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CJJT 120-2018 城镇排水系统电气与自动化工程技术标准.pdf5.6.10压缩机控制箱接口信号应符合表5.6.10的规定。
5.6.10压缩机控制箱接口信号应符合表5.6.10的规定
表5.6.10压缩机控制箱接口信号
JGJ/T 436-2018 住宅建筑室内装修污染控制技术标准1由配套的现场控制箱实施启动控制、运行保护和转速控 制(变频)或进口导叶片角度控制以及风机组内部设备联动
控制; 2就地控制系统应通过控制箱实施对鼓风机的启动、停止 和输出风量的调节控制; 3鼓风机控制箱接口信号应符合表5.6.11的规定
5.6.12调节阀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系统应实施对调节阀的启动、停止和开度的调节 控制; 2需远程点动遥控开度时,应配置切换和控制接口; 3调节阀控制箱接口信号应符合表5.6.12的规定
表5.6.12调节阀控制箱接口信号
续表 5. 6. 12
表5.6.13污泥泵控制箱接口信号
5.6.14污泥浓缩机组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组综合控制装置提供污泥浓缩机组的基本启动、停止 罗辑控制和相关的污泥进料泵、加药泵、混合装置、反应器、污 泥浓缩机、厚浆泵、增压泵等设备的联动控制; 2污泥浓缩机组控制箱接口信号应符合表5.6.14的规定
表5.6.14污泥浓缩机组控制箱接口信号
续表 5. 6. 14
5.6.15污泥脱水机组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X综合控制装置提供污泥脱水机组的基本启动、停止逻辑 控制和相关的污泥切割机、污泥供料泵、配药装置、加药泵、润 滑、冷却、清洗、脱水污泥输送等设备的联动控制; 2污泥脱水机组控制箱接口信号应符合表5.6.15的规定
5.6.15污泥脱水机组控制箱接口信号
5.6.16紫外线消毒装置控制箱接口信号应符合表5.6.16的 规定。
表5.6.16紫外线消毒装置控制箱接口信号
5.6.17 加氯机控制箱接口信号应符合表5.6.17的规定。
表 5.6.17 加氯机控制箱接口信号
5.6.18膜生物反应器(MBR)系统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综合控制装置提供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的基本启动、停止 逻辑控制和相关配套设备的联动控制; 2膜生物反应器(MIBR)控制箱接口信号应符合表5.6.18 的规定。
5.18膜生物反应器(MBR)控制箱
1数字信号输入(DI):24VDC,电流不应大于50mA; 2数字信号输出(DO):无源触点输出,容量不应小于 250VAC2A(cosΦ=1); X数字信号隔离能力:2000VDC或1500VAC; 模拟信号输入(AI):4mA~20mA; 5 A/D转换器:位数不应小于12bit,频率不应小于100次/s; 6模拟信号输出(AO):4mA~20mA,负载能力不应小 于3502; 7 D/A转换器:位数不应小于12bit; 8模拟信号隔离能力:700VDC或500VAC。 5.7.8控制系统应具有不少于10%的备用输入、输出端口及完 整的配线和连接端子,
5.7.9自动控制系统应采用 UPS 电源,后备电池供电
可不应少于30min。UPS电源供电范围应包括下列设备: 1控制室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设备(大屏幕显示设备
除外); 2通信设备; 3控制装置及其接口设备; 4检测仪表和报警设备。 5.7.10UPS应采用在线式,具有自动旁路功能,电池应采用 免维护铅酸蓄电池,负荷率不应大于75%。 5.7.11UPS应提供监控信号接口,接口形式应根据控制系统 能提供的接口条件选择,监控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旁路运行状态; 2逆变供电状态; 设部 3充电状态; 4故障报警(综合报警信息)。 5.7.12大屏幕显示设备宜采用小间距LED或窄边距液晶显示 屏,显示屏的尺寸及其与控制台的距离应符合人机工程学的 要求。 5.7.13污水处理广工艺监控工作站数量不应少于2台,所有监 控工作站的硬件和软件的配置应相同,功能和监控的对象应可以 互换。 5.7.14污水处理厂电力监控系统可专门配备一台工作站。 5.7.15数据管理宜由2台服务器组成双机热备。 5.7.16控制室及控制设备机房应设置在环境良好、交通便捷的 位置,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储存具有腐蚀 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远离水灾火灾隐惠区域,远离强振 源、强噪声源和强电磁场十扰源。 5.7.17控制室及控制设备机房的室内温度应在18℃~28℃, 相对湿度应在40%~75%。
1旁路运行状态; 2 逆变供电状态; 设部 3充电状态; 4 故障报警(综合报警信息)。 5.7.12 大屏幕显示设备宜采用小间距LED或窄边距液晶显示 屏,显示屏的尺寸及其与控制台的距离应符合人机工程学的 要求。 5.7.13污水处理户工艺监控工作站数量不应少于2台,所有监 控工作站的硬件和软件的配置应相同,功能和监控的对象应可以
