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42142-2018 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技术规范节电网模拟电源电压,每个范 个不同的电压值,测量微型逆变器的最大脱网时间,分别测量3次,均应满足4.6.5的要求。
5.6.6交流输出侧过欠频保护
将微型逆变器启动并置于正常工作状态,调节电网模拟电源输出频率GB/T 51387-2019 钢铁渣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标准,分别选取47.5Hz<<50.2H 5Hz、f>50.2Hz内3个不同的频率值,分别测量3次,最大脱网时间均满足4.6.6要求。
于电网故障出现保护的微型变器,当电网故障排除后,微型逆变器应能自动恢复并向电网送电 间应满足4.6.7的要求,
5.6.8短路保护试验
短路保护试验程序如下: a)按照制造商安装说明书的要求连接微型逆变器,在微型逆变器与直流输入源和电网或电网模拟 源之间施加适当的保护,以避免短路过程中损坏直流输入源和电网或电网模拟装置 b)将微型逆变器启动并置于正常工作状态,试验分别在输入、输出侧进行。短路分别施加在线 地,线一线,线一中性线(如果适用),一次施加一组故障;对于需要外接变压器的微型逆变 器,输出短路要在变压器的初级、次级分别进行。 c)记录短路开始到微型逆变器切断与组件或电网的连接所需的时间、短路电流峰值和有效值
防护等级试验按照GB/T4208进行。
5.7.2低温存储和启动
试验按照GB/T2423.1一2008中“试验A”进行。 微型逆变器无包装,置于制造商宣称的最低存借 温度下,至各部件温度变化小于1℃/0.5h,温度达到稳定后存储2h,再将存储温度变化为制造商宣称的 最低工作环境温度,至各部件温度变化小于1℃C/0.5h,温度达到稳定后微型逆变器应能正常启动。
试验按照GB/T2423.2一2008中“试验B”进行。微型逆变器无包装,置于制造商宣称的最高工作 温度下,通电加额定负载,至各部件温度变化小于1℃/0.5h,温度达到稳定后微型逆变器应能在此环填 温度条件下带额定负载工作2h。
在最严酷的额定工作条件下进行温升试验验证。 试验应持续足够的时间直到各器件温度变化小于1℃/0.5h。热平衡后,温度限值应满足4.7.4的要求。 对于灌封的产品要求应先接入温升线再灌封用以进行温升试验。
盐雾试验程序如下: a) 按照GB/T2423.3进行湿热试验,试验条件为:温度(40土2)℃,相对湿度(93土3)%,试 验持续时间48h。 b)按照GB/T2423.18进行盐雾试验[严酷等级(2)不适用]。
5.7.6紫外线暴露试验
5.7.7温度循环试验(i
NB/T421422018
则任何在+15℃~+35℃正常范围内的温度均可 用。对于所有的温度过渡过程,试验箱的 化的瞬时速率不大于100℃/h。
5.8.1.1传导发射
微型逆变器应在满载状态下运行,按照GB17799.3和GB17799.4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a)试验频段:150kHz~30MHz。 b)试验端口:交流电源端口、直流端口。 )试验限值:满足4.8.2.1中A类或B类限值
5.8.1.2辐射发射
微型逆变器应在满载状态下运行,按照GB17799.3和GB17799.4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a)试验频段:30MHz~230MHz和230MHz~1000MHz。 b)试验端口:外壳整体。 c)试验限值:满足 4.8.2.2 中 A 类或 B 类限值。
5.8.2.1静电放电抗扰度
微型逆变器可在轻载状态下运行,接照GB/T17626.2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a)试验电压:接触放电士6kV,空气放电土8kV。 b)试验端口:外壳整体,施加部位应选择操作人员正常使用时所能接触到的点和面。 c)每个敏感试验点放电次数:正负极各10次,每次放电间隔至少1s。 d)性能判据等级:B。
5.8.2.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微型逆变器可在轻载状态下运行,按照GB/T17626.3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a)频率范围:80MHz~1000MHz和1.4GHz~2.0GHz。 b)i 试验场强:10V/m(非调制)。 c)正弦波1kHz,80%幅度调制。 d) 驻留时间:大于500ms。 e) 试验端口:外壳整体。 f)天线极化方向:水平和垂直方向。 g)性能判据等级:A。
