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281-2015 相位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

DZ/T 0281-2015 相位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Z/T 0281-2015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1.9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12209
下载资源

DZ/T 0281-2015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Z/T 0281-2015 相位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

电阻率法的各种装置均可用于相位激发极化法,常用的装置有偶极一偶极装置、中间梯度装置和三 极测深装置三种。野外工作中,一般采用受电磁耦合影响较小的偶极-偶极装置;采用其他装置时,应采 用压制或避开电磁耦合影响的技术措施。

偶极偶极装置见图1,参数选择如下:

图1偶极一偶极装置示意图

中点。为增强观测信号,允许采用较大的供电电极距(AB>MN) 用于扫面工作时,OO'应根据目标体埋深选择合适的值,应取OO2H(H指拟探测地质体顶 部理深)。 c)α值通常等于测点距DB35/T 1826-2019 人造石材用不饱和聚酯树脂通用技术条件,具体应通过试验确定。 d)通常取OO的中点位置为记录点,向下取OO°/2作为视深度。 e)装置系数计算公式为

共电点A点到测量电极M点的距离,单位为米(r

2元 AMANBMBN

供电点A点到测量电极M点的距离,单位为米(m):

AN—供电点A点到测量电极N点的距离,单位为米(m); BM一供电点B点到测量电极M点的距离,单位为米(m); BN一一供电点B点到测量电极N点的距离,单位为米(m)。 f)当AB=MN时,计算公式可简化为

BM一供电点B点到测量电极M点的距离,单位为米(m); BN一供电点B点到测量电极N点的距离,单位为米(m)。 f)当AB=MN时,计算公式可简化为:

5.4.3中间梯度装置

中间梯度装置见图2,参数选择如下

tXaXnX(n+1)X(n+

2中间梯度装置示意图

a)AB距的选择应根据目标体埋深和测线长度合理布置,应通过野外试验选择; AB

5.4.4三极测深装置

三极测深装置见图3,参数选择如下: )一般取AO≥3H(H为拟探测地质体顶部埋深); b)MN= (53) 应选择有效措施消除电磁耦合影响; d)“无穷远极”应垂直测线布设,它与最近测线的距离应超过10倍AO; e)装置系数计算公式为:

b)详查线距,应保证至少有三条测线通过最小极化体上方;点距应保证异常区内至少有五个测点 满足观测精度的要求。 c)精测剖面,通常使点距密度达到即使再加密测点,异常的细节特征也不会有明显的改变。 5.6.3.2常用比例尺和测网密度见表2。

表2常用比例尺和测网密度表

对于1:10000比例尺测量 000比例尺测量工作,测网面积小于 0.25km。其测网可不与国家标准网联测,只与附近永久性的地物标志联测,允许自建测网

5.6.5测网精度要求

5.7.1工作精度分为A、B两级(参见表3)。应根据地质勘查任务、测区噪声水平等工作条件,以取得地 质效果为原则,选择某一观测精度或A、B之间的中等精度;也可以由设计者以解决地质问题为目的,分 别确定不同的视相位和视电阻率精度级别

表3工作精度表(有位误差)

5.7.2视电阻率以均方相对误差衡量;视相位小于30mrad时用均方误差来衡量,大于30mrad时用均 方相对误差来衡量。 5.7.3电磁干扰较强的地区,可以分区设计精度。通过实验证明在可满足勘查任务的情况下,可适当放 宽精度要求,并由设计书另行规定,经批准后才能执行

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可进行设计书编写。设计书可按下述提纲编写: a)目的任务:包括任务来源、目的与要求、选区依据、测区范围与工作量、技术要点等; b)测区概况:包括测区的自然地理、交通位置、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以往工作程度等

C) 方法技术:包括测区、测网、仪器设备、装置、技术指标、野外工作方法、质量要求等; d 工作部署:包括工作量、工作进度安排等; e) 数据处理与解释; f) 安全生产、组织与管理; 多) 预期成果及提交时间; h)经费预算; 有关附图及附表

c)方法技术:包括测区、测网、仪器设备、装置、技术指标、野外工作方法、质量要求等; d)工作部署:包括工作量、工作进度安排等; e)数据处理与解释; f)安全生产、组织与管理; g)预期成果及提交时间; h)经费预算; i)有关附图及附表

