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Z/T 0270-2014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pdfDZ/T 02702014
Regulationof groundwatermonitoringwell construction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污水处理系统改造土建工程污水处理施工组织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发 布
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发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则 设计 钻探施工 水文物探测井 成井 抽水试验与水样采集 10坐标高程测量 监测并保护与监测仪性能要求· 12监测井验收与资料归档 附录A(规范性附录) 设计格式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地下水监测井编码要求 附录C(规范性附录) 监测井钻探施工 附录D(规范性附录) 抽水试验与采样表格 附录E(规范性附录) 坐标高程测量 附录F(资料性附录) 监测井孔口保护装置推荐方案 附录G(规范性附录) 监测井验收与资料归档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 则起卓,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CA/TC9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浙江 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鹏、刘久荣、殷秀兰、胡玉禄、邵新民、刘峰川、何启仕、吴爱民、万利勤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监测并建设的设计、钻探施工、物探测并、成并、抽水试验与水样采集、坐标高 程测量、监测井保护与监测仪安装、监测井验收与资料归档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和保护,是进行国家级地下水监测井设计、施工、验收和 保护等的依据和准则,其他地下水监测井建设可参考使用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12898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50296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DZ/T0017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DZ/T0064.2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DZ/T0133 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 DZ/T0148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 DZ/T0181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下水动态 groundwaterregime 地下水水位、水质、水温、水量等动态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3.2 地下水监测 groundwatermonitoring 对一个地区选择有代表性的泉、井、孔等,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和技术要求对地下水动态要素进行 观测、记录和资料整理的工作。 3.3 监测的层 targetaquifer ofmonitoring 指选定监测的一个特定含水层或含水层组或段。 3.4 单层监测井 onelayermonitoringwell 在一个钻孔中设置一个管井,对一个含水层或含水段进行监测
a)根据含水层介质类型分为松散层地下水监测井、基岩地下水监测井; b)根据监测动态要素分为地下水位监测井、水质监测井和水位水质水温监测井。 4.3对于多层含水层地下水系统应实行分层监测。根据当地实际,可采用分层监测井组或一孔多井技 术。有稳定隔水层(或相对隔水层)的多层(组)含水层系统,按层(组)分层监测。没有稳定隔水层(或相 对隔水层)的含水层系统,根据岩性特征,可按一定间隔设置分层监测层。 4.4监测井设计应执行审核、批准制度。监测井设计一经批准,应严格遵照执行。变更设计应经原设 计审批机构批准。 4.5监测井设计应明确监测层位和监测动态要素,水文地质与成井资料齐全,坐标、高程准确,保护设 施坚固,适宜水样采集、自动监测及实时传输设备的安装。 4.6监测井施工宜全孔取芯,取芯困难的地层可采用捞取岩屑样替代。 4.7岩土分类描述按照GB50027中相关要求执行。 4.8 监测井信息应按照统一格式进入地下水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