5.7.17控制室及控制设备机房的室内温度应在18℃~2
5.8.1操作系统应采用通用的多任务、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 中文版本,具有开放的软件接口。
.8.3日动控制系统软
1采用图形化、分层分类的显示和控制方式, 2提供多级操作权限保护; 3提供操作提示和帮助信息;, 4显示内容包括总平面布置图、局部平面布置图、工艺流 程图、设备布置图、高程图、剖面图、电气接线图、工艺参数检 测值、设备运行状态、报警清单等; 5版面布局应形象明了,与工艺布局一致,图形符号和 文字标识应便于识别,容易理解; X 6从平面图或流程图上选中某一设备时,可对该设备进行 操作,或进一步查询该设备的详细属性数据;) 7从顶层画面进入所选设备控制或查询画面的层数不宜超 过3层; 8能够选择设备的控制方式,手动控制设备的运行,设定 设备运行参数; 9能以不同的形态和颜色表示各类工艺设备及其运行状态; 10主要设备运行状态的表示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运行用红色表示,停止用绿色表示,故障用黄色表示, 报警用黄色闪炼表示: 2)闸、阀类全开用红色表示,全闭用绿色表示,故障用 黄色表示,开闭过程用闪烁表示。 5.8.5在操作界面上进行设备的手动控制时,应遵循一次操作 只针对一台设备的一个动作,经提示和确认后执行的原则。在事 先编制了相关设备的联动和联锁逻辑,并且满足自动运行条件的 情况下,一次操作可针对一组设备的一套动作
5.8.6就地控制站的软件应包括控制器和操作界面的编程软件 和应用软件。 5.8.7自动控制系统应能够采集排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厂运行的 各种参数、各机电电气设备状态以及各接口设备状态,保存到实 时数据库及历史数据库,并具有在线查询、统计、编辑、打印等 功能,能与管理信息系统(MIS)联网操作。
5.8.8历史数据库应能保存30年以上的运行数据。
5.9 系统接口与界面
5.9.1自动控制系统与各相关设备和相关工程的接口技术要求 应在设计文件、土建工程招标文件、设备采购招标文件、自动化 系统工程招标文件中详细描述。
5.9.1自动控制系统与各相关设备和相关工程的接口技术要求 应在设计文件、土建工程招标文件、设备采购招标文件、自动化 系统工程招标文件中详细描述。 5.9.2自动化系统设备安装和电缆敷设所需的基础、预留孔 预埋管、预理件等宜由土建工程实施,在相关招标文件和施工设 计图纸中应明确描述其位置、尺寸、数量、材质、受力、防护、 制作要求等技术数据
目动化系统设备安装和电缆敷设所需的基础、预留扎、 预理管、预理件等宜由土建工程实施,在相关招标文件和施工设 计图纸中应明确描述其位置、尺寸、数量、材质、受力、防护、 制作要求等技术数据
5.9.3在接口描述的文件中,应明确下列内容:
接口类型、物理参数、电气参数; 通信协议; 3 信号内容; 7 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5.9.4 控制系统与电气、电力设备和仪表的接口如图5.9.4所
5.9.4控制系统与电气、电力设备和仪表的接口如图5.9.4所 示,各接口的功能应符合表5.9.4的规定。
示,各接口的功能应符合表5.9.4的规定。
图5.9.4控制系统接口示意
表5.9.4控制系统与电气、电力设备和仪表的接口
续表 5. 9. 4
5.10.1响应性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数据扫描周期不应大于100ms; 数据采集传输时间(状态改变至上位机显示)不应大 于500ms; 3控制命令传送时间(上位机操作至执行器动作)不应大 于1s; 实时画面数据更新周期不应大于1s; 5 实时画面调用显示时间不应大于3s。 5.10.2 可靠性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元余系统可用率不应小于99.99%; 控制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不应小于50000h; 3几余系统或设备切换时间不应大于5s。 5.10.3计算机处理器的平均负荷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正常状态下任意30min内应小于10%; 2 突发任务时10s内应小于60% 5.10.4 局域网的平均负荷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正常状态下任意30min内应小于10%; 17 2 突发任务时10s内应小于30%。 5.10.5计算机内存的平均使用率应小于50% 高峰时段最大 使用率应小于70%。 5.10.6数据和程序的存储空间不应小于实际需求量的150%