5.1.1编写设计书时,应根据助查任务和工区地电条件,合理地确定仪器设备的型号与数量。 6.1.2应尽量选择灵敏度和观测精度高、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的仪器设备。 6.1.3各种仪器设备的易损、易耗零件应有足够的备用件

5.1.1编写设计书时,应根据助查任务和工区地电条件,合理地确定仪器设备的型号与数量。

..1 编写与设计书时:应根据 定仪器设备的型号与数量。 5.1.2应尽量选择灵敏度和观测精度高、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的仪器设备。 6.1.3各种仪器设备的易损、易耗零件应有足够的备用件

6.2主要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

6.2.1.1测量电位最高分辨率应优于10μV,测量相位分辨率应优于0.2mrad。 6.2.1.2仪器输人阻抗应大于8Mα。 6.2.1.3与发送机的同步精度,应优于100ns

6. 2. 2 发送机

2.2.1按功率可分为小功率、中功率、大功率三种,应根据需要选择某一功率的发送机 2.2.2稳流精度应优于5% 2.2.3应有完善的保护电路。

5.2.2.1按功率可分为小功率、中功率、大 6.2.2.2稳流精度应优于5%。 6.2.2.3应有完善的保护电路

6.2.3.1供电电极A、B可选用坚固耐用、导电性能良好的不锈钢或铜制金属棒,电极的根数应满足供 电电流不随时间变化的需要。对直径为2cm3cm、人土深度为0.5m左右的电极,以平均每根电极通 过的电流不超过0.2A为宜。 6.2.3.2金属供电电极应经常保持表面清洁无锈。用多根电极作供电电极时,应用裸导线连接,并保证 电极与导线接触良好。 6.2.3.3在接地电阻较大或需要较大供电电流工作的地区,不常移动的电极宜用铜板、铜丝网、铝箔等 片状电极

6. 2. 4供电导线

2.4.1供电导线的规格和长度应根据用途、电极距大小、供电电流强度和测区自然条件选择。 2.4.2使用小功率发送机时,可选择每千米导线电阻小于200Q的轻便被复线。使用中功率、大 送机时,应选择内阻小、绝缘性能好的多芯全铜导线,每千米导线电阻应小于20。 2.4.3当供电电压为500V时,导线绝缘电阻每千米应大于2MQ

6.3仪器使用维护与保养

6.3.1仪器检修时应关机,焊接时应切断电烙铁的电源。 6.3.2仪器保险丝应严格按发送机允许最大电流选用,不得用高熔点金属丝代替。保险丝烧断后,应查 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更换。 6.3.3仪器工作前应检查电路,防止电源接反、供电回路AB短路等现象发生。 6.3.4连接发送机电路时,宜做到一人操作,一人检查。 6.3.5用电池作供电电源时,连续的供电电流不得超过电池额定的最大放电电流。需要大电流时,宜用 多组电池并联。停止用电后,宜将电池与外部连线断开。 6.3.6使用发电机供电时,不宜让发电机长期超负荷工作,发电机应经常维护检修并注意用电安全。 6.3.7 各种电源均应避免受潮或过热。在严寒季节工作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6.3.8 导线应绝缘良好,避免机械损伤,使用期间定期检查,及时维护, 6.3.9长期存放或长途运输前,应将潮湿导线及时晾干。 6.3.10仪器设备(发送机、接收机、电极等)应建立专门档案并指定专人负责,严格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使用、维护和管理。 6.3.11 仪器设备存放场所应避开阳光直射,保持通风、干燥、清洁和无腐蚀气体;运送、使用中应注意防 尘、防震、防雨、防冻、防曝晒。 6.3.12仪器设备长时间存放应定期通电检查。有充电电池的仪器,要定期充、放电维护。长期存放应 印除仪器电源。 6313仪盟设发生重十

根据设计书布设测网,当设计的测点位置遇到沟坎等障碍时可在二分之一线(点)距范围内将测) 合适的地方以避开障碍,并记录实际点位坐标。由此引起的装置系数K值变化在2%以内时, K值改正。

2.1应定期对使用的接收机、发送机及附属设备进行校验(校验方法可依据各仪器自带说明书的 行)。仪器设备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进行野外工作。 2.2仪器一致性对比试验如下:

8 使用两台及两台以上接收机在同一测区工作前,应进行多台仪器一致性对比试验。 b) 仪器一致性对比试验应在野外条件下,选择电磁干扰小、视相位变化较大的地段以剖面测量 式进行,测点数不少于30个;测量点中应包含正常场和异常场;各台仪器在相同条件下 观测。

使用多道仪器进行工作时,应视为多台仪器进行各道间的一致性对比,不得将各道并联在同一 测点同时进行测量。 应分别计算每两台(道)仪器间的均方误差(或均方相对误差),其最大均方误差(或均方相对误 差)应不大于设计均方误差(或均方相对误差)的二分之一,超出范围不允许在本区使用。 e 均方误差公式见7.6.2中公式(4),均方相对误差公式见7.6.2中公式(5)。

7.3测站布设、电极埋设与导线布设

.3.1接收机、发送机均应

检查仪器、装备和通信工具的基本性能; b) 检查不极化电极极差和内阻; 可用兆欧表检查导线漏电情况; d 核对各电极所在的点号; e) 供电前,发送机操作员应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确,并在确保所有人员都已离开供电线路后,方可 供电,以防意外。 3.3 供电电极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a 采用多根钎状电极并联供电时,应沿垂直于测线方向打成一排或几排供电。相邻电极间的距离 应不小于电极入土深度的两倍,电极组的宽度应小于AB距的五分之一,入土深度应小于AB 距的二十分之一。 b)头 采用铜板、铜丝网、铝箔等片状电极供电时,应平敷在接地点上,并用湿土或沙袋压实。 当需要较大供电电流时,可采取增加电极根数、加大人土深度、挖坑埋铝箔或铜丝绳、浇水以及 移动接地点位置或加粗供电线等有效措施。采用移动接地点位置的措施时应记录电极移动后 的实际位置并改算K值。 d) 应避开高压线、矿山(洞)上方、暗埋管道、溪流水域、平行的断裂构造等。 e 应避开已知金属矿、煤矿、湖泊、溶洞和局部高阻隆起等可能引起场源效应的已知地质体。 3.4 测量电极埋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埋设测量电极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5kQ,电极坑内不得留有砾石等杂物;地表干燥时,应提前向 坑内浇水;测量电极下为裸露岩石时,应填以湿土。 6 应避免将测量电极埋设在流水、污水里或废右、沙堆上,以减小电极的极差变化;电极的引出裸 线不得与线架、杂草等接触。 C 当实际接地点无法埋设电极而需移动接地点位置时,可将两个测量电极垂直于测线做同方向 同距离移动,并记录电极点的实际位置,重新计算K值。 3.5 导线布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a)为减少电磁耦合,多余的AB、MN导线应完全放开,当导线过长时应使其平行布设。 6) 采用中间梯度等长导线装置工作时,供电导线应离开测量导线50m以上布设,必要时可通过试 验确定。 c)导线通过铁路、公路时,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防止其受损,并便于人、畜、车通行。

7.3.3供电电极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a)埋设测量电极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5kQ,电极坑内不得留有砾石等杂物;地表干燥时,应提 坑内浇水;测量电极下为裸露岩石时,应填以湿土。 b 应避免将测量电极埋设在流水、污水里或废石、沙堆上,以减小电极的极差变化;电极的引 线不得与线架、杂草等接触, C 当实际接地点无法埋设电极而需移动接地点位置时,可将两个测量电极垂直于测线做同方 同距离移动,并记录电极点的实际位置,重新计算K值。 原产工

