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T 74-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T 74-2017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标准.pdf环与模板采用焊接时,应验算焊缝强度。
与模板采用焊接时,应验算焊缝强
4.4.6对拉螺栓应根据其形式及分布状况某住宅楼工程塔吊安装施工方案,在承载能力
5.0.1大模板零部件下料的尺寸应准确,切口应平整;面板、 肋和背楞等部件组拼、组焊前应调平和调直。 5.0.2大模板组焊应采用减小内应力的焊接顺序和方法。 5.0.3钢吊环、操作平台架挂钩等构件应采用热加工成型。 5.0.4大模板的焊接部位应牢固,焊缝应均匀,焊缝尺寸应符 合设计要求,焊渣应清除干净,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 构焊接规范》GB50661的规定。 5.0.5模板板面应涂刷隔离剂,其余部位金属表面应除锈并涂 刷防锈漆,构件活动部位应涂油润滑。大模板加工完成后,应按 配板设计的编号在背面进行标识。 5.0.6整体式大模板的制作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5.0.6整体式大模板的制作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5.0.6整体式大模板的制作充许偏差与检验方法应符 5.0.6的规定
表5.0.6整体式大模板制作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
拼装式大模板组拼允许偏差与检验方
6.1.1大模板安装不得扰动工程结构及设施 6.1.2 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大模板的安装进行专项检查,并应 记录。 6.1.3 浇筑混凝土时应监控大模板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应及 时处理。
6.1.4大模板吊装应符合下列
1吊装大模板应设专人指挥,模板起吊应平稳,不得偏斜 和大幅度摆动;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可靠处,严禁施工人员随同 大模板一同起吊; 2被吊模板上不得有未固定的零散件; 3当风速ur达到或超过15m/s时,应停止吊装; 4应确认大模板固定或放置稳固后方可摘钩。 6.1.5当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²时,不得进行 大模板安装施工;当混凝土结构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不得拆 除大模板;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拆除大模板时不得损坏混凝土 表面及棱角
6.2.1大模板安装及拆除前应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2.1大模板安装及拆除前应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2.2模板进场后逐项检查项目应符合表6.2.2的规定
6.2.2模板进场后逐项检查项目应符合表6.2.2的规
表6.2.2模板进场检查项目
6.2.3当拼装式大模板现场组拼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选择在平整坚实、排水流畅的场地上进行: 2 拼装精度应符合本标准第5.0.7条的要求; 3 拼装完成后,应采用醒目字体按模位对模板重新编号。 6.2.4宜进行样板间的试安装,验证模板几何尺寸、接缝处理 零部件等的准确性后,方可正式安装。 6.2.5面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清理干净,涂刷隔离剂。刷过隔 离剂的模板遇雨淋或其他因素失效后应补刷。使用的隔离剂不应 影响结构工程及装修工程质量。 6.2.6墙体根部模板安装部位楼板面应清理干净并找平。 6.2.7模板安装前应放出模板内侧线及外侧控制线作为安装 基准。
6.2.3当拼装式大模板现场组拼时,应符合下列规负
6.2.5面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清理干净,涂刷隔离剂。
6.2.8大模板起吊前应进行试吊,当确认模板起吊平衡、吊环 及吊索安全可靠后,方可正式起吊
6.2.8天模板起吊前应进行试吊,当确认模板起吊平衡
6.3.1模板安装时宜按模板编号,按内侧、外侧及横墙、纵 的顺序安装就位。
