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1363.1-2014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YD/T 1363.1-2014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第1部分:系统技术要求6.3.2故障信息处理
6.3.2.1告警查询
监控系统能根据告警源、告警级别、状态、类型、产生时间等组合条件对告警信息进行查询。一条 告警记至少应包含表1的内容DB14/T 715-2018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并作为查询索引:
表1告警记录字段说明表
6.3.2.2告警确认
监控系统应提供告警确认的功能。监控系统应能对查询出的告警进行确认(确认由操作员进行 条件见6.3.2.1小节。
6.3.2.3告警信息同步
上级监控系统告警信息应与下级保持一致。
6.3.2.4告警统计与分析
监控系统应具有告警分析功能。系统应能以报表、图形等形式根据告警对象、告警类型、告警级别 和告警产生的时间对告警进行分析比较。
6.3.2.5告警打印
监控系统能打印告警查询结果、告警统计与分析结果
6.3.3故障信息显示
故障信息显示包括告警显示方式和告警信息显示控制
8.3.1告警信息显示方
监控系统应提供告警信息显示界面,实时显示收集的告警;能根据告警信息,将故障定位到相关的 监控对象,并显示到相应的拓扑图中。对于紧急的告警信息,可以设置告警提示,以声、光形式提示用 户。在告警显示窗口和拓扑图中应以不同颜色显示不同级别的告警,见表2。
2告警级别对应显示颜色表(推荐)
6.3.3.2告警信息显示控制
监控系统应能控制告警信息的显示和提示,根据需要设置告警显示和提示的过滤条件,只有符合条 件的告警信息才显示/提示给用户;应能查询、修改、取消这些过滤条件,并应具备多条件(逻辑与、 逻辑或)设置功能。 告警门限值设定应根据现场情况由系统管理员设置。 根据用户要求,当告警发生时,通过指定通信方式,向相关人员发出告警信息;故障排除后,自动 解除声光告警,并通过指定通信方式,向相关人员发出告警解除信息。
6.3.4故障反应时间
当告警发生,并反应到有人值守的监控中心的时间,不能超过30s 6.4性能管理
6.4.1性能数据收集
监控系统应能收集各监控对象的性能数据 (工作状态、运行参数等),各级监控中心在正常情况下 应能显示其监控范围内的全部被监控对象工作状态、运行参数的画面。性能监测参数参见监控内容章节。 性能数据收集的方式可以有两种:上级系统请求性能数据和下级系统主动上报性能数据。监控系统 可以定义性能数据采集计划,设置性能数据采集任务的采集周期以及上报周期
6.4.2性能数据存储
监控系统应能提供多种性能数据存储器(根据性能数据收集间隔,确定其容量)。从监控对象收集 到的数据应能在监控系统性能数据库中保留一段时间,保留时间可由监控系统规定并修改。 监控系统能对存储的历史性能数据进行检索或删除。另外,监控系统将其性能数据库中的性能数据 定期地备份到外围存储设备中加以保存,备份的性能数据应可以用来制作性能报表或系统遭到破坏时用 干系统恢复。
6.4.3性能分析和统计
监控系统应能以直观的形式对性能数据进行显示,并能对收集的各性能数据进行分析,检测异常状 态,从而判定电源、空调及环境的性能。 监控系统能定期提供被监控对象的性能数据报告,应能产生规定的各种统计资料、图表、机历卡。 交接班日志、派修工单等。报告可以采用图表或报表的格式,并能够打印。
6.4.4性能门限管理
当监控对象的性能下降到超出了门限值的范围,系统应产生逾门限告警,以作相应处理。 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性能 进行设置,也可以修改性能门限值。
6.5.1接入安全管理
6.5.2系统自身安全管理
6.5.2系统自身安全管理
用户级别的设置至少应有3个层次: a)系统管理员 b)系统操作员 c)一般用户
用户级别的设置至少应有3个层次: a)系统管理员 b)系统操作员 c)一般用户
6.5.2.2权限分配