数据采集前,发送机操作人员应监视发送机工作状态,保证供电电流的稳流精度。 接收机操作人员应根据观测噪声水平设定叠加次数,手动调节增益的仪器,应选择合适的接收机

数据采集前,发送机操作人员应监视发送机工作状态,保证供电电流的稳流精度。 接收机操作人员应根据观测噪声水平设定叠加次数,手动调节增益的仪器,应选择合适的接收机

增益,避免测量信号过小或者溢出。 7.4.3数据采集时,有电位差曲线显示的仪器,应认真审视仪器显示的电位差曲线,及时剔除不合格曲 线。当观测到异常曲线时,可根据曲线形态判断问题,查找原因,改善观测条件。 7.4.4在强人文干扰区工作时,应避开干扰严重的时间段采集数据,可适当减少接收机观测叠加次数, 增加重复观测次数,以避开干扰时段,取得有效数据。 7.4.5每个测点应至少采集两个有效数据作为一组有效数据。每组有效数据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每一组有效数据中,视相位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得超过/2n×lel(e为视相位的设计工作精 度,n为参与平均的观测次数); 6) 误差过大的观测数据可做舍弃处理,但舍弃的数量应小于总观测次数的三分之一,如观测四次 舍弃一次、观测七次舍弃两次。若超限的观测数据过多,说明不具备观测所需求的基本条件,如 干扰太强或仪器、电源、线路等有问题,应停止观测,进行检查和处理。 7.4.6应计算每一组有效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观测点最终的观测数据。 7.4.7在测量过程中,电极附近不得有人为扰动,发送机和接收机附近不得使用对讲机通话。 7.4.8当信噪比较低,无法测得有效观测数据时,应采取改善AB、MN电极的接地条件,提高发送电 压,增加接收机观测叠加次数,加大AB极距等措施。 7.4.9野外数据记录要求如下: a 所有手工输入仪器设备的信息均应记录在野外专用记录本或记录卡中,记录格式参见附录A。 应确保输入数据正确,输入数据有误时,应在记录本中标注,以进行修改。采用电子记录的仪器 应在记录本中对存储号做必要的说明。 b 野外专用记录本重点记录仪器状况、各测点周围可能的干扰物、地质、地形等内容。除用作与观

7.4.9野外数据记录要求如下

a)所有手工输人仪器设备的信息均应记录在野外专用记录本或记录卡中,记录格式参见附录A。 应确保输入数据正确,输人数据有误时,应在记录本中标注,以进行修改。采用电子记录的仪器 应在记录本中对存储号做必要的说明。 b 野外专用记录本重点记录仪器状况、各测点周围可能的干扰物、地质、地形等内容。除用作与观 测有关的记录外,不得兼作其他杂项记录,不得空页、撕页和贴其他纸张。 C 不同测区、不同装置形式、不同工作目的的观测数据,应尽可能地分别记录在不同的记录本中。 d) 记录本中各栏应认真填写,各项原始记录应在观测当时记录清楚,不得追记,操作者、记录者和 检查者应本人签名。 e) 野外专用记录本应使用中等硬度(2H)的铅笔进行书写,字迹应工整清晰。原始数据不得涂改 或擦改,记错时可划去重记,但应能辨认重记前的数据,并注明重记原因。 对测区内的干扰因素(如架空电线、地下电缆、建筑物等)及对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布极因素和 地形因素,均应在备注栏加以必要的描述

7.5.1应当天对原始记录进行检查验收,检查记录本各栏目及数据填写是否完整、存储文件名是否正 确、是否有必要的备注等。 7.5.2每天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将仪器电子记录数据保存到计算机,对比野外纸介质记录,经检查确认 无丢失、遗漏、错误数据后,存盘备份并设定唯一标识。确认所有数据无遗漏并备份成功后方可清除仪器 内存储的数据。提交原始资料时,电子记录应作为原始记录同纸介质记录一起提交。 .5.3采用自动记录的仪器,应将原始数据经过必要的整理,调整成统一、易读的格式,打印后由操作人 员签字。项目结束后装订成册,作为原始数据提交。 7.5.4当天的观测数据应逐点检查、复核、剔除不合格观测值;检查中发现问题时应及时与野外工作人 员沟通,查明原因,及时改正。对有疑问的数据记录,应安排重复观测或质量检查。 7.5.5当天的质检点应及时统计,查看质量是否合格。 7.5.6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或观测数据不合格的测点应予返工。 7.5.7检查验收人员应在记录本相应页面上签名并填写验收文据

7. 6.1质量检查方法

7.6.1.1一个工区的野外工作质量,应以系统检查的观测结果评价。 7.6.1.2系统检查观测应以同点位、不同日期、不同仪器、不同操作员的方式进行,不得以重复观测代替 独立质检。当只有一台仪器参与工作时,应以同点位、不同日期、不同操作员的方式进行。 7.6.1.3系统质量检查的工作量,应占总工作量的3%5%,并在测区内大体均匀分布,在异常区段应 有一定数量的检查观测点。 7.6.1.4系统质量检查结果,应列人专门的统计报表内。 7.6.1.5无特殊理由,全部质检观测点均应参与质检结果计算;个别误差大的点需要舍弃时,舍弃量不 得大于质检工作量的1%。

