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5570-2020 电力工程电缆勘测技术规程.pdf7.3.1本条规定明确了高程基准与深度基准的转换关系的获取 方式。深度基准的分析计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测量 规范》JTS131附录F的规定,其中,理论最低潮面即理论深度基 准面。
7.3.2本条规定明确了各种水深测量方式适用条件和测深点精
顶管工程施工组织方案7.3.3本条规定了重合点(图上 1mm以内)深度不符值限差
式中:P, 各层厚度。
内 P,ti P:S. 台1 Z. ,Sn 2 P
(2)声速改正公式:
7.3.17本条规定了水深图绘制方法及相关要求。
.3.17本条规定了水深图绘制方法及相关要求。
7.4.1本条规定了侧扫声呐性能
△Zv = 2 V。=1500m/s
V。=1500m/s
(1)扫描分辨率应根据侧扫目标的大小,综合考虑有效作用距 离、脉冲宽度、工作频率、测量船速、拖电入水深度等因素。扫测比 例尺不应小于1:10000。 (2)测线间隔应根据测区水深、海底地形及障碍物、扫描分辨 率、定位精度、重叠带宽度和导航仪精度等因素进行分区设计。 (3)扫测最佳覆盖系数K的取值范围:1、2或3。根据定位精 度、操作水平、导航自动化程度及覆盖或然率等因素的要求,考虑 覆盖最佳条件选择确定。K一般取值为2。当拖更采用超短基线 定位以及测量船采用差分定位时,K宜取1。当侧扫作业易出现 漏扫时,K 宜取3。
7.4.3本条规定了扫测作业实施的方法及相关要求。
7.4.5本条规定明确了补测的情形
7.4.7本条规定了海底面微地貌图判读的技术要求。其中,海底
状、色调、大小、阴影和相关体等,判读目标图像、地貌图像和水体 图像等各类图像。海底电缆工程的扫测以判读目标图像为主。 7.4.8本条规定了海底面状况图绘制的技术要求。海底面状况 图绘制应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在图上用线条圈出岩礁、沙波、石蛎养 殖、沉船等物体轮廓,即可自动生成CAD格式的海底面状况基本 位置图,如果路由区还进行了磁法探测,应在基本位置图中叠加由 磁法探测完成的海底管线及磁性障碍物分布图,再结合水深测量、 底质采样等资料进一步核实确认海底面状况,最终根据所需比例 生成声呐扫测海底面状况图
7.5.1陆域勘察的方法包括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勘探与取样、 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应针对不同的电缆工程,因地制宜地采用合 适的方法。
7.5.2电力工程电缆多布置在城市的街道下,地下构筑物、地下 管网等往往密集分布,因此布孔时应避开各种地下设施,并采用地 下管线探测仪了解地下设施的分布,查明后方可实施钻探。对位 于地铁等工程附近作业时应收集当地的相关规定,符合地方相关 条例。 钻孔是否及时回填及回填质量对工程影响较大,且这种影响 往往在短期内不宜察觉,但到一定时候往往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尤其当存在承压水问题时,可能导致深基坑开挖、盾构/项管掘进 等施工过程中出现突涌等工程事故。对工程建设的危害主要有: ①形成水力通道,导致突涌等问题;②形成跑浆通道,影响顶管、盾 构壁后注浆效果。坑洞回填的材料可根据当地经验选用原土或石 灰等固化材料。
7.5.2电力工程电缆多布置在城市的街道下,地下构筑物、地下
整或变更,因此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工程勘察 的各个阶段。当存在对工程有重大影响的地质问题,如活动断裂、 采空区等时,常规的调查无法满足工程要求,应进行专项工程地质 调查与测绘工作。 7.5.5主要的不良地质作用包括岩溶、空洞、滑坡、岸边冲刷、地 面沉降、地裂缝、地下古河道、暗浜、含有害气体地层等。查明有害 气体对地下工程极为重要,有害气体在电力电缆工程的施工过程 中可能会对工程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查明含气层的分布、性质、 气体属性等极为重要,以便在施工前施工放气孔,消除对工程的 影响