系统用户的权限分配采用两种方案:能力方案和访问控制列表方案。所谓能力方案,是指从网管用 户角度,规定用户可以进行的操作(可读、可写);所谓访问控制列表方案,是指从资源的角度,规定 允许对特定监控对象进行操作(浏览、可控、配置参数)的用户,通常在监控系统中监控对象的基本单 位是监控模块(代表相应的监控对象)级。监控系统应该综合使用这两种方式,赋予不同用户不同的操 作权限(可写可读可控制、可读可控制、只读等),并有完善的密码(Password)管理功能,以保证系 统及数据的安全。
6.5.2.3用户管理
系统应具有用户管理功能。用户管理功能包括: 增加用户; 一 删除用户; 一查询用户属性; 一修改用户属性。 各功能的具体要求如下: a)增加用户 监控系统应能够增加系统用户。增加用户时应提供以下信息:用户名、用户密码、用户的描述信息 (如用户的通信地址、用户单位等)、用户所在的用户组。 b)删除用户 系统管理员应能够册删除系统内已存在的用户。 c)查询用户属性 用户应能够根据用户名称查询用户属性。应能查询到的用户属性包括:用户的描述信息(如用户的 通信地址、用户单位等)、用户所在的用户组。 d)修改用户属性 系统管理员应能够根据用户名称修改用户属性。可以修改的用户属性包括:用户的描述信息(如用 户的通信地址、用户单位等)、用户所在的用户组。 用户管理功能只能由授权的用户实施,无此权限的用户,可以查询自身的用户属性,修改自身的用 户密码和描述信息。
6.5.2.4用户组管理
网管系统应具有用户组管理功能,此功能只能由授权的用户实施。用户组管理功能包括 一创建用户组:
6.5.2.5系统登录和操作控制
监控系统应该具有系统登录和操作控制功能。 a)登录控制功能要求如下: 系统应具有对试图登录系统的用户进行鉴权的功能,只有名称和密码都正确的用户才允许登录到系 统中,否则拒绝登录。若一用户连续多次被拒绝登录,则系统应能锁定该用户。 b)操作控制功能要求如下: 系统应具有对用户实施的操作进行鉴权的功能,保证具有权限的用户才能实施相应的操作
6.5.3系统日志管理
5.3.1监控系统应具有系统日志管理功能。系统日志管理包括系统访问日志管理和系统操作
6.5.3.2系统访问日志管理
系统访问日志管理包括系统访问日志记录和系统访问日志查询。 a)系统访问日志记录要求如下: 系统应能将用户的登录信息(包括成功与不成功的登录)记录下来,以供查询。用户登录信息包括 用户名称、登录终端标识、登录时间和退出时间。 b)系统访问日志查询要求如下: 监控系统应能够查询系统访间日志,查询内容包括用户名称 登录终端标识、登录时间和退出时间
6.5.3.3系统操作日志管理
系统操作日志管理包括日志记录、日志查询和日志备份。 a)系统操作日志记录要求如下: 系统应能将用户的操作信息记录下来,以供查询。操作信息包括实施操作的用户、操作时间、操作 名称、操作对象、操作结果。 b)系统操作日志查询要求如下: 监控系统应能够查询系统操作日志。查询内容包括实施操作的用户、操作时间、操作对象、操作内 容、操作结果。系统应具备模糊查询方式。
c)系统操作日志备份要求如下: 监控系统应具有系统操作日志的备份功能。
6.5.4系统操作安全策略
通信电源、机房空调等各类设备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内部自治运行的有机系统,系统内部之间存 在有很多关联和制约关系以保证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监控系统是附着于该系统之上的管理系统,因 此监控系统对电源、空调等系统的任何参数调整和功能控制都必需首先满足电源、空调和环境系统的正 常、安全工作条件,这就是监控系统的操作安全策略。 监控系统依据此安全策略应当以明显方式对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和设备安全的不当操作进行提示。
监控系统应具有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和汉字支持能力;故障告警应有明显清晰的可视信号。 6.6.2数据备份与恢复
6.6.2.1数据备份
将系统数据以数据库文件备份到硬盘,或者其他
6.6.2.2数据恢复
系统数据受到破坏后,应能从备份文件恢复数据
6.6.3系统自身管理
监控系统应能对自身进行管理。提供管理界面,监视自身的进程运行状态;同时,监控系统 单元的连接状态,发现连接中断/恢复,并产生告警。
为避免监控系统内各级监控主机、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前端硬件设备等的时钟不统一给系统记 作带来的混乱,系统应具备全网的自动和手动校时功能
