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1454-2015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测量导则.pdf

Q/GDW 11454-2015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测量导则.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9.5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9717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GDW 11454-2015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测量导则.pdf

A.3三相导线系统相间互阻抗分布参数测量原理

当1为线路全长L时,式(A.28)表示线路首末端电压、电流的相量关系,感应相中1,l=1,L=

当测量第1相与2、3相间互阻抗时,由于相间距离基本相同,认为第1相与第2、3相间互阻抗 同Zml2~Zml3,则线路沿线电压:U,I)u,2),式(A.29)的第2、3行可转变为式(A.30)与式(A.31

yi 一感应相j相单位长度自导纳: 一为与其它感应相相间单位长度互导纳。

JTS147-1-2010《港口工程地基规范》Q/GDW 114542015

对于z,,当任意相施加电源,各感应相均处于首端开路末端接地状态,相互不产生影响,z,取相自 抗。 施加电源相沿线电压、电流符合以下关系式(A.33):

0() cosh(1,1) Z,sinh(1)) i,() sinh(1,)) cosh(1)) 1i2 Z.

式中:1,=/z,y,l 各感应相均处于首端开路末端接地状态,感应相与施加电源相相互不产生影响,z;与分别取i相 自阻抗与自导纳。 测量相间互阻抗时,感应相末端接地,有边界条件:末端电压为零,U,2=0,首端电流为零,1,=0 代入式(A.28)可获得感应相首端电压为(A.34):

式(A.32)代入式(A.34),经转换得(A.35):

U, = E,[(tanh(/zy, L)/(/zy, L)

式中、、2、、均已在前面测量获得

B.1淮芜线基本情况介组

Q/GDW11454=2015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淮芜线工频相参数测量结果示例

表B.1导、地线基本参数

B.2 淮芜I、I线相自参数

按照以上方法, 所示。表B.2中A1、B1、C1表示 表示准无I线A、B、C相

表B.2相直阻抗和自电容

由表B.2可知,由于线路采用两基换位塔实现全循环换位,各相目电容和目阻抗基本相同,准芜 IⅡI线自阻抗略小于淮芜I线自阻抗,其原因是淮芜I线一侧架空地线为铝包钢绞线,只有靠近皖南变 5.9km处直接接地,其他段为分段绝缘接地,电流不能通过该侧架空地线形成环流,准芜II线一侧架 空地线为OPGW,全线直接接地,电流可以通过OPGW形成环流,环流与导线的电流反方向,产生 消磁的作用,使自阻抗减小,而准芜ⅡI线导线与OPGW距离更近,消磁的效果更明显,因此准芜ⅡI 线导线自阻抗更小

Q/GDW 114542015

O/GDW11454201F

B.3淮芜I、IⅡI线相间互电容

现场实测并计算获得同塔双回线路准芜

表B.3淮芜I线与II线相间互电容 单位为纳法每于米

分析所测淮芜I线和IⅡI线单位长度相间互电容,由于两回路相导线逆相序排列,反方向换位,因此 司一回路中的相间互电容基本相同,并大于两回路间相间互电容,两回路同名相之间互电容小于异名相 之间互电容。

B.4淮芜I、ⅡI线相间互阻抗

现场实测并计算获得特高压同塔双回线路准芜I线与Ⅱ线相间互阻抗,结果如表B.4所示。

表 B.4 相间互阻抗

B.4相间互阻抗 单位为欧姆每于

与相间互电容相似,由于两回路相导线逆相序排列,反方向换位,因此同一回路中的相间互阻抗基 本相同,并大于两回路间相间互阻抗,两回路同名相之间互阻抗小于异名相之间互阻抗。

与相间互电容相似,由于两回路相导线逆相序排列,反方向换位,因此同一回路中的相间互阻抗基 本相同,并大于两回路间相间互阻抗,两回路同名相之间互阻抗小于异名相之间互阻抗。

对于N相交流输电线路,其沿线电压降方程可表示为式(C.1):

式中: u;导线i相对地电压; i,一导线i相电流。 以下标“ph”表示相量,定义线路相阻抗矩阵为式(C.2):

Q/GDW11454=2015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与序参数矩阵

du, Z12 ZiN 4 Z22 . Z2N .. .. du ZNI Zn2 Zuv JLiv dx

212 2p] 221 Z22 .....

2对角线元素,是导线i相的单位长度自阻抗; 2——非对角线元素,是导线i相与相间的单位长度相间互阻抗。 对于单回交流输电线路,消去地线后,其线路相阻抗矩阵z可写为式(C.3):

ZZ(2213 2ph」= 22122223 231 232 233

对于对称(通过换位近似实现)的单回交流输电线路,其对角线元素和非对角线元素分别相等。则 式(C.3)可改写为式(C.4):

式中: 2,一导线单位长度自阻抗; 2m导线单位长度相间互阻抗。 对于同塔双回线路,可视为六相导线,式(C.3)可扩展为6X6矩阵。对于同塔多回线路以此类推

Q/GDW 114542015

对于N相交流输电线路,其导线对地电压及线路上的电荷满足式(C.5):

9:—导线i相单位长度的电荷 定义线路相电容矩阵为式(C.6):

对于对称(通过换位近似实现)的单回交流输电线路,其对角线元素和非对角线元素分别相等。则 (C.7)可改写为式(C.8):

式中: 对于同塔双回线路,可视为六相导线,式(C.7)可扩展为6X6矩阵。对于同塔多回线路以此类推

C.3序阻抗、序电容矩阵

Q/GDW11454=2015

式中: 2 线路单位长度正序阻抗; 线路单位长度负序阻抗; S 2。——线路单位长度零序阻抗; 一线路单位长度正序电容: C2—线路单位长度负序电容: Co—线路单位长度零序电容。 对于对称的多回交流输电线路, 单回线路考虑