6.1.1城镇排水系统宜设置区域监控中心和排水信息中心,并 应实施排水系统的分级信息管理。 6.1.2区域监控中心的管辖范围应与城镇排水系统管渠网络配 置或服务范围相一致,并应符合城镇排水管理要求。 6.1.3区域监控中心应能够实时采集排水系统运行数据、控制 排水系统设施设备、协调并优化排水系统运行。 6.1.4城镇排水信息中心和区域监控中心应具有不低于现行国 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 T22239规定的第二级安全保护能力。 6.1.5城镇排水信息中心和区域监控中心应部署工业安全网关、 安全软件和防病毒软件,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控制系统 信息安全》GB/T30976的有关规定 6.2 系统构成
6.2.1城镇排水信息管理系统构成应与排水系统管理体制相匹 配,宜采用图6.2.1所示的分层结构,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第一层次应为城市信息化系统内关于排水信息的板块或 子平台; 2第二层次应为城市排水信息中心; 3第三层次应为按区域划分的区域监控中心,排水系统较 简单时可不设; 4第四层次应为泵站、截流设施、调蓄设施、污染源监测 站、积水点监测站、污水处理厂等设施的自动化运行控制系统; 5第五层次应为现场数据采集与设备控制装置
6.2.2大型城市或排水系统管理体制有要求时可设立排水信息 分中心。 6.2.3分流制排水系统可根据管网配置和服务范围分别设置区 域监控中心。 6.2.4排水信息中心(分中心)、区域监控中心宜采用C/S体 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设置外部浏览器访问和移动终端访 问功能。 6.2.5排水信息中心(分中心)、区域监控中心的主要设备应采 用穴余结构,应包括服务器、工作站、电源和网络配置穴余。 6.2.6排水信息中心(分中心)区域监控中心宜采用大屏幕显 示器表现城市或区域排水系统的总体布局、主要节点的水质水量 参数及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 6.2.7排水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宜利用专业通信 企业的资
示器表现城市或区域排水系统的总体布局、主要节点的水质
6.2.7排水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宜利用专业通信企业
6.3.2区域监控中心应包括下列功能
监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进水(前池)液位、出水液位或压 2流量 3)耗电量; 4)雨量; 5)硫化氢检测值; 6)各类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报警; 7)闸/阀门位置; 8)控制方式; 9)视频图像; 10)其他需要监测的内容和报警信息 2控制应包括下列内容: 1)水泵机组及其辅助设备; 2)格栅及其关联设备; 3)闸/阀门; 4)通风设备。
3调节应包下列内谷: 1)前池控制水位; 2)格栅动作水位差值或定时值: 3)其他调节参数。 6.3.4污染源监测站和积水点监测站的采集数据应直接传送到 区域监控中心或排水信息中心,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污染源监测站应靠近排放口下游设置:并应包括下列远 程监测内容(无所列设备时忽略): 1) TOC 或 COD; 2) pH 值; 3)流量。 2积水点监测站应靠近积水区最低处设置,监测内容应包 括液位检测值。 6.3.5污水处理厂应设置下列远程监测和调度内容(无所列设 备时忽略): 1 进水水质; 2 排放水质: 3 处理水量; 浏览专 X能耗; 视频图像; 6 管理上需要监测的其他内容,
6.4.1 系统的远程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综合遥测误差不应大于士1.0%: 2 遥信正确率不应小于99.9%; 3 遥控正确率不应小于99.9%; 4 越死区传送最小整定值应为0.5%额定值 6.4.2 系统的实时性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系统遥测数据刷新时间不应大于5min:
7.1.1 供配电系统的配电级数不宜超过三级。 7.1.2 应采取就地平衡的无功补偿原则,提高系统功率因数。 7.1.3 应采取高次谐波治理措施。 7.1.4 应保持三相供电负荷平衡。 7.1.5 电线电缆截面除应满足工作电流、短路电流及电压降外, 宜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7.1.6 应采用节能型变压器,且变压器负载率宜控制在0.6~ 0.7。 7.1.7 应采用高效率电动机。 7.1.8 大功率水泵鼓风机等设备宜结合工艺要求和运行工况 7.1.9电气照明应采用节能型光源及附件。 7.1.10地下污水处理厂和地下泵站宜采用智能型照明控制 系统。 7.1.11中型以上等级的排水泵站、污水处理厂宜装设光伏发 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系统。 7.1.12光伏发电系统、生物质发电系统宜并网运行。
7.2.1泵站自动化运行控制系统应根据泵站构造、工艺要求和 水泵特性确定节能运行条件和前池最优控制水位,并以此控制水 泉投运数量和水泵转速,实现泵站的运行节能。
能输送模型和各节点的最优控制水位,并以此调节各泵站的控制
