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T 778-2019 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SLT 778-2019 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1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1265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T 778-2019 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Yh2 H? Q=0.1 X (2—1) KD w 77 Q t2 pCi 0.1b2 m = cotas

A。1。3混凝土板作为岸坡护面时,满足混凝土板整体稳定所需 的护面板厚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GB 50348-201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的护面板厚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Yw L X b3 Bm Yw m =cotas

表A.2.1水流流速不均匀系数

A.2.2拦砂坝的冲刷深度可按GB50707中潜坝、淹没泄流锁 坝的相关公式计算。

A.3.1坡式护岸工程的稳定计算,应包括整体稳定和边坡内部 稳定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整体稳定计算应包括护岸及岸坡基础土的滑动和沿护坡 地面的滑动,护岸及岸坡基础土的滑动可用瑞典圆弧滑动法计 算。沿护坡底面的滑动可简化成沿护坡底面通过堤基的折线整体 滑动,滑动面应为FABC(图A.3.1一1)。计算时,应先假定不

同滑动深度t值,变动B,按极限平衡法求出滑动安全系数,从 而找出最危险的滑动面。土体BCD的稳定安全系数可按下列公 式计算:

W sinα3 +W cosα3 tang+ct/sinα3 +P2 sin(α2 +α3)tang P, cos(α? +α3)

坡式护岸工程整体稳定安全系数; 滑动体GEAF沿滑动面FA方向的下滑力,kN 滑动体ABD沿滑动面AB方向的下滑力,kN; 护坡与土坡基土的摩擦系数; 基础土的内摩擦角,(°); 基础土的凝聚力,kN/m3; 滑动深度,m; 护坡体重量,kN; 基础滑动体ABD重量,kN; 基础滑动体BCD重量,kN; 滑动面FA、AB、BC与水平面的夹角,()

1)维持极限平衡所需的护坡体内部摩擦系数f2值,可按 下列公式计算:

A.3.2重力式护坡工程稳定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坝式、墙式护坡工程采用重力式结构时,应按要求进行 稳定计算。 2重力式护坡工程应进行下列稳定性验算: 1)计算在自重和外荷载作用下发生通过堤(坝)与地基 整体剪切破坏可能性,可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进行整体 稳定计算,采用比较简单的不计条块间作用力的瑞典 圆弧滑动法计算,计算条件应包括河床的可能最大冲 刷深度。 2)应按重力式挡土墙进行稳定性计算

表A.3.2地震角&及地震系数u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总则 35 基本资料… 38 洪水分析… 39 工程总体方案 40 工程设计 42 工程施工 46

1.0.2根据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已治理的293条重点山洪沟的统 计数据分析来看,山洪沟规定的特征是:流域面积一般小于 200km²;山洪沟河道比降较大,一般在10%以上,如安徽省黄 山风景区逍遥溪山洪沟平均比降达100%以上;汇流时间较短: 一般小于12h;平均流速较大,一般为2~6m/s。防洪治理工程 布置基本都是采用以保护人口和重要基础设施为主的“点状布 局”“分段保护”,工程措施多采用以防冲刷为主的墙式或坡式 护岸。 1.0.4本条对山洪沟防洪治理中应遵循的一些共性要求做了 归纳。 1山洪灾害损失最为严重、影响最大的后果是人员伤亡 因此,本款强调“以人为本、保障安全”,以保护山洪沟沿岸人 员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在设计防洪标准内,应保障保护区人员 生命安全;发生超标准洪水时,按照应急预案及时有序转移人 员,避免人员伤亡。 2在山洪灾害损失中,基础设施和房屋损毁导致的经济损 失和社会影响大,因此将城镇、集中居民点和重要基础设施列为 重要防护对象。 3我国很多城镇和集中居民点都是沿河而建,随着社会经 济的发展,人们对河道生态环境、河岸亲水性、水资源利用等提 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山洪沟防洪治理不仅需满足防洪要 求,而且也要综合考虑排涝、水资源利用、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 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4对某一段山洪沟进行治理后,虽然增强了治理段的防洪 防冲能力,但同时也可能加快洪水下泄,使下游河段防洪压力增 大,造成洪水风险的转移。此外,由于治理后下游河段水文情势