6.3.2大模板安装调整合格后应固定,混凝土浇筑时不
6.3.3大模板应支撑牢固、稳定。支撑点应设在坚固可靠处, 不得与作业脚手架拉结。
6.3.3大模板应支撑牢固、稳定。支撑点应设在坚固
6.3.4当紧固对拉螺栓时,用力应得当,不得使模板表面产生 局部变形。
6.3.4当紧固对拉螺栓时,用力应得当,不得使模板表
6.3.5天模板安装就位后,对缝隙及连接部位可采取堵缝措施 防止出现漏浆、错台现象。
6.4.1大模板安装完成后,应经验收合格,方可进行混凝土 浇筑。 6.4.2 大模板安装验收时,应对下列项目进行复查确认: 模板支撑系统的固定; 2 操作平台系统的固定; 3 拼装模板的接缝; 4 模板竖向支撑的固定。 6.4.3 大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4.3的 机定
.3大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6.4.4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前风速r达到或超过20m/s时
6.4.4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前风速r达到或超过20m/s时,应对 已安装模板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作。
6.5.1大模板的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大模板的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大模板的拆除应按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 2 当拆除对拉螺栓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模板倾覆:
3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模板上口晃动、撬动或锤击模板; +拆除的对拉螺栓、连接件及拆模用工具应妥善保管和放 置,不得散放在操作平台上; 5起吊大模板前应确认模板和混凝土结构及周边设施之间 无任何连接; 6移动模板时不得碰撞墙体。 6.5.2大模板的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大模板现场存放区应在起重机的有效工作范围之内,大 模板现场存放场地应坚实平整,不得存放在松土、冻土或凹凸不 平的场地上:。 2大模板存放时,有支撑架的大模板应满足自稳角要求; 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稳定措施。无支撑架的大模板,应存 放在专用的存放架上。 3当大模板在地面存放时,应采取两块大模板板面相对放 置的方法,且应在模板中间留置不小于600mm的操作间距;当 长时间存放时,应将模板连接成整体。 4当大模板临时存放在施工楼层上时,应采取防倾覆措施: 不得沿外墙周边放置,应垂直于外墙存放。 5当大模板采用高架存放时,应对存放架进行专项设计。
7.0.1模板运输应根据模板的长度、高度、重量选用适当的 车辆。 7.0.2模板在运输车辆上的支点、伸出的长度及绑扎方法均应 使模板不发生变形,不得损伤表面涂层。 7.0.3大模板连接件应码放整齐,小型件应装箱、装袋或捆绑, 避免发生碰撞,连接件的重要连接部位不得受到破坏。 7.0.4使用后的大模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租赁模板脚手架维 修保养技术规范》GB50829的要求进行维修保养,合格后方可 再次使用。 7.0.5大模板贮存应分类码放。零、配件人库保存时,应分类
7.0.5大模板贮存应分类码放。零、配件人库保存时,应分 存放。
7.0.6大模板存放场地地面应平整、坚实,并应有排水
7.0.7当大模板叠层平放时,在模板的底部及层间应加垫木。 垫木应上下对齐,垫点应使模板不产生弯曲变形。大模板叠放高 度不宜超过2m,并应稳固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而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小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筑工程大模板技术标准
