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50/T-372-2020 大型公共建筑自然通风应用技术标准.pdftp排出空气温度(C):进人空气温度(C)2重庆地区满足热舒适性通风要求的换气次数指标不低于7次/h。5.3.5与空调新风系统合并使用的建筑通风,应满足空调季最小新风量调节的要求,空调系统设计最小新风量应符合《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规定。11
6通风设计 6.1一般规定 6.1.1通风时应优先考愿采用自然通风消除室内余热余湿和降 低污染物浓度。自然通风不能满足时,应采用复合通风。 1进风口应设置在建筑表面风压正压区排风口应布置在 建筑表面动力阴影区: 2气流清洁,进出顺畅,进风口气流无遮拦,排风口气流无 倒灌; 3室内气流流速适宜,室内希置及装饰物对气流无阻碍。 6.1.3建筑物应根据空间使用功能,室内外环境和自然通风路 径要求设置室外空气直接流通的外窗或洞口;当不能设置外窗或 洞口时,应另设通风设施, 6.1.4气流组织和自然通风路径设计应保证重要房间或重要场 所具备防止以空气传播为途径的疾病通过通风系统交叉传染的 功能。 6.1.5建筑物的通风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防火规范的要求。 6.2自然通风 6.2.17 公共建筑应进行合理的自然通风模式划分。大体量多层 建筑,宜采用平面单元分区模式或采用热压式自然通风的通风模 式;高层建筑,宜采用竖向单元式组合通风模式。 6.2.2采用自然通风的建筑,自然通风量的计算应以热压作用 的通风量为主。
6.2.2采用自然通风的建筑,自然通风量的计算应以热压相 的通风量为主。
6.2.3 热压通风进.排风口面积采用*中和界法”DB33/T 2264-2020 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规程,接下式进 确定:
用穿堂风进行自然通风的房间进深不应超过房间净高的5倍, 进深不满足时应设置中庭.天井、拔风井等自然通风辅助措施。 6.2.6/通风中庭或天井宜设置在发热量大,人流量大的部位, 的上部应设置启闭方便的通风窗。 风。被动通风可采用下列方式: 1当常规自然通风系统不能提供足够风量时,可采用捕! 装置加强自然通风
2当常规自然通风雄以排除建筑内的余热·余湿或污染物 时,可采用屋顶无动力风帽装置,无动力风帽的接口直径宜与其 连接的风管管径同: 3当建筑物利用风压有局限或热压不足时可采用太阳能 透导等通风方式: 4设置拔风井.天井,中庭。设有中庭的建筑宣在适宜季节 利用烟窗效应引导热压通风: 5利用建筑底层架空或开洞等方式促进自然通风 施促进自然通风。 6.2.8自然通风的风道尺寸宜按风道推荐流速进行计算。 6.2.9拨风井.通风器等的设置应有调节措施,能在自然环境不 利时可调整控制,可关闭。 6.2.1当条件许可时,宜采用计算流体方学的方法分析室内自 然通风效果。室内自然通风、气流组织和热湿环境的计算内容应 包括计算域内距地面1.0m、1.5m高处平面的速度和温度分 布,及计算域内主送风口部面的速度和温度分布。 6.2.11自然通风应采用阻力系数小、易于开关和维修的进、 排风口或窗扇。不便于大员开关或需要经常调节的进、排风口 或窗扇应设置机械开关或调节装置。 6.2.12采用直接自然通风方式的房间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应 小于该房间地面面积的120。且应满足本标准5.3.1通风需求 的计算要求以及通风进排风口风速的要求。 6.2.13为保证自然通风效果,进风口面积与排风口面积应尽量 相等。岂进风面积受限时,可采用复合通风。 6.2.14”为保证送人室内空气的清洁,进风口应布置在室外空气较 清洁的地点,并设置必要的过滤措施,且进出风口不宜相距太近。 6,2.15复季自然通风用的进风口,其下缘距室内地面的高度不
6.2.15夏季自然通风用的进风口,其下缘距室内地面的
小于4m时,宜采用防止冷风吹向人员活动区的措施。 16自然通风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表6.2.16采用
高度小于4m时,宜采用防止冷风吹向人员活动区的措施。
2.16自然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空气
6.2.17坡地建筑应充分利用场地地形高差,可结合下沉庭院, 路径。 6.3复合通风 6.3.1采用复合通风时,复合通风中的机械通风应与自然通风 相互促进,同时不应破坏自然通风路径。 6.3.2复合通风中的自然通风量不宜低于联合运行风量的 30%。复合通风系统设计参数及运行控制方案应经技术经济和 节能综合分析后确定 6.3.3复合通风设计应考虑极端情况下建筑通风需求,通风量 6.3.4高度大于15m的大空间采用复合通风系统时,宜考虑温 度分层等问题,在分析气流组织时可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 6.3.5复合通风中机械通风设计应满足下列条件: 1机械通风系统应采用管道送风,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 送风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内壁应光滑。 通风机宜采用变速风机,且通风机房不宜与要求安静的房间贴邻 布置。如必须贴邻布置时,应采可靠的消声隔振措施。 3通风系统设计宜综合利用不同功能的设备和管道。在技 术合理,措施可靠的前提下,通风系统宜综合利用消防排烟系统
