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Z/T 020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岩金矿.pdf6.7.3.2基本分析、组合分析、物相分析的结果应分批次做内部检查分析,检查其偶然误差。内检样 由原送样单位从基本分析副样中按原分析样品总数的10%抽取,每批次不得少于30件,编密码送原分 沂实验室进行复测。当基本分析样品总数较少时,应适当提高内检样抽取比例;当基本分析样品总数 较大(大于2000)时,内检样品抽取比例可减少至不低于5%。 6.7.3.3外检样品由原送样单位从内验合格的基本分析正样中按分析样品总数的5%抽取,最低不得 少于30件,编密码送获得计量认证的测试单位测试。当基本分析样品总数较少时,应适当提高外检样 抽取比例;当基本分析样品总数较大(大于2000)时,外检样品抽取比例可减少至不低于3%。 6.7.3.4化学分析质量及误差处理办法按DZ/T0130执行。
6.8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试验样品的采集与试验要求
样品采集应考虑矿石类型、品位、空间分布的代表性,同时应考虑配矿所需的围岩、夹石等。当矿 石中有共生矿产和伴生矿产时,应一并考虑采样的代表性,以便通过实验确定合理的回收工艺流程。样 品主要组分含量应低于所代表的矿石类型的平均品位。能分采、分选的,应分矿石类型采集;能混来、 混选的GB/T 12085.9-2022 光学和光子学 环境试验方法 第9部分:太阳辐射与风化.pdf,则应按不同类型矿石比例采集。 加工选(治)技术性能试验的各环节都必须符合相应规范、规程的要求
6.9岩石、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样品的采集与测
6. 9. 1一般样品
勘查工作中,必须采集、测试矿石和顶底板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采样与测试项目一般包 的体重、湿度、块度、孔隙度、松散系数、硬度、安息角,以及抗压、抗剪、抗拉强度,弹性 聚力、泊松比等。采样方法、数量、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
应按矿石类型分别采取,样品分布及数量应具有代表性。致密块状矿石一般采集小体重样,每种石 石类型不得少于30块;松散和多孔隙(裂隙)矿石应采集不少于3个大体重样(体积一般不小于0.125m), 用于校正小体重值。直接用大体重值参与储量估算时,每种矿石类型的大体重测试样品不少于5个。 小体重样品应在野外蜡封。 测定矿石体重的同时,须测定湿度、孔隙度(氧化矿石)和影响体重值的主要元素的含量
6.10原始编录、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
6.10.1原始编录及综合整理
DZ/T 02052020
原始编录必须在现场及时完成,客观、准确、全面记录第一手地质资料。各项原始编录资料应及时 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和综合整理。各个工作项目结束后及时提交原始和综合资料,要做到图件清晰、文字 简练、文图相符。工作质量按DZ/T0078《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和DZ/T0079《固体矿产 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技术要求》执行。
报告编写执行DZ/T0033
报告编写执行DZ/T0033。
6.11勘查信息计算机处理技术应用
录入的数据要保证精度、单位明确;录入的描述性文字内容中涉及的符号、代码要符合“地质矿产 名词、术语及代码”规定和其他相关规定。
6. 11. 2数据库
建立的勘查数据库,应具有符合国家测绘标准的三维坐标属性和三维空间库结构,并采用开放性类 据库接口。
在地质勘查数据库支持下,使用计算 算机软件生成的图件,须符合相应的规范图式,并保证图件 内容齐全、准确。同类图件的比例尺应保待一致。
7.1.1在普查、详查和勘探各阶段,均应进行可行性评价工作,并与勘查工作同步进行,动态深化, 以使矿产勘查工作与下一步勘查或矿山建设紧密衔接,减少矿产勘查、矿山开发的投资风险,提高矿 产勘查开发的经济、社会效益。 7.1.2可行性评价根据研究深度由浅到深划分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概略 研究可由勘查单位完成;预可行研究和可行性研究应由具有相应能力的单位完成。 7.1.3可行性评价应视研究深度的需要,综合考虑地质、采矿、加工选冶、基础设施、经济、市场、 法律、环境、社区和政策等因素,分析研究矿山建设的可能性(投资机会)、可行性,并作出是否宜 由较低勘查阶段转入较高勘查阶段、矿山开发是否可行的结论。