变化,可能破坏下游局部河段的冲淤平衡,加剧未防护河段的冲 刷,对河势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治理山洪沟需从整个流域 的情况综合考虑。 5自然河流有凹岸、凸岸、浅滩、深潭、自然阶梯等微结 构,它们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是生物多样性的基 础,同时也形成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因此,山洪沟治理在解决防 洪防冲问题的同时,应尽量维持河道的自然形态,避免大挖大 填、裁弯取直。 6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所在地区自然环境、地形地质、社 会经济等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山洪沟治理工程的方案选择,应根 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7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 断涌现。本条对山洪沟防洪治理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做了原则性规定,在具体设计中还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具体 分析。 1.0.5本标准中直接引用国家和行业现行的部分标准。由于 国内标准体系尚在进一步完善,二些标准也正在修订之中,因 此,在使用中应密切注意这些标准的最新版本,以确保这些标准 使用的有效性。

1.0.6山洪沟防洪治理涉及多个部门和专业,因此,

标准规定外,还要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1。1本条归纳了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规划设计应具备的各类 资料,既包括与山洪沟治理相关的各类工程资料,还包括山洪灾 害调查评价的有关成果

3。1。2本条归纳了获取资料可采用的方

3.3.1本条归纳了山洪沟防洪治理设计所需的社会经济资料 除应收集现有社会经济资料外,还应收集有关社会经济发展规 资料。

因此历史山洪灾害资料对山洪沟防洪治理的布局和方案设计均 有重要作用

3.4。1本条是根据SL197《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 结合工程设计需要而制定的

3.4.2SL188《提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GB50487《水利水 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和SL55《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 规范》对各类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内容规定得较为详细、 全面,在进行山洪沟治理时,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规模,按 相应规范要求有针对性地布置必要的勘探、试验工作,以满足山 洪沟治理工程设计要求

4。1。1根据流域的资料条件,推荐了设计断面的设计洪水计算 方法: 1对于无资料地区小流域计算,一般采用经审批的省(直 辖市、自治区)《水文手册》《暴雨洪水查算手册》《暴雨径流查 算图表》等计算设计洪水。 2、3有实测资料的地区,一般采用实测资料计算设计 洪水。 4.1.2本条规定采用流量途径推求设计洪水时,应对资料的可 靠性、一致性、代表性进行检查分析。 具。1。3鉴于山洪沟设计洪水一般采用暴雨途径推求,应合理确 定计算方法及参数,并结合实测暴雨洪水资料对参数进行率定和 适当修正,并宜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1.4推求设计断面受上游水库调蓄影响的设计洪水,应分区 分别计算调蓄工程以上和调蓄工程至设计断面区间的设计洪水。

4.2.4起始断面选择作为水面线计算的重要环节,为使计算结 果更准确,应选择水流形态较为稳定的断面。 .2.5起始断面所在河段无实测水文资料时,可采用水力学公 式推算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并与历史洪水调查成果相互检验,合 理确定。