和人防通风系统的设备和管道,同时应具备可靠的转换控制措施,确保人防,消防通风排烟系统的可靠性。4通风设备宜与建筑物的火灾报警系统联锁,并满足消防控制要求。5对大型体育场馆.展览馆(会展中心)等公共设施的机械通风系统宜充分考虑防疫应急需求,预留通风系统改造接中和改造空间。6.3.6对夏季有降温需求的大型公共建筑可采用地道风设计。6.3.7地道风工程严禁选取在地下土壤有害物超标或地下水受到污染的地区。地道走向宜采用U型布置。±建地道轴心深度6.3.8地道风的进风口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1m。当设在绿化带时,不宜小于0.5m。进风日宜选敢在不易被污染的阴凉区域。地道风出口设计温度应按表6。3.8选取。土壤计算温度宜按当地的实际数据采用。表6.3.8地道风出口设计温度地道内空气流速(m/)地道风出口设计温度(℃)土壤温度十2.2℃3土温度十3.1℃4/土壤温度十4.0℃6.3.9地道风应做好净化,杀菌措施,并应满足公共建筑室内卫生要求。6.3.10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具体实施要求可参照《地道风建筑降温技求规程》CEC9340有关要求。6.4系统监控6.4.1室内环境应设置监控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6
应对COz:TVOC,PM2.5浓度,室内温度,湿度进行监测;2对有其他要求的项目,应设置专门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3↓监测系统应与通风系统联动,根据使用情况对通风设备,进排风口进行启停控制或根据监测数据自动控制运行。6.4.2应对室外温湿度、风速、风向、颗粒物浓度等气候条件进行监测。6.4.3宜对自然通风路径的通风状态进行监测,并对通风设施进行调控。17
7运行管理 7.1一般规定 7.1.1应定期测试并记录室内外环境参数室内环境应符合国 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7.1.2应定期检查,维护自然通风风口,确保其不被封堵遮挡。 7.1.3应定期检查、维护和检修通风系统,定期校验、维护传感 器和控制设备,并按工况变化调整控制模式和设定参数。 7.1.4通风系统在运行期间,应合理控制通风量,保证室内二氧 化碳浓度小于0.1%。 7.2运行管理 7.2.1通风系统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保证房间温度,CO2浓度,污染物浓度等满足要求: 2宜根据房间内设备使用状况进行通风量的调节。 7.2.2过渡季节应最限度卉启建筑通风口,保持通风路径的 畅通,启用通风装置促进建筑通风。 7.2.3复合通风应具备工况转换功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优先使用自然通风: 岂控制参数不能满足要求时,启用机械通风: 2 3/对设置空调系统的房间,当复合通风系统不能满足要求 时,关闭复合通风系统,启动空调系统。 7.2.4当室外污梁物浓度较高时,宜开启相应的净化技术措施 进行处理,或临时关闭新风系统及排风系统。 7.2.5对人流密度相对较大且变化较大的场所,宜采用通风量
1 应优先使用自然通风: 控制参数不能满足要求时,启用机械通风; 2 3/对设置座调系统的房间,当复合通风系统不能满足要 时,关闭复合通风系统,启动空调系统。
7.2.4当室外污染物浓度较高时,宜开启相应的净化技
进行处理,或临时关闭新风系统及排风系统。
需求控制,应根据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值控制通风量
本附录根据重庆大学多年来在科研工作中的实测数据,整理 得到了主城某局地微气候环境的月平均温湿度以及不同时间段 平均温湿度,如表2.3所示,可供工程应用时参考,该气象站置于 某五层办公楼楼顶,四周无遮挡
表2重庆地区某局地全年月平均温
表3重庆地区某局地不同时间段平均温、湿度
