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1533-2016 电力系统雷区分布图绘制方法Drawingmethodof lightningzonesmapforpowersystem
DL/T15332016
JC/T 2279-2014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屋面防水应用技术规程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雷区分级标准与雷害风险分级原则 5雷区分布图的绘制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地闪密度分布图绘制流程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雷害风险分布图绘制流程
本标准依据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制。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过电压与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家宏、王剑、谷山强、冯万兴、王海涛、刘亚新、赵淳、王韬、李雨、 童雪芳、马建国、姜文东、蒲路、龚政雄、姚金霞。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 一 条一号,100761)。
本标准依据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制。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过电压与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家宏、王剑、谷山强、冯万兴、王海涛、刘亚新、赵淳、王韬、李雨、 童雪芳、马建国、姜文东、蒲路、龚政雄、姚金霞。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电力系统雷区分布图绘制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雷区分级标准和雷害风险分级原则以及地闪密度分布图和雷害风险分布图 的绘制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雷电监测系统监测数据的地闪密度分布图、220kV~750kV电力系统雷害风险分 布图的绘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L/T374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绘制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雷暴日thunderstormday 在气象站听到至少一次雷声的观测日。 3.2 地闪密度groundflashdensity 每平方千米、每年地面落雷次数。 3.3 少雷区lessthunderstormregion 平均年雷暴日数不超过15的地区, 3.4 中雷区middlethunderstormregion 平均年雷暴日数超过15但不超过40的地区。 3.5 多雷区 区morethunderstormregion 平均年雷暴日数超过40但不超过90的地区。 3.6 强雷区thunderstormactivityspecialstrongregion 平均年雷暴日数超过90的地区。 3.7 耐雷水平lightningwithstandlevel 雷击时,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对应的最大雷电流幅值。 3.8 反击backflashover 雷击塔顶或避雷线时,雷电流通过雷击点阻抗使该点对地电位大大升高,当线路绝缘间隙之间的
危险地闪密度 riskgroundflashdensit 统计区域内单位面积单位年度内雷电流幅值在危险雷电流段内的地闪密度值,单位为次/ 根据雷害性质可分为反击危险地闪密度和绕击危险地闪密度。
4雷区分级标准与雷害风险分级原则
4.1.1架空线路雷击种类主要分为直击和感应,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只需考虑直击雷的影 响。 4.1.2直击分为反击和绕击两类。反击与线路绝缘水平、雷电流幅值、接地阻抗及塔型等因素有关; 绕击与线路绝缘水平、雷电流幅值、线路保护角及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
4.2地闪密度等级划分
基于地闪密度(N.)值,将雷电活动频度从弱到强分为下列4个等级、7个层级: A级:Ng≤0.78次/(km²·a); B级 B1级:0.78次/(km²a) 基于地闪密度(N)值,将雷电活动频度从弱到强分为下列4个等级、7个层级: A级:N≤0.78次/(km²·a); B级 B1级:0.78次/(km²a) C2级:5.0次/(km²·a) 4.3雷害风险分级分布 4.3.1危险地闪密度分布 危险地闪密度分布在地闪密度分布和雷电流幅值分布的基础上绘制,是雷害风险分布图的基础。 对不同电压等级、不同雷害性质,具有不同的危险电流段,绘制各类危险电流段内的地闪的密度 分布,得到相应的危险雷电密度分布。 危险地闪密度分布的分级方法建立在地闪密度分级基础上,以地闪密度等级划分时的3个分割点 (分别为A级与B1级的分割点、B2级与C1级的分割点、C2级与D1级的分割点)对应的地闪密度 N。值,以及当地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P(I≥io)为依据,依据式(1)得到绕击危险雷电密度分布 中相应的3个分割点值,依据式(2)得到反击危险雷电密度分布中相应的3个分割点值,根据这些值 分别将绕击危险雷电密度分布和反击危险雷电密度分布划分成4个等级,作为雷害风险分布图中I、 Ⅱ、IⅢI、IV级区域划分的基础。 Ngei = N,P Nge2 = N,P 式(1)、式(2)中,Ne为绕击危险雷电密度;N为反击危险雷电密度,P为雷电流幅 击危险雷电流段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P为超过反击耐雷水平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 GB/T 37910.2-2019 焊缝无损检测 射线检测验收等级 第2部分:铝及铝合金4.3.2雷害风险等级划分 依据电压等级的不同,雷害风险分布图可分为220kV~750kV各级电网雷害风险分布图。依据雷 害性质的不同,雷害风险分布图可分为绕击雷害风险分布图和反击雷害风险分布图。 针对不同电压等级、不同雷害性质,形成针对性的雷害风险分布。雷害风险分布的评估如下: a)危险地闪密度分布。 危险地闪密度分布在地闪密度分布和雷电流幅值分布基础上绘制,针对引起线路跳闸的绕击电流 段和反击电流段分别进行计算、统计、分析。 雷害风险等级划分根据不同电压等级危险雷电密度分布(反击和绕击)、运行经验、地形地质地貌 概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将输电线路雷击闪络危险风险分为4个层级: I级,危险雷电密度小,线路雷击跳闸概率低; Ⅱ级,危险雷电密度较小,线路雷击跳闸概率较低; Ⅲ级,危险雷电密度较大,线路雷击跳闸概率较高: IV级,危险雷电密度大,线路雷击跳闸概率高。 b)影响因素。 运行经验主要依据运行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和雷击事故记录、采用的防雷措施等情况而定。依 据运行经验,对由危险雷电密度分布确定的等级进行调整,可将雷击故障点附近区域的雷害风险提升 级。 同一电压等级线路,可考虑输电线路具体走向、地形、地质、地貌、接地电阻、绝缘子数量、防 雷措施等因素的影响,据此对前面确定的等级进行局部适度调整,将容易引发雷击故障的地形地貌区 域的雷害风险提升一级。 5.1.1.1雷区分布图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基本单位绘制,根据地闪密度参数绘制本地区地闪 密度分布图,根据各电压等级危险地闪密度分布绘制本地区相应电压等级的电网雷害风险分布图。各 行政区的雷区分布图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已绘制的雷区分布图基础上分割获得。 5.1.1.2雷区分布图的绘制以雷电监测系统多年雷电监测数据为基础,宜采用10年13年的监测数据 绘制,至少要有5年雷电监测数据的积累。 5.1.1.3地闪密度分布图每年滚动更新,每3年进行一次修订。 5.1.1.4雷害风险分布图每3年进行一次修订。 5.1.1.5在各地雷区分布图绘制过程中,宜使用联网数据。 5.1.2.1应以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电子地图为底图绘制,且应覆盖全部区域。 5.1.2.2采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电子地图为底图绘制时,宜采用国家80坐标系,电子地图比例尺不应 小于1:250000。 5.1.2.3雷区分布图的绘制采用网格法,网格分辨率根据统计对象大小和实际需求适当选择;以省域 为对象时,网格分辨率的选择范围为0.01°×0.01°~0.05°×0.05°。 5.1.2.4绘制雷区分布图的同时,应给出编制说明。 NB/T 10284-2019 SPD智能监测装置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5.2雷电样本数据处理 地闪密度分布图的数据基础是雷电监测系统监测数据。地闪密度分布图在绘制时宜采用3个站 上数据,并进行探测效率修正。以处理后的数据为基础建立雷电参数统计样本数据库,即雷区 电绘制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