4.2.8 水面线计算成果一般与实际水面线有一定误差。一般

洪沟实测水位资料较为缺乏,应尽量采用多种途径进行合理 分析。

5.1.1参照GB50201《防洪标准》、GB/T50805《城市防洪工 程设计规范》和SL25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统筹考虑与下游河道的关系以及灾害造成的影响、经济损失等因 素,区分城市防护区、乡村防护区等不同要求,确定工程的防护 等级和防洪标准。由于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保护人口、耕地一般 较少,大多数情况下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的防洪标准为10~20 年一遇。 根据山洪沟发生灾害的情况统计分析,岸坡防护工程破坏主 要是由于基础埋置深度不够,产生基础地基淘刷进而失稳导致 的。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扩岸工程的防冲能力,本条规定冲刷计 算洪水标准可适当提高,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河道地质条件 般可以提高到20~50年一遇 5.2总体布置 5.2.1山洪沟防洪治理应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山洪陡涨陡落,流速较大,山洪沟防洪治理应以岸坡防冲防护为 重点,畅通山洪出路,提高重点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和所在河段 的抗冲能力。应统筹规划,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避免 山洪风险转移和次生灾害发生。应充分利用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 果,通过法令、政策、经济手段和工程以外的技术手段,结合山 洪灾害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山洪灾害防治 体系。

5.2.2为实现山洪沟沿线城镇、集中居民点和重要基础

效的防洪保护,合理利用资金,不转移洪水风险、不产生次生灾 害,工程措施应根据山洪沟沿线设施分布情况合理布置。山洪沟

治理一般按照“护、通、导”的原则确定:“护”即加固或修建 护岸、堤防等,其中新建堤防须经充分论证;“通”即对山洪沟 重点河段清淤疏浚,拆除阻水建(构)筑物,畅通山洪出路; “导”即利用截洪沟、排洪渠等设施,导排洪水,减少山洪危害。 有条件的,可利用撇洪渠减轻重要防护对象的防洪压力或者局部 搬迁避让。 1山洪沟保护对象较为分散,一般采用分区治理布局,当 保护对象相对集中时,可将各分区集中连片治理。 2山洪历时相对较短,冲刷破坏性大,因此山洪沟防洪治 理工程主要以岸坡防护工程为主,有重要保护对象的岸坡欠高河 段可采用堤防工 3山洪沟上游通常较陡,挟带泥沙量较多,常淤积于中下 游平缓河段 导致河道断面减小, 影响河道行洪,需进行清淤疏 挖。对于人为堆积的乱石杂物也应清除 4对于流速较人市非岩基河床,可修建拦砂坎稳固河床, 防止河床下切;对于比降和流速较大的河段,可修建跌水、陡坡 进行底坡衔接和消能防冲 5本款强调对依山而建、受皮地表径流危害的城镇、集 中居民点、重要基础设施等,首先考虑对现有河段进行疏浚拓挖 的设计方案,拓挖受限时,可修建截洪沟、排洪渠,将坡面地表 径流引人下游河道排泄。有条件的,可利用撇洪渠将洪水撤向城

素在不同的地点对堤线选择有不同的影响,因而需要综合考虑。

6.1.1岸坡防护工程的布局和方案选择,需根据山洪沟的具体 情况分析研究采用。防护工程按型式一般分为坡式护岸和墙式护 岸,土质边坡和强风化的岩质岸坡抗冲性能较差,可采用坡式护 岸;山区很多城镇和居民房屋紧靠河边,为避免拆迁房屋,增大 工程投资,可采用墙式护岸。此外,迎流顶冲部位或河岸沿线有 重要防护对象时,可采取加大基础埋深、脚槽前抛石固脚、增设 护坦等结构增强措施

工程投资,可采用墙式护岸。此外,迎流顶冲部位或河岸沿线有 重要防护对象时,可采取加大基础埋深、脚槽前抛石固脚、增设 护坦等结构增强措施。 6.1.2护岸工程经常受洪水冲刷容易损坏,需要经常维修加固, 因此本条提出了护岸工程在结构、材料方面的技术要求。护岸工 程的材料选择应按满足抗冲等要求选用。