3.0.1建筑通风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人员对新鲜空气的需求,同 时保证室内热舒适要求,改善室内空气环境。当采用通风处理余 热余湿可以满足要求时,应优先使用通风措施,可以极天降低建 筑能耗。当室外空气湿度较高时,为保证室内热湿环境舒适度, 可采敢相应的除湿措施。 3.(.2室外气象条件是影响一个地区的自然通风潜力的重要因 素之一,建筑室内自然通风随着气候变化而变化此外,建筑的布 局可能会产生无风区或涡旋区,因此在确定自然通风方案之前, 必须收集建筑所在地的气象参数,作为风环境和自然通风潜力分 析的依据之一,指导建筑通风设计。 建筑通风设计,通常涉及到常规专业设计中的建筑设计、室 内装饰设计.暖通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其中,建筑设计,室内装 饰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通过朝向。造型、布局.开口、通风路径等 要素考虑,可以有效提升自然通风的实施效果,是自然通风的主 要实施保障。但这其中又涉及到依据热压,风压等计算确定通风 量、分析通风效果依据通风量确定必要的通风路径尺寸等工作, 需要与暖通设计进行配合。因此,一个良好的建筑通风设计,需 要多专业密切配合。根据目前的专业分工特点和行业发展趋势, 建筑师应组织开展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统筹考虑自然通风措施与 其他技术措施之间的关联性,合理安排各专业配合时序,充分发 挥技术施的复合利用价值并协调解决好自然通风措施与其他 技术措施之间的矛盾。 公共建筑结构,功能复杂,采用人工计算难以精确反映建筑环 境需求和有效解决通风可题,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具有快速的建模 能力以及可视化的分析结果能够增加设计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3.+.3建筑物能否进行有效的自然通风,除受室外气象条件 约外,还敢决于建筑本身。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自然通风的事 求和自然通风路径的设计,结合到自然通风的组织,对建筑进 合理设计,将有助于提升建筑的自然通风性能
保证通风效果。由于自然通风受自然资源的影响,当自然通风的 通风效果不能满足热舒适要求,室内污染物不能有效排出时,应 采用复合通风方式促进建筑通风。/ 3.0.5自然通风主要是利用热压和风压作用形成有组织气流, 热压相对风压更稳定,因此在建筑通风时宜优先采用热压通风。 同时也应结合建筑设计,设置合理的风压诱导通风装置,促进风 压下的自然通风。大型公共建筑的防火排烟系统设计通常会考 虑自然排烟需求,在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建筑防 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B51251的有关规定的条件下,可与自然 通风系统相结合进行一体化设计, 3.0.6由于通风是直接利用室外空气对室内空气进行置换的过 程,因此,室外环境质量会对室内环境形成直接关联,为了保证室 内环境质量,当室外径气污染超过《环境空气质量》GB3095的二 级浓度限值即项自所在地前一年PM2.5年平均浓度大于 35ug/m²,需对通风系统采用室内空气净化措施;噪声污染比较严 重的地区卿即未达到《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的2 类要求的地区,直接的自然通风会将室外噪声带人室内,不利于 人体健康,应来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结合的复合通风或具有隔 声性能的通风设施, 3.0.7对于室内有污染物产生的建筑,为了不对室外环境产生
热压相对风压更稳定,因此在建筑通风时宜优先采用热压通风 同时也应结合建筑设计,设置合理的风压诱导通风装置,促进 压下的自然通风。大型公共建筑的防火排烟系统设计通常会 虑自然排烟需求,在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建筑 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B51251的有关规定的条件下,可与自 通风系统相结合进行一体化设计
3.0.6由于通风是直接利用室外空气对室内空气进行置换的
3.0.7对于室内有污染物产生的建筑,为了不对室外环境产 污染,应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后集中排放。其排放应满足 关标准要求。
4.1.1建筑总体规划和总平面设计是影响室内自然通风的重 因素之一。规划与设计原则是主要考虑夏季和过渡季能利用 然通风,权衡各因素之间的得失,通过多方面分析,优化建筑的 体规划。
结合室外气象条件,冬季可以考虑以挡风墙的做法控制冬季主 风对室外风环境的影响:夏季可考虑利用景观挡墙等做法为局 活动场所导风。
4.2.1建筑密度越高,地面风速越低,在高密度建筑群中,需借 助规划风道来控制建筑群的自然通风效果。在城市规划中,一般 都有通风廊道的孝虑,通常是结合地形地貌,利用山水绿地或城 市交通干线等开空间作为城市或片区的通风廊道。 在项目所在地主导风向上设置绿化带.水体等开敞空间有利 于改善空气温度。绿化带.水体等一方面能够调节来流温度.湿 度,另一方面能够调节气流。如在夏季,通过带状绿地能够引导 气流和季风,对城市有明显的通风降温效果,有研究对4种不同 类型的带状绿地与不受绿地影响的水泥地面进行对比测试,发现 带状绿地的降温能力最大可达2.8℃。
4.2.2重庆是典型山水城市,建设用地中靠山坡地和临
