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1885-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3/T 1885-2020 建筑材料矿绿色矿山标准.pdfICS73.020 CCS D 01
DB43/T18852020
GBT 39737-2020 国家公园设立规范.pdfGreenminestandardforbuildingmaterialsmine
DB43/T18852020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则. 矿容矿貌·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 6. 1 绿色开采, 6.2 绿色加工 6.3绿色运输· 6.4节能降耗 6.5废弃物综合利用 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7.1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7. 2 固体废弃物处置· 7.3废水处置 7.4粉尘、废气、噪声处置.. 科技创新及数字化矿山, 8.1 科技创新, 8.2数字化矿山 企业管理及矿地和谐.. 9.1企业管理 9.2矿地和谐 附录A(资料性) 矿山建设规模划分, 附录B(规范性) “三率”指标参考值· 参者文献.
DB43/T18852020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湖南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 本文件参编单位:湖南省砂石协会、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湖南总队、湖南省地质矿产勘 查开发局四O三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梅金华、兰建梅、孙运鹏、曾令科、何卫平、罗伟奇、曹卫文、柴龙、龙馨洁、 李剑。 本文件为首次制定。
DB43/T18852020
建筑材料矿绿色矿山标准
本文件规定了建筑材料矿山在矿容矿貌、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科技创 新及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及矿地和谐等方面的绿色矿山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包括水泥用石灰岩、水泥用配料矿、陶瓷原料、玻璃原料、饰面石材、建筑用砂石土 矿等建筑材料矿新建、改扩建和生产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
DB43/T18852020
DZ/T0291饰面石材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DZ/T0316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DZ/T0318水泥灰岩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HJ651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规范 JGJ5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TD/T1036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TD/T1048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 DB43/T1393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验收标准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绿色矿山greenmine 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实 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 3.2 矿区绿化覆盖率greencoverageratiooftheminingarea 矿区土地绿化面积占矿区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矿山专用道路两侧绿化带等厂界内现状可绿化面
3.2 矿区绿化覆盖率greencoverageratiooftheminingarea 矿区土地绿化面积占矿区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矿山专用道路两侧绿化带等厂界内现状可绿化面 积的百分比。
矿区土地绿化面积占矿区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矿山专用道路两侧绿化带等厂界内现 积的百分比。
4.1绿色矿山建设应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遵循因矿制宜的原则, 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生态修复、企业文化、企地和谐等方面的 统筹兼顾和全面发展。 4.2绿色矿山建设应贯穿设计、建设、生产和闭坑全过程。 4.3绿色矿山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保护劳动者安全和健康
DB43/T18852020
陡坡、露天采场、井口、矿坑、生产车间等需警示安全的区域应设置安全标志,并符合GB14161的规 定;在管理区应设有矿山管理架构图及绿色矿山建设、安全环保、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等宣传标识。 5.6矿山各功能区应因地制宜进行绿化、美化,矿山专用道路两侧应设置隔离绿化带,矿区绿化覆盖 率达到100%。 5.7新建矿山在选取地面建筑场址时,应做到安全可靠,合理高效,因地制宜