7.5.5主要的不良地质作用包括岩溶、空洞、滑坡、岸边冲刷、地
面沉降、地裂缝、地下古河道、暗浜、含有害气体地层等。查明有害 气体对地下工程极为重要,有害气体在电力电缆工程的施工过程 中可能会对工程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查明含气层的分布、性质 气体属性等极为重要,以便在施工前施工放气孔,消除对工程的 影响。
7.5.11土试样的质量要求应根据工程需要确定,并应在关键部 位取样,且土样等级应为I级,用于热物理指标试验的土样可采用 Ⅱ级土样。颗粒分析试验的土样等级可用IV土样。对于软黏土: 应使用薄壁取土器采集I级土样,对砂土可采用取砂器采集,
7.5.12原位测试在岩土工程勘测中是十分重要的勘测手段,在 探测地层分布、测定岩土特性、确定地基承载力方面,有突出的优 点。我国地域辽阔,在选择原位测试项目和方法时,除应考虑勘察 目的、岩土特性和工程要求等因素外,主要应考虑地区经验,在有 成熟经验的地区,可以原位测试为主。为了便于选择,本标准附录 D中简要列出了各种原位测试方法的适用条件、测试目的和所能 提供的岩土参数。 当需为专门研究或某些特殊勘测项目的需要采用原位测试方 法时,首先应与设计人员共同商定试验自的、任务要求,然后选定 仪器设备,确定技术措施,并编写试验大纲。在实施过程中应严格 执行现行的标准规程。 旁压仪测试和扁铲侧胀试验近年来在上海等地下工程勘测中 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测定土的静止测压力系数和水平向基床系数
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7.5.14原位测试成果的应用,应以地区经验的积累为准。由于 我国各地的地层条件、岩土特性有很大差别,建立全国统一的经验 关系是不可取的,应建立地区性的经验关系,并在过程实践中进行 验证。
7.5.15根据工程实际,试验项目和方法选择应有明确的目的 和针对性。由于室内条件不能完全反映现场岩土所处的原位实 际情况,在进行岩土工程评价时,室内试验数据应与相应的原位 测试成果比较,必要时经修正后确定。室内试验项目及方法的 选取原则,具体的方法和试验操作应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 执行。具体来说,土的物理性质试验宜包括测定颗粒分析试验、 含水率、密度、比重、液限、塑限、有机质含量和矿物成分等项目。 土的力学性质试验宜包括固结试验、直剪试验、三轴压缩试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和基床系数试验等 项目。土的热物性试验宜包括测定比热容、导热系数和导温系 数等项目。水、土化学性试验宜包括测定腐蚀性评价的相关参 数的项目。
7.6.1根据海底电力电缆的勘测技术特点和设计要求,目前较 常用的勘探方法包括工程地质钻探、原位测试、底质采样以及室内 土工试验。
7.6.3本条提出海域工程地质钻探的基本要求,尤其强调不同子
7.6.4底质采样分为表层采样和柱状采样。本条中不扰动土
指应力状态已改变,但土的结构、密度、含水率基本没改变,能满足 岩土工程的室内试验的各项要求;轻微扰动土是指所取的原装样 土的结构等已有轻微改变,但基本能满足岩土工程的室内试验的 各项要求;显著扰动土是指所取的原装样土的结构等已有明显变 化,除个别项目外已不能满足岩土工程的室内试验要求;完全扰动 土是指所取土样已完全改变原有土的结构和密度,只可做对土的 结构、密度等没有要求的岩土试验。
6.6表层采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海洋监测规范