据应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在自然通风设计时应予以重视。坡有阴 阳面之分,东.南西三面坡较北坡得热多。山坡对常年主导风向 也有影响,一般有迎风坡和背风坡之分。迎风坡风速较高,在山 脊处最大,背风面较小。背风面的风向与其坡度有差坡度越大, 地形的综合影响形成的山谷风影响。白天,向阳坡的空气被阳光 加热,顺着坡地向高处移动,形成上升山谷风:夜晚,地表冷却后 使得冷空气下沉至山谷,容易形成下降山谷风。大面积的水体容 易形成热压差,白天气流从地面向水体移动夜晚气流从地面移 向水体。要加强自然通风,建筑应布置在气流经过的路径上,一 般向阳坡和迎风坡有更好的热压和风压通风效果。如要防风,建 筑宜布置于背风坡或风屏障后,不宜布置在山脊和坡顶处,高大 树木或树林,地形的凸起或者周围建筑都可作为风屏障。 4.2.3建筑总平面布局首先应衔接好外部的自然通风廊道,避 免局部风速过大或通风不畅等二次风问题风环境应有利于冬季 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 建筑总平面布局对建筑风环境影响效果主要体现在风影区 的大小。风影指风吹向建筑后在建筑背面产生的涡旋区在地面 上的投影。风影区内由于空气流呈现漩涡状态,风力变弱,风向 不稳定,不利于不风向建筑周围的空气流动。为加强自然通风, 建筑布局的基本原则是使下风向建筑尽量少的受到上风向建筑 风影区的遮挡。一般来说,风影区的大小与建筑物高度,迎风长 度成正比例关系,与建筑深度呈反比例关系。风影区越大,对下 风向建筑通风越不利。当风向投射角度(主导风向与迎风建筑的 相对夹角>为45°时,平行排列的多排建筑后区会形成较大的风影 区。如果该角度呈90°,风影区达到最大值,此时最不利于下风向 建筑通风。因此在建筑群布局时,应当避免建筑长轴垂直于主导 风向,一般认为人射角30°或60°为好。建筑的相互位置关系宜针 对复季主导风向采用平面错动.前低后高错动.前排建筑开洞或
据应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在自然通风设计时应予以重视。坡有阴 阳面之分,东.南西三面坡较北坡得热多。山坡对常年主导风向 也有影响,一般有迎风坡和背风坡之分。迎风坡风速较高,在山 脊处最大,背风面较小。背风面的风向与其坡度有坡度越大, 风向逆转的涡旋现象越明显。除了主导风,山坡地还受由阳光和 地形的综合影响形成的山谷风影响。白天,向阳坡的空气被阳光 加热,顺着坡地向高处移动,形成上升山谷风:夜晚,地表冷却后 使得冷空气下沉至山谷,容易形成下降山谷风。大面积的水体容 易形成热压差,白天气流从地面向水体移动夜晚气流从地面移 向水体。要加强自然通风,建筑应布置在气流经过的路径上,一 般向阳坡和迎风坡有更好的热压和风压通风效果。如要防风,建 筑宜布置于背风坡或风屏障后,衣宜布置在山脊和坡顶处,高大 树木或树林,地形的凸起或者周用建筑都可作为风屏障。
4.2.3建筑总平面布局首先应衔接好外部的自然通风廊
建筑总平面布局对建筑风环境影响效果主要体现在风影区 的大小。风影指风吹向建筑后在建筑背面产生的涡旋区在地面 上的投影。风影区内由于空气流呈现漩涡状态,风力变弱,风向 不稳定,不利于不风向建筑周围的空气流动。为加强自然通风, 建筑布局的基本原则是使下风向建筑尽量少的受到上风向建筑 风影区的遮挡。一般来说,风影区的大小与建筑物高度,迎风长 度成正比例关系,与建筑深度呈反比例关系。风影区越大,对下 风向建筑通风越不利。当风向投射角度(主导风向与迎风建筑的 相对夹角为45°时,平行排列的多排建筑后区会形成较大的风影 建筑通风。因此在建筑群布局时,应当避免建筑长轴垂直于主导 风向,一般认为人射角30°或60°为好。建筑的相互位置关系宜针 对夏季主导风向采用平面错动,前低后高错动,前排建筑开洞或
底部架空等方式,减少风影区对后面建筑的影响
4.2.4为更加准确分析建筑周边风环境,需要结合项目情况开 展风环境分析,项自情况具体包括项目所在地简介地理位置周 边详述.风资源简介,气候区简介,项目具体信息占地面积.建筑 面积,项目建筑类型,建筑高度等),以及项目设计效果图项自总 平面图项目所在地地形图等附图。风环境分析应形成锁目内气 流流场分布.速度分布,建筑立面风压力分布等图形和数字化 果,便于建筑设计根据风环境分析结果进行建筑自然通风路径 设计。 4.2.5本条规定的目的是为利用风压作用组织建筑自然通风创 造条件。一般情况下,夹角不应小承45°。建筑迎风面应结合各 种设计条件,与项目所在地的主导风向相配合促进自然通风的 形成,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一般情况下应按照主导风向进 行建筑的设计,同时结合规划布局等局地风向的分布。对于形体 规则的建筑,建筑迎风面一般与项自所在地的夏季,过渡季节主 导风向一致;形体不规则建筑可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 拟方法,通过计算使主要空间的自然通风进风口布置于室外表面 风压大于0.5Pa的建筑外表面上。 4.2.6为了防止冷风直接吹入建筑,建筑迎风面朝向宜避开冬 季主导风的方向,同时可以采用挡风措施减少冬季冷风造成室内 热量的流失。大般情况下,建筑迎风面与冬季主导风向宜小 于45°。 4.2.7通过调整建筑布周,可以减少风影区的对风环境的影响, 本条列举了一些优化风影区质量的措施。 ?
