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185-2019 并网光伏电站用关键设备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技术规范

NB/T 10185-2019 并网光伏电站用关键设备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1180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10185-2019 并网光伏电站用关键设备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技术规范

6. 3. 3. 2. 8 湿热试验

6.3.3.2.9紫外试验

DB37/T 3069-2017 球形储罐现场制造监督检验规则6.3.3.2.10动态机械载荷试验

按照IEC62782的要求进行检测。

按照IEC62782的要求进行检测。

6. 3. 3. 2. 11 PID 试验

a 按照IEC62804的要求进行检测; b)测试条件为:温度85℃,湿度85%,试验电压:系统最高电压; 测试时间根据测试等级设定,

5. 3. 3. 2. 12 热斑耐久词

b)测试时间根据测试等级设定

6.3.3.2. 13旁路二极管热性能试验

6. 3. 4检测要求

6.3.4.1质量等级c(classC)

3.4.2质量等级B(cl

6. 3. 4. 3质量等级 A (class A)

a)适用于A序列,B序列(含B1,B2,B3,B4序列),C序列和D序列; b)B4序列中,动态机械载荷试验适用于土2000Pa,1000次,3~7循环/分钟; c)C序列中,PID试验适用条件为:288小时; d) D1 试验中,累积量应不低于100KW.h:

e)D2试验中,组件持续通电192小时,1.25倍电流通电2小时;

6.4光伏组件电致发光试验

像素分辨率2000方以上,空间分辨率1.0以上,灰度分辨率:图像的最高亮度不应超过成像探测器 泡和值的80%,最低亮度不小于5%。 具体缺陷分类见附录A。

6.5光伏组件红外热成像试验

表1组件红外热成像缺陷等级

支架系统的材料和关键部件应符合表2推荐标准或其他等同标准,

表2材料及关键部件推荐标准

跟踪式支架系统的控制系统

a)作为固定作用的支架开孔位,其大小及位置均应满足设备固定要求,连接点应保证接地连续性; b)支架系统所有可接触、突出、转角的部位应进行安全处理; 如无特殊安装说明,不能将支架和紧固件作为组件保护的一部分; 1 除非在安装书中有明确且必要的说明,否则不能改动已定型的支架系统。如组件上装配螺栓 打孔或其他破坏组件固有结构的行为; e) 支架立柱应预留接地螺栓; f)适用于地震区支架系统,应进行抗震验算,

a)应符合GB50797要求; 用于断面的螺纹紧固件,其紧固面载力与支架系统设计的向上、向下,下坡面载荷力比至少为 3:1; 采用穿孔螺杆的方式时,穿孔载力需要限制在其材质张力的10%; d 紧固件的承载力应符合交变载荷特性,根据载荷力的需要增加紧固件数量或采取其他等效措 施。

7.5 外观及尺寸核查

a)钢材的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的1/2; 钢材表面不应有裂纹、气泡、结疤、泛绣、夹杂、折叠和端面分层等缺陷; C 允许有不大于公称厚度10%的轻微凹坑、凸起、压痕、发纹和擦伤的氧化铁皮; 铝合金材料表面不应有凹凸、变形、皱纹、起皮、腐蚀斑点、气泡、电灼伤、流痕、发黏以及 膜(涂)层脱落等缺陷; e)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偏差应符合GB50794的要求

试厅 法参照GB/T13912进行; 不 0 不同类型的铝合金型材,按照GB5237要求对膜厚进行测试 至少应对样品的3个点进行测试,不包括涂层最薄位置如断面,螺纹表面,以及金属涂层最薄 的内表面和相同数量点的外表面; d)镀锌层平均厚度不应小于55um或不低于最初设计值

对跟踪系统的极限功能(软件状态)、极限功能(硬件状态)、雨天模式、雪天模式、大风保护模式 运行模式、维护模式、急停功能、断电自动恢复运行等功能进行操作,核查其功能性。

7.7.3跟踪精度测试

在选定的发电单元中,统计汇流箱实时发电功率,选取发电功率处于最高,最低,中位值的

单元中,统计汇流箱实时发电功率,选取发电功率处于最高,最低,中位值的汇流箱

直流汇流箱应符合GB/T34936的要求,交流汇流箱应符合GB7251标准认证。

表3光伏汇流箱核查项目

在选定的发电单元中,各选取1台逆变器进行检测,如抽检的数量无法覆盖典型性要素时,应增加 抽样数量,直至覆盖全部要素,

应符合NB/T32004电站型技术要求。

按照NB/T32004要求对逆变器的最大发电效率进行测试

根据NB/T32004的测试要求对逆变器的外观及一致性进行检查。谐波、三相电流不平衡度、功率因 数、直流分量进行检测

在选定的发电单元中,各典型升压变压器1台进行核查

产品应符合GB1094的要求,其中 a 空载损耗偏差,负载损耗偏差,总损耗偏差,空载电流偏差,短路阻抗偏差,绕组电阻测量, 电压比测量和联结组标号检定应符合GB1094.1要求; b) 外施耐压试验和感应耐压试验,雷电冲击试验应符合GB1094.3要求; c)温升试验应符合GB1094.2要求,