1.0.1大模板工程是一项自成体系的成套技不,用于适应了建 筑工业化、机械化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要求而得以快速发展和应 用。为使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大模板的设计、制作与施I达到技 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保证质量,在总结现有实践经验 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1.0.2本条界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第5号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及 大模板工程应用实际情况,在原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及一般构 筑物竖向结构基础上,修改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相关的模板 工程。 1.0.3本标准主要针对普通混凝土垂直结构大模板施工.工艺特
点编写,对于其他特殊混凝土结构施工用大模板,尚应结合工.程 实际,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大模板施工工艺的核心是:为提高施工效率、有利于现场施 工文明管理,按建筑施工模位需求,在工厂加工完成整体式大模 板或现场组拼完成拼装式大模板,再利用辅助起重设备按模位进 行整装整拆施工。为此,本次修订将“大模板”术语表述调整 为:由面板系统、支撑系统、操作平台系统、对拉螺栓等组成, 利用辅助设备按模位整装整拆的整体式或拼装式模板。同时,为 方便标准的理解,增加了“面板系统”、“支撑系统”和“操作平 台系统”的术语
3.0.1本条简要说明了大模板的主要组成部分。面板系统包括 面板、肋、背楞等;支撑系统包括承力座、可调长度支撑杆及相 应连接件等;操作平台系统包括脚手板支架、护栏、爬梯、脚手 板等。为清楚起见以一面墙体工作状态的示意图描绘。大模板结 构形式有整体式、拼装式等,本标准无意通过示意图规范和统 大模板的具体结构和构造
板、木胶合板、塑料板等,结构形式有的有背楞,有的无背楞, 且肋和背楞的布置形式也不一样,为满足混凝土浇筑质量要求, 大模板设计时应根据其材料特性、结构形式、支撑方式等特点, 按照最不利工况对模板结构进行强度和刚度设计。计算中的荷载 与变形限值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1CGL162的相关规定
3.0.3本条为大模板各组成部分所使用材料的总体要求。本次 修订中未规定大模板应采用的具体材料而改由设计人员根据具体 情况确定
3.0.3本条为大模板各组成部分所使用材料的息体要求。本次
3.0.6大模板各系统之间一般是通过螺栓或销轴连接,为满足 大模板施工安全要求,组成大模板的各系统之间的连接应可靠。 3.0.7大模板竖向放置时的受风面积大,风荷载作用是引发大 模板倾覆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抗倾覆性能只能通过 算,实际工程中不具备验证条件,为此本条仅提出了原则性
算,实际工程中不具备验证条件,为此本条仅提出了原则性 要求。
的间隙很小,拆模时应在模板与建筑结构完至分离条件下币运 以达到载荷明确、吊运安全的目的。为此要求在大模板施工流利
及忌体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拆模空间问题,在不破坏模板的 前提下即可顺利装拆、吊运。 3.0.9大模板施工涉及物流、起重吊装、混凝土结构养护、模 架支护等多个环节,因此在组织大模板施工时,应按照大模板设 计方案并结合施工现场的规模、场地、起重设备、作业人员、模 板流水段作业周转的施工期和滞留期等可能出现的问题做通盘考 虑和安排,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以利于大模板优越性的发挥和施 工的安全、均衡、有序、快捷
4设计4.1一般规定4.1.1本条是合理确定大模板设计方案的必要条件。设计和施工双方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施工工艺、现场施工条件进行沟通协调,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大模板工程设计。4.1.2建筑物开间、进深、层高尺寸各不相同,大模板设计时既要考虑模板的合理配置,又要考虑模板的通用性,以提高模板的利用率,做到经济合理。4.1.3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可较准确描述各作用荷载的影响效应,能较充分反映结构可靠度实质,因此要求大模板各组成部分应根据功能要求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进行设计计算。4.1.4大模板在正常运输、存放、装拆及吊运过程中,其荷载大小、方向均与施工荷载不同,可能发生变形,影响使用效果和安全。因此进行结构构造设计时,除满足施工荷载作用时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考虑可运输性及上述过程中的特殊荷载对大模板变形的影响。4.2构造设计4.2.1本条为新增条款。1大模板面板根据服务工程的混凝土体量、浇筑施工工艺及周转次数要求等选用钢材、铝合金、竹胶合板、木胶合板、塑料板等材料,选用的材料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的要求。2面板尺寸大需采用多块小面板拼接时,应对接缝进行处理,达到接缝无漏浆缺陷且满足混凝土外观质量的要求。32