4.2.6为了防止冷风直接吹入建筑,建筑迎风面朝向宜避开
季主导风的方向同时可以采用挡风措施减少冬季冷风造成室 热量的流失。大般情况下,建筑迎风面与冬季主导风向宜 于45°。
4.3.1依据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IDB150/T214,本
3.1依据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I50/T214,本条介绍 室外风环境的计算方法:
4.3.2具体分析内容包括
5.2室内环境设计参数
5.2.1《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中规定了我国严寒及 评价标准。其中I级热湿环境是指人群中90%感觉满意的热湿 环境:Ⅱ级热湿环境是指人群中75%感觉满意的热湿环境:Ⅲ级 热湿环境是指人群中低于75%感觉满意的热湿环境。考虑到自 然通风状态,人员满意度可具备更广的范圃,因此本条对于自然 通风状态下的室内热环境要求确定在满是 IⅢI级要求即可。
热冬冷地区非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评
冷却系统,外墙和外窗的平均传热系数都满足节能标准 的要求时,体感温度可近似等于空气温度。
5.2.2根据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中的要
求,室内 CO2 浓度不应超过 0. 1%。当室内 CO2 浓度超过 0.1% (即1000ppm)时,人们会感觉空气混独,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就 会感到难受,精神不振,不利于人体健康。
表5.2.3典型污染物浓度限值
c:一(c。十)[1一exp(一r)],当一≥ 4,可认为室内
002浓度趋于稳定 即 c一C十 a
人体02生成量与人体表面积和代谢情况有关,不同活动 度下人体 CO2 的发生量可按表 5. 3. 2 进行选取。
表5.3.2人体 C0,生成量
行国家卫生标准包括《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室内 气中二氧化碳卫生标准》GB/T17094以及其他单项职业卫生 准中均对各污染物浓度设置了相关的限定值,计算中应参! 取值。
之间的样本房间冠渡季需求风量的计算,发现过渡季用于消除室 内余热的通风换气次数在722次/h,因此要求重庆地区满足消除 余热的通风换气次数不低于7次h。当消除室内余热所需通风 量不足7次/h时,按7次/h进行设计:消除室内余热所需通风量 大于7/h时,按实际所需通风量进行设计。此处换气次数为自 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换气次数的总和。 影响室内温湿度的稳定,增加过滤器的负担,对于室内人员较 少的时间段,室内CO浓度也较小,可以适当减小新风量。因此, 可以在满足室内人员需求的前提下,考愿室内最小新风量。最小 新风量综合考虑了人员污染和建筑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民
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中未作出规定的其他公共建筑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可按照国家现行卫生标中的容许浓度进行计算确定,并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40
6通风设计 6.1一般规定 6.1.1利用热压和风压作用形成的自然通风消除室内余热余湿 和污染物浓度,可在自然情况下改善室内环境,给人以最舒适健 康的状态,并可有效减少建筑能耗。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自然通 风的利用,当自然通风的通风量不足以满足室内热舒适以及空气 质量要求,或室外空气,噪声污染严重时,则应采用复合通风。 建筑通风设计包括自然通风、复合通风设计,其中自然通风 的设计主要包括了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和暖 通设计等。其中,暖通设计主要进行通风量计算,通风效果测算, 通风路径尺寸确定等工作,建筑设计是主要的实施工种,负责了 整个通风路径的设计。实施过程中,需要多个专业有机配合,应 注意建筑设计时应进行充分的通风路径分析,室内装饰,园林景 观设计时应注意不得破坏建筑设计的通风路径,保证自然通风在 应用中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而复合通风是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的结合,其中机械通风部分主要依靠暖通设计实施,实施过程中, 需要兼顾自然通风的设计,有机融入机械通风设计,增强和保证 自然通风效果。 6.1.2为保证自然通风实际效果,室内进出风口应形成一定的 筑表面风压分布进行进排风口设置;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 挡风板、风帽捕风装置等实现压差的要求。受建筑功能.体型的 影响,室内可能会出现通风“短路”“断路”等情况,为保证气流进 出通畅,可在室内设置简单的辅助通风装置,如在通风路径的进 排风口处设置风机,在隔墙,内门上设置通风百叶等。室内装饰