7.2.1通过了解分析项目的地质、采矿、加工选治、基础设施、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区和政 策等因素,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简略研究,作出矿床开发是否可能、是否转入下一勘 查阶段工作的结论 概略研究可以在各勘查工作程度的基础上进行
DZ/T 02052020
7.3.1通过分析项目的地质、采矿、加工选治、基础设施、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区和政策等 因素,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初步研究。作出矿山建设是否可行的基本评价,为矿山建 设立项提供决策依据。 7.3.2预可行性研究应在详查及以上工作程度基础上进行
7.4.1通过分析项目的地质、采矿、加工选治、基础设施、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区和政策等 因素,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详细研究。作出矿山建设是否可行的详细评价,为矿山建 设投资决策、确定工程项目建设计划和编制矿山建设初步设计等提供依据。 7.4.2可行性研究一股应在勘探工作程度基础上进行,
8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类型
安矿床的勘查控制及研究程度,结合可行性评价的深度和结论,确定矿产资源储量类型。具体 17766执行。
9.1.1工业指标的确定
工业指标是评价矿床、圈定矿体、估算资源储量的标准和依据。具体矿床的工业指标应单独编制。 原则上,普查阶段的工业指标可参照本规范的附录D中的一般指标确定,详查、勘探阶段所采用的工业 指标则应通过论证确定。 对有共、伴生矿产的矿床,可制定综合工业指标
9. 1. 2 工业指标的主要内容
边界品位(g/t); 最低工业品位(g/t); 最小可采厚度(m); 米·克/吨(m·g/t)值; 最小夹石剔除厚度(m); 最小无矿段剔除长度(m); 最小可采厚度与最小夹石剔除厚度均按真厚度计
边界品位(g/t) 最低工业品位(g/t); 最小可采厚度(m); 米·克/吨(m·g/t)值; 最小夹石剔除厚度(m); 最小无矿段剔除长度(m); 最小可采厚度与最小夹石剔除厚度均按真厚度计。
9.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和一般原则
9.2. 1 估算方法
循码床地质特征、码体形念、产恢、 古算方法有几何方法(如断面法、地质块段法、最近地区法等)、地质统计学方法、距离幂次反比法、 最佳结构曲线断面积分方法(简称SD法)等。 提倡和鼓励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数据库和三维地质模型,估算资源量。
DZ/T 02052020
9.2.2.1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各种类型勘查工程质量、各类样品的采集、加工及测试分析质量,必须 符合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的要求。 9.2.2.2根据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按矿体、资源储量类型、矿石类型(可分采分选)分别估算客 矿体及全矿区的矿石量、金属量。 9.2.2.3对共生矿产的估算与主矿产要求相同;对伴生矿产,按块段或矿体的矿石量与伴生组分的平 均品位估算伴生矿产的金属量。
9.3. 1 块段划分
9.3.1.1采用几何法(断面法、地质块段法、最近地区法等)估算资源储量时,应根据构造特征、控 制程度、矿石类型、矿体厚度和品位变化特征,以及矿山开采设计需要,合理划分块段。 9.3.1.2块段划分时,应充分考虑各个工程的“权重”。地质块段法估算资源储量时,原则上以相邻 最近的4个工程控制的范围划分为一个块段,每个工程一般最多使用4次。 9.3.1.3原则上,探明资源量和控制资源量块段边界以工程连接线划分,推断资源量块段边界可由工 程连线圈定,亦可外推确定。
9.3.2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DZ/T 02052020
比例确定各个类型的体重样数量,然后计算矿体平均体重;当体重与矿石中某种组分关系密切时,应 采用线性回归方法求取不同类型、不同块段(矿块)矿石相应的平均体重。 对疏松或多孔洞、多裂隙的矿石(如氧化矿石)应采用大体重校正小体重。 矿石湿度较大(湿度大于3%)时,体重值应进行湿度校正。
9.4地质统计学及其它方法
通常单样品位值高于矿体(全部样品加权)平均品位6~8倍的样品确定为特高品位样。确定特高品 立样时,应参照矿体品位变化系数大小来确定,当矿体品位变化系数大时取上限值,变化系数小时取下 限值。处理的方法是:用包含特高品位样的工程为中心、由包含特高品位样工程在内的相邻工程组成的 快段平均品位代替该样品品位。如果特高品位样品呈有规律分布,且可以圈出高品位样带时,则可将高
9.5.2地质统计学及距离幂次反比法、SD法
