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GDW 11723-2017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综合评价指导原则.pdfD/GDW11723201
计量单位:km。 指标释义:所有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供电半径的平均值。 计算方法: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平均供电半径(km)为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 路供电半径之和(km)与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总条数(条)的比值。其中,中压交直流混 合配电网直流线路供电半径指从换流站中压出线到其供电的最远负荷点之间的线路长度。 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供电半径之和 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平均供电半径= (46) 中压交直流湿合配由网直流线路总务数
5.2.3.11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交流线路平均供电半径
计量单位:m。 指标释义:所有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交流线路供电半径的平均值。 计算方法: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交流线路平均供电半径(m)为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交流线路 供电半径之和(m)与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交流线路总条数(条)的比值。其中,低压交直流混合配 电网交流线路的供电半径指从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或直接连接负荷的换流器交流侧出线到其供电的最远 负荷点之间的线路长度。 (47)
TCECS504-2018标准下载3.12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平均供电半
计量单位:m。 指标释义:所有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供电半径的平均值。 计算方法: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平均供电半径(m)为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 共电半径之和(m)与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总条数(条)的比值。其中,低压交直流混合配 电网直流线路供电半径定义指从直流变压器低压侧出线到其供电的最远负荷点之间的线路长度、 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供电半径之和 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平均供电半径= (48) 低压本直流温合配中网直流线路首务新
5.2.3.13中压直流断路器配置与换流器匹配率
计量单位:无。 指标释义:配置在连接中压直流配电网与中压交流配电网、实现交直流网络能量交换的换流器出口 的直流断路器台数与换流器台数的比值。 计算方法:中压直流断路器配置与换流器匹配率为配置在连接中压直流配电网与中压交流配电网 实现交直流网络能量交换的换流器出口的直流断路器台数(台)之和与换流器总台数(台)的比值
5.2.4.1高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设备标准化率
合数。 换流器总台数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高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变电(换流)设备标准化率与线路截面标准化率的平均值。 计算方法:高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设备标准化率(%)为高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变电(换流)设备 标准化率(%)与高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截面标准化率(%)的平均值。其中,高压交直流混合配
Q/GDW 117232017
电网变电(换流)设备标准化率(%)为采用标准容量的高压主变台数(台)、换流器台数(台)及直 流变压器台数(台)之和与高压主变台数(台)、换流器台数(台)及直流变压器台数(台)之和的比 值的百分数;高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截面标准化率(%)为采用标准截面的高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线路长度(km)与高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总长度(km)比值的百分数。
注:其中交流变电标准容量、交流线路标准截面参照D
其中交流变电标准容量、交流线路标准截面参照DL/T5729
5.2.4.2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变电(换流)设备标准化率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采用标准容量的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变电(换流)设备数量占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变电(换流)设备总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变电(换流)设备标准化率(%)为采用标准容量的中压交直流 混合配电网变压器台数(台)、换流器台数(台)及直流变压器台数(台)之和与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 网变压器台数(台)、换流器台数(台)及直流变压器台数(台)之和的比值的百分数。
注:其中交流变电标准容量、交流线路标准截面参照DL/T5729。
注:其中交流变电标准容量、交流线路标准截面参照DL/T5729。
5.2.4.3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截面标准化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采用标准截面的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长度占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总长度 的比例。 计算方法: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截面标准化率(%)为采用标准截面的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 网线路长度之和(km)与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总长度(km)的比值的百分数。 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截面标准化率:
5.2.4.4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电缆化率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电缆线路长度占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总长度的 比例。 计算方法: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电缆化率(%)为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电缆线路 长度之和(km)与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总长度(km)的比值的百分数。 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电缆化率= 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电缆线路长度之和 (53)