或室内设置的其他设施设备,可能会破坏建筑的自然通风性能,因此本条强调室内布置及装饰物不得阻碍建筑的自然通风。室内通风路径的设计还应满足《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相关规定。6.1.3建筑通风除了满足室内人员的健康需求,同时带走室内余热余湿,因此建筑物客类用房均应有建筑通风。为了保证通风的形成,要有流畅的路径,通畅的进出口、必要的压差,因此设计时,首先考虑设置与室外空气直接流通的窗口或洞来满足建筑的通风需求。当受建筑或使用原因限制无法采用直接通风时,应设置自然通风道或机械通风等通风设施。痛风设施包括通风装置和通风系统。如下图所示的通风示意图。风压作用下自然通风热压作用下自然通风管道式自然通风通风器辅助通风不同形式通风示意图6.1.4气流组织,通风会造成空气流动,气流的流动可能会导致不同房间空汽相互混、交叉。为避免以空气传播为途径的疾病通过通风系统传播,在设计通风系统时,应使通风系统具备在疾病流行期间避免不同房间的空气掺混的功能,避免疾病通过通风系统从一个房间传播到其他房间。6.1.5建筑的通风设计应满足国家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等有关防火规范42
的规定。其中,应特别注意:(1)不同防火分区的自然通风井最好独立设置,不公用。自然通风井穿越防火分区时,应满足防火设计要求:(2)通风竖井穿越防火分区时,井道壁应按防火墙设计。6.2自然通风6.2.1平面单元分区模式指的是在建筑内部均匀设置通风竖井,使得各部分功能空间围绕这些竖井英国考文垂大学图书馆即是利用通风竖井实现均匀自然通风的典型侧子;热压式自然通风就是利用屋顶形状和内部热源来加强热压通风效果;竖向单元式组合通风时将若干层整合成一个通风单元分别设置双层玻璃贯穿通风会导致风速过高,双层玻璃幕墙以及通风中庭可以作为缓冲层,因此宜采用竖向单允式组合通风模式。平面单元分区模式单元中心竖井单元周边竖井单元贯穿中庭竖向单元冬组合通风单元组合双层幕墙单元组合中心中庭图6.2.1自然通风模式示意图43
6,2.2风压和热压实现形成自然通风的两种动力方式。重庆地区常年风速较小,静风率高,风压作用较热压作用不明显,因此在进行自然通风的通风量计算时,以热压作用的通风量为主,风压作用通风量为辅,用以修正自然通风量。6.2.3此条文参考《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中和面”是指室内外压力差等于0的水采面,是评价热压通风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室内有热源存在时,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此时中和面以上为正压区,中和面以不为负压区,室外空气会由处于负压区的下部孔口流人室内,并众上部孔口流出,热压作用下余压变化如图6.2.3所示。进排风窗乳面积之比是随中和面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中和面上移,排风回面积增大,进风口面积减小;中和面下降,则相反中和面中和面a(a)侧面开口(b)顶部开口图.3—余压沿建筑高度的变化根据*中和界法”,表6.2.3列举了部分情况下,测算得到的大型公共建筑中有热压形成的通风进、排风口所需面积,可供工程应用参44
表6.2.3典型情况下进、排风口面积
续表 6. 2. 3
续表6.2.3排风口进(排)热源密度房间高度建筑面积通风量温度梯度距地高度风口面积(W/m2)H(m)(m²)(kg/h)(C/m)b(m)(m²)5 X32. 526.55004500021. 5818.45/52.042.550&8007200034. 4829. 5565.0653.01000743.0836,9备注:1.为保证自然通风效果,进、排风口面积应尽量相等。2.热源密度30W/m²相当于人密度为4m²/人产生的热量:热源密度50W/m²相当于人员密度为/2m²/人产生的热量。3.表中所列数据选取热压通风最不利情况进行计算,室外计算温度为24℃,室内设计温度为26℃。4.进风中心距地面高度(图中所示a)统一设为2m,进、排风口局部阻力系数取单层窗上,开启角度为90°时的局部阻力系数2.59。6.2.4建筑物周围的风压分布与该建筑的几何形状和室外风向有关。通常室外风速接基准高度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确定,所谓基准高度是指气象学中观测地面风向和风速的标准高度。该高度的确定既要能反映本地区较大范围内的气象特点,避免局部地形环境的影响,又要考虑到观测的可操作性。由于大气边界层及梯度风作用对室外空气流场的影响非常显著,因而在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时,应充分考虑当地风环境的影响,以建立更合理的边界条件。热压和风压同时作用于建筑物时,风压47
6.2.5建筑进深对自然通风效果影响显者建筑进深越小越有 利于自然通风。根据《绿色博览建筑评价标准》GE/T51148,当单 侧自然通风房间进深超过房间净高3倍,利用穿堂风进行自然通 风房间超过进深的5倍时,室外气流无法贯穿整个房间,建筑内 区自然通风效果较差。由于平面功能的需要,大型商场.车站等 大型公共建筑进深往往较大,仅依靠风压是难以取得较好的自然 通风效果的。因此,对于单侧自然通风的房间,进深超过房间净 高3倍的区域以及利用穿堂风进行自然通风的房间,进深超过房 间净高5倍的区域,应设置通风辅助措施。根据编制组开展的重 庆市《公共建筑通风设计情况调研》目前,在重庆市的公共建筑 中,利用通风中庭天井等形式促进自然通风设计比例仅为24%, 未能充分利用建筑设计促进通风,因此,本条规定建筑进深不满 足要求时设置中庭天并拨风井等自然通风辅助措施,其自的是 利用辅助措施促进大进深公共建筑的自然通风。 6.2.6通风中庭或天井主要是利用热压作用促进自然通风,设 人流量大的地方,有利于改善自然通风效果。中 庭和天井的设置应考虑自然环境有利时方便开启,自然环境不利
6.2.6通风中庭或天井主要是利用热压作用促进自然通风
1捕风装置:是一种自然风捕集装置。利用对自然风的阻 当在捕风装置迎风面形成正压,背风面形成负压,与室内的压力 形成一定的压力梯度,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并将室内的浑浊空