Q/GDW 114542015

D.1相参数转换为序参数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相参数转换为序参数的方法与比较示例

对于对称的单回交流输电线路,可将线路相参数转换为序参数。对于对称的多回交流输电线路,工 程实际中一般按照多个单回线路考虑

D.1.1相阻抗转换为序阻抗

根据对称分量法转换公式(D.1):

对式(C.11)进行推导、整理可得式(D.5) 与(D.6): 2o = 2, + 2 zm 21 = 3, =2. = 2m

D.1.2相电容转换为序电容

与相阻抗转换为序阻抗类似,经推导可得式(D.7)与(D.8):

(D.7) (D8)

需要说明的是,若线路不对称,则相阻抗、相电容矩阵[3m]、[Cm]不平衡,经变换后得到的序阻 序电容矩阵z、cm的非对角线元素不为零,即线路的三个序分量之间存在耦合。

D.2淮芜线工频序参数转换值与测量值比较

表D.1分别给出了1000kV准芜I、Ⅱ线的序参数测量值,以及由相参数测量值经转换得到的序参数 算值。相参数转为序参数计算中,淮芜I、ⅡI线分别按单回线路考虑

Q/GDW11454=2015

表D.1工频序参数转换值与测量值比较

由表D.1可以看出,对于对称换位的准芜线,由相参数转换得到的序参数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 最大差异百分比3.39%,序参数和相参数可以相互验证。

D/GDW11454=201F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测量导则

Q/GDW 114542015

1编制背景. 29 编制主要原则 与其它标准文件的关系· 4主要工作过程 标准结构和内容 条文说明,

编制背景. 编制主要原则 与其它标准文件的关系· 29 4主要工作过程 29 标准结构和内容. 30 条文说明

Q/GDW11454=2015

本标准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关 划时通知凡国家电网科2015 4号)的要求编写,由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作为主要起草单位,承担《特高压交流输电 线路工频相参数测量导则》的编制工作, 本标准编制背景是我国在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中要求测量线路工频序参数的同时,还提出了测量线 路工频相参数的要求,这项工作在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很少开展,只有参与特高压示范工程的少数几 家单位进行了研究和现场测量,随着我国特高压交流线路建设和投运的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制定工频相 参数测量导则,有效指导工频相参数现场测量工作。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测量导则填补了我 国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测量技术标准的空白。 本标准编制的主要目的是为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的测量提供准确的测量与计算方法。

本标准主要根据以下原则编制: a)本标准的编写格式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 b)认真总结了我国晓电东送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测量的研究成果和实测经验,在充分 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c)本标准体现了创新性和传承性的统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d)本标准计划名称为《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相参数测量导则》,在起草过程中经讨论认为更名为现 标准名称更准确。

3与其它标准文件的关系

本标准适用于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的现场测量。由于国际和国内尚未颁布类似标准,因 此,本标准属于原创性标准。 本标准制定参考下列标准及文件: GB/T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GB/T16927.2高电压试验技术第2部分:测量系统 GB26859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GB26860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DL/T1179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量导则

2012年7月,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测量与计算方法研究。 2013年7月,皖电东送工程准芜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现场测量与计算方法验证。 2014年5月,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测量数据分析以及与中国电科院等相关单位交流,完 善相参数测量方法。 2014年11月,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测量导则研究与申报。 2015年3月,国网公司下达标准编制计划,确立编制工作的总体目标,构建组织机构,确定参编单 立及其人员。 2015年4月,在专家评审会基础上,完成标准文本的提纲。 2015年5月,完成本标准的初稿。 2015年10月,国网运检部在北京对标准初稿进行审查,标准编写组根据审查结果进行修改

Q/GDW 114542015

DB31/T 747-2013标准下载Q/GDW 114542015

本标准主题章分为2章:由基 测量按药 方法及计算方法等方面编写,给出了相叠 为准确获得相参数提供了依据,

6.1本标准第3章中对于“自电容”与“相间互电容”的定义,由于国内外的各种文献均没有给出明确 的解释,本标准根据这些文献的表述给出了适当的定义。这些文献中单回输电线路的三相导线与大地组 或的各个部分电容均表示为如图1。

GB3836-2010讲义.pdf其组成的电容矩阵为:

图1三相导线与大地组成的输电线路各个部分电

其中:Ci=Cio+Ci2+Ci3,Cn2=C2o+C2+C2g,C,=Co+C,+Cs,Clo、C2o、C为自有部分电容, 即各导体与大地(或电位参考点)间的部分电容,Ci2、Ci、C,为互有部分电容,即相应的两个导体 间的部分电容,Ci。、C2、Co、Ci2、Cis、Cz,均是部分电容的一种。由此可知,Ci2、Ci3、C2,即为 相间互电容。 C、C22、C.在各种资料中均称为“对角线元素”,标准中结合测量方法给出了适当的定义,定义 为“自电容”,不同于“自有部分电容”,“自电容”应为自有部分电容与互有部分电容之和。 6.2本标准第5章中采取的相间互电容测量及计算方法主要是为了消除对地电容以及其余非测量相的 影响,相比于单端法已明显减小了误差,但计算工作量较大,今后可以进一步研究新的方法。 6.3本标准第5章中提供了两种相间互阻抗计算方法,对于长距离线路相间互阻抗的测量计算,第二 种方法比第一种明显减小了误差,线路越长效果越显著,但由于所用的模型未考虑架空地线的影响等原 因,仍然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今后也可以进一步研究新的方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