5.2.4.5混合型直流断路器占比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高、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混合型直流断路器台数占直流断路器总台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混合型直流断路器占比(%)为高、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混合型直流断路器台数 (台)占直流断路器总台数(台)的比值的百分数
5.2.5.1可再生能源渗透率
Q/GDW117232017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区域内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占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年最大负荷的比例。 计算方法: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为区域内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MW)与交直流混合配 电网年最大负荷(MW)比值的百分数。 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 可再生能源渗透率 (55)
5.2.5.2配电自动化覆盖率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配置配电自动化终端的中压交流配电网线路条数与实现自动化控制的中压直流配电网 线路条数之和占该区域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总条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配电自动化覆盖率(%)为配置配电自动化终端的中压交流配电网线路条数(条)与实 现自动化控制的中压直流配电网线路条数(条)之和占该区域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总条数的比例 的百分数。
注:其中交流配电网终端配置要求依据O/GDW1I184
5.2.5.3通信网络覆盖率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交直流混合配电网馈线通信网络覆盖率与站所通信网络覆盖率的平均值。 计算方法:通信网络覆盖率(%)为馈线通信网络覆盖率(%)与站所通信网络覆盖率(%)的平 均值。其中,馈线通信网络覆盖率(%)为覆盖通信接入网的馈线终端数(个)与馈线终端总数(个) 比值的百分数;站所通信网络覆盖率(%)为覆盖通信接入网的站所终端数(个)与站所终端总数(个) 比值的百分数。
5.2.5.4智能电表覆盖率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结算计量点安装的智能电表数占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结算计量点电表 总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智能电表覆盖率(%)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结算计量点安装的智能电表数(个)与结算 计量点安装的电表总数(个)比值的百分数。 (58) RE
Q/GDW117232017
Q/GDW117232017
5.2.5.5直流开关三遥终端占比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区域内直流配电网中配置“三遥”终端的开关数量占配置自动化终端的开关总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直流开关三遥终端占比(%)为直流配电网中配置“三遥”终端的开关数量(台)与直 流配电网配置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开关总数(台)比值的百分数。 直流开关三遥终端占比 直流配电网中配置“三遥”终端的开关数 (59) 直流配由网配置配由自动化终端的开关总粉
5.2.5.6直流并网电源控制能力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区域内直流配电网中直流并网电源可控容量占直流并网电源总装机容量的比例。 计算方法:直流并网电源控制能力(%)为直流并网电源可控容量(MW)与直流并网电源总装机 容量(MW)比值的百分数。 直流并网电源可控容量 直流并网电源控制能力= (60)
5.2.5.7负荷控制能力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区域内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可控制负荷占全社会最大负荷的比例。 计算方法:负荷控制能力(%)为区域内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可控制负荷总容量(MW)与 最大负荷(MW)比值的百分数。 全社会最大负荷
5.3.1.1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侧投资占比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侧基建投资占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总基建投资的比例,反映交直 流混合配电网投资结构情况。 计算方法: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侧投资占比(%)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侧基建投资(万元 与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总基建投资(万元)的比值的百分数。 (62) s吉温人山国首共种机
5.3.1.2单位投资增供电量
计量单位:kWh/万元。 指标释义:区域内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期末年供电量与期初年供电量之差与统计期内交直流混合配 电网投资的比值。
Q/GDW117232017
计算方法:单位投资增供电量(kWh/万元)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期末年供电量(kWh)与期 供电量(kWh)之差与统计期内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投资(万元)的比值。 thd
5.3.1.3单位投资增供负荷
计量单位:kW/万元。 指标释义:区域内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期末年供电最大负荷与期初年供电最大负荷之差与统计期内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投资的比值。 计算方法:单位投资增供负荷(kW/万元)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期末年供电最大负荷(kW)与期 初年供电最大负荷(kW)之差与统计期内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投资(万元)的比值。 (64)
5.3.1.4单位投资减少停电时间
5.3.2.1联络换流器综合损耗率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连接中压直流配电网与中压交流配电网、实现交直流网络能量交换的换流器输入电量与 输出电量之差占换流器输入电量的比例。 计算方法:联络换流器综合损耗率(%)为连接中压直流配电网与中压交流配电网、实现交直流网 络能量交换的换流器输入总电量(kWh)与输出总电量(kWh)之差与换流器输入总电量(kWh)比值 的百分数。 (66)
5.3.2.2换流器综合损耗率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直流配电网中换流器输入总电量与输出总电量之差占输入总电量的比例。 计算方法:换流器综合损耗率(%)为直流配电网中换流器输入总电量(kWh)与输出总电量(kWh 之差与换流器输入总电量(kWh)比值的百分数 (67) 换流榆入总出量
2.3直流变压器综合损耗
