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部分:总则第2篇:制定规范的导则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部分:总则第2篇主要阐述了制定远动设备及系统规范的导则,为相关技术标准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框架。本文献旨在确保远动设备及系统的互操作性、兼容性和可靠性,通过明确规范制定的原则、方法和要求,促进电力、交通、通信等领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
该导则涵盖了以下几个关键方面:首先,定义了规范制定的基本原则,如统一性、科学性和可扩展性,以适应技术进步和多样化应用场景的需求;其次,详细说明了规范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功能需求、性能指标和技术参数的确定;此外,还强调了测试与验证的重要性,提出了一套标准化的评估流程,以保证设备和系统的质量与安全性。
系统的设计目标,例如:
——“主(或区域)控制系统……”(电力公司的名称或区域名称),或
——“地区远动系统……”(地区的名称或者地区控制中心的名称)嘉兴国际海员俱乐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
——“电站远动系统……”(被控电站的名称)。
3.1 远程控制(或远程监视)过程的说明
3.1.1 被控过程的作用
(仅在远动系统规划需要时作简短说明)。
3.1.2 主站和控制中心的名称
功能说明,如调度中心,区域控制中心等等。
3.1.3 被控站的数量和名称
功能说明,如“电站……”,“变电站……”等等。
3.1.4 系统的地理布置
系统框图和场所位置的说明。
3.1.5 互联厂站之间的位置和距离
3.2 远动系统的功能
3.2.1 应用功能综述
3.2.1.1 基本功能
——输送功率、发电功率、用电功率的总加、线路电压、频率、温度、水位等的远程测量;
——发电量、用电量、输送电量等的远程累计;
——断路器、保护功能、告警等的远程信号;
——断路器等的远程命令;
——子站和主站之间的时间同步;
——信息的时标。
3.2.1.2 扩展处理功能
——发电功率的远程调整(手动或自动控制);
——自动功率/频率调整;
——状态估计;
——自动减负荷;
——切换程序;
——运行人员接口(例如系统作业,信息显示);
——信息记录和报告;
——数据储存(短期/长期);
3.2.2 运行参数的要求
——可维修性;
——数据完整性;
——时间参数;
在规定时间参数时,应对下列各点给予特殊考虑:
——被测值的更新时间和设定命令;
必须强调:在规定上述参数时,应考虑过程的要求。
3.2.3 详细规范
所需的设备应列举并作简要说明。
下面是基于远动系统的标准设备信息清单。
3.2.3.1 监视信息的输入和采集
用于告警、状态信息、故障状态信息等等
(瞬变信息或持续信息);
——带有或不带有中间状态采集的双点信息
用于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等;
用于能量的远程累计,等等;
用于流量值,等等;
——以循环或周期方式传输或按请求方式传输的被测值(模拟的或数字的)
用于电气、水工等量;
——时标要求;
——以数字或模拟信息发出的成组告警或一般告警;
——与远动系统本身有关的信息,例如:传输差错告警、设备故障告警等等;
——其他类型的信息。
3.2.3.2 信息的输出和显示
——状态信息;
——指示或不指示中间状态的双点信息;
——告警、成组告警、一般告警;
——累计值的脉冲输出或持续显示;
——被测值的模拟或数字显示;
——信息记录;
——数据存贮功能。
3.2.3.3 命令输入
——切换命令、单命令
使运行设备状态在一个方向上变化
(脉冲命令或持续命令);
——切换命令、双命令
用于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等
(脉冲命令或保持命令);
传输到被控设备的值;
改变具有两种状态以上的运行设备的状态;
——调整命令(模拟的或数字的)
用于闭环的远程监视和远程命令
(步进调节命令或持续调节命令);
——选择和执行命令;
向在人工操作的子站控制室内的运行人员发布一个调度命令,如:“启动发电机”;
——命令序列;
访问子站内设备的一些项目;
访问远动系统的部分或全部子站的运行设备;
——有关远动系统本身的命令;
——查询命令;
如:为了保证远动设备正确动作的目的;
——其他类型的信息。
3.2.3.4 命令输出
——带或不带故障状态监视的双命令;
——带或不带有效指示,以及存贮或不存贮的设定命令;
——调节命令;
——命令序列;
——调度指令的显示。
数据量可用输入和输出的点数来表示,点数可用清单或表格给出,以便反映所需功能以及远动系统的不同位置,举例(见表1~表4):
表 1 信 息 输 入
表 2 信息输出(每个厂站)
表 3 命 令 输 入
表 4 命令输出(每个厂站)
人机接口是向运行人员和维修人员提供监视过程和远动系统本身实际状况的适当而可靠的信息,并对过程的控制提供设施。
下面是人机接口设备清单:
——指示仪表;
——屏幕显示器;
——记录设备;
——音响指示器;
——维修设备。
3.5 数据流的特性
3.5.1 数据流的方框图
方框图应表明远动系统中所传送信息的类型和数量(见图1)。
3.5.2 数据流的正常和扰动情况
3.5.2.1 按过程系统内部扰动而定的数据流的量级
3.5.2.2 其他原因引起的数据流变化
——厂站初始化;
——收费标准改变以后累计值的传输;
——按照请求传送某些特定的信息(在查询命令以后);
4 数据传输网络的规范
4.1 数据网络配置
4.1.1 数据链路配置
可能有各种不同的链路配置:
——多点(如多个点对点配置);
——混合配置。
在配置数据网络时,应考虑下列各条,并应将最后的方案在5.3条中提供出来。
4.1.2 各种传输通道的传输速率规范
按照从上述3.2.2条得出的所需传送时间。
4.1.3 远动系统所用通信路径和媒体的规范
包括所有的传输链路,如电力线载波、光纤电路、微波或其他无线通道、专用的通信线路、租用的数据传输通道或通信路径等。
4.1.4 选用(远动)传输通道特性的规范
——比特差错概率;
——突发比特差错概率;
——通道的可用性。
4.1.5 数据压缩
在远动网络的各点上,数据压缩应按照经济而有效的数据传输原则考虑。
4.1.6 冗余传输通道的规范
按照所需的可用性,制定备用准则。
4.2 远动数据传输的规范
4.2.1 传输起动模式的规范
——循环或周期传输;
——按请求传输;
——上述起动模式的综合。
4.2.2 所需传输链路服务的规范
关于必需的数据完整性和所需的传送时间:
——发送/不回答;
——发送/确认;
——请求/响应;
4.2.3 通信型式
4.2.4 数据完整性要求的规范
4.2.5 数据电路终接设备的规范
CCITT推荐的标准系列,例如对模拟传输的V系列和对数字传输的X2)系列。
涉及数据完整性和传输效率的有关特性有:信号速率、抗扰度和与此有关的信噪比、比特差错概率和比特删除概率。
4.3 用方框图表示规划的数据网络
已在上面3.5.1条中论述。
2)CCITT建议中的V系列与X系列及其5.3.3条中引用的IEC495,请见GB/T 16435.1—1996远动设备及系统接口(电气特性)中的附录A。
高架特大桥交通转换专项施工方案5.1 远动系统的设备概况
——过程设备和运行人员的设备;
——远动设备;
——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
——传输通道设备,如电力线载波、微波等等;
南京某长江大桥(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电源设备。
5.1.1 备用设备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