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是指导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重要技术文件。该规范旨在确保施工过程科学、合理、高效,以实现工程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等目标的全面控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条件分析、施工总体布置、施工进度计划、资源配置、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质量安全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
在工程概况部分,需明确工程规模、特点及主要技术指标;施工条件分析则涉及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因素,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施工总体布置要求合理规划施工场地、交通组织及临时设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施工进度计划通过网络图或横道图形式展现,明确关键节点和工期安排。资源配置涵盖人力、材料、设备等要素,强调优化配置以降低成本。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针对不同分部分项工程提出具体实施方案,确保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同时,规范还强调质量安全管理,制定应急预案,保障施工安全。此外,环境保护措施也被纳入其中,以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4.2.2土右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层进行2237.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分层厚度经综合研究确定。两岸水上部分的坝基开挖宜 在截流前完成或基本完成。水上水下分界高程可根据地形、地质、开挖时段和水文条件等因素分 析确定。
4.2.3应在邻近建基面的常规开挖梯段爆破孔的底部及建基面之间预留保护层,地基保护层以上 石方开挖,宜采取延长药包、梯段爆破。 4.2.4设计边坡轮廓面开挖,应采取防震措施,如预留保护层、控制爆破等。 4.2.5若地基开挖的地形、地质和开挖层厚度有条件布置坑道时,在满足地基预裂要求的条件下 可考虑采用辐射孔爆破。
4.2.6应结合施工总布置和施工总进度作好整个工程的土石方平衡,宜与水土保
在满足施工总进度及环境保护要求前提下,开挖石渣宜利用;应合理安排减少二次倒运,堆渣不 应污染环境
4.2.7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部位开挖不应采用集中药包法进行爆破,其它部位如需采用时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施工技术规范》(SL47一1994)中1.0.8的规定
4.2.8高边坡开挖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
1采取自上而下的施工程序; 2避免二次削坡; 3采用预裂爆破或光面爆破; 4对有支护要求的高边坡每层开挖后及时支护; 5坡顶设截水沟。 4.2.9开挖设备配套应考虑下列因素: 1根据开挖出渣强度按设备额定生产能力或工程实践的平均先进指标配置设备数量; 2钻孔和挖掘机械的生产能力应协调;当钻孔、爆破和挖装工序之间插有其它工序时,需考 虑对生产率的影响; 3运输设备与挖装设备应匹配;运输设备容量可为挖掘设备斗容量的3倍~6倍,运距远用 大值;
4.2.9开挖设备配套应考虑下列因素:
1根据开挖出渣强度按设备额定生产能力或工程实践的平均先进指标配置设备数量; 2钻孔和挖掘机械的生产能力应协调;当钻孔、爆破和挖装工序之间插有其它工序时,需表 虑对生产率的影响; 3运输设备与挖装设备应匹配;运输设备容量可为挖掘设备斗容量的3倍~6倍,运距远月
4优选挖、装、运配套设备。
4.2.10出渣道路布置应遵守下列原则:
1主体工程土石方明挖出渣道路的布置应根据开挖方式、施工进度、运输强度、渣场位置、 车型和地形条件等统一规划; 2进入基坑的出渣道路有困难时,最大纵坡可视运输设备性能、纵坡长度等具体情况酌情加 大,但不宜大于15%。当围堰顶部作为施工道路时,其结构设计应满足施工道路的要求; 3能满足工程后期需要,不占压建筑物部位;不占压或少占压深挖部位; 4短、平、直,减少平面交叉; 5行车密度大的道路宜设置双车道或循环线;设置单车道时应设置错车道。 4.3地基处理 4.3.1地基处理应根据水工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认真分析水文、地质等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 较,选择技术可行、效果可靠、工期较短、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4.3.2惟幕灌浆施工场地面积除满足布置制浆系统、灌浆设备外,并应考虑必要时补强灌浆的需 要。具备条件的工程帷幕灌浆宜在廊道内进行。 4.3.3有盖重的坝基固结灌浆应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后进行。 4.3.4基础灌浆宜按照先固结、后惟幕的顺序进行。惟幕灌浆宜按分序逐渐加密的方式施工。 4.3.5防渗墙施工平台的高程应高于施工时段设计最高水位2m以上。平台的平面尺寸应满足造 孔、清渣、混凝土浇筑和交通要求。 4.3.6防渗墙槽孔长度应综合分析地层特性、槽孔深浅、造孔机具性能、工期要求和混凝土生产 能力等因素确定,可为5m~8m。深槽段、槽壁易塌段宜取小值。 4.3.7防渗墙施工所用土料的质量和数量应满足造孔和清孔的要求,制浆土料的粘粒含量宜在 50%以上,塑性指数不小于20,含沙量小于5% 4.3.8薄壁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方案应根据水工建筑物的防渗要求、地质条件、施工设备、工艺 材料和工期等综合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择。