Z. 6. 2 误差统计

式中: 视相位总均方误差,单位同视相位的单位; Ps 第i点原始观测视相位值; si——第i点检查观测视相位值;

视相位总均方误差,单位同视相位的单位 Psi 第i点原始观测视相位值; si——第i点检查观测视相位值; 一检查点数

.6.2.2天于30mrac

差M衡量精度,计算公式参见公式(5)

M=±。 ×100% (5) A

M一 视电阻率或视相位均方相对误差; A?一一第i点检查观测视电阻率值或视相位值; A;一一第i点原始观测视电阻率值或视相位值; A,———第i点视电阻率或视相位原始观测与检查观测的平均值,A=(A十A)/2 总检查点数; 2 质检点的序号,i=1,2,3,,n。 6.2.4应根据设计书设计的工作精度判断野外工作质量是否合格

7.7.1出工前应对供电导线进行检查,任何损坏或开裂的导线都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接头处应使用 高压绝缘胶布包裹。 7.7.2在山区收、放导线经过高压线时,严禁抛抖导线或手持长物,以防高压触电。 7.7.3布线需要经过水域时,除处理好导线外,应保证过水安全,严禁徒手拖曳导线涉水(或泗渡)。水

7.7.4在供电电极和导线经过的村庄、路口等障碍物的位置,应有明显清晰的高压警示标志,并派专人 巡视看管。 7.7.5使用发电机组工作时,发电机组运行期间,不得添加燃油。 7.7.6供电期间,操作员应密切看护发送机及配套设备,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随时处置出现的故障。 7.7.7移动测站前或全天工作结束后,在尚未收到发送机操作员明确断电的指令前,为确保人身安全 不允许任何人接触供电导线和电极。 7.7.8野外作业车辆应配备灭火器、急救箱等;野外人员应配备可靠的通信工具;供电系统人员应使用 绝缘胶鞋、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 7.7.9雷雨天气应停止野外作业。突遇雷电,应迅速关机,断开连接仪器设备的所有电缆。

7.8.3电性参数测量要求如下

a 应尽量选择实验室条件下测量电性参数,当不具备实验室测定的条件时可参照DZ/T0070所 列的方法测量电性参数。 b)当无法测量相位参数时,可测量极化率代替测量相位,

.9.1项目野外工作结束后,收队之前应进行野外资料验收,验收内容包括: a) 野外观测记录; b) 测地数据(纸介质和电子文档); c) 原始数据和检查数据(纸介质和电子文档); d) 仪器设备检测记录(纸介质和电子文档); e) 实际材料图(测点位置、检查点位置、物性测定点位等); f) 系统质量检查点及误差统计表; g) 野外工作小结; h) 成果草图; i) 其他相关资料。 9.2 野外资料验收合格后,方可结束野外工作。