1.6.8、7.6.9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原位测试是十分重要的手段, 在探测地层分布,测定岩土特性,地基承载力等方面有突出的优 点,应与钻探取样和室内试验配合使用。海域原位测试通常采用 海床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在选择原位测试 方法时,应考虑工程等级、岩土条件和现场作业条件等因素。 上述原位测试方法中,海床静力触探最为常用,其可分为轻型 和重型两种,可在配有合适的吊车或A型吊架上的小型船只上使 用,也可安装在遥控水下机器设备(ROV)上使用。轻型海床静力 触探试验(CPT)系统的优点是重量轻(一般为1t~2t)、操作简便 通过莲续贯入浅层土(地表以下5m~15m的深度)来快速、精确 地判别表层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相比常规陆上CPT的标准探 头(截面积为10cm~15cm),轻型海床CPT的探头为特殊设计 的小型探头,截面积一般为1cm~4cm²。重型海床CPT系统的 贯入深度在密实砂及含砾硬黏土中可达20m,在正常固结软黏土 中的贯人深度则可达到30m~60m,作业水深最大约数百来,探头 一般与陆地CPT的标准探头相同
内,且每项工程不少于3个站位。水样的采集层位为离海底1.5m 内的水样,而土样的采集层位宜在电缆管道埋深位置。 污损生物包括附着生物和钻孔生物,宜对路由海区历史资料 整理分析,提供相关成果,如工程需要还应进行污损生物的现场调 查。调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 物调查》GB/T12763.6的相关规定。 7.6.13土的热物理参数测试项目包括现场样品温度、土壤热传 导率、热阻抗等。通过评价土的热物理性能,可以了解海缆的散热 性,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导体截面设计。热物理参数的测量可 分为现场测量和室内测量。当进行现场测量时,测点可根据电缆 路由区地层分布、地貌单元分段布置。当采用室内测量时,试样的 制备除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的相 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原状土样:直径不宜小于50mm,长度应超过探针长度的 20%,且超出段不应小于50mm。 (2)扰动土样:应在薄壁金属管或塑料管中,根据所需的密度 和含水量通过适当的压实技术配置土样,直径不宜小于50mm,长 度应超过探针长度的20%。 (3)软岩试样:直径应为探针探头直径的10倍,且不应小于 40mm,长度应超过探针长度的20%。 (4)当试样为软岩或较硬土样时,宜先钻好探针孔,孔直径应 等于探针直径,孔深度应等于探针长度。双探针法测量应按现行 行业标准《电力工程物探技术规程》DL/T5159的有关规定执行。
7.7.1、7.7.2电缆地球物理勘探根据场地条件可分为陆域地球 物理勘探和水域地球物理勘探,按照工作时间可分为电缆铺设前 普查和电缆铺设后调查(电缆检测)。工作程序宜包括接受任务
(委托),收集资料,现场踏勘,探测仪器检验和方法试验,编写技术 设计书,实地调查,仪器探查,建立测量控制,地下管线测量,数据 处理,地下管线图编绘,编写技术总结报告,数据监理和入库,成果 验收和资料归档等。水域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主要包括水深地形测 量、侧扫声呐探测、地层部面探测、磁法探测等。 7.7.4电缆理设深度还包括悬跨高度和悬跨长度等,指海底电缆 裸露在海床上面悬空海缆段离海缆的最大高度以及海缆从裸露开
7.7.9地下障碍物探测包括建(构)筑物基础探测、人防探测、抛 石探测等。
7.7.16水域地球物理勘探主要包括水深测量、侧扫声呐探测、地 层剖面探测、磁法探测等。 7.7.17实际工作表明,地层探测航速不应大于4节,多波束不应 天于5节,单波束不应大于7节。 7.7.20换能器吃水深度改正可分段计算,按时间插值。 7.7.21海底地层时间深度转换过程中,根据地层的土质性质及 含水率,在海水、淤泥层、含砂层采用1500m/s~1700m/s的声速 进行时间深度转换,岩土层需要参照岩土声速进行时间深度转换。 7.7.23磁法探测水上野外作业过程中,如条件充许,可采用超短 基线水下声学定位系统进行探头位置定位;在近岸浅水区域也可 通过人工计算进行探头位置改正。