地质统计学法、距离幂次反比法、SD法有相应的特高品位判别标准及处理办法。用地质统计学方法 幕次反比法、SD法估算资源储量时,从其原则和规定
儿何法与地质统计学法、距离幕次反比法、SD法等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矿体圈定原则及方法略有差 别。地质统计学法和距离幂次反比法、SD法估算资源储量时从其规定。以下规定供几何法估算资源储量 时参考。
9.6.1单工程矿体圈定
9.6.1.1单工程矿体的圈定主要依据边界品位、最小夹石剔除厚度、最小可采厚度或来·克/吨值等 综合考虑。当同一工程中圈出多个符合工业指标的样段时,应根据构造特征、控矿因素、产状变化及 相邻工程间样段的对应关系圈定矿体,在依据不充分时,一般不宜处理为分枝复合关系。 9.6.1.2当矿体的厚度小于最低可采厚度时,按米·克/吨(m·g/t)值圈定矿体,
9.6.2剖面上矿体连接
9.6.2.1矿体的连接坚持先连接地质界线,再根据主要控矿地质特征连接矿体。连接矿体一般采用直 线,在充分掌握地质规律的情况下,也可用自然趋势曲线连接。无论是直线连接,还是曲线连接,两 工程间矿体的厚度均不应大于两工程实际控制的厚度。 9.6.2.2对于形态复杂的矿体,其中有部分地段达不到工业指标要求,沿走向及倾向迅速尖灭再现, 呈扁豆状或串珠状,厚度急剧膨缩或有分枝复合现象,无矿地段体积过小,开采无法剔除时,可作为 连续矿体连接。 9.6.2.3两相邻工程,一个见矿,另一个未见矿时,一般作1/2尖灭。 9.6.2.4对于厚大且连片的低品位矿应单独圈出。
呈扁豆状或串珠状,厚度急剧膨缩或有分枝复合现象,无矿地段体积过小 连续矿体连接。 9.6.2.3两相邻工程,一个见矿,另一个未见矿时,一般作1/2尖灭。 9.6.2.4对于厚大且连片的低品位矿应单独圈出。
9.6.2.3两相邻工程,一个见矿,另一个未见矿时,一般作1/2尖灭。 9.6.2.4对于厚大且连片的低品位矿应单独圈出。
9. 6. 3夹石的圈定
DZ/T 02052020
9.6.3.1按边界品位及最小夹石剔除厚度指标判别,当夹石厚度大于等于最小夹石剔除厚度指标时, 剔除;小于最小夹石剔除厚度指标时,可圈入矿体。 9.6.3.2剖面上夹石的连接应按“对角线尖灭”的原则。即,当一个工程见夹石,另一工程未见夹石 时,将未见夹石工程作为尖灭点,由见夹石工程用直线按趋势推连至未见夹石工程,以保证两工程间 矿体的推测厚度小于工程实际控制厚度,
9.6.4无矿段的圈定
使用沿脉坑道追索和控制矿体时,应准确使用“最小无矿段剔除长度”指标圈定无矿段范围。当 连续多个采样点平均品位低于边界品位,在走向、倾向长度大于“最小无矿段剔除长度”时,应按工业 指标规定的上、下对应情况,单独圈出无矿地段
9.6.5矿体外推原则
9.6.5.1外推距离:外推距离是指矿体延伸方向的实际距离,而非按水平投影图或纵投影图上的投影 距离。
9.6.5.2 有限外
a)两个工程中一个见矿,另一工程未见矿,两工程间距大于或等于“理论工程间距”,可按“理 论工程间距”的1/2尖推、1/4平推;如两工程间距小于“理论工程间距”时,则按两工程实 际间距1/2尖推、1/4平推。 两个工程中一个见矿,另一工程未见矿,若矿体为断层或脉岩切割错开,而并非矿化原因时, 矿体边界可按趋势推延至断层或脉岩边界上。
9. 6. 5. 3 无限外推
外推;当矿体的延伸无明显规律可寻时,一般按相应勘探类型所对应的推断资源量工程间距的 1/2尖推、1/4平推。 矿体边部工程是米·克/吨值时,对内可连接为矿体,对外不外推。 C 盲矿体的顶部、最高一层坑道向上外推,可采用a)的原则。当顶部存在剥蚀边界时,最多外 推至剥蚀边界。
9.7资源储量类型划分
9.7.1资源量级别划分
9.7.1.1资源量级别按勘探类型、控制程度及研究程度划分。 9.7.1.2探明资源量、控制资源量应由见矿工程连线圈定;推断资源量可由相应工程连线圈定,亦可 根据地质、物探、化探异常外推一定范围确定。一般地,在矿体走向和倾向上,沿工程连线圈定的控 制资源量和探明资源量块段之外,可平推推断资源量工程间距的1/4圈算推断资源量,
9.7.2 储量类型确定
9.7.2.1以资源量级别为基础,按照可行性评价的深度和结论,确定储量类型。 9.7.2.2分析研究采矿、加工、选治、基础设施、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区和政策等因素(简 称转换因素),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与之相当的技术经济评价,认为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DZ/T 02052020
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环境充许时,考虑可能的矿石损失和贫化后,探明资源量、控制资源量转为储 量。
9.8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应编制汇总表,并用文字综合准确表述。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汇总表一般应列示保 有、动用和累计查明,主矿产、共生矿产和伴生矿产,不同矿石工业类型,不同资源储量类型的矿石量、 金属量、平均品位。