8资料整理、处理与解释

8.1.1.1剔除由干扰引起的单个突变点。

8.1.1.1剔除由干扰引起的单个突变点。

DZ/T02812015探资料分析异常的起因。初步划分为由目标体、地形、其他目标体、干扰引起的异常。8.3.2.2凡推断有意义的异常均应进行现场踏勘,并在异常中心附近采集物性标本或布设精测部面对异常起因进行研究,复核异常起因。8.3.2.3对确认有重大意义的异常,应布设精测剖面。当异常定性有困难的时候,精测剖面应采取综合物化探方法。8.3.3定量解释8.3.3.1定量解释应在定性解释的基础上进行,应尽可能利用测区内实测的物性参数、地质勘探控制的地下地质资料以及其他物探资料作为药束条件,并利用定性解释的分析结论或认识建立反演初始模型,以减少定量反演的多解性。初始物性参数选取不当或约束条件不足将影响定量反演结果的正确性。8.3.3.2定量解释常用的反演方法有一维反演和二维反演,可根据装置特点和地形情况选取合适的反演方法。8.3.3.3通过反演可求取物性参数,确定极化异常体的性质和起因,并定量推断极化异常体的埋深、规模、形态及产状。8.3.4综合地质解释8.3.4.1综合地质解释是综合已有的所有地质、物探、化探资料,综合分析,将电性解释成果推断为地质现象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提出异常验证的建议,并提出书面的异常验证建议书,包括定性依据、定量反演结果、综合剖面图、建议的工程布置参数和注意事项等。8.3.4.2当异常进行了工程验证后,应进行再解释。8.3.4.3再解释的内容包括:a)在工程中采取物性标本进行物性测定或进行电性测井、井旁测深等工作,根据实测物性数据和验证的几何参数修改反演初始模型,进行药束反演,进一步进行综合地质解释;b)根据定性、定量和综合地质解释结果编绘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成果图,并对资料解释成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说明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8.4图件编制8.4.1图件编制的一般要求如下:图件是工作成果的主要表达手段,应能够全面、正确地反映勘查成果;正式图件的编绘,应在观测数据经过质量验收的基础上进行;c)成果图件的技术说明应包括方法技术条件(包括功率、装置、极距、隔离系数、频率等)以及其他应说明的问题;d)成果图件应包括数据参数成果图和推断解释图两部分,在清晰、醒目的前提下,可适当绘制综合性图件;推断解释图中,出露地质体与隐伏推断地质体应区分表示,推断隐伏地质体应标明推断顶深;f)面积性工作必须绘制观测参数剖面平面图和观测参数等值线平面图;g)面积性综合推断成果图原则上不应使用水平平面切面图表示;h)用于布置工程的图件原则上应便用综合剖面图;i)各种图件的编绘,应符合DZ/T0069中的相关要求。8.4.21以相位激发极化法工作为主的工区,应编制的图件一般包括a)视相位与视电阻率参数剖面平面图;b)视相位与视电阻率参数等值线平面图;14

c)视相位与视电阻率参数测深拟断面图; d)相位与电阻率参数反演断面图; e) 面积性综合推断成果图; 地质与物探参数的综合平面或剖面图(地质内容应适当简化,使图面清晰); g 说明工作质量的图件,包括:仪器性能标定的图件、质量检查对比和误差分布图等,此类图件 般以报告插图形式绘出

c)视相位与视电阻率参数测深拟断面图; d)相位与电阻率参数反演断面图; e)面积性综合推断成果图; 地质与物探参数的综合平面或剖面图(地质内容应适当简化,使图面清晰); 说明工作质量的图件,包括:仪器性能标定的图件、质量检查对比和误差分布图等,此类图件 般以报告插图形式绘出

9.1.1报告应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论述及推断有据且充分,文字简练,逻辑严密,结论

1.1报告应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论述及推断有据且充分,文字简练,逻辑严密,结论客观明确。 1.2报告附图、附表、附件要规范、清晰,内容齐全、准确,布局合理、美观,文字说明简练、清楚、全面

简要介绍工区概况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 a) 工作目的和任务; b) 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地理概况; c)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d)本次工作情况及完成任务情况; e)应包含的图件:交通位置图、研究程度图、完成工作量表

简要介绍工区概况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 a)工作目的和任务; b)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地理概况; c)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d)本次工作情况及完成任务情况; e) 应包含的图件:交通位置图、研究程度图、完

9.2.2工作区成矿地质背景及地球物理特征

a)成矿地质背景包括地层条件、岩浆岩条件(火山岩和侵人岩)、构造条件、编制作用条件等; b)地球物理特征包括物性特征、地球物理场特征和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9.2.3野外工作方法技术、仪器设备和质量评述

包括仪器设备选择、仪器一致性试验、参数选择试验、野外工作布置、野外工作施工、完成实物工作 量、质量检查情况等

9. 2. 5解释推断

包括取得的重要成果及主要结论、存在问题及结合调查区特点提出今后工作建议

9. 2. 7附表附图

A.1相位激发极化法野外记录格式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相位激发极化法野外记录格式

GB 50229-201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表A.1至表A.3分别给出了相位激发极化法偶极-偶极装置野外记录本格式、中间梯度装置记录 本格式、测深记录本格式。

相位激发极化法偶极一偶极装置野外记录本格式

A.2相位激发极化法中间梯度装置记录本格式

DZ/T0281—2015表A.3相位激发极化法测深记录本格式工作区:年月日仪器号(名称):工作频率:天气:装置类型:参数:ABMNI/APs/mradAU/mV存储号(段)备注记录者:检查者:第页18

野外记录应参照本附录执行。由于不同仪器所需要的记录格式各不相同JGJ/T 455-2018 住宅排气管道系统工程技术标准,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 当变更记录内容

如本书有印装问题 本社负责调损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