液位、扬程和流量,实现管网的最优化运行。 7.2.3区域监控中心应通过管渠调度的方式,处理局部的排水 故障、维持管渠的平衡运行,提高管渠的运行效率。 7.2.4曝气鼓风机应根据设备条件、工艺流程配置调速控制 7.2.5生物曝气池宜采用智能化曝气控制,根据曝气池的实时 运行参数和水质状况在线计算溶解氧的实际需求,并以此控制曝 气量和鼓风机运行。 一(主噪如言
7.2.6表曝机宜采用调速控制
运转,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
能耗数据进行记录和综合分析,提供节能运行建议。 7.3.3能耗管理系统应能够采集、统计、分析和控制排水泵站 或污水处理厂的电能消耗,结合运行工况优化排水泵站或污水处 理广运行
8.0.1城镇排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厂应采取自动监视和报警等技 术防范和安全保障措施。 8.0.2污水处理厂和无人值守的排水泵站应设置视频监控系统, 有人值守的排水泵站宜按管理要求设置视频监控系统。 8.0.3排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的视频监控系统应兼顾生产管理 和安防监控的功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 计规范》GB50115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数字高清摄像机,分辨率不应低于720P; 2应具有语音监听的功能; 3编码方式应采用开放标准,能支持互联互通; 4顿率不应低于 16fps; 5,安装在污水处理现场的摄像机宜采用密封型球形摄像机; 安装在室外的摄像机应设置防护罩,并应采取防震和防 雷措施; 7视频图像存储时间不应少于30d。 8.0.4视频监控覆盖范围应包括排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的出入 口、主要通道、工作场所、周界围墙、主要工艺设施、变电所、 配电间、仪表房、控制室及其他重要的工艺设施和设备机房 8.0.5地下排水泵站和地下污水处理厂主要工作场所的视频监 控范围应全覆盖布置。 8.0.6视频图像应能在泵站或污水处理厂的值班室/控制室显示 和控制。 8.0.7无人值守的排水泵站的视频图像应能在区域监控中心或 排水信息中心显示和控制
8.0.8无人值守的排水泵站宜采用视频分析技术,实现虚拟围 栏、区域警戒、人脸识别等安防预警功能, 8.0.9当泵站接受区域监控中心的远程管理时,视频图像应上 传区域监控中心。 8.0.10设有围栏的泵站或污水处理厂应设置周界防护与报警系 统。报警信息应在值班室门卫室进行显示和提示。 8.0.11周界防护与报警系统应能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并预留 与当地安防联网系统的报警信号接口。 8.0.12无人值守的排水泵站应设置完善的周界防护系统,同时 应在泵房、变电所、控制室及其他重要设备机房设置入侵探测报 警装置,报警信息应传送到区域监控中心或排水信息中心,并宜 8.0.13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排水泵站或污水处理厂,火灾 报警信息应传送到自动化运行控制系统。X× 8.0.14无人值守的排水泵站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信 号应传送到当地消防部门和区域监控中心。 8.0.15泵站和污水处理厂可根据管理需求设置门禁系统。门禁 设置范围应包括主要出人口通道、重要设备机房和主要管理 用房。 8.0.16无人值守的排水泵站设置的门禁系统应与视频监控系统 联动,门禁信息和记录应上传区域监控中心。 8.0.17无人值守的排水泵站宜设置电子巡查系统,在重要设备 机房和巡查路线上应设置电子巡查信息点。
9.1电气系统安装、调试及验
9.1.1高压电气设备和布线系统及继电保护系统的交接试验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 准》GB50150的有关规定。
9.1.3变电所变压器的施
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 范》GB 50148的有关规定。
9.1.4变电所母线装置的施工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 有关规定。
9.1.7电缆线路的施工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
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 验收规范》GB50171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 验收规范》GB50254的有关规定。
9.1.9接地装置的施工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
