保护接地装置严格分开。

16.2.7轴流风机安装

16.2.7.1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出口方向正确。

16.2.7.2叶轮旋转应平稳,停转后不应每次停留在同一位置上。

16.2.7.3通风机转动装置的外露部位以及直通大气的出口必须设防护罩。

16.3劳动力计划与施工进度

16.5.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图纸,国家现行验收规范及 有关质量规定。

16.5.2.技术员应紧随土建工程进度,分时间,分地点,分项目,有针对性地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16.5.3.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电工组长兼电气质检员,积极配合专职质检员工作。

16.5.4.学习 市优工程底做法,通过参观学习其方法,消化,吸收,利用。

16.5.5.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单芯铜线连接采用YWT压接帽压接。

16.5.6.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的验收工作,每道工序完成后应做好资料的填写,以确保资料的真实性。

16.5.7.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原材料的验收工作。

16.6.安全保证措施

16.6.1.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进入操纵面工作时,应先检查其工作环境。

16.6.2.组织电工学习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工艺标准。

16.6.4.在楼板上配管,不要靠近建筑物的边缘,以防高空坠落。

16.6.5.加强现场临时供电的安全宣传与管理工作,做到“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确保安全施工。

16.6.6.现场临时电系统,必须采用动力照明双回路供电并分开计量,严禁动力照明混用。

17.1.1自来水、中水系统

每个建筑物入口单极引入管,供该建筑物给水,采用新型UPVC—ABS管及同质管件粘接,阀门选用钢质冷水阀。

17.1.2 排水系统

每建筑物排水系统为一独立系统,同室外管网连接,地下埋地一部分采用排水铸铁承插管,一部分采用UPVC硬聚氯乙烯塑料排水管,承插口粘接。

每建筑物为一独立的采暖系统,采用上供下回式及上供上回式采暖系统,散热器采用四柱813型,管材采用焊接钢管DN<32丝接DN>32焊接,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

17.2.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17.2.1自来水、中水系统

17.2.1.1工艺流程

17.2.1.2 自来水、中水管采用UPVC—ABS管环湖西路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同质管件粘接。

17.2.1.3 支、吊架安装

对于垂直安装的管线,每层设一个支架,距地标高为1.6米,水平管道其支、吊架间距应满足下列要求:

管道穿建筑物基础墙,楼板的孔洞应配合土建施工预留。

管道穿楼板应作钢套管杭州湾新区职工生活区一期室外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套管直径比管道大2号,套管顶部高出地面20mm,套管底部与底面平,套管与管道间填密封膏,见图集94S2。

17.2.1.5 自来水、中水管道安装完毕后,必须做水压实验,实验压力0.6Mpa,10分钟内压降不大于0.02Mpa,不渗不漏为合格。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