3采用焊接拼接时,要求所用材料具有良好的可焊性,确 保焊缝不产生脆裂。 采用插接拼接时,面板应有无方向的插接企口,从板两 端都可插拔以方便维修更换 5、6肋是限制面板变形的关键零部件,肋的间距大则面板 局部屈曲变形可能性大,肋的间距小可减小面板局部屈曲变形, 但会降低模板的经济性。为防止面板局部屈曲变形超出设计限定 范围且考虑经济性,应根据计算结果合理确定肋的布置间距。同 时,对肋与面板为分体组装的模板,在设计与制造时应满足肋与 面板贴合紧密的要求,面板实际局部屈曲变形与理论计算应 吻合。 7主肋实际支撑与计算边界条件应相符,防止模板整体变 形超出设计限定范围。主肋与背楞连接件的设计与制造应满足在 安装后主肋与背楞无相对运动,即外力作用时连接位置的主肋与 指樱恋形一致的西成
保焊缝不产生脆裂。 采用插接拼接时,面板应有无方向的插接企口,从板 端都可插拔以方便维修更换 5、6肋是限制面板变形的关键零部件,肋的间距大则面机 局部屈曲变形可能性大,肋的间距小可减小面板局部屈曲变形 但会降低模板的经济性。为防止面板局部屈曲变形超出设计限负 范围且考虑经济性,应根据计算结果合理确定肋的布置间距。同 时,对肋与面板为分体组装的模板,在设计与制造时应满足肋 面板贴合紧密的要求,面板实际局部屈曲变形与理论计算应 吻合。 7主肋实际支撑与计算边界条件应相符,防止模板整体变 形超出设计限定范围。主肋与背榜连接件的设计与制造应满足在 安装后主肋与背楞无相对运动,即外力作用时连接位置的主肋与 背楞变形一致的要求。 4.2.2本条为新增条款。对不符合建筑模数的特殊模位,在不 影响外观质量要求时,宜采用模数主板与填充非标模板拼装 以最大限度提高模板标准化水平,提升大模板使用的经济性 模板长度方向与构件长度方向一一致,有利于减少支撑数量。排 板有错缝、齐缝两种方式,采用齐缝排板需对接缝处的刚度进 行补偿:以防止因接头刚度削弱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为提高 拼装式大模板整体刚度,背楞的布置方向应与模板排板方向 垂直。 4.2.3支撑系统是保持大模板工.作及竖放时自身稳定、控制模 板整体变形的核心部件,支模、竖放时还需根据需要调整面板与 水平面夹角及工作位与安装位的误差,拆模时也需通过支撑系统 周节使脱模彻底,为此支撑系统应设置可满足调整面板垂直度 自稳角及前后位置要求的调节装置,且承力座应与支撑面可靠固 以防止支撑杆受力时铰点窜动,并且支撑的数量应与背楞刚度 相适应。为防止支撑作用力造成模板意外变形,要求支撑杆需支
4.2.2本条为新增条款。对不符合建模数的性殊横位左
影响外观质量要求时,宜采用模数主板与填充非标模板拼装 以最大限度提高模板标准化水平,提升大模板使用的经济性 模板长度方向与构件长度方向一致,有利于减少支撑数量。排 板有错缝、齐缝两种方式,采用齐缝排板需对接缝处的刚度进 行补偿,以防止因接头刚度削弱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为提高 拼装式大模板整体刚度,背楞的布置方向应与模板排板方向 垂直。
板整体变形的核心部件,支模、竖放时还需根据需要调整面板与 水平面夹角及工作位与安装位的误差,拆模时也需通过支撑系统 调节使脱模彻底,为此支撑系统应设置可满足调整面板垂直度 自稳角及前后位置要求的调节装置,且承力座应与支撑面可靠固 定以防止支撑杆受力时铰点窜动,并且支撑的数量应与背楞刚度 相适应。为防止支撑作用力造成模板意外变形,要求支撑杆需支
撑在主肋或背楞上。4.2.4、4.2.5这两条为新增条款。高空攀爬、取物易发生坠落事故,为满足混凝土浇筑振捣和模板对拉螺栓装拆作业安全要求,在模板顶部及对拉螺栓中心离地高度大于2m时的螺栓紧固操作部位,宜设操作平台并设置上下爬梯,操作平台强度、防护应符合规定。4.2.6对拉螺栓是连接构件两侧大模板、控制模板间距(构件厚度尺寸)、承受混凝土浇筑施工荷载的关键零部件,为满足施工安全要求规定了对拉螺栓的材质和规格。为防止施工中对拉螺栓部位模板局部变形及满足构件外观装饰设计要求,规定了对拉螺栓的设置位置。4.2.7本条对吊环的加工和使用提出了要求。1吊环连接不应影响大模板的局部强度,避免大模板吊装中发生局部塑性变形、撕裂等现象。2吊环的数量及布置首先应满足承载能力要求,其次应满足模板起吊平衡、就位平稳的要求。吊环与大模板之间连接的相对位置和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般情况下每块模板至少应设2个吊环。3吊环是关系大模板吊运安全的核心零部件,为防止吊运冲击的交变载荷造成吊环失效,规定了吊环材料的材质规格。考虑吊环需要焊接,为满足焊接质量要求,应采用圆钢而不应采用钢筋制作吊环。4、5吊环与模板有焊接连接和螺栓连接两种形式。无论采取何种连接,均应连接可靠。钢吊环焊接应根据母材材质和吊环工作条件确定焊条型号、焊缝尺寸,保证焊缝质量。对于螺栓连接的钢吊环,采用双螺母是常用的防松方法,施工中应将两个螺母拧紧。4.3配板设计4.3.1本条对配板设计进行了规定。34