各种参数及储量小数进位规则是“四舍五入” 矿石量单位:万吨(10°t); 金属量单位:千克(kg); 矿体厚度单位:米(m); 矿石体重单位:吨/米”(t/m"); 矿石品位单位:克/吨(g/t)。 矿石量、金属量取整数,其余均保留两位小数。 共(伴)矿产资源储量的单位及数值修约要求,按相关规范执行
DZ/T0205202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岩金矿床规模划分标准 划分标准表见表A.1
表A.1岩金矿床规模划分标准表
DZ/T 02052020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矿床勘探类型划分及划分方案
B.1矿床勘探类型有关参数
B.1矿床勘探类型有关
类型有关参数见表B.1、表B.2、表B.3、表B.4、
2矿体形态变化程度表
表B.3厚度稳定程度表
表B.4构造、脉岩影响程度表
DZ/T 02052020
表B.5有用组分分布均勾程度表
B.2矿床勘探类型划分方案
B.2.1第1勘探类型(简单型)。矿体规模天,形态简单,厚度稳定,构造、脉岩影响程度小,主要有 用组分分布均匀的层状一似层状、板状一似板状的大脉体、大透镜体、大矿柱。属于该类型的矿床有山 东焦家金矿床1号矿体、山东新城金矿床、陕西双王金矿床KT8矿体。 B.2.2第I勘探类型(中等型)。矿体规模中等,产状变化中等,厚度较稳定,构造、脉岩影响程度中 等,破坏不大,主要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的脉体、透镜体、矿柱、矿囊。属于该类型的矿床有河北金厂 金矿床IⅡ一5号脉体群、河南文峪金矿床。 B.2.3第IⅢI勘探类型(复杂型)。矿体规模小,形态复杂,厚度不稳定,构造、脉岩影响大,主要有用 组分分布不均匀的脉状体、小脉状体、小矿柱、小矿囊。属于该类型的矿床有河北金厂峪金矿床Ⅱ一2 号脉、山东九曲金矿床4号脉、广西古袍金矿床志隆1号脉等,
DZ/T 02052020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勘查工程间距 岩金矿不同勘查类型的参考基本勘查工程间距见表C.1
表C.1勘查工程基本间距参考表
1:间距是指沿矿体走向和倾斜方向的实际距离。
注2:各类型对应的工程间距作为参考,实际工作中可按矿床实际适当调整。 注3:探求探明资源量的工程间距,可以缩小至控制资源量工程间距的1/2;探求推断资源量时,可以放大到控制 资源量工程间距的2~3倍。 注4:对极复杂矿床,用上表的工程间距,无法探求相应控制程度要求的储量时,只能在矿山开采时边采边探 注5:当矿体在不同地段或不同方向变化程度不同时,工程间距应做相应的调整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岩金矿及其伴生组分工业指标
DZ/T02052020
表D.1岩金矿一般工业指标
注1:①对于边界品位和最低工业品 石赋存条件较好、矿物成分简单、外部建设条件较好时,取指标的下限
值,反之取上限值。 ②当矿体厚度小于最低可采厚度,采用厚度与品位的乘积一一米·克/吨(m·g/t)值
表D.2岩金矿伴生有用组分评价指标
DZ/T 02052020
岩金矿矿物见表E.1。
GB 51303-2018 船厂工业地坪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附录E (资料性附录 岩金矿矿物
表E.1岩金矿矿物表
DZ/T0205—2020附录F(资料性附录)金矿物的力度及形状分类金矿物的粒度及形状分类参考标准见表F.1。表F.1金矿物的粒度及形状分类粒级粒径(mm)延展率边界圆滑边界平整边界不平整,棱角明显有尖角、枝权巨粒金>0.2951~1. 5浑圆粒状麦粒状尖角粒状粗粒金0.295~>0.0741.5~3角粒状长角粒状中粒金0.074~>0.0373~5叶片状板片状枝权状细粒金0.037~>0.01>5针状微粒金≤0. 01注1:金的粒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磨矿细度和选别方法。按对选矿工艺产生的影响,将粒度划分为五级。在矿石磨碎过程中,巨粒金和粗粒金几乎全部可以分离成单体,并有利于重选法回收,但浮选、浸出效果不佳;中粒金在磨矿过程中大都能单体解离,少部分呈暴露连生体或被硫化物包裹;中细粒金和微粒金用浮选法、氰化法都有好的效果。单体的金矿物无论大小均易被汞吸附。注2:自然金的不同形状在不同的选矿方法中效果不一样,如粒状的用重选法易回收,表面面积大的在溶剂中溶解较快,片状的易浮选。25
DZ/T 02052020
岩金矿床工业类型实例见表G.1。
表G.1岩金矿床工业类型简表
DZ/T 02052020
CECS 491-2017-T 埋地排水用螺纹钢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续表G.1岩金矿床工业类型简表
DZ/T 020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