气抽吸出来,从而加强自然通风换气的能力。2无动力风帽是通过自身叶轮的旋转,将任何平行方向的空气流动,加速并转变为由下而上垂直的空气流动,从而将下方建筑物内污浊气体吸上来并排出,以提高室内通风换气效果的装置。3太阳能诱导是依靠太阳辐射给建筑结的十部分加热,产生较大温差,从而更有效地实现自然通风。4中庭的烟卤效应可以增强自然风的对流换热。在冬季时中庭宜封闭,以便白天充分利用温室效应提高室温。5建筑底层架空或开洞,可有效改场地风环境,有利于形成通风廊道,从而更有利于建筑通风效果的实现。6导风措施形式多样,方法众多,结合建筑形体设计合理利用可最大限度发挥出建筑的自然通风潜力。捕风装置无动力风帽双层通风幕墙1阳光井2防水百叶风3辅助通风扇4外窗5建筑外立面6微型通风扇中庭通风烟肉拔风阳光井通风图6.2.7自然通风强化措施示意图6.2.8风道内的风速主要是基于气流噪声进行考虑,气流速度49
90000 8.33 95000 100000 79.26 6.2.9当夏季暴雨.冬季采暖等室外环境不利时,应关闭拔风 井、通风器等设施,并应具备良好的防雨/防渗,防漏等措施。 6.2.10自然通风效果受气象参数建筑希局等多种因素影响, 而气象参数往往多变,自然通风效果难以用常规方法进行分析, 因此最好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距地面1.0m和 1.5m是考虑人在室内静坐和站立状态不所对应的呼吸高度。 6.2.11为提高自然通风的效果,应栾用流量系数较大的进、排 风口活窗扇。供自然通风用的进排风口或窗扇,一般随季节的 变化要进行调节。当进排风口或窗扇不便于人员操作时,应考虑 设置机械开关装置来调节或开关进排风口及窗扇,以达到自然通 风效果。 6.2.12建筑能否获得足够的自然通风,与通风开口面积的大小 密切相关。自前国内外标准中对通风开口的要求大体一致,此条 文参照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规定了通风 开口的最小要求。为满足自然通风效果,其开口面积同时还应满 足本标准第5.3.1条要求的通风需求。进出风开口的有效面积 应进行计算,计算时将开启扇开到最大通风位置,然后计算有效 通风面积。 /设置在外墙上的悬开窗,其通风开口有效面积按下列要求 确定: 1 当开启扇开启角度天于70°时,其面积可按窗的面积 计算;
风口活窗扇。供自然通风用的进排风口或窗扇,一般随季节目 变化要进行调节。当进排风口或窗扇不便于人员操作时,应考! 设置机械开关装置来调节或开关进排风口及窗扇,以达到自然 风效果。
6.2.12建筑能否获得足够的自然通风,与通风开口面积的大
6.2.12建筑能否获得足够
密切相关。自前国内外标准中对通风开口的要求大体一致,此条 文参照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规定了通风 开口的最小要求。为满足自然通风效果,其开口面积同时还应满 足本标准第5.3.1条要求的通风需求。进出风开口的有效面积 应进行计算,计算时将开启扇开到最大通风位置,然后计算有效 通风面积。 确定: 1 当开启扇开启角度大于70°时,其面积可按窗的面积 计算; 2 当开启角度小于70°时,其面积可以按照下式计算:
位置应尽可能低:冬季为防止室外冷空气直接吹向人员活动区 进风口下缘距室内地面高度不宜小于4m,当小于4m时,应采 防止冷风吹向人员活动区的措施
6.2.16自然通风进排风口风速不宜过小,风速过水,通风量载
6.2.17坡地建筑与平地建筑相比,有更多的外表面接触
大地,也有更多的空间高度接近室外地面。坡地受到向上或向下 气流的影响,坡地上气流流速一般比平地大?设计应充分利用土 壤与挡土墙蓄热能力好,气流易于组织进排风口布置灵活的特 点,结合建筑布局情况,因地制宜地构建建筑的预冷,预热风道。 进风口宜迎向夏季主导风以获得正压,房间的通气孔宜设在背风 处以形成负压。如坡地上的建筑一个面开其他面覆土,在建筑 中通常难以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因此,在建筑或场地中设 置通风竖井是比较好的做法。夏季白天,当室外温度高于室内 时,利用热压通风原理,气流从建筑底部向上流动,夜间,室外温 度降低,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时,受冷空气重力影响,气流从竖井上 部向下流动,形成夜间通风,降低室内热负荷。除常见的采用空 间架空方式组织自然通风路径外,另一种做法与地道风类似,风 道结合挡土墙布置,它的效果虽不及地道风,但成本更低,施工与 维护方便,空质量更易控制。设计时应注意控制气流在风道中 的流速,使气流与土壤产生有效的热交换。当挡土墙与建筑之间 形成开敬空间时,可布置下沉庭院形成遮阳巷,建筑内部宜布 建筑自然通风的效果
图6.2.17坡地建筑通风示意图6.3复合通风6.3.1当采用复合通风时,仍应保证自然通风路径的流畅。6.3.2复合通风系统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联合运行下的通风量用常规方法难以计算/需要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或多区域网络法进行数值模拟确定。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进行复合通风时,自然通风量不宜低于复合通风联合运行时风量的30%。6.3.3当复合通风中机械通风占主导时,最小通风量应满足5.3要求。6.3.4根据研究结果,对于屋顶保温良好.高度在15m以内的大空间建筑,可不考虑温度分层问题;对于建筑高度大于15m的大空间建筑,在进行复合通风的过程中,当热压作用占主导时,气流会产生朗显的热分层现象。研究表明,热分层高度是影响复合通风量的主要参数,因此需要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进行详细分析。6.3.5本条是对复合通风中机械通风设计提出的要求。1根据工程经验,由混凝土制成的风道,风量沿程损耗较54
