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42320-2023 能源互联网规划技术导则.pdf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通用要求… 能源需求与供给预测 5.1一般要求……. 5.2能源需求预测 5.3能源供给预测 能量平衡…. 6.1一般要求 6.2能量总量平衡 6.3能量动态平衡 能源互联网架构 7.1总体架构 7.2物理架构 7.3信息架构 7.4通信网架构 8能源互联网规划建设 8.1一般要求………. 8.2规划建设要求 多元互动 9.1一般要求 ... 9.2多能互补 9.3源网荷储协调 10技术经济分析. 10.1计算分析要求 10.2技术经济评估 参考文献·
能源互联网规划技术导则
本文件规定了能源互联网规划的通用要求、能源需求与供给预测、能量平衡、能源互联网架构、能源 互联网规划建设、多元互动、技术经济分析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能源互联网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有关工作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9237制冷系统及热泵安全与环境要求 GB1785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224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29550民用建筑燃气安全技术条件 GB38755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GB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T51074城市供热规划规范 GB/T51098城镇燃气规划规范 CJ/T34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 DL/T5729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4.1能源互联网是以电能为核心、融合多种能源的智慧能源系统,通过深度融合应用先进信息通信技 术、控制技术与先进能源技术,支撑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优化和多元主体灵活便捷 接人。 4.2能源互联网规划应根据地区资源票赋和能源供需特点,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通过多种能源优化 配置、协调互补和高效利用,实现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能源综合利用率与用户供能质量的目标。 4.3能源互联网规划应坚持系统规划理念,遵循“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电热冷气多能互补、能源信息深 度融合”的原则,围绕能源生产、转换、传输、存储等关键环节开展全局优化,结合物理架构、信息架构、通 信架构等关键层面开展整体设计,统筹协调各规划要素的内部组成、空间布局与时序安排GB/T 32347.1-2015 轨道交通 设备环境条件 第1部分:机车车辆设备,实现能源整 体利用效率最优。 4.4重要城市和灾害多发地区应开展能源供应关键设施的防灾建设,适当提高建设标准,提升区域能 源互联网的防灾抗灾与应急保障能力。 4.5能源互联网规划技术经济评估应坚持“定量与定性评估相结合,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基本原则。 定量评价应依据能源互联网合理假定中的数据信息进行量化的精确评价,定性评价应对能源互联网开 展全方位的评价。 4.6能源互联网规划应纳入地方国土空间规划,合理预留电、热、气等多类型能源的设施走廊用地,能 源互联网设施应与城乡其他基础设施同步规划,设施布局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
护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护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护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5.1.1能源需求和供给预测是能源互联网规划设计的基础,包括电、热、冷、气等能源需求量和供给量 预测,以及区域内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沼气、潮汐等各类能源发展 预测。 5.1.2应根据区域特点、社会发展阶段和用户类型确定负荷发展特性曲线,并以此作为规划的依据, 5.1.3能源需求和供给预测的基础数据应包括经济社会和自然气候数据、上级能源互联网规划对本规 划区的预测结果、历史年用能负荷和供给量数据等,包括年、月、日等时间尺度的历史数据。