5.8.2.3电快速脉冲群抗扰度
微型逆变器可在轻载状态下运行,按照GB/T17626.4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a)试验电压:土2kV(电源线和保护接地端口),土1kV(信号线)。 b) 试验端口:输入输出电源端口、信号线、辅助电源端口、保护接地端口。 c) 重复频率:5kHz和100kHz。 d) 持续时间:正极和负极每个极性1min。 e)性能判据等级:B。
5.8.2.4浪涌(冲击)抗扰度
微型逆变器可在轻载状态下运行,按照GB/T17626.5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a)试验电压:土2kV(共模),土1kV(差模)。 b)试验端口:输入输出电源端口、信号线。 c)试验次数:正负极性各5次。 d 重复率:每分钟一次。 e)性能判据等级:B。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护
微型逆变器可在轻载状态下运行,按照GB/T17626.6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a)频率范围:0.15MHz~80MHz。 b)试验场强:10V/m(非调制)。 c)试验端口:输入输出电源端口、信号线。 d)正弦波1kHz,80%幅度调制。 e)扫描频率:≤1%。 f)性能判据等级:A。
5.8.2.6工频磁场抗扰度
微型逆变器可在轻载状态下运行,按照GB/T17626.8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a)试验等级:等级3,磁场强度10A/m(B类)或等级4,磁场强度30A/m(A类); b) 试验端口:外壳整体; c)线圈相对位置:X、Y、Z三个方向; d)性能判据等级:A
5.9.1组件绝缘阻抗检测
NBT421422018 于4.9.1中阻抗值的阻抗(约90%的要求阻抗值)接入微型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子与地之间,微型逆变 器的响应满足4.9.1的要求。
5.9.2残余电流试验
5.9.2.1隔离型微型逆变器的30mA接触电流试
微型逆变器在最严酷的工况下,且直流输入端无接地,交流输出端应有一极接地。试验时可关闭光 伏组件的绝缘阻抗检测功能。按照GB/T12113一2003中图4所示接触电流试验电路,依次试验组件的 各个端子与地之间的接触电流,测得值与30mA限值比较,确定光伏组件绝缘阻抗侦测和残余电流侦测 的要求。
离型微型逆变器的着火漏
微型逆变器在最严酷的工况下,且直流输入端无接地,交流输出端应有一极接地。试验时可关闭光 伏组件的绝缘阻抗检测功能。用电流表依次测量每个组件端子与地之间的漏电流,测得的电流结果与 300mA进行比较,以确定光伏组件绝缘阻抗侦测和残余电流侦测的要求。
5.9.2.3残余电流监控保护
图2连续残余电流和突增残余电流试验线路示
微型逆变器连续残余电流的试验程序如下: 微型逆变器在最严酷的工况下,且直流输入端无接地,交流输出端应有一极接地。试验时可关 闭组件的绝缘电阻监测功能。在直流输入端与地之间接入一个可调电阻R。可调电阻的起始值 应设定在使初始残余电流在300mA以下。然后逐步调低电阻值,记录残余电流保护装置动作 时的电流值。试验结果即为微型逆变器的实际跳闸值,该值不应超过4.9.2.4的限值。 6) 调节R,使残余电流在测得的实际跳闸值以下10mA,外加一个可调电阻R2,使流过的残余电 流约为20mA,通过开关连接到R,所连接的微型逆变器的端子和地之间,合上开关。测量从 Rz的开关合上到微型逆变器跳闸保护所需的时间,这个值不能超过0.3s。 c)上述试验重复5次,每次的试验结果均要满足要求。 注:如果有多路输入,且电路分析认为原理相同,可能的试验结果也相同,则无需逐一试验。
5.9.2.4残余电流突变的试验方法
这个试验是为了显示在微型逆变器正常的残余电流跳闸值和时间范围内,一旦出现突增的残余电
叠加到已经存在的连续的残余电流上时,微型逆变器的动作特性。试验电路如图2,试验程序如下: a) 预设已经存在的连续的残余电流:连接可调电容C,到微型逆变器的一极到地之间,缓慢调整 C的大小直到微型逆变器因为连续的残余电流侦测而保护,记录电流值的大小。调整C,使流 过的残余电流值等于保护值减去150%的突增量(如:30mA)的大小,然后重启微型逆变器。 6 施加突增的残余电流:另外用一可调电阻R,或R2,提前调整电阻值的大小使并联上去之后能 产生30mA的残余电流,通过一个开关连接到C,所连的极和地之间。测量并记录开关合上的 瞬间到微型逆变器与电网分离所用的时间。该试验重复5次,每次的试验结果均不能超过表20 的规定。 c)对表20中60mA、150mA的突增量重复步骤a)和b)的试验。 上面所有的试验设置应在微型逆变器的每一个输入端子上进行。 如果设计分析表明对一个或者更多的端子进行试验会得到同样的结果,那么就不需要试验所有的 PV输入端,比如对多块组件井联输入的微型逆变器。 如果微型逆变器的直流电压重的交流分量非常小,在进行这个试验的步骤a)时可能会需要大量的 电容。在这种情况下,充许使用电阻来代替电容,或者在电容的基础上再增加电阻来得到要求的残余电 流量。对微型逆变器的拓扑分析,如果直流输入端的交流分量大于或等于主电压的半波整流有效值则不 允许使用这种方法。