5.3.2.410(±10)kV及以下配电网综合线损率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10(±10)kV及以下配电网供电量与售电量之差占10(±10)kV及以下配电网供电量的 比例。 计算方法:10(±10)kV及以下配电网综合线损率(%)为10(±10)kV及以下配电网供电量(kWh) 与售电量(kWh)之差与10(±10)kV及以下配电网供电量(kWh)的比值的百分数。 10(?10)kV及以下配电网综合线损率 10(±10)kV及以下配电网供电量 注:计算方法依据DLT686
按照指标属性可将上述指标分为限 分类情况参见附录表 注:限制类指标指具有目标值或区间范 趋势类指标指具有明显的正向或逆向变
按照指标属性可将上述指标分为限制类 趋势类和参考类三类,分类情况参见附录表A.1 注:限制类指标指具有目标值或区间范围限值的评价指标,趋势类指标指具有明显的正向或逆向变化趋势的评价指 参考类指标指除限制类和趋势类指标外的可表征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规划水平或发展水平的指标。
6.2.1单项指标评价是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规划建设方案中的单个具体指标在规划期内的提升 行的评价。 6.2.2应按照所评价单项指标的类型和数值变化情况,采用横向对标、纵向比较的方法对规划 标数值变化进行评价。 6.2.3单项指标评价的主要流程如下: a)根据评价目的,选定对应单项评价指标。
a)根据评价目的,选定对应单项评价指
D/GDW11723201
)计算单项指标在规划期间的变化量 根据所评价指标类型,结合区域内交直流配电网发展现状、发展需求和规划目标,得出规划 内单项指标提升情况的评价结论
6.3.1层级指标评价是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规划建设方案中的某个特定层级指标(一级或二级指标) 在规划期内的提升成效进行的评价。 6.3.2层级指标评价可根据评价目的选取其中若干个二级或三级指标进行评价,评价应给出总体结论 与评分,评分采取百分制,通过对各单项指标赋权、评分,经加权后计算得出层级指标得分,评价结论 应根据评分结果横向对标、纵向比较后给出。 6.3.3单项指标评分可根据指标类型采用专家打分法、分段位评价法、0一1评价法等方法,指标赋权 可选用专家经验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
a) 根据评价目的,选定某一层级及对应层级下的三级指标。 b 对三级指标采用单项指标评分方法进行评分。 对于单项指标,选取适用的指标赋权方法对单项指标进行赋权,将各指标得分进行加权计 得出层级指标评价得分,并通过比较后给出规划方案对于选定层级指标提升的评价结论。
6.4.1综合评价是对省、地(市)或更大范围内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发展规划的综合成效进行的评价。 6.4.2应依据评价指标体系,从适应性、科学性和经济性三个方面开展综合评价,得到综合评分,评 分采用百分制,分数由二级指标评分加权计算得到,二级指标评分参照层级指标评分计算方法,指标权 重可选用专家经验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得到。 6.4.3综合评价应涵盖指标体系中全部二级指标,但三级指标可根据评价区域实际情况选择。
a)评价结论应根据综合评分结果横向对标、纵向比较后给出。 规划建设优化建议应在总体评价基础上,结合区域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发展现状、发展需求和规 划目标给出。 5.4.5 综合评价的主要流程如下,综合评价流程图参见附录图B.1: 根据区域发展实际情况,选定各二级指标下对应的三级指标。 b 对三级指标采用单项指标评分方法进行评分,选取适用的指标赋权方法对单项指标进行赋权, 加权计算得到各二级指标的评分。 根据区域发展情况,选取适用的指标赋权方法对二级指标进行赋权,将各二级指标得分进行加 权计算,得出区域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综合得分,并经比较后给出区域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规划 建设方案综合成效的评价结论。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评价指标分类
表A.1评价指标分类
Q/GDW117232017
图B.1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综合评价流程图
D/GDW117232017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综合评价指导原则
DB11/T 1322.87-2019标准下载D/GDW11723201
本标准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下达2017年度公司第一批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 科(2017)72号)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编制主要目的是为公司管辖范围内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规划方案提供评价依据和方法,评价结 果可指导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规划建设,引导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发展方向,助力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科 学发展。
3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准与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 示准不涉及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使用问题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组织多次会议,对本标准的编制给予指导、协调,并 多次组织专家对本标准提出修改完善意见。 2017年2月,正式启动本标准编制工作,确定承担单位,成立编制工作组。 2017年2月~5月,编制工作组开展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综合评价专题研究工作,梳理本标准大纲,提 出编制工作要求,明确标准适用范围,确定本标准基本框架。 2017年6月~9月,编制工作组汇编整理相关技术资料,开展标准编制工作。 2017年9月18日,编制工作组召开统稿会,对各承担单位提交的章节进行组稿,经过研讨,修改完 善标准框架,形成标准初稿 2017年9月~10月,编制工作组对标准初稿进行完善,形成本标准征求意见稿。 2017年10月30日,编制工作组在北京召开征求意见稿专家讨论会,根据与会专家意见对标准征求意 见稿进行修改完善 2017年11月3日,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写,采用发函方式在国家电网公司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 整理反馈意见21条(采纳8条、部分采纳4条、不采纳9条) 2017年11月21日,编制组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标准审查会,听取了编写组汇报,审查结论为:经审查 专家组协商一致,同意修改后报批
Q/GDW117232017
2017年12月1日,修改形成标准报批稿。
本标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企管(2014)455号文)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如下: 本标准主体章分为3章,由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内容及计算方法、评价方法组成。 本标准主要说明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和评价的主要内容,给出了评价指标 本系所涉及的各评价指标的详细含义、计算方法及指标类型,明确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综合评价的评价 方法和评价流程。
DB3301/T 0177-2018 智慧停车系统服务规范.pdfQ/GDW11723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