能源互联网 规划应积累和采用规范的能源需求量和供给量历史系列数据作为预测依据。 5.1.4能源需求和供给预测应采用多种方法,经综合分析后给出需求与供给预测结果的高、中、低三种 方案,并提出推荐方案。 5.1.5能源需求和供给预测应确定能源需求和供给的总量预测结果,宜开展分品类、分区预测。近期 预测结果应逐年列出,中期和远期可列出规划末期结果。 5.1.6应通过多种渠道做好数据的调查与收集工作,政府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等主体应相互配合,提升 需求预测的准确性。 5.1.7应根据规划区能源资源条件、用能需求以及多品类能源之间的互补关系,综合计算后得到预测 结果
5.2.1能源需求预测应分析用户用能方式变化、负荷特性变化、不同能源间的耦合关系与相互影响,以 及电动汽车、储能、煤改气、煤改电等新型能源要素对能源需求的影响,综合计算后得到预测结果。 5.2.2电力需求预测应包含电量预测和电力预测。电力需求预测需考虑经济发展、产业布局、技术进 步、政策机制和人口规模等因素,预测分析方式按照DL/T5729执行。 5.2.3热/冷需求预测应包含工业、民用热/冷负荷预测及近、远期规划发展热负荷预测,预测分析方式 可按GB/T51074执行。 5.2.4燃气需求预测应包含燃气化率、用气量和用气结构等内容,应结合气源状况、能源政策、环保政 策、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确定,预测分析方式按照GB/T51098执行。 5.2.5常用的能源需求预测方法可包括弹性系数法、单耗法、负荷密度法、趋势外推法、部门分析法、人 均需求量法、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法、灰色模型法、神经网络法等。 5.2.6可根据规划区需求预测的数据基础和实际需要,综合选用三种及以上适宜的方法进行预测,并 相互校核。 5.2.7对于新增大用户负荷比重较大的地区,可采用点负荷增长与区域负荷自然增长相结合的方法进 行预测。 5.2.8对于具备条件的地区,应结合国土空间规划,通过分析规划水平年各地块的土地利用特征和发 展规律,分别预测各地块能源需求量,再参考用能特性曲线合并得到区域总能源需求量,最后通过与采 用其他方法预测得到的区域总能源需求量相互校核,确定规划区域总能源需求量的推荐方案,
源供给预测应对规划区内能源供给的类型、结构和总量进行预测。 对规划区内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生物质等能源资源的理论
可开发总量、技术可开发量和经济可开发量进行预测。 5.3.3应对规划区内各能源资源的供电、供热/冷、供气等进行预测。 5.3.4可再生能源装机预测应根据规划区内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禀赋选择适当的位置和容量。 5.3.5可再生能源发电预测可采用持续性方法、物理方法、统计学习方法和多分量组合方法,应充分利 用气象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高预测精度。 5.3.6常用的能源供给预测方法包括能源储量分析法、趋势外推法、能源系统分析法等。
6.1.1应结合地区能源资源条件、能源资源需求、能源资源价格、政策、环保等因素,以满足能源互联网 可靠供能为目标,以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住宅发展项目软基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相应的能源平衡策略。 6.1.2应依据能源平衡策略确定规划水平年各类能源设施容量和规模。 6.1.3应统筹兼顾能量总量平衡和能量动态平衡,能量总量平衡的实现依赖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 之间开发利用全周期的优化协调,能量动态平衡的实现依赖电、热、冷、气等能源系统短周期的优化 协调。 6.1.4能量平衡需考虑需求侧用能的调节能力,实现能源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总量平衡和动态平衡。
6.2.1能量总量平衡应根据规划区域明确能源总量平衡范围和平衡目标,并符合下列要求: a)平衡范围应与能源互联网规划范围一致,明确资源总量平衡边界; b)平衡目标应符合能源互联网规划的能源平衡战略,并需考虑地区资源条件、地区资源结构发 展、经济、环保等要求。 6.2.2能量总量平衡应区分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生产和需求,综合反映整个能源系统全流程各环节 的供需关系。 6.2.3应将区域内的各种能源折算成标准计量单位的能量,以相同度量单位进行总量平衡。 6.2.4能源互联网的规划容量应根据规划区域内能源需求总量、能源需求特性及变化趋势,保留适当 裕度后确定。 6.2.5应分区、分层开展规划区域的能量总量平衡,结合现有电、热、冷、气的供能水平,整合可再生能