6.1.1资源开发应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城乡建设相协调,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扰动和破坏, 先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开发方式。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技术应符合GB16423的规定。 6.1.2应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采矿工程设计进行建设和生产。采矿方法先进合理,优先选择 资源利用率高、废物产生量少,且对矿山生态破坏小的采矿工艺技术与装备,及时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 技术和工艺,达到安全、高效、环保、节能的效果: 一一露天矿山须采用自上而下水平分台阶开采。矿山开采台阶高度、台阶剖面角、最终边坡角、安 全平台、清扫平台宽度等要素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地下开采矿山的各生产系统和安全避险系统必须符合采矿工程设计的要求。 6.1.3部分矿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最低生产规模要求见附录A,其他未列矿种应达到相关政策及矿产 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技术指标的要求。 6.1.4矿山开采回采率指标应符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附录B要求。 6.1.5穿孔、爆破、铲装、运输、堆存等生产环节达到防尘降尘要求,
6.2.1生产加工线设计应符合GB51186、GB50897等有关规定,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合理 产和加工场地
6.2.2生产、加工工艺及设备应根据母岩材质性能、产品结构、产能要求等因素选择先进工艺和设备,
配置与生产规模和工艺相符的辅助设施,体现安全、环保、清洁、节能、高效的要求和理念: 一砂石原料品质分级利用,做到优质优用,提高砂石产品的成品率。产品质量应符合GB/T14684、 GB/T14685或JGJ52等标准的要求,粒形和级配要求高时应设置整形和级配调整工序进行深 加工;砂石产品应提供产品说明书和质量等级; 饰面石料宜采用湿法生产,根据荒料品质分级利用,优质优用,采用先进加工工艺和设备,石 材板材率不低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DZ/T0291的限定指标。 2.3破碎系统应根据岩石的可破性选择合适的高效破碎机。 24矿山选矿回收率指标应符合矿产源开发利用方客和附录B要求
6.2.4矿山选矿回收率指标应符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附录B要求
6.3.1运输方式。应结合地形条件、岩石特性、开采方式、运输强度、节能减排要求等因素选择绿色 运输方式。 6.3.2运输道路。矿山道路设计应符合GBJ22有关规定,场外运输道路应采用硬化路面,矿山道路完 好,应配备道路养护设备及人员。
DB43/T18852020
洗,产品装车运输要进行遮盖,做到车辆不带泥
6.5.1应制定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开采规划,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分级利用、综合利 用。 6.5.2对剥离表土、废石及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石粉、泥粉等综合利用,可用于开发建筑骨 料、轻质墙体材料、生产水泥、混凝土和砂浆、制砖、筑路、回填、土地复垦、土壤改良和复绿等,或 进行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6.5.3剥离表土、废石、废渣土等资源综合利用率应符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和附录B要求。 6.5.4应采用节水措施和先进废水处理技术,建立完善的水循环利用系统,处理后废水用于矿区生产 绿化、防尘降尘等,减少废水排放
7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7.1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7.1.1矿山应履行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相关义务,矿山建设、生产活动应按矿山地质环境综合防 治方案或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要求部署工程措施,确保矿区生态环境及时有效保护和修复。 7.1.2对因矿业活动引发的崩塌、滑坡、泥(废)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及隐患实施有 效的治理与预防。 7.1.3采用空场法开采应采取技术或工程措施,确保采空区稳定,降低开采对地表的影响;对报废及 坑的井口应按相关要求及时进行有效封堵,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7.1.4露天开采矿山应落实表土(土壤)剥离与保护措施,表土堆放场应布置合理、堆置有序,耕作 土壤剥离应符合TD/T1048的规定。 7.1.5应按照生态优先的理念开展矿山生态修复: 一一应按HJ651的相关规定对露天采场、排土场、工业场地、终了平台、永久边坡、尾矿库、矿 山扰动区域等进行生态修复; 一应及时拆除矿区内已废弃的房屋、基础设施等,开展生态修复。 恢复土地基本功能,宜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地形、水资源及表土资源,合理确定土地复垦方向, 科学合理地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 一一恢复治理后的各类场地应安全稳定,与周边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 一土地复垦率与边坡复绿治理率达到矿山地质环境综合防治方案或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的要
DB43/T18852020
求,土地复垦质量应达到TD/T1036的规定。 1.6矿山企业应建立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大型矿山应有专门机构负责矿山生态环境监测,申型及以下矿山应有专人负责矿山生态环境 监测; 一高度200米及以上的露天矿山高陡边坡、堆置高度200米以上的排土场须参照GB51016进行 在线监测,高度小于200米的边坡或排土场应每月派专人进行稳定性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一一开采中和开采后应对生态保护与修复区的地形地貌景观、稳定状态、修复效果以及土壤质量进 行动态监测:矿山开采对地下水有影响的,应开展地下水相关监测:
1对采矿场、排土场等防洪排水进行整体规划,应按设计要求修建截(排)水沟和沉砂池等设 雨污分流。地表径流水经沉淀处理后达到GB3838IⅡI级功能区标准。 2生产区、加工区应配备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采用洁净化、资源化、无害化技术和工艺合理 底水外黑玩汁到100以
3.1对米矿场、排土场 施雨污分流。地表径流水经沉淀处理后达到GB3838II级功能区标准。 3.2生产区、加工区应配备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采用洁净化、资源化、无害化技术和工艺合理处 ,废水处置率达到100%。 3.2对各类废水进行分类处理,并按照行业规定要求达标排放: 一矿坑水、生产加工废水经沉淀澄清后循环利用,外排废水应达到GB8978中的II级标准; 一排放至溪沟、水塘、水库、水田等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水源地的废水,其出水口排放水质应 达到GB3838中IⅢ类水水质标准 一实验室检测排出等有害废水应单独收集,经无害化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 矿山的生活污水应单独收集,经无害化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回用于绿化、灌溉等。
理,废水处置率达到100%。
7.4粉尘、废气、噪声处置
7.4.1粉尘排放应达到清洁生产的要求:
矿石、产品等储存场地应搭建厂棚和四周围挡,采取酒水降尘措施; 一地面运输应设有防尘、降尘系统,粉尘排放应符合GB16297的规定;皮带运输系统廊道应进 行全封闭,防止粉尘逸散。 7.4.2应设立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减少废气排放,废气排放应符合GB3095、GB16297及相关行业的 规定。
7.4.2应设立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减少废气排放,废气排放应符合GB3095、GB16297及相关行业的 规定。
一一应选用低噪声生产设备,对高噪强振的设备应采取消声、减振措施:
DB43/T18852020
矿山主要采掘、运输设备应设置密闭驾驶室,噪声控制标准应符合GB16710相关规定; 破碎、输送系统靠近居民区的,应采取降噪措施并合理安排运行时间,减少噪声扰民 一 矿山工作场所噪声限值应符合GBZ2.2的规定; 一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限值应符合GB12348的规定。若矿山位于未划分声环境功能区的区域 当厂界外有噪声敏感建筑物时,应按GB3096的规定确定厂界外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要求,并 执行相应的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4.4应建立主要产生粉尘、废气、噪声的作业场所清单,安装粉尘、废气、噪声监测装置,进行动 示监测;并针对监测控制对象定期组织第三方检测或自我检测。
8科技创新及数字化矿山
8.2.1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采用信息、物联网、控制、智能等技术,实现生产决策、企业经营、 安全生产管理和设备控制的信息化。 3.2.2应建立矿山安全监测系统平台,实现生产、安全、环境等监测监控子系统的集中管控,保障安 全生产;鼓励安全监控系统智能化,实现对排土场、边坡等安全及污染控制系统在线监测。 8.2.3矿山宜建立数据中心,集数据采集、处理、控制、协调、判断、发布于一体,实现矿山自动化 监控平台与矿山信息管理平台相互协调运行。 8.2.4推进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实现矿山开采机械化;砂石行业矿山应优化关键生产工艺流程 数控化率。 8.2.5大型或开采条件复杂的矿山宜建立数字化资源储量模型,开展储量动态管理。
9.1.1矿山应建立和完善绿色矿山组织管理机构,建立功能区管理、资源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产品 质量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职业病防治等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机制,责任落实到位。 9.1.2宜树立以人为本、创新学习、行为规范、高效安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培育团结奋斗、乐观向上、开拓创新、务实创业、争创先进的企业精神。 9.1.3各类报表、台账、档案资料等应齐全、完整。 9.1.4外来人员参观、检查、学习等需进入现场作业区的,应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规范着装 9.1.5建立职工培训制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记录清晰。 9.1.6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职业健康年度检查率应达到100%。 9.1.7应建立健全企业工会组织,丰富职工物质、体育、文化生活。企业职工满意度应不低于80%
JGJ@T200-2010《喷涂聚脲防水工程技术规程》.pdfDB43/T18852020
DB43/T18852020
附录A (资料性) 矿山建设规模划分
表A.1部分矿种矿山建设规模分类
DB43/T18852020
附录B (规范性) “三率”指标参考值
附录B (规范性) “三率”指标参考值
GB/T 23809.3-2020 应急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3部分:人员掩蔽工程表B.1部分矿种“三率”指标要求
注1:上述指标根据参考文献16~18以及湖南省建筑材料矿山矿山实际调研结果综合分析得出 注2:表中未列其它矿种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技术指标考核:新建、改扩建矿山按照设计指标考核。