7.7.29水下机器人工作母船为动力定位船只,配有动力定位系 统,动力定位系统由位置传感器、风传感器、海流传感器、航向传感 器、姿态传感器等实时采集数据,将这些数据信息瞬时传输给计 算机,计算机通过将数据信息与预设的停泊位置(GRS位置)资料 对照并找出差别,继而向各推进器发出指令调整推力及推向,实行
差别修正,直至到达预定位置。
7.8.3在水文计算中,进行历史洪水查勘是提高洪水频率计算精 度的途径之一。历史洪水调查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现场调查、历史 文献文物考证,力求查明工程点一二百年或更长历史时期内发生 过的大洪水情况。历史洪水应力求定量,如不能定量,也应尽可能 地推求其为哪一级的洪水,以便在频率计算中考虑使用
变化等均受海域的地理位置、地形特性的影响。目前海洋水文 站为数不多,因而在工程设计中,若利用邻近海洋测站的资料 对工程点岸滩和海域进行滨海水文查勘,据此对参证站资料 进行分析比较、移用修正,为滨海工程提供正确的滨海水文气象 资料。
7.9.4全潮水文测验期间的短期潮水位观测站应满足各垂线效
7.9.4全潮水文测验期间的短期潮水位观测站应满足各垂线观 测对水位的控制要求,还应兼顾后续流场分析计算、模型试验及环 境影响评价等的需要
量根据电缆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垂线布设受条件限制影响日
7.9.7悬移质泥沙采样现场应及时填写测次采样记录,包括测次 编号、测点编号、水样容量、潮流时段等内容,采样记录应随水样送 至泥沙分析室。
7.9.7悬移质泥沙采样现场应及时填写测次采样记录,包括测
7.9.10河道水文测验资料应与参证站资料进行相关分析,以推
7.10水文气象专用站建站观测
7.10.4潮位专用站应选择水深能够足够观读至最低潮水位的静 水区设立水尺,要求地面不致下沉和其他人为于扰,以垂线吊线调 整垂直尺面,可靠固定和连接。水尺在启用前应按国家四等水准 测量的要求由国家水准网三等水准点联测水尺零点高程,高程每 半年复测一次;若发现水尺有变动或认为水尺有可能松动应及时 复测其零点高程,结束观测时测量水尺零点高程。水尺应满足观 测期内最高水位时尺顶不淹没,最低水位时尺底不露出。 潮水位的观测可采用压力式或声学式水位仪器观测,可以避 免其他方式观测需要建设潮水位观测并所带来的大量工作量。压 力式或声学式水位仪器应牢固地固定在海工构筑物上,防止下沉、 上浮或大浪击打;防水密封圈封闭紧密;确保观测期间电池电量 充足。 7.10.5波浪观测可采用浮标式观测仪器、声学波浪观测仪、压力 式波浪观测仪、测波杆或测波线等。
浮标式观测仪的观测点应便于锚系的投放和固定,水域的最 大水流速度宜小于2.0m/s;水下压力式观测仪器观测点应布设在 海底较为平缓、冲淤相对较小的水域;声学观测仪器可安装在海工 构筑物上,并应考虑构筑物对反射波浪的不利影响;测波杆或测波 线可安装在固定结构物上,必要时应根据水位变化及时调整测波 杆或测波线的位置。 浮标式观测仪需要设立接收基站。基站应设在测点附近,视 野开阔,易于完整接收测波信号,便于通过望远镜观察浮标的岸 边。接收基站应避开强磁场和通信信号的干扰。 7.10.10冰量、冰密集度、冰区边缘线、冰型的观测可采用航测或 遥感方式进行。 7.10.14水文气象专用站的设立,观测资料整编审查等,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河流悬移质泥沙 测验规范》GB/T50159、《海洋调查规范》GB/T12763、《海滨观测 规范》GB/T14914和现行行业标准《感潮水文测验规范》SL732、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QX/T45和《地面气象观 测规范第17部分:自动气象站观测》QX/T61等相关规定。
8.0.1测量成果生产部门进行的三级校审是保证成果数据质量 的基本保证,在进行验收前应将三级校审流程执行完毕且成果满 足标准规定后才能进行成果验收,避免验收过程中出现产品瑕症疵。 8.0.2、8.0.3可行性研究阶段电力电缆勘测形成的测量成果资 料通常以收集已有资料为主,当收集资料无法满足设计需求时再 进行现场实测,成果资料会因委托方的要求不同而有所差异。 8.0.4~8.0.7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电力电缆勘测形成的 测量成果资料应以现场实测的方式获得,收集资料作为成果资料 提交使用时应按照规定进行已有资料复测,并经质量评估合格后 方能作为成果资料提交,提交成果资料亦会因委托方的要求差异 而略有不同,
