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1618-2017 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pdf

QGDW 11618-2017 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4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12813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GDW 11618-2017 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pdf

Q/GDW 116182017

onfor contentand depth of connecting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to power system

道路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Q/GDW 116182017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总则 4任务依据和主要原则 5电力系统现况及光伏发电站概述 6电网发展规划: 7光伏发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8接入系统方案, 9对光伏发电站升压站电气主接线及有关电气设备参数的要求 10系统继电保护 11 安全自动装置 12 调度自动化 13 14 系统通信 15 投资估算 16 结论及建议 主要附图 编制说明

0/GDW 116182017

为促进光伏发电科学、有序发展,规范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设计阶段的内容深度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隽、李晖、谷毅、赵子臣、李勇、齐芳、王基、韩柳、刘丽榕、刘建琴、王 智冬、王帅、仇卫东、易海琼、肖智宏、王玉东、王佳明、史锐、刘斯伟、李红霞、秦绪武、许德操、 首森淼、张节潭。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

为促进光伏发电科学、有序发展,规范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设计阶段的内容深度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隽、李晖、谷毅、赵子臣、李勇、齐芳、王基、韩柳、刘丽榕、刘建琴、王 智冬、王帅、仇卫东、易海琼、肖智宏、王玉东、王佳明、史锐、刘斯伟、李红霞、秦绪武、许德操、 苗淼、张节潭。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

Q/GDW 116182017

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

本标准规定了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经 久分内谷荣度爱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通过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新建、改建和扩建 的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设计。35kV电压等级接入的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参照执行,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12326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不平衡度 GB/T15945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Q/GDW1993光伏发电站模型及参数测试规程 Q/GDW1991光伏发电站建模导则 国能安全(2015】36号关于印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等安全防护方案和评估规范的通 知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1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列入国家规定的政府能源主管部门批准的电力发展规划或专项规划,方 可开展接入系统设计工作。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设计成果及评审意见,应体现在光伏发电站本体设计中。 4.2接入系统方案应与电网规划相协调。对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光伏发电站(群)开发规模或容量比 重较大的地区,应先开展电网消纳光伏能力研究;对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在相同规划期间投产的光 伏发电站群项目,为充分利用输电通道的输电能力,宜针对规划期内投产总装机容量统筹规划外送方案, 开展输电规划研究,用于指导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设计。

0/GDW 116182017

0/GDW 116182017

4.3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一次部分和系统二次部分。一次部分明确光伏发电 站申能消纳方向和范围,研究提出接入系统方案,提出光伏发申站升压站(开关站)申气主接线及有关 电气设备参数要求,明确电能质量治理措施,提出光伏发电站无功配置方案。二次部分提出系统继电保 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电能计量、系统通信等方案。 4.4当负荷发展、其他电源建设以及电网规划项目建设时序对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方案影响较大时, 应作适应性分析。 4.5当光伏发电站规划容量、建设进度发生较大变化,或者电网内其他重要电源建设进度发生较大变 化对原推荐方案产生较大影响时,需对已完成的接入系统设计进行必要的复核调整,

5.1应包括任务依据及相关说明。

5.1应包括任务依据及相关说明。 5.2确定设计水平年、远景水平年及过渡水平年。 5.3阐述设计思路和研究重点, 5.4明确主要边界条件及有关原则

6电力系统现况及光伏发电站概述

6.1与光伏发电站有关的电力系统现况

概述与光伏发电站有关的电力系统现况主要内容如下: a 电网装机容量、电源结构、发电量、用电量、最大负荷、负荷特性、系统调峰情况等: 相应电压等级的电网情况; C 相应地区电网与周边电网的送、受电情况; 1 主要运行指标,如发电利用小时数、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等; e 地区新能源发展现状及消纳情况; f 地区电源前期进展和接网情况; )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6.2.1介绍光伏发电站的地理位置、建站条件、最终规划容量与分期建设容量以及纳入各级政府能源 主管部门发展规划情况、前期工作进展情况、计划投产时间等。 6.2.2介绍光伏发电站的主要特征,包括光伏发电站所在地区太阳总辐射年总量、峰值日照时数、日 照时数,电站特点、各月出力曲线、典型日出力曲线,光伏发电站群出力同时率,年发电量、利用小时 数,静态总投资、单位千瓦投资等。