1划分流水段是模板工程前期设计的重要步骤,流水段划 分是否合理与大模板投入量、周转使用次数、施工速度和工程总 体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 2工程的质量要求是选取模板面板材料的前提,周转次数 的多少是选择模板结构体系的前提,两者应综合考虑,才能合理 确定、选模板体系。 3配板设计时应最大限度地提高模板的通用比例,以提高 模板工程的经济性。 4应根据结构形式与塔式起重机、液压提升机等施工.辅助 设备的起重能力综合考虑模位划分,达到安全适用的目的。 5对称设计可使模板左右结构相同,穿墙孔两边位置相同: 也可使内外模板相同,有利于减少模板的编号,提高模板的流水 通用性和安装效率。 6模板配置过程中出现的剩余尺寸,可采取两种补偿方法: “以板定角模”即剩余尺寸由角模尺寸补偿的方法;“以角模定 板”即剩余尺寸由板补偿的方法。“以板定角模”将导致角模规 格多,使用管理复杂;“以角模定板”可减少角模规格,提高通 用性,利于现场施工管理和降低成本。 4.3.2配板设计文件是模板制造、施工的关键指导性文件,是
4.3.2配板设计文件是模板制造、施工的关键指导性文件
满足建筑设计要求和施工作业安全需要的技术保障。为使设计 果可行并符合工程实际,规定了设计文件的内容
4.3.3本条给出了单模位模板设计中配板高度和长度的一般
稳角计算应同时考虑风力沿水平方向吹情况下在水平和垂直两个 方向对大模板的作用(图4.4.4)。在α<20°的状态,与原计算 公式所得结果差别不大,但α>20°时结果差别会逐渐加大。根据 自稳角计算结果,轻质模板在高空即使平置也应采取措施,以防 被风吹动发生危险。 自稳角计算的边界条件为:以大模板底边为支点,大模板停 放的重力矩不小于其受到的风力矩,即M.Mw。假设大模板 质量为均匀分布(单位面积自重为P),考虑抗倾覆系数k,取 大模板的纵向长度为l,对横向单位长度大模板:
M,=PX1X1/2Xsina
解出α并换算为角度:
ZM=k(ukX/ XcosαXl/2Xcosa +ukX1X sinαX1/2Xsinα) PX sinα≥k Xuk
180 kXuk arcsin p
4.4.6对拉螺栓承受施工荷载,其分布的疏密程度关系到模板
4.4.6对拉螺栓承受施工荷载,其分布的疏密程度关系到模板 整体的抗变形能力和对拉螺栓截面面积的大小。对拉螺栓一般应 计算其最小断面及螺纹强度,锥形对拉螺栓还应根据楔块的结构 形式分别计算其剪切强度和接触强度。
5.0.1大模板零部件下料尺寸准确、切口平整,是满足大模板 组焊、组拼后尺寸准确和成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5.0.2大模板面积大,焊接部位多,不同位置的焊接往往有不 同的工艺要求,如:板面和边肋采取塞焊工艺,面板与肋间采取 断续焊,有的部位需要满焊等。实践证明,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 法可以有效抵消由焊接产生的内应力,减少模板的焊接变形。 5.0.4大模板焊接质量直接影响大模板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本条在上一版本第5.0.8条基础上,要求焊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的规定,使焊接质量的检 查和判定有章可循。
5.0.5模板标识可设置于模板的背面和侧面醒且处,以便于显
2 配板设计方案中模板的模位编
6.1.2模板安装完成后,应组织专项检查验收:检查模板及工 安装与施工方案和相关规范的符合性,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 阶段施工。
6.1.2模板安装完成后,应组织专项检查验收,检查模板及其
6.1.3浇筑混凝土施T中,存在泵送混凝王流量、振揭等动刀
6.1.3浇筑混凝士施.1.中,任泵达混凝士流量、振等勾 影响和人为操作的不确定性因素,应设专人对大模板使用情况进 行监控,以便发现胀模(变形)、跑模(位移)等异常情况并圣 善处理
6.1.+对大模板吊装安全作业的要求。
对大模板吊装安全作业的要求