资料较为全面,包含整个项目流程所形成的全部过程与成果资料, 而向业主提交时则要视业主需求而定,通常为成果资料的一部分。
8.0.9测量技术报告书的编制是测量工作的重要环节,不
9.1.1、9.1.2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包括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的 基础、任务和具体工作。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与传统的工程地质 评价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有:①分析评价时,要求与工程 密切结合,解决工程问题,而不是离开工程去分析地质规律;②要 求不仅提供各种资料,而且要针对可能产生的工程问题,提出相应 的对策和建议;③要求预测和监控施工运营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 为设计提供岩土参数。
求不仅提供各种资料,而且要针对可能产生的工程问题,提出相应 的对策和建议;③要求预测和监控施工运营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 为设计提供岩土参数。 9.1.3本条规定了定性分析是评价的首要步骤和基础,不经定性 分析不能直接进行定量分析,提出某些情况只需进行定性分析,但 对一些变形、强度参数等需要进行定量分析。 9.1.5本条规定了反分析的用途以及对观测资料的完整性要求, 选择恰当的岩土模型,并通过系统的原型试验观测,推算出岩土体 特性参数。实际上,反分析和室内试验、原位试验一起,构成岩土 工程中求取岩土体特性参数的三种主要手段。只要方法得当,反 分析可以求得更加符合实际的岩土工程参数。它是上述其他两种 测试方法的补充,并可用来验证其他方法求得参数的实用性。当 已知参数较有把握时,通过反分析可以验证设计计算方法的可靠 性,也可以用来分析工程效果和工程事故的技术原因。
9.1.3本条规定了定性分析是评价的首要步骤和基础,
9.1.5本条规定了反分析的用途以及对观测资料的完整性要求,
选择恰当的岩土模型,并通过系统的原型试验观测,推算出岩土体 特性参数。实际上,反分析和室内试验、原位试验一起,构成岩土 工程中求取岩土体特性参数的三种主要手段。只要方法得当,反 分析可以求得更加符合实际的岩土工程参数。它是上述其他两种 测试方法的补充,并可用来验证其他方法求得参数的实用性。当 已知参数较有把握时,通过反分析可以验证设计计算方法的可靠 性,也可以用来分析工程效果和工程事故的技术原因,
9.1.6本条明确提出了对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两方面的基本
(1)提供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2)结合工程特点和要求,进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为了便于勘察资料的使用和各勘察阶段资料的延续性,勘察
资料应具有完整、真实、有效等特点。陆域电力电缆岩土工程勘察 资料应包括室内土工试验、岩石试验、岩矿鉴定等试验原始记录, 对于海底电力电缆工程,勘察资料还应包括勘察日志、勘察船只与 仪器设备、仪器校正与试验报告、底质采样或钻探记录、原位试验 成果图表、室内试验成果图表、典型地球物理勘察记录、声速剖面 测量记求、海洋开发活动观测记录等,
9.2岩土参数的分析和选定