根据保存的历史性能数据,对设备故障和性能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提示设备的最佳运行状态和条 件,帮助用户对一些现象、故障及设备操作、检修和处置做出决策。
根据监控系统的功能以及监控对象的调整和变化,要求系统软件应能够达到用户级的组态功能,分 内界面组态、报表组态和监控点组态。界面组态使用户界面能够随着电源、空调和环境等监控对象的变 化而更新;报表组态使维护人员自由设计报表和曲线的格式、内容,作为系统标准报表和曲线的补充 监控点组态指维护人员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对监控点进行命名、关联,以及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6.6.7资源管理功能
资源管理功能是系统的一项辅助管理功能。它将与监控系统相关的设备、人员、技术资料等 纳整理,进行统一管理。包括资产管理、备品与备件管理、人员管理和技术文档管理。
节能功能是系统的一项辅助功能,指监控系统通过对机房室内外环境量和电源、空调设备的监控, 在保证通信系统正常工作环境和通信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对机房环境和电源、空调设备的运行状态 进行优化,达到减少用电量的目的
通过对蓄电池总电压和单体电压的监控,实现对蓄电池充放电过程的监控,帮助发现落后电池 电池放电时间及容量,通过对开关电源的控制实现电池充放电测试管理。
在进行基站电池管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基站负荷、电池放电时间、剩余容量多方面的因素,形成 移动油机调度计划,保证基站设备不间断运行、基站不退服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油机上站发电,有效降 低移动油机调度次数、发电次数和发电时长,提高移动油机发电的调度效率
监控系统应为用户提供在线中文帮助。提供详细的在线操作指南,指导用户完成相应的操作。 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解答。 用户可以打印帮助信息,并能方便地在帮助信息中导航
7.1.1应实时监视各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的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接收故障告警信息。 7.1.2应能设定用户权限。 7.1.3应能接管地区监控中心(SC)的控制权,对于告警信息的处理与地区监控中心(SC)相同 7.1.4应能查询地区监控中心(SC)的各种监测数据和告警信息,并在屏幕显示或打印输出。 7.1.5应能实时监视各地区监控中心(SC)的工作状态。 7.1.6可对监控对象(SO)下达监测和控制命令。 7.1.7应具有统计功能,能根据需求生成各种统计报表(Excel或Word文档)及曲线图。 7.1.8应具有数据管理和存储功能,告警数据、操作数据和监测数据应至少保存一年时间,具有数 行手工或自动导入外存的功能。
7.1.9应具备信息打印功能。
7.1.11应具有监视设备或系统故障状态,外接电子显示屏的能力。 7.1.12应具备与其他管理系统互联的D接口,发生告警时自动将告警信息传送到其他管理
7.2.1具有实时作业功能,能同时监视辖区内SU的工作状态并与各级监控中心保持通信, 单元(SU)对监控模块(SM)下达监测和控制命令。 7.2.2宜具有电子地图浏览功能,应能实时监视各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的工作状 数,接收故障告警信息。
单元(SU)对监控模块(SM)下达监测和控制命令。 7.2.2宜具有电子地图浏览功能,应能实时监视各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的工作状 数,接收故障告警信息。 7.2.3应能设定告警等级、用户权限。 7.2.4应能设定各个监控点性能门限值。 7.2.5应能实时监视区域监控中心(SS)的工作状态,接管区域监控中心(SS)的控制权。 7.2.6对下级监控系统送上来的告警应具备过滤能力。 7.2.7 根据需要,应能查询各种监测数据和告警信息,并在屏幕显示或打印输出。 7.2.8应具有统计功能,根据需求生成各种统计报表(Excel或Word文档)及曲线图。