6. 1.1±一般要求
针对整个微型逆变器的标识不应施加在操作人员不需要工具即可拆卸的零部件上。除内部零部件的 标识之外,所有标识在微型逆变器安装之后都要能从外部看见。 标识可使用图形符号,但应依照GB/T5465.2的相关要求。随微型逆变器提供的文档应解释所使用 的图形符号。 微型逆变器上至少应永久标注以下内容: a 制造商或供应商的名称或商标。 b) 用于识别微型逆变器的型号或命名。 C 用于识别产地、批次或日期的序列号、代码或其他标识。批次或日期精确到3个月以内,标识 日期的方法在25年内不会出现重复的数字。 d)电气参数:电流、电压、功率。 e)IP防护等级。 保护等级。 g)成组的光伏连接器的输入输出标识、极性。
6.1.2标识的耐久性
施加在微型逆变器上的标识,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保持清晰可辨,而且能耐受制造商所指定的清洗 剂的腐蚀。 本条款符合性通过检查和对微型逆变器外部的标识进行以下耐久性试验来验证。用浸渍了指定清洗 剂的布,以正常压力(约10N)手工快速擦拭标识15s。若制造商没有指定清洗剂,则用异丙醇替代。 擦拭之后,标识应保持清晰可辨,粘贴标签不能松脱或卷边现象
安装说明书应随微型逆变器一起提供,如果可能的话,也可包括详细调试说明。出于安全考虑,对 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要给出警示。文档提供的信息应包括: a)解释微型逆变器上的标识,包括使用的符号。 b)端子的位置和功能。 c)微型逆变器的参数并解释其含义及影响。 d)组装、定位和固定的要求。 e) 微型逆变器输入输出端口的配线的要求,包含导线类型、规格尺寸,导线颜色代码。 外部控制器、外部分断装置,所需过流保护装置的要求。 g) 保护接地的说明。 h 与RCD的兼容性,安装说明应包括以下文字或等效说明:“该产品可能在外部保护接地导体中 引起直流电流。如果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CD)作为直接或间接接触情况下的保护,那 么只能在产品的电源输入端使用B型的RCD”。 1 外部通信,以及人机界面的说明。 j) 对隔离变压器的说明,如果微型逆变器内部未自带变压器,而在安装时又需要安装隔离变压器 则需要对隔离变器作出具体要求。 对防雷保护装置的说明,如果微型逆变器内部未自带防雷功能,需外部安装,那么制造商需在 安装说明书中明确说明防雷保护装置的类型和关键参数要求。 1 通风要求。 m)特殊保养要求。 本条款符合性通过检查来检验。
6.2.2使用(操作)说明书
使用(操作)说明书应随微型逆变器一起提供,使用说明书中应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a)正常开机、关机程序; b)紧急开机、关机程序; c)远程的故障指示或代码所表示的意义以及操作处理方式。 本条款符合性通过检查来检验。
维护说明书应随微型逆变器一起提供。维护说明书可单独提供,也可包含在安装说明书中。 如果微型逆变器不需操作者进行维护,或注明只能由制造商进行维护,那么可没有维护说明书。 维护说明书宜包括以下信息: a)保持安全所需要的定期维护的周期和说明; b)关于连接附件和其他设备的说明,并明确适用的附件、可拆卸零部件和专用材料: C)进入操作人员接触区的说明,包括不要进入设备其他区域的警告; d)零部件的编号和说明,方便找到可由操作人员更换的零部件: e)说明安全的清洁方式: f)如果微型逆变器有多路输入,应说明哪些装置按何种次序断开才能完全隔离微型逆变器。 本条款符合性通过检查来检验。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试验。
NB/T 42142 2018
出厂检验应在每一台产品上进行,出产检验合格并给予出厂检验合格证明后方能出厂 产品出厂检验的必检项目见表21中序号3、5的内容。 产品出厂检验的抽检项目见表 21 中序号 11、12、14、15、16、17、18、19、23、24、28、44 的内容。