岩土介质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自然形成的,岩土物质的来 源、搬运物质的自然营力的性质与规模、沉积环境等都因素都在不 断变换之中,且具有无序和随机的特点,因此,通过试验得到的各 类岩土参数也具有变异性和不确定性。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 果,不同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差异很大,物理性质指 标的变化范围一般小于力学性质指标,有关统计结果如表10 所示。
表10岩土参数变异系数
从表10可以看出,物理性质指标的离散性较小,而且其主要
用作评价土体状态的指标,以统计样本的平均值作为推荐值,可以 将土体的微观不均匀性以宏观的定量形式表达,最天限度地反映 土体的原生结构状态。抗剪强度指标和原位试验得到的力学指标 是进行岩土工程设计和地基基础设计计算的重要依据,根据现行 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目前的地基 基础设计主要是基于可靠性理论的原则,因此,采用具有概率意义 的标准值评价土体的强度及力学性状是较为合适的。此外,当样 本的离散性较大时,如不均匀土层的静探试验指标,基于保守和安 全的原则,宜采用小值平均值,即对小于统计样本平均值的样本再 求其平均值。对于压缩性指标,考虑到土层的宏观沉降是其平均 压缩性的体现,因此仍宜采用平均值。
2采用海床静力触探推算土体不排水强度的方法,可参考本 标准第6.2.14条文说明的有关内容。 3由于海底电力电缆是直接敷设于海床中,因此充分了解电 缆沿线的热物理指标有助于更好地优化电缆导体的截面。热物理 指标主要有导温系数、导热系数和比热容,三者间关系为:
水文气象分析计算与成身
10.1.4长期以来,我国执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
10.2.1当工程点或附近海区有验潮资料时,潮汐类型可根据 个太阴月内逐时潮位过程显示的形态特性判断。如判断有困难 可对该资料及测点地理坐标进行各分潮的调和分析,得出潮汐系 数K。 如工程点及其附近海区均无验潮资料而无法判断时,应及时 设立临时验潮站,取得一个月资料后,进行调和分析,计算K值: 再进行判断。 设计潮位特征值应统一到同个高程基准面,还应列出与海 图深度基准面和潮高基准面的换算关系。 10.2.2由于我国潮位资料获取比较困难,且潮位变差系数较小, 故规定在频率分析时,资料年数不应少于20年,并应加入调查的 历史上出现的特高(低)潮位,以提高系列代表性。 10.2.5附近验潮站作为参证站应符合潮汐性质相似、地理位置 邻近、受河川径流(包括汛期)的影响相似、受风暴潮增(减)水影响 相似等条件。 对于有不少于连续5年的最高、最低潮位观测资料的工程地 区,其设计高低水位可用极值同步差比法与附近有不少于连续20 年资料的验潮站进行同步相关分析。 对于不足5年而不少于1个月以上观测资料的工程地区,其 设计潮位可利用附近有长系列资料的验潮站与工程点同期的日或 月极值进行相关分析计算。
10.3.2由于风浪受地形和水深的影响较大,因此,即使两地相 近,波浪在传播过程中受水深、地形或障碍物的影响,而产生折射、 绕射、反射及其他浅水变形,使得两地和个别方向产生的波浪相差 很大。
10.4.1海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由潮汐作用产生的潮流,其流 动具有周期性和往复性;二是由于其他各种水文气象因素产生的 非潮流,其流动没有周期性,如大洋环流、风海流(漂流)、近岸波浪 流、气压梯度流等。 10.4.2:海流特征值包括潮流性质判别,大、中、小潮期间潮流平 均最大流速、海流最大可能流速以及潮流水质点的平均最大运移 距离,不同潮型潮流的时空分布特性分析;分析余流方向和流速 大小。 10.4.5海流去掉周期性潮流之后剩余的平均流动即为余流,是 一种非周期性的水流。可通过失量法或表格法分层对各测点进行 余流分离,然后绘制不同潮型、不同层次的余流图,了解平面各点、 各层余流的方向和大小,分析影响余流分布的主要因素,判断余流
10.4.1海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由潮汐作用产生的潮流,其流 动具有周期性和往复性;二是由于其他各种水文气象因素产生的 非潮流,其流动没有周期性,如大洋环流、风海流(漂流)、近岸波浪 流、气压梯度流等。