1.1监测并建设应坚持一并(组)一设计的原则。在充分搜集掌握拟建监测并地区的有关资料 踏勘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设计, 1.2监测井结构应按照监测并的不同类型分别进行设计。
2.1 监测井设计深度宜揭穿目的含水层(组)。 42.2 监测井的井径应满足洗井维护的要求,井管外径设计应不小于146mm。 2.3 监测井统一编码应符合地下水监测井编码标准,按附录B执行; 2.4 监测井设计格式按附录A执行,设计书内容主要包括: a) 监测井编号及位置; b) 监测井深度及监测目的层和动态要素; c) 井、孔结构; d) 施工设备及施工工艺; e) 物探测井; f) 滤水管、砾料; g) 止水及封孔; h) 抽水试验方法及设备; i) 井口保护及仪器安装; j) 安全及环保措施等。
5.2.1监测井设计深度宜揭穿目的含水层(组)。 5.2.2监测井的井径应满足洗井维护的要求,井管外径设计应不小于146mm 5.2.3 监测井统一编码应符合地下水监测井编码标准,按附录B执行; 5.2.4 监测井设计格式按附录A执行,设计书内容主要包括: a)监测井编号及位置; b)监测井深度及监测目的层和动态要素;
之.十监测开议计深度直揭牙日的含水层(组)。 .2.2监测井的井径应满足洗井维护的要求,井管外径设计应不小于146mm。 2.3 监测井统一编码应符合地下水监测井编码标准,按附录B执行; 2.4 监测井设计格式按附录A执行,设计书内容主要包括: a) 监测井编号及位置; b) 监测井深度及监测目的层和动态要素; c) 井、孔结构; d) 施工设备及施工工艺; e) 物探测井; f) 滤水管、砾料; g) 止水及封孔; h) 抽水试验方法及设备; i) 井口保护及仪器安装; 安全及环保措施等。
6.1钻探机具及钻进方法工艺的选择应当满足监测井设计要求,并符合当地地层岩性特性及水文地质 条件。 6.2钻探机具在使用前宜采用物理方法除污、除锈;如果采用清洁剂应无毒无害。泥浆处理剂和添加 剂应无毒无害。 6.3钻探工艺方法应满足取芯要求。 6.4钻进施工按照DZ/T0148中的相关要求和DZ/T0017中相关要求执行。按照ISO9001质量管 理体系监控钻进施工全过程。 6.5应进行钻孔岩芯编录,编制钻孔柱状图,具体参照GB50021中相关要求执行。 6.6施工中应采取安全保障措施,做到清洁生产文明施工,减少污染。 6.7 监测井钻探施工具体要求按附录C执行
7.1所有监测井应进行水文物探测井。 7.2根据岩性的复杂程度和钻孔深度确定水文物探测井成果曲线的比例尺,井深小于或等于300m的 宜采用1:100或1:200;井深大于300m的宜采用1:500。 7.3松散层监测井应进行视电阻率测井(顶部梯度和底部梯度电阻率测井、电位电阻率测井)、自然电
8.1.1根据监测并类型和
B8.2 扩孔破壁、换奖
8.2.1小口径取芯完成后,按成井方案扩孔。扩孔过程中注意防止孔斜,孔斜不大于1度/100m。 8.2.2破壁、换浆参照DZ/T0148中相关要求执行
8.3.1根据钻孔柱状图和测井曲线确定成井方案,选用成井材料。 8.3.2松散层孔壁与管壁的环状间隙不小于100mm,下管时应设扶正器,保证井管位于孔中心。 8.3.3滤水管长度应等于监测目的层中含水层总厚度。对巨厚(大于30m)含水层可适当减少滤水管 长度,减少长度宜不超过含水层厚度的25%。在多层含水层组中,滤水管应安置在主要含水层部位。 8.3.4沉淀管长度依含水层岩性而定,松散层不小于5m,基岩不小于3m。 8.3.5一孔多井下管,应确保管间的止水效果。 8.3.6井管与接箍连接不得使用有污染的润滑油(脂)和涂料,可用无污染耐高温高分子胶带(如“铁氟 龙胶带”)缠绕公丝扣。 8.3.7地面以上预留井管高度在0.5m~1m间,便于井口保护。 8.3.8基岩成井井口设置护孔管,完整岩石裸孔成井,岩石破碎段和有泥质充填空隙的孔段设置过 滤器。
8.4.2砾料粒径应根据含水介质粒度确定,接照GB50027中相关要求执行。 8.4.3在投砾前按计算量和规格分段、分井堆放。按照GB50296中相关要求执行。 3.4.4投砾过程应连续记录填砾量和测量砾料面位置,达到设计位置时完成填。 8.4.5填砾高度宜高于滤水管顶端5m
8.5.1监测井应进行永久性止水。止水材料宜选用优质黏土球或水泥等。 8.5.2止水的隔水层(段)单层厚度不宜小于5m,充填黏土球垂向厚度宜高于止水层位顶板高度2m~ 3m。 8.5.3基岩监测井应采用水泥固井,对上部第四系松散含水层止水。 8.5.4可采用管内外水位差法和压力法检验止水效果。 8.5.5对一孔多井的井组,应通过抽水试验,根据相邻含水层水位、水质的差异进一步检验止水效果。
5.1监测井应进行永久性止水。止水材料宜选用优质黏土球或水泥等。 5.2止水的隔水层(段)单层厚度不宜小于5m,充填黏土球垂尚厚度宜高于止水层位顶板高度2 m。 5.3基岩监测井应采用水泥固井,对上部第四系松散含水层止水。 5.4可采用管内外水位差法和压力法检验止水效果。 5.5对一孔多井的井组,应通过抽水试验,根据相邻含水层水位、水质的差异进一步检验止水效果