6.1.2护岸工程经常受洪水冲刷容易损坏,需要经常维修加固

因此本条提出了护岸工程在结构、材料方面的技术要求。护岸工 程的材料选择应按满足抗冲等要求选用。

绿护坡、生态网垫、生态连锁砌块、框格混凝土、干砌石、混凝 土和浆砌石等。在设计中可根据河段流速、生态景观要求、当地 材料情况等选用。

一般与现有岸顶相平或略高于现有岸顶,以免影响行洪和排涝 如岸坡较高,岸顶超出设计洪水位时,护岸顶部高程应采用设讠 洪水位控制

6.1.6土质地基上选用挡土墙结构型式,很大程度上与地基承

6.1.6土质地基上选用挡土墙结构型式,很大程度上与地基承 载能力有关,而挡土墙的地基应力,主要是由挡土高度所确定 的,并要考虑其经济性

6.1.8山洪陡涨陡落,流速大,破坏力强。根

防洪治理工程失事的实例来看,对于墙式护岸失事主要有两种情 兄:一是挡墙基础被淘刷,脚槽悬空而倒塌;二是由于墙顶高程 低于洪水位,且墙后填土未封闭,行洪时洪水淘蚀墙后填土,从

墙背冲蚀挡墙,造成挡墙失稳。因此建议墙式护岸顶部高程低于 洪水位时,将墙后回填体的顶面做封闭的防冲处理为宜,如采用 混凝土、水泥砂浆、格宾等护面。 6.1.9山洪流速大,冲刷问题较为突出,宜选用整体性好、抗 冲能力强、便于施工的护岸基础。.流速较小的平缓河段护岸基础 也可采用格宾石笼等结构,

6.1.10护岸基础被水流冲刷和淘刷是山洪沟防洪工程最为堂

的问题,护脚是护岸工程的根基,关系着防护工程的稳定。因 此,护岸工程的基础埋深宜根据冲刷计算结果加上一定的安全富 余确定,并结合历史冲刷深度进行对比分析,确保护岸基础 安全。

6.2。1本条列举了堤型选择中应考虑的些因素,在具体的让

6.2。1本条列举了堤型选择中应考虑的些因素,在具体的设 计中,应尽可能综合考虑,比较确定堤型方案。 6.2.2为了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当地交通需求,保障人民生命财 产安全,需要设置必要的交通通道和安全防护设施。

另一方面也可能改变水流方向,形成新的冲刷,疏整治工程应 合理就河道水沙特性、冲淤变化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疏浚清淤 工程措施,保证河道稳定。

6.3.2本条强调疏挖河道主要目的是清除淤积物和障碍物,

河道行洪能力满足设计要求,疏挖河段宜平顺连接,局部河段不 应形成跌水陡坡,也不应改变河道综合比降,造成洪水风险 转移。

6.4.1山区城镇一般依山傍水面建,山洪沟穿过城镇,影响区

6.4.1山区城镇一般依山傍水而建,山洪沟穿过城镇,影响区

域防洪安全,可新建排导工程将山洪导至城镇及重要基础下游。 如湖北省宣恩县城区的黄河沟治理工程由于三条山洪沟穿过主城 区,且河道不具备扩挖条件,就采用了排导工程解决城区山洪 问题。

区,且河道不具备扩挖条件,就采用了排导工程解决城区山洪 问题。 6.4.2排导工程布置型式有很多种,包括明渠、涵洞、暗管等。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优先选用明渠方式;若是考虑到当地发 展需要、土地利用、地形限制等因素,局部渠段也可采用涵洞方 式;采用明渠方案渠线过长,相比隧洞方案投资更大时,也可采 用隧洞方案。

6.4.2排导工程布置型式有很多种,包括明渠、涵洞、暗

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宜优先选用明渠方式;若是考虑到当地发 展需要、土地利用、地形限制等因素,局部渠段也可采用涵洞大 式;采用明渠方案渠线过长,相比隧洞方案投资更大时,也可买 用隧洞方案。