监控系统核查分为功能部分核查和非功能部分核查,其中部分功能根据系统等级不同有不用要求, 具体见附录B。

11. 1基础功能核查

11. 1. 1权限管理

应具备信息分流和系统安全保护的权限管理,能够对监控系统进行用户管理、角色管理、责任区管

11. 1. 2数据库管理

应具备实时库管理、历史库管理功能,并应提供第三方访问接口。

应具备实时库管理、历史库管理功能,并应提供第三方访问接口。

11. 1. 3且志管理服务

应具备日志管理功能,包括日志设置、日志查询、日志备份和日志回滚等功能,当系统出 误操作时能够进行快照操作。

11. 1. 4 系统自诊断

立具备自诊断的功能,能够对系统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智能诊断。包括动态监视服务器、CPU负 内存使用率、网络流量和硬盘剩余空间,异常点报警,穴余管理、应用管理、网络管理等。

11.2数据采集能力评估

11.2. 1设备/传感器要求

11. 2. 2传输性

a)支持IEC104、IEC103、Modbus等电力系统标准规约。 b)支持双通道同时采集 c)提供透明的第三方互联接口,在支持IEC104转发的基础上提供大数据量转发的接口。 d)实现对系统中遥测、遥信等周期性的采样。可设定采样周期等级划分见表4。

表4记录间隔和时间戳准确度

11.2.3数据记录与展示

应能以ms频率记录设备、继电保护信号的状态、动作顺序及动作时间,形成动作顺序表。

11. 2.3. 2数据曲线

应具备实时、历史曲线查看功能,实时曲线可查看5分钟以内遥测量的变化情况,历史曲 日、周、月、年历史曲线查看功能。

11.3计算及处理能力评估

11. 3. 2 处理能力

能够对系统的气象、电参数和系统的状态量(工作模式、运行状态等)进行处理,处理内容包括 数据有效性检查和过滤: a 6 限值检查,系统在不同时段的限值动态调整和检查; C 按用户定义统计指定项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以及发生的时间; e)数据变化采样; f)清除误遥信,对抖动遥信的状态进行可疑标识

可采用预设故障,操作验证等方式对监控系统的性能进行核查,

11. 4. 1可靠性

监控系统应具备兀余配置,单点故障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具备容灾系统建设能力,故障处理 功能,实时监测系统运行指标,能够对及时发现、定位故障,并能够对发现的故障采取切换、隔离、报 警和恢复动作。 具备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的备份和数据恢复机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主要指标包括: a) 系统可用率; b) 控制操作正确率; c) 热备切换时间; d) 冷备切换时间: e 采集通道穴余设计; f 气象设备连续正常工作时间(无日照条件); 名 气象数据刷新周期。

11. 4. 2安全性

11. 4. 2. 1物理隔离

系统应具备物理层面的安全性的约束,110kV及以上并网电站必须遵从《全国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 护总体框架》相关要求。

1.4.2.2纵向加密

公网传输链路进行纵向加密,保证数据安全

11. 4. 3兼容性

具备扩展性,可以对系统持续性建设、扩充和升级,可进行功能扩充,支持新增功能模块

系统应具备扩展性,可以对系统持续性建设、扩充和升级,可进行功能扩充,支持新增攻

遥测、遥信、告警传送时间。 准信 遥调、遥控时间。 画面整幅调用响应时间: 1) 实时画面; 其他画面; 画面实时数据刷新周期; 4)信息跨越正向物理隔离时的数据传输时延

11.4.6资源占有率

a)各工作站CPU平均负荷率:正常时(任意10min内) b)网络负荷率:正常时(任意10min内); c)硬盘使用率:使用率≤80%或磁盘剩余容量,

12系统整体性能与质量评估

2. 2. 1系统发电能力

12.2.1.1测量设备的要求

1.2测量设备的安装要

12.2.1.3数据记录与核查

1 数据的记录间隔不超过5秒。 数据采样和记录,应保持时间同步。 3)数据记录出现异常(数据缺失,变异等)时,应对数据进行筛查和处理。 b)数据核查

12. 2. 1. 4 性能比

GikXTk PR = P. Giref

P。一一光伏电站额定功率(KW); Pout.k一一交流输出电量,一般为并网系统电表读数; Gi.k一一实际辐照量; Giref一一参考辐照量; Tk一一报告周期内第k个记录间隔的持续时间 在指定周期内对PR进行测量时,也可以采用下列公式。

PR = (ZPoutk × Tx XGik XTk Giraf

利用上式,以完整年作为周期对年度PRannual进行计算 温度修正的性能比(PRsTc)

PR'sc = ZPattk X Tx (Ce × Po) xGik × tk Giref

等效利用峰值小时数H(REF),是表征不同应用环境光伏发电站发电能力的重要指标。 HF)通过光伏系统年度实际发电量进行计算获得。 信息服 H(Rery=PRannual X (Gj, K /Gj, ref), 式中: G.二一年度累计辐照量

12.2.2.1光伏阵列发电损耗

12.2.2.2平衡部件(BOS)发电损耗

GTCC-012-2019 机车有箍车轮轮心-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12.2.3系统的可靠性

2. 2. 3系统的可靠性

12.2.3.1平均无故障可用小时

行计异 MTBF=AH/FOT 式中: AH一一可用小时; FOT——强迫停用次数

12.2.3.2设备故障平均修复时间

按照DL/T793中7.25条款对设备故障平均修复时间进行计算。 MTTR=Z RPH/UOT 式中: RPH一一修复时间: UOT一一非计划停用次数。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EL缺陷分类

DB11/T 1607-2018 建筑物通信基站基础设施设计规范监控系统核查(非功能部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