6.2.5应分区、分层开展规划区域的能量总量平衡,结合现有电、热、冷、气的供能水平,整合可再生能 源、氢能、储能设施等及电气化交通,实现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应根据预测的能源供给 和需求分布情况,与规划的能源供给类型、容量和现有能源设施规模进行平衡,确定不同分区不同层级 所需的容量
6.3.1能量动态平衡应满足不同场景下各类用户的能量需求,基本负荷宜在电、热、冷、气各子系统内 部实现平衡,峰谷负荷可通过储能与互补互济手段在区域内部或跨区之间统筹平衡。 6.3.2宜优先利用风、光、生物质、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同时考虑可再生能源的随 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留有适当容量的储能、可调控负荷等灵活性资源。 6.3.3应采用科学合理的用能方式,保证能量动态转换和利用的效率。 6.3.4应在动态供给与需求的基础上,确定能源互联网各环节的能量生产、输配和需求。 6.3.5应结合能源互联网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需求,根据能源互联网规划目标选择最优能 量动态平衡方案。
1.1 能源互联网架构包括物理架构、信息架构、通信架构三层体系。 1.2 物理架构是承载能源互联网能源流的物质基础,应涵盖能源生产、转换、传输、储存和消费;作 构是承载能源互联网信息流的神经中枢,应涵盖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存储、控制等;通信网架构是 能源互联网信息传输的通信网络基础。
7.2.1能源互联网的物理架构应以电、热、冷、气等能源输配网络为核心,将不同形式的能源供给侧系 统,通过转换及交易,与工业园区、商业楼宇、居民小区等能源需求侧系统互联,提供安全、可靠、优质、清 洁、便捷的综合能源服务。 7.2.2能源互联网的物理设备是实现能量流、信息流互动与融合的基础,按其功能可分为能源一次设 备和能源信息二次设备。 7.2.3能源一次设备应包括能源生产、输配网络、能源转换设备设施、存储设备设施、接人装置、控制设 备等实现能量的生产、流动或交换的设备。 7.2.4能源信息二次设备应包括传感终端、数据采集装置、通信系统设备等实现能量控制与信息采集 传输和交互的设备。 7.2.5能源互联网的物理架构应根据横向多能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的功能目标,明确多种能源的 互联互通模式与源网荷储的协调优化模式。
7.3.1能源互联网的信息架构可分为信息资源与能源服务两部分。 .3.2能源互联网信息资源可通过传感、计量和其他测控装置获得能量流参数、设备运行状态、用户需 求、环境等信息,包括实时、累计和历史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并运用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 段实现对能源设备的全息监视、全面分析,同时提供数据服务。 .3.3能源互联网能源服务可运用信息资源层的数据资源实现能源的调度运行、运维检修、市场交易 金融和其他衍生或增值服务。 .3.4能源互联网的信息系统规划应满足调度运行、运维检修、市场交易、金融及其他衍生或增值服务 等不同业务的要求,避免重复建设,支持分阶段实施。 7.3.5能源互联网应采取必要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信息安全防护等级划分应符合GB17859和 GB/T22240中的规定,并应符合GB/T22239中规定的相应等级保护要求CECS 419-2015标准下载,
8.1.1能源互联网按照区域规模可分为园区能源互联网、区域能源互联网和跨区域能源互联网三类建 设层级。 8.1.2园区能源互联网可适用于能源需求较为多样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学校、医院、大型商业体、工业园 区、城市片区等区域,由本地或局部的能源供给侧、输配侧和需求侧的参与主体根据意愿和交易形成互 联网络,主要面向单一的园区运营商或用户,可实现内部能源供需平衡与独立运行。 8.1.3区域能源互联网可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城市、县城及农村等区域,由区域能源骨干网架、多个园区 能源互联网及其他分散的能源用户互联构成,通过实现区域内的能源互补与负荷互动,可提升区域能源 的综合利用效率与供能可靠性。 8.1.4跨区域能源互联网可适用于跨城市、全国性以及全球性互联特征的大规模区域,由多个区域能 源互联网通过跨区能源骨干网架互联构成,通过实现能源跨区域时空互济,可实现更大范围的清洁能源 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