进口处河段以上的汇流面积计算的设计洪峰流量确定;二是以设 计洪峰流量的一部分作为设计流量,当只排导山洪设计洪峰流量 的一部分时,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溢流堰、 闸将 副余洪水排人原河 道。当渠道底部存在高差,根据消能计算, 可能对下游渠道造成 冲刷时,可设置陡坡或跌水了 6.4.5为保持水流顺畅,减小局部损失,增加泄流量,排导工 程进口布置形式宜采用较开阔的进口形式;对出口布置作出规定 则是为了水流均匀扩散,防止产生偏流冲刷破 6.4.6在排导工程进口设置沉砂池,可以在源拦截粗颗粒泥 砂,是减轻排导工程淤积的重要措施,沉砂池淤满后应及时清除 6.4.7排洪渠的安全超高可参照GB/T508052012《城市防 洪工程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的10.5.5条确定。排洪渠弯曲段水 流在凹岸一侧产生水位雍高,雍高值与流速及弯曲度成正比, 般采用下式计算:

共工程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的10.5.5条确定。排洪渠弯曲段水 流在凹岸一侧产生水位雍高,雍高值与流速及弯曲度成正比, 股采用下式计算:

0。4。9截洪沟是为拦截排水地区上游高地的地表径流而修建的 排水沟道,可以保护重要地区或重要建筑物免受外来地表水所造 成的渍涝、冲刷、淤积等危害。

6.5.1跌水和陡坡的布置需顺应山洪沟的自然特性。综合考虑

6。5。1跌水和陡坡的布置需顺应山洪沟的自然特性,综合考虑 整个流域内山洪的流量、流速、雍高、跌落、岸坡冲刷及河底淘 刷等因素确定。设置跌水或陡坡建筑物的主要目的是使上游河段 水流消能充分,防止对下游河道产生冲刷破坏 6.5.4本条对跌水和陡坡进出口段的护底布置和细部构造做出 规定,目的是为了延长 ,防止冲刷,保护基础安全。 6.5.5本条对陡坡的比降提出了经验性数据,齿 与GB/T50805 中条款保持一致。当流量 土质差 大时,# 陡坡比降要 缓些;当流量小、 土质好、落差小时,陡坡比降要陡些。在软基 上要缓些,在坚硬时地上可陡一些。 6.6其他措施 6.6。1根据山洪沟 切导致沿(跨)河建筑物发生失稳的现 常见,公路上采用 拦砂坎对重要建筑物所在河段河床进行防护,防止河床下切的案 例较多,湖北、北京、安徽等多地的山洪沟治理均采用了该措施 稳固河床,效果较好,因此建议存在河床下切风险的山洪沟采用

切导致沿(跨)河建筑物发生失稳的现 头常见,公路上采用 拦砂坎对重要建筑物所在河段河床进行防护,防止河床下切的案 例较多,湖北、北京、安徽等多地的山洪沟治理均采用了该措施 稳固河床GB 51427-2021 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技术标准.pdf,效果较好,因此建议存在河床下切风险的山洪沟采用 该措施。

7.0.1因山洪沟河道较窄,若安排汛期施工,施工导流建筑物 布置困难,临时费用较高,且汛期岸坡位于水下,岸坡回填土体 难以沉降稳定,防冲能力较差。

E 布置困难,临时费用较高,且汛期岸坡位于水下,岸坡回填土体 难以沉降稳定,防冲能力较差。 7.0.3本条对施工导流进行了如下规定。 1SL30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规定导流建 筑物的洪水标准按建筑物类型确定,土石结构5~10年,混凝土 及浆砌石结构3~5年;SL260《堤防工程施工规范》规定导流 建筑物的洪水标准为3~5年。考虑山洪沟防洪标准低,建筑物 级别低,导流洪水标准按3~5年一遇采用。 2SL303规定不过水围堰顶部高程不低于设计洪水位、波 浪高度及安全加高之和,安全加高值0.30.5m。

7.0.3本条对施工导流进行了如下规定

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咨询服务中心

GTCC-003-2018 钢轨焊接接头-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155170. 458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