1模板偏斜与摆动,不但会增加起重设备的附加荷载,还 容易引起模板与其他构筑物刷蹭。人员与大模板一同起吊易造成 人员伤害,应严格禁止。 2模板上未固定的零散件如连接件等,在吊装中易掉落引 起起重伤害。 3大模板的迎风面积大,当风力较大且作业高度增加后, 在空中易姿态失控,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规定当3s时距平均瞬 时风速U达到或超过15m/s时,应停止作业。作业地点未配备 风速仪的情况下,可参考当地气象台站的天气预报数据推算瞬时 风速,风力等级与3s时距平均瞬时风速的对应关系见本标准 表4.4.4。 +大模板的面积、重量都比较大,吊装就位摘钩前需采取 固定措施,防止摘钩后产生滑移甚至倾翻造成人员伤害,
构产生裂缝影响后期性能。过早拆除模板,混凝土强度低,容易 造成混凝土结构缺棱、掉角及表面粘连等质量缺陷。拆模时混凝 土强度可依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的强度判定。
6.2.1大模板安装及拆除前应通过技术交底,将施工.工艺要点、 岗位职责、安全事项和质量要求落实到班组和操作人员。 6.2.2为达到施工安全高效,防止施工.出现差错的目的,模板 进场后应进行检查确认。
正地优自, 快 进场后应进行检查确认。 6.2.3现场组拼大模板时的场地、组拼的精度和标记应符合本 条的规定。
灰尘或遇雨淋后失去效力都会直接影响脱模效果。隔离剂选择不 当会对混凝土结构表面造成污染,影响混凝土工程的表面质量。 6.2.7测量放线是大模板安装位置准确度的依据,也是确保工 程质景的关键工序
灰尘或遇雨淋后失去效力都会直接影响脱模效果。隔离剂
6.2.7测量放线是大模板安装位置准确度的依据,也是确保 程质量的关键工序
6.3.1从便于天模板的安装操作和安全施工的角度,规定了先 安装墙体内侧模板,再安装外侧模板的顺序原则。 6.3.2大模板安装调整合格后,长、宽、高三个方向均应限制 固定,支撑牢固可靠,模板不应因承受荷载而移位或变形,满足 混凝土结构位置和外形尺寸的要求。
6.3.3模板支撑不牢固失稳易造成模板倾覆等安全事故
6.3.5大模板安装后,为防止漏浆DLT1441-2015 智能低压配电箱技术条件,对结构节点或连接部
3.5大模板安装后,为防止漏浆,对结构节点或连接部位存 的缝隙,可以用其他材料堵缝,但不能破坏模板及安装位置
6.5.1本条对大模板的拆除进行
1拆模是支模的逆过程,从施工工艺上先支的模板后拆, 后支的模板先拆便于施工;从施工安全性考虑,外侧的大模板就 位于外模支架上,且在建筑物外侧,当对拉螺栓等连接拆除后有 可能增加意外的不安全荷载,应先拆除外侧模板。 2有支撑架的大模板,当对拉螺栓、连接件等拆除后,应 调整支撑使大模板稳定停放。无支撑架的大模板,连接件拆除 后,则应采取临时固定措施,不能将模板直接倚靠在墙体结构或 不稳定物体上,以防破坏墙体结构或模板滑倒伤人。 3大模板整装整拆,面积越大,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 力就越大,如果模板表面清理得不好、脱模剂涂刷有缺陷,表面 光滑程度等出现问题,会给拆模带来困难。当出现这种情况时, 可在模板底部用撬棍撬动模板,使模板与墙体脱离开。在模板上 口采取撬动、晃动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方法拆模,会造成对混凝 土结构的破坏和模板的损坏,质量水平下降,影响大模板的重复 使用效果。 5对拉螺栓等连接件漏拆时强行起吊模板易引发起重设备 损坏和人员伤亡的重大安全事故:需高度重视。 6.5.2本条对大模板的存放进行了规定。 1大模板存放区布置在起重机回转半径范围之内,可直接
1大模板存放区布置在起重机回转半径范围之内,可直接 吊运,减少二次搬运,提高工效。在施工过程中,大模板多采取 竖向放置,由于大模板体型、自重大,如果存放场地不坚实平整 则停放不稳,受外力作用易造成倾覆的安全事故。 3从操作便利及施工安全的角度考虑,大模板存放除应满 足自稳角的要求外,板面应相对放置,可以防止一块模板受外力 作用失稳倾覆对相邻模板引发的连锁反应。模板与模板中间留置 操作间距,便于对模板的清理和涂刷隔离剂。 5需要高架存放时,应根据存放要求、存放环境按照现行 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进行专项设计,实现安 全存放。
7.0.1~7.0.3模板运输车辆的选择及模板在车辆上的位置、绑 扎方法等是运输过程中注意成品保护的重要环节,不应因运输过 程中的装车、绑扎等方法不当而造成模板质量水平和使用效果 降低。 7.0.4为避免遗漏与重复GBT8478-2020铝合金门窗国家标准.pdf,本次修订删除了原具体要求而改为 直接引用标准。 7.0.5、7.0.6 这两条对大模板在施工场地以外的存放进行了 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