格,不合格时需要继续洗井,并对洗井效果进行检验,直到合格为止。
用黏土和水泥封孔。在砾料(止水)顶面上宜投人黏土球至地面下2m。用水泥封并至地面,与并 台建设相衔接
9.1.1监测井抽水试验应在洗井质量达到要求后进行。 9.1.2宜开展3个落程的定流量抽水试验,抽水稳定时间分别为8h、8h、16h。至少应开展1个落程 的定流量抽水试验,抽水稳定时间达到24h以上,并进行水位恢复观测。一孔多井监测井(组)抽水试 验时应对其他层位同时进行水位观测。 9.1.3抽水试验结束后,应编制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表,包括:流量、水位(包括恢复水位)历时曲线、稳 定水位和流量关系曲线、水质分析成果、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成果、钻孔成果综合柱状图等。参照附录D 执行。
a)并深不小于50m时,井内沉砂不超过孔深 b)井深小于50m时,沉砂厚度不大于0.25n
9.2.1在抽水试验结束时采集水质分析样,包括全分析和同位素氛、氛、氧18、碳13、碳14(见附录D) 水样采集与保存按照DZ/T0064.2中相关要求执行。 需采集有机质分析水样的监测井,其抽水试验应采用专用水泵抽水取样。 9.2.2根据实际情况,可增加其他同位素样品、有机污染物和特殊组分的水样采集
DZ/T 0270—2014
10.1应按统一要求设立孔口坐标高程测量标志,在固定位置设立隐伏坐标高程标志,建立坐标高程标 志档案。 10.2坐标高程初测应在监测井施工完成一个月以后进行,有监测井房的应在监测井房建设完成一个 月后进行。 10.3高程测量应达到四等以上水准精度。按照GB/T12898中的相关要求执行。 10.4监测井高程测量每5年复测1次,按照附录E执行;在地面沉降区加测1次
11监测并保护与监测仪性能要求
监测并应安装坚固的保护设施,满足监测数据自动发射和传输的要求,应采用监测井房或专 保护装置,应满足监测井孔口保护装置推荐方案的要求,参见附录F。 2炎热或高寒地区的监测井,应采取防晒和防冻措施。 3应在监测井井口或井房明显位置设置固定、持久的监测井标牌与警示标志
11.2监测仪性能要求
11.2.1 监测仪应具备自动测定水位、水温和数据传输的功能。必要时应具备电导率测定的功能。 11.2.2 监测仪的水位测量误差应不超过测程的1%;水温测量误差不超过士0.1℃。 11.2.3监测仪应运行稳定。
12.1监测并(组)峻工后,应进行现场验收,包括钻探班报表、物探测井、下管、填砾与止水、洗井、封孔、 抽水试验、水样采集等原始记录及代表性岩芯,依据设计对其进行评价,具体见附录G。 12.2监测井汇交资料包括设计、原始记录、成果资料、峻工报告、验收书的纸介质和电子文档
水监测井编码具体要求
地下水监测井编码具体要求如下: a)地下水监测井编码由10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6) 自左向右,第1~2位、3~4位、5~6位分别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级城市和县级行 政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冬季施工方案2,具体参照GB/T2260中相关条款执行;第7~10位为监测井代码,按本 区内监测井顺序编号。 c)地下水监测井原始编号为施工时的井孔编号
在接受监测井施工设计书后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明确施工相关责任人。应设置机长、综合记录、钻 探技术负责、水文地质技术负责各一人。每个作业班组设置作业岗位人员,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应设 置记录员、观测员、安全员岗位。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施工设计学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机具维护维修制度、班前班后会交接班制度。
C.1.2场地安装准备
踏勘场地确保容许施工的环境条件,协调好当地各方面关系。做好场地及交通道路整修、接通水 电、塔基修建、设备安装调试、开孔护口、安全警示、转盘水平及主动钻杆垂直度校验等
C.2.1钻探施工技术要求
C.2.1.1进尺控制:为提高岩芯采取率,岩芯管长度原则上不超过4m,严禁超管钻进。软、流缩地层采 用钢丝钻头、阀式钻头钻进,提高岩芯采取率。 C.2.1.2泥浆维护:按照相关规程加强对泥浆的维护管理,确保泥浆参数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C.2.1.3施工污染控制:在供水水源地及其他敏感地段钻探施工,宜采用套管护壁钻进工艺减少井液 失。井液中不得添加有毒有害物质。 C.2.1.4应用导向管法扩孔钻进。
车库顶板排水保护系统 施工方案C.2.2简易水文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