7.2.3应能设定告警等级、用户权限。
7.2.4应能设定各个监控点性能门限值。 7.2.5应能实时监视区域监控中心(SS)的工作状态,接管区域监控中心(SS)的控制权 7.2.6对下级监控系统送上来的告警应具备过滤能力。 7.2.7 根据需要,应能查询各种监测数据和告警信息,并在屏幕显示或打印输出。 7.2.8应具有统计功能,根据需求生成各种统计报表(Excel或Word文档)及曲线图。
7.2.9应具有数据管理和存储功能,告警数据、操作数据和监测数据应至少保存一年时间,具有数据进 行手工或自动导入外存的功能。
7.2.10信息打印功能应具有:
7.2.14应具有监视设备或系统故障状态,外接电子显示屏的能力。 7.2.15系统软件应具备实现系统互联的C接口和D接口,发生告警时自动将告警信息传送到其 系统或上一级监控中心。
7.3区域监控中心功能
区域监控中心采用反牵模式时,其功能由地区监控中心根据需求进行配置;区域监控中心采用逐 莫式时,其功能参考地区监控中心功能。
7.4.1应周期性地采集各监控模块(SM)传送来的各类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存储、显示打印(无人 值守的局(站)可不设显示打印设备,但应具备接入便携式计算机进行现场维护操作的功能),根据上 一级监控中心需求,向上级监控系统实时发送监控信息。 7.4.2应随时接收并快速响应来自上一级监控中心的监控命令。 7.4.3宜具有底端逻辑控制功能,监控单元可根据被监控设备和环境状态,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通过 监控模块(SM)对监控对象下达监测和控制命令,如根据环境温度控制空调及相关节能设备的开关。 7.4.4应具有底端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根据配置条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把需要上报的告警和数 据上报上级监控中心;根据上级监控中心配置,按设备和监控点上送监控数据。 7.4.5应定时统计辖区内各个监测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的功能,并将这些统计数据定时上传 到上级监控中心。 7.4.6应具有告警屏蔽功能,可按告警屏蔽条件、屏蔽时间段对告警进行屏蔽。 7.4.7应具有远程软件升级和调试功能。
7.4.8应具有保存告警信息及监测数据的统计值至少1天的能力。
7.4.11具有门禁和图像监控的系统应具有相关的告警联动功能
7.4.12对于采用智能门禁设备的局(站),应能自动记录人员进、出时间,在读卡器和数字密码锁配 合使用的场合,应同时记录员工的编码等信息,对于试图非法进入等告警应给出告警信息;对于正常刷 卡进入时能够屏蔽红外、门碰等告警,在正常上班时间、通信局(站)有人值班等场合,应具有抑制门 蔡告警信息的能力。
7.5.1应实时采集监控对象的运行参数和工作状态,收集故障告警信息,并送往监控单元(SU);根据 实际情况对监控对象进行合理控制。 7.5.2应实时接收和执行来自监控单元(SU)的监测和控制命令。 7.5.3监控模块应具有容错功能,接收上级监控系统的控制命令错误或控制命令的结果可能导致设备本 身及通信系统故障时,应拒绝相关控制命令的执行,并上送控制命令的错误信息。 7.5.4监控模块应能够保存不少于500条历史数据和500条告警数据,发生通信故障时,在通信恢复后, 应具备将通信中断期间的数据上报功能。 7.5.5蓄电池监测设备应能完整描述蓄电池整组(或单体)浮充电压的变化,正确记录蓄电池整组(或 单体)充放电过程,存贮不少于4次停电过程的充放电曲线。
8.1.1监控系统硬件应能在局方给出的基础电源条件下不间断地工作。 8.1.2监控系统硬件的测量精度要求为:直流电压应≤0.5%,有功电度≤1%,其他电量应≤2%;蓄电 池2V单体电压测量误差应不大于±5mV,6V单体电池电压测量误差应不大于±10mV,12V单体电池电 压测量误差应不大于+20mV;温度应≤±1℃;在环境温度为25℃、湿度范围为30%RH~80%RH时,湿 度应≤5%RH,当湿度超出30%RH~80%RH时,湿度应≤10%RH;其他非电量应优于5%。 8.1.3监测机房环境使用的火警、安防等传感器和设备等应经过公安消防部门的认可。