1主体工程土石方明挖出渣道路的布置应根据开挖方式、施工进度、运输强度、渣场位置、 车型和地形条件等统一规划; 2进入基坑的出渣道路有困难时,最大纵坡可视运输设备性能、纵坡长度等具体情况酌情加 大,但不宜大于15%。当围堰顶部作为施工道路时,其结构设计应满足施工道路的要求; 3能满足工程后期需要,不占压建筑物部位;不占压或少占压深挖部位; 4短、平、直,减少平面交叉; 5行车密度大的道路宜设置双车道或循环线;设置单车道时应设置错车道。
4.4料场选择、规划与开采
4.4.1料场可根据枢纽布置特点选择多个料场进行比选。土石坝主要用料应至少有两个具备良好 开采条件的料场。
下列规定: 1料场宜选择便于开采,贮量相对集中,料层厚,无用层及覆盖层相对较薄的料场,可开采 量能满足工程需用量; 2选择混凝土骨料的料场时应经过技术经济比选确定。选用人工骨料时,宜选用破碎后粒型 良好且硬度适中的料场作为料源
采量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4.4.5利用工程开挖渣料作为混凝土人工骨料时应考虑下
1开挖爆破设计宜控制岩块粒度,适应装运、破碎设备要求; 2防止废料混入; 3减少二次转运。 .4.6料场的使用顺序宜为:先近后远、先水上后水下、先库区后坝下,做到就近取料,高料高 月,低料低用,避免上下游料物交叉使用。
3减少二次转运。 4.4.6料场的使用顺序宜为:先近后远、先水上后水下、先库区后坝下,做到就近取料,高料高 用,低料低用,避免上下游料物交叉使用。 4.4.7料场开采宜不占或少占耕地、林地及房屋;应采取措施满足环境保护和水保要求;有复耕 要求的应予以复耕。
.4.6 料场的使用顺序宜为:先近后远、先水上后水下、先库区后坝下,做到就近取料,高料高 ,低料低用,避免上下游料物交叉使用。
.4.7料场开采宜不占或少占耕地、林地及房屋;应采取措施满足环境保护和水保要求;有复表 要求的应予以复耕。
4.4.8料场开采规划应遵守下列原则:
1应根据料场所在地区的水文、气象、地形条件以及对外交通现状,研究料场开采的道路布 置、开采顺序并合理选择采、挖、运设备,满足高峰期采运强度要求; 2若料场比较分散,上游料场宜用于前期施工,近距离料场宜作为调剂高峰用; 3拟定分期开采计划,并能连续均衡开采; 4受洪水或冰冻影响的料场应有备料,并有防洪或冬李开采等措施。
4.4.9土料开采和加工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区开采规划和开采方式; 2开采加工能力应能满足坝体填筑强度要求; 3若料场土料天然含水量偏高、偏低或物理力学特性不能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可通过技术 轻济比较选择具体措施进行调整。
.4.10砂砾石料开采和加工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含泥量超标时,可用冲洗法或其它措施减少含泥量;软弱颗粒超标时,可采用加入人二 骨料的方法解决; 2应考虑工程施工期间由于河道水流条件发生改变,造成料场储量、砂石料级配以及开采运 俞条件变化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4.4.11选择大型采沙船应考虑下列因素:
1设备进场、撤退的可行性; 2选择合理的开采水位;研究开采顺序和作业线路,宜创造静水和低流速开采条件; 3如开采过程中细砂流失而导致砂料细度模数增大,应采取必要措施回收细砂。 4.4.12石料场可采用台阶法、洞室爆破法进行开采,必要时可用洞挖法取料。 4.4.13运输方式应根据运输量、开采、运输设备型号、运距、地形条件以及临建工程量等资料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 4.4.14料物堆存应有防洪、排水、防污染、防分离和散失的措施。 4.4.15料场规划及开采中应使料物及弃渣的总运输量最小。应做好料场平衡,弃渣无隐患,满 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要求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 4.4.14料物堆存应有防洪、排水、防污染、防分离和散失的措施。 4.4.15料场规划及开采中应使料物及弃渣的总运输量最小。应做好料场平衡,弃渣无隐患,满 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要求。
4.4.15料场规划及开采中应使料物及弃渣的总运输量最小。应做好料场平衡,弃渣无隐患,满 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要求。
4.5.1土石坝施工方案的选择应分析工程所在地区气象台(站)的长期观测资料。统计降水、 温、蒸发、大风和冰冻等各种气象要素不同量级出现的天数0080 福鼎市某大桥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对各种坝料施工影响程度。
4.5.2施工上坝道路布置应遵守下列原则
各路段标准应满足坝料运输强度要求,在分析各路段运输总量、使用期限、运输车型和当 地气象条件等因素后确定; 2能兼顾地形条件,各期上坝道路能衔接使用; 3能兼顾其它施工运输,两岸交通和施工期过坝运输,宜与永久公路结合; 施工道路技术标准可按附录E中表E.3.1的规定确定。特殊路段处理,应进行技术经济比
4.5.7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如因坝体施工期度汛或初期蓄水发电需要红东花园工程冬季施工方案,混凝土面板可设置水平缝分 期度汛
.5.8 1 沥青混凝土面板宜一期铺筑,当坝坡长大于120m或因度汛需要,也可分两期铺筑,但两 期间的水平缝应加热处理。纵向铺筑宽度可为3m~4m
4.5.8沥青混凝土面板宜一期铺筑,当坝坡长大于120m或因度汛需要,也可分两期铺筑,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