7.1介绍相应地区电网发展规划的负荷预测结果,根据目前经济发展形势和用电负荷增长情况,提出 本次接入系统设计的负荷水平。分析提出电网的负荷特性。 7.2概述相应地区能源资源的分布与特点,介绍光伏发电发展规划,列出规划研究期内光伏发电站建 设规模及进度。已开展电网接纳光伏能力研究、大型光伏发电基地输电系统规划设计的应简要介绍主要 结论。

Q/GDW 116182017

7.3介绍相应地区电源建设规划、电源结构及发展变化趋势等,列出规划研究期新增电源的建设进度 和机组的退役计划, 7.4介绍和分析规划研究期内(包括本光伏发电站项目投产前)相应电网发展规划

DB14T 2557—2022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范 第4部分:施工单位.pdf8光伏发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8.1电力电量平衡分析

8.1.1 确定电力电量平衡的边界条件和有关原则。 8.1.2 选择相应地区电网规划研究期内代表年进行电力电量平衡计算。 8.1.3 根据光伏发电站出力特性,进行光伏发电站各种典型方式下的电力平衡分析,必要时进行逐年 (逐月)的电力平衡计算。

8.2.2介绍相应地区电网内的水、火电厂出力指标,其中包括:各水电厂保证出力,不同水平年的逐 月平均出力、预想出力、强迫出力;火电厂允许的最小出力等。若有必要,还需介绍相应地区电网内的 风电场的各月出力曲线、典型日出力曲线、出力概率分布、风电场群出力同时率等。 8.2.3对相应地区电网进行规划研究期内代表年典型日调峰平衡计算,分析提出相应地区电网消纳光 伏发电的容量。 8.2.4根据电源建设空间和相应地区电网消纳光伏发电容量,分析光伏发电站消纳方向,论述光伏发 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

9.1概述设计光伏发电站本期工程投产前的相关电网概况。 9.2根据电力平衡和调峰能力分析结果、电网网架现状和发展、负荷分布、光伏发电站本远期建设容 量,阐述方案拟定思路和初步拟定的接入系统电压等级。 9.3初步分析拟接入点建设条件、扩建条件及接入线路走廊初步条件。 9.4提出接入系统比较方案和必要的过渡方案,并进行电气计算,分析比较各方案的潮流分布、网损、 稳定水平和短路电流水平等。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提出推荐方案,包括出线电 压等级、出线方向和回路数、导线长度和导线截面等

9.5推荐方案典型方式的电气计算DB45/T 1550-2017标准下载,主要内容如

T,确定方案是否满定正常与事故情况下送电要求, b)并对光伏发电站最大出力主要出现时段的运行方式进行计算; 稳定计算。校验典型运行方式下的相关断面输电能力和电网稳定水平,并依据计算自的和光伏 阵列规模,可采用详细或等值模型形成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模型应能充分反映其暂 态响应特性,满足Q/GDW1993、Q/GDW1994要求。必要时采用电磁暂态模型计算。 短路电流计算。计算光伏发电站投产前、投产年、远景年的短路电流水平; 调相调压计算。确定光伏发电站开压变压器调压方式及变压器分接头,提出光伏发电站接入后 光伏发电站集中补偿的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和型式要求;根据电网无功电压运行控制要求,提出 电网无功补偿配置要求: f)必要时进行工频过电压及潜供电流计算。初步提出高压电抗器和中性点小电抗器的配置意见。 9.6根据需要,对光伏发电站接入可能引起的电压稳定、过电压、无功补偿、电能质量等问题,同步 完成专题研究,并将研究结论纳入接入系统设计报告中。

0/GDW 116182017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