8.2.1监控系统的硬件设备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监控模块(SM)和监控单元(SU)的平均故障间隔 时间(MTBF)应不低于100000h;整个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应不低于20000h, 8.2.2监控系统的使用不应影响监控对象的正常工作;不应改变具有内部自动控制功能的设备的原有功 能。: 8.2.3监控系统的局部故障不应影响整个监控系统的正常工作;监控系统故障时不应影响监控对象的正 常工作和控制功能。 8.2.4监控系统应具有自诊断和自恢复功能,对数据紊乱、通信干扰等可自动恢复;对软、硬件故障及 通信中断等应能诊出故障并及时告警。
8.2.6监控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监控对象处于任何工作状态下,监控系统应能正常工作;同
8.3.1系统硬件设备的总体结构应充分考虑安装、维护、扩充或调整的灵活性,应实现硬件模块化,以 便适应网络规模的发展,
8.3.2系统硬件设备应尽可能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计算机系统,要求设备采用专用部件的比例应 低。 8.3.3构成系统的计算机,要求能通过增加少量部件(如存储器、硬磁盘等)来扩充系统的容量 是整机更换。
8.3.2系统硬件设备应尽可能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计算机系统,要求设备采用专用部件的比例应 低。
8.3.3构成系统的计算机,要求能通过增加少量部件(如存储器、硬磁盘等)来扩充系统的容量,而不 是整机更换。
要求软件系统采用分层的模块化结构,便于系统功能的护充、使用和维护等。 监控中心的计算机系统所采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通信协议和程序设计语言等应 国际上通用的系统GB/T 51293-2018 城市轨道交通给水排水系统技术标准,便于监控网络的统一规划、管理。
系统软件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要求的C接口,以满足不同监控系统监控中心之间互联;应提供符合 要求的D接口,以满足监控系统监控中心与其他网管之间的互联要求。
9.2.2系统应具有方便二次开发功能,即监控系统开放必要接口,使用户或第三方能将其满足A接口的 监控模块接入现有监控系统。
9.3.1各监控单元(SU)应具有连接手提终端或计算机的接口能力,通过该接口能够了解到监控模块 (SM)所管辖范围的当前告警信息及设备运行状态。 9.3.2在监控中心,应有较完善的管理功能,在该人机界面可对所辖区域内的设备进行全面地管理,具 体要求见本标准第7章。 9.3.3对于常用的功能及操作,应提供菜单方式及命令方式两种,对于菜单方式,应有明确的在线提示 或Help功能。 9.3.4监控中心接收到的故障告警信息应给予醒目的图形用户界面提示(如高亮度或高反差色彩等) 并应给出可闻声响。
9.4.1监控系统应具有较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对所有操作人员按级别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DB11/T 1651-2019 污水源热泵供热系统节能监测,并有完善 的密码(PassWord)管理功能,以保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 9.4.2监控系统应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不能因为用户误操作而引起系统故障。 9.4.3监控系统的底层管理软件或硬件设备上应具有设置禁止远端遥控的功能。 9.4.4监控系统所在的计算机系统能够发现并抵制外来软件(病毒或非法用户)的攻击。
由于目前各通信运营商在管理和维护体制上有较大的差别,对于实际使用的报表格式也会有不 求,因此本标准对于报表种类和格式不作相关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