大,且易导致机械防烟系统失效,因此不应采用土建风道。 2此条是从节能降噪的角度考虑。随着气候,功能需求的 变化,建筑通风量的要求也在变化。采用双速或变速风机,可以 节省系统的能耗和运行费用。 3不同的通风系统利用同一套通风管道,通过阀门,设备的 切换,风口的启闭等措施,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节约成本和室内 空间。 4根据《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发改社会[2020] 0735号,第5条:在相关设施新建或改建过程中充分考愿应急需 求,完善场地设置,通风系统.后勤保障设计预留管道、信息等接 口和改造空间,具备快速转化为救治和隔离场所的基本条件。 6.3.6地下浅层土壤由于其常年士壤温度定,土壤温度在夏 季相对较低,采用地道土壤对空气降温后送入室内,可以实现建 筑的降温需求。 6.3.7对于地道风工程,如果地道周围的地下水受危险的化学 物质,物理物质和放射性物质污染,产生的地道风对人体健康是 有害的。地道轴心深度是根据地不土壤的温度来确定的,地道越 深,地下土壤的温度波动越小,夏季土壤相对温度越低,有利于地 道风换热能力的提高。但地道轴心深度超过6m后,土壤温度的 全年波动值小于3,此时会增加施工量和成本,因此不推荐地道 轴心深度过深。 6.3.8地道风的进风口不宜设置在地面,以避免吸入地面尘土 及落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若有树荫遮蔽采风口,一方面可以 提高突气品质一方面地道风的进风温度也会有所降低。 6.3地道风可能含有灰尘,细菌等,为保证室内卫生条件,应 考虑采用净化.杀菌等措施。
大,且易导致机械防烟系统失效,因此不应采用土建风道。 2此条是从节能降噪的角度考虑。随着气候,功能需求的 变化,建筑通风量的要求也在变化。采用双速或变速风机,可以 节省系统的能耗和运行费用。 3不同的通风系统利用同一套通风管道,通过阀门,设备的 切换,风口的启闭等措施,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节约成本和室内 空间。 4根据《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发改社会[2020] 0735号,第5条:在相关设施新建或改建过程中充分考虑应急需 求,完善场地设置、通风系统.后勤保障设计预留管道.信息等接 口和改造空间,具备快速转化为救治和隔离场所的基本条件,
6.3.6地下浅层土壤由于其常年士壤温度楂定,土壤温厂
6.3.7对于地道风工程如果地道周围的地下水受危险的化 物质、物理物质和放射性物质污染,产生的地道风对人体健康大 有害的。地道轴心深度是根据地不土壤的温度来确定的,地道击 深,地下土壤的温度波动越小,夏季土壤相对温度越低,有利于 道风换热能力的提高。但地道轴心深度超过6m后,土壤温度白 全年波动值小于3,此时会增加施工量和成本,因此不推荐地 轴心深度过深。
6.3.10地道风工程具体设计参数.施工与验收运个
体要求应符合《地道风建筑降温技术规程》CECS340有关规定
6.4.1室内环境可能会出现 CO2、TVOC.PM2/5 浓度室内温 度湿度超标,为了保障室内良好的空气质量,需要对其进行监 测。对于普通区域,应从消除室内余热余湿.保证室内空气品质 方面对室内空气进行监测;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区域,如防疫等,除 对上述参数进行监测外,还应对细菌.病菌等进行监测。当室外 热环境优于室内热环境时,宜采用自然通风使室内满足热舒适及 空气质量要求;自然通风不能满足时,可以辅以机械通风。监测 系统还应能自动控制通风系统,尤其针对人员无法触及的位置。 当条件许可时,对监测数据进
GB/T 39446-2020 公共信用信息代码集.pdf6.4.1室内环境可能会出现 CO2TVOC.PM2/5 浓度室内温
6.4.2室外气象条件是影响
外气蒙条件的监测,也便于收集和积累室外状态参数,为后续设 计和研究提供数据。颗粒物主要指PM2.5.PM10 等。对室外气 象参数进行监测,还有利于因地制宜最天化的利用室外气象条 件,采取依据室外状态的调节通风措施,如当室外热环境有利于 去除室内余热余湿时,可最大限度开启门窗;当室外热环境较恶 劣时,可关闭门窗,开启机械通风或空调系统。 6.4.3可对自然通风路径中的温度、风速,COz浓度等通风状态 进行蓝测,当其不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启停机械通风或调整门窗 开启程度等方式改变室内的通风状态
湿:当室内C02浓度超过1000pPpm或者室内温湿度不满足热舒 适要求时,开启机械通风:当室外参数进一步恶化,室内温湿度持 续上升导致复合通风系统不能满足消除室内余热余湿时,启动空 调系统。
应的净化技术措施,必要时可关闭新风系统及排风紧统,避免 外空气污染物进人室内。当关闭新风系统及排风系统时,应有
人员密度变化较大时,如果一直按照设计的较的人员密度进 通风,将会浪费较多的新风处理用能。因此,采用CO.浓度作 控制指标,既可以保证室内通风需求量和室内空气质量T/CEC 196-2018 超、特高压设备检修作业安全预警系统,又可 实现建筑节能。
用前提前开启通风系统对房间进行通风换气,有助于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7.2.9夜间通风在长期的研究中证明其是一个科学有效的降温方式,尤其对商业和办公建筑。科学地应用室外的气候,引人夜间通风降温技术,将会明显地减少空调能耗,同时提高室内舒适度。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