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的有关规定。9.1.10污水处理厂电气设备施工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4的有关规定。9.2自动控制系统安装、调试及验收9.2.1自动控制系统设备应安装在控制机柜内,控制机柜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内控制机柜宜采用冷轧钢板制作,室外控制机柜宜采用不锈钢板或工程塑料制作,控制机柜金属板材厚度应符合表9.2.1的规定。表9.2.1控制机柜金属板材厚度(mm)机柜高度hh<300300h800800
7接线端子应标明编号,强、弱电端子宜分开排列,最下 排端子距离机柜底板宜大于350mm,有触电危险的端子应加盖 保护板,并设置警示标记。 8电流回路应设置试验端子,电流检测输入端子应设置短 路压板,电压检测输入端子应设置保护熔丝。 9.2.2控制机柜宜设置在控制室,周围环境应于燥,无强烈振 动,无强电磁干扰,无导电尘埃和腐蚀性气体,无爆炸危险性气 体,避免阳光直射。 9.2.3当控制室设置架空地板时,高度宜为300mm,可调量宜 为土20mm。控制机柜应采用有底座的固定安装方式,底座高度 应与底板平齐。对从下部进出电缆的控制机柜落地安装时,控制 机柜下部应设置电缆接线操作空间。 9.2.4控制室及控制设备机房的温度宜控制在18℃ 28℃,相 对湿度宜控制在 40%~75%。 9.2.5控制室应布设保护接地母线,整个控制室应构成一个等 电位体,所有可触及的金属部件均应可靠连接到接地母线上。 9.2.6控制室操作台宜设置综合布线槽;台面设备布置应符合 人机工程学的要求,便于操作;台面下柜内安装计算机设备时, 应考虑通风散热措施。 9.2.7控制系统的连接电缆应采用铜芯电缆。 9.2.8控制电缆宜采用4芯以上,备用芯不得少于1芯;当长 度大于200m或存在较大十扰时,应采用铜网屏蔽电缆。 9.2.9模拟量信号传输应采用铜网屏蔽双绞线,视频信号传输 宜采用光缆,通信电缆选用应与终端设备的特性相匹配。 9.2.10系统供电电缆和仪表信号电缆应分开敷设 9.2.11屏蔽电缆宜采用单端接地,接地端宜设在内场或控制设 备一侧。 9.2.12电缆和光缆在室内可采用桥架、支架或穿管敷设,在室 外宜采用穿预埋管敷设或沿电缆沟敷设;直埋敷设时应采用铠装
7接线端子应标明编号,强、弱电端子宜分开排列,最下 排端子距离机柜底板宜大于350mm,有触电危险的端子应加盖 保护板,并设置警示标记。 8电流回路应设置试验端子,电流检测输入端子应设置短 路压板,电压检测输入端子应设置保护熔丝。 9.2.2控制机柜宜设置在控制室,周围环境应干燥,无强烈振 动,无强电磁干扰,无导电尘埃和腐蚀性气体,无爆炸危险性气 体,避免阳光直射。
动,无强电磁干扰,无导电尘埃和腐蚀性气体,无爆炸危险性气 体,避免阳光直射。
9.2.3当控制室设置架空地板时,高度宜为300mm,可调
为土20mm。控制机柜应采用有底座的固定安装方式,底座高度 应与底板平齐。对从下部进出电缆的控制机柜落地安装时,控制 机柜下部应设置电缆接线操作空间
9.2.4控制室及控制设
对湿度宜控制在40%~75%。
电位体,所有可触及的金属部件均应可靠连接到接地母线上。 9.2.6控制室操作台宜设置综合布线槽;台面设备布置应符合 人机工程学的要求,便于操作;台面下柜内安装计算机设备时 应考虑通风散热措施。
9.2.8控制电缆宜采用4芯以上,备用芯不得少于1芯;
9.2.11屏蔽电缆宜采用单端接地,接地端宜设在内场或控制设 备一侧。
9.2.12电缆和光缆在室内可采用桥架、支架或穿管敷设,
外宜采用穿预理管敷设或沿电缆沟敷设;直理敷设时应采用铠装 电缆和光缆
9.2.13架空地板下的电缆应敷设在槽式电缆桥架或电缆托盘 内,并应加设盖板 9.2.14电缆桥架、支架宜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普通钢质电缆 桥架、电缆支架宜采用冷轧钢板制作,电缆桥架板材厚度应符合 表9.2.14的规定,电缆桥架、电缆支架及其紧固件等均应进行 热浸锌等防腐处理,浸锌厚度不应小于65um。
桥架、电缆支架宜采用冷轧钢板制作,电缆桥架板材厚度 表9.2.14的规定,电缆桥架、电缆支架及其紧固件等均) 热浸锌等防腐处理,浸锌厚度不应小于65um。
表9.2.14电缆桥架板材厚度(mm)
1基本性能指标检测; 2 单项功能调试; 3 相关功能之间的配合性能调试 4系统联动功能调试。
上安装的检测仪表的标定和校正应符合有关计量管理的规定
9.2.23自动控制系统的验收测试应以系统功能和性能检验为 主,同时对现场安装质量、设备性能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记 录进行抽查或复核 9.2.24上位机系统的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在控制室实现对泵站内设备的运行监视和控制功能检验; 2检查操作界面,应按设计意图、用户需求落实各工况的 显示和操作画面: 3报警、数据查询、报表、打印等功能的检验; 4系统技术指标测试。 9.2.25控制系统的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控制方式的切换和手动、自动方式下的控制功能检验; 2 故障和报警的响应,故障状态下的设备保护和控制功能 检验; 3操作界面的编排、内容、功能应符合设计意图和用户 需求;