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鉴定; b)正式生产后,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足以影响产品性能时; c)产品停产2年后恢复生产时;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试验的要求时
微型逆变器出厂检验时,试验持续时间应不低于1s b 抽检项目可由制造商依据GB/T2828.1一2012规定的要求自行制定,并在产品生产质量管控文件中体现。
A.1交流工作电压(图A.1)
NB/T42142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决定性电压等级评估中考虑的三种波形
图A.1交流工作电压的典型波形
在表1中查找同时满足以下两个要求的最低电压所在的行,即可确定决定性电压等级DVC: .UAc≤UACL n A.2直流工作电压(图A.2) 图A.2直流工作电压的典型波形 工作电压的平均值为Upc、重复峰值为Upcp;Upcp是由于电压纹波引起的,不超过Upc的110%。 直流电压平均值为UDCL。 在表1中查找同时满足以下两个要求的最低电压所在的行,即可确定决定性电压等级DVC: . UDc≤UDcL Upcp≤1.17× UpcL A.3脉冲工作电压(图A.3) 图A.3脉冲电压的典型波形 脉冲电压有DC工作电压真有效值Upc和重复峰值电压UAcp两个参数。UACp由纹波电压UAc引起。 UAc≤UDc×110% 在表1中查找同时满足以下两个要求的最低电压所在的行,即可确定决定性电压等级DVC: . UAcp /UAcpL+ Upc /(1.17 × Upcl)≤1 B.1.1转换效率试验步骤 根据表B.1规定的试验条件调节光伏模拟器的输出,达到设定功率值后最长等待时间不超过5min, 开始测量并记录下列数据,记录时间为3min,记录间隔不大于100ms: a 输入电压:UDc; 输入电流:Ibc; c) 输出电压:UAc; d) 输出电流:IAc; e) 输出有功功率:PAC 表B.1转换效率试验表格 B.1.2转换效率数据计算 放率利用公式(B.1)计算并将结果填入试验报告 EPAck·AT ZUck · I ck ·AT AT一记录间隔; n一采样数据的个数,(n×△T)为3min; k一1~n中的第k个数据。 注:微型逆变器设置的修改、试验中的异常现象和试验步骤的更改都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AT一记录间隔; n——采样数据的个数,(n×△T)为3min; k1~n中的第k个数据。 注:微型逆变器设置的修改、试验中的异常现象和试验 B.2静态MPPT效率 B.2.1静态MPPT效率试验条件 若逆变器有多个输入端口,每一个输入端口参数配置应与制造商的要求一致,除非制造商另行 于多路独立MPPT控制的逆变器,光伏模拟器的输出功率应平均分配到每一个输入端口。 对于多路输入的设备应在报告中给出光伏源的接入方式 B.2.2静态 MPPT效率试验步强 根据表B.2规定的试验条件调节光伏模拟器的输出GB 51038-2015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达到设定功率后最长等待时间不超过5min,开 始测量并记录下列数据,测量时间为3min,记录间隔不大于100ms: a)微型逆变器的输入电压:UDc。 b)微型逆变器的输入电流:IDc。 注:微型逆变器设置的修改、试验中的异常现象和试验步骤的更改都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表B.2静态MPPT效率试验表格 B.2.3静态MPPT效率数据计算 按照表B.2的每一个试验条件,静态MPPT效率nMpPr的计算基于所记录的数据按照式(B.2) 算,计算结果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EUDc.k Ipc.k AT /MPPTstat Z PMPP,PVS,·AT 7/MPPTstat,ji i电压下的静态MPPT效率; 第i个电压,为表B.2中第1列的某一电压值; UDc 输入电压采样值; IDc 输入电流采样值; PMPP, PVS 光伏模拟器理论输出的功率值; 47 采样间隔; n 采样数据的个数,(n×△T)为3min; k 1~n中的第k个数据。 给定直流电压下GB_T 14684-2011建设用砂,按照中国典型太阳能资源区的效率权重系数计算出不同负载点的总效 和,即定电压加权效率,具体计算见公式(B.3),加权系数见表B.3。 对定电压加权效率求算术平均之后得出加权效率,具体计算见公式(B.4)。 155198.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