10.4.2海流特征值包括潮流性质判别,天、中、小潮期间潮流 均最大流速、海流最大可能流速以及潮流水质点的平均最大运 距离,不同潮型潮流的时空分布特性分析;分析余流方向和流 大小。
10.4.5海流去掉周期性潮流之后剩余的平均流动即为
一种非周期性的水流。可通过量法或表格法分层对各测点进行 余流分离,然后绘制不同潮型、不同层次的余流图,了解平面各点、 各层余流的方向和大小,分析影响余流分布的主要因素,判断余流 的固定流向
10.5水温、海冰和漂浮物
10.5.1现行电缆设计标准里对与环境最高温度有关的水温,天 多以“最热月”来定义。关于最热月份,一方面混凝土养护施工工艺标准_secret,水温与气温可能并 不同步,水温的最热月一般迟于气温;另一方面,习惯上的“最热 月”一般指大气温度最高的月份,因此可能引发工程设计中的歧义 理解。为统一和规范,避免歧义,本标准在环境最高水温前,加以 “最高水温月”的限定,环境最低水温前,加以“最低水温月”的 限定。 10.5.4我国长期进行多项冰情观测的水文站、海洋测站不多,有 些冰情特征值变化稳定,已有的观测资料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 对工程地点有测站冰情观测资料直接统计,同时应结合实地冰情
10.5.4我国长期进行多项冰情观测的水文站、海洋测站不多,有 些冰情特征值变化稳定,已有的观测资料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 对工程地点有测站冰情观测资料直接统计,同时应结合实地冰情 调查。
10.6河床、海床演变
10.6.1考虑到泥沙问题的复杂性,当工程涉水段河床或海床演 变复杂,河床、海床以及河岸、海岸稳定性差,应采用多种方法,综 合分析预测冲淤变化;反之,则可适当简化。 10.6.2河道的主要河型有顺直微变型、弯曲型、分汉型、游荡型 等。不同的河型有不同的河床演变规律。 10.6.3当有历年的河道观测资料时,套绘对比分析是河床演变 定量分析的最可靠方法。 10.6.4国内常用的一般冲刷计算的经验公式大多根据自然演变 冲刷和一般冲刷深度一并统计得出,且中小型单河槽一般不发 生边滩、沙洲移动,其自然演变冲刷可按一般冲刷计算经验公式估 算,这是比较简便的定量估算方法。 10.6.5海岸一般分为基岩海岸、沙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等,不同 的海岸是在不同的泥沙来源、水流、波浪条件下形成,有着不同的 演变规律。 10.6.6分析判断泥沙来源和运移方向对于岸滩稳定性分析有重 要意义。 10.6.9当人类活动影响明显或水文泥沙条件复杂且滩槽冲淤幅度 较大时,采用数学或物理模型试验是当前最有效的分析计算手段。 10.6.10河床冲刷可分为自然演变冲刷、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 电力电缆天多采用开槽直埋、拉管、沉管等水下敷设方式,少数采 用隧道和桥梁。除水中桥墩需要考虑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外,电 缆工程设计仅需考虑自然冲刷。当电缆采用水下敷设,但位于桥 梁附近时,还需要考虑邻近的桥梁桥墩冲刷的影响;电缆埋置应保 证使用寿期内不露出床面。
10.6.6分析判断泥沙来源和运移方向对于岸滩稳定性分析有重
10.6.9当人类活动影响明显或水文泥沙条件复杂且滩槽冲淤幅度 较大时,采用数学或物理模型试验是当前最有效的分析计算手段。 10.6.10河床冲刷可分为自然演变冲刷、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 电力电缆大多采用开槽直理、拉管、沉管等水下敷设方式,少数采 用隧道和桥梁。除水中桥墩需要考虑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外,电 缆工程设计仅需考虑自然冲刷。当电缆采用水下敷设,但位于桥 梁附近时三四一六库区室外工程施工组织方案,还需要考虑邻近的桥梁桥墩冲刷的影响;电缆理置应保 证使用寿期内不露出床面。
10.7.1气候统计量通常要求有较长年代的记录,以便使统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