9.2.24上位机系统的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在控制室实现对泵站内设备的运行监视和控制功能检验 2检查操作界面,应按设计意图、用户需求落实各工况的 显示和操作画面: 3报警、数据查询、报表、打印等功能的检验; 4系统技术指标测试。
9.2.25控制系统的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控制方式的切换和手动、自动方式下的控制功能检验; 2故障和报警的响应JGJ/T 453-2019 金属面夹芯板应用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故障状态下的设备保护和控制功能 检验; 3 操作界面的编排、内容、功能应符合设计意图和用户 需求; 设备联动自动运行功能检验; 5 技术指标测试。 9.2.26外围设备的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检测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防雷、防过电压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3控制机柜、控制台和型钢底座安装的充许偏差和检查方 法应符合表 9. 2. 26 的规定
.25控制系统的检验应包括下
表9.2.26控制机柜、控制台和型钢底座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9.2.27视频监控系统安装施工质量的检验阶段、检验内容、检 测方法及性能指标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闭路监视电视 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与《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的有关规定。
9.2.28自动控制系统应在调试完成,各项功能符合设计要求 后,方可与工艺系统一起投入试运行。连续联动调试运行时间不 应小于72h,应采用全自动控制方式,联动运行期间对任何检测 仪表、传感器、通信装置、控制设备的故障应进行诊断和纠正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息公开2《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5《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6《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27《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0938《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15<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7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8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9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1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17《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6
DB11_T1980-2022市域郊轨道交通设计规范.pdf18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 1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XGB 50254 20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21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4 2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 23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 2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 25 《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指示器和操作 器件的编码规则》GB/T4025人 26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 27 《信